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05 09:36:23 教案

語文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通用9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愛勞動的作風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正確。辨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養(yǎng)一種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設計

  導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那么,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這就是《魯濱孫漂流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魯濱孫落難荒島是怎樣活下去的?

  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快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魯濱孫在荒島的思考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

  2每個階段的側(cè)重點是什么?

  3這幾個階段的前后聯(lián)系是什么?

  4簡要概括文中蘊含的道理。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參與

  教師小結(jié)

  一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而要努力看到積極的因素,從而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魯濱孫在逆境中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研讀探究

  教師導學:魯濱孫是怎樣的一個人?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體會他的心理變化過程。

  思考題:

  1身陷絕境的魯濱孫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樣看待魯濱孫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學生朗讀第1~3段,體會魯濱孫的心理變化

  學生朗讀4~9段,考慮魯濱孫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學生朗讀10~12段,魯濱孫怎樣進一步調(diào)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態(tài)?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

  教師小結(jié)

  人沒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魯濱孫說服自己要頑強地活下去,這需要很的的勇氣,他是一個非常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人。

  體驗反思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學習或生活中曾經(jīng)遇到或正面臨的一兩件不幸或挫折,試仿造課文中’借方”和貸方”的格式,把好處和壞處排列出來

  教師小結(jié)

  生活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要正確辨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養(yǎng)一種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布置作業(yè)

  1積累字詞

  2假如你像魯濱孫一樣被棄荒島,你會怎樣想?將怎樣做?發(fā)揮想象,寫一篇短文。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我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

  學習重難點:把握訪談的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嗎?(葉圣陶、老舍等),那么你們見過這些作家嗎?有一位苗苗小同學不但見過很多著名的`作家,還采訪過他們呢。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有關苗苗同學采訪著名作家季羨林爺爺?shù)膬?nèi)容。讓我們?nèi)タ纯此麄兌颊劻诵┦裁础?/p>

  2.板書課題。3.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讀通句。

  4.檢查自讀情況。

 。ǘ┚x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自讀課文,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再讀課文,說說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問題?(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

  3.結(jié)合插圖,體會文中人物的年齡、身份與情感,并通過感情朗讀表現(xiàn)出來。

 。ㄈ┻_成共識,感受閱讀樂趣。

  1.在小組內(nèi),根據(jù)文中談到的問題,選擇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感受?梢蕴岢雠c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全班交流,重點交流“閑書”問題:

 。1)在苗苗對季老的采訪中,他們用了很長時間在討論看閑書。那么到底閑書知什么,能結(jié)合課文談談你們的理解嗎?

  (2)同學們能從兩個人的交流中體會到閱讀能帶來歡樂,幫助寫作。老師也特別喜歡閱讀。我想這樣說,“閱讀,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知識的大門”。你能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對閱讀的感受嗎?

 。3)教師小結(jié):看來,“閑書”不閑,著名詩人也曾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苯裉,老師想說的是,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吧!

  1.與二人名字相關。

  2.寓意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yǎng);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領會蘇洵關心國家、反對屈辱求和,主張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諷今的現(xiàn)實針對性。

  2.提高學生對古今異義詞語的準確識別,運用的能力。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用多種論證方法逐層論證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上學期曾學習過賈誼的《過秦論》,作者借評論秦的興亡來告誡當時的封建統(tǒng)治者要吸取歷史教訓。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阿房宮賦》,杜牧就秦國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從而導致覆亡來諷時刺世。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六國論》,看看作者蘇洵這位封建時代的進步知識分子又在借評論六國滅亡來闡述什么樣的政治主張。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據(jù)說27歲才發(fā)憤讀書,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遂通六經(jīng)、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現(xiàn)在河南開封),以所著文章22篇(《幾策》二篇、《權書》十篇、《衡論》十篇)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他。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人競相模仿。因此,蘇洵將自己的文集命名為《嘉祐集》

  蘇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父子三人合稱“三蘇”,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國滅亡的時代背景(幻燈)

 、夙n魏楚以地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韓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漢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溫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陽予秦

  ②秦滅六國時間

  前230年滅韓

  前225年滅魏

  前223年滅楚

  前222年滅趙、滅燕

  前221年滅齊

 、哿鶉骨卮笫履瓯

  前269年趙將趙奢擊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趙,大破秦軍。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軍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麗,宜安,被趙將李牧擊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擊退。

  戰(zhàn)國時代由于生產(chǎn)方式的變化,各諸侯國都開始進行改革,眾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成功,為秦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而六國因循守舊,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日漸衰落,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終至滅亡。后來秦國用了8年的時間滅了六國,統(tǒng)一了天下。

