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數(shù)學教案

小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13 13:13:31 教案

[熱門]小班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小班數(shù)學教案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繼續(xù)感知分類,學習按大小順序將水果排序。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物體排列的順序。

  3.能積極參與活動,對排序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每位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3.水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這是誰?(小老鼠)小老鼠開了一家水果店,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觀看課件,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水果店"。

  二、學習按大小順序將水果進行排序。

  1.看看說說,引導幼兒觀察并比較大小。

 。1)提問:這是什么水果?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蘋果呢?

  (2)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

  2.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請幼兒先比較出大小,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

 。2)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guī)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練習將3個蘋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

 。1)按從大到小地排序。

  (2)請小朋友嘗試從大到小排蘋果。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guī)則: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鞏固,加深按大小順序將水果進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師:水果店里還有許多水果沒有擺放整齊,小老鼠想請小朋友幫忙,這些水果可以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樣子來排隊,你們愿意幫忙嗎?

  2.幼兒操作活動,進一步掌握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教師適當指導。

  3.評價幼兒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

  4.請把你的水果放在四、快樂水果宴。

  師:小老鼠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助,它給我們準備了許多香甜的水果,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薄⑼ㄟ^觀察、辨別筷子顏色、圖案的不同,找相應,并進行分類。

 。病⒃谟螒蛑,嘗試用筷子夾食物,體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并會分享食物。

  教學準備:

  1、紅、黃、藍、粉四種顏色圖案的筷子。

 。、四種顏色的插筷筒,三種圖案的插筷筒。

 。、各種水果切成塊。

 。础⑷耸忠粋碟子,一雙筷,四個插筷筒。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你們愿意嗎?

  2、但是我遇到困難了,你們幫幫我,好嗎?

  二、學習配對

 。薄ⅲǔ鍪究曜樱┠銈兛,這是什么。

 。、小熊想請我們小朋友給筷子找好朋友,請你們幫他找找好朋友,好嗎?

 。、請你從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樣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嗎?

 。、現(xiàn)在請你們從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幼兒活動――配對。

 。丁ⅰ埃,請你說說,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請2-3名幼兒)

 。、原來你們是因為他們的顏色和圖案一樣,才找他們做好朋友的,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學習分類

 。、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嗎?

 。、(出示插筷筒)你們看,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們有什么不同。浚伾┻@個是什么顏色?那這個呢?那就請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嗎?待會請你們輕輕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個一個放,千萬不要把他們送錯家了。

 。、幼兒活動――分類。

 。础⒄埬銈兛纯纯曜拥募艺覍α藛?(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怠⑼,我們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紅筷子送到了紅色的插筷筒里,把黃筷子送到了黃色的插筷筒里,把藍筷子送到了藍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厲害!

 。丁⒌,筷子想找新家了。瞧!這就是他們的新家,他們有什么不同。浚▓D案)這個是什么圖案?這個呢?對了,一個上面是花花的,一個有蝴蝶,還有一個上面有綠色的.圖案。

  7、現(xiàn)在請你給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歡什么樣的筷子,你就輕輕地把他從老家拿出來,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嗎?要一個一個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兒活動――再次分類。

 。、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10、哇!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葘O悟空還厲害。

  四、學習使用筷子

 。、剛才,我們幫筷子找了好朋友,還把他送回了家,那你們知道筷子還有什么用嗎?

  2、對了,筷子還可以夾東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嗎?(請幼兒說說)

 。场償(shù)數(shù)筷子有幾根?——小小筷子兩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間對對齊。

  再怎么用?我們請中指幫幫忙,把嘴巴張開來!獜堥_嘴巴夾夾緊。

  最后怎么樣?——阿嗚阿嗚吃個飽。

 。、好,我們一起來試試。(再念一遍兒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你們幫我解決了這么多的困難,為了謝謝你們,我就請你們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請你們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們一定要用筷子夾,千萬不能用小手抓,因為我們的小手剛才玩過了,很臟,知道嗎?這里的筷子也臟了,我一你們準備了干凈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時候也要有秩序,一個跟著一個,好嗎?然后把食物夾到盤子里吃。

  3、好,我們開吃了!

