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9-11 09:03:21 教案

大班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匯總6篇)

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復(fù)習歌曲的基礎(chǔ)上進行隊形變化,創(chuàng)編歌表演。

  2、喜歡參加歌表演活動。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已經(jīng)了解一些簡單的隊形變化。

  (材料準備)隊形變化示意圖、歌曲

  重點與難點:

  多人合作編排舞蹈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歌曲:小海螺

  重點:用活潑歡快的歌聲準確唱出附點節(jié)奏和切分節(jié)奏。

  二、創(chuàng)編舞蹈(重難點)

  1、 幼兒6人一組自由分組。(只有一組7人)

  2、 了解基本隊形。

  孩子們,你們覺得如果要編排一個舞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動作以及隊形)記得我們以前排練小牛仔、建筑之歌、小木偶、風爺爺都用了哪些隊形嗎?

  除了剛剛這些隊形你知道有哪些隊形可以變換?(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雙橫排、斜排…)

  過渡:原來有那么多的隊形可以變換,那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試一試編編《小海螺》的舞蹈,大家一起來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和隊形吧!

  3、 分樂句理解歌曲

  仔細聽聽歌曲,說說它的旋律有什么特點?它比較適合選擇怎么樣的舞步呢?

  小結(jié):歌曲的旋律很歡快,比較適合用“跑跳步”和“小碎步”來表現(xiàn)。

  聽辨樂句,思考隊形變換,討論動作。

  提問:歌曲分為4句樂句,分別適合用什么樣的隊形?

  小結(jié):4句樂句的情感特點各有不同。

  第一句:小海螺在快樂的`歌唱,給人感覺跳躍、親切。

  第二、三句:我們要仔細傾聽小海螺在唱什么?給人感覺安靜、連貫、靈動(有些許跳躍)。

  第四句:終于聽清楚了,內(nèi)心的激動之情集中表現(xiàn)出來,給人感覺高興而張揚。

  4、 幼兒分組討論動作和隊形。

  分小組聽音樂商量動作隊形。

  嘗試跟音樂表演

  三、小組表演

  各小組輪流上臺表演,表演完后分享自己的隊形。

  討論哪一組的隊形和動作最棒,為什么?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春姐姐來了,柳樹發(fā)芽并長成小樹葉了。

  2、初步學會念一段兒歌。

  活動準備:觀察過柳樹發(fā)芽;圖片:一棵柳樹。

  活動過程:

 。ㄒ唬┏鍪緢D片,介紹柳樹的主要特征:

  提問:

  1、這是一棵什么樹?(柳樹)

  2、這棵樹的枝條是怎么樣的?

 。鴺涞闹l是向下垂,讓幼兒用手作下垂狀,幼兒邊作動作,邊說柳樹的枝條是向下垂的。)

  3、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柳樹?

 。ǘ⿲ふ伊鴺洌

  師:我們幼兒園里也有很多柳樹,我們大家去找一找它的枝條和圖片上的枝條一樣往下垂的,誰找到了就站在柳樹的下面。

 。ㄈ┯^察柳樹:

  1、看一看柳樹是怎么樣的?(向下垂的,學學做做向下垂的`動作)

  2、看一看柳樹的葉子長得怎么樣?有些什么變化?

 。ㄐ⊙块L大變成小樹葉了,樹葉長多了,變得更綠了)

  3、引導(dǎo)幼兒觀察春風一吹,柳樹的枝條好象在干什么?