 。2)蘇洵所處的北宋的時代背景(幻燈)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盟”議定。北宋每年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宋仁宗慶歷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與遼訂盟,每年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同年,宋與西夏達成協(xié)議,西夏對宋稱臣,宋每年送給西夏銀十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

  作者所處的北宋王朝,對內(nèi)專制集權,對外卑躬屈膝,內(nèi)憂外患,始終不絕。北宋初期,西、北方邊患嚴重,自開國至英宗治年年間,宋和遼與西夏開戰(zhàn),敗多勝少。軍事上的.軟弱無能導致外交上的妥協(xié)投降,北宋為求茍安,年年割地納貢。而這樣沉重的負擔,全落在百始頭上。國難當頭,矛盾尖銳,茍洵針對這樣的現(xiàn)實寫作此文,用于諷喻宋王。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速讀,熟悉課文。

  2.教師范讀,正音,并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jié)奏。

  3.學生依書下注釋,粗通文意,有疑問的地方勾畫出來課堂提問。

  4.學生熟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對課文熟讀成誦。

  2.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論證結(jié)構(gòu)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本文開門見山地提出中心論點“弊在賂秦”,接著從正反兩個不同的角度,即“賂者”和“不賂者”,均受賂秦之害進行論證。“賂秦”的國家因“賂秦”而“力虧”;不賂秦的國家因“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不賂者以賂者喪”。最后總結(jié),重申論點,“弊在賂秦”。

  2.第2段以“割城”為例,論證“賂秦”之弊。

  緊承第一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寫韓、趙、魏三國把祖先艱難得到的土地輕易拱手送給秦國,而“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從而論證“弊在賂秦”的論點。

  3.第3段,以“不賂者以賂者喪”的事實,進一步論證“弊在賂秦”。

  緊承第2個分論點“不賂者以賂者喪”,文中寫齊、趙、燕三國雖“義不賂秦”,但“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從而論證“弊在路秦”的中心論點。

  4.第4段承上啟下,提出“為國者”不要被敵國的“積威之所劫”的勸告。

  5.第5段,借時諷世,借古喻今,諷諫北宋王朝改變妥協(xié)政策,奮起抵抗。

  將六國的情況與北宋情況作對比,證明六國力量遠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六國滅亡的舊事,點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三、論證方法

  1.對比論證

  用攻戰(zhàn)中秦之所得,諸侯之所失與賂秦中秦之所得、諸侯之所失對比,說明秦不用戰(zhàn)爭就能獲得土地,六國不用戰(zhàn)爭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國最終滅亡,是歷史必然,將秦與六國對比,將六國與六國對比,同樣證明六國破亡為歷史的必然。

  2.引證法

  引用蘇代的話,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钡挠^點。

  3.例證法

  列舉六國滅亡的史實,證明觀點。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回顧全文的論證結(jié)構(gòu)。

  2.檢查背誦。

  二、結(jié)合課后蘇轍《六國論》作比較閱讀

  1.學生自讀蘇轍《六國論》。

  2.分組討論兩文異同。

  3.總結(jié)

 。1)相同點:

  兩文都很重視韓魏兩國在七國紛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蘇轍認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因此六國應“厚韓親魏”。蘇洵也認為“以地事秦”中韓、魏兩國最為突出,“為積威之所劫”,最終招致滅亡。

 。2)不同點

 、倭鶉茰绲母驹颉

  蘇洵認為在于六國爭相以地賂秦。蘇轍認為在于六國沒有遠略,背盟敗約,自相殘殺。

 、趦善恼碌淖罱K目的。

  蘇轍就史論史,結(jié)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蘇洵是借古諷今,由論史轉(zhuǎn)向論策,為六國設想出總體策略。首先,不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殺良將。其次,“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边@些策略實際上也是對北宋朝廷說的。

  蘇洵的憂國之心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三、布置作業(yè)

  1.進一步落實背誦。

  2.歸納整理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及詞類活用等現(xiàn)象。

  附:板書設計

  六國論

  蘇洵

  一、解題

  1.關于蘇洵

  二、分析論證結(jié)構(gòu)

  三、論證方法

  1.對比論證

  2.引證法

  3.例證法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習默讀課文,并能有條理的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安培專心研究科學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專心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會講述“黑板”跑了這個故事。

  學會默讀課文(動嘴,不動聲)。

  教學難點:

  課題上,黑板兩字,為什么要加引號,黑板指什么;

  通過讀課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專心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有關安培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能讀正確、流利;學會默讀(動嘴不動聲);書寫生字:數(shù)搞 考 始 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 14 “黑板”跑了

  學生齊讀課題

  2黑板沒有腳,怎么會自己跑了呢?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初步讀懂課文

  1自讀

  要求:準字音,通句子,給課文標上自然段。

  2檢查

  安培 物理學家 搞科學研究 聚精會神

  思考 計算 演算 豎著 粉筆

  移動 掏出 開始 結(jié)果 車廂

  熱鬧 準備 繼續(xù) 車輛 只顧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學生默讀課文

  做到:動眼(拼音和字一目雙行)、動腦、不動聲。(教師檢查)

  4分段指名讀全課文

  5齊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6討論交流

  三學習生字:數(shù) 搞 考 始 計

  1齊讀生字,分析字形。

  2教師范寫。 3學生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圍繞“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這個中心學習課文,指導學生朗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課文講了誰的故事?

  板書:安培

  二討論理解課文

  課文用一句話來介紹安培。請找出來讀一讀。

  1學第一段

 。1) 學生自由讀

 。2) 指名讀

 。3) 怎樣讀好這句話?

 。4) 相機圈出: 法國 著名 物理學家

  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

  課文就舉了一件事,來說明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什么事?

  討論;

  對,安培把馬車車廂的后壁誤認為是黑板。所以,課題黑板跑了,其實是------------跑了。所以課題上加了引號。用來表示不是真的黑板,而是馬車車廂的后壁?上攵才喔憧茖W研究非常專心。

  課文的哪些句子能說明安培搞科學研究的的確確非常專心。

  2學習二--五段

  分小組討論,找出句子讀一讀。(在課文的.第二--五段中)

  全班交流討論,并隨機指導朗讀。

  安培這樣專心,用課文中的一個成語來說,叫---------聚精會神

  陸老師還送給大家一個成語:全神貫注

  三總結(jié)課文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學習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生字:備 粉 移 精;練習講故事;完成練習。

  教學過程:

  一指導講故事

  1齊讀

  2出示題綱:

  介紹安培

  講清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怎樣把馬車車廂的后壁誤認為黑板。

  3同桌互講

  4指名講(評議)

  二補充練習

  1做口算時題時,我們常常需要( )。[心算 計算 演算]

  2愛迪生是世界上( )的科學家。[著名 獨一無二]

  3上課時,我們應該( )聽老師講課。[仔細 專心]

  4我下定( )把字練好。[小心 決心]

  三學生書寫生字:備 粉 移 精

語文教案 篇5

  知識與技能:

  1、對本單元的詞語進行歸類復習與鞏固,積累詞語。

  2、學寫比喻句,學會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寫生動。

  3、學習蘇東坡“靈隱題聯(lián)”的故事,以《靈隱題聯(lián)》為依托,開展“趣味語文故事會”。

  4、自主閱讀記景抒情散文《落葉》懂得奉獻、給予可以讓生命變得溫馨、美麗而精彩。

  5、完成一篇《我喜歡的一處風景》的習作。 過程與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讀、說、寫等練習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詞語,在寫中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讀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積累詞語以及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樂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1、學寫比喻句。2、完成習作。

  教學準備

  1、預習語文樂園一。

  2、查找資料,準備“趣味語文故事會”。

  教學課時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同學們,新學期的第一個“語文樂園”向我們敞開了大門,快進來看看,這里都有些什么呢?

  二、詞語超市

  1、課件出示詞語,自由讀詞語,教師巡視,看看學生是否需要幫助。

  2、輪流讀詞語,糾正讀錯的字音。

  3、復習了解詞義。

  4、不懂的詞語提出來,、詞典或大家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5、分小組用詞語口頭造句比賽。

  三、金鑰匙

  1、課件出示句子,讀一讀。

  2、說說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3、指名回答。

  4、口頭練習造比喻句。

  5、集體評議。

  6、小結(jié):造比喻句時,一定要注意這兩種事物有類似之處,通常把抽象的、復雜的用具體的、簡單的事物來說明,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這些詞語。

  2、造5個比喻句。

  3、預習“閱讀欣賞”。

  第二課時

  一、自主閱讀

  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

  2、學生根據(jù)提示,進行自主閱讀。

  3、讀了這篇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4、分組朗讀,評出讀得最好的一組,表彰。

  二、語文故事

  1、自讀短文,思考:故事講了什么?蘇東坡是什么時代的文人?有關蘇東坡的其他文學故事你有沒有讀過?

