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實用的小班教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家庭成員的稱謂。
2、在集體面前大聲介紹家人的情況
3、體驗一家人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平面房子、家人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
1、猜猜這是誰的家?你怎么知道的?家里住的`會是誰?
老師:屋子里住著娃娃快樂的一家:有爸爸,有媽媽,有爺爺,有奶奶,還有娃娃
2、我們把他們找出來好嗎?(好)(敲敲門有禮貌的請)(我們一起來試試)
3、你們想請誰先出來(幼兒自由說)好,那我們請他們一起出來,好嗎?
。ǘ╅_始辨認
1、出示全家福,讓孩子辨認家人,并根據(jù)觀察說說其特征的不同
老師總結:爸爸,爸爸真神氣,寶寶好愛你
媽媽,媽媽真漂亮,寶寶喜歡你
奶奶,奶奶真能干,寶寶親親你
爺爺,爺爺年紀大,寶寶關心你
(三)游戲:找家人
把家人的圖片藏起來,讓孩子來找找,并說說“這是我媽媽”“這是我爸爸”等等,然后親親他們。
活動延伸:
回家后,請爸爸媽媽和自己一起照一張“全家!闭掌。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理解兒歌內(nèi)容,初步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教育幼兒愛護牙齒。
活動準備:
牙刷一把、牙膏一支、拍攝的《刷牙》用書畫面。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牙刷一把、牙膏一支: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它可以用來干嘛呢?你會刷牙嗎?你是怎么刷的.呢?
二、欣賞畫面。
1、有個小朋友正在用牙刷刷牙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提問:圖上畫了什么?圖上小朋友在干嘛呢?你怎么知道他在刷牙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他是怎樣刷牙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刷牙吧。刷了牙嘴里會怎樣呢?為什么?還有誰看到了不同的地方?
3、老師用兒歌里的語言小結。
三、欣賞兒歌。
1、有一首好聽的兒歌說的就是刷牙,它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朗讀兒歌,幼兒欣賞。
3、提問:兒歌里說什么?你還聽到了什么?這首兒歌的名字就叫《刷牙歌》
4、教師再次朗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是怎樣刷牙的呢?你從哪一句聽出來的?
四、小結。
小朋友你們在家會刷牙嗎?為什么要刷牙?什么時候刷呢?我們要早晚堅持刷牙,愛護我們的牙齒。來,我們一起刷牙吧!復習《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動動、玩玩、吃吃中感知糖果的種類,簡單形狀和軟硬特點。
2、能快樂地、較清楚的進行語言表達,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喜歡的糖果。
目的:激發(fā)孩子對糖果的'興趣。
你們吃過糖果嗎?你吃過什么糖?
二、分一分、摸一摸
目的:知道糖果有方方的、圓圓的,有軟軟的和硬硬的。
1、糖果屋里有那么多糖果寶寶,可是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
2、幫糖果寶寶找家。
重點:引導幼兒能快樂的告訴糖果寶寶,它的家在哪里?如:方方的糖果寶寶,我送你到方方的家里。
3、 摸一摸、說一說,感知軟軟的糖和硬硬的糖。
重點:引導幼兒運用手摸糖果,感知糖果的軟硬特點。
三、游戲:找糖果
目的:在游戲情景游戲中感知方糖、圓糖、軟糖的各自特點。
1、請幼兒聽清楚指令,請你摸一顆圓圓的糖。
難點:引導幼兒能聽清指令,根據(jù)要求尋找相應的糖果。
3、吃糖果。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小班的小朋友年齡特別小,在家做什么都是依賴父母,為了增強小朋友的獨立生活性,所以我設計了這堂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活動名稱:自己事情自己做(語言)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3、通過講述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的良好習慣。
難點:如何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環(huán)境準備:。2)班
3、材料準備: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錄象(幼兒自己生活中的關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動過程
。ㄒ唬⿵土暩枨缎⌒∈帧罚胝n題。
1、邊唱歌邊做動作。
2、教師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請個別幼兒進行歌表演,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讓幼兒根據(jù)問題仔細觀察錄象內(nèi)容,并說一說,及時出示字卡。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錄象中有誰,她在做什么(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2、是誰?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說什么,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勇敢地說出來)。
3、出示錄象二、三:小朋友們可講衛(wèi)生了,你看,他們在干什么(自己吃飯、自己洗臉)?
