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7-23 14:44:08 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必備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活動教案(必備8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蹦茏屑氂^察并記錄比分,嘗試小組合作統(tǒng)計運動會總分。

 、苍谟螒蚯榫爸懈惺芙鉀Q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倍嗝襟w課件(昆蟲運動會背景圖、運動項目等)。

  ⒉記錄比分的工具(筆、計分表)人手一張、匯總表每組一張。

 、瞅唑、瓢蟲、螳螂各一張、1—3的數(shù)字和點卡、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運動會導入。

 、睅煟航裉炖ハx王國里要舉行一個小型運動會,有哪些昆蟲參加比賽?

 、残〗Y(jié):有螳螂、蜻蜓、小瓢蟲三只昆蟲參加比賽。

  ⒊了解比賽項目。

  師:有哪些比賽項目?(出示PPT)

  小結(jié):一共3個比賽項目:空中飛行、舉重和跳遠。

  ⒋明確怎樣計分。(出示計分牌)

  師:三只昆蟲比賽,第一名我們應該給它幾分?第二名呢?第三名幾分?

  小結(jié):一共有1分、2分和3分三個分數(shù),第一名可以得最多的3分,第三名只能得最少的1分。

  二.昆蟲運動會——記錄比分。

 。ㄒ唬┑谝豁棻荣悺谝淮尾僮鳌

 、盤PT呈現(xiàn)第一次比賽結(jié)果,幼兒自己計分。

  預設(shè):誰得了第一名?應該給他幾分?

  你是給誰計分的?給它幾分?為什么?

  螳螂得了幾分?因為它是第幾名?

  ……

 、矊⒂變旱挠浄纸Y(jié)果呈現(xiàn)在匯總表上。

  螳螂應該得幾分?為什么?……

 、秤變候炞C自己的計分是否準確。

 。ǘ┑诙⑷棻荣悺诙尾僮鳎鹤约河^察并計分。

 、蓖瑫r出示第二、三項比賽結(jié)果PPT。

  師:在這兩項的比賽中,誰得了第一名,應該記幾分?請你仔細觀察后將分數(shù)記在相應的格子里。

 、灿變翰僮鞯诙、三項比賽結(jié)果,教師巡視指導。

 、瞅炞C計分,并將幼兒的答案出示在匯總表上。

  預設(shè):你是給誰計分的`?在哪一項比賽中得了幾分?為什么?

  瓢蟲在舉重比賽中得了幾分?因為它是第幾名?

  螳螂在舉重項目中得了幾分?在跳遠項目里呢?

  螳螂真厲害,兩次都是第一名!

  ……

 、从變簷z查自己的計分表是否準確。

  三、統(tǒng)計總分頒獎

 。ㄒ唬┍荣惓煽儏R總。

 、睅煟喝棻荣惤Y(jié)束了,請你們小組合作將三只昆蟲的成績匯總到一張匯總表上,然后分別算出每只昆蟲比賽的總分。

 、灿變盒〗M合作匯總。

 、辰y(tǒng)計總分。

  預設(shè):xx的總分是多少?你是怎樣統(tǒng)計出來的?

  瓢蟲的總分是多少?

  蜻蜓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統(tǒng)計的?

  ⒋小結(jié):原來我們可以用加法或者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統(tǒng)計總分。

  (二)頒獎

  師:誰的總分最多?第二名是誰?第三名得了幾分?冠亞季軍已經(jīng)揭曉,我們一起為運動員頒獎。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秋天常見的花卉感興趣,喜歡觀察秋天常見的花卉。

  2、初步感知菊花,一串紅等常見花卉花朵和葉子的特征。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教師與家長引導幼兒到公園、街上觀賞秋天常見的花卉。

  材料準備:

  1、植物內(nèi)種植菊花、雞冠花、一串紅等秋天的花卉。

  2、掛圖:“花娃娃”。

  3、幼兒學習資源第3冊第一頁“花娃娃”。

  活動過程

  1、欣賞花卉。

  教師帶幼兒到植物角觀察花卉,引導幼兒說出這些花卉的'名稱(“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