  2、全班交流討論。

  3、什么是趣味語文故事?

  4、小組講故事:注意不要照搬照念,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小組內(nèi)評一評、討論:誰的故事講得最好?

  5、小組派代表到班上講故事。

  6、評出故事明星,談你的收獲。

  三、布置作業(yè):

  1、以“趣味語文故事會”為題材寫一篇日記。

  2、預習“語文生活”。

  第三、四課時

  一、語文生活

  1、課文借鑒 在這個單元里,同學們學習了《美麗的“三潭印月”》、《“天涯”踏浪》等課文。這些課文內(nèi)容雖說不同,但在表達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作者是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來寫的的。我們今天要寫的習作也要按一定的順序來寫。

  2、思路形成 本次作文要求我們寫喜歡的一處風景,大家回顧一下,你最喜歡的一處風景是哪里?你看到的景物什么樣?像什么?這處景物過去什么樣?和哪兒的景物有聯(lián)系、有相似之處?關于景物有怎樣的故事或者傳說?關于景物前人有哪些描述?從景物的歷史、現(xiàn)實中你有怎樣的感悟、感想?

  3、提綱舉例(以課文為例) 4、習作(1)梳理思路,完成寫作提綱。(2)題目自擬。(3)修改。(4)謄寫。(5)講評。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僬J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谟懈星榈乩首x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課文內(nèi)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fā)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蜜蜂教案教學設計好

  ④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課前準備

 、偕衷~卡片(也可制成電腦課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筆畫可以閃爍)。

 、趲熒餐鸭嘘P蜜蜂的資料。

  第一課時

  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诎鍟n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③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僮宰x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③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article/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苷w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細讀感悟,經(jīng)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趯W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soft/。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nèi)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么?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復述這一自然段內(nèi)容,然后同桌互述。

  課堂練習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使同學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完成能讀、會讀和讀好的過程。

  2、掌握要認的生字和課文中的局部其他生字,體會夏天雨后游玩嬉戲的歡快心情。

  3、鼓勵同學們讀而優(yōu)則背,試著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要認的生字是重點。

  2、能夠依照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讀出愉悅的心情是難點。

  教學構(gòu)想:

  以讀為本。設三關,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識字、理解與想象交叉其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課。

  1、師:同學們,前兩天,我們這兒下了大雨,大雨過后,你們在學校里怎么玩的?(可根據(jù)同學說的相機教學幾個生字,比方“踩”、“濺”等)

  2、師:誰能用一句話來說說自身雨后玩水的感受?

  3、揭題。師:也是在一次大雨過后,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看到一群小朋友盡情地玩耍,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小朋友們玩耍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后》。齊讀課題兩遍。師:說不定,詩里所寫的就有你們的影子哦,大家想不想聽聽課文呢?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課文。

  請同學們認真聽,聽完后,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2、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幾分鐘時間,請你們借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一遍可以,兩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來,用來喜歡的方法去認識它們。

 。◣熝惨晠⑴c,褒揚查字典的同學、小組合作識字的同學和其他采取新穎有效的學習方式的同學,給其他同學啟示,使學習方式更加多樣,更適合自身。)

 。2)交流識字效果。

  A、師:通過學習,你們認識了哪些字?能把你的識字的好方法推薦給大家嗎?

  簡單一點的生字,如“踩、跤、糟糕、射、奮、驕傲”等字,可讓同學自身說出記憶方法。

 。ń處熞约钚缘恼Z言褒揚這些同學)

  對于“唇、撅、赤”等難記的字,重點拿出來與同學們討論識記方法。

  如“唇”字:“唇”在哪里啊?用手摸一摸!俺唷弊郑簳展P順。

  B、全班齊讀生字詞。

  c、聽音辯字游戲。(老師或同學說生字,同學快速舉出這個字,并由他請另一個同學組詞或造句。)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小朋友,生字新詞認識了,下面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首詩歌。

  1、先默讀課文,劃出你所喜歡的那一節(jié)詩歌,再大聲朗讀出來。并想一想,你從這一段,想象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說什么?

  2、(1)讀。你喜歡哪一節(jié)?能讀一讀嗎?(評議)喜歡讀這一節(jié)的同學請舉手,(哇,瞧,你有這么多的志趣相同的同學。)

 。2)問。好,你們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節(jié)嗎?