 。、你也可以把水果夾給客人老師吃。

 。怠⑼邪嗟男〉艿苄∶妹靡蚕氤,我們也請他們一起吃,好嗎?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初步感知圓形的主要特征,能從許多圖形或物品中找出圓形。

  2、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泡泡水,百寶箱

  3、各種形狀的實物,各種形狀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吹泡泡導入活動

  師:今天王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可愛的瓶子(出示瓶子)請你猜一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吹泡泡)剛才老師吹出了什么?(泡泡)再到幼兒身邊吹泡泡,問泡泡是什么樣子的?

  師:泡泡是圓圓的,我們再來仔細看一看泡泡(出示課件泡泡),它們是什么形狀?我們一起伸出小手來畫一畫,圓圓的,它還有個非常好聽的的名字叫圓形。

  大家一起來和圓形寶寶打個招呼吧:圓形寶寶你好!

  二、基本部分

  1、通過看、比、玩等方式引導幼兒自由觀察,初步感知圓形的主要特征。

 。1)找一找:通過觀察找出圓形的實物

  師:圓形寶寶來和大家做朋友了,它想考考小朋友。

  師:這里有許多東西,它們有的是圓形的,有的不是圓形的,圓形寶寶出的難題是要小朋友們找出圓形的東西。找到后拿著它告訴大家:我找到了圓形寶寶。(教師可示范)提問:你找到了什么?它的哪里是圓的?(說出哪里是圓的)這些東西是圓形嗎?(不是,回答出不是圓的即可)

  (2)比一比:比較圓形的東西和不是圓形的東西的區(qū)別

  師拿出一個不是圓形的東西,它是不是圓形的東西?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請小朋友找一個不是圓形的東西,和你手中的圓形寶寶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師適當指導幼兒摸一摸角)

  師總結:圓形寶寶都是圓圓的,沒有尖尖的角。

 。3)玩一玩

  讓幼兒自由玩一玩自己喜歡的東西,教師指導幼兒如何玩,適當拿不同形狀的實物讓幼兒感知圓形的東西可以滾,其他形狀的物體不能滾。

  師:還想和各種圖形寶寶玩嗎?那我們再和它們玩一會吧!(幼兒在音樂聲中玩玩具)

  師:圖形寶寶有點累了,把它放回去休息一下吧,小朋友們也回去坐吧。趁著圓形寶寶休息,我們輕輕聊會天好嗎?

  師提問:剛才看你們和圓形寶寶玩的好開心哦,我想知道你們是怎么和圓形寶寶玩的?(滾)師總結:原來圓形寶寶圓圓的,它還可以滾呢!

  2、捉迷藏游戲,讓幼兒嘗試在圖上找出圓形

  師:圓形寶寶很調皮,它們滾呀滾,跳啊跳,咦,怎么不見了,到哪里去了呢?(出示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課件)

  師:原來調皮的圓形寶寶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出示場景圖)

  師示范:老師找到一個圓形寶寶了,它藏在太陽里,太陽是圓圓的,小朋友,你們找到了嗎?誰能告訴大家?(幼兒說到一個圖片點擊出現(xiàn)大圖)

  3、遷移經驗,說說生活中與圓形相似的物體

  師:小朋友的眼睛真尖,圓形寶寶藏啊藏,它不藏在這里了,悄悄告訴你們哦,我剛才看見它偷偷藏在我們身邊了,我們生活中也藏著圓形寶寶呢!看,紐扣是圓圓的,你們還能說說哪里藏著圓形寶寶嗎?(師點課件總結)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表現(xiàn)都很棒!找到了這么多圓形寶寶,為了獎勵你們,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出示百寶箱)哇,原來是許多好吃的!你們想吃嗎?客人老師說東西吃多了會肚子疼,既然今天你們認識了圓形寶寶,就請你們每人找出一個藏著圓形寶寶的東西,到后面送給客人老師看,說說你們找到了什么形狀的好吃的,找對了才送給你哦!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么喂貓寶寶吧……”

  2、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

  a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只貓吃一條魚”

  b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為什么這只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 ――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yè)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fā)現(xiàn)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shù)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shù)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2和3的數(shù)量。

  2.體驗尋找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具布偶1個、5種水果圖片、圖畫書《小熊的煩惱》、國王圖像1個、圓點卡片(每個幼兒2張)、魔術箱2個。

  活動過程:

  1.尋找2個和3個

  教師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引導幼兒尋找2個和3個。

  ——今天,陳老師給寶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妮妮。妮妮說:“你們好!我叫妮妮,很高興能夠認識你們!”寶寶應該跟妮妮說什么?

