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山茶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鄂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組的一篇課文。該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該文用濃重的抒情筆法描繪了它的美、嬌、艷,并使人感悟到山茶花的神韻,即“山茶花骨朵有股特別的勁兒”。進而使讀者聯(lián)想到“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哲理。引發(fā)出人們更多更深的思考。另外,該文語言生動形象,描寫逼真,將人能置身于茶花爛漫,芬芳四溢的花海之中,令人留連忘返,美不勝收。
設計理念:閱讀課就是教師指導下的讀書課。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讀的要求逐漸提高,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讀出形,能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所描繪的形象;讀出情,能感受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和言外之意。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7個字。
2、學習文中出現(xiàn)的比喻句,了解設問句和反問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體會作者說的“一股特別勁兒”中蘊含的堅韌、頑強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比喻句,了解設問句和反問句。
2、通過朗讀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別的勁兒”。
課前準備:
1、山茶花的課件。
2、組織學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資料并在課前感知寫山茶花的古詩。
教學流程:
一、欣賞山茶花,整體感知文本。
1、欣賞陸游的《山茶》。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shù)枝紅”你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什么花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欣賞山茶:請你們邊欣賞邊聽老師朗讀,欣賞完了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
二、品讀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過渡:欣賞了山茶花,你能用一個字來說說你現(xiàn)在的感受嗎?(隨交流板書:美)
1、學生默讀課文:山茶花真是美極了,請你們默讀課文1——3自然段,找出山茶花美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讀一讀。
2、學生交流,隨機引導學生學習句子:誰來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隨交流隨機板書:花色美)
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樣的白!像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一樣晶瑩。
、僦该涣骶渥樱S交流出示句子。
、谀銖哪睦锔杏X到山茶花很美?
、勰阋娺^高山飛瀑濺出的水花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苤笇W生朗讀:這么美的山茶花,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呢?
、荻喾N形式練讀(指名讀、點評讀、齊讀)
句子2: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綠的清潭,帶著波光,又帶著陽光。
、僦该涣骶渥,隨交流出示句子。
②引導學生感受墨茶,指導朗讀:生活中你見過綠色的花嗎?現(xiàn)在見到綠色的山茶花,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這種感受讀給你的同桌聽嗎?
、蹖W生同桌互相讀句子。
、苤该x,教師點評: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見墨茶在陽光下對我們微笑,誰能讓墨茶的笑容更燦爛一點?
、輰W生分組讀句子。
句子3:粉紅的呢?那是織女用朝霞和白云織成的輕紗。
、倌阌X得哪里美?引導學生感受:朝霞是什么顏色的?白云是什么顏色的?是啊,火紅的朝霞和潔白的白云揉在一起的輕紗,美不美呢?
②指導學生朗讀:誰能把朝霞和白云織成的輕紗讀出來?
、蹖W生多種方式練讀(自由讀、指名讀、同桌合作讀、男女生合作讀)
在引導學生把三色的山茶花學完后,讓學生齊讀這幾句。
句子4:真是美極了!白的、紅的'、紫的、墨色的、粉紅的……一株樹上有好多種顏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顏色不同,那真叫絕!
、僦该涣骶渥樱旖涣鞒鍪揪渥。
、诶斫狻敖^”:什么是絕?山茶花哪些地方絕?山茶花還有什么顏色呢?
③指導學生朗讀。(指名讀,齊讀)
在學生學習完寫山茶花的句子后,引導學生拓展:你能仿照樹上的比喻句說一說你喜歡的花色嗎?(先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句子5:有單瓣的,也有重瓣的,有疊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瀟灑而舒展。
、匐S交流出示句子:這說的是山茶花的什么美?(隨交流板書:花形美)
、趯W生欣賞圖片,判斷花形。
、劭磮D片理解“排列有致”。
、軐W生讀句子。
3、學生配樂朗讀1——3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山茶花的樣子。
三、賞讀文本,體會山茶花的特別勁。
過渡:即使閉上眼,你也會感受到山茶花的美啊,美啊,山茶花為什么這樣美?
1、學生交流。(引出板書:花骨朵特別勁)
2、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請你們默讀第五自然段,用“——”畫出山茶花骨朵特別的句子。
3、學生交流,隨交流學習句子。
句子:幾乎是花一謝就又冒出了來年新花的骨朵。原來山茶花骨朵是這樣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季又一季地準備著。
、僮杂勺x句子: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讀懂了什么嗎?
