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8-27 11:45:40 教案

中班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精選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加深對數(shù)字7 及其實際意義的理解。

  點數(shù) 1-7 ,并根據(jù)總數(shù)取出正確數(shù)量的.物體。

  活動準備

  1-8 數(shù)字卡(紅色、黃色和綠色各 1 套)。

  歌曲《電車》(歌曲及音樂欣賞cd或磁帶)。

  活動內(nèi)容

  形式:集體/小組

  1. 出示 7個動物布偶,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布偶的數(shù)量,并取出對應的數(shù)字卡。

  2. 拿出小布偶,開始講故事:

  今天7個小布偶約好了,一起到動物園游玩。他們先分頭從家里乘出租車到公交車站去(請幼兒說說需要多少輛出租車)。到了公交車站,他們看見很多人在排隊等候公交車,于是也排在隊伍的最后。不一會兒,公交車來了,布偶一個接一個地上車。

  公交車來到了動物園門口,布偶們很開心,每人都買了一頂太陽帽(請幼兒說說布偶們總共買了多少頂太陽帽,并取出正確數(shù)量的帽子)。小布偶們乘坐纜車上山,去看大熊貓,去看鯊魚,還去欣賞海豚表演。太陽下山了,小布偶要離開動物園了,他們乘公交車到了地鐵站,然后乘上地鐵,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3. 向幼兒提問:

  ·小布偶今天坐過什么車?(出租車、公交車、纜車和地鐵。)

  ·你喜歡坐纜車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4. 請幼兒回家訪問家人,如果從家中出發(fā),要乘坐什么公共交通工具才能到達當?shù)氐穆糜尉包c。

  評價

  · 能取出正確數(shù)量的物體。

  活動建議:

  · 活動后,可引導幼兒嘗試根據(jù)情景改編變換活動。例如兩名行人在過街天橋上,他們要過馬路到市場去買菜;1名行人在人行道上,他準備去上班。馬路上一共有幾個行人?活動內(nèi)容的難度與進度可根據(jù)本班幼兒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聽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通過故事讓幼兒明白同伴相處要懂得互相體諒和理解。

  【活動準備】

  白馬、大象、黑驢、黃牛、蝸牛頭飾一套,

  故事圖片二幅,移動小蝸牛圖片一幅

  3、課前請大班幼兒表演故事片段,幼兒有拔河的經(jīng)歷,故事錄音、錄音

  【活動過程】

  1、請角色表演的幼兒坐在幼兒中間(大象、白馬、黃牛、黑驢),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它們是誰? ——(出示圖1)你們看,它們在干什么?(拔河)在拔河時,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結合圖片和情境表演,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結合圖片,聽故事至“大家都跌倒了”。 ——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動物身上怎么了?(教師小結用故事中的話說說)它們會怎么做?怎么說呢?——看情境表演,聽故事至“怎么賠呢?”

  3、看情境表演至“一看,是個蝸牛,它的殼被碰破了一塊!薄鼈冊趺唇鉀Q的?——這時候又多出來另一個受傷的`,是誰?(小蝸牛)小動物又會說什么呢?它們會怎么解決呢?

  4、看情境表演至結束!游锟吹狡频魵ち说男∥伵T趺凑f的?——小蝸牛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大象、白馬、黃牛、黑驢為什么站著說不出話了?

  5、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獮槭裁创笙蟆遵R、黃牛、黑驢說不出話了?你覺得要不要賠? ——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6、續(xù)編故事——小動物怎么幫助小蝸牛

  師:看到蝸牛這樣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動物們現(xiàn)在什么感覺?你會怎么做?小動物又會怎么做呢?(請幼兒說說)

  師:我們一起到外面邊表演邊把故事編下去好嗎?(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他們。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jīng)歷,使幼兒了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圍繞著故事情節(jié),我們?yōu)楹⒆觽冊O計了一系列圓形折疊粘貼活動,有水草、鴨子、小魚、蝌蚪、荷葉、荷花、青蛙等,本活動是其中之一,這些都是為孩子們學習制作連環(huán)畫《小蝌蚪找媽媽》做前期準備。

  活動目標:

  1、繼續(xù)學習將圓形紙折疊成橢圓形,并拼搭組合粘貼成青蛙的技能。

  2、遷移已有的經(jīng)驗,嘗試用圓形紙折疊其它形象豐富畫面內(nèi)容。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學習過故事中有關的`圓形折疊粘貼內(nèi)容。

  3、背景圖一幅,各色圓形紙片若干,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背景圖,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

  2、在池塘里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呢?(青蛙)

  3、青蛙是長得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講述)

  二、講解示范。

  教師:今天老師為一只小蝌蚪找到了媽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長得和我們小朋友說的一樣嗎?

