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必備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1
舉例論證運用具體事例,真實可信,增強文章說服力。
道理論證引用名言,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比較論證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
比喻論證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理解。
引用論證能夠增強文章說服力或文采,使論證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于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于道理論證)、比較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還有排比論證
①舉例論證
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②道理論證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郾容^論證
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jù)作比較,在比較中證明論點。
④比喻論證
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shù)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⑤歸納論證
也就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jié)論的方法。
、扪堇[論證
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jù)一般原理或結(jié)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jù)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
、哳惐日撟C
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一般到特殊的論證方法。
、嘁蚬撟C
它透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因果關聯(lián)來證明論點。因果論證能夠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能夠因果互證。
⑨引用論證
“道理論證”的一種,引用名家名言等作為論據(jù),引經(jīng)據(jù)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來源,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來源。
、倥e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②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郾容^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jù)作比較,在比較中證明論點;
、鼙扔髡撟C: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采用“以爾之矛,攻爾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shù)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輾w納論證,也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jié)論的方法。
⑥演繹論證,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jù)一般原理或結(jié)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jù)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
、哳惐日撟C,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特殊到特殊的論證方法。
⑧因果論證,它透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因果關聯(lián)來證明論點。因果論證能夠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能夠因果互證。
、嵋谜撟C:“道理論證”的一種,引用名家名言等作為論據(jù),引經(jīng)據(jù)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來源,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來源。
其中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五種:
一、事實論證。
這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jié)論的推理形式。使用這種方法,一般是先分論后結(jié)論,即開門見山提出論題,然后圍繞論題逐層運用材料證明論點,最后歸納出結(jié)論。這種結(jié)構的方法,比較貼合人們的思維認識規(guī)律。運用事實論證進行論證時列舉的事實能夠有兩種形式,即概括總體性事實和枚舉個別事實。概括總體性事實的說服力在于事實所體現(xiàn)的普遍性,它是對事實的總體或全局的全面性統(tǒng)計或概括。采用枚舉個別事例的論證方式,不好求全面周到,只需枚舉幾個事例即可。枚舉事例要求有必須的典型性,同時也要思考到經(jīng)濟原則,盡可能不好同類重復。
二、理論論證
理論論證的目的是要證明論點具有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由于論點一般是從具體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其實質(zhì)是歸納法,而歸納法在很多條件下是很難完全的,因此,有理論加以衡量,就能夠保證其可靠性。
理論論證的邏輯形式是演繹推理,就是將歸納所得的論點,用人類已知的科學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則外,各門學科的理論也能夠作為論據(jù)。如物理學理論、文學理論等。理論論證的論據(jù)還能夠是某些經(jīng)過時刻檢驗的、廣為流傳的諺語、格言和成語等。
三、比較論證
比較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通常將它分為兩類:一類是類比法,另一類是比較法。
1、類比論證。類比論證是根據(jù)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論兩者在其他屬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邏輯形式為:A具有a、b、c、d的屬性,B具有a、b、c的屬性,因此,B可能具有d的屬性,屬于形式邏輯中的歸納推理。類比論證屬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方式,其結(jié)論不必須為真,只有必須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狀況下,有時無法獲得更確切的論據(jù)。運用類比論證,有時是有效的。
類比法富于啟發(fā)性,它深入淺出,使讀者易于領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簡練生動。使用這一方法要注意,類比對象應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屬性,要防止出現(xiàn)機械類比的毛病。由于用來類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因此類比推理的結(jié)論具有或然性,論述復雜問題時只用類比說理就會顯得不夠充實。
類比論證有必須的哲學依據(jù),正因世界是多樣的,又是統(tǒng)一的。從思維方式來看,類比論證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異,把不一樣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考查,試圖在異中求同,是包含了辯證法的因素的,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有其好處,許多類比的結(jié)論雖然不必須是真實的,但是能夠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假說。但是,作為一種論證方式,由于它是一種或然性推理,其結(jié)論不是完全可靠,因此在表述上多用“可能”;另外,即使一個基本正確的類比結(jié)論中,也包含著某些謬誤。一般來說,類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取決于共有屬性和推出屬性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共有屬性和推出屬性之間的聯(lián)系密切,結(jié)論的可靠程度就越大;如果聯(lián)系程度低,結(jié)論的可靠程度就低;如果是無關的,就不能進行類比。
運用類比論證需注意以下幾點:(1)要使用同類對象進行類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屬性或相似屬性的事物是無窮多的,有的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對它們進行類比,就缺乏說服力。(2)避免單獨運用類比論證一種論證方式。最好是與其他的論證方式結(jié)合使用,使之起一種補充和豐富的作用。(3)要注意結(jié)論的可靠程度。除非個別很有把握的狀況,否則結(jié)論一般只是一種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絕對化。
2。比較論證。比較論證則是一種求異的思維方式,它側(cè)重于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的比較中來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本質(zhì)。
比較論證方式的運用范圍很廣,正因能夠進行比較的事物很多,中與外、古與今、大與小、強與弱等,都適合于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分析和闡明了兩者的差異可對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夠確立論點了。比較能夠是兩個對象之間的比較,也能夠是同一對象自身前后不一樣階段之間的比較,前者稱為橫向比較,后者稱為縱向比較。運用縱向比較的論證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邏輯的靜態(tài)決定的層面上,否則,有時會顯得說服力不夠。
運用比較論證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比較的雙方要具備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參照系。要進行比較,就務必具有合理的共同參照系,沒有共同的參照系,兩者就無法進行比較。所謂參照系指的是用來衡量和確定雙方優(yōu)劣長短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務必具有客觀性,否則比較的結(jié)論不必須可靠。
四、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用比喻作論證,拿比喻者之理去論證被比喻者(論題)之理。在比喻論證中,比喻者是一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著必須的關聯(lián)和道理,被比喻者則是一種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雖然是兩類不一樣的事物,但在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們之間具有推理關聯(lián)。比喻論證是以比喻者作論據(jù)去論證被比喻者(論題)的論證方式。
