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手工教案

大班手工教案

時間:2023-07-08 10:45:42 教案

大班手工教案(范例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手工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手工教案(范例15篇)

大班手工教案1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鼓勵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與探索,表達與表現(xiàn)!倍禽^好表現(xiàn)自己的與眾不同,富有個性的一種方式。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想法進行不同的設計、裝飾,這個設計裝飾的過程中能體現(xiàn)出孩子們自己獨特的審美眼光和個人風格,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應鼓勵和尊重其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喜好,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讓孩子們在互相交換名片的過程中體驗著與朋友交換信息的快樂,使同伴間的友誼得到了升華。

  活動目標:

  1、了解名片的功能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嘗試制作名片,體驗用名片和大家做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投影儀、小小名片展覽版、彩色卡紙、水彩筆、花邊剪刀、各種小粘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和名片做游戲,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名片,名片上有些什么信息?

  小結:名片上有名字、工作單位、地址、聯(lián)系電話------

  二、交流(價值取向:了解名片的功能。)

  今天老師這里有一些名片,誰想來說說你最喜歡的名片,它最有特色的地方是什么?

  1、名片的顏色。名片上的圖案(名片上的圖案是什么?它就是代表這家公司的標志,其實我們幼兒園也有一個苗苗標志,它就是代表你們都是我們幼兒園的好苗苗,也是老師的好孩子。)

  2、名片上的英文名字。(是呀,有的名片上不但有中文名字還有英文名呢,你們有英文名嗎?說說你們的英文名字。)

  3、名片上有地圖(有的名片除了正面有一些信息,反面也有一些信息,有的名片反面還有地圖,這樣你想到這個地方就可以很快找到。)

  4、郵政編碼(這個號碼是電話號碼嗎?它有什么作用呢?郵遞員叔叔可以準確地把信件送達目的地。)

  三、討論(價值取向:了解名片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大人為什么要用名片呢?名片有什么用處?(名片有很多功能,可以介紹自己,可以與朋友保持聯(lián)系,還可以和別人交朋友,它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方便。)

  三、制作名片(價值取向:體驗用名片和大家做朋友的快樂。)

  1、名片還可以交朋友呢,你們想不想有一張屬于自己的名片,今天就請你們來當小小名片設計師,設計一張有個性的名片。

  2、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做名片的彩色紙、水彩筆、花邊剪刀、還有一些粘紙,你們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選擇。

  3、做好的名片老師為你們布置在我們的“小小名片展覽會”的墻面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觀看,大家可以互相知道對方的信息,了解對方。

大班手工教案2

  活動目標

  1.運用團、搓、捏、按、壓等技能將湯圓里加上自己喜歡吃的餡料。

  2.能獨立制作湯圓,也能與同伴友好配合制作湯圓,體驗合作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賣湯圓》的音樂磁帶;事先和好面粉;盤子每組一個;大電飯鍋一只。

  各種湯圓餡(黑芝麻、花生、豆沙、草莓醬、藍莓醬)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主題

  1.出謎語 激發(fā)興趣

  (1)以湯圓為謎底,老師邊念謎面,邊做手指動作,問: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

  (謎語: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沒人提。)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后回答。

  (2)教師小結:元宵節(jié)是正月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里人們都會放煙花、鞭炮, 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二、回憶經(jīng)驗,實踐探索

  1.回想生活 討論湯圓做法

  小朋友誰能說說湯圓是怎樣做的?(請個別經(jīng)驗豐富的幼兒回答)

  2.討論交流 如何加餡

  鼓勵幼兒憑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交流。

  3.嘗試制作 驗證做法

  (1)全體幼兒自由分成四組,老師對幼兒提出要求(a.做到不浪費;b.注意保證湯圓衛(wèi)生。)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對于只能團出湯圓的幼兒,鼓勵其獨立探究如何將餡加進去(與同伴商量也行)。

  (4)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做同伴的小老師。讓每一名幼兒都體驗到夾餡成功的喜悅。

  4.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粉團放在手掌心捏成球狀,按壓一個小窩窩加進喜歡吃的餡,然后再把小窩窩捏上,用另一只手掌蓋在粉團上, 來回團、搓,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5.幼兒再次實踐制作加餡的湯圓。(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做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三、煮湯圓,吃湯圓