  ——妮妮說:“今天我要帶寶寶去旅行,寶寶開不開心!”

  ——(妮妮)現(xiàn)在請寶寶在位置上坐好,我們出發(fā)啦!

  ——叮咚!水果王國到了,瞧!水果王國里有好多的什么啊?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那些好吃的水果?

  ——哎呀!水果王國里有這么多水果,看得我眼睛都花了,現(xiàn)在我要請寶寶幫我找水果,找到之后把它們摘下來給大家看一看你摘了幾個,然后再把它再下來放進籃子里,我們把摘下來的水果帶回家吃,好不好?

  ——請一個寶寶找一找水果王國里有幾個西瓜?

  ——請一個寶寶找一找水果王國里的.蘋果有幾個?

  ——哎呀!老師突然好想吃香蕉啊!可是我卻找不到它了,請一個寶寶來幫幫我,找一找香蕉有幾個?

  ——請一個寶寶找一找有幾個蘋果?

  ——請一個寶寶找一找菠蘿有幾個?

  2.辨認2個和3個

  幼兒在圖畫故事中根據(jù)教師的提醒辨認2個和3個。

  ——寶寶摘水果摘的累不累啊?小熊說:“寶寶,寶寶到我家來休息一下吧!”

  寶寶想不想去?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小熊家,寶寶看一看小熊家有什么啊?

  ——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小熊家的墻上有幾幅畫?

  ——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小熊家有幾張椅子?

  ——小熊家的冰箱有幾扇門啊?

  ——因為寶寶來到了小熊家,小熊非常的開心,于是他一下子從冰箱里拿出了幾個冰激凌?

  ——本來這2個冰激凌是小熊拿來給寶寶吃的,可是他看到那又香又甜的冰激凌,便忍不住“哇嗚”一口吃掉了一個,哇,好好吃哦!小熊又忍不住“哇嗚”一口吃掉了另一個。這時小熊吃掉了幾個冰激凌?

  ——小熊一下子吃掉了2個冰激凌,突然小熊用手捂著嘴巴大聲的叫起來“哎呦!哎呦!痛死我了!我的牙齒好痛哦!誰來幫幫我?”這下小熊可遇到麻煩了,寶寶,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點心時間,經常聽到小班幼兒邊吃圓形餅干邊說兒歌“餅干圓圓,圓圓餅干,啊嗚一口,變成月亮……”但吃到其它形狀的餅干時,就只顧著吃了,這說明幼兒對圓形以外的圖形接觸不多,我們應提供更多的機會,創(chuàng)造條件讓小班幼兒從生活中接觸各種圖形!毒V要》中提出:教學活動來源于生活,讓孩子從生活和游戲中學習數(shù)學的相關知識,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為了讓他們能認識一些簡單的圖形,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圓形和方形》。

  本次活動創(chuàng)設了能更好激發(fā)幼兒興趣的情境,以“小貓小狗帶禮物來做客”的情節(jié)貫穿,讓幼兒在看一看、分一分、找一找、吃一吃的在過程中,認識熟悉圓形和方形并能準確區(qū)分,體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和方形,并學習簡單的形狀分類。

  2、學說短句“XX,我請你吃X形餅干”。

  3、和同伴品嘗食物,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已積累生活中物品的隱藏圖形的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小貓、小狗圖片各一張;圓形和方形餅干若干;圓形和方形盤子各一個;圓形、方形實物若干;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唱唱跳跳,歡迎客人做客。

  今天,有兩位客人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誰嗎?瞧!它們來了。

  原來是小貓和小狗,寶寶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二、看看送送,學習形狀分類。

  (一)看一看,認識圓形和方形。

  1、觀察禮物,認識圓形。

  小貓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禮物。(播放PPT)

  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鬧鐘、皮球都是圓圓的,我們叫它圓形。

  2、觀察禮物,認識方形。

  小狗也給我們帶禮物了,看一看有哪些禮物。

  這些禮物是什么形狀的呢?

