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3-08-20 11:43:50 教案

(經(jīng)典)美術教案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jīng)典)美術教案8篇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紙公雞的制作,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立體動物造型的一般規(guī)律。

  2.提高學生手工制作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3.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作業(yè)要求:用掛歷紙每人制作兩只紙公雞。

 。ㄈ┙虒W重點:雞的紙造型方法。

 。ㄋ模┙虒W難點:多種不同的.構思、設計和制作。

 。ㄎ澹┱n業(yè)類別:工藝制作課。

  (六)用具準備:1.教師:示范成品、書、掛歷紙、剪子、膠水、學生作業(yè)。

 。玻畬W生:書、剪子、膠水、掛歷紙。

 。ㄆ撸┙虒W過程:

  第一節(jié)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展示教師示范成品,學生觀看,板書課題。

 。玻磿19-20頁,自學制作方法。

  3.教師小結:演示制作過程:

 。1)雞頭:扇形卷粘成一個錐體。

 。2)身體:裝飾粘貼翅膀,尾巴及花紋。

 。3)整體成型:

  三、學生用手中的掛歷紙自行設計制作公雞,教師輔導:

  四、課堂小結:

  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加以表揚。

  附:板書設計:

  紙公雞

  制作過程:

  (1)雞頭:扇形卷粘成一個錐體。

 。2)身體:裝飾粘貼翅膀,尾巴及花紋。

 。3)整體成型:

  第二節(jié)

  一、導入新課:

  以前節(jié)一個錐體的公雞引入新課——多個錐體制作的公雞。

  二、講授新課:

 。保鍪窘處熓痉冻善。

 。玻v解演示多個錐體組成的公雞。

 。1)在前節(jié)基礎上將身體獨立用錐體制作。

 。2)演示:

  三、學生設計制作,教師輔導:

  四、展示全班學生作業(yè):

  五、課堂小結: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美術是一門輕松而富于變化的藝術。用手指印作畫,具有一般用畫筆無法獲得的樂趣。孩子們用自己的手指印加上一些簡單的筆劃,就可以繪畫出無數(shù)生動活潑、新奇有趣的畫面。

  活動目標:

  1、用手指點畫圓圓的.紅花、黃花和綠色的小草。

  2、體驗手指點畫以及蝴蝶找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白紙放在黑板上,彩色粉筆。

  2、紅、黃、綠色顏料各一盤,抹布兩塊。

  活動過程:

  方法:

  1、讓幼兒觀察桌子上的顏料,教師:桌子上有什么?

  2、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啟發(fā)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沒有筆,怎樣給大地添畫小花和小草?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在黑板的白紙上點畫小草和小花,邊畫邊說:“小草發(fā)芽了!”“花兒開放了!”

  4、重點讓幼兒了解手指點畫的過程:先用手指蘸綠色在空白的地方畫許多小草——然后將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凈后——再蘸紅色顏料點畫許多圓圓的小紅花——將手指擦干凈——蘸黃色顏料點畫小黃花。

  5、拿出幼兒用書,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點畫許多小花和小草,家長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6、展示幼兒作品:可以將美術作品裱起來掛在墻上。

  活動反思:

  和孩子進行了手指點畫的美術教學活動。能陶冶身心,增進生活情趣,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孩子們不僅體驗了用手指做畫的樂趣,而且通過活動增加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畫布上的陽光》

  本課《畫布上的陽光》是“欣賞·評述”的類型課,作為本套教材中學階段三個獨立的欣賞課教學單元之一,本課《畫布上的陽光》試圖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強化一種最為實用與常見的欣賞方法——比較的欣賞方法,幫助學生在對比或類比中獲得對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藝術感知與內(nèi)心體驗,從而提高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二是初步掌握研究一個藝術流派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應該注意關注哪些相關的角度與層面,從而了解一些現(xiàn)代美術史學的研究角度與方法。通過對繪畫表現(xiàn)形式從不同角度的比較和經(jīng)典作品從不同層面的分析,強化學生養(yǎng)成一種“比較欣賞”的良好習慣。