  對于這節(jié),你還有什么疑問嗎?同學自由質(zhì)疑,解疑。

  (3)再讀。喜歡這一節(jié)的同學,咱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吧。

  強調(diào)有感情朗讀。

  每一節(jié)都學完之后,讓全班同學跟著錄音齊讀課文。

 。4)再問。學完詩歌后,對于課文重點,同學沒提出的,老師再提,可組織討論。

  師:讀了詩歌后,你還有哪些問題想問嗎?(或老師還有些不明白的,你們能幫老師解決嗎?)

  1為什么哥哥跌了一跤,說糟糕的同時,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

  2為什么妹妹輕輕地跑,心里卻希望自身也這么痛快地摔一跤?

  師: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以自身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討論后交流。

  師:從你們剛才的精彩回答中老師知道你們已經(jīng)讀懂了課文。雨后,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兄妹倆陶醉在屬于小朋友們的“海洋”快樂的好像神仙一樣,多么讓人興奮和驕傲!這是不是和你們上次雨后玩水的感想一樣呢?

  三、背背課文,畫畫雨后。5-6’

  以下兩種可讓同學自由選擇。

  1、背一背這首詩歌中你最喜歡的那一節(jié)?梢哉彝瑢W背或找老師背。

  2、這雨后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你可以畫畫冰心老人這首詩歌中所講的哥哥和妹妹的故事,也可以畫畫上次在學校里,你和同學們雨后玩水的故事。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準備

  課題及欄巳等圖片、漢字組合體卡片、動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頭飾。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提示課題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猜謎語:“嗡嗡嗡,嗡嗡嗡,飛到西來飛到東……”(蜜蜂)出示圖片。

  (2)蜜蜂“飛到西來飛到東”干什么?(采花粉釀蜜),蜜甜不甜?(做嘗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釀的蜜很甜,我們每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掌握一項新的本領,高興不高興?甜不甜?

  (3)讓我們就像小蜜蜂一樣.來到盛開著知識鮮花的語文園地中,盡悄地采集知識的花粉,釀出知識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課題:語文園地七及幾叢綠草鮮花囤片(綠蘋叢中暫隱藏“我的發(fā)現(xiàn)”等欄目標題),師生共誦白編兒歌:“來到語文園地,這里花香四溢,我們足快樂的小蜜蜂,知識的花粉釀甜蜜!眻D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動作。 [設計章圖;由小蜜蜂采蜜婁比語文園地學習,既充滿兒童情趣.又全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二、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1.演示小蜜蜂飛到第一個草叢,翻轉(zhuǎn)綠草叢,呈現(xiàn)”我的發(fā)現(xiàn)”之花.D號:“我的發(fā)現(xiàn),只要細心!” [設計意圖:情境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

  2.出小字的組合體“冀”的放大圖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過程并相機提示;拆臺寧的部件不拆散筆畫。

  3.小組合作,觀察并動手拆合“竟”的組合體卡片,發(fā)現(xiàn)其中所隱藏的字,一個個寫下來,比快,比多。

  4.指名小組展示拆合結(jié)果,并請學生上臺,師生合作演示拆臺過程,板書這些字。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平等合作,學生更輕松主動,合作棵究更積極。] 激勵:獎“園地之花”。

  5.拓展練習:從“樹、春、園”等組合體或字十,選自己最有興趣的一十,也可以自己想出鏟u夠拆分的字,小組內(nèi)互相考一考。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給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體驗提供空間。]

  6.又學到一種新的識字方法,高興不高興,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們已經(jīng)把“我的發(fā)現(xiàn)”之花釀成甜蜜了! [設計意圖:“四地之花”的激勵.甜的表情動作、符合“園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體驗,也體現(xiàn)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日積月累”

  小蜜蜂飛到第二個草叢,翻開綠草,呈現(xiàn)“日積月累”之花,口號:“口積月累,越積越多!”

  1.“我會接”一詞語接龍

  (1)以書中詞“父親→親人→……”為例,通過教師有節(jié)奏的示范讀“父親的親呀,親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帶動學生跟讀接龍,迅速板朽,相機指導方法和規(guī)則, [設計意圖:師生共讀,在和諧的氛圍中,既培養(yǎng)了語感,又領悟了接龍的規(guī)則,提高了學習效率。]

  (2)任選—個非課本上的詞(如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一》,

  ”園地”)為龍頭,小組合作接龍,在規(guī)定時間里,比快,比長。[設計意圖:自主、合作、探究,語文實踐活動極大地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喚起學生已有的信息儲備,利于知識積累。]

  (3)展示:小組各自帶讀本組接龍詞語。師生共同評價?谔枺骸叭辗e月累,越秋越多廣“甜不甜?”