  1.把做好的湯圓放進電飯鍋里煮(煮湯圓時讓孩子觀察煮的過程)

  2.與同伴一起品嘗湯圓,體驗勞動的快樂與和同伴成功合作的`喜悅。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的設計激發(fā)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同時也學會了運用揉,搓,團圓,包餡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大班手工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對邊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開手工紙的技能。

  2、用小長條粘貼鞭炮,學習安排合理的粘貼位置。

  3、發(fā)展手指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手工紙(紅色、黃色)、膠棒

  活動過程:

  1、講解操作方法

  請小朋友們看老師是怎樣來做成一串鞭炮的,先把這紅色紙上的.一個一個的鞭炮小心的撕下來,來部撕好了后,再用膠棒涂在鞭炮的背后,叫這顆沾好的鞭炮去排隊吧,它應該排在哪里呢?應該一個跟著一個往下面排,這樣一個一個的鞭炮排好了隊,長長的一串鞭炮就做好了,你們也很想來試試了嗎?

  2、發(fā)放材料

  請小朋友把紙一份一份地傳下去,就可以開始撕了,撕完了老師就會給你拿膠棒。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提醒幼兒在恰當?shù)奈恢梅胖帽夼冢⑶易尞嬅嬲麧崱?/p>

  小結:

  展示作品,表揚小朋友們的作品,發(fā)現(xiàn)問題作出糾正。

大班手工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搖擺裝入不同物品的瓶子會發(fā)出不同聲音的效果。

  2、嘗試用撕、畫、貼等方法裝飾瓶子。

  3、自制各種的瓶子樂器,并演奏簡單的樂曲。

  二、活動準備

  1、自制裝有豆子、石頭、沙子樂器各一個。

  2、收集各種飲料瓶(塑料)。

  3、各種豆子、石頭、沙子和工具若干。

  4、即時貼條、形狀若干。

  5、音樂一段、指揮棒一根、頭飾一個。

  三、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1、游戲:猜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教師搖擺裝入不同物品的瓶子,讓幼兒猜測瓶子里面裝的是什么。提問:

  A、為什么我的瓶子會"唱歌"?(幼兒自由討論)

  B、你們想不想要一個和老師一樣的會唱歌的瓶子呢?

 。ǘ┗静糠

  1、幼兒自制瓶子樂器。(教師先示范)

  A、將豆子、沙子、石頭放入瓶子中。(不能裝太多的物品、小心不要弄如到口鼻眼中、蓋子需擰緊。)

  B、把即時貼條狀裝飾,并貼上眼睛、嘴巴。(大拇指和食指慢慢的撕、圓形當眼睛、嘴巴。)

  2、感知瓶子發(fā)出的聲音,并與常用的樂器進行比較、匹配。

  提問:你覺得的樂器發(fā)出的是什么樂器的.聲音?(請個別幼兒說)

 。ㄈ┙Y束部分

  1、用自制的樂器演奏樂曲。

  指導語:我們可以用這些樂器做什么?我們一起來演奏吧。ǚ殖扇M)

  A、教師講解示范。

  B、(放音樂)幼兒自己為曲子伴奏一次或兩次。

  2、結束語:今天我們用飲料瓶制作了樂器,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制作樂器呢?(紙箱、牛奶瓶、鐵盒)真棒!那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用我們剛剛說的那些廢舊材料做做看,聽聽發(fā)出來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好嗎?好了,現(xiàn)在我們去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奏一曲吧!

  課前準備

  1、熟悉各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2、打擊樂器的經(jīng)驗。

  3、場地設置。

大班手工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作品,從中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2,充分運用壓,揉,捏,搓等方法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陶瓷杯,橡皮泥,牙簽,火柴棒,絲線,紐扣等

  活動過程:

  一,結合生活引出主題

  1教師提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所見到的杯子是什么樣子的?

  小朋友回答

  2教師:這些杯子用什么制作的?

  小朋友回答

  二,看作品,看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和制作好的杯子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只杯子,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老師的這些杯子和我們平時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它們又是用什么制作的?