  教材主體內(nèi)容定位在印象派是東西方藝術平衡及與相關課目知識整合的選擇。教材介紹了19世紀末印象畫派的藝術特點、代表畫家以及印象派繪畫與科學成就的聯(lián)系。本課首先明確了印象派繪畫在西方繪畫藝術發(fā)展歷程中的意義和地位。幫助學生進入印象派繪畫與古典繪畫色彩特點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感受其為何“極大地豐富了色彩的表現(xiàn)能力”。在討論活動中,教師可以分別從色彩傾向、對光色構成的理解和表現(xiàn)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xiàn)特點等方面積極引導并提出相應的思考題,為學習討論提供基本路徑,促進學生之間更有效地展開學習討論,也為教學的深入進行做好必要的鋪墊。

  接下來教材重點幫助教學從色調(diào)傾向、對光色的理解和表現(xiàn)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xiàn)特點幾個方面對《日出·印象》進行重點分析,然后通過展現(xiàn)同時代其他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印象派繪畫在題材、筆觸和光色氣氛表現(xiàn)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印象派繪畫的風格特點。

  二、教學目標

  *了解印象派繪畫的藝術特點,提高運用比較欣賞方法欣賞作品的能力。

  *搜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培養(yǎng)對美術作品進行綜合審美評述的能力。

  *增進對人類藝術活動與社會歷史發(fā)展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體會和理解。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

  《日出·印象》可以作為教學的欣賞導入。旭日初升,霧氣迷蒙,畫家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水面流光溢彩,顯得生機勃勃。透過淡紫色的晨霧,港口的船只若隱若現(xiàn),具有含蓄的氣息。畫家運用神奇的畫筆將這瞬間的印象永駐在畫布上,使它成為永恒。提倡課堂教學運用教材中提示的作品局部放大法,強化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視覺記憶,同時為作品筆觸、造型等具體的形式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教材的兩組圖片比較明確地呈現(xiàn)了印象派繪畫與古典主義繪畫的風格差異。適合作為學生展開“學習活動一”設置的教學討論素材。強化作品形式的比較和風格的感受,嘗試引導學生就兩組作品從三個方面對比分析,并展開討論。

  1、畫面色調(diào)的比較;

 。病⒐馍牟煌憩F(xiàn);

 。、筆觸。

  如果教學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利用影視媒體設備,展現(xiàn)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圖片。也可以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課前尋找其他一些風格明顯、畫面清晰的經(jīng)典作品,作為教材作品圖片的補充信息,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

 。校常币欢谓榻B莫奈的文字提供了對《日出·印象》的一種藝術感受及與此幅作品相關藝術事件的簡單描述,教學中不宜把對作品的審美感受拘泥于教材的這一種介紹,鼓勵學生自己感受作品的視覺印象才是更為合理的教學選擇。

  《日出·印象》的欣賞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側(cè)重對細節(jié)進行研究和討論:畫面氣氛、色彩關系、造型手法以及筆觸的運用、表現(xiàn)題材等等。

  務必把握教材中提示的幾個方面: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討論;運用有關色彩知識和學習方法,分析畫面的色彩關系;感受畫面上表現(xiàn)早晨的朦朧氣氛;比較學院派嚴謹?shù)脑煨徒Y構和細膩的形象塑造、莊重嚴肅的主題等等,逐步整體把握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歸納總結:

  1、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

 。、作品欣賞學習活動中掌握和運用的方法。

  布置課后學習活動,明確為第二課時準備的資料收集和短文寫作的方法及要求。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提供有關書目或直接提供資料供學生選擇,根據(jù)學生特點分別指定任務。短文寫作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重點落在對具體作品形式美感的感受上。積極策劃一次班級演講活動:鼓勵學生獨自完成或小組合作,制作多媒體演示講稿,整理自己對藝術作品進行自主欣賞探究的結果。

  (第二課時)

  展開即興演講活動,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整理的結果,評論自己喜愛的印象派繪畫作品,借助媒體,展示學習探究的成果。

  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不同意見進行辯論;顒忧敖處熆梢悦鞔_提示從以下幾點評價學生的演講,引導學生演講努力的方向。

 。薄⒆杂X運用比較的欣賞方法,研究印象派繪畫的基本特點;

 。、具有較好的邏輯分析能力,在欣賞活動中把情感與理智有機結合起來;

 。场⒃谛蕾p活動中能夠表現(xiàn)出對自然色彩、生活情感的內(nèi)心感受和情感體驗;

 。础⒋竽憛⑴c,見解獨特,語言生動,表達清晰。

  本課時生動活潑的關鍵是把課堂教學時間作為教學成果展示的時間,把教材上“活動二”的欣賞短文寫作變成課前的準備活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能,也提供了學生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學習空間。