運用比喻論證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二是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能夠把老師比喻成蠟燭、春蠶,說明他們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卻不能將他們比喻成能使別人干凈起來,可它們自己卻像越來越臟的抹布、掃帚,這樣運用比喻法,叫“引喻失義”。三是正因比喻的雙方缺乏本質(zhì)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論述一個問題,不能僅靠幾個比喻,應把它和例證法、分析法等結(jié)合起來使用。
有的議論文以寓言或者神話作比喻進行論證。正因寓言和神話雖然都屬虛構,但它們實質(zhì)上是人們對社會現(xiàn)象的概括,在必須程度上是反映了生活的真理的。引用這些比喻能增強論證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眾、堅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五、因果論證
在自然界和社會中,各種現(xiàn)象之間是普遍聯(lián)系的,因果聯(lián)系是現(xiàn)象之間普遍聯(lián)系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因果聯(lián)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聯(lián)系,沒有一個現(xiàn)象不是由必須的原因引發(fā)的;而當原因和一切必要條件都存在時,結(jié)果就必然產(chǎn)生。所謂原因,指的是產(chǎn)生某一現(xiàn)象并先于某一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所謂結(jié)果,指的是原因發(fā)生作用的后果。原因與結(jié)果具有時刻上的先后關聯(lián),但具有時刻先后關聯(lián)的現(xiàn)象并非都是因果關聯(lián);除了時刻的先后關聯(lián)之外,因果關聯(lián)還務必具備一個條件,即結(jié)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在議論文體中,根據(jù)客觀事物之間都具有這種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性,透過提示原因來論證結(jié)果,就是因果論證。
運用因果論證,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層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結(jié)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還要分析同因異果、異因同果以及互為因果。一般來說,在因果論證中要重視以下的因果分析:
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時某種結(jié)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這時就務必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結(jié)果的最本質(zhì)的最核心的因素來論證論點。
主要原因,有時指的是與論點關聯(lián)最密切的原因,它可能會因不一樣的議論目的'而發(fā)生轉(zhuǎn)變。應當根據(jù)各種原因與論點之間的關聯(lián),著重分析主要原因來論證結(jié)果,對其他次要原因,應根據(jù)它們所起的作用以及與論點的關聯(lián),有所區(qū)別地對待,比較重要的次要原因作簡要分析,不重要的原因,提示一下即可。這樣,論證過程就能有主有次,有面有點,有詳有略,既準確又精煉。
2。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原因有時是多層的,有些現(xiàn)象看起來似乎是發(fā)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們的背后,卻還有產(chǎn)生它們的原因。對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個層面上,把它當成最終因素,論點就可能不深刻,也難以把問題說透,這樣的因果論證,其說服力是有限的。遇到這種狀況,應當一層一層地追究下去,不可輕易罷休,要一向到提示出最終極的原正因止。一般來說,越是表層的原因,越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其論證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層的原因,就越能說明問題的實質(zhì),就越有說服力。
3。分析異因同果、同因異果和互為因果。這類分析也就是力圖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是辯證邏輯的要求。關鍵是考查和分析不一樣原因和結(jié)果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異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問題,深入分析下去,卻能夠發(fā)此刻它們的背后存在著某種共同之處,這時就排除了表面現(xiàn)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質(zhì)。
同因異果也是事物之間的常見的相互聯(lián)系。同樣的原因,在不一樣的條件下,可能產(chǎn)生不一樣的結(jié)果。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中也是很常見的,同樣一項改革措施,對不一樣條件和狀況的人們所造成的結(jié)果就大不一樣。在運用因果論證時,有時就務必分析同因異果的關聯(lián),才能使論點深化和得以確立。
互為因果更具有辯證邏輯的特點。事物在必須條件下的互相轉(zhuǎn)化,是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例如,在生態(tài)平衡的領域里,就廣泛存在著互為因果的關聯(lián)。分析互為因果的關聯(lián),不僅僅要提示兩個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聯(lián)系,而且務必說明在什么條件下,因果才會發(fā)生互相轉(zhuǎn)化。
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它內(nèi)在的因果關聯(lián)。提示出這種因果的必然關聯(lián)也就闡述了道理,明辨了是與非。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jié)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jié)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diào)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diào),加強語氣等;
4、比較:強調(diào)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diào)了……加強語氣
。ㄈ┚渥雍x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比較、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能夠了。
。ㄋ模┠尘湓捴心硞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正因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正因該詞生動形象地描述了……
副詞(如都,大都,十分只有等):不行。正因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狀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刻,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ㄎ澹┮痪湓捴心硟扇齻詞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不能。正因: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規(guī)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聯(lián)。
(3)這些詞是遞進關聯(li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能互換。
。┒我獾母爬w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刻、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刻+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說)+說明對象+說明資料(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2
議論文是學生在各級各類應考或平時練筆中選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文體。從各級各類的考場作文評閱及平時作文批改狀況來看,許多學生之因此不能寫出一篇說理透徹的議論文,是正因不能恰當或綜合運用議論文常見的一些論證方法。
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七種: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比較法、歸謬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下方細談四種在議論文寫作時常用也比較好用的論證方法。
一、例證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笆聦崗娪谛坜q”,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證法,務必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一般來講,應優(yōu)先思考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園、家庭、市井街頭的瑣碎事例。
。病⑹吕臄⑹鲆喢鞫笠,切忌拖泥帶水,過于詳細。舉例是為了證明觀點,不是為了弄清事實,切忌本末倒置。
。场⑹吕屑蓡我华M隘,要豐富廣闊,要點面結(jié)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輝。同類事例掌握多時可思考采用句式排比列舉。
。础⑹吕信e之后要簡短分析,不能將例證法變成事例整理,忌有例無證。
。、勤于積累,精于篩選!皶接脮r方恨少”,平時多讀書報,摘記、剪貼是主要手段。積累多了,自然能融會貫通、左右逢源。
二、引證法
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是透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guī)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可信的一種論證方法。
引證法在考場或平時練筆寫作中的使用頻率僅次于例證法。由于引證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認的思考結(jié)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已為無數(shù)事實所證明,因此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怎樣用好引證法呢?