  小朋友回答(橡皮泥)

  2,教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用橡皮泥把這只杯子裝飾的這么漂亮的呢?

  小朋友回答

  3,教師針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

  對橡皮泥的顏色要求不能單一,要多種顏色搭配。

  對橡皮泥搓的.過程中要盡量圓潤,比例要適中。

  對杯子的裝飾可以用橡皮泥,也可以用紐扣和絲線等

  三,幼兒自己動手,教師進行指導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拿出橡皮泥也來動動手,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可愛又有趣的杯子。

  四,收集幼兒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大班手工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觀察螃蟹的基礎上,學習用折、編的方法制作螃蟹。

  2、激發(fā)幼兒對做做玩玩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紙條、彩紙、膠水、紙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出主題

  鉗子一雙,尖刀八把

  身披盔甲,橫行天下。

  二、利用課件、觀察螃蟹的外行特征。

  1、螃蟹是什么樣子的?

  2、螃蟹有幾條腿?

  3、螃蟹頭上兩個大大的象剪刀一樣的是什么?(螯)

  三、學習制作螃蟹

  小朋友,你們想來做螃蟹嗎?老師做了一個螃蟹,你們看。

 。ㄒ唬┏鍪痉独釂枺

  老師做的這個螃蟹用了哪些材料?

  你們猜猜我是怎么做的?

 。ǘ┙處熓痉吨v解

  1、我用紙盒做了螃蟹的身體,用長條紙通過折然后用膠水貼做了螃蟹腳

  2、螯是用紙編織的。你們想學嗎?

  重點講解編紙的方法。

  3、提示注意衛(wèi)生。

 。ㄈ┯變翰僮

  1、介紹材料

  2、在制作的時候想好先做腳還是先做螯。

  3、使用雙面膠,撕下的紙放入指定地方。

  4、注意地面的整潔,及時把廢紙撿起來。

  5、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現(xiàn)交流

  1、給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螃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2、你的螃蟹會爬到哪里去。

大班手工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紙漿氣球的成型過程,初步掌握在紙漿氣球上繪畫的技能;知道紙漿氣球的多種表現(xiàn)手法和裝飾用途;(重點)

  2。能力目標:能在紙漿氣球上完整構思,大膽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難點)

  3。情感目標:產(chǎn)生在紙漿氣球上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的興趣和欲望,體驗創(chuàng)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參與過紙漿平面材料的畫畫活動

  2。物質準備:紙漿氣球人手一只;畫好的紙漿氣球及用紙漿氣球制成的藝術品;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漿氣球,引發(fā)興趣

  1。師(出示紙漿氣球):今天老師帶來一樣好玩的東西,是什么呢?(幼兒觸摸后猜測)

  2。師:原來是一個氣球,這叫紙漿氣球。但是它與我們平時玩的氣球有些什么不同呢?

  3。幼:(顏色)白色,(外表)外面糊著一層紙巾。

  4。師:在氣球上用乳膠一層一層將紙巾糊上去,然后再在太陽下曬干。

  5。師:紙漿氣球比一般的氣球沉,因為上面有一層乳膠和餐巾紙,所以飛不起來。但是我們可以在上面畫出美麗的圖案。

  二、欣賞作品,探討畫法

  1。師(出示多個畫有圖案的紙漿氣球):這里還有幾個紙漿氣球,是不是很漂亮?(幼兒一起欣賞)

  2。師:這是用毛筆蘸了顏色畫上去的'。

  3。師:現(xiàn)在我們每人也有一個紙漿氣球,你準備畫什么?(出示作畫材料,初探作畫方法,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師:我們在畫的時候不僅要關注到看到的一面,還要想到側面和背面畫什么。(教師示范,提出作畫要求)

  2。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作品,欣賞交流

  1。師生共同欣賞作品,請幼兒講述或評價。

  2。師: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把紙漿氣球打扮得更漂亮。我們還可以用紙漿氣球和其他物品搭配,制作成藝術品來布置我們的書桌、書柜或房間。

大班手工教案8

  活動目標:

  1、鞏固雙正方折法,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的方法。

  2、練習使用剪刀剪直線。

  3、會看折疊圖進行折紙,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形紙、小剪刀、折疊圖樣。幼兒用書畫面“猴子爬山”

  活動與指導:

  1、老師用正方形紙做一個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給幼兒看,并讓幼兒看小猴爬到山頂?shù)挠腥び螒,引起幼兒制作的愿望?/p>

  2、出示折疊圖,看看誰能照圖樣折成雙正方。

  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頭。

  4、組織幼兒玩小猴爬山比賽。(將小猴順“山”下兩個角插進去,搓動兩個角,小猴會從山頂出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表演猴子爬山:老師表演的是什么?好玩嗎?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折一個?

  二、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

  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么做的。請小朋友先看圖示學折雙三角。

  圖1正方形紙,對角折。圖2將兩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圖3手插進中間層向兩邊拉開就成了雙三角。圖4剪下上面一個角,在剪下的角上簡單畫上猴臉,夾在雙三角中間,兩只手在中間層的兩邊抽動,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頂上了。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老師巡回指導邊提醒幼兒:要先看畫面上的圖示,看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做的,第三步又是怎么做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折好后要輕輕地拉成雙三角。

  四,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過程。

  五,集體玩“猴子爬山”的游戲,體驗制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折紙是一項藝術活動,它是以紙張來折成各種不同形狀的藝術作品。不要小看折紙,折紙其實與自然科學結合在一起。折紙是一項有益身心的活動,還能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和思維,折紙不簡簡單單的一個玩紙活動。我今天所授的課就是折紙,我們折的.是猴子爬山,這節(jié)課的目標非常簡單,就是想讓孩子在折紙活動中獲得樂趣,讓孩子更加喜歡折,我在教學中堅持讓孩子看折紙步驟圖解,來自主學習折紙的原則。孩子通過探索來認識折紙的基本符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折紙課上,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最后形成技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折紙對象從簡單到復雜,先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一開始很多孩子遇到難題就立即求助老師,沒有經(jīng)過自己的實驗。于是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合作找方法,當他們通過自己看圖解而制作成功時,更發(fā)現(xiàn)到折紙的奇妙之處,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行學習。

大班手工教案9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乒乓球制作長頸鹿。

  2.能積極思考,大膽進行操作。

  3.樂于動手動腦,培養(yǎng)幼兒對自制玩具的興趣。

  重點難點重點:嘗試運用乒乓球制作長頸鹿。

  難點:觀察三個乒乓球的不同,如何將三個乒乓球正確的連接好。

  活動準備制作材料:打好孔的乒乓球、棉簽、吸管、麻繩、皺紋紙、剪刀、彩筆、雙面膠。

  游戲材料:每人一只自制的長頸鹿、用吸管制作的大樹、大樹上掛著若干可摘取的樹葉、紙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兒呢?它在大樹的后面。會是誰呢?我們大家鼓掌歡迎。教師出示作品: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長頸鹿。(引起幼兒關注的興趣。)

  2.小朋友們喜歡這只可愛的長頸鹿嗎?為什么?(因為這只長頸鹿很特別,是用三個乒乓球做成的.)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喜歡做這只可愛的長頸鹿。

  二、觀察、思考和討論

  1.我們先來想一想,做這只長頸鹿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兒觀察后回答)

  2.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對了,我們制作長頸鹿就需要這些材料。那么,材料都有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們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兒討論)(老師把小朋友討論的結果用圖畫按順序表示出來)

  三、嘗試操作

  1.提出制作要求。

  2.幼兒動手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體驗成功

  1.小朋友來試一試手里的長頸鹿是否會動?