。ㄈ﹩l(fā)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么。
1、錄象里的小朋友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么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2、幼兒充分講述,教師適當調(diào)節(jié)。
。ㄋ模┙Y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做這么多的事情,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請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媽媽,跟他們說說,能干的你,現(xiàn)在會自己做什么事情(請幼兒與家長交流,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講述的鍛煉)。
教學反思
活動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能較好地幫助幼兒用語言完整表述。建議由大班哥哥姐姐來進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師用肢體和部分語言進行提示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幼兒講述。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xié)調(diào)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聲音:雷聲
2、圖片:一張大蝸牛圖片,若干張小蝸牛圖片。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教師懷抱“小蝸!保瑢朐掝}
教師: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
接著表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二、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1、幼兒產(chǎn)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愿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么聲音呀?
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nèi)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diào)示范朗誦兒歌,
然后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著。”
最后,與幼兒一起繼續(xù)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xù)放錄音,雷聲繼續(xù),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
“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
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啟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
“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又不會吵醒小蝸牛。
三、幼兒人手一只“小蝸!,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教師:這次,雷公公真的聽見小朋友的話啦!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哄小蝸牛睡覺呢!
四、聽音樂《搖籃曲》
教師啟發(fā)幼兒,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床上,讓小蝸牛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附兒歌:
《不要吵醒小蝸!
雷公公,雷公公,
請您清點打胡嚕。
我的蝸牛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蝸牛。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的不愛吃蘋果,有的不愛吃橘子。如何能讓幼兒主動接受各種水果,了解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高呢?結合我們開展的“可愛的奶!钡闹黝}活動,我們利用《愛吃水果的!愤@個童話讓幼兒獲得“吃水果,身體好,不易感冒”這個信息。
《愛吃水果的!肥且粋充滿想象的故事,吃下各種水果,會擠出各種不同顏色的牛奶,盡管故事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不符,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或感到好笑,但正是這個童話的魅力所在。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都能愛上水果的顏色,水果的形狀,水果的味道,大家都能像“愛吃水果的!币粯有腋、甜蜜地享受各種水果。
活動目標:
1、感知故事內(nèi)容并學說“有……還有……”的句型。
2、知道水果營養(yǎng)豐富,多吃水果身體好。
3、體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奶牛頭飾;楊桃;切成片的楊桃裝盆;水果圖片若干,水果牛奶;課件;水果刀一把;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入場。
二、游戲:猜猜我是誰。
1、談話:寶寶,你喜歡吃什么水果?我有一個朋友也愛吃水果,它是誰呢?寶寶們趕快把它請出來。
2、這頭奶牛吃了哪些水果?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奶牛身上的`水果影子圖猜出各種水果來。
(重點認識楊桃)(學說“有……還有……”的句式)
三、師幼共同閱讀,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師幼共同閱讀。
2、提問:
這頭牛愛吃什么?
為什么主人生病了,鄰居生病了,只有牛沒有生病?(因為牛愛吃水果,水果里面有很多的營養(yǎng),它能預防感冒,使我們不容易生病。)
3、你喜歡愛吃水果的牛嗎?為什么?(這頭牛不僅愛吃各種水果,也愿意去照顧它的主人。)
4、小結:水果營養(yǎng)豐富,而且每樣水果都有不同的營養(yǎng)。我們小朋友以后也要像小牛那樣愛吃各種各樣的水果,使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容易生病,而且還要像小牛那樣去關心別人。
四、游戲:擠牛奶。
1、師:這頭牛怎么會擠出草莓牛奶來呢?吃了紅草莓就會擠出紅紅的草莓牛奶來,那吃了黃香蕉會擠出什么牛奶來呢?
