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8-10 09:22:03 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8篇(合集)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教案8篇(合集)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和同齡人交朋友,學習和朋友交往的簡單方法。

  2.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和同齡班的教師交流活動的目的和內(nèi)容。

  2.邀請一部分同齡班幼兒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入話題。

  1、教師:你有朋友嗎,你是怎么認識他(她)的?

  2、教師:在幼兒園里我們只認識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們?nèi)ズ痛蟆涟嗟男∨笥呀慌笥,你們會用什么方法去交朋?

  3、教師和幼兒相互交流。

  二、教師和幼兒到同齡班活動。

  1、 教師:今天,我們到大×班去活動,每個小朋友要找一個新朋友,和他(她)一起在區(qū)域里活動。

  2、 幼兒在同齡班里自主活動,并尋找新朋友。

  3、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交友情況,例如:很快能交到朋友的,不停地換朋友的,一直和一個朋友進行交往的等。

  4、 教師重點幫助沒有交到朋友的幼兒,讓他們學習交朋友的方法。

  三、幼兒回班討論、交流。

  1、教師:你們交到朋友了嗎?他(她)叫什么名字?你用什么方法交到朋友的?

  2、幼兒交流。

  3、教師和幼兒討論所觀察到的三種交朋友的情況,并提問:哪一種是最好的方法?

  4、教師和幼兒討論:想交到朋友應(yīng)該怎么做,可以說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5、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jié):交朋友要大方,首先要介紹自己,然后主動地向別人說出你的想法,詢問朋友的名字并和他(她)一起玩。

  活動延伸:

  教師利用游戲、勞動或運動會等時間組織幼兒和交到的新朋友一起活動。

  活動反思:

  我從這幾方面來總結(jié)和反思本次活動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本著簡單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個活動過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貍布偶一個、記錄表、鉛筆若干。教具雖簡單,但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孩子們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

  2. 教育對象的選擇:活動的主題是“我會交朋友”,為了拓寬孩子的交友范圍,我選擇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參與活動,一開始我還擔憂孩子們會不會去與其他班的幼兒交往,后來發(fā)現(xiàn)我的擔憂是多余的,孩子們對于與其他班的`孩子進行交往非常雀躍,這讓我深悟:教學要敢于嘗試。

  3.游戲的選擇:選擇“套圈”游戲,目的是進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戲中有這樣一段歌詞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鞏固剛剛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時游戲有一個角色的分配,這又讓幼兒學會了協(xié)商和合作,并且體驗了與朋友一起玩游戲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孩子主動交朋友的情感。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表現(xiàn)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特別是在交友和游戲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孩子還主動去找客人老師做朋友,做到大膽詢問、主動邀請、合作協(xié)商,不因?qū)Ψ绞抢蠋煻兄敗?/p>

  本次活動由一位幼兒的一句問話:“老師,什么是愛好?”讓我看到了活動的不足之處,“愛好”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太書面化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雖然我也有稍作解釋,但還不夠詳細具體,以后在教學中考慮問題還要再全面些,教學中學會換位思考,爭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個臺階。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幼兒知道環(huán)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guān),懂得保護環(huán)境要從自身做起。

  2、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資源能再利用,知道要節(jié)約資源,避免浪費。

  教學準備:

  1、廢舊物品(紙盒、蛋殼、易拉罐等)制作的工藝品、玩具、用具。

  2、教學掛圖《環(huán)保棋》。

  教學過程:

  1、了解生活中資源再利用的情況。

  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工藝品、玩具等,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提問:這些東西是用什么做的.?還能用這些材料制作成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處理廢舊物品?

  你知道節(jié)約資源有哪些好辦法?如:看到水龍頭流水時趕緊關(guān)上,不浪費水;不亂扔垃圾;請媽媽買菜使用菜籃而不用塑料袋等。

  3、玩《環(huán)保棋》

  引導幼兒觀看畫冊《環(huán)保棋》,說說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幼兒兩人一組玩《環(huán)保棋》。

  玩法:幼兒擲色子,按照所擲數(shù)字和要求向前走,先到者為勝。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成人的勞動,萌發(fā)幼兒尊敬勞動者的情感。

  2、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愿意為大家、為集體做事。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成人的勞動,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難點:愿意用自己的勞動表達熱愛、尊重勞動者的情感,把學到的東西內(nèi)化為實際行動。

  活動準備:

  1、錄音帶《勞動最光榮》《感恩的心》。

  2、準備垃圾桶若干。

  知識準備:安排幼兒回家觀察成人的勞動,了解父母及周圍的人的職業(y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了解周圍的人的工作。

  1、教師:你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嗎?他們平時是怎樣工作的呢?