  2.如果你是這只長頸鹿,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摘大樹上的樹葉)

  3.游戲:《長頸鹿摘樹葉》

  玩法:此游戲可兩名幼兒一起玩,游戲時,將自己制作的長頸鹿放在大樹下,然后開始《石頭、剪刀、布》決勝負,勝者選擇一片葉子,答對上面的題后,用長頸鹿嘴巴摘下此片樹葉,游戲反復進行,摘到葉子多的幼兒獲勝。

  規(guī)則:答對題后方可摘下葉子。

  五、延伸活動

  1.長頸鹿喜歡摘樹葉,那看看其它的小動物喜歡做什么?(出示小金魚的制作)

  2.這只小金魚和剛才做得長頸鹿有什么一樣的地方?(都是用乒乓球制作的)

  3.原來它們都是有乒乓球制作的,下一次我們就用乒乓球制作更多的會動的小動物,放在活動區(qū)。

  活動總結

  此次手工活動前考慮到孩子們的安全,我事先將制作長頸鹿的主要材料乒乓球打好孔。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嘗試運用各種材料探索制作長頸鹿的順序。雖然長勁鹿的外形特征孩子們已經(jīng)很熟悉,但是在制作過程中,如何區(qū)分扎好孔的乒乓球,哪是頭部,哪是身體部分,對幼兒來說很難。所以,在制作前我先引導幼兒觀察三個乒乓球的不同,如何將三個乒乓球正確的連接好,我進行了重點的指導和講解。然后讓幼兒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驟,最后去嘗試操作。

  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本來事先打好孔的乒乓球我是按照頭部,身體的前后部分固定位置打的孔,可沒想到的是到了孩子們的手里完全變了樣,他們打破我原有的思路,將頭和身體部分隨意顛倒創(chuàng)造出各種神態(tài)和姿態(tài)不一樣的長頸鹿。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們拿著自己制作的長頸鹿開始玩起了游戲,作為老師,我沒有進行干預,而是選擇了讓他們自己來創(chuàng)設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在做中玩,在玩中學。孩子們的各種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使幼兒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大班手工教案10

  活動目標:

  1、探索、交流、掌握用毛線的方法,粘貼創(chuàng)作向日葵。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范例毛線貼畫:向日葵。八塊貼好麻布花瓶的藍色方形圍巾、紫色毛線、黑色毛線、金黃色毛線、黃色即時貼、雙面膠、剪刀。

  2、“歡樂舞”音樂,幼兒對向日葵的認知經(jīng)驗,有過合作作畫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隨著音樂聲,教師帶領幼兒以舞蹈形式進入教室。

  1、師生都手拿兩根小線條(金黃色、紫色),師:聽,歡樂舞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跳起來吧!

  2、師生跳舞進教室。

  3、音樂停,幼兒坐好,師:誰來說說,跳舞時,你的小線條是怎么扭動的?

  請個別幼兒回答:

  a:我的小線條在上面扭動。

  b、我的小線條是打著圈扭的

  c、我的小線條是左右扭動的`。

  二、討論交流:扭動的小線條會變成什么

  1、師:我們手里的毛線還可以用來變魔術呢!你想把它變成什么呢?

  2、幼兒交流討論,想把毛線變成什么。

  幼兒回答:扭成草地、扭成美麗的花、扭成太陽、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扭成小河。

  3、師:那我們現(xiàn)在去試著擺一擺線條吧。

  4、幼兒利用手里的線條在桌子上擺放,教師觀察指導。

  5、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變的魔術(擺放了什么)。

  三、學習毛線貼畫:向日葵

  1、師:老師也用毛線變了魔術,看看,變出了什么呀?(一朵向日葵)

  我們看看向日葵花朵是怎樣的?幼兒進行討論。如:紫色的花蕊是用螺旋形貼出的,金黃色的花瓣,彎彎曲曲。

  2、教師示范進行貼畫:向日葵。

 。1)、取出正方形的即時貼,撕開來。

 。2)、先用紫色的毛線,以螺旋形貼出花蕊,再用金黃色貼出長長短短,扭曲的花瓣。

 。3)、將貼畫好的花朵按輪廓線剪下,一朵向日葵花就完成了。

  3、師出示一整幅作品“向日葵”,我們把幾朵向日葵插在花瓶上,就變得更美麗。

  四、幼兒操作,貼畫向日葵

  1、幼兒取出毛線、在黃色及時貼上粘貼畫花朵,貼好后剪下,放在桌子中間的小框里。

  2、教師在旁觀察指導幼兒貼畫?从變耗芰,可以貼一朵、也可以貼二朵、三朵。

  五、合理布局,合作把一朵朵向日葵貼在花瓶上。

  1、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合作把向日葵送到花瓶里去吧。

  2、幼兒在花朵上貼雙面膠,送到老師準備好的花瓶上。

  3、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合理布局,讓畫面更完美。

  六、評價和欣賞

  將每一組合作完成的作品懸掛在墻壁上展示,布置”向日葵“專 欄。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知道人多力量大。

