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音樂教案

中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3-07-18 09:07:40 教案

中班音樂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集合七篇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通過前幾周的一些學習活動,對秋天成熟的植物、水果以及一些動物等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靶∷墒蟛伤晒钡囊魳罚蓛(yōu)美歡快,歌詞有重復易理解。中班幼兒樂于在游戲中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角色,因此想讓幼兒通過在唱唱跳跳、愉快輕松的游戲中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松鼠采松果的情景,來激發(fā)對演唱活動的興趣。

  活動共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欣賞感受,通過提問等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為表現(xiàn)打下基礎;二環(huán)節(jié)是鼓勵幼兒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松鼠爬樹、走路等;三環(huán)節(jié)在輕松的氛圍中嘗試游戲,將孩子對歌曲的理解再次提升。

  活動目標:

  1.歌曲內容,熟悉歌曲節(jié)奏,運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松鼠采松果的情境。

  2.步了解音樂游戲的.規(guī)則,并能在游戲中遵守。

  活動準備:

  歌曲:小松鼠采松果。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歌曲《小松鼠采松果》

  2.點討論

 。1)“跐溜,跐溜”是什么意思?想想小松鼠是怎么樣爬樹的?

  (2)小松鼠最喜歡爬什么樹?爬上樹去干什么?

 。3)小松鼠為什么要在秋天采松果?

  3.著音樂學唱歌曲,初步掌握歌詞與曲調,學會接著節(jié)奏整齊一致地演唱。

  小結:小松鼠爬樹的時候是跐溜跐溜的,它最喜歡的食物就是松果。

  二、模仿動作

  1.歌詞內容模仿動作。

  “跐溜,跐溜”——原地跳,雙手模仿松鼠的前爪,想象小松鼠“跐溜”的爬樹。

  “我是小松鼠“——原地站起,起踵。

  “噗噗噗噗爬上樹”——拍手踏跳地行進。

  “松樹爺爺請給我一顆小松果”——立定,雙手伸出。

  2.握原地跳、起踵和踏跳行進等不同動作的要領,學一學,看誰更像小松鼠。

  小結:表演的時候別忘了要原地跳、起踵和踏跳,三種動作是不一樣的哦。

  三、開展音樂游戲

 。ㄒ唬┯螒蚍椒

  1.兒圍成圈,雙手放在身后扮作樹爺爺。請各位幼兒扮松鼠站在圈中央,請大家閉上眼睛,教師將10顆松果任意放在10位“松樹爺爺”的手里。

  2.曲前奏時“松鼠”起立,隨歌曲模仿松鼠的動作,“松樹”一邊起踵一邊唱歌。

  3.到“松樹爺爺請給我一顆小松果”時,小松鼠站在一位“松樹”前,伸出雙手。

  4.果“松樹爺爺”手中有松果則把松果送給小松鼠,沒有松果就和“松鼠”交換角色。

  5.環(huán)播放音樂,游戲繼續(xù)進行。

  小結:表演的時候要聽清楚歌詞、節(jié)奏再表演,不要搶節(jié)拍。

 。ǘ┯螒蛞(guī)則

  1.師放松果時,幼兒都閉上眼睛。

  2.了小松鼠來采松果的時間外,“松樹爺爺”的雙手一直要放在身體后面。

  小結:我們的小朋友在表演的時候真棒,都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逛木瀆》這首歌曲改編自民族樂曲《紫竹調》,旋律歡快活潑,節(jié)奏鮮明。歌詞內容的編寫源自木瀆本土旅游景點,是幼兒熟悉的家鄉(xiāng)美景。以幼兒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在唱唱、玩玩中,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2、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孩子們了解并且玩過木瀆的各個景區(qū);

  材料準備:木瀆景區(qū)圖片、音樂《紫竹調》、錄音機、鋼琴。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導入活動。

  師:木瀆是個旅游古鎮(zhèn),你們知道我們木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嗎?

  師:你們認識這些地方嗎?我們教室里也有很多的照片,誰愿意做做小導游,帶著好朋友,一起去逛一逛,說一說我們木瀆好玩的地方?

 。1)一組請一名幼兒做小導游,帶上自己組的幼兒自由分散了解圖片內容,認識古松園,天平山、靈巖山等旅游景點。

 。2)播放紫竹調音樂提示幼兒音樂停止回到座位。

  2、教師提問:你們帶好朋友逛了哪些地方呀?

 。1)引導幼兒說出去逛了哪些地方?(要求幼兒說出景點名稱)

 。2)根據幼兒說出的景點名稱出示圖片。

  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逛了我們木瀆有名的靈巖山,有的小朋友逛了美麗的天平山,還有的.小朋友逛了熱鬧的古松園。謝謝小導游們哦!