  2.“讀讀說說”——“把”字句、“被”字句轉(zhuǎn)換練習。

  (1)指名朗讀、對比,體會兩個句子之間的`關系,男女生分讀、齊讀, [設計意圖:讀中悟、悟中讀,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lián)系,體令句子中兩個事物的主動和被動關系。]

  (2)指名練習(師動作演示、引導):“他把小魚放進大海里”,改成“被!饼R讀。體會。

  (3)拓展訓練。 ①以課堂環(huán)境、寅物等隨機內(nèi)容,結(jié)合教師表情、動作演示等,練習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頭轉(zhuǎn)換。②教師只以動作演示,引導學生根據(jù)情境,自主說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兩種句子的相互轉(zhuǎn)換。[設計意圖;以身邊的環(huán)境、實物為語言載體,給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師生平等對話,充滿親和力的互動,學生學習更輕松、更有趣、更主動。同時結(jié)合動作演示,由提供“耙”宇句訓練轉(zhuǎn)換為“被”字句到由只以動作演示,由學生自主說出“把”亭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轉(zhuǎn)換,注意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拓展了課本的知識容量,從知識目標到能力目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激勵:“園地之花”。這朵園地之花又釀成甜蜜了,真甜! [設計意圖:不時體驗享受成功的快樂,觸激大腦皮層的興奮點,符合兒童認知心理,保持學習主體良好的注意狀態(tài)和奉與的主動性。積極性。]

  3.“凄讀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請一個同學藏在講臺后舊,帶仁小花鹿頭飾。語言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有一個可愛的小動物(慢慢露出鹿角,輕輕搖擺)。你們看它是誰?它可愛嗎? [設計意圖:由丈中的圖畫轉(zhuǎn)為頭飾表演。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拉近了小鹿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更樂于與小花鹿親近,表達情感。]

  (2)指名說出小花鹿的可愛的感受,培養(yǎng)情感。

  (3)自由讀叫、花鹿》,讀出對小花鹿的喜愛之情。

  (4)指名讀,評議:讀出了小花鹿的可愛嗎? [設計意圖:朗誦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化表現(xiàn).因此,朗讀應該帶有個,性化色彩。自由讀到指名讀,只要表現(xiàn)出對小花鹿的喜愛,只要有學生主體的情感體驗,都予以肯定。]

  (5)指名同學分別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讀、花鹿》(熟讀成誦)。

  (6)情感滲透:喜歡它們嗎?(小動物走進同學們中間)讓我們和小動物們成為好朋友吧。 [設計意圖:由表演讀到小動物來到學生中間,學生可以自由地表現(xiàn)與小動物們的情墨之流,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四、總結(jié)、課堂延伸

  演示小蜜蜂繼續(xù)在語言園地中采蜜(后面還有“口語交際”“展示臺”等欄目的花叢):“來到語文園地,這里花香四溢,我們是快樂的小蜜蜂,知識的花粉釀甜蜜——啊,真甜!” [設計意圖:語文園地是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臺,不斷參與探究、積累。創(chuàng)造,正如小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釀出甜蜜,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要詞句訓練中,抓特點,找規(guī)律,培養(yǎng)語感

  2、積累名言,從中受到教育和鞭策。

  3、初步了解章回小說。

  4、了解民間傳統(tǒng)傳唱藝術,熱愛民間健康的藝術式樣。

  教學重點難點:

  要詞句訓練中,抓特點,找規(guī)律,培養(yǎng)語感

  教學準備:

  找到一本章回小說

  教學流程:

  一、基礎練習

  A寫出下列詞語

  第一組的詞語小組內(nèi)四個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組完成的快。

  第二組同學自己獨立完成

  B讀兩組句子,體會每組句子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要在語境中體會詞語的'意思

  C仿寫句子。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描寫喜怒哀樂的一種心情。

  二、日積月累

  1、自讀自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小組交流自己的收獲

  3、說說自己對這三個名人了解。

  請學生在小組內(nèi)熟讀這些名言。

  互相學習

  看誰一口氣背的多

  三、知識窗: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些短文。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征文與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小說?這叫什么什么小說。

  這樣的小說有什么特點?

  四:開心一刻

  自讀這段快板,說說你在什么時候聽過這樣的快板。你喜歡嗎?為什么?

  讀出這段快板有感覺與韻味,你會讀嗎?

  用課件補充民間傳唱藝術,,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精品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