  提問:

  1、青蛙的身體、腿是什么形狀的?(橢圓形)它們有什么不同?(大。

  重點:怎樣折疊出同樣大小的青蛙腿?(知道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折疊部分的大小會影響橢圓形的大。

  2、青蛙的身體和腿是怎樣拼搭的?(請個別幼兒操作示范)

  3、請你做這樣的一幅圖片,你會有困難嗎?請你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忙解決。

  三、操作活動。

  教師:還有許多小蝌蚪?jīng)]有找到媽媽,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幫忙,為更多的小蝌蚪找媽媽,好嗎?

  1、學習折疊青蛙,按自己的意愿添加相關的內(nèi)容。

  2、幫助輔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使其能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3、整理好學習用具。

  四、結束講評。

  你在折疊粘貼的時候,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活動延伸:

  讓幼兒欣賞連環(huán)畫《小蝌蚪找媽媽》,引起幼兒再次活動的欲望。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云的變化。

  2、發(fā)揮想象力。

  3、享受說兒歌的樂趣。

  4、鍛煉大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魔術棒、紙筆、錄音機、藍卡紙、雙面膠

  活動過程:

  1、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去玩時,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課件觀察云的變化

  老師手拿魔術棒,說:“云兒變變變”,就會把天上的白云變成不同的物體,然后出示課件的云彩,請幼兒說說云兒變成了什么物體。

  3、與幼兒一起說兒歌《神奇魔術棒》

  神奇魔術棒

  揮動神奇魔術棒,

  天上云兒變小花,

  再揮神奇魔術棒,

  云兒又變小白馬,

  猜猜再揮魔術棒,

  什么東西會變化。

  4、給兒歌創(chuàng)編動作并進行續(xù)編。如:再揮神奇魔術棒,天上云兒變成大老鷹……

  5、聽音樂,請幼兒畫出不同形狀的云,然后撕下來,用雙面膠貼在藍卡紙上,變成藍天白云圖片。

  6、討論:云彩還有什么變化?(快慢的變化:風大時云彩走得快。顏色的`變化:陰天時白云會變成烏云。多少的變化:晴天的時候云彩少等。)

  7、聽音樂變成長龍云彩到外面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前,帶幼兒到戶外觀察云彩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云彩像什么,一會兒變成什么。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白云,學會朗誦兒歌并用身體做出各種動作。另外,教師給幼兒提供表達機會,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讓幼兒在創(chuàng)編兒歌時體驗無窮的樂趣。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身體控制球,進行多種玩球的小游戲。

  2、能與同伴協(xié)一致的進行運球活動、共同玩球。

  3、懂得遵守游戲規(guī)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

  活動過程:

  一、 玩球。

  幼兒人手一個球,分散進行玩球活動,鼓勵幼兒想出各種玩球的方法。

  讓幼兒相互交流、學習各種玩球方法。

  二、移球游戲。

  教師:想一想,一個人怎樣給球搬家?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各種“搬家”方法,如:兩手心托球、用手背托球、用一只手和手臂夾球、把球夾在兩*之間、抱球在胸前等。

  引導幼兒想一想:兩人合作該怎樣搬運球?請兩個小朋友示范運球,然后兩兩結對進行運球練習。

  采用接力的形式開展游戲活動---胸夾球。安排幼兒兩兩面對面,用胸部或腹部夾住球往前走。(可采用接力賽進行)

  結對開展集體游戲----背夾球。采用接力賽形式進行,讓兩個幼兒背對背,用背部夾住球往前走。

  三、放松活動——玩球。

  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拍手、打氣、向上輕輕跳起等動作。

  活動分析:幼兒能想出各種各樣玩球的方法,在活動中很好的利用了發(fā)散性思維。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jù)交流中出現(xiàn)的不同畫面,理解"收集"的涵義,知道每個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積極參與集體討論,感受"收集"中蘊涵的美好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音樂、字卡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文字卡片“收集”

  提問:誰認識這兩個字?

  小結:收集就是將你喜歡的東西收在一起,藏起來。

  提問:你有喜歡的東西嗎?如果讓你來收集,你會收集什么?

  師說:如果讓我收集,我會收集各種各樣的好書,因為書看的多,知道的事情就多呀!你呢?