。、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針對性要強。每句名言都產(chǎn)生于特定的背景,都應用于特定的交際目的,即使談同一個問題,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選取。要仔細分析每個道理論據(jù)的特有功能,將它引用到最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之中。
例如:強調(diào)立志的重要性,要選用“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睆娬{(diào)志向高潔遠大,要選用“燕雀怎知鴻鵠之志”,某同學沉湎于上網(wǎng),要選用“玩物喪志”,某同學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選用“有為之人立長志,無為之人常立志!
。病⒁啙崳灰诉^多。議論是在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在說他人的見解。引用他人的話,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話,自己的話應是議論的主體,應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過多的引文,很容易將自己的分析淹沒。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區(qū)別。直接引用務求文字、甚至標點均準確無誤;間接引用只須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稱的轉(zhuǎn)換。
三、喻證法
喻證法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
在議論文中,設喻能夠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喻證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
運用喻證法務必注意以下三點:
1、以小見大,就近取譬。要精選生活中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做為設喻的喻體。喻體如果不是讀者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喻證的目的。
2、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做為喻證的喻體與做為比喻的喻體不一樣。比喻的喻體是為了強調(diào)特征,描繪事物,側(cè)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證的喻體是為了闡發(fā)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必須要對自己所要論爭的對象和用來設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關聯(lián)進行細致入微的體味與揣摩。
。场⒕视黧w,絲絲入扣。《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的喻證法運用得是很經(jīng)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chǎn)”;用“孱頭”、“混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錯誤觀點和態(tài)度;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chǎn)的幾個組成部分;用“占有”、“挑選”、“創(chuàng)新”來說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chǎn)的三個步驟。十分貼切,渾然一體,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絕。
四、比較法
比較法也是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分比較與類比兩種。
。、類比法
所謂類比,就是借助某個或某幾個類似的故事、實例或?qū)懽髡甙才诺那榫,進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用于類比的事物大致有這么幾種:古今中外的史實、神話傳說、寓言、寫作者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等。
運用類比要注意所選取的“類體”要同類,不能相對或相反;在類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語破的,一刀見血。
。病⒈容^法
所謂比較,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jù)加以剖析對照,到達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
運用比較要注意所選取的“對體”的正與誤、是與非、新與舊的區(qū)別要十分明顯,要有突出的互相對立的關聯(lián);務必要對所要論述的對象的矛盾本質(zhì)有深刻的認識;能夠是人對人、物對物,也能夠是縱向比較或橫向?qū)φ铡?/p>
當然,以上所概括的這幾種論證方法,僅僅使用其中的一種,有時論述也會過于單薄。為強化說服力,許多議論文兼用多種論證方法。但是,使用多種論證方法必須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種,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3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現(xiàn)象揭示本質(zhì)法
任何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都有其外在與內(nèi)在的原因,任何現(xiàn)象的背后都有其實質(zhì),舉出事例后,分析事件產(chǎn)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實質(zhì),以增強文章的論證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網(wǎng)絡寫手,憑借淺薄的語言、暴露的照片將作家的定義完全扭曲;小沈陽以忸怩的姿態(tài)、嗲聲嗲調(diào)的語言在春晚中將全國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一時間,“不要臉”似乎成為通向“名譽”的捷徑。
這種現(xiàn)象沒有出現(xiàn)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變化最大、人心最躁動的上世紀80年代,反而出現(xiàn)在不斷強調(diào)精神文明建設、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應該說,近年來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發(fā)展中的文化媚俗,對一些人靈魂的迷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珍惜你的臉面》片段)
文章在舉出“木子美”“小沈陽”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深層原因,揭示了問題的實質(zhì),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
分析論證時,所舉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類社會的;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國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當今的;可以是中國的,也可以是外國的。其實,不論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論證時,可以由所舉事例聯(lián)想到與之相關或相反的方面。
一頭毛驢被主人牽著,來到橋頭,透過一道道寬寬的石板縫,可以看見橋下湍急的流水。毛驢被這可怕的景象嚇呆了,任憑主人怎么催趕就是不敢前行。主人走上橋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樹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長嘶,好像在抱怨:“為什么非要我走這么危險的`路?想讓我掉下去淹死嗎?”主人只得住手。后來,主人想出一個辦法,他牽驢下橋,直奔一塊莊稼地而去。毛驢看見綠油油的莊稼,早已饞涎欲滴,順從地往前走。這時,主人脫下褂子蒙住了驢的眼睛,在原地兜了一圈,就徑直奔橋頭而來。毛驢就這樣被一步步牽上了危險的境地卻茫然不知。它還幻想著正一步步走近那片莊稼,好大嚼一通哩!