  二、學習演唱歌曲。

  1、學歌詞。

 。1)師:看你們逛得這么開心,現(xiàn)在老師心里也癢癢了,我也想去逛逛木瀆。仔細聽!

  (2)教師示范唱(教師在清唱過程中注意歌唱速度要慢并且適當加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3)引導幼兒學習朗誦歌詞。

  師:我在逛天平山時編了一首好聽的歌,叫《逛木瀆》,你們聽到我唱了些什么嗎?(教師根據幼兒復述的歌詞出示圖譜)

  (4)重點要求孩子能按照歌曲節(jié)奏念歌詞。(在初步嘗試念歌詞時可適當放慢速度,但是節(jié)奏須準確,重點唱準切分節(jié)奏。)

  2、練習演唱歌曲。

 。1)嘗試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逛逛木瀆吧。ǘ喑獛妆,重點要求聽清音樂節(jié)奏,附點音符)你們能邊唱邊逛嗎?聽著音樂試一試。

  (2)再次練習。

  師:我剛才逛木瀆的時候你感覺我心情怎樣呀?(很開心),那我們也來開心的唱一唱。

 。3)解決難點。

 。665|1236|5323|5—|)

  你也來,我也來,逛逛天平山,

  (這一句幼兒可能接不上)

  師:我聽到小朋友“你也來,我也來”這一句沒跟上音樂,我彈琴,大家一起來練一練。

  三、創(chuàng)編歌詞。

  1、師:木瀆好玩的地方還有那么多,剛才我們小導游還帶我們逛了靈巖山、嚴家花園,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編進歌里,誰來試試。

  2、師:你想把什么地方編進歌里?你來試著唱一唱。

 。ǜ鶕變簞(chuàng)編的歌詞出示各種木瀆景點的圖片,通過個別、集體練習演唱)

  3、幼兒集體完整演唱創(chuàng)編的歌曲。

  師:木瀆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介紹一下木瀆吧!

  四、游戲“逛木瀆”。

  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小導游,唱唱《逛木瀆》,帶著客人老師去玩吧!

  附:逛木瀆

  1=F2/4

  51|321|5153|2—|

  我是木瀆人,我是木瀆人,

  3.532|123|3532|123|

  木瀆有個天平山,天平山呀真熱鬧,

  665|1236|5323|5—|

  你也來,我也來,逛逛天平山,

  5323|1—||

  逛逛天平山。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體驗和表現(xiàn)欣賞活動帶來的快樂。

  熟悉樂曲旋律,分辨樂曲的節(jié)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變化。

  用指圖、動作、樂器伴奏的方法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活動準備

  老青蛙和小青蛙唱歌的圖片各一張。

  人手一件樂器。

  重點

  用指圖、動作、樂器伴奏的方法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難點

  熟悉樂曲旋律,分辨樂曲的節(jié)拍、音高和不同力度的變化。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在農場里》。

  2、感受與表現(xiàn)樂曲《青蛙合唱》的節(jié)拍。

 。1)今天,池塘邊真熱鬧,原來是老青蛙和小青蛙在表演合唱節(jié)目,聽!他們的歌是幾拍子的?

  (2)聽音樂并說出音樂是三拍子的`。

 。3)教師與幼兒在樂曲聲中,輕輕劃拍。

 。4)幼兒隨音樂拍樂曲的節(jié)拍。

  3、感受與分辨樂曲的音高。

 。1)誰能聽出是誰先唱歌,誰后唱歌?最后又是誰在唱歌?

 。2)聽音樂,教師與幼兒邊聽邊看圖片。

 。3)提問:小青蛙唱歌的聲音怎么樣?老青蛙唱歌的聲音怎么樣?

 。4)重復欣賞。聽出音樂中是誰在唱歌,我們就用手指向誰,音樂的最后怎么指。

 。5)繼續(xù)聽音樂,用高舉雙手和放下雙手表現(xiàn)樂曲的高、底。

  4、為樂曲伴奏,表現(xiàn)強、弱變化。

 。1)兩只青蛙唱歌,誰的歌聲大?誰的歌聲?