  幼兒:畫畫的東西,畫畫的東西都有什么呢?毛筆,飛機筆、油畫棒等。師:我從她的收集中知道他很愛畫畫、都說出收集的理由了、真有遠大志向。

  小結:原來,每個人想收集的東西都不一樣。盡管有些人沒有說,但是我知道你心里也有你喜歡的東西。

  二、解讀圖片

  過渡:今天我?guī)硪皇钻P于收集的書,在這本書里說了很多朋友收集各種各樣的東西,想聽嗎?

  配音樂朗誦詩歌至“藍色算不算東西?”

  提問:詩歌里都提到了誰的收集?(妹妹、奶奶、圓圓),他們收集的東西一樣嗎?都有些什么呢?(娃娃衣、大大小小的木屐、藍色的東西)

  師:原來每個人喜歡收集的東西都不一樣,那為什么要喜歡這些東西呢?先說說妹妹。

  1、妹妹

  提問:妹妹喜歡收集娃娃衣,為什么呢?我們來猜猜(愛漂亮…)

  小結:原來有些收集能讓人變的更美麗喲!

  2、奶奶

  師:說說奶奶,為什么奶奶要收集大大小小的拖鞋呢?我總覺得一個人一雙拖鞋就夠了呀?

  (舊換新,給家人穿—家人都有誰?)

  小結:原來有家人是很幸福的,在一起的時候,奶奶的收集是為了讓一家人過的更愉快。

  3、圓圓

  提問:圓圓問藍色算不算東西?你們覺得呢?

  小結:原來凡是這樣東西是藍色的,都是圓圓的愛!

  三、自主閱讀

  過渡:你看,我們花了一點時間就了解了這么一群人的收集,你知道么,除了我們?nèi)祟愊矚g收集,其實我們周圍的動物、還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界的朋友也喜歡收集,那它們喜歡收集什么呢?接下來,請你翻開書27頁,邊看邊記,把書里那些夏老師沒有講到的東西記在心理?纯闯诉@群人,還有誰喜歡收集?想想它們?yōu)槭裁聪矚g收集這些東西。ㄅ錁罚

  提問:除了剛才,夏老師跟你們一起看過的那些,你還看到書里介紹了什么新朋友的收集?(烏鴉、)

  1、烏鴉

  提問:烏鴉喜歡收集什么?書里有什么?這些東西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亮閃閃)

  師:在書上有畫很多亮閃閃的東西,除了這些世界上還有許多亮閃閃的東西,都會有哪些?烏鴉也會喜歡的`東西。

  小結:原來,烏鴉想收集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只要你愿意想,能想出更多!

  2、海邊

  提問:石頭堆在哪里?(海邊)原來,是海邊收集了——很多很多石頭

  海邊收集了這么多石頭,都引來了螃蟹朋友,這是怎樣的一些石頭呢?除了這些,你還見過什么樣子的石頭?

  師:哇!你們都迫不及待的要表現(xiàn)石頭的樣子了,這樣吧,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變成你心目中那塊最奇特的石頭!我當海邊,來收集你們!開始吧!

  3、小溪

  提問:這頁說的是誰的收集?大部分雨滴落在哪?(小溪里)原來是小溪收集很多很多的——雨滴

  師:青蛙朋友也喜歡這樣的美景!

  小結:是呀,因為大自然朋友們的收集,世界才如此美妙!所以,我們在大自然中能得到很多的快樂!

  4、感受媽媽愛的情感。

  提問:除了大自然朋友們也喜歡收集,有一位你們最熟悉的人也喜歡收集,翻開書看看是誰?(媽媽)

  師:我們來問問媽媽最喜歡收集什么?來,媽媽……

  師:看看,媽媽收集的東西,都有什么?(幼兒邊看書邊說)

  師:這真是一份非常特別的收集,這些東西會是誰的呢?為什么會收集這些呢?

  小結:媽媽收集的都是關于寶寶的東西啊!我們常常也會因為愛,而收集東,收集西。只要有了愛,這份收集就是最珍貴的。

  四、結束-愛的延伸

  師:媽媽對你們充滿了愛,那你愛你的媽媽嗎?

  你想用什么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收集東西,擁抱,親親,說一句話)

  師:今天,趁這個時間,請趕緊去媽媽身邊用你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吧!