  2、小結(jié):你們的爸爸、媽媽有的.當醫(yī)生,專門為病人治病、消除痛苦;有的當老師,教給學生許多知識……他們真能干!

  二、拓展談話內(nèi)容,體會勞動的意義。

  1、討論:誰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提問:我們出門可以坐車,餓了可以去飯店吃飯,需要買東西可以進商店……可以說時時處處都非常方便,你們知道誰給我們送來這些方便?

  2、猜一猜:照片上的叔叔、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師指導幼兒依次觀察26—27頁呈現(xiàn)一些成人勞動的圖片,(小眼睛—仔細看 小耳朵—仔細聽 小腦袋—仔細想 請你猜猜我是誰?)并提問:圖片上有什么?誰在做什么事情?猜猜這是一件什么工作?這份工作給大家?guī)硎裁捶奖悖?/p>

  3、這些勞動者這么了不起,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尊重他們?啟發(fā)幼兒進一步感知人們的勞動與我們生活的關(guān)系。

  分組討論:如果沒有叔叔阿姨的勞動,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樣?

  4、請你對叔叔阿姨說一句感謝的話。

  三、老師簡介: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

  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jié),它是工人、農(nóng)民、教師等勞動者自己的節(jié)日,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jié)日。

  為什么要將五月一日定為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呢?原來,在一百多年以前,勞動人民的工作很辛苦,他們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吃不飽、穿不暖。為了爭取自己的權(quán)益,美國芝加哥的工人舉行了大罷工,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經(jīng)過流血斗爭,最后取得了勝利,全世界人民為了紀念斗爭的勝利,就把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jié)”。

  四:說說我的理想。

  1、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并說出理由。

  2、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現(xiàn)在起就要守規(guī)則、守紀律,并且要努力學習,只有學到真本領(lǐng),長大以后才能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體驗活動。

  1、教師:教室的地面有臟東西,而且桌椅也不整齊了怎么辦?好,讓我們一起勞動吧!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孩子們隨著音樂整理教室衛(wèi)生。

  2、完成任務(wù)后,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勞動使教室變得怎么樣?看到干凈整潔的教室,你的心情怎么樣?

  3、引導幼兒討論后小結(jié):勞動不僅是件光榮的事,而且還是一件快樂的事。

  4、全體小朋友懷著感恩的心表演手語舞《感恩的心》

  六、活動小結(jié):

  1、今天,我們了解了周圍的叔叔、阿姨們的工作,明白了勞動是一件光榮、快樂的事情,知道了小朋友從小應(yīng)該熱愛勞動,不管在哪里要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努力為集體、為大家做事,這樣不僅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在學到一些生活本領(lǐng)的同時,還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2、溫馨提示:每年的五月一日,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到五一勞動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別忘了為父母、叔叔、阿姨等勞動者準備節(jié)日禮物。

  活動反思:

  今天,我們了解了周圍的叔叔、阿姨們的工作,明白了勞動是一件光榮、快樂的事情,知道了小朋友從小應(yīng)該熱愛勞動,不管在哪里要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努力為集體、為大家做事,這樣不僅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在學到一些生活本領(lǐng)的同時,還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蒸籠和蒸鍋,能區(qū)別它們的外形特征。

  欣賞、理解故事,了解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分享好東西,感受分享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角色游戲中有用蒸籠的游戲

  (材料準備)新童易軟件,蒸籠一個

  教學過程:

  一、認識蒸籠和蒸鍋:

  1、出示蒸籠,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豐富詞——蒸籠)

  2、播放新童易軟件(蒸籠和蒸鍋),引導幼兒分別欣賞蒸籠、蒸鍋的圖片,能認識區(qū)分。

  3、了解蒸籠和蒸鍋的不同之處:

  蒸籠大部分是柱子編成的,它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我們經(jīng)常用來蒸包子等點心。蒸鍋則是一種在原來蒸籠的基礎(chǔ)上開發(fā)出來的`,直接清蒸各種美食的鍋子,它的外形像一個鍋子,一般兩邊有柄。

  4、今天,蒸籠和蒸鍋都給對方帶來了禮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

  播放新童易軟件(看圖說話),引導幼兒依次觀察畫面,提問:

  1、畫面中的是誰?他做了什么?

  2、蒸籠派盤子去干什么?

  3、蒸鍋做了一個什么?他讓盤子去做什么?