 。2)大家的樂器都會學青蛙唱歌,我們來為他們伴奏。啟發(fā)幼兒討論怎樣為青蛙伴奏。

  (3)在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下,用輕輕敲和較用力敲為青蛙伴奏,最后用力敲。

 。4)全體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為小青蛙伴奏,另一部分為老青蛙伴奏,最后全體敲。

  5、復習音樂游戲"要下雨啦"。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按節(jié)拍協(xié)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xiàn)游戲情節(jié)。

  2、創(chuàng)編向同伴表達“相親相愛”的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游戲歌曲內容。

  2、袋鼠媽媽和寶寶活動的課件 3、扮演袋鼠媽媽用的`大口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跟媽媽一起跳進活動室。

  二、通過看課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練習跟音樂有節(jié)拍的雙腳并攏 跳。

  1、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拍一拍練習跳。

  師: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2、設置情景,幼兒扮演乖乖,老師扮演媽媽。請乖乖跳到媽媽這 里來, 跳過來的, 媽媽抱抱乖乖親親乖乖, 并和媽媽做一個擁抱的動作。

  三、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現(xiàn)相親相愛的姿態(tài)、動作和表 情,并隨音樂進行表演。

  1、師引導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做相親相愛的動作 提問: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2、一部分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部分幼兒扮乖乖,乖乖跳到媽媽 這里要和媽媽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隨音樂進行游戲。

  1、師和幼兒 2 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 2、全體幼兒拉手一起表演游戲。

  3、幼兒 2 人手拉手進行游戲。

  五、鞏固游戲情節(jié),增添游戲趣味。

  老師和一名幼兒在一個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媽媽和乖乖,玩游戲。

  六、活動延伸:

  幼兒 2 人一組繼續(xù)用口袋玩游戲。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欣賞歌曲"大聲唱歌",嘗試分辨歌聲中音色的強弱,并能用肢體動作及相應樂器表現(xiàn)歌中角色聲音的變化。

 活動過程:

  1、聽歌曲,找角色

 。1)大家一起來唱歌

  說說歌中的角色并模仿它們分別發(fā)出的聲音(教師將幼兒找到的角色圖片貼于黑板上)

 。2)聽聽找找少了誰?

  幼兒欣賞歌曲后將沒有說到的.角色加以補充。(教師幫助將對應的角色圖片貼于黑板)

  2、分角色,辨聲音

 。1)幼兒聽辨角色唱歌聲音的大小。

  幼兒欣賞音樂后根據歌中角色唱歌大小聲音進行歸類。

  (2)師生共同驗證角色大小聲音歸類正確性。

  幼兒聽著音樂聽聽、唱唱、學學動物們唱歌,并加以驗證。

 。3)ppt演示

  探索角色唱歌的節(jié)奏型。

 。4)分組對唱

  幼兒分組用動作、聲音表現(xiàn)角色大聲的和小聲唱歌的角色。

  3、樂器一起來唱歌

 。1)聽聲音,猜樂器。

  教師逐一敲擊樂器,請幼兒說出樂器的名稱。

 。2)個別幼兒探索操作樂器表現(xiàn)聲音強弱。

  師:找一找你想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角色的大聲和小聲唱歌。如何表現(xiàn)?

  (3)小組合作嘗試演奏

 。4)集體合作用樂器表現(xiàn)歌曲"大聲唱歌"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孩子非常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喜歡模擬爸爸、媽媽炒菜、做飯等動作,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將歌曲融于幼兒喜歡的娃娃家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歌曲,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嘗試替換歌詞,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趣,能根據角色較準確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與齊唱部分。

  活動目標:

  1、喜歡和老師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動作并演唱歌曲。

  2、進一步感受爸爸媽媽等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并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準備:爸爸眼鏡一副、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理解歌曲內容。

 。1)老師這兒有一個很大的娃娃家,想進去看看嗎?咦,這里有個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來,小娃娃的肚子餓了,想吃東西。我們來炒小菜給她吃,好嗎?先看老師怎么炒的?

  教師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并喂給娃娃吃:娃娃,我給你炒了雞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還沒飽,你們愿意給娃娃炒小菜嗎?”教師抱娃娃走下去,一個個與幼兒互動。

 。3)小娃娃吃飽了,心里可高興了,她想跟大家玩辦家家的游戲,咦,什么是辦家家呀?我們平時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誰?誰來做爸爸?我們請神氣的男孩子來做爸爸,好嗎?誰來做爸爸?男孩回答:我來做爸爸。你會把爸爸神氣的樣子做出來嗎?誰來做媽媽?我們請神氣的男孩子來做媽媽,好嗎?誰來做媽媽?女孩回答:我來做媽媽。請你做一做媽媽漂亮的樣子。

  教師扮爸爸,幼兒扮媽媽,面對面,眼睛看著對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請兩對幼兒和全體幼兒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開飯了!”

