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8-03 07:55:51 教案

語文教案(薦)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薦)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fā)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

  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1.按常規(guī)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龜沙灘偵察企圖

  情愿蠢事返回海鷗補救

  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云霄

  3.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準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并多讀幾遍。

  4.匯報: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

  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2.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a)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4.回答:我們干了一件什么樣的“蠢事”?

  5.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異同?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并聯(lián)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

  后范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四、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自主讀課文,遍數(shù)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字、詞、句訓練,鞏固對同音字的運用,對比喻句的掌握。

  2. 積累以“理解”為題的名人名言,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fā)展語言,學會理解別人。

  3. 掌握常用的禮貌用語、學會運用。

  4. 學會制作賀卡,為親人、朋友送上祝福。

  教學重、難點

  1. 恰當?shù)厥褂帽扔骶洹?/p>

  2. 在學習、生活中與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準備制作賀卡的紙、筆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

  1、了解比喻句式的特點,仿寫這樣的句子。

  1)先讓學生反復讀例句,自主發(fā)現(xiàn)比喻句式的特點。

  2)模仿書上的句式寫句子。全班交流。

  3)教師再舉出幾個例句讓學生練習感受。

  2、同音字辨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可適當做組詞的擴展練習。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讀自悟。

  2)指名讀,師生評議,教師適當指導。

  3)在小組內檢查朗讀。

  4)練習指導背誦。

  5)全班交流自己知道的關于“理解”的.名人、諺語、警句、成語等。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知識窗。

  1、閱讀前,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哪些禮貌用語,是否經(jīng)常運用。

  2、再讓學生自由閱讀。

  3、讓學生之間體會人與人相互尊重的快樂,并在小組合作表演中練習使用。

  二、大家一起來。

 1、安排在第二課時。

  2、課前布置活動要求,使學生從材料到創(chuàng)意都做好充分準備。

  3、制作前閱讀短文,明確做賀卡的意義。

  先交流創(chuàng)意

  再開始制作。

  在課后送出賀卡,體驗成功的喜悅和關愛別人的快樂。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 詞語擴展,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 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書寫特點,掌握規(guī)律,并練習把字寫規(guī)范。

  3.正確使用“?。!,”。

  4. 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 通過讀故事、聽故事、講故事,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6.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給學生一定的觀察方法。

  7. 寫話練習。

  二、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 出示三個字“彩景美”,讓學生讀一讀。

  2. 比比誰的詞匯最豐富。(擴詞練習)

  老師把學生說的詞語都板書在黑板上。% 讀讀書上的詞語。

  3. 說說“良辰美景”“美不勝收”“五彩繽紛”的意思。

  (二)寫字板。

  導語:剛才同學們積累了那么多詞語。選幾個寫一寫。好嗎?

  1. 出示:“彩虹”“景色”“美麗”

  2. 指導書寫:

  彩虹:左右結構。

  彩:寫時注意左邊最后一筆是點,右邊的三撇在不同位置。

  虹:右邊的“工”與“蟲”的“口”一樣高。

  景:中間一橫最長。

  色:最后一筆長一些。

  美:注意中間的一橫長一些。

  麗:下邊一樣寬。

  3. 自己練習寫一寫。

  4. 同學間比賽寫一寫,比一比誰寫得好,展示評比。

  (三)看誰組的詞語多。

  1. 同學們,咱們一起做個漢字找朋友的游戲。

  2. 出示幾個漢字,讀一讀。

  3. 看誰找得又快又多。

  4. 匯報交流,比比誰找得又快又多。

  例:黃葉天氣空氣綠竹綠葉綠樹天空陰天竹葉樹葉

  5. 把你的詞語朋友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加標點。

  1. 激趣導入,同學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標點符號朋友。“,。?!”

  2. 這些標點符號你會用嗎?