  請幼兒觀察花卉的葉子和花朵。

  2、認識花卉。

  認識并了解菊花的外形和顏色,說說菊花的葉子像什么。感知菊花的主要顏色,能說出花瓣是“細細的”。

  認識并了解一串紅的外形和顏色,說說一串紅的葉子像什么。感知一串紅是紅色的,花瓣是圓圓的。

  認識并了解雞冠花的外形和顏色,說說雞冠花像什么。感知雞冠花是深紅(深紫色)的,樣子像雞冠。

  3、我和花兒做朋友。

  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名字。

  引導幼兒用兒歌記住花卉的名稱(兒歌附后)。

  教師播放一段音樂,音樂停后,任意說出一種花的名稱,請幼兒去摸摸圖上的花。

  4、秋天里的花。

  翻閱幼兒學習資源第3冊“花娃娃”,進一步感知這些花卉的形狀特征。

  活動提示:

  托班幼兒對顏色認識不是很敏感,不能說出正確的色彩名稱,說出近似即可。

  活動延伸:

  1、活動區(qū):秋天的花。在感知、欣賞秋天花卉的同時進行配對游戲。

  2、植物角:在植物角里擺放菊花等秋天的花卉,提供給幼兒觀賞。

  活動資源:

  兒歌

  秋風吹,菊花開;ò晗耦^發(fā),花瓣想豆芽。各種顏色真好看,小朋友們都愛它!一串串;紅的花,真鮮艷;▋汉每次也徽鰝愛花的好孩子。雞冠花,像雞冠,公雞跑來看,越看越喜歡,這個雞冠真漂亮,我要跟你換一換。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在學生分組實驗時,教師要融入到學生之中,充當四種角色:

 、俳M織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和諧、愉快的氛圍,組織學生實驗;

 、谔骄空撸鹤鲆幻闷嫘暮軓姷膶W生,與學生共同探究;

 、郯l(fā)現(xiàn)者:仔細觀察實驗情況,并認真傾聽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實驗中的問題;

 、苤笇д撸寒攲W生探究感到困惑時,要及時指導。

  設(shè)計意圖:教師最大的成功是調(diào)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如若一味地牽引,則是剝奪了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權(quán)利,因此教學中,我給予學生極大地探究空間和充分的探究時間,在開放中組織,在參與中指導,讓探究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活動目標】

  使學生通過實驗增加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俜纸M匯報實驗現(xiàn)象:

  在匯報時,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尤其是不同的意見。如:小玻璃瓶在水中有的灰上浮,但有的組會下沉,這就要讓學生把瓶子拿出來,再做實驗,然后觀察,會發(fā)現(xiàn)有的瓶子沒有蓋,水進去了,就沉下去了……

 、谒伎伎偨Y(jié):

  讓學生認真觀察上浮和下沉的物體,發(fā)現(xiàn)這些物體的特點:

  上浮的:輕,是用木頭、塑料、泡沫等材料做的;

  下沉的:重,是用玻璃、金屬、石頭等材料做的。

  設(shè)計意圖:材料是活動的基礎(chǔ),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材料,什么時間提供材料是大有學問的。教師提供的材料,必須經(jīng)過仔細選擇:既簡單,能為每個孩子開辟一條探究之路;又要豐富,讓孩有可能通過各種各樣的路子去探索;還要有結(jié)構(gòu),能在探究中體現(xiàn)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

  【活動準備】

  教師出示探究問題:

  ⑴小玻璃瓶在水中上浮,用什么辦法讓它沉下去?

 、葡鹌ぴ谒邢鲁,用什么辦法讓它浮上來?