  4、做“柳樹娃娃”的游戲:

  幼兒用雙手向下垂作柳樹娃娃。老師說;春風來了,柳樹娃娃可以做彎腰狀,雙手晃動作樹枝飄蕩狀,雙手做招手狀。

  (四)學念兒歌:春姐姐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對著我們招招手,對著我們彎彎腰。

  (五)延伸:要求幼兒在回家的路上,公園里,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柳樹。

大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思路:

  新聞活動是我園的特色活動,本學期我們引入了潼江幼兒園的思維訓(xùn)練,設(shè)計本次活動是嘗試新聞活動和思維訓(xùn)練的有效結(jié)合。

  幼兒進入大班,他們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轉(zhuǎn)化為抽象思維,加之幼兒在園內(nèi)開展新聞活動,幼兒已經(jīng)認識許多共識性的符號,這為本次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chǔ),而幼兒思維訓(xùn)練活動是充分開發(fā)幼兒腦潛能的活動,本次活動設(shè)計讀信和寫信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運用共識性的符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信的`內(nèi)容,并能以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寫一封圖加文的信,從而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得出不同的答案。

  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運用已有的符號解讀信的內(nèi)容,并能用語言進行連貫的表述。

  2、 幼兒運用標記符號寫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準備:

  背景圖一幅,一封信(大幅、幼兒人手一份),

  幼兒人手一份記號筆及紙張

  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出信

  1、今天呀唐老師帶來了一幅圖片,等會呀小朋友仔細看看,圖片上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兒說有媽媽(“你是從哪里看出它是貓媽媽的?”)“它在干什么?”

  你觀察得真仔細!

  小貓在睡覺(“你為什么說它是小貓,而不是貓爸爸?”)

  小結(jié):你們看得真仔細,小朋友從穿著、打扮上看出它們是貓媽媽和寶寶,你們真聰明!

  貓媽媽它背了包要出門了,可是貓寶寶還在睡覺,貓媽媽給貓寶寶留了一樣?xùn)|西,你們想想看,留了樣什么東西?為什么?(信)

  2、幼兒猜測信的內(nèi)容

  信上會寫些什么?和旁邊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幼兒討論)

  說說信上的內(nèi)容?(個別幼兒)

  二、幼兒解讀信 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運用已有的符號解讀信的內(nèi)容,并能用語言進行連貫的表述。幼兒運用標記符號寫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剛才呀,小朋友說了很多貓媽媽可能在信上寫的內(nèi)容,可信里到底寫了什么?想知道嗎?唐老師把這封信準備了好多封,你們?nèi)タ纯葱派蠈懥耸裁??/p>

  2、幼兒解讀信,教師指導(dǎo)

  3、幼兒個別讀信

  好了,我們都看好了這封信,快來座到自己的座位上,小貓已經(jīng)豎起耳朵仔細聽了,我請小朋友來念念這封信。

  教師把信的格式講給幼兒聽

  對了,第一行寫上稱呼,是寫給誰的?(貓寶寶的),如果你們寫給唐老師呢,那就在這寫唐老師,你好,然后換一行寫要說的內(nèi)容,最后畫上誰說的,和寫這封信的日期)

  三、幼兒寫信

  1、重點讓幼兒了解寫信的格式

  “謝謝你們幫貓寶寶看懂了這封信,它在家玩啊,等啊,還是不見媽媽回來,這時小兔打電話叫小貓去它家玩,這可怎么辦?小貓想了想,也給媽媽留封信吧!信上可以寫些什么?(幼兒個別回答)

  信的開頭寫上稱呼,換一行寫上要說的話,最后寫上是誰寫的和寫信的日期,你們?nèi)憣懣矗 ?/p>

  2、幼兒寫信,教師觀察

  對與幼兒在寫信中創(chuàng)造出的新標記符號,加以肯定,予以表揚

  3、介紹給大家聽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較流暢的語言大膽地表達、交流自己喜歡的游戲。

  1、幼兒嘗試兩人合作走大鞋,發(fā)展平衡、協(xié)調(diào)能力,培養(yǎng)節(jié)奏感。

  2、體驗游戲的多樣和樂趣。

  活動準備:

  1、兩人走的大鞋15雙.

  2、音樂準備:《找朋友》和《歡樂頌》

  3、課件《有趣的游戲》

  4、場地準備

  活動實錄: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直接導(dǎo)入:

  1、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玩?zhèn)游戲吧!