  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活動過程中,教師盡量在每次學生展示后及時做出簡短的評價,一是對應關照活動前提出的評價要點給予學生合適的定位,重點是鼓勵;二是必須及時更正學生在演講過程中出現(xiàn)的知識性錯誤;三是提示學生提高作品欣賞水準的具體建議。

  四、教學選擇

  為達到“了解印象主義美術,通過欣賞活動,獲得初步的審美經(jīng)驗和鑒賞能力”這一目標,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的教學活動形式:

 。、組織報告會或收集印刷品舉辦展覽,讓學生直接從資料中了解印象主義繪畫;2、通過色彩游戲或一定目的的簡單練習,如陽光下的云、一棵樹和地上的投影、物體明暗兩面的色彩關系等等,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了解印象派繪畫;

 。场⒏鶕(jù)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藝術史線索簡介印象派繪畫產(chǎn)生的條件以及對現(xiàn)代美術的影響,從較高的層面上把握和理解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五、教學建議

  為了加強學生對作品藝術手法的直觀感受,本課可以大量采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注意在回顧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直接利用《多彩的風景》學習中獲得的色彩觀察方法與經(jīng)驗來分析印象派作品色彩處理的特點。

  本課如果沒有更多清晰圖片資料的支持,就很難讓學生從作品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過程中獲得更多真正有意義的直觀審美感受。一般來講,現(xiàn)在許多網(wǎng)絡圖庫中一些高清晰印象派作品的圖片都可以基本滿足教學的要求。

  但是,對于信息資料相對貧乏的地區(qū),或許根本沒有多媒體的設備作為日常的教學支撐,所以在此教學就有必要避實就虛了。建議教師緊緊抓住P31大幅的《日出·印象》進行作品形式技巧的重點分析,力爭以點帶面地組織教學深入開展,幫助學生初步理會印象派的繪畫特點。

  雖然比較的方法是美術欣賞中極為常見的方法,但是在作品的具體比較中卻存在較大的教學選擇空間。比如,特定的作品與什么作品相比較?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教材中為凸現(xiàn)印象派的藝術特點,選擇了古典主義畫派的作品來進行對比。這樣的比較適合幫助學生區(qū)分印象派以前的藝術風格與印象派之間形式上的大體風格差異,教材上設置“活動一”的討論就是這個意圖。

  這里值得指出的是“活動一”很難單獨成為支撐一個課時的學習活動,更多意義上可視為課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至于印象派到底具有怎樣的特點與風格,或許光運用對比的欣賞方法就不夠了。此時選擇比較的作品建議是印象派的一些代表作。對同一畫派作品的仔細類比,往往是獲得某個藝術流派更多藝術風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三原色,三間色的基本概念。

  2、進行用三原色調(diào)配的三間色的練習。

  3、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

  三、教學難點:如何調(diào)配出漂亮的色彩,并進行應用。

  四、課前準備

  教師:著三原色的圓紙片(每色各兩張),涂上三間色的圓紙片(每色各一張),液體三原色,玻璃杯三個。 學生:常規(guī)水彩畫用具,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1、引入談話,揭示課題:學生在以往的作畫過程中,肯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將一種顏色涂到另一種顏色上,顏色會起變化,教師可提出這一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

  2、講解實驗:

 。1)在五顏六色的色彩中,有三種顏色是最基本的,它們不能用調(diào)出來,卻能調(diào)出其他許多的顏色,這三種顏色是“紅、黃、藍”,合稱三原色。(依次將“紅黃藍”紙片貼于黑板,請學生找出相應的顏料)

  (2)將其中的兩種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種顏色了。教師用液體三原色在玻璃杯中調(diào)配,并用圓色片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關系式。紅+黃=橙黃+藍=綠藍+紅=紫所調(diào)出的'橙、綠、紫三種顏色,合稱“三間色”。

  3、學生作業(yè):(1)用“油畫棒”畫出“吹泡泡”的樣子。要求人畫小些,泡泡相應地夸張畫大,并要求有泡泡兩兩相交?蓞⒄諘系姆秷D。(2)用顏色對“泡泡”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處,如是相交的兩個泡泡,這們的顏色要有區(qū)別;再在相交處涂上相應的三間色。色彩要“均勻、鮮艷”(三間色要三原色調(diào)配)。