  4、蒸籠請盤子們?nèi)コ匈I來了什么?他送給蒸鍋什么禮物?

  5、這回,蒸鍋請盤子們?nèi)ベI了什么?他送給蒸籠什么禮物?

  6、最后,蒸籠、蒸鍋各自扛著什么相見了?

  引導幼兒觀察后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講述,再點擊“喇叭”,分別欣賞相應(yīng)的故事內(nèi)容。

  三、完整欣賞,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新童易軟件(故事欣賞),請幼兒完整欣賞。

  2、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世界上頂頂大的糖包子是誰做的?那么豆沙包是誰做的呢?

  3、討論:蒸籠和蒸鍋為什么要互相送包子?

  小結(jié):蒸籠和蒸鍋真是一對好朋友,有好吃的東西會和好朋友分享。

  4、如果你有好吃的東西愿意和別人分享嗎?你想請誰吃?和朋友分享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快樂……)

  四、結(jié)束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各行各業(yè)勞動對社會及人們生活均有獨特的意義。

  2、會用恰當?shù)木涫奖磉_自己對成人勞動的認識。

  3、具有理解和想像各種職業(yè)與人們生活間相互關(guān)系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故事內(nèi)容的掛圖;

  2、交通警察、醫(yī)生、園林工人等職業(yè)人們工作時圖片;

  3、經(jīng)驗準備:經(jīng)過前兩周的調(diào)查、交流等活動后,孩子已初步了解父母和周圍人們的工作。

  三、活動過程:

  1、以紙偶皮皮自我介紹導入

  師:(出示紙偶皮皮)大家好,我是皮皮,我也是一名大班的.小朋友。我平時最喜歡吃糖果、做游戲,經(jīng)常纏著媽媽到兒童樂園去玩。我總想著,要是長大了也能這樣多好,不用去工作,吃吃玩玩多快樂!

  可是,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里發(fā)生了一些很奇怪的事。

  2、師講故事《皮皮的夢》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3、設(shè)想和討論。

  師:夢里皮皮到了哪里?(來到了一個大家都不工作的城市)

 。1)馬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交通秩序混亂)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怎么會這么亂?(沒有交通警察)

 。2)皮皮來到醫(yī)院看到了什么?(病人生病無人救治)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為什么?(找不到醫(yī)生)

  (3)花園里是怎樣的景象?(環(huán)境臟亂)教師相機出示圖片

  怎么會這么臟亂?(沒有園林工人)

 。4)師:你喜歡這樣的地方嗎?為什么?(引導幼兒了解沒有工作的地方,人們的生活很不方便。)

  4、引導幼兒了解交通警察、醫(yī)生、園林工人的工作內(nèi)容及與我們生活的意義

  我們的生活中,交通警察、醫(yī)生和園林工人可以做些什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結(jié)合PPT著重讓幼兒了解三種工作的意義。)

  5、拓寬延伸

  師:我們的小記者們已經(jīng)做過調(diào)查,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新聞發(fā)布會”說一說你身邊的人是從事什么工作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

 。ㄒ龑в變毫私饷恳环N工作與人們生活的獨特意義,激發(fā)幼兒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情感。)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設(shè)計友情海報。

  2. 初步嘗試做活動計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活動。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請家長輔助幼兒搜集藝術(shù)表演或活動宣傳的海報。

  圖畫紙、水彩筆、其他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 欣賞一些藝術(shù)表演或活動的宣傳海報,與幼兒討論:

  “海報上畫的是什么?”

  “海報的畫面表達了什么意思?”

  2. 引導幼兒回憶和好朋友一起游戲時的快樂心情。啟發(fā)幼兒為自己的好朋友“友情”設(shè)計一個海報。

  3. 引導幼兒分組為“友情”海報設(shè)計做計劃。

  你們要用什么畫面表示“友情”?

  怎樣表達?

  用什么材料表達?