  學生分組選擇一個問題進行探究,有興趣的可以探究兩個問題。

  2、制定探究計劃

  首先由小組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如讓小瓶下沉的方法有:灌水,灌沙子或裝石子,把小瓶綁在石塊上……

  然后小組匯報交流,完善探究方案。

  設(shè)計意圖:設(shè)計實驗方案既減少了實驗的盲目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孩子們設(shè)計的實驗也許是稚嫩的,站在科學的高度上講也許是不太科學的,但是學生在根據(jù)自己的設(shè)想進行實驗時,初步的學會了科學的看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有利于實驗方案更趨于科學可行。

  3、分組探究

  在學生分組探究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的探究過程,在學生探究出現(xiàn)問題需要幫助時,出出主意,還要關(guān)注學生獨特的實驗方法。

  4、表達與交流

  匯報實驗情況要注意以下三點:

  ⑴要讓學生邊演示邊匯報;

  ⑵讓學生說清實驗步驟和方法,尤其是說清從失敗到成功的實驗過程。

 、窃趯W生交流時肯定學生的多種方法,尤其是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

  我預設(shè)的交流情景:

  生:我們小組研究的是:讓橡皮泥浮上來。我們是這樣做的,橡皮泥做成小片(下沉)——捏薄點兒(下沉)——捏 得更。ǔ、漏了)——再捏(先浮后沉)——捏成碗狀或船形(。湃肭鷦e針(仍然上。

  師:通過捏你們發(fā)現(xiàn)橡皮泥有什么變化?

  生:橡皮泥的形狀變了。被捏成了船的形狀。

  師“形狀變了,就可能改變物體的沉浮。坐過船嗎?鋼鐵做的輪船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道理呢?

  生:改變了鋼鐵的形狀。里面是空心的。

  師:還有什么方法讓橡皮泥上浮嗎?

  生:我們把橡皮泥粘在木塊上,也會上浮。

  生:粘在乒乓球上也上浮。

  師:借助比橡皮泥輕的物體也能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設(shè)計意圖:全班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過程,許多閃光的思想火花會在交流中產(chǎn)生,教師不應該滿足于“沙+黃豆”的交流層面,而應該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小蘇打+白醋”生成新物質(zhì)的研討層面,這樣才能使不成熟的想法更成熟起來,在相互交流中,會使學生的想法更科學,認識更完善。

  三、拓展活動,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1、揭秘:通過以上的兩次實驗探究,讓學生揭開 課始 兩個塑料球一浮一沉的秘密。

  2、潛水艇實驗;出示自制的潛水艇模型,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潛水艇自由上浮和下沉的秘密,并說明道理。

  3、設(shè)計打撈沉船方案

  設(shè)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教育要體現(xiàn)STS目標,即科學—技術(shù)—社會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個活動能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為生活服務,讓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四、實驗設(shè)疑,激發(fā)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師出示沉浮子:“水中的小瓶能停留在水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這太奇怪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小瓶有什么秘密,還是水有什么特殊?……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有趣的實驗現(xiàn)象,會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探究繼續(xù)下去。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大小,粗細,高矮,多少與三只熊的關(guān)系。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只小筐筐、6個蘋果,畫有三只熊的底板、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們都喜歡小動物嗎?(喜歡)今天,有一家的小動物來我

  們這做客,你們猜猜會是哪家小動物呢?看看他們是誰?(小熊的一家)那小熊的一家都有誰呢?(爸爸、媽媽、寶寶)

  2.哪個是爸爸?為什么你說他是爸爸?

  哪個是小熊寶寶?為什么?

