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3-06-27 08:25:56 教案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五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五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懂得牙齒的重要性,學習保護牙齒的基本方法。

  2、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會使用刷牙用具。

  活動準備:

  1、牙齒模型一副。

  2、幼兒人手一套刷牙用具。

  3、課件。

  活動過稱:

  一、故事,引入主題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講述故事)老師的故事講完了,現(xiàn)在,老師有幾個問題要問小朋友。

  提問:

 。1)大老虎為什么會有蛀牙?

  (2)大老虎牙疼的時候找過誰?(小狐貍)他是怎樣做的?

 。3)小狐貍拔掉了大老虎的牙齒,大老虎變成了一只什么樣的老虎?(沒有牙齒的老虎)

  教師小結:因為老虎吃了太多的糖,又不刷牙,所以,牙齒就慢慢的'長蟲了,牙齒疼得受不了。最后,牙齒都被拔光了。提問:那小朋友想一想,老虎沒有牙齒會怎么樣?(不能吃東西)

  教師小結:沒有牙齒就不能吃很多的東西,不能吃東西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說話還會漏風,說不清楚也不好看。

  2、提問:

 。1)那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牙齒呢?(少吃糖果)

 。2)除了不能吃太多的糖,再想一想,還能用什么方法來保護牙齒?(刷牙)

 。3)小朋友,你們在日常生活中刷牙嗎?(刷)那,哪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是怎樣刷牙的?(請個別幼兒說說)

  教師小結:這個小朋友是左右刷牙的,這個小朋友是上下刷牙的,那把這兩個小朋友的刷牙方法結合在一起刷牙,我們的牙齒會更健康。

  二、幼兒討論正確的刷牙方法

  提問:

  1、你是用什么刷牙的?(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刷牙用具)

  2、哦!原來小朋友們都是用這些刷牙用具來保護自己的牙齒,那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東西是怎樣刷牙的。

  3、兒歌《小牙刷》幼兒傾聽

  提問:

 、倌膫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聽到東東是怎樣刷牙的?

 、诮處熜〗Y:原來東東是上下刷牙,里里外外都要刷,這樣我們的牙齒就會越來越健康。

  二、實踐活動

  1、接下來,我們就用東東的方法來刷刷自己的牙齒。

  2、教師:剛才,小朋友都用正確的方法刷了一次牙,現(xiàn)在你有什么感覺?(舒服)

  3、教師小結:對,小朋友感覺到舒服,是剛才你們都把牙齒刷干凈了。今天,我們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的牙齒。那么,小朋友以后都要堅持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不咬堅硬的東西,這樣我們的牙齒就會更健康。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么是什么的家。

  2、嘗試學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詩歌并能仿編詩歌。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幼兒能大膽表達創(chuàng)編的詩歌。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小圖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出示:白云、小魚、小鳥、花兒、蝴蝶、小羊圖

  2、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們知道小客人們的家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議論)

  3、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來聽聽這首好聽的詩。

  二、出示圖片,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小朋友你聽見兒歌里說了什么,要用詩歌里面的話來回答。(幼兒回答一句,其他幼兒跟學一句)

  2、你們知道小羊為什么喜歡住在綠綠的草地上?小魚喜歡清清的河里?……

  3、集體完整朗誦詩歌一遍。

  4、分角色朗誦詩歌。

  5、請個別幼兒朗誦。

  三、結合詩歌原有模式進行仿編。

  1、師:藍藍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呀? 幼:燕子(提醒幼兒用詩歌中的話來告訴大家,說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

  2、依次類推仿編詩歌

  3、師幼有感情地朗誦新編的詩歌。

  4、請能力強的幼兒朗誦自編的詩歌.

  四、游戲:送它們回家。

  請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圖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里?用圖片仿編一句詩歌,再把它送到家里。

  課后反思: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于為幼兒喜愛和接受,而且還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nèi)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這次優(yōu)質(zhì)課我選擇了這個語言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以歡迎小客人來做客,并讓幼兒幫助小客人找家來引出詩歌,這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表現(xiàn)得非常棒,許多平時不舉手的孩子也紛紛發(fā)言,他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系。在讓孩子們學習詩歌時,我有些操之過急,

  將孩子們的能力高估了,在孩子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詩歌的情況下,就急切的轉(zhuǎn)換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有些孩子們仿編時出現(xiàn)不會編的情況,這也是我沒有考慮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而要顧全大局。