  3. 出示句子:給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

  a你為什么端著空花盆呢()

  b不遠處一只夜鶯唱起了歌()

  c我們的校園真美呀()

  4. 指導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5. 選擇一種標點符號試著寫一句話。

  (二)閱讀欣賞。

  1. 配樂朗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自讀,不認識的字請教老師、同學,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 指導朗讀,理解詩句的意思。

  解釋:小時候不認識圓月,把它叫做白玉盤。又猜想是仙宮里的明鏡,墜入天空飛向云頭上。月中的仙人垂著雙腳,桂樹長得多么茂盛。白兔正忙著搗仙藥,請問將給誰來品嘗?

  4. 作者把月亮比作了什么?(白玉盤,瑤臺鏡)你還能把月亮比喻成什么?

  5. 你喜歡這首詩嗎?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三)聽故事講故事。

  1. 教師配樂講故事《紅狐貍教數(shù)學》。

  要求:注意聽,故事講了誰的一件什么事?

  2. 教師講故事。% 學生交流。

  3. 弄清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理清思路。

  ()有哪些小動物學習數(shù)學?

  ()紅狐貍教的是什么數(shù)學題?

  4.小動物們分別是怎么回答的?他們?yōu)槭裁催@樣回答?

  5.試著和同組的小伙伴共同講一講這個故事。 評選故事大王。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天是多彩的、美麗的.季節(jié),豐收的季節(jié)。把你的觀察畫下來。(可課前準備)

  (二)指導寫話。

  1. 說一說:秋天有哪些特點?(天氣樹葉大雁果實豐收……)

  2. 介紹“秋天的圖畫”。

  “把你畫的秋天介紹給大家!闭f一說描繪出了哪些景物。它們是什么樣的?

  3. 教師出示幾個文章的開頭,讓學生寫一寫秋天,要求把句子寫通順。

  (1)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 " " " " " " " " " " " " " "

  (2)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 " " " " " " " " " " " " " "

  (3)秋天到了" " " " " " " " " " " " " " " " " " "

  4. 展示交流,評比。

  5. 教師總結:秋天實在太美了,讓我們一起把秋天留住吧!把畫和寫的話貼在展板上。

語文教案 篇4

  語文教案-奇妙商店

  語言活動:奇妙商店 (中班)

  要求:1、在感知故事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及表述幫助小動物變廢為寶的辦法。

  2、萌發(fā)幼兒變廢為寶的'意識。

  準備:各種廢舊材料做成的東西布置成奇妙商店,桌面教具,若干廢舊材料。

  重點:理解故事

  難點:合理想象,并能用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流程: 操作要點

  參觀“商店”

  引 起 興 趣

  1、帶領幼兒參觀“奇妙商店”。

  2、介紹故事名稱。

  1、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桌面教具,插問:

 。1)大象伯伯把小豬的西瓜皮變成了什么?西瓜皮還能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

 。2)大象伯伯會把酸奶瓶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

  講 述 故 事

  感 知 理 解

  2、講完故事提問:大象伯伯為什么要開這個“奇妙商店”?

  教師小結:大象伯伯開了“奇妙商店”后,小動物們再也不亂扔廢物了,這樣做保護了小動物周圍的環(huán)境,而且小動物們把廢物拿到“奇妙商店”大象伯伯還能把它變成有用的東西。

  1、

  想 象 創(chuàng) 造

  能 力 遷 移

  創(chuàng)設情境,看看講講小動物拿來的廢物。

  2、提問:你幫助小動物把廢物變成什么有用的東西?(幼兒商量)

  3、個別幼兒講述。

  4、教師小結:廢物并不一定沒有用處,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就一定能變廢為寶。

  5、布置任務。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yǎng)讀書的興趣,學會讀書。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學會讀書。

  教學難點

  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所學的《孫權勸學》導入

  二、介紹作者

  1、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學生認真聽記,初步了解冰心。

  三、檢查預習情況

  四、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并思考:本文的.寫作順序?在這篇文章里冰心想說什么?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句話是本文的中心)

  五、研讀課文

  1、“多讀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讀書有哪些好處呢?

