當前位置:育文網>作文>體裁作文>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時間:2023-11-15 11:19:04 體裁作文 我要投稿

[合集]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9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9篇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1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讓中國人最興奮,最隆重的節(jié)日——春節(jié)(俗稱為年)。家家喜氣洋洋的,貼窗花、貼對聯(lián),請各家的太祖太宗。

  除夕,在民間有許多傳說,有這么一個故事: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有個叫做夕的怪物出來興風作浪,無惡不作,那個怪物最怕紅色和爆竹聲,所以從太祖太宗就傳下來的,過年時要貼上對聯(lián),掛上紅燈籠徹夜亮著,連著放鞭炮。

  除夕下午,大家要把自家的太祖太宗請到家里,說是請到家卻不見人,真奇怪。在家放一個桌子兩把大椅子,桌上有許多好吃的,有魚、肉、水果等等……

  除夕夜是最有意思的,夜幕降臨以后,大家開始包水餃。誰早吃飯誰放鞭炮,財神就到誰家去。在煮水餃時,奶奶在給太祖太宗們燒紙,在燒紙時太累了,就坐在那兩個椅子上,奶奶急忙對我說:“唉,那是給太祖太宗們坐的!”我想,太奇怪了,明明沒人。再說了祖宗們早就靈魂升天了,怎么可能在這兒坐著,有那么多祖宗,兩把椅子怎么夠。⊥硇,香噴噴的水餃出鍋了,奶奶將兩碗放在了太祖太宗的桌子上。我實在忍不住,拿起桌子上的一碗就想吃,媽媽幾乎尖叫著說:“別吃,那是給太祖太宗們吃的!蔽覠o言以對,只好放下。我越來越困,卻不讓我睡,說是要守歲。要12點以后才能睡,我只好迷迷糊糊地坐在沙發(fā)上。不知到了是么時候,咚!咚!咚!幾聲炮聲把我吵醒。原來,新的一年來了,我又長了一歲,同時也能舒舒服服進入新的一年的第一次夢鄉(xiāng)里。

  一陣聲音將我這個懶蟲叫醒,原來四點半了“這么早!”“起來啦!”在爸爸的叫聲下,我迷迷糊糊的起來,洗了把臉才清醒了一下。就要吃飯了,不一會兒,就有絡繹不絕的.人來拜年。吃完飯,拜年的人越來越多,我爸爸也出去了,我可不出去,我要在家里領壓歲錢了,接壓歲錢是我最開心的事。爸爸回來后,我們一家人去親戚家拜年,去了東家去西家,忙的不亦樂乎!我十分開心。

  初二到初七,幾乎都在走親戚。過了初七,年就算過完了,店鋪開業(yè)了,上班的也上班去了,這座城市又返回了原來的平靜。

  年,真好,不但長了一歲,還收了許多壓歲錢,真開心。我在這里祝大家天天快樂,年年開心。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2

  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獨特的習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語都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后,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為,它們都寓意著好兆頭。

  除夕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xiāng)幫奶奶制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制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復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后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制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后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滿了面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后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jié)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3

  春節(jié)是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蕩漾。

  年三十那天,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歡天喜地地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年三十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手里拿著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父母去看春節(jié)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床,我起了,爺爺奶奶他們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里,我們有說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人們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父母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里啪啦”,陣陣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想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于給各家各戶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jié)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fā)、努力了!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4

  一百英里不同于風,一千英里不同于習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我們的家鄉(xiāng)在慶祝春節(jié)時有自己的風俗。

  春節(jié)幾乎在十二月的上半月開始。在農歷12月8日左右的日子里,人們忙著填香腸,烘干臘肉,然后儲存起來,等新年過后接待客人時再吃。

  12月23日是個小年。在這個晚上,每個家庭都會給廚神糖果,這樣他就可以說好話了。

  23日之后,每個人都開始在市場上購買新年用品,并再次清理它們,以便掃除所有的厄運。

  最熱鬧的事是除夕。這一天,男人、女人和孩子早早起床,開始張貼春聯(lián)和年畫。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鞭炮齊鳴。這天晚上,人們還會吃團圓飯。團圓飯后,家人開始聚在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這個晚上,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其他人都必須保持他們的老年。