  活動反思:

  其實孩子們對"收集"并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總是把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石頭、落葉、小草等,帶到家里,向?qū)氊愃频氖占饋怼?但孩子對于收集這個詞并不熟悉和了解,通過這個故事不僅將幼兒熟悉的人和動物收集到的東西,形象直觀的呈現(xiàn)在繪本中。同時,還夸張、擬人式的向幼兒介紹了大千世界中,如同"收集"的自然現(xiàn)象和景觀。在授課過程中,我運用直觀的方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中,了解了繪本的基本結構,如:封面、扉頁、封底。如:我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扉頁、封底的盒子哪?因為很多繪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然而,若無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個單獨的片段,因而與其中隱藏的意趣擦身而過。一旦,這種提醒開啟了孩子觀察閱讀時"有意識捕捉"的行為,則會更大地促進孩子閱讀的積極性并獲得閱讀的成就感。后繼的文本講述又自然包含了對孩子講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導孩子向繪本的"文"、"圖"欣賞中邁進。也適時的解決了這節(jié)課的難點:嘗試在圖的觀察和文字的聆聽中解讀文本中的構圖、語言模式,積累讀圖解圖的閱讀能力和經(jīng)驗。

  在說說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對課文進行了一次更加細致的了解和觀察,并有了"新發(fā)現(xiàn)",這樣自我意識就獲得了發(fā)展。這種集體閱讀方式培養(yǎng)和引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喜歡收集的東西,孩子們都能說出收集的理由!

  幼兒繪本講述活動已經(jīng)結束,但關于繪本有關的收集、展示活動卻開始開展起來,這樣可以讓幼兒親身體會到什么是收集與收集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背景:

  臉譜是我國傳統(tǒng)戲劇中角色臉部的化妝,其豐富的色彩和細致的構圖體現(xiàn)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強的視覺魅力。在大力弘揚民族文化、激發(fā)愛國熱情的今天,臉譜不失為培養(yǎng)幼兒審美情趣的良好教育資源。我們地處戲劇底蘊豐厚的閩南泉州,每次在觀賞大型踩街和文化藝術節(jié)的活動中,孩子們總是被色彩鮮艷圖案有趣的戲劇臉譜吸引住。因此,我選取了“臉譜”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讓幼兒在寬松式、游戲式的藝術活動中感受美、表現(xiàn)美、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進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活動實錄:

 。ㄒ唬┗顒幽繕耍

  1、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不同的繪畫形式——臉部彩妝。能大膽地自己臉上進行夸張的化妝,體驗化妝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引導幼兒收集有關的臉譜資料并帶到幼兒園,通過圖片、談話,豐富有關不同類型、夸張的臉部化妝經(jīng)驗。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活動室里掛上各種各樣的臉部化妝圖,布置一個迪斯尼樂園。

  3、鏡子、臉彩棒、干濕紙巾,各種表演服飾、道具。

  4、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入迪斯尼樂園,感受各種臉譜的美。

  師:迪斯尼樂園要舉行化妝舞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欣賞由小朋友收集來的各種類型的臉譜。

  幼:老師,這是孫悟空。

  幼:老師,這個臉譜上有國旗

  幼:我的這個有足球!

  (評析: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觀察、討論和交流。教師以傾聽者的身份分享幼兒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幼兒有關臉譜的感官經(jīng)驗不斷豐富)

  2、以變魔術的形式激發(fā)幼兒觀察化妝的興趣。

  (1)教師使用臉彩棒在自己的臉上快速涂畫,把自己化妝成米老鼠,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師畫了黑鼻頭問:這是什么?

  幼兒驚訝后笑:鼻子。

  師畫大大的黑眼眶說:這是我的大眼睛。

  幼兒瞪大了眼睛。

  師畫了紅腮幫,幼兒大笑。

  師畫玩胡須帶上耳朵,裝上尾巴問:我變成誰了?

  幼兒一下子笑了,大聲喊著:米老鼠!

 。ㄔu析:教師大膽快速的化妝幼兒感到很驚訝,他們沒想到老師會畫在自己的臉上,很快這種驚訝被有趣的發(fā)現(xiàn)所替代,幼兒感到化妝很有趣,很好玩,開心的笑了。)

 。2) 引導幼兒討論:你想化妝成誰?還可以怎么化妝?

  師:我變成了米老鼠,你想變成誰?想在臉上畫什么?