  學生討論“好”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從文中找出這方面的語句,具體分析。

 、贂猩鷦拥墓适虑楣(jié)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例如:《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現(xiàn)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以上內容體現(xiàn)了“讀書好”這一中心。

  ②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例如:讀《三國演義》可以了解三國時代的“天系大勢”。

  讀《紅樓夢》可以了解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歷史。

  讀《茶花女遺事》等外國小說可以“知道許多國外的人情世故”。

 、圩x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聊齋志異》對文言作文有很大幫助

 、茏x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yǎng)。

  第11段“從讀書中……得不到的”

  小結:本節(jié)我們重點分析“讀書好”具體表現(xiàn)在在四個方面,這些都是作家的經(jīng)驗之談,希望我們讀后有所收益。

  3、“讀好書”在冰心看來又應是如何的?

  在欣喜回憶晚年不能“行萬里路”,仍能“讀萬卷書”情況后,分別從古典文學、現(xiàn)代文藝作品兩方面給讀者傳授挑選、比較書的經(jīng)驗。情節(jié)要精彩,人物要生動,感情真實質樸。

  4、你是怎樣讀書的?

  5、冰心的讀書經(jīng)歷給了你什么啟示?

  有選擇,然后廣泛涉獵,要有恒心。

  六、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幾本書?

  2、你們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

  七、布置作業(yè)

  以《我與書》為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憶讀書(冰心)

  一、多讀書:自認字后……晚年(從時間上寫)

  涉足古今中外,讀書萬卷(從書的種類、數(shù)量上寫)

  二、讀書好:寫作情感知識思想品德

  三、讀好書:挑選、比較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2、借助注釋了解古詩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渴望平息戰(zhàn)事的感情。

  4、以朗讀、背誦的方式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播放古典樂曲《十面埋伏》,引導學生想象古戰(zhàn)場的悲壯場面。

  2、背誦王之渙的《出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背醪礁兄湃说目犊ぐ旱某稣鲌雒。

  3、學生介紹搜集到的有關詩人的資料。教師補充。

  “出塞”是樂府的一種曲調,此外還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題。

  4、請學生完整地表達詩歌題目的意思。板書課題:出塞 王昌齡

  二、初知詩意,質疑解疑

  1、自由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小組之間互相讀,相互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法了解詩歌的大意,鼓勵學生質疑。

  4、指名讀詩歌,討論交流。小組之間討論詩意,提出疑問,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精讀全詩,入境悟情

  1、教師講述古詩的歷史背景,引入境界。

  2、賞析“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1)朗讀古詩,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板書:秦漢

 。2)再讀“萬里長征人未還”,師生共議“人未還”的內涵,學生想象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悲劇。板書:人未還

 。3)課件展示,師生共同在音樂、景物中想象古時征戰(zhàn)的`悲壯景象。聯(lián)想戰(zhàn)爭的殘酷。

 。4)拓展理解“人未還”所表現(xiàn)的戰(zhàn)爭激烈。

 。5)朗讀前兩句

 、賹W生自由讀。

  ②指讀,品味詩歌所描寫的場景。

  ③同學間互相評讀。

  ④想象畫面朗讀。

  ⑤在音樂的烘托下朗讀。

  3、賞析“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學生自由讀后兩句。

 。2)自由談談對“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詞,體會飛將軍李廣的威武、英雄氣概。板書:但使

 。4)小組討論后,說說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5)指名朗讀,教師平讀。

 。6)學生帶著對飛將軍的崇拜之情讀文。

 。7)教師激情引讀。

 。8)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讀體會作者贊頌漢將李廣,渴望平息戰(zhàn)事的理想和慨嘆邊將無能,朝廷無能的悲痛。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學生自由組合朗讀全詩。

  2、學生展示自己的朗讀個性,配樂朗讀全詩。

  3、在教師的引導下試背全詩。

  4、觀看課件背誦全詩。

  五、展開想象,入情練筆

  師:人間最難過的是離別親人,遠征戰(zhàn)場。作者面對荒涼的關山,舉頭望月,思念親人,此時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動,用你的筆描繪出當時的悲壯景象好嗎?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邊塞的詩歌,比較、賞讀、摘抄下來。

  板書設計:

  出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有關語文的教案04-03

語文下冊教案12-29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備課教案01-21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樹教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