牽驢過危橋,是因為驢戴上了“眼罩”,兩眼一抹黑,看不見前面的危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看得見的陷阱,人人都能避開;而一旦被某種東西所誘惑,喪失了理智,迷了心竅,就好像一頭戴上眼罩的毛驢,再也看不到危險,只能乖乖地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毛驢的眼罩》片段)
作者在講述了“牽驢過危橋”的故事后,揭示出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從而給讀者以人生啟迪:看得見的陷阱,容易避開;一旦誘惑在前,看不到危險,便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種由此及彼分析論證的方法,既形象,又充滿理性,自然增強了文章的論證力量。
三、反向假設法
分析論述中,舉出正面事例后,從反面假設進行分析;或舉出反面事例后,從正面假設進行分析;或舉出古代事例后,讓時光推移,假設發(fā)生在當今會是什么樣子。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腐敗,使集團內(nèi)人心渙散,斗志松懈,“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使“敝衣草履,徒步相從”的艱苦奮斗作風多被拋棄,代之而起的則是對權力、名譽和奢侈生活的追求,導致太平天國政權日益封建化,農(nóng)民領袖逐漸蛻化變質(zhì),從而失去民心。太平天國初期,無數(shù)怨恨不平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入太平軍;太平天國后期,又有無數(shù)怨恨不平的太平軍戰(zhàn)士叛變出走!且不說太平軍軍力能否與敵抗衡,單是失去民心,又怎么能不失敗呢?
歷史不可逆轉(zhuǎn),但我們不妨做一個小小的假設:假如,太平天國沒有失敗,而是奇跡般地突出中外反動勢力的圍剿,攻克北京,統(tǒng)一全國,又怎么樣呢?不過是歷史長河中又多了一個封建王朝,也只是太平“王國”“官國”的勝利,與曾經(jīng)參與和擁護起義的農(nóng)民大眾無關,不外是劉邦、朱元璋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的歷史重演。(《如果太平天國不失敗》片段)
作者在分析了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后,進行反向假設,進一步分析了政權的實質(zhì)。這種反向假設的論證方法能夠?qū)栴}引向深入。
四、對比分析法
在舉出正反事例后,緊扣觀點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從而使讀者認識到如何做是正確的,如何做是錯誤的。
中國歷來就有“士可殺不可辱”之說,為“尊嚴”而死的例子更是不可勝數(shù)。春秋時便有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人勇冠三軍,卻為了爭兩個象征功勞的桃子而喪命。與此相反,同是發(fā)生在春秋時代的“趙氏孤兒”的故事卻被傳為美談。晉國大臣趙盾之門客程嬰,為保忠良之后,將自己的孩子獻上,忍辱負重數(shù)十年,把趙氏遺孤?lián)狃B(yǎng)成人。
一個視死如歸卻淪為笑柄,一個忍辱偷生卻傳為美談,其中的區(qū)別就在于兩個字:“尊嚴”!叭俊敝,看似為了尊嚴,但究其根本,不過是為了庸俗的面子,結(jié)果桃子得不到,反把命送了。齊國國相晏子一語道破玄機:“若血氣之勇,不過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為齊輕重哉!”而程嬰為保忠臣之后,不但痛失愛子,還要背上“賣主求榮”的罪名,受人唾罵,其所受之辱令人難以想象,換了“三士”之流,恐怕早已死過幾百次了。但程嬰沒有一死了之,而是“不誘于譽,不恐于誹”,勇敢擔負起撫養(yǎng)遺孤的責任。顯然,這樣活著,往往比死更為艱難。而誤解、污辱和謾罵不僅沒有毀掉他的尊嚴,相反,他的崇高人格,他的神圣尊嚴,卻在這場捍衛(wèi)正義的斗爭中得到升華。(《尊嚴》片段)
作者先講述了“二桃殺三士”與 “趙氏孤兒”反、正兩則故事,接著緊扣“尊嚴”,分析了“尊嚴”與“面子”的不同,從而告訴人們什么是真正的尊嚴。正反對比,是非鮮明。
五、意義分析法
舉出典型事例后,緊扣觀點,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分析事例的現(xiàn)實意義。
曾看過一個故事,一位農(nóng)夫在沙漠的邊緣撿到一根金條,他本可帶回家去變換成田產(chǎn),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可他又想,沙漠里會不會有第二塊、第三塊?于是他不停地找,手中的金條越來越多,而身上的干糧和水卻消耗殆盡,最后,他抱著一堆金條死在沙漠中。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該放手時就要放手。無論你是辦企業(yè),還是在職場打拼,這個故事都有其現(xiàn)實意義。有的人學業(yè)一帆風順,突然間因考試不及格被勒令退學;有的人事業(yè)如乘東風,突然被單位解聘;有的人辦企業(yè)如烹小鮮,凱歌高奏,卻在一夜之間宣告破產(chǎn)。不僅他們自己不愿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就是別人也不能相信。不是命運有意要捉弄他們,而是前期的發(fā)達掩蓋了能力的局限,當量變發(fā)展到質(zhì)變時,局勢便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了。因此,明智的人,應當權衡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該放手時就放手》片段)
作者在講述了一個故事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指出這個故事的現(xiàn)實意義,并列舉了不同行業(yè)不同人的遭遇,給人以啟迪。
六、辯證分析法
舉出典型事例后,從不同的角度對事例進行辯證分析,從而打破人們的思維定勢,啟示人們看待問題要全面辯證,一分為二。
雷恩是二戰(zhàn)時納粹德國赫赫有名的潛艇專家。此人參與了德軍最新型潛艇的設計與建造,掌握新型潛艇的絕密情報。在一次戰(zhàn)斗中,雷恩被盟軍俘獲。但盟軍用盡辦法,就是無法讓他開口。后來,盟軍了解到,此人有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工作中絕不允許別人有半點差錯,哪怕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他都會與別人爭得不可開交,非要分出是非曲直。盟軍針對他的這一特點,設計了一套審訊方案。盟軍每天審問他時,都帶他經(jīng)過一間教室,里面的老教授每天給學員講解有關潛艇知識時,都錯誤百出。開始一兩天,雷恩還忍受得了,只在教室的窗口稍微停了停,搖了搖頭什么也沒說。到了第三天,他終于忍不住了,沖進教室與那個“教授”爭辯起來,還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又寫又畫。由此,盟軍輕而易舉地獲取了德軍潛艇的絕密情報。與其說雷恩是被盟軍征服的,不如說是被自己的“優(yōu)點”打倒的。
其實,生活中被自己的優(yōu)點打倒的人,何其多啊!誠實是優(yōu)點,但面對壞人的誠實,無異于助紂為虐,還不如說是懦弱;仗義是優(yōu)點,但對負案在身的“朋友”仗義,就是愚昧,就是犯罪;見義勇為是優(yōu)點,但只知“勇為”,不知“智為”,硬要拿雞蛋碰石頭,結(jié)果往往是好事變壞事,甚至釀成慘劇;感情專一是優(yōu)點,但面對另一半的絕情寡義,悲憤自盡,看似忠貞不二,實則愚蠢透頂……優(yōu)點人人皆有,但如果不合時宜地過分發(fā)揚優(yōu)點,不知變通而一味蠻干,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一敗涂地,甚至一蹶不振,遺恨終生。(《別被優(yōu)點打倒》片段)
