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07-29 11:12:38 教案

小班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集錦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同伴一起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在指定范圍內躲閃跑。

  活動準備

  彩色布條平整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始:

  1、幼兒想想怎樣玩布條。

  幼兒到圓圈內帶上自己的尾巴當“小猴子”,老師當“大老虎”要去抓“小猴子”的尾巴。

  2、教師帶領幼兒玩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

  3、教師講解玩法規(guī)則:幼兒自由在圈內,教師數“一二三”,幼兒開始在指定的范圍內四散跑開不被對方揪尾巴,但不得推拉,揪下對方尾巴就請回到“老虎”的家,幼兒繼續(xù)進行游戲。

  4、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保護好自己的`尾巴?鼓勵幼兒快跑躲閃身體靈活動作要快。

  二、幼兒自由玩揪尾巴

  1、上局玩下來獲勝的小朋友換當老虎進行揪尾巴。

  2、教師提問:要怎樣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尾巴。

  3、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玩法。

  延伸活動

  將幼兒探索的新玩法揪尾巴的游戲,回家后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玩,共同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揪尾巴》這個游戲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快跑活動中身體的靈活性和快速躲閃動作的協(xié)調性。通過本次活動的訓練幼兒在游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從而培養(yǎng)了幼兒在游戲中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2

  游戲目標:

  1、進一步讓幼兒大膽介紹自己及同伴。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圖書角的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朋友;手工區(qū)共同制作好朋友樹時準備卡紙/海綿紙;游戲區(qū)玩點兵點將游戲;娃娃家開展招待好朋友游戲。

  活動過程:

  一、找朋友。

  1、幼兒園里真快樂,我們小朋友已經在一起有幾個月了,一定交了很多的`朋友。我們一起來說說都有哪些好朋友。

  2、介紹朋友:

  ①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和誰是好朋友,他叫什么名字?(請能力相對較弱、膽小的幼兒)

 、谀愕暮门笥咽钦l?你為什么喜歡他?他有什么本領嗎?(請能力一般的幼兒)

  ③讓大家猜猜你的好朋友是誰?請你先說說好朋友的特征:男孩還是女孩?頭發(fā)怎么樣的?今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他的是哪個小動物?(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好朋友的特征)你為什么會和他成為好朋友呢?(請能力相對較強的幼兒)

  3、教師小結:原來好朋友會和你一起玩,快快樂樂地做游戲;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會來安慰你,讓你感到快樂;當你生病的時候,會惦記著你,盼著早點見到你;當你碰到困難時會來幫助你,互相幫助真快樂!

  二、介紹各個區(qū)域。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材料的幫助下初步感知有規(guī)律排序。

  2、喜歡參加排序游戲,感受規(guī)律排序的樂趣。

  3、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木頭原色夾子、衣架若干(根據幼兒人數決定),紅色、綠色衣服和襪子的小卡片若干。

  2、在兩張大紙上分別畫兩件"扣子按規(guī)律貼了一半的大衣",兩件衣服的.扣子排序規(guī)律分別是"ABAB、AABB"式。

  4:15—5:00離園:

  1、自選游戲,將玩具收拾整齊。

  2、離園時能在提醒下與老師、小朋友再見。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蛋有多種,能區(qū)分雞蛋、鴨蛋和鵪鶉蛋。

  2、嘗試剝蛋,體驗動手的樂趣。

  3、感受親子互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生熟雞蛋、鴨蛋、鵪鶉蛋若干。

  2、盤子、抹布若干。

  3、貼有雞、鴨、鵪鶉圖片的籮筐各一個。

  4、箱子一只,方巾一塊。

  活動過程:

 。ㄒ唬┫鋬让,激發(fā)興趣。

  1、出示裝有蛋的箱子請幼兒來摸一摸、猜一猜。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了許多禮物都藏在這個箱子里,它們說先讓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為什么?