大班手工教案1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動手能力,且能友好地和同伴合作完成作品,具有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體會成功的愉悅,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jù)教師的引導,按照步驟制作紅紅的蘋果。

  2、發(fā)展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參與美工活動的自信,并使幼兒體會到成功的愉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步驟制作蘋果。

  難點:培養(yǎng)幼兒參與美工活動的自信。

  活動準備:

  紅色、綠色正方形折紙、剪刀、雙面膠、蘋果樹模型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材料,開始制作。

  1、拿一張紅色的折紙對邊折;

  2、把長方形對折成正方形,沿折扣剪出蘋果形狀;

  3、用同樣的方法剪出25~30個蘋果形狀的圖片;

  4、剪好之后,將雙面膠粘貼在折口上,拿一張?zhí)O果圖片把折口對齊粘好,注意粘貼時頂部和頂部對齊;

  4、用以上方法粘完所有的圖片待用;

  6、用綠色折紙對邊折兩次,剪出蘋果葉子兩片,用剩下的部分折出果柄;

  7、將其組合。把雙面膠粘到果柄的一頭,粘在待用的蘋果中間,封好口;

  8、把葉子粘到果柄上,注意葉尖朝上;

  9、“紅紅的蘋果”制作完成。

  二、將做好的蘋果掛在樹上,并欣賞,體會成功的愉悅。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大班手工教案12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各種花邊的紋樣來裝飾燈籠。

  2、 能夠按老師的要求正確地制作燈籠。

  3、 能夠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鮮艷的燈籠培養(yǎng)幼兒對制作燈籠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白卡紙、剪刀、釘書機、線、花邊紋樣6張。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大街小巷都布上了漂亮的環(huán)境。

  你們想不想把教室也布置成節(jié)日的環(huán)境!

  二、 觀察花邊紋樣,學習用花邊紋樣裝飾燈籠。

  1、 出示燈籠讓幼兒觀察、燈籠上的`花邊紋樣。

  2、 指導幼兒畫花邊的紋樣裝飾燈籠,及制作燈籠。

  三、 幼兒制作

  要求:1、畫三條花邊紋樣,每一條的花邊紋樣都要畫滿格。

  在花邊上涂上顏色,然后涂上底色。

  2。在兩邊涂上顏色,按線剪出形,制作成燈籠。

  四、幼兒和老師一起來布置環(huán)境。

大班手工教案13

  秋天到了,幼兒園里植物的葉子不斷的發(fā)生著變化。幼兒好問為什么,他們的好奇心很強,在幼兒熱情高漲的時候講解本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到大自然無窮的奧秘。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幼兒熱愛秋天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及創(chuàng)造美得能力。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創(chuàng)造性剪貼出與之有類似的'形狀或花紋的物體,體驗制作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創(chuàng)造性剪貼出與之有類似的形狀或花紋的物體,體驗制作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到幼兒園操場上觀察各種樹葉。

  2、收集各種落葉,并用濕布擦干,壓平。

  3、卡紙、膠棒、剪刀人手一份。

  4、課件,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激情引趣

  1、律動進教室

  2、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我們一起到秋天的樹林里撿樹葉。

  3、說說你撿到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它像什么?

  二、觀賞課件、感知各種樹葉的特征

  三、教師示范作畫,幼兒欣賞樹葉貼畫。

  1、老師也撿了一些樹葉,我想把樹葉變成一只小烏龜。(邊制作邊講解)

  2、你想把樹葉變成什么?

  四、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2、說說你把樹葉變成了什么?

  五、樹葉作品展

  六、活動延伸

  讓我們唱著歌到外面去尋找秋天吧!