  那哪個是媽媽呢?媽媽長的怎么樣?媽媽比誰高,比誰矮,所以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

  二、創(chuàng)設(shè)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qū)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三只熊在干什么呢?它們要吃早餐了,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只熊今天吃的早餐是什么。(蛋糕、玉米、蘋果、蜂蜜)吃早餐前要準備餐具,出示ppt碗。

  2.看哪個給爸爸的?(最大的)什么顏色的?(紅色)說一下理由,為什么要給爸爸最大的。

  3.哪個給寶寶呢?(最小的)什么顏色的?(藍色)

  4.那最左邊的綠色的給誰?(媽媽)

  5.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分的對不對。

  6.教師小結(jié):三只大小不一樣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也不小的給媽媽。有了餐具開始吃早餐了。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關(guān)系

  1.第一樣東西吃什么呢?看好了,(蜂蜜)

  2.你知道哪瓶蜂蜜是給爸爸吃的?為什么?三瓶瓶子一樣嗎?(不一樣)中間的瓶子最高,所以要給爸爸吃。

  3.那哪瓶給熊寶寶吃?為什么?

  4.哪瓶給熊媽媽?為什么?

  5.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對吧?(對)

  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細”

  1.引導語:接下來要吃第幾樣東西啊,(第二樣)第二樣早餐是什么?剛剛

  蜂蜜瓶子有高有矮的,我們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次吃的東西,它們長的一樣高的,(出示:玉米)你們看都是一樣高的是嗎?一樣高的.玉米,哪個給爸爸吃,哪個給媽媽吃,哪個給寶寶吃,誰會分一分呢?為什么?三根玉米一樣長,為什么第一個要給爸爸。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

  那這個除了說胖,還有一個詞叫粗 。(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

  3.教師小結(jié):你看這三跟一樣長的玉米,可是它的粗細不一樣,粗的玉米看上去,是多還是少?(多)粗的看上去要多一點,那細的呢,看上去要少一點,你們現(xiàn)在明白了嗎?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分的對不對。

  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明確要求:接下來要吃什么呢?(蘋果)數(shù)數(shù)看,一共要吃幾個蘋果?6

  個蘋果給三只熊分,到底怎么分呢?你們可要聽好了。

  2.熊爸爸要吃得多一點,熊寶寶要吃得少一點,熊媽媽要吃不多也不少。

  3.老師在后面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小筐筐,里面放了6個蘋果,請你把蘋果分給三只熊,插在哪兒呢?插在紅線上面。明白了嗎?做好了就放在桌上。

  4.幼兒走到桌邊進行操作活動。教師重復講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熊爸爸要吃得多一點,熊寶寶要吃得少一點,熊媽媽要吃不多也不少。

  5.幼兒操作好回到座位上。

  6.評價:找出不同答案,進行對照分析。

  看看老師找了幾種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對,哪個不對,為什么?請做錯的幼兒上來重新擺放。

  六、情境“分蛋糕”

  1.引導語:想一想還有一樣什么東西沒分,(蛋糕)。

  2.打開ppt我們來看看怎么分。

  3.結(jié)束:熊寶寶一家在小朋友的細心分配下,肚子也吃飽了,它們要休息了,我們小朋友也休息一會兒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知道長頸鹿、馬、牛、羊是草食動物,初步了解植物、動物、人類之間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版圖,各種動物卡片、草地。

  活動過程

  一、請聽一首兒歌(看版圖)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綠綠的草地動物跑,長頸鹿吃樹葉,馬兒、牛兒和羊兒,都愛把那草兒嚼,草兒嚼。

  提問:

  1、這首兒歌中都有哪些動物?

  2、它們喜歡吃什么?

  3、樹葉、草兒都叫植物,以植物為食的動物叫草食動物。

  4、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草食動物?請你找一找,互相說一說。(投放動物卡片,幼兒找一找,說一說。)

  二、游戲:分辨草食動物

  小朋友特別的聰明,現(xiàn)在咱們來玩一個《分辨草食動物》的游戲。(教師學動物的樣子、或出示動物卡片幼兒分辨。)

  三、討論:

  1、小朋友可真棒,如果沒有了植物,草食動物會怎樣?

  2、草食動物對人類有什么好處?請大家互相討論一下。

  (1)騎,拉車

  (2)皮衣、羊毛衫

  (3)可以喝奶、吃肉

  (4)糞便可以做肥料

  3、如果沒有了植物,沒有了草食動物,人類將會怎樣?