  2、打開箱子并請幼兒每人拿一個蛋:原來里面藏著蛋寶寶。

 。ǘ﹪L試操作,大膽探索。

  1、給蛋寶寶分類。

  看看你拿的是什么蛋,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出示貼有雞、鴨、鵪鶉圖片的籮筐,請幼兒給蛋分類:雞媽媽、鴨媽媽、鵪鶉媽媽來了,小朋友們把蛋寶寶送到自己的`媽媽那里去吧。(幼兒操作)

  檢查結果并小結。

  2、認識和區(qū)分三種蛋的外在特征。

  將三種蛋置于實物投影儀上:這三種蛋有什么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1、認識蛋黃和蛋清。

  進一步引發(fā)幼兒探索興趣:你們想知道蛋寶寶的里面有什么嗎?怎樣才

  能看到里面呢?(鼓勵幼兒交流看到里面的方法。)

  打雞蛋并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你看到了什么?(蛋黃和蛋清)

  小結:蛋里面有蛋黃和蛋清,他們都很有營養(yǎng),如果每天吃一個蛋有利于身體健康。

  相繼打開鴨蛋和鵪鶉蛋,讓幼兒感知三種蛋的蛋黃大小。

 。ㄈ﹦兊啊⒊缘啊

  1、拿一個熟的蛋作敲打狀:咦,怎么沒有蛋黃和蛋清流出來?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是熟的蛋,教師示范講解剝蛋的方法。

  2、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會吃到什么蛋。

  3、請幼兒把剝好的蛋送給爸爸媽媽吃,要求說清楚“請爸爸(或媽媽)吃×蛋”。

  引導語:平時都是誰剝蛋給你們吃?(幼兒回答)今天我們換一下,來做一回孝順的好兒子和好女兒,讓我們來剝蛋給爸爸、媽媽吃,好嗎?還有一個要求:在你送蛋給爸爸、媽媽吃的時候,要說“我請爸爸(或媽媽)吃×蛋!

  (四)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去查一查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各種蔬菜藏于口袋內。黑板一塊上貼雙面膠,蔬菜圖片,自己畫一棵青菜奶奶綁在瓶子上。

  活動過程:

  一、師幼問好。

  師:小三班的小朋友每人找一張椅子坐下來,我看一下哪個小朋友長的最好看。你們認識應老師嗎?(不認識)不認識,你們還敢跟著我上來呀,以后不認識的人,不要在跟著走了。

  二、談話活動:

  老師有一件事情要請你們幫忙,你們用耳朵仔細聽聽。

  出示青菜,問幼兒它是青菜寶寶還是奶奶?從哪里看出來的?奶奶要過生日,要請許多寶寶一起過,現(xiàn)在在你們桌子前面放有一些小口袋,你們用手伸進去摸摸,眼睛不看,然后猜猜是哪個寶寶要給奶奶過生日?

  三、幼兒看各種蔬菜(外表,顏色,形狀)師把相應的`圖片貼在黑板上。(西紅柿,茄子,蘿卜,黃瓜)。

  四、幼兒對各種蔬菜進行觀察。黃瓜是一粒一粒的,茄子是滑滑的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各種材料。大膽嘗試制作泡泡水。體驗探索的樂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洗手液、洗發(fā)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帶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動過程:

  1、交流材料;貞浗涷

  從孩子們對吹泡泡特別感興趣入題。詢問小朋友還找到了哪些會變泡泡的東西。并請他們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帶來的材料。

  2、分類介紹。豐富經驗

  (1)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各自帶來的材料。說說他是怎么知道這種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帶的材料可能有重復。無需一一介紹。當介紹到某種較普遍的材料時(如沐浴露)?梢詥枂栠有誰也帶了這種材料。帶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運用經驗。積極探索

  (1)在探索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對材料作簡單介紹。

  師:今天我們就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做泡泡好嗎?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杯子、蓋子上帶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籃里也有各種不同的材料。你們也可以選擇。

  (2)孩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a、觀察孩子們使用材料的情況。

  b、及時根據孩子們的探索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探索結果。

  d、發(fā)現(xiàn)幼兒不同的操作方法時。及時讓其他幼兒分享這些信息。

  4、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當有的.幼兒制作出泡泡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經驗。

  (2)和孩子們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

  活動設計評析:

  “泡泡從哪里來”的主題源于教師對幼兒游戲經驗的關注。并在許多幼兒對此感興趣的基礎上。及時轉換成一個預設活動。教師依據小班幼兒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其認知活動明顯受情緒支配以及對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難以理解的年齡特點。將活動目標設計為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以及與同伴和老師的初步交流。