、趯W生交流(隨交流隨機板書: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季又一季)
、垡龑W生體會:在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季又一季地準備過程中,山茶花會經(jīng)歷什么呢?
4、學習反問句。
、俪鍪痉磫柧洌合铝四敲创蠊Ψ,花了那么大力氣,開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趯W生讀句子: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③學生給句子換成陳述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氣,開出的花一定很美。
④學生自由讀這兩句話,感悟反問句的作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回歸文本,升華情感贊美花骨朵。
1、小結(jié):正是由于花骨朵這樣一個月又一個月地下功夫,一季又一季地花力氣,我們才能欣賞到上茶花的美。(板書:下功夫花力氣)
2、引讀課文,贊美花骨朵:讓我們一起對山茶花骨朵高聲說:
3、齊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2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對難句的理解,感受富蘭克林的勇于探索,敢于試驗的精神。
(二)教具準備:
小推車、小黑板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指名讀詞語。
雷暴爆炸揭開鑰匙不足為奇
上帝推測斃殺驟然欣喜若狂
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2.細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可用哪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為什么說它可怕?古時候人們把他看成什么?這說明什么?讀這段時應用怎樣的語氣?
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第2-5自然段。
第2自然段:
介紹富蘭克林。
這段有幾句話,各是什么作用?介紹過渡段。
第3自然段:
富蘭克林觀察到雷暴與靜電有哪些相似之處?得出的大膽推測是什么?“人們熟知”指什么?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什么叫“冷嘲熱諷”?指導朗讀。
第4自然段:
自讀討論富蘭克林做了個怎樣的實驗?這個風箏特殊在哪里,怎樣放的,發(fā)現(xiàn)什么,心情怎樣?指導朗讀,復述內(nèi)容。
第5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講什么?“震驚了世界”?(使世界上人們大吃一驚)“宣告”?(公開告訴人們)“無稽之談”?(沒有依據(jù)的話。)“天火之謎”已被富蘭克林解開,與第2自然段設問自答的內(nèi)容互相照應,“風箏實驗”震驚了世界,指導朗讀。
。3)你覺得富蘭克林是怎樣的人?齊讀第6自然段,說說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導朗讀。
3.總結(jié)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秘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進行了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富蘭克林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研精神,說明了只有經(jīng)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4.練習用“推測”和“不足為奇”造句。
(1)說說這兩個詞語的意思。
。2)指名口頭造句,集體評議。
(3)書面造句,寫在作業(yè)本上。
5.布置作業(yè):
憑借段落大意復述課文。
板書設計:
25天火之謎
早就觀察大膽推測
決定實驗--放風箏--震驚世界
(四)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需要掌握的字的讀音:
干癟 憔悴 吞噬 殷實 溫馨 寵愛 諂媚 青睞 親昵 憂心忡忡 虬枝 莠子 秕子 糟糠
2.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干癟 憔悴 吞噬 殷實 寵愛 諂媚 青睞 親昵 憂心忡忡 孤芳自賞 五彩繽紛 各抒己見飽經(jīng)憂患 眾說紛紜 弱不禁風 歸宿 理睬
3.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借助所描繪的物寄托抒發(fā)作者的情懷的寫作手法。
4.了解擬人化的寫法:
把無生命的物人格化,賦予人的行為、思想、感情,抒發(fā)作者的情懷。本文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文中賦予了“秋”的物象以生命,它們的.形象中都融入了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都有人的血脈。這樣的手法稱之為擬人化的寫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比閱讀,進一步明確本文粗線條寫景、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通過描寫七種既獨立成章又互相聯(lián)系的寫法。
三、情感目標:
了解大意,體會“秋魂”,激發(fā)謙遜真誠、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建議
一、主題思想
作者抓住秋天特有的景物,把它們綜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秋的靈魂和神韻并進行歌頌,借此贊美了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二、思路結(jié)構(gòu)
全文一共有七個部分,分別寫了秋實、秋色、秋味、秋風、秋葉、秋土、秋景。這七篇“短文”在構(gòu)思方面有內(nèi)在的規(guī)律。從總體構(gòu)思上講,每篇“短文”的思路、順序都是由此及彼——先寫“物”,再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物及情;從表達意圖上講,幾乎所有的“短文”都是借物寫人,都是為了表現(xiàn)人,表現(xiàn)人的成長、人的品格、人的追求、對人生的理解;從布局謀篇上講,不少的“短文”都是由設問領起下文。
三、寫作特點
1.擬人手法的運用,賦予秋天各種景物以人的特征,滲透著作者的感情。
2.結(jié)構(gòu)、語言富于變化,避免了單調(diào)、呆板。
四、朗讀法教學建議
朗讀法適合于所有抒情散文,本文也不例外。學習本文要反復朗讀、吟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深刻的內(nèi)容。朗讀時可分以下步驟:
一是讀準字音,理解詞義,學生利用字、詞典讀準“自讀提示”所列加點字的字音并掌握詞義。本文使用成語較多,讀時注意停頓。