作者在舉出雷恩做事十分認真這一典型事例后,列舉不同的優(yōu)點在不同情形下的弊端,從而告訴人們要正確對待優(yōu)點,不要被優(yōu)點打倒,學會辯證看待事物。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4
1、例證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事實強于雄辯”,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2、引證法
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是通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guī)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可信的一種論證方法。引證法在考場或平時練筆寫作中的使用頻率僅次于例證法。由于引證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認的思考結(jié)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已為無數(shù)事實所證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3、喻證法
喻證法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在議論文中,設喻可以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喻證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
4、比較法
比較法也是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分對比與類比兩種。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中常見的有七種: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比較法、歸謬法、歸納法和演繹法。每一種論證方法都是對議論文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直到更透徹為止。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5
議論文三要素是什么
議論文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論證。
1、論點(需要證明什么)。是正確、鮮明闡述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tǒng)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2、論據(jù)(用什么來證明)。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jù),分為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兩種。
3、論證(怎樣來證明)。是用嚴密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
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哪些
、倥e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诘览碚撟C:用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蹖Ρ日撟C: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jù)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鼙扔髡撟C: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采用“以爾之矛,攻爾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shù)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⑤歸納論證,也叫“事實論證”。它是用列舉具體事例來論證一般結(jié)論的方法。
、扪堇[論證,也叫“理論論證”,它是根據(jù)一般原理或結(jié)論來論證個別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論據(jù)來證明特殊性的論點。
⑦類比論證,是從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類事例子方法,即從特殊到特殊的論證方法。
⑧因果論證,它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
、嵋谜撟C:“道理論證”的一種,引用名家名言等作為論據(jù),引經(jīng)據(jù)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出處,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出處。
拓展閱讀:議論文的結(jié)構和特點
議論文的結(jié)構主要有遞進式、并列式、對照式三種。
層進式結(jié)構。寫作議論文時常要求不斷延伸拓展,逐層揭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就宜采用層進式結(jié)構。層進式結(jié)構能把問題道理談得深入透徹,讓讀者一目了然。
并列式結(jié)構。中心論點所包含的內(nèi)容之間,有的存在著相互平行的關系。論證這類問題,務必圍繞中心論點,尋找這些并列聯(lián)系著的內(nèi)容,把它組成分論點。
對照式結(jié)構。如果能把兩種截然相反觀點和做法放在一起加以對比,采用對照式結(jié)構,必定能更好地彰顯正確觀點的可信,暴露錯誤觀點的荒謬。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6
議論文是學生在各級各類應考或平時練筆中選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文體。許多學生之所以不能寫出一篇說理透徹的議論文,是因為不能恰當或綜合運用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七種:例證論證法、引證論證法、比較論證法(類比論證法、對比論證法)、喻證論證法、因果論證法、歸謬論證法和反證論證法。現(xiàn)就以上幾種方法做些解讀,以求對學生寫作議論文有所幫助。
一、例證論證法
這是一種從材料到觀點,從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是從對許多個別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結(jié)論的推理形式。使用這種方法,一般是先分論后結(jié)論,即開門見山提出論題,然后圍繞論題逐層運用材料證明論點,最后歸納出結(jié)論。運用事實論證進行論證時列舉的事實可以有兩種形式,即概括總體性事實和枚舉個別事實。概括總體性事實的說服力在于事實所體現(xiàn)的普遍性,它是對事實的總體或全局的全面性統(tǒng)計或概括。采用枚舉個別事例的論證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舉幾個事例即可。枚舉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時也要考慮到經(jīng)濟原則,盡可能不要同類重復。
例:“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論點)許多曾經(jīng)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主義者的人們,(總體性例子)在美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槍口,寧可倒下,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拿美國的‘救濟糧’”(個別事實)