  活動設計分四個環(huán)節(jié)。四個環(huán)節(jié)的邏輯程序考慮到了小班幼兒學習的心智特點。從引發(fā)幼兒回憶各自不同的游戲經驗出發(fā)。喚起幼兒大腦皮層原有“暫時聯(lián)系”通道的覺醒。激發(fā)每個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積極性。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分類介紹是建筑在幼兒零碎、泛化的對泡泡從哪里來的感知經驗基礎上的概括與提升。但是對于處于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小班幼兒來說。僅限于此還遠遠不夠。所以。教學過程安排了嘗試操作的環(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嘗試――發(fā)現(xiàn)――體驗的機會。讓他們在失敗――修正――成功的過程中。滿足自主操作、試驗的需要。滿足表現(xiàn)的愿望和相互認同的心理需要。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下雨了》的旋律,理解歌詞,愿意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下雨的美好情景。

  活動準備:

鋼琴、圖譜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價值點:打開歌喉,為演唱做準備,建立音樂常規(guī))

  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搬好椅子坐好。

  發(fā)聲練習以及復習歌曲《大雨和小雨》

  要求:用好聽的聲音,嘴巴張圓,聲音和諧,輕響處理得當。

  二、學唱歌曲(價值點:感受優(yōu)美的旋律和歌詞,樂意演唱歌曲)

  引導語:夏天的雨有時嘩啦啦有時淅瀝瀝的,今天我?guī)硪皇钻P于春天的雨哦,我們來聽聽,春天的雨會發(fā)出什么好聽的聲音?

 。ㄒ唬├斫飧柙~

  1、完整欣賞歌曲(教師清唱)

  關鍵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感覺怎么樣?

  小結: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用歌詞以演唱的方式總結。原來《下雨了》這首歌曲聽起來很活潑,感覺很美。(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出示圖譜)

  2、欣賞歌曲第一段

  關鍵提問:春天的雨發(fā)出了怎樣好聽的聲音呀?(滴滴嗒···)好聽的雨聲把誰都引來了?(小青蛙)它在雨中做什么?(呱呱叫)它是怎樣稱贊春雨的.?(下得好,呱呱,下得好,呱呱,下得妙···)誰的傘撐開了?

  小結:教師用歌詞以演唱的方式小結。(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出示圖譜)

  第一段結束,可以和幼兒一起看圖譜清唱試試。

  3、欣賞歌曲第二段

  關鍵提問:這次是誰出來了?(小山雀)在雨中做什么?(喳喳叫)它是怎么稱贊春雨的?(下得好,喳喳,下得好,喳喳,下得秒)誰撐著雨傘上學了?

  小結:教師用歌詞以演唱的方式小結。(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出示圖譜)

  第二段結束,可以和幼兒一起看圖譜清唱試試。

 。ǘ└惺苄

  引導語:這首歌中藏了好多小雨滴,每一個節(jié)奏代表一滴雨,我們一起來拍拍看。

  教師帶幼兒拍節(jié)奏,感受并熟悉旋律。

 。ㄈ⿲W唱歌曲

  1)集體跟唱

  2)男女生演唱

  3)看指揮分段演唱(這里老師可以做指揮,讓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分段演唱,或者是合唱、分唱。)

  三、表達表現(xiàn)(價值點:放松心情,舒展肢體)

  律動《春雨沙沙》

  引導語:春天的雨下的真開心,讓我們一起跟著春雨來舞蹈吧!

小班教案 篇8

  幼兒園小班親子手工活動:節(jié)日快樂帽

  活動目標:

  1.利用提供的材料,通過剪、折、粘貼制作出各自喜愛的帽子。

  2.在活動中體驗親子制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顒訙蕚洌

  皺紋紙、彩色卡紙、各色即時貼、雙面膠、松緊帶、釘書機;顒舆^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頭戴節(jié)日快樂帽提問:小朋友,瞧,今天我戴了一頂奇特的`帽子,你們看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師講解制作步驟:

  1.將扇形卡紙變成圓錐形的帽子,邊線用雙面膠固定。

  2.利用皺紋紙、彩色卡紙、即時貼,通過折、剪、撕等方法變成各

  種形狀來裝飾帽子,讓帽子變得漂亮。

  3.用釘書機將松緊帶固定在帽子底部兩端。

  三、制作環(huán)節(jié):