  4. 幼兒將以上的.計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5. 幼兒分組合作設(shè)計海報,并在完成后,請組長介紹作品,并請其他組幼兒評價海報設(shè)計的效果。

  活動評價

  能通過設(shè)計海報表達想法。

  能做簡單的活動計劃。

  活動建議

  設(shè)計海報對幼兒來說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要多注意引導,幫助幼兒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用海報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不管幼兒最后設(shè)計的海報如何,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diào)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有朋友是很快樂的事情。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怎樣做是好朋友。

  二、活動準備

  1、老師和家長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兒一日生活中與朋友合作做事、友好游戲的情況。

  將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游戲、合作做事、相互幫助的情景抓拍下來,辦成展覽,對幼兒進行教育。體現(xiàn)了大班幼兒的社會性教育是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教育思想。

  2、"我們來做好朋友"添畫圖片。

  3、套圈、翻繩、棋類"層層疊"等游戲材料。

  三、活動過程

 。ㄒ唬└惺墉h(huán)節(jié):

  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到各游戲區(qū)域游戲。

  游戲一:套圈(三人一起拉手套玩)。

  游戲二:翻繩(二人翻繩)。

  游戲三:跳棋、圍棋、飛行棋、軍棋等類玩具。

  游戲四:玩"層層疊"玩具(二人競賽玩具)。

 。ǘ┌l(fā)現(xiàn)環(huán)節(jié):

  1、老師提問:你和誰在一起玩了什么游戲?你們一起玩時的心情怎么樣?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剛才自己玩的情況。

  2、你還和誰在一起時,有過什么開心的事情?

  請幼兒講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時開心的經(jīng)歷。

  3、出示展板:教師和家長一起收集的有關(guān)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交往、相互幫助的照片展。

  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和誰在一起,做什么事情。

  由于是抓拍幼兒生活中的事情、幼兒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先請幼兒自由看說,在小組中介紹,再請6、7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照片。

  (三)小結(jié)教師與幼兒一起結(jié):小朋友在一起游戲、做事很快樂。

 。ㄋ模┙處熖釂枺

  如果沒有朋友會怎么樣?

  我們怎樣做才能和別人成為好朋友?

  先請幼兒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發(fā)表看法。

 。ㄎ澹┏鍪"我們來做好朋友"的添畫畫板畫板中結(jié)合本班幼兒最近一段時間幼兒間缺乏友好的現(xiàn)象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及家長提供的問題畫成的畫,請幼兒添畫上好朋友應(yīng)當怎樣做的情景,也可以幼兒自己畫,自己發(fā)現(xiàn)。

  如:幼兒衣服背后的拉鏈自己拉不好一個人下棋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有小朋友忘記喝水了班里來了一位新小朋友有的小朋友的'毛巾掉了看見小朋友鞋帶開了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的成為好朋友的事情。

 。┳匀唤Y(jié)束 將幼兒的添畫作品當天展覽出來,請家長觀看,并建議家長回家后繼續(xù)延續(xù)幼兒園的教育。

  四、活動延伸

  幼兒自愿結(jié)成小組(5-6組)并選出一名組長,每組一個繪畫本,制成"朋友書"。請小朋友記錄自己發(fā)現(xiàn)的好朋友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每周總結(jié)一次中,看一看哪個小朋友與別人做好朋友的事情最多。并將"朋友書"掛在走廊,便于幼兒、家長、教師隨時翻看。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結(jié)合秋季水果豐收和主題活動組織幼兒進行社會性認知實踐活動,在豐富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同時體驗與父母和同伴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聯(lián)系活動地點、出游交通工具等一系列外出必備工作。

  2、結(jié)合秋季水果豐收,向幼兒介紹各種水果的生長、特征及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等知識。

  (著重講述、認識獼猴桃)

  3、通知家長活動時間、地點,寫出活動通知。

  活動過程:

  一、8:00幼兒園集合

  各班教師組織家長和幼兒講述活動要求:

  1、請各位家長管理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安全,確保大家高高興興得去,平平安安得回。

  2、在采摘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獼猴桃的特征。

  3、愛惜果農(nóng)的勞動,不隨意丟棄采下來的獼猴桃,不隨意采摘果農(nóng)種的蔬菜。

  4、采摘活動結(jié)束,將自己的'勞動成果拿到果農(nóng)處過秤結(jié)帳。

  5、請各位家長提高覺悟,車上座位盡量留給孩子坐,不爭搶位置,給幼兒做好榜樣。

  二、8:20組織好自己班級家長和幼兒到青年路乘車

  平行班級協(xié)調(diào)好車輛乘坐問題,向目的地七里溝果園出發(fā)。

  三、9:00——————10:00各班分散到果園中活動,與父母一起采摘果實,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師跟隨本班活動,注意抓拍幼兒活動過程。

  四、10:30回程,活動結(jié)束。

  活動延伸:

  一、幼兒回憶活動過程,組織幼兒進行講述,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二、繪畫:采摘獼猴桃

  三、寫出報道短文結(jié)合圖片進行報道。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06

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1-07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30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7-28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8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7-29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7-20

大班社會教案07-20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7-23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