2、提供各類水果圖片,喂奶牛吃水果。
3、幼兒逐一擠出各種顏色的水果牛奶。
五、品嘗水果牛奶,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小班下學期,幼兒已初步具備用簡單線條表現(xiàn)物體特征的能力。本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裝飾小魚,同時借助游戲化的情境,如:往盤里抹油、撒蔥花等,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并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魚的味道、營養(yǎng),讓幼兒喜歡吃魚。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花紋裝飾小魚。
2.能用畫畫、撕撕、貼貼的方法制作一盤好吃的“魚。”
3.了解魚的營養(yǎng)價值,喜歡吃魚。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一次性紙盤,畫好并剪出的“魚”,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皺紋紙、膠水、油畫棒、抹布;小貓頭飾每人一個。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吃魚的經(jīng)歷。
活動過程:
一、組織游戲“小貓咪咪學做魚”,引導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為每位幼兒帶上小貓頭飾,請小貓咪咪當廚師,學做魚。引導幼兒自由說一說想做什么魚。
師:今天我們都是小貓咪咪、都是廚師,大家互相說說都想做什么魚吧。
二、教師講解做“魚”的過程,讓幼兒明確制作方法和步驟。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用波浪線、曲線、弧線及圓圈等不同的線條和裝飾圖案。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粘貼魚和撕貼皺紋紙的方法,使幼兒進一步明確制作過程。
將制作過程編成小兒歌,增加幼兒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掌握制作方法,如:
涂抹膠水:先往盤里抹點油,油要抹勻不糊鍋;
粘魚:魚要放平,輕輕壓;
撕貼皺紋紙:再往盤里撕蔥花,蔥花切得小又碎,還要撒的勻一些。
三、幼兒動手制作“好吃的`魚”,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花紋、圖案裝飾小魚。
四、師幼共同欣賞、講評幼兒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做魚的方法和魚的味道、營養(yǎng);教師重點從魚的裝飾線條和圖案方面進行點評。
五、以情境的方式引導幼兒結束活動。
請小貓咪咪選擇自己喜歡的魚“吃掉”,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發(fā)準“生”、“裝’等字音。
2.通過傾聽和參與表演,感知、理解和記憶兒歌內(nèi)容。
3.能相互合作,積極有序地邊表演邊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1.金黃色的大披風一件。
2.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實物。
3.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頭飾。
4.幼兒已經(jīng)積累了關于秋天有哪些水果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秋天的'水果”提問,導入活動。
1.教師提問,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盡量想得與別人不一樣。
教師:秋天到了,許多水果豐收了,有哪些水果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秋媽媽”,感知兒歌中的角色。
1.教師身披大披風,將水果娃娃都藏在腹部,裝扮成秋媽媽,坐在幼兒的面前。
教師:我是誰呀?我的肚子怎么樣?肚子里會有什么呢?
三、教師邊做形體動作邊念兒歌,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1.“秋媽媽肚皮大”——手輕摸肚子。
2.“生下許多果娃娃”——手做球狀動作,表示多。
3.“蘋果、梨子和香蕉,還有石榴和葡萄”——逐一從披風里取出這些水果。
4.“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搖手。
四、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并練習發(fā)準字音。
用說給秋媽媽聽的方式,鼓勵幼兒學發(fā)音,盡量每一個幼兒都練習。
五、教師指導幼兒邊玩游戲邊朗讀兒歌。
1 . 教師以點兵點將的方式幫助幼兒分配好“水果”和“盤子”里的角色,扮演“水果”的幼兒分別戴上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頭飾,藏在老師的大披風里,扮演“盤子”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表示盤子。
2 . 幼兒交換角色表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相互交換角色的交往情況,特別是水果頭飾的傳遞,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玩“水果商店”的角色游戲。
小班教案 篇9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不豐富,他們只能聽懂淺顯的語言,喜歡聽有重復情節(jié)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在聽懂的基礎上學習一些簡單的文學語言,并逐漸遷移到生活中。
原作《滑吧、滑吧,小雨點》句式簡單,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作品描繪了小朋友十分喜歡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點”,形象鮮明,富有童趣,猶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雨中歡快地嬉戲,符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作品內(nèi)容具有啟迪性,適合幼兒仿編。該作品雖好,但要作為小班教材使用,還需適當修改,原因有二:
1、標題不夠精練,改為《小雨點》更直接,便于小班幼兒記憶。
2、散文中心句的句式松散,規(guī)律不明顯,不便于小班幼兒誦讀和記憶,改為排比句后,既易于幼兒理解,又能較好地引導幼兒根據(jù)句式仿編散文。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學習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及仿編活動,指導幼兒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并與同伴分享。
二、活動準備。
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雨景;散文錄音,電腦課件,屋頂、樹葉、雨傘圖片各兩張,幼兒人手一個“小雨點”指偶。
三、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
師:小朋友看過下雨嗎?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小朋友喜歡下雨嗎?
。ǘ┬蕾p散文。
1、看無聲課件。
師:今天有個地方正下著雨呢,我們一看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小雨點在干什么?