  4、作業(yè)評講:對學生的作業(yè)博覽進行討論分析,教師歸納小結。

美術教案 篇5

  教案流程

  教師把小魚拿在手上,小魚在不同形態(tài)的水中最后游到自己的家。

  如:老師問: “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樣的呀,大家告訴我好嗎?”小朋友說:“靜靜的,平平的.”。老師:“小手指伸出來,我們畫一畫”。小朋友用顏料把這種狀態(tài)的水畫下來。老師又問“大海里的水是什么樣的呀,大家告訴我好嗎?”小朋友說:“一高一低”。小朋友跟著老師的動作一上一下比劃,像波浪一樣。

  在教課的過程中要求老師的語言生動形象,肢體語言也要形象、自然。

  教案目標

  體會繪畫的樂趣。

  能用橫線、豎線、波浪線等不同線條繪畫出各種形態(tài)的水。

  教案準備

  不同顏色的卡紙及顏料,棉簽,卡通小魚貼紙

  教案總結

  水是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或感受到是事物。因此,教師通過卡通小魚找到家,這樣一種吸引幼兒的方式開展活動,既讓幼兒在活動中練習繪畫多種線條,有能讓兒童體驗到繪畫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抓住洗澡時的動態(tài)、場景等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生活中有相同特點的場景。

  2、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

  3、讓學生學會體驗生活、熱愛生活、表現(xiàn)生活。

  4、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抓住洗澡的特點大膽想象。

  教學難點:用各種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學準備:

  師:兒童及動物洗澡的錄像短片。

  生:彩色筆、動畫棒、彩紙。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題

  2、形象感知,分析特征

  ①教師放映兒童洗澡的錄像短片。學生觀看,分析不同洗澡動態(tài),手、腳、身體的動作特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回憶,為下一步作業(yè)打基礎)

  ②啟發(fā)學生回憶、議論洗澡的趣事,鼓勵學生上臺表演。

 、劢處煼庞硠游锵丛桎浵穸唐,學生觀看不同動物們洗澡時的樣子,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3、欣賞范畫,拓寬思路

 、俳處煶鍪痉懂,學生欣賞談感受。

  a、你喜歡哪副作品,為什么?

  b、這副畫表現(xiàn)的是給誰洗澡?怎么洗?

  c、你覺得這副畫什么地方畫得最好?

  ②師:還有哪些東西需要洗澡?學生分小組討論 (汽車、房子、地球……)(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地表現(xiàn)“洗澡”情節(jié))

  4、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自由、快樂、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表現(xiàn)。

  5、作品展示評價

  札記:上到第三個班時,突然有一個孩子問我:“老師,是畫光著身子洗澡,還是畫穿著褲衩洗?”“當然不能光著了?”“你洗澡不脫衣服?”“那怎么畫?”看到課堂上出現(xiàn)了問題,我為學生的`善于發(fā)現(xiàn)與思考感到驕傲:“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怎么畫的?”“嗷,原來可以用泡泡擋住呀!”“那還可以用什么遮擋一下?”我因勢利導,啟發(fā)學生想出更多的方法!坝妹!”“用浴簾!”……“看,只要你們肯動腦筋,有這么多的辦法呢!希望你們以后要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動腦的好習慣!”

美術教案 篇7

  背景:

  版畫《獅子》是在繪畫活動《獅子》的基礎上再進行的,幼兒對此活動非常感興趣。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動物非常喜歡,尤其是百獸之王的獅子,尤其喜歡,所以活動中也特別認真。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看范畫,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這是誰?獅子是百獸之王。它代表著威武、吉利。人們都很喜歡它。今天,我們就要用版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獅子。把獅子的威武畫出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獅子的身體結構

  1、引導幼兒看范畫和幼兒共同分析獅子的特征。

  師:“獅子長的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它喜歡吃什么?生活在那里?”

  2、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小結:“獅子有一個長圓形的頭,一雙三角眼可歷害了,最主要的`是它那滿頭的毛看上去很威武,圓圓的身體,四條粗壯的腿,還有那一條像小棒一樣的尾巴,尾巴末 還有一小團毛!