  在新年的第一天,每個家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會穿上新衣服迎接他們的長輩。孩子們最高興迎接新年。除夕之夜,長輩會給他們壓歲錢。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人們將拜訪親戚和朋友。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夜,人們吃湯圓,意思是團團圓圓。人們仍然要燃放煙花。在街上,煙花、鞭炮和歡呼聲融為一體。各種煙火使我們眼花繚亂。美麗的煙花升上天空,有些像流星,有些像大紅花,有些像五彩繽紛的'花朵,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到第一個月的17號,春節(jié)就要結束了。是上學和工作的時候了。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人們正朝著新的生活、新的目標和努力工作前進!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會有它過春節(jié)的一套習俗,而每個地方的習俗,往往都不太一樣,我的家鄉(xiāng)貴州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套傳統(tǒng)、獨特的春節(jié)習俗,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好運來祝你好運來,好運帶來了喜和愛,好運來,我們好運來迎著好運興旺發(fā)達通四海……”新的一年,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好運連連,所以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這按貴州的說法叫做“掃揚塵”,除了掃除灰塵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也是貴州人對辭舊迎新的表現。除夕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叫醒,讓我?guī)凸闷、姑丈一起大掃除。我拿著雞毛撣子,在窗戶上、茶幾上、椅子上輕輕地掃著,揚起的灰塵在暖陽的照射下,就像漫天飛舞的柳絮,又像紛紛揚揚的白雪,順著冬風飄到了窗外,我不由得想:如果下雪就好了,這樣就又為春節(jié)增添了幾分樂趣了。

  大掃除結束以后,媽媽帶我去街上“趕場”。趕場怎么說呢就像“菜市一條街”,大家先在地上鋪上一層布或放置一個桌子,再把要賣的東西放在上面就可以“開檔”了!雖然平時每隔幾天也會有趕場,但一年的最后一場,和平時趕場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場景也不一樣。年前的最后一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去置辦年貨,而趕場賣的東西,也更加五花八門。五顏六色的糖果悠閑地躺在盆子里,任人挑選;各式各樣的民族小飾品吸引著外來游客的注意;祭祖用的孔明燈被掛在竹竿上,愜意的俯視著真?zhèn)市集場……賣麥芽糖的老爺爺叮叮當當地敲著手中的小鐵塊,吸引更多人來買他的糖,而賣冰糖葫蘆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她大聲地吆喝著:“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啦!山楂的、草莓的、雜果的,樣樣都有嘞!”任趕場里多么熱鬧,可那盆子中的魚兒卻不染塵世喧囂,依然安靜、快活地在水里游著。我買了一袋麥芽糖,一咬,甜甜的,黏黏的,仿佛心都被這美味的麥芽糖給糊住了。

  置辦完年貨回到家中,大姑婆給我們端上了一碗香噴噴的臘肉,問這臘肉的來歷,大姑婆告訴我們,在過年前一到半個月,貴州人都會把自家養(yǎng)了一年的一頭大肥豬牽來宰殺,然后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一起來吃一頓熱鬧的殺豬飯,一起分享豐盛的豬肉大餐和即將過年的喜悅。還有一部分豬肉被拿來做成臘肉,殺完年豬后人們便將鮮肉粘上鹽放進腌缸,腌制幾天后取出來,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煙熏火燎。一段時間后,肉就會變得色澤油黃透亮、香味撲鼻,這叫做“秋臘肉”。用牙簽叉起一塊臘肉放進嘴里,仔細品嘗,你會感覺到一股柴火的味道,非常美味!

  比起臘肉,我更喜歡的是糍粑。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浸泡后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貴州有句俗語叫“二十八,打糍粑”,年近三十的時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糍粑卻打得熱火朝天!濃濃的米香不斷地從廚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打糍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棍不是一會被糯米黏住,提不起來,就是一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地沒有力氣。當地村民結實說打糍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wěn)、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糍粑就像一個調皮、貪玩的小孩,它時常會黏在你的牙齒上,不肯離開!

  而到了年夜飯時間,就更加熱鬧了!親人們都齊聚一堂,坐在餐桌邊有說有笑的,可我卻一邊聽著大家嘮嗑,一邊默默地“埋頭苦干”。因為這是一年中最后一頓飯,當然要吃得好才行!餐桌上的菜式很多,辣椒牛肉、包蛋餃、水煮魚、燒臘味……我的嘴都停不下來了。

  年夜飯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春晚,一起嗑瓜子,歡聲笑語充斥著整間屋子。0點一到,窗外的煙花和爆竹就鬧了起來,滿城除了“噼噼啪啪”的聲音外,再聽不見其它的聲音。一年,就在這歡笑聲與爆竹聲中過去了,我們每個人都相信,新的一年,一切一定會變得更加好的!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真熱鬧啊!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更愛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6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臉上洋溢著笑容。有的小孩子在院子里放鞭炮,有的.小孩子在大人們旁邊蹦蹦跳跳。

  大人們就坐在一起閑聊。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們帶著小孩子去拜年,晚輩都要給長輩拜年,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各具特色!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7

  紅紅的燈籠掛起來了,喜慶的春聯(lián)貼起來了,漂亮的窗花剪起來了,皚皚的白雪飄下來了,美味的年夜飯端出來了,絢麗的焰火沖上天了,咱們中國人最隆重最喜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來臨了。

  今年的除夕,我是在紹興奶奶家度過的。臘月廿八的傍晚,在去紹興的路上,我們正好遇上了一場大雪。車前到處都是白茫茫的翻飛的雪花,但黃色的車燈照亮了前方的路,也溫暖了回家過年人的心。那一盞盞隱隱綽綽的燈光,在風雪中給了人們家的溫暖。