二是讀出語氣、句式的變化。本文語氣多變,陳述句、疑問句(設問、反問)、感嘆句、祈使句多次出現(xiàn);句式靈活多樣,排比、反問,整句、散句的運用,大大增強了感情的表達,朗讀時,應注意區(qū)分。
三是讀出感情。本文寫景抒情、感情色彩強烈。全文通過描寫秋實、秋色、秋味、秋風、秋葉、秋土、秋景來歌詠秋天,歌詠秋天的成熟與思考。故全文應以歌頌、贊美、抒情的基調(diào)朗讀。另外,本文還運用了擬人、排比、反問、設問等修辭手法,把秋天寫得有思想、有色彩、有滋味、有感情,給人以無限的遐思。朗讀時注意把握這個特點。
五、討論法教學建議
本文內(nèi)容含義深刻,許多語句意味雋永,耐人尋味,如果采用討論的方法閱讀,學習效果更好。討論圍繞以下三個大問題展開:
一是全文整體的理解。此題在學生自讀完的基礎上,先概括各部分大意,再總結(jié)全文中心,然后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討論對“秋魂”的理解。
二是結(jié)合課后練習二,圍繞課文中的一些重點、疑難句展開討論,討論時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文意。這一步比上一步更進一層,學生必須對課文有全面、較深刻的理解。
三是圍繞本文語言上的特點展開討論。文中運用了擬人、排比、設問等修辭手法,學習時找出幾個例句,分組討論這些修辭手法對表達思想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并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學過程: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5—6分)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么?(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A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ㄒ觥队巫右鳌、作者:孟郊,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qū)懢偷。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二、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詩,指導朗讀,初步導出學生的感情。(用反復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A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發(fā)情感——(7分)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讀,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直接向參考書尋求答案)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說說你的理解,并告訴老師你是借助什么來理解的?
(借助:參考資料、圖畫、想象、以前的舊知識……)
。2)、最后一句話最難以理解。
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后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薄赣H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l說那些綠茵茵的小草,就能報答太陽母親的光輝呢?
四、情讀體驗,深入悟情——(10分)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于對兒女的愛牽動著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們就會油然地對這位母親產(chǎn)生一種崇敬的感情,請你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A案:一位“慈祥”的母親、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一位“關心孩子”的母親……)
表達了她的一種怎樣的感情?
。A案:把自己對兒女的愛心與關切全部融入了一針一線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團圓;游子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顆母親的愛心……)
師述: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代吳越民間有一種風俗,家中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要為他做衣服,針線一定要縫得細密,這樣出門人才會早早歸來。你能再來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詩嗎?
師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遠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著母親為你連夜趕制的衣服……你會怎樣想?
。A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是啊,母愛難忘,母情難舍,請你再來讀一讀最后兩句詩。(讀出一種深情而感激的語氣來。)
五、嘗試實踐,延續(xù)情感——(6分)
(1)、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同學們,現(xiàn)在就以您的筆,寫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板書“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保ㄔ俾爠偛诺囊魳罚M入情境后,嘗試書寫)
(2)、寫好一段話,交流這段話。
六、評價交流,深化情感——(6)
1、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簡要評價。
2、在課后可繼續(xù)學習另外的一首古詩《游子吟》。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按課后作業(yè)中有關鯨的幾個方面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2,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詞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課后的問題讀懂課文
3知道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刁性,培養(yǎng)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能按照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習性這3方面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理解鯨是哺乳動物,不屬于魚類