 。ㄈA令玲說:老師我在電視里看見獅子是金黃色的,它分身體圓鼓鼓的,很大。華楚楚說:獅子滿身是毛,眼睛很兇。劉夢靜說:獅子有胡子的,它的毛很長……)

  幼兒對獅子比較熟悉,平時在圖書、電視里經(jīng)常能夠接觸到獅子,所以對于它的樣子能夠比較熟悉的描述出來。

  三、交代要求,幼兒制版,教師指導

  1、教師示范獅子,講清獅子的頭的作畫步驟。

  2、想想你在那里見過獅子,她生在什么地方?會做些什么事?這樣我們可以將獅子畫出來以后,再添畫一些和獅子有關的東西!

  3、幼兒制版,教師巡回指導。

  四、拓印。

  1、師:“獅子這么威嚴,我們用哪些顏色來表現(xiàn)呢?”

  2、幼兒討論。

  3、拓印《獅子》,注意顏料的取舍,服裝的整潔。

 。ǜ疖妭フf:我要用金黃色、紅色來表現(xiàn)獅子很威嚴,顧正錚說:我要用桔黃色來圖,獅子的顏色本來就是這樣的……)

  大部分幼兒在用色上還不太會配色,想到用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有少數(shù)幼兒會根據(jù)動物形象進行選色。

  五、評價作品。

  師:“說說哪幅畫比較好?為什么?”

  幼兒互相評價作品。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都是非常高的,在制版時他們知道與繪畫時有所區(qū)別,裝飾時不用太細小,拓印的作品也比較清晰,且幼兒用了手指點畫的方式做底版效果非常好,但在配色方面還應該加強指導學習。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討論,感受太空的奧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關知識和命名規(guī)則。認識自己的星座圖。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體驗不同星座的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操作目標:利用適合自己的各種材料、工具繪制自己的星座圖。

  教學重點:

  根據(jù)星座進行想象并畫出各種圖型。

  教學難點:

  有關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

  教學準備:

  星座的圖片,課件、實物展臺等。

  學具準備:

  彩筆、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展示宇宙星空的動畫和圖片,在寧靜幽雅的音樂中將學生的思維、想象引到太空。

  2、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樣的景色?(……)

  3、滲透星座的知識:天上的星星會按時間順序出現(xiàn)。如果把同時期出現(xiàn)、比較亮的星星群連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們還根據(jù)它們不同的形狀,命名成了不同名稱的星座。今天我們要來根據(jù)自己的星座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圖畫出來。(板書:《星座的聯(lián)想》)

  二、欣賞課本的圖片:

  1、欣賞:(了解星座的形成和命名規(guī)則)

 、盘苄亲。⑵天龍星座。⑶天蝎星座。⑷處女星座。⑸水瓶星座。

  2、拓展:

  ⑴你知道太空還有哪些星座嗎?(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雙魚座、天瓶座……)

  ⑵你想知道自己屬于哪個星座嗎?說說你是屬于哪個星座的。

  03/21-04/19白羊座04/20-05/20金牛座05/21-06/21雙牛座

  06/22-07/22巨蟹座07/23-08/22獅子座08/23-09/22處女座

  09/23-10/23天秤座10/24-11/21

  三、欣賞老師準備的圖片:

  欣賞老師課前準備的作品,(利用實物展臺或課件,逐圖播放,欣賞不同星座的圖片,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了解它們的`表現(xiàn)形式,從中受到啟發(fā)?為自己的作業(yè)收集素材,尋找靈感。)

  四、小組討論:

  在小組中,談談自己屬于什么星座,準備怎么畫,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確定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主題,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表現(xiàn)手法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五、學生獨立作業(yè),師巡視指導:

  教師在輔導中注意以下幾件事:

  1、不同的星座應畫出不同的造型,構圖要飽滿,適當添畫周圍的環(huán)境。

  2、上色時應細致周到,教師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圖案讓學生參考資料。

  3、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確實可行的材料進行制作。

  六、學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并互相點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畫面是否有創(chuàng)意。

  3、構圖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協(xié)調(diào)。

  七、合作學習

  將小組交流后,選擇出來的較好的作品,集體拼合成一幅大的星座圖,引導學生欣賞評價。

  八、課后拓展

  用泥塑、彩紙折疊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圖。表現(xiàn)立體的星座圖。

  札記:在網(wǎng)上搜索時無意中找到一個“”,有許多美麗的星座繪畫,我把它展示給同學們看。真的激發(fā)起了學生無限的創(chuàng)造欲望。比老師一個人講效果要好多了。

  施教時間:11月7日——11月10日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精選)08-07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精選)美術教案08-08

美術教案[精選]08-10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4

[精選]美術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