  2、師和小朋友玩《找朋友》的游戲(聽音樂玩三次,一遍音樂交換一個朋友玩)。

  二、交流自己喜歡的游戲,并在交流中學或玩?zhèn)別有趣、簡單的游戲。

  1、師:剛才我們玩的是什么游戲?(找朋友)這個游戲好玩嗎?(好玩),平時我們在幼兒園里、在家里、在外面玩過許多游戲,那你喜歡玩什么游戲?什么原因讓你喜歡玩的呢?

  2、幼兒交流和介紹自己喜歡的游戲。

  1)、幼兒1:我喜歡玩《下棋》的游戲,因為我每次和爺爺下棋都能贏。

  師:那你都和爺爺下什么棋呢?

  幼兒1:下象棋、跳跳棋、五子棋……

  2)、幼兒2:我喜歡玩《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我覺得蠻好玩的。

  3)、幼兒3:我喜歡在家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玩《瓜兒蹲》的游戲。

  4)、幼兒4:我喜歡玩《山上有木頭人》的'游戲,還有《切西瓜》的游戲。

  師:我也玩過,和你有同樣的感覺。

  5)、幼兒5:我喜歡玩《推小車》的游戲。

  師:就是推著小車跑的嗎?(師邊說邊做動作)

  幼:不是的,是兩個人做的。

  師:這個游戲肯定有趣,你來介紹一下吧!

  幼兒5請另一幼兒合作邊說邊示范玩法。游戲玩法:一人爬在地上,另一人抓住他的兩只腳,往前爬。

  師:真有趣!原來小車是小朋友做的呀!讓我們也一起找個朋友推小車吧!

  全體幼兒玩一玩。

  6)、幼兒6:我喜歡玩電腦游戲,每次我做對了,電腦上就表揚我了。

  師:那你玩電腦時間可不能太長,因為會傷眼睛的。

  7)、幼兒7:我喜歡玩醫(yī)院的游戲。

  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我想當醫(yī)生給人看病。

  師:很棒!你是個有理想、有愛心的孩子。

  8)幼兒8:我喜歡玩“猜謎語”和“跟我說得相反”的游戲。

  9)、幼兒9:我喜歡和奶奶玩“猜動作”的游戲。

  師:我也會玩,我們倆一起玩玩。游戲規(guī)則:一人做動作,另一人猜是在干什么。(此游戲有趣,幼兒都想玩)

  師做兩個有趣的動作讓幼兒猜一猜

  10)、幼兒10:我喜歡玩“走迷宮”和“拼圖”,因為可以讓我多動腦筋!

  11)、老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游戲相互進行了交流!看到你們交流時的高興表情,我能感受到你們對游戲的喜歡。

  三、幼兒在自主探索中學會老師喜歡的游戲《走大木鞋》

  師:老師也有自己喜歡玩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聽聽?

  幼兒:想

  師:你們看(教師出示玩具)!這是什么?(幼兒猜測)這是一雙木頭大鞋,老師喜歡的游戲就是用它玩的,叫《走大木鞋》。猜猜看怎么樣玩?

  幼兒猜測后,教師說:這個游戲是兩個小朋友一人前一人后穿著大木鞋向前走的,可好玩了,想試試嗎?(想)。

  1、幼兒第一次嘗試合作探索

  (1)、幼兒相互找朋友,第一次嘗試合作穿大木鞋走,教師巡回觀察和指導(dǎo),注意發(fā)現(xiàn)幼兒在嘗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探索情況.

 。2)、組織交流探索情況。

  師:小朋友!你們走起來了嗎?

  幼兒:走起來了,沒有走起來……

  師:先請沒有走起來的小朋友說一說,你們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了?也許老師可以給你們幫助。

  幼兒1:我們走不起來,我走,XX小朋友又不走。

  幼兒2、我們也走不起來,那個木鞋老戳在地上,老是要跌跟頭!