三,教學準備:
鯨的掛圖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1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通讀課文,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部分新詞
2按課后問題的分段提示給課文分段,初步知道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習性
3學習第一段,體會鯨的龐大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讀題(注意正音),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體裁,揣測)
出示鯨的掛圖通過看圖,你知道鯨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生活在海洋里,形體像魚,很龐大等)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鯨的知識
2自學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通讀課文
。2)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嘗試自己解決
。3)引逐段默讀,劃出每個自然段中概括鯨的特點的句子
3檢查自學
(1)出示帶生字的詞,讀一讀
(2)請學生挑選易讀錯的生字詞領讀
特別注意:"鯨,斤"的區(qū)別,哺,壽(翹舌音)
。3)板書"肺",強調(diào)右半部分筆順
。4)討論難理解的詞語(酌情處理,上胯,鰭,須板等詞可利用掛圖或簡筆畫幫助理解)
。5)說說鯨有哪些特點交流中相機引導朗讀有關段落,明確各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注意正音)
4,根據(jù)課后習題2,給課文分段
討論中引導學生明確以下兩點:
。1)第二自然段是概括地說鯨是哺乳動物,第3,4自然段介紹鯨的胎生,用肺呼吸的特點,進一步闡述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應歸并為一一段
。2)第5,6自然段分別講鯨在吃,睡兩方面的特點,均屬鯨的生活習性,應歸并為一段
5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思考課后習題1
。1),圈劃最能表現(xiàn)這一特點的詞句
(2)討論:課文怎樣生動地寫出鯨的.龐大
、俪鍪菊n后習題3
(1),比較兩個句子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后者采用舉例,列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引發(fā)讀者想象,更深切地感受到其嘴巴的寬大)
②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到鯨的龐大引導邊想象邊朗讀
。3)小結(jié):課文抓住鯨龐大這一特點,采用了對比,列數(shù)據(jù),舉例等說明方法,具體生動地寫出了鯨的龐大
網(wǎng)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三段,繼續(xù)按課后的問題讀懂課文
2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愛好,讀讀,畫畫,寫寫,進一步了解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習性,培養(yǎng)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
。ǘ┙虒W過程
1根據(jù)課后習題1(2),(3),自學第二,三段
2圍繞課后習題,四人小組范圍內(nèi)交流討論
3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完成其中一,二項作業(yè)
(1)讀短文,然后聯(lián)系課文第二段內(nèi)容展開想象,補寫蝦將軍的說話內(nèi)容
一天,太平洋地區(qū)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魚類運動會許許多多各色各樣的魚都游到一個指定的海峽,并順利地通過蝦將軍把守的賽場大門一條小鯨得到消息,也急忙趕來參加,當他正準備游進賽場大門時,被蝦將軍擋在門外鯨覺得莫名其妙,便問:"我為什么不能進去"蝦將軍說:"因為你不屬于魚類,所以不能人內(nèi)參賽"鯨既委屈又生氣,振振有辭地說:"我的名字是’魚’字旁,人們也常叫我’鯨魚’,我怎么會不屬魚類呢"蝦將軍很有耐心地解釋說:"()"鯨聽后想了想,覺得有理,便乖乖地游走了。
填表,并說它們是怎樣吃食的
種類
吃什么
怎么吃(動詞)
。3)把鯨呼吸,睡覺的特點,用簡筆畫形式畫下來,配以文字說明
4交流討論,相機指導朗讀
5你對鯨哪一方面的特點最感興趣,重點讀那一自然段
6總結(jié)全文
(1)學習課文,你對鯨有什么新的認識還有什么疑問(鼓勵學生到課外查找資料釋疑)
。2)縱觀四篇常識性課文,你認為在寫法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7作業(yè)(任選一題)
(1)分類摘錄采用舉例,對比,打比方,列數(shù)據(jù)等說明方法的句子,讀一讀
。2)課外觀察一種熟悉的生物的某方面特點,用上常用的說明方法,寫一段話
板書:重量
體形很大長度
胎生說明方法
鯨哺乳動物舉例
用肺呼吸列數(shù)字
吃什么打比方
生活習性
怎樣睡覺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其中表示數(shù)的6個生字。認識6種筆畫,通過誦讀,體會童年的快樂。
2、體會游戲的有趣和童年生活的.快樂。
重點難點:
認識6個生字,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教師領讀兒歌。
師:這些兒歌里有些什么?生:兒歌里有很多數(shù)字。
師:想跟老師一起讀嗎?注意讀準這些數(shù)字的字音。
二、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yi、si、wu、zhi、shi、zhi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līǎng是三拼音節(jié)。
2、把數(shù)字漢字用“0”圈出來,多讀幾次。
3、同桌互讀互學。
三、學習生字“一、三、五”。
1、借助插圖,引出生字,讀準字音。板書:wu、yi、pai、san。
認識筆畫:一(橫)I(豎)﹁(橫折)
3、認識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
認識田字格。
1、指導書寫。
三學習生字“二、四、六”。
1、讀誰字音。
2、認識筆畫。點()、豎彎()、撇()。
3、指導書寫。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有關語文的教案04-03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07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