我們常說“事實勝于雄辯”,就是要我們寫作議論文時充分運用中外歷史和現(xiàn)實的事實,包括實踐經(jīng)驗、統(tǒng)計數(shù)字,以及從圖片、電影、電視、戲劇等搜集積累的材料。需要提醒的是,所選事實論據(jù)要可靠,“作議論文字,須考引事實,不使差忒,乃可傳信!保ê檫~《容齋隨筆》)要典型,古人云:“兵不在多,獨選其能;藥不貴繁,惟取其效!币迈r,俗話說:“寧咬鮮桃一口,不吃爛杏半筐!边x取事實論據(jù),要盡可能挑一些發(fā)生在自己生活周圍的事例或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例,盡量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人、新事、新思想,給人以新鮮感和真實感,從而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二、理論論證(引證論證)法
理論論證的目的是要證明論點具有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由于論點一般是從具體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其實質(zhì)是歸納法,而歸納法在很多條件下是很難完全的,因此,有理論加以輔證,就能夠保證其可靠性。理論論證的邏輯形式是演繹推理,就是將歸納所得的論點,用人類已知的科學原理去衡量。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則外,各門學科的理論也可以作為論據(jù),如物理學理論、文學理論等。理論論證的論據(jù)還可以是某些經(jīng)過時間檢驗的、廣為流傳的諺語、格言和成語等。
例:《六國論》第二段:首先,通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之對比,證明“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其次,通過“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對比,證明“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最后,又引用古語“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證明秦的欲壑難填。這三方面,都是為了從理論上論證“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觀點。
議論文講究的是擺事實,講道理。學生作文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事例加觀點的簡單化論證模式,其原因就是缺乏理論分析。要知道,議論文分析才是硬道理。
例:藺相如面對廉頗的幾番挑釁,為什么不以牙還牙,不與之“爭列”?因為他懂得“以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懂得對他人的過錯耿耿于懷帶來的必定是心靈的負累,懂得真正的智者會以大度的胸懷化解仇恨。正是由于他以德報怨的寬容,最終贏得了將相和歡。
在列舉事例后,本文能沿著“為什么”這條思路,探求其根源,發(fā)掘其本質(zhì),使內(nèi)容逐步深化。這樣的理論分析就能使文章說服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比較論證法
比較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方法。通常將它分為兩類:一類是類比法,另一類是對比法。
(1)類比論證。類比論證是根據(jù)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論兩者在其他屬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邏輯形式為:A具有a、b、c、d的屬性,B具有a、b、c的屬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屬性,屬于形式邏輯中的歸納推理。
類比法富于啟發(fā)性,它深入淺出,使讀者易于領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簡練生動。
例:“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威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五百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鄒忌將自己受蔽于妻、妾、客這個事例與齊王受蔽于宮婦左右那個事例進行類比,從而得出了“王之蔽甚矣”這個具體的、特殊的論點。分析入情入理,道理清晰明了,齊王頓然明白,欣然接受。鄒忌以“口舌之勞”比較分析,贏得了齊王的頓悟,國家的興盛,國之萬幸也。
。2)對比論證。對比論證則是一種求異的思維方式,它側(cè)重于從事物的相反或相異的屬性的比較中來揭示需要論證的論點的本質(zhì)。對比論證方式的運用范圍很廣,因為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很多,中與外、古與今、大與小、強與弱等,都適合于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分析和闡明了兩者的差異可對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夠確立論點了。對比可以是兩個對象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對象自身前后不同階段之間的比較,前者稱為橫向比較,后者稱為縱向比較。運用縱向?qū)Ρ鹊恼撟C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邏輯的靜態(tài)判斷的層面上,否則,有時會顯得說服力不夠。
運用對比論證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比較的雙方要具備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參照系。要進行比較,就必須具有合理的共同參照系,沒有共同的參照系,兩者就無法進行比較。所謂參照系指的是用來衡量和確定雙方優(yōu)劣長短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必須具有客觀性,否則比較的結(jié)論不一定可靠。
例:“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保ā秳駥W》)
這里把“騏驥”和“駑馬”、“蚓”和“蛇”從自身條件優(yōu)劣、奔跑尋食態(tài)度、最后努力結(jié)果等進行對比,自然得出結(jié)論:學習要持之以恒、專心一致。
四、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用比喻作論證,拿比喻者之理去論證被比喻者(論題)之理。在比喻論證中,比喻者是一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著一定的關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則是一種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雖然是兩類不同的事物,但在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們之間具有推理關系。
例:“學習必須要打牢基礎。以前有個‘三重樓喻’的故事,說一個富翁大興土木,要蓋一幢三層樓的新房。他看見工匠在地面上立柱砌磚,就焦急起來,連忙上前阻攔:‘我只要那最上一層,不要下面兩層從平地造起,不是浪費嗎?’這個富翁何等荒唐,不扎扎扎實實建好一、二層,何能建起第三層?”