  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幼兒戴上自制的節(jié)日快樂帽和家長共同跳起歡樂舞,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營養(yǎng)的,激發(fā)幼兒愿意吃、喜歡吃水果和牛奶。

  2.嘗試制作水果牛奶和多種水果牛奶混搭的吃法,體驗自己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愛吃水果的!穭赢嫸唐;音樂《果汁分你一半》

  2、各種水果。úぬ}、橙子、草莓)、牛奶每組2盒,4組、一次性小碗若干、一次性桌布、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1.音樂律動導入活動《水果歌》

  師:寶貝們我們一起出發(fā)水果樂園去嘍!---老師帶著孩子進場配班老師播放水果歌視頻一起跳個開場舞。

  2.引出喜歡吃水果的奶牛,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營養(yǎng)的.

 。1)師:剛剛看見那么多好吃的水果出來跳舞,好像咬一口他們啊,寶寶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2)師:我最喜歡吃紅紅的,甜甜的蘋果。你們呢?---孩子們說說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3)師:哞哞!瞧,一只可愛的奶牛也和我們寶寶一樣喜歡吃水果的,---師播放《愛吃水果的奶!

 。4)師:小奶牛怎么沒感冒生病啊?

  小奶牛都吃了哪些水果呀?(原來各種水果都有營養(yǎng),讓奶牛變得更健康)

  出示楊桃(像星星一樣的楊桃)、木瓜(黑黑的籽…)

 。5)師:主人生病了,小奶牛給他喝了什么?(草莓牛奶、香蕉牛奶……)

  最后,生病的人都好起來,都變成什么樣的人了?(愛吃水果的人)

  :水果里有維生素,牛奶里有蛋白質,吃了身體棒棒的!

  3.初步嘗試自己制作水果牛奶,播放音樂《果汁分你一半》

  (1)師:既然水果和牛奶都這么有營養(yǎng),我們一起來試著做水果牛奶吧。

 。2)幼兒探索,制作水果牛奶,教師巡回指導。

 。3)聞一聞,嘗一嘗,引導幼兒說出:我真喜歡吃。(吃完了坐回來)

  4.榨汁機榨出水果牛奶

  師:今天奶牛阿姨也來到了我們的現(xiàn)場哦,她還給我們帶來了神奇的榨汁機,榨汁機能幫助我們把水果牛奶變得更好吃。

  奶牛阿姨取水果,分別放進榨汁機。

  5.結束:

  師:寶寶們客人老師和園長媽媽也希望自己的身體棒棒的,我們把水果牛奶送給她們一起分享吧!

  記得提醒客人老師要像我們一樣愛吃水果和牛奶,身體才會更棒哦!

小班教案 篇10

  一、 教育活動目標

  1、 在老師的幫助下圍繞話題自然大方、流暢的表達。

  2、 學習安靜的傾聽,不插嘴。

  3、 體會與同伴交談的樂趣。

  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三、 指導要點

  1、重點:圍繞話題自然大方、流暢的表達。

  2、難點:能始終圍繞話題表達,不走題。

  3、指導要點:聯(lián)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圍繞話題進行談話,借助圖片給予幼兒適合度的幫助。

  四、 活動過程

  1、 猜謎語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ń處熇首x謎語是要邊說邊做動作)

  2、 圍繞“小手能做什么”進行交談。

  出示教學掛圖,根據圖片內容展開談話。

  提問:起床的時候小手能幫助我們做什么?

  吃飯的時候小手能幫助我們做什么?

  在家里我們的.小手還能做什么?……

  教師小結:我們的小手真能干,起床的時候,它能幫我們穿衣服、刷牙、洗臉、梳頭;吃飯的時候,它能幫我們拿碗、拿勺自己吃飯;在家里,我們的小手還能幫爸爸媽媽做許多的事情。

  3、 遷移講述經驗。

  過渡語:小手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它。

  提問:我們應該這樣愛護小手?

  教師小結:天冷的時候要用護手霜搽手,還要帶上小手套;危險的東西不能摸……小手是我們的好伙伴,我們要好好愛護她。

  五、 評價要素

  1、能否在在老師的幫助下圍繞話題自然大方的表達。

  2、能否安靜的傾聽,不插嘴,體會與同伴交談的樂趣。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精選】小班教案07-20

【經典】小班教案07-20

(經典)小班教案07-20

小班的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