  (4)看,小菜炒好了,聞一聞,味道怎么樣?娃娃肚子餓了,我們來喂她。老師會把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你們也來唱唱看。

  2、學習歌曲《辦家家》。

 。1)教師:辦家家的游戲好玩嗎?電視里面也有小朋友在玩辦家家的.游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看完教師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教師可清唱小朋友說到的內容。

 。2)哥哥姐姐玩辦家家的游戲可真有趣,想不想再聽一遍?如果你覺得有點會了,可以輕輕地跟著她們唱。

  (3)電視里的小朋友唱得真好聽,我們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聽,是嗎?一起來試一試。(鋼琴伴奏)

 。4)客人老師說: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聽,你們愿意轉過去唱給客人老師聽嗎?(鋼琴伴奏)

  3、用接唱、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4、欣賞幼兒的表演,激發(fā)幼兒表演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表演炒菜的動作指導語:“你看到爸爸媽媽是怎樣炒菜的?你能學一學嗎?”

  6、集體表演分角色兩兩結伴進行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時眼睛要看著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像玩娃娃家游戲時一樣。你也可以請客人老師參加你的表演。

  7、結束語:小朋友的表演真棒老師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歡快的音樂跳起舞吧!

  活動反思:

  1、在活動過程中,我大膽創(chuàng)新,改變以前的教學思路,將學習的主動權大膽地放手給孩子。如對歌詞的導入,教師不是死板地教幼兒死記硬背歌詞,而是將歌詞巧妙地蘊含在角色游戲、談話中,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便于幼兒理解記憶。

  2、教師不是以教唱為目的,而是根據目標設計了第四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仿編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進行歌表演,放手讓幼兒大膽嘗試、自由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幼兒是學習主體”的教育觀念,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3、教師與幼兒的“雙主”關系也體現(xiàn)得恰到好處;顒又杏變菏冀K保持著愉快的情緒,并對歌唱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正是我們在音樂活動中所追求的。

  4、由于班級過大,幼兒太多,在活動中對幼兒的組織欠佳,少數(shù)幼兒自由散漫,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內容。

  2、在游戲中能有節(jié)奏地演唱,配上相應做動作,并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旋律,有意識地摸鼻子、拍手

  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C 2/4

  5 53 1 | 5 53 1 | 6 6 | 5 - | 5 53 1 | 5 53 1 | 4 4 | 2 - |

  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拍 手,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 拍 手,

  5 53 1 | 5 53 1 | 6 6 | 6 - | 5 53 1 | 5 53 1 | 2 3 | 1 - ||

  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 拍 手,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 拍 手。

  1、教師用夸張的動作摸自己鼻子、拍拍手。你們看到老師在做什么?

  2、老師除了做拍手動作,還在做什么動作?

  3、現(xiàn)在請跟著我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二、學唱歌曲

  1.熟悉歌詞。

  2.教師示范唱歌曲,幼兒輕輕跟唱。

  三、創(chuàng)編歌詞與動作

  教師:對了,剛才我們摸了鼻子拍了手,除了這些動作,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我們怎么這些動作放進歌曲里呢?

  四、合作表演

  1.請幼兒每人找個朋友,香香兩個好朋友可以做什么動作,然后進行表演。

  2.換一個好朋友,再一起表演不一樣的動作。

  友情提示

  此活動的準備主要是幼兒的知識經驗,在日;顒雍陀螒蛑,可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動作和相關動詞如:跳、摸、捏、轉、蹲、抱、扭、、、等;顒又薪處煹慕逃龣C智也非常重要。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還可以試著把歌詞改成“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肩膀拍拍手”、“摸摸肚子拍拍手”等等,回家還可以試著和爸爸媽媽一起游戲。

  活動反思

  這首歌主要是讓幼兒邊唱邊跟隨音樂一起進行交友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和交往的'快樂。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思路十分清晰,孩子們都配合的很好,教學目標也完成的不錯。

  不足:

  在歌曲高音部分,教師沒有特意強調,導致部分幼兒沒有很好的掌握。教師的肢體動作過于僵硬,不具有親和力,而且缺乏趣味性。 活動中只注重關注前面的孩子,忽略了旁邊的孩子,導致個別孩子出現(xiàn)走神現(xiàn)象。

  這次活動,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教學策略,感覺自己正在慢慢的成長。我相信,經過不斷的學習,自己一定能在幼教這片新天地上譜寫出華美的樂章。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6-22

中班音樂教案12-05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11

中班音樂教案01-14

中班音樂奧爾夫音樂教案02-16

中班音樂教案春天06-10

中班音樂教案:春雨02-13

中班音樂教案:傘02-15

《聽》中班音樂教案03-11

中班音樂教案下雨了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