  4、游戲:動物、植物與人類的`關(guān)系。

  我們要愛護植物同時還要保護動物,不隨意捕殺它們我們的世界才能越來越好,越來越和諧。

  四、游戲:送草食動物回家。

  今天有許多草食動物迷路了,請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并且送回家。(幼兒找出草食動物的卡片,把它們送到草地上,幼兒互相檢查)

  五、結(jié)束部分

  草食動物回到了家,很快樂,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來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氣球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

  2.從氣流吹在臉上的感覺,感知空氣的存在。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未充氣的氣球(與幼兒數(shù)量相等)、已充氣的氣球一個、水、饅頭沙子、豆子

  活動過程:

  導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猜猜是什么禮物?

  一、探索“氣球吃什么”

  1.出示充氣的氣球

  問:這是什么?它長得什么樣子?

  2.出示充氣的氣球

  問:這是什么?它長得什么樣子?

  3.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氣球有什么不一樣?(一個圓鼓鼓的,像小朋友吃飽飯的肚子;一個癟癟的,像小朋友餓了的肚子)

  4.怎樣能讓這個癟癟的氣球鼓起來呢?(幼兒自由回答)

  5.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東西,小朋友想辦法用這些東西讓氣球鼓起來。

  (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探索)

  6.你們的氣球?qū)殞毠钠饋砹藛?你給它吃的什么?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

 。ㄐ∨笥严肓撕玫霓k法,可是老師沒有準備打氣筒,我們試著用吹的辦法來試一試)

  二、用吹氣的辦法吹氣球

  1.請一個幼兒用吹氣的辦法嘗試吹氣球。

  2.你們想不想讓氣球鼓起來?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吹的辦法。

  3.氣球為什么會鼓起來?你在里面吹了什么東西?

  三、從氣流吹在臉上的感覺,感知空氣的存在

  小朋友把你的氣球口對著自己的臉蛋,慢慢的把氣吹到臉上,有什么感覺?

  四、放飛氣球

  1.氣球?qū)殞毥裉旌芨吲d認識這么多的小朋友,它要給大家跳個舞(老師示范放氣球)

  2.小朋友,也讓你的氣球?qū)殞殎硖璋伞?/p>

  活動延伸:

  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氣球放飛后會到處亂竄?誰給了氣球?qū)殞毜牧α浚?/p>

  活動反思:

  氣球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物,也是幼兒較喜歡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活潑、好動,同時對有趣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作為教師,我們除了在教育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滿足幼兒的求知欲,還應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生成新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幼兒對事物與現(xiàn)象的探索欲。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最喜歡玩的就是氣球。每次放學我都看見,幼兒園門口賣氣球的叔叔阿姨身邊,總有許多的小朋友拉著大人給買氣球;他們也會拿著氣球到幼兒園,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吹著,玩著,很高興。我在想:孩子們是會玩氣球,知道吹氣球、拍氣球、讓氣球飛起來?墒牵⒆觽儾]有去想:氣球為什么會鼓起來?為什么會癟癟的?從這一點,我就設(shè)計了《氣球吃什么》這一活動。

  讓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動手操作,進行探索,讓他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初步培養(yǎng)對科學的探究。同時也讓孩子們了解氣球變鼓和癟了的原因,并引導孩子們尋求使氣球鼓起來的方法,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活動中,我用氣球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開始,通過幾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給予幼兒積極愉快的情緒;顒咏Y(jié)束后,發(fā)現(xiàn)也有不足之處,有些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好。活動后半部分,孩子有些亂,不聽指揮,這是我自身的組織問題。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以后的活動中,多向資深的老教師學習經(jīng)驗,加強自身的組織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稱和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在圓形上添畫,成為各種事物。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數(shù)學王國、音樂王國、體育王國;字母王國

  2、圓形的體育器械;

  3、節(jié)奏卡片;數(shù)字卡片;字母卡;

  4、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黑板上畫出圈,引導幼兒復習形狀及給“圈”取名;

  師:它的名字叫什么?你們能給它取個名字嗎?你們覺得它像什么?