  臘月廿九的早晨,我們來到了位于香爐峰半山腰的爐峰禪寺禮佛、燒香,這也是紹興人過年的一個習俗吧。每逢年末歲初,寺廟里總是香客眾多,香煙裊裊,人們紛紛來到這里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下午,我來到了著名的南宋園林沈園。一朵朵晶瑩的雪花,一塊塊潔白的“地毯”,映襯著黑瓦白墻間一個個火紅的燈籠。微風拂過一塊塊承載人們美好祝愿的祈愿牌,拂過一朵朵綻放的臘梅,只聽見風鈴“呤呤”的輕響,只聞到臘梅陣陣的暗香。

  春節(jié)之所以熱鬧,煙花爆竹的功勞可不小。古時候人們放爆竹是為了驅邪祈福,祈求來年平安如意。而今天燦爛的.煙花則為節(jié)日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熱鬧非凡,它是多彩的,是紅火的,是溫暖的。那里有親人美好的祝愿,那里有我們深深的牽掛與留戀!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8

  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母親就在廚房做著香噴噴的年夜飯。而我卻守候著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開始。

  我喜愛的春晚終于開始了,母親的飯菜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哇!這一天終于來了!我們立刻開始吃飯了。我先夾了一個白菜餡的餃子,特別好吃,接著母親給我夾了一個海鮮味的,我搖搖頭:“母親,我不喜歡這個味道!”母親非讓我吃,還笑著說:“這個餃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見一塊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原來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一年都會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覺中新年到了,我們歡呼起來。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鞭炮四響,禮花沖天,大家的歡聲笑語增添了過年的氣氛,本是熱鬧的街道變得冷清,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就這樣年復一年,一代人傳一代人的延續(xù)著……

  最值得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家人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

  燈火通明的居民區(qū)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lián),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9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的節(jié)日、活動、吃、穿等都會有不同的習俗。

  而我現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春節(jié)在臘月二十二就已經開始了。二十二到二十四這幾天啊,家家戶戶的特別忙,打掃房子、買新衣、好在過年時顯出一片萬象更新的氣象。

  到了臘月二七、二八,大家都開始去挑選雞鴨、羊等年貨。有一些自家養(yǎng)的雞鴨也都挑選出最大的一只,用籠子來關著,好生喂養(yǎng)著,好在過年是宰來吃。

  新年到,福就到,想福到,福就“倒”,大年三十家家都開始貼上對聯(lián),這時候孩子們可就閑不住了,幫幫這家貼一下,看看那家貼的怎么樣。這時候能聽到一些孩子奇怪的聲音:“媽媽,媽媽,不對,福倒福倒了!迸赃叺拇笕硕夹χf:“對了對了,福倒福到!

  除夕這天啊可是大有講究的,家家戶戶的開始趕做年夜菜,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的穿起了新衣,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連連不斷,一群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有說有笑。有些孩子都找人打起撲克,大人的們吃完飯后都圍在一起喝茶,而老人們都再一起聽京劇,那叫一個熱鬧啊。按照我們這里的習俗,除夕這一天,孩子大人們都得要守歲,為的是洗去前年的舊塵。

  正年初一,親朋好友都來拜年,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時候了,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壓歲錢。當時的心情可真是快樂無比了,個個都在攀比看看誰得到的壓歲錢多。大街上,小販們都開始拿出零食,玩具,來賣,時不時都可以聽見一聲呦呵“冰糖葫蘆耶,又大又甜耶!薄疤侨税ィ瑒倓偖嫼玫奶侨税ァ蓖砩,大人和孩子們則是買各種煙花來放,什么“滿江紅”“仙女下凡”各種各樣,給天空也過過年,讓天空也和我們一起開心。大家都可以去看春節(jié)舉行的比賽,那加油聲可是比打雷還大,但是人們都不在意輸贏,圖的就是一個快樂。這一天大家都還得吃餃子、橘子、魚,象征著大吉大利,年年有余。

  元宵夜更是熱鬧,大街上都舉行著花燈展覽,游園會,大人們都緊緊握握著孩子們的手,生怕他們會走丟,可孩子們看到這么好玩好看的東西可就按耐不住了,掙脫大人的手要去買。當然,元宵少不了的肯定的湯圓啦,象征著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的。

  元宵一過,孩子們上學的.上學,大人們干活的干活,可惜的是外地的一些人士都還沒有過完元宵就走了,有一些則是連年也不能回來過,而一些孩子也是年都沒有過完就去上學了,雖然說呢,人雖不在,但心意一直在,情意永在。

  我的家鄉(xiāng)不是這么的聞名,但是它的春節(jié)也是一樣的熱鬧,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精選】07-08

[經典]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的作文09-15

(經典)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09-11

家鄉(xiāng)的的春節(jié)作文(經典)09-12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經典)10-21

【精選】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10-20

[精選]《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11-02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經典)10-29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的作文(經典)10-29

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作文[經典]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