作者在這兒以富翁的故事為喻,生動、形象地指出做學問,鉆科學,不能像這位富翁,采取不從實地做起的荒唐的跳躍法,從而證明了學習必須要打老基礎。
五、因果論證
在自然界和社會中,各種現(xiàn)象之間是普遍聯(lián)系的,因果聯(lián)系是現(xiàn)象之間普遍聯(lián)系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因果聯(lián)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聯(lián)系,沒有一個現(xiàn)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發(fā)的;而當原因和一切必要條件都存在時,結(jié)果就必然產(chǎn)生。在議論文體中,根據(jù)客觀事物之間都具有這種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性,通過提示原因來論證結(jié)果,就是因果論證。
運用因果論證,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層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結(jié)果,還要分析同因異果、異因同果以及互為因果。
分析異因同果、同因異果和互為因果。這類分析也就是力圖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是辯證邏輯的'要求。關鍵是考查和分析不同原因和結(jié)果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異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問題,深入分析下去,卻可以發(fā)現(xiàn)在它們的背后存在著某種共同之處,這時就排除了表面現(xiàn)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質(zhì)。
同因異果也是事物之間的常見的相互聯(lián)系。同樣的原因,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中也是很常見的,同樣一項改革措施,對不同條件和狀況的人們所造成的結(jié)果就大不一樣。在運用因果論證時,有時就必須分析同因異果的關系,才能使論點深化和得以確立。
互為因果更具有辯證邏輯的特點。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互相轉(zhuǎn)化,是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例如,在生態(tài)平衡的領域里,就廣泛存在著互為因果的關系。分析互為因果的關系,不僅要提示兩個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聯(lián)系,而且必須說明在什么條件下,因果才會發(fā)生互相轉(zhuǎn)化。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它內(nèi)在的因果關系。提示出這種因果的必然關系也就闡述了道理,明辨了是與非。
例(1):由因推果!赌脕碇髁x》中前六小節(jié)分別指出:“閉關主義”導致被槍炮打破大門;
“送去主義”導致子孫后代只剩點殘羹冷炙;“送來主義”使清醒的青年都對洋貨發(fā)生恐怖。第七節(jié)推出結(jié)論:“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例(2):由果推因。“拿花朵久久地挨近鼻子,我們對于香味就會沒有感覺;
吃了很多蜜,我們喝茶時,便以為沒有放糖;一只手托起很重的物體,好一陣子,再來舉輕巧的東西,就仿佛沒有重量似的這些例子,這些過分的情況都說明活動起著消耗作用;活動愈猛烈,成比例地,后果愈是筋疲力盡。
六、歸謬論證(引申論證)法
這是寫駁論文常用方法。它用反面論點引出錯誤結(jié)論從而否定反面觀點。具體做法是:首先,暫且假設對方的錯誤結(jié)論是正確的;接著,順著對方的邏輯去推理;最后,導出一個十分荒謬的結(jié)論。運用歸謬法,可使文章具有幽默和諷刺性,文風犀利而潑辣,讓人有勝利的快感。
韓愈在《諱辨》一文中,為了反駁有人提出的“李賀父名晉肅,故而李賀不得做進士,(“晉”“進”同音,同音需避父諱)”的謬論,就用了歸謬法。韓愈指出:“父名晉肅,子不得為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顯然,“父名仁,子不得為人的說法是十分荒謬的;因此,“父名晉肅,子不得為進士”之說也是站不住腳的。
七、反證論證法
就是不對論證的論點做直接論證,而是對這一論點相反的另一論點進行論證。如果“另一論點”是正確的,那么,“這一論點”就是錯誤的;如果“另一論點”是錯誤的,那么,“這一論點”就是正確的。反證法的邏輯基礎是排中律,即,在同一時間內(nèi),由同一方面,對同一事物來說,兩個矛盾判斷不能都是虛假的,其中必定一個真實,一個虛假,而沒有第三種可能。反證法有立論和駁論中反證兩種。立論中反證,并不直接論證作者的正面觀點,而是論證與正面觀點相對立、矛盾的反面觀點的錯誤性,從而反證出正面觀點的正確性。駁論中的反證,并不直接批駁錯誤的論點,而是論證與錯誤論點相對立、矛盾的另一論點的正確性,從而反證出錯誤論點的錯誤性。
立論中的反證。
例:“國民黨現(xiàn)在實行他們的堡壘政策,大筑烏龜殼,以為這是他們的銅墻鐵壁。同志們,這果然是銅墻鐵壁嗎?一點也不是!你們看,幾千年來,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宮殿還不堅固么?群眾一起來,一個個都倒了。俄國皇帝是世界上最兇惡的一個統(tǒng)治者,當無產(chǎn)階級和農(nóng)民的革命起來的時候,那個人皇帝還有沒有?沒有了。銅墻鐵壁呢?倒掉了。同志們,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
毛澤東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有一段文字,旨在提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群眾”這個正面論點,但并未直接論證這個論點,而是論點與之相反的“國民黨以為他們的堡壘政策是銅墻鐵壁”的論點的錯誤,從而也就肯定了自己的正面論點。
駁論中的反證。
例:“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xiàn)在又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赴后繼的戰(zhàn)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心,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污蔑!