(1)幼兒看課件。
(2)教師提問:小雨點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老師隨著幼兒發(fā)言的內(nèi)容點擊畫面,鼓勵幼兒充分講述。
2、老師朗誦散文。
設問:小雨點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頂當成了什么?小雨點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兩句重點引導幼兒學講完整句。)
3、在場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師:我們和小雨點一起來做個游戲吧,一邊玩一邊講。
鼓勵幼兒手戴指偶,一邊做“跳”和“滑”的動作,一邊講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賞散文。
。ㄈ┓戮幧⑽。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小雨點還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勵幼兒手戴指偶,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想像仿編,相互欣賞。
四、教學建議。
。ㄒ唬┲谱髡n件、輔助教學
散文語言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引導小班幼兒欣賞散文時,需要借助中介方式,如通過聆聽、誦讀、閱讀圖畫、觀看動畫等幫助幼兒接受、理解散文所表達的信息。結合多媒體課件欣賞散文,是其中較好的一種方式,能幫助幼兒較好地理解、記憶散文內(nèi)容。
欣賞散文《小雨點》前,教師可以先制作融動畫與聲音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用三個畫面分別表現(xiàn)散文中的三個排比句。組織活動時,教師只需根據(jù)句子的先后順序點擊鼠標,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就能將幼兒帶到雨天富有詩意的情境中。
。ǘ┙Y合動作、幫助記憶。
低齡幼兒學習語言是與動作分不開的,當用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時,動作能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語言。視、聽、講、做結合,感知覺的多通道參與有助于幼兒理解、記憶散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畫三幅大的“屋頂”“樹葉”“雨傘”,布置在活動室周圍。活動前,教師還可以指導每個幼兒自己制作一個指偶“小雨點”,這樣,在活動中,幼兒就可以將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點跳到屋頂上、樹葉上、雨傘上。這種身臨其境的活動氛圍,使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
。ㄈo聲動畫,利于想像。
如果在幼兒看第一遍課件時,就將散文呈現(xiàn)給他們,就有可能使幼兒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使散文失去令人無限遐想的一面。因此,看第一遍課件時,教師可以把聲音關掉,讓幼兒看無聲動畫,邊看邊想:小雨點落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四)仿編中心句、遷移經(jīng)驗。
在引導幼兒欣賞散文,感受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的同時,還應該鼓勵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作品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進行仿編活動,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散文的理解,使得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散文的間接經(jīng)驗實現(xiàn)雙向的遷移。《小雨點》的中心內(nèi)容是三個排比句,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回憶自己以前觀察到的雨景,改換排比句中的賓語,進行仿編,即“小雨點跳到xx上,哎呀呀!小雨點把XX當成了滑梯”。
五、作品賞析。
。ㄒ唬┥⑽脑濉
滑吧、滑吧,小雨點
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跳到樹葉上,跳到我的雨傘上。
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把樹葉當成了滑梯,把我的小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ǘ┬薷暮蟮纳⑽
小雨點
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
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傘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小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F(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幼兒園,初次進入一個陌生的`大集體,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個別幼兒便出現(xiàn)了不合群現(xiàn)象,這樣就會影響幼兒個性的發(fā)展。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設計了小班教育活動《大家一起玩》。幫助孩子發(fā)展認識自我的能力。只有較為正確地認識了自我,才有可能更好地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父母和教師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給他們適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擇、自負其責的機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圖、磁帶、錄音機、積木、玩具輪胎。
活動過程:
。、導入:寶寶們,我們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吧,(聽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種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我們做動作真開心呀。有個叫蘭蘭的小朋友也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看看蘭蘭在幼兒園玩的開心嗎?2、出示掛圖,幼兒觀看。
一、這個小朋友叫蘭蘭,你們看她在干什么?(搭積木),她和誰在玩?你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呢?請看下圖。
二、蘭蘭怎么了?她為什么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快樂起來呢?(幼兒說自己的辦法)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看看蘭蘭的小伙伴是怎樣做的?
三、小伙伴哄她(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蘭蘭聽到小伙伴的道歉還生氣嗎?對,不生氣了。那后來會怎么樣呢?寶寶們,你們猜一下?(幼兒自己說)下面我們看一下你們猜的對不對?
四、蘭蘭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樂呀!
3、老師提問:
你們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大家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搭好的積木時,你該怎么辦呢?(個別幼兒回答)對了,要說對不起,要向別人道歉,這樣別人就不生氣了。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呢?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精選】小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