  幼:我想變成小白兔。

  幼:我想在臉上畫花。

  幼:我想變成麥當勞叔叔……

 。ㄔu析:教師的示范以有趣的魔術形式進行,融合了新材料臉彩棒的介紹和使用,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自然地學到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看到了繪畫成果,體驗到化妝的樂趣,紛紛想嘗試。)

  3、教師以米老鼠的游戲口吻提出化妝要求:

  師:(1)每個參加舞會的人都要進行臉部化妝。

  (2)可以用臉彩棒在自己的臉上畫線條、花紋、圖形,也可以涂色塊。

 。3)要動腦筋,自己設計,與別人不一樣。

  4、幼兒化妝,打扮自己,教師巡回指導。

  (1)重點啟發(fā)鼓勵幼兒大膽運用已有的繪畫經(jīng)驗進行化妝。

  提醒幼兒不要與別人相同,大膽地表現(xiàn);鼓勵幼兒互相幫助;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臉部化妝。

 。2)引導幼兒相互交流、互相欣賞。

  評析:一開始,一部分膽子大的幼兒拿起臉彩棒開始在臉上涂畫,一部分幼兒卻還在憂郁、觀望。我沒有急著催促他們動手,而是引導他們先觀察已經(jīng)動手的幼兒是如何涂畫的,再鼓勵他們大膽地往自己臉上畫:“你看。那些小朋友玩得多開心,你也試試看!毖惨曋,我不停地針對每一個幼兒的化妝或以商量的口吻:“是不是再把上面這個地方畫上幾條線?”或以暗示的口吻:“如果把紅色的嘴巴再涂大、涂寬一些,會更有趣!”“看著前面的臉譜再畫,慢慢來!薄叭绻茉偌由蠋讞l線就更好了……”引導他們不斷修改。十幾分鐘后,有幾個動作快的幼兒已經(jīng)把自己的臉畫好了。他們先是自己對著鏡子欣賞了一番,然后拽著同伴欣賞自己的臉,并一起哈哈大笑,其他小朋友受到了影響,于是,我大聲宣布:“畫好的小朋友可以去幫助沒畫好的小朋友,也可以去邀請旁邊的老師,幫她化妝,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耳朵、帽子和尾巴,打扮自己!庇谑牵⒆觽冇终业搅耸伦,并非常樂意幫助同伴,而沒畫好的幼兒也樂意別人幫忙,不知不覺中他們學會了互相幫助。

  5、幼兒自由選擇服飾、道具,參加舞會,隨音樂的'節(jié)奏大膽表現(xiàn),體驗快樂。

 。ㄔu析:嘗試化妝的過程是快樂的,這種快樂要大家一起分享。音樂響起,舞會開始,我與孩子們在歡快的邀請舞音樂聲中翩翩起舞,不斷交換舞伴,相互欣賞同伴的化妝造型,讓孩子們充分地體驗自己和同伴的創(chuàng)作樂趣。)

  三、活動評價:

  活動在歡笑和成功的滿足感中結束,也使我有了更深層次的反思:盡管孩子們的化妝并不都很完美,但在活動中他們由始至終都是快樂的,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臉部彩妝這種藝術形式的美的感受和體驗,毫無疑問,這個活動對幼兒的成長是有價值的。一個活動的成功,需要教師自己十分投入地參與活動;需要教師盡量用夸張、詼諧的表情和支持鼓勵性的語言進行指導;需要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方法機智、靈活、多樣;需要教師指導時對幼兒的舉動觀察入微,才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同時也需要教師能根據(jù)活動進展的情況和幼兒的興趣點及時調(diào)整活動原有計劃,從而更為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10以內(nèi)物體,說出總數(shù),并能用數(shù)字表示相應物體的數(shù)量。

  2. 能根據(jù)點數(shù)的結果將數(shù)、量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大點卡,數(shù)字卡(0——9)一套、水彩筆、粘貼圖案、表格每人一套(電話號碼教師提前填好)。如:

  6 0 3 2 3 5 7 9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今天我們要和數(shù)字寶寶做游戲,請看:(出示點卡和數(shù)字卡)。

  提問:數(shù)一數(shù)這張點卡上有幾個點點?能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二. 過程:

  1. 提問:如果放假的時候你看不見你的好朋友但又非常想念他,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多種方法,如:去找他玩;給他打電話,引出電話號碼。)

  2. 要給好朋友打電話需要知道什么呢?(電話號碼)

  有的小朋友不認識字,你們想一想怎么才能讓他們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呢?(用點來表示)

  3. 電話號碼連連看。

  每位幼兒根據(j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卡片(可以畫、粘貼等)如:

  6 0 3 2 3 5 7 9

  教師提示:一個空格內(nèi)只能表示一個數(shù)字;請幼兒討論“0”的表示方法。

  教師巡視查看幼兒數(shù)、量的一一對應情況。

  4.展示自己制作的電話號碼卡。

  三. 小結:

  今天小朋友自己設計制作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卡,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以后可以相互聯(lián)系。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02-11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選】中班教案08-0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8-02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