魯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并未直接反駁“中國人失掉自信力”這個結(jié)論的錯誤,而是論證與之相反的論點“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的正確性,從而也就否定了作者需要批駁的錯誤論點。
以上是筆者結(jié)合實際整理的議論文寫作的幾種常見論證方法,相信,同學們在平時練筆中如能綜合運用這些論證方法,一定會使自己的說理水平得到提高。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7
顧名思義,反證不是從正面直接來證明論點,而是從反面間接地證明論點。這是運用演繹推理形式進行論證的一種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假如當初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將領去攔守華容道,那么,可能曹操會被擒拿;又假如從那次吸取教訓,這一次秉公辦事,不管馬謖怎樣拍胸脯,下保證,不合適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劇。而事實恰恰相反,諸葛亮并未從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而是在重蹈覆轍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斬了馬謖。
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證法:不是從正面講,而是從反而講!叭绻笔欠治鑫恼碌暮眯问。袁隆平的事跡也許經(jīng)常會寫入你的作文中。一般的同學都只是正面來寫,往往寫他是個科學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獲得了什么獎。這樣寫不形象,不深入,不細致。學一學“如果”吧:
如果袁隆平僅僅是為了個人的生活美好,他不會穿著水鞋,戴著草帽,農(nóng)民著,科學著;如果他僅僅是為了錢而生存,他就不會拿著500萬的科技大獎還生活得那么樸素而又純凈;如果他也像普通人一樣不善于思考,雜交水稻也不會靠近他。
反證法,論證更有力量。例如:
如果梭羅沒有掙脫嘈雜城市的束縛,瓦爾登湖的漣漪也不會在他的.心中蕩漾;如果梭羅沒有漫步湖畔清爽的陽光里,那么恬靜的清明也不會屬于他;如果梭羅傾向于那些為金錢而束縛的人們,他也不會擁有屬于他的那些冷雨。
如果梭羅沒有走進大自然他就不會有清新自然的文字;如果梭羅沉醉于紙醉金迷的城市生活,就不會感受到置身田園的欣慰;如果梭羅沒有在烈日當空曬下辛勤地勞作,猛烈的暴風雨將不會是最好的伴侶,使他充實,他的耳朵就聽不到美好的音樂。
如果貝利沒有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保持著清醒,他不會成為備受世人注目的球王;如果沒有在球場上時刻保持著清醒,他也不會多次捧起“大力神”杯;如果在人們的贊美聲中貝利不是每分鐘都時刻保持著清醒,那么他的后代就會真的忘記了如何在困難中奮起,在貧困中勝利。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8
一、例證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笆聦崗娪谛坜q”,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一般來講,應優(yōu)先考慮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園、家庭、市井街頭的瑣碎事例。
2、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切忌拖泥帶水,過于詳細。舉例是為了證明觀點,不是為了弄清事實,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單一狹隘,要豐富廣闊,要點面結(jié)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輝。同類事例掌握多時可考慮采用句式排比列舉。
4、事例列舉之后要簡短分析,不能將例證法變成事例整理,忌有例無證。
5、勤于積累,精于篩選。“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多讀書報,摘記、剪貼是主要手段。積累多了,自然能融會貫通、左右逢源。
二、引證法
引證法也叫道理論證,是通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guī)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自己觀點正確可信的一種論證方法。引證法在考場或平時練筆寫作中的使用頻率僅次于例證法。由于引證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認的思考結(jié)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已為無數(shù)事實所證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說服力。怎么用好引證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針對性要強。每句名言都產(chǎn)生于特定的背景,都應用于特定的交際目的,即使談同一個問題,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選取。要仔細分析每個道理論據(jù)的特有功能,將它引用到最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之中。例如:強調(diào)立志的重要性,要選用“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睆娬{(diào)志向高潔遠大,要選用“燕雀怎知鴻鵠之志”,某同學沉湎于上網(wǎng),要選用“玩物喪志”,某同學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選用“有為之人立長志,無為之人常立志!
2、要簡潔,不宜過多。議論是在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不是在介紹他人的見解。引用他人的話,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話,自己的話應是議論的主體,應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過多的引文,很容易將自己的分析淹沒。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區(qū)別。直接引用務求文字、甚至標點均準確無誤;間接引用只須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稱的轉(zhuǎn)換。
三、喻證法
喻證法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在議論文中,設喻可以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喻證法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運用喻證法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以小見大,就近取譬。要精選生活中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做為設喻的喻體。喻體如果不是讀者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喻證的目的。
2、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做為喻證的喻體與做為比喻的喻體不同。比喻的喻體是為了強調(diào)特征,描繪事物,側(cè)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證的喻體是為了闡發(fā)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一定要對自己所要論爭的對象和用來設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細致入微的體味與揣摩。
3、精剖喻體,絲絲入扣。《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的喻證法運用得是很經(jīng)典的。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chǎn)”;用“孱頭”、“混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錯誤觀點和態(tài)度;用“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chǎn)的幾個組成部分;用“占有”、“挑選”、“創(chuàng)新”來說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chǎn)的三個步驟。十分貼切,渾然一體,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絕。
四、比較法
比較法也是一種常見的論證方法,分對比與類比兩種。
1、類比法
所謂類比,就是借助某個或某幾個類似的故事、實例或?qū)懽髡甙才诺?情境,進行由此及彼的推理。用于類比的事物大致有這么幾種:古今中外的史實、神話傳說、寓言、寫作者自己創(chuàng)設的情境等。運用類比要注意所選取的“類體”要同類,不能相對或相反;在類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語破的,一刀見血。
2、對比法
所謂對比,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jù)加以剖析對照,達到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運用對比要注意所選取的“對體”的正與誤、是與非、新與舊的區(qū)別要非常明顯,要有突出的互相對立的關系;必須要對所要論述的對象的矛盾本質(zhì)有深刻的認識;可以是人對人、物對物,也可以是縱向比較或橫向?qū)φ铡?/p>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9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jù)之間邏輯關系的紐帶,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
1、道理論證:是引用具有權威性的言論證明論點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分析引證法的作用,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為了證明什么,再把握引證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2、比喻論證: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3、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因為”事實勝于雄辯“,所以舉出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4、對比論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方法作用,兩個方面XX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答題思路:(1)道理論據(jù),增加論據(jù)的權威性。(2)事實論據(jù),從哪個角度來證明論點。(3)比喻論證,或生動形象證明了……,或深入淺出證明了……(要根據(jù)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系來確定)。(4)對比論證,兩個方面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相關文章: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01-23
議論文閱讀方法06-01
議論文寫作方法01-02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02-04
《善待生命,學習論證》說課稿02-19
議論文中論點與材料結(jié)合的方法01-09
語言的議論文作文_議論文01-10
直面困難的議論文_議論文01-10
議論文溫暖在人間議論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