  二、帶領(lǐng)幼兒分別到數(shù)字王國、音樂王國、體育王國、字母王國尋找“0”,用多種形式幫助幼兒理解“0”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和用途。

  1、教師說明要求及介紹四大王國(用音樂帶領(lǐng)幼兒進入各王國);

  2、數(shù)字王國:

 。1)引導幼兒尋找“0”:

  2)每位幼兒戴上一張數(shù)字卡片,找朋友,后聽老師的要求:“0”和其他的數(shù)字寶寶組成了數(shù)字幾。

 。3)聽到音樂時,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下一個王國;

  3、音樂王國: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跟音樂跳舞;

 。2)請幼兒到音樂王國去挑一張自己喜歡的'卡片,然后根據(jù)卡片上的節(jié)奏型打節(jié)奏,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引導;

 。3)集體活動,根據(jù)教師的出示的卡片進行節(jié)奏練習;

 。4)聽到音樂時,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下一個王國;

  4、體育王國:

 。1)老師帶領(lǐng)幼兒跳舞;

  (2)幼兒自由地取器材玩耍;

 。3)聽到音樂時,跟著老師一起進入下一個王國;

  5、字母王國:

 。1)在字母寶寶中尋找“0”,引導幼兒說出在字母中它叫什么。(2)一起唱《字母歌》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發(fā)揮幼兒想象力,說說“0”還可以變成什么東西?

  2、啟發(fā)幼兒在“0”上添畫,變成一樣新的東西;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交流。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和講述等活動,初步了解有關(guān)動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識。

  2、激發(fā)對動物的探索興趣,增強對小動物的熱愛情感。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王老師呀養(yǎng)了一個小動物。(小鳥)小鳥說呀,它長大了,想飛到外面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去看看吧。

  二、觀看課件、了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課件了解卵生動物的常識。

  1.觀看蜻蜓的課件。

 。1)、提問:故事里小鳥碰到了誰?蜻蜓媽媽在干什么?

  (2)、蜻蜓媽媽是怎樣生小寶寶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寶寶是怎樣長大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ppt課件,(卵→幼蟲→蜻蜓)

 。3)師:老師這邊還有幾種動物是跟蜻蜓媽媽一樣產(chǎn)卵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ppt課件:蝴蝶、蒼蠅、蚊子)

 。4)師: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鳥謝謝你們告訴了它這么多知識,它繼續(xù)往前飛,又會看見什么?

 。ǘ⒘私馓ド鷦游锏挠嘘P(guān)常識。

 。1)、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卵生動物的呢?(不是)

 。2)、出示ppt課件,貓的圖片,貓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么樣?

  (3)、出示ppt課件,狗的圖片,狗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個模樣就有頭、身體、四肢、尾巴,還要喝媽媽的奶長大呢。)

  小結(jié):像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這種動物媽媽生寶寶的方式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胎生。

 。4)、發(fā)散性思考:出示ppt課件,大象是胎生動物還是卵生動物?

  三、鞏固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1)、分別出示各種小動物ppt課件,讓幼兒猜猜它是卵生動物?還是胎生動物?

  (2)、幼兒講述后,教師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ppt課件,以競賽的形式,幼兒進行搶答,進一步鞏固對卵生、胎生的知識。

  五、活動延伸:

  師:大自然還有許多動物,哪些是卵生動物,哪些是胎生動物呢,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明天將自己的結(jié)果與小朋友們意思分享好嗎?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2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11-04

科學活動教案01-09

科學活動《螞蟻》教案01-23

關(guān)于科學活動教案11-27

有關(guān)科學活動教案11-13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04-14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05-04

科學活動教案(優(yōu)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