  活動中,孩子們在表達時不會自覺地用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特別是在疊詞方面,有些孩子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后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提醒才會運用疊詞。在仿編詩歌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綠綠的草地是是小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陽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動中表達得并沒有這么完整,甚至只會說“小蜜蜂的家在花朵里,花朵是紅色的”等諸如此類的語言,自己還不會總結詩句,孩子還不習慣句式的轉(zhuǎn)變,還需老師的提醒。游戲《送圖片回家》時,孩子們的情緒已經(jīng)十分激動了,在還沒聽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開始行動,大多數(shù)孩子能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能貼到相應的家里去,但就是沒有把話說完整就去貼,以至于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象。本活動我把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放在重點,時間占了很多,聽了其他老師的反饋,我也覺得對中班幼兒來講創(chuàng)編可以適當放低要求,不要作為一個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來做可能更合適。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老師在幼兒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師的手很巧,孩子們喜歡模仿老師做事。時值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選用這首瑯瑯上口的詩歌來贊揚老師,并在教學中讓幼兒掌握詩歌的結構,為仿編作準備,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結構,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的技巧。

  2、嘗試遷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過程中仿編一段詩歌。

  3、激發(fā)幼兒熱愛自己的老師。

  4、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折紙、涅泥、繪畫和搭積木等經(jīng)驗,美工角展示老師的作品。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結構

  活動難點:嘗試遷移句式仿編一段詩歌

  活動流程:

  活動導入——學習朗誦——仿編詩歌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展示老師的各種作品,大家一同欣賞。

  2、老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作品都是老師的手變出來的,老師的手很能干,很靈巧。

  (二)學習朗誦

  1、老師朗誦詩歌,幼兒傾聽。

  2、分段學習詩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兒學習完整地朗誦詩歌。

  (三)仿編詩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編要求:老師能干的手還會叫什么呢?

  2、幼兒邊操作邊模仿,老師觀察指導。

  3、把幼兒編的詩歌用錄音機錄下來。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圖畫的作用下,都能跟著一直完整地朗誦詩歌了,但其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并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xiàn)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后,我并沒有按照幼兒的意愿進行適當調(diào)整,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費了時間,還分散了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這使我感悟到教學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需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fā)點,時刻關注孩子的發(fā)展。

  不能只注重教學的步驟,而沒有真正體會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通過反思,使我充分認識到,每一個教學活動安排,都要做好充分的物質(zhì)準備和心理準備,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的教學,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

  通過對整個活動過程的實踐整理,我感知到了活動的成功和失敗之處,為了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加理想,我更要有勇氣面對我的失敗,努力去改正自己的教學失誤,切實自己的教學能力,以達到追求有效教學的目的。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仿編,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了解傘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語言大膽表述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加文兒歌。

  2、帶勾雨傘一把,每人一把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出示雨傘,引導幼兒觀察傘的外形:

  師: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請你說說傘是什么樣的?

  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小結:傘有圓圓的傘面、直直的傘柄,有的還有彎彎的傘勾。

  二、基礎部分

  (一)、引導幼兒了解兒歌內(nèi)容:

  1、師:"傘可以做什么呀?"(擋風、遮雨、遮太陽,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及時出示圖加文的兒歌,帶領幼兒朗讀兩遍。

  2、讓幼兒感知問答式兒歌的形式,并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練習兒歌。(教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男女幼兒互問互答)

 。ǘ、學習仿編兒歌:

  1、師:除了兒歌里說的傘的用處外,傘還可以做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師采用圖加文的形式記錄下來。

  2、師幼共同朗讀仿編的兒歌。(教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男女幼兒互問互答)三、結束部分和幼兒一起到戶外玩?zhèn),體驗傘還可以做什么。

  附兒歌:

  傘可以做什么?遮太陽。

  傘可以做什么?避風雨。

  傘可以做什么?當拐杖。

  傘還可以做什么?看不見了,遮住你。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點擊下載

  教學反思:

  1.整堂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重點突出。

  2.全班幼兒基本能念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了解了傘的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3.幼兒的參與面較廣,但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4.在仿編兒歌時,幼兒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將注重孩子語言表述,還有語感的培養(yǎng)。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根據(jù)圖片的形象進行合理、大膽地想象,創(chuàng)編出多種幫助小動物的情節(jié)。

  2、要求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整地講述出圖片的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

  3、引導幼兒在講述時體驗角色之間的情感,感受到幫助別人之后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白云》.課件,白云形成的.課件,小動物謝謝小動物的.課件。

  2、小動物遇到困難的圖片:一是小松鼠搬東西;二是小鹿被大灰狼追趕;三是大熊貓受傷了;四是小刺猬想摘樹上的果子。

  3、帶幼兒觀察過白云,認識過白云的形成。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性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上次你們觀察過天上的`白云,白云變形的本領可大啦,它會變成什么呀?”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動畫片里的白云,它想怎樣變呢?“

  二、觀看.課件,看看、想想、說說。

  1、觀看到“白云悄悄地飄走了。”

  “這朵白云為什么不和其它的白云一起變呢?它心里在想些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白云的想法。

  “說得真好,這朵白云不但要變得美麗,還要變得對別人有用處。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這朵白云會飄到哪里,會遇到誰。”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1-05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推薦】04-08

【推薦】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4-24

中班春天語言活動教案03-01

關于中班語言的活動教案08-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雨08-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1-03

中班語言活動《禮物》教案01-03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