大班手工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關花和葉子的名稱。

  2.初步了解壓花藝術,學會使用壓花工具,學習創(chuàng)作壓花作品。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采摘各種野花野草,并了解它們的名稱、特征及生長特點。

  2.微波爐、壓花板、鑷子、白乳膠、牙簽、水彩紙、過塑紙、過塑機、冷裱膜、剪刀、打洞機、彩繩、相框。

  活動過程

  一、出示鮮花,引出壓花

  1.教師提出問題:這么漂亮的鮮花,有什么辦法讓它保存下來呢?(幼兒討論。)一起來看看老師用的這種方法吧。

  演示:修剪花和葉子,并放入壓花板里面扣好,再放入微波爐里干燥。(師:猜猜這些花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出示壓干素材讓幼兒觀察、對比。

  小結:老師用剛才的方法把花和葉子的水分抽干,而它們的顏色和形狀都沒有發(fā)生變化,這種方法叫做壓花。

  二、出示三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幼兒觀察,引起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作品1—3)

  幼兒觀察后分別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第一幅作品主體表現(xiàn)突出,花和花之間有遮擋關系;第二幅作品中花和花之間緊緊相連,葉子擁抱著花朵,形狀像月亮,背景很素雅;第三幅作品的底色用粉彩畫筆涂抹,顏色搭配很美。

  三、介紹壓花工具,幼兒進行壓花創(chuàng)作

  1.師:今天我們壓花要用的工具有鑷子、白乳膠、牙簽等,花材需要用鑷子夾起來(教師邊介紹邊演示),老師還準備了冷膜、過塑紙、過塑機、微波爐,你們做好了拿上來過塑、冷裱。

  2.幼兒壓花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師: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也來創(chuàng)作一幅壓花作品,請先想好你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容,想用哪些表現(xiàn)方法,是突出主體的'、還是表現(xiàn)花與葉子之間關系的……

  幼兒創(chuàng)作時,教師個別指導幼兒用花材進行構圖,注意花與葉子的相連、顏色的搭配等,構好圖后用少量的白乳膠把花材固定即可。

  3.作品過塑、冷裱、裝鏡框。

  教師提醒幼兒根據(jù)自己作品的大小和自己的需要,選擇過塑紙或冷裱膜進行過塑、冷裱,最后裝框,作品完成。

  四、展示幼兒作品,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大班手工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對邊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蠟光紙的技能。

  2、用小長條粘貼鞭炮,學習安排合理的粘貼位置。

  3、發(fā)展手指肌肉的靈活性。

  4、愿意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紙工操作紙

  漿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過年的時候你們聽到過鞭炮聲嗎?那你們見過鞭炮嗎?鞭炮是什么樣子的?(請個別幼兒說說)

  小結:鞭炮通常是一串串的,一個接著一個相連在一起,像小朋友站隊一樣,一個一個排的非常整齊,只要一點火在最下面的.那顆鞭炮,它們就會一個跟一個地發(fā)出響聲。

  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一起來做一串鞭炮好嗎?

  二、基本部分

  1、講解操作方法

  請小朋友們看老師是怎樣來做成一串鞭炮的,先把這紙上的一個一個的鞭炮小心的撕下來,來部撕好了后,再用你的手指粘一點漿糊,涂在鞭炮的背后,叫這顆沾好了漿糊的鞭炮去排隊吧,它應該排在哪里呢?應該一個跟著一個往下面排,這樣一個一個的鞭炮排好了隊,長長的一串鞭炮就做好了,你們也很想來試試了嗎?

  2、發(fā)放材料

  請小朋友把紙一份一份地傳下去,就可以開始撕了,撕完了老師就會給你拿漿糊。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提醒幼兒在恰當?shù)奈恢梅胖帽夼,并且讓畫面整潔?/p>

  三、結束部分

  點評作品,表揚畫面整潔的小朋友,并針對出現(xiàn)問題作出糾正。

  小百科: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fā)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民俗傳說,但卻映了古代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說法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和編炮一直到鞭炮。在現(xiàn)代,華人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鞭炮,特別是在春節(jié)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大班手工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手工教案06-10

大班手工教案06-14

大班手工的教案02-22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精選)大班手工教案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精選]大班手工教案07-08

大班手工優(yōu)秀教案03-10

大班優(yōu)秀手工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