  小結:水彩筆、圖書都是方方的,我們叫它方形。

 。ǘ┓忠环郑瑢W習形狀分類。

  1、鞏固認識圓形和方形。

  小貓和小狗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我們請它們吃東西吧,老師準備了一些餅干,請你看看這些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2、嘗試進行形狀分類。

  小貓喜歡圓形,我們把圓形餅干送給它,小狗喜歡方形,我們把方形餅干送給它,送的時候要說“XX, 我請你吃X形餅干”。(幼兒操作)

  三、找找吃吃,體驗活動樂趣。

  1、找一找,熟悉圓形方形。

  在我們周圍生活環(huán)境中,也有很多圖形藏在里面,你能把他們找出來嗎?

  2、吃一吃,感受活動快樂。

  寶寶找到很多圓形和方形,真開心啊,讓我們和小貓小狗一起吃形狀食物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數(shù)量食物的圖片。

  活動準備:

  彩色小口袋、發(fā)卡,供幼兒裝扮毛毛蟲。

  與故事內容相應數(shù)量的食物小圖片若干,1~5點卡。

  根據(jù)故事制作的PPT,歡快的音樂伴奏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趣 師:可愛的毛毛蟲們,今天大家都很漂亮,我們到草地上來玩游戲吧! (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綠地毯上爬行、嬉戲,教師不時地用頭輕輕觸碰幼兒的頭或用臉輕輕地貼近幼兒的臉,并大聲地招呼:“你好!”“你真可愛!”……在教師的感染下,幼兒也快樂地相互碰碰頭、貼貼臉,整個氣氛輕松、快樂而友好。)

  二、尋找食物――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1.師:蟲寶寶們玩累了,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去找些東西吃。

  師引導幼兒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 (一個蘋果→兩只梨→三個李子→四顆草莓→五個橘子)。食物卡片散布在墊子四周。

  2.(引導幼兒坐下)提問:你找到了什么好吃的東西?數(shù)數(shù)有幾個? (教師通過集體、個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并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圖片中的食物數(shù)量,鼓勵幼兒大膽表述)

  3.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放到小口袋里吧。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口袋里。

  三、欣賞故事――拓展對數(shù)量的認知1.師:我們能干的毛毛蟲寶寶們都找到了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蟲,它也出來找東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想知道嗎?2.師幼共同欣賞PPT,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shù)數(shù)、猜猜中,鞏固對數(shù)量的認知。 (色彩鮮明、富有童趣的畫面深深吸引著幼兒,教師適時的提問――“毛毛蟲找到了什么”“有幾個”“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不斷引導著幼兒去觀察和思考,讓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追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四、點卡找朋友――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食物1.師: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出去找東西吃,為了讓大家看的很清楚,我們用點子卡片來表示。星期一用幾個點子表示呢?(逐一出示點卡,點子數(shù)代表第×天)

  提問:毛毛蟲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找的東西是不是都一樣呢?找了哪些水果,找了幾個?(星期一找了什么水果,找了幾個蘋果?一個蘋果就貼在一個點子的下面)2.操作活動。

  師:老師為大家也準備了點子卡片,請毛毛蟲們仔細看看水果卡片上的水果數(shù)量是幾個就貼到一樣多的點子卡片的下面。(幼兒每人取一張點卡,將口袋中的小卡片,按數(shù)量匹配到卡片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毛毛蟲變蝴蝶――感受快樂

  活動評價:

  貼完的毛毛蟲把卡片送給老師,操作正確的小朋友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獎勵。

  毛毛蟲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我們也變成蝴蝶飛一飛吧。音樂聲中,師生一起揮舞著“翅膀”飛出活動室。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教案06-10

小班數(shù)學教案06-12

小班數(shù)學教案01-08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2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7-22

(經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4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1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3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4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