  師:那有沒有走起來的?你們在玩的時候是怎么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走起來的幼兒分別來說一說,并示范方法。

  師小結(jié):原來兩人走之前先要統(tǒng)一出哪只腳,然后喊“預(yù)備起”,一邊走一邊喊“一二一二”,看來玩這個大木鞋還需要我們兩個人好好合作才能玩好,特別是我們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只要想辦法就能解決。

  2、幼兒再次合作探索。

  要求會走的幼兒去帶一帶不會走的。

  3、幼兒合作聽音樂跟節(jié)奏走大木鞋

  (1)、師:小朋友!老師要提一個加大難度的玩法,你們敢不敢挑戰(zhàn)?(敢)老師放一段音樂,看一看誰能合著音樂的節(jié)奏走得更神氣呢!

 。2)、幼兒聽音樂《歡樂頌》走大木鞋

  四:觀看錄像《有趣的游戲》

  1、師:小朋友!其實游戲還有很多種,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2、觀看各種游戲,教師有機地向孩子們介紹幼兒從未玩過的游戲。(如:跳房子、背蘿卜、跳竹竿、數(shù)蠶豆、斗雞……)從游戲的觀看中讓幼兒體會到不僅孩子們喜歡玩游戲而且大人也同樣喜歡玩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相互合作,感受著探索成功的喜悅。這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符合幼兒需要和興趣的活動內(nèi)容一定會受到孩子的喜歡,一定會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產(chǎn)生愉快來園的情感。

  2、鼓勵幼兒用身體語言來表達快樂上幼兒園的感受。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從中體驗到上幼兒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活動難點:

  讓幼兒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愉快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人紙偶或布袋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人紙偶,導(dǎo)入話題。

 、賻煟盒∨笥,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新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猜猜會是誰呢?(出示小人紙偶)

  ②師:我們一起來為這個小人紙偶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好不好?

  二、教師講故事,幼兒聽完故事回答老師的問題。

 、賻: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

  師:乖乖對它們說了什么?

 、趲煟盒』ㄘ垺⑿⌒、媽媽是怎么回答乖乖的?

 、蹘煟何覀冃∨笥岩彩呛凸怨砸粯拥谝惶靵碛變簣@,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呢?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也長大了,所以來上幼兒園了。我們也應(yīng)該向乖乖學習,每天高高興興的來上幼兒園。

  三、教師啟發(fā)幼兒自己設(shè)計動作表示自己長大了。

  (教師可先給幼兒示范一個,讓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上前來示范。)

  活動反思:

  當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里的`長輩們都是圍繞著一個孩子在轉(zhuǎn),特別是祖父母輩的老人更是溺愛有加,無疑養(yǎng)成了大多數(shù)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本班孩子大多因祖父母同在成飛社區(qū),平時由老人帶孩子,老人對孩子包辦代替嚴重,孩子們?nèi)鄙賾?yīng)有自主鍛煉,孩子們對家的眷戀,對家人的依依之情又顯得尤為突出。在此情感的支持下,我們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進行活動。在這個活動中,

  小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使他們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嚴格的朝著目標和重點開展這節(jié)課,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首先是通過觀察照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長大了,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其次通過穿衣服活動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的長大,這個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感知身體的成長讓幼兒知道自己真的長大了,教師用欣喜的語氣感染幼兒,對幼兒的成長表示肯定、欣賞,從而激發(fā)孩子對自己的長大感到快樂、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再通過看圖片和討論以及幼兒自己實踐整理實物,對幼兒能力上成長加以肯定和贊揚,使幼兒對成長的感知由身體過渡到能力,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對自己成長的自信和自豪感。本次活動達到了預(yù)期的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重點。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煉,這個問題是我一直以來都比較困惑的,其實我也看很多名師上課,她們的活動給我一個最大的啟發(fā)就是“整個活動猶如和孩子之間一次輕松的談話,簡單、明了、清晰,同時在談話過程中也能完成整個活動預(yù)期的目標”,在我的教學活動中,我也嘗試很努力去找這種感覺,當然我知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我還需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讓自己能夠不斷進步。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幼兒了解、熟悉《拔苗助長》的故事,錄制好同名樂曲。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自主創(chuàng)編“拔苗助長”的律動,并隨音樂形象和緒按節(jié)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學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特定音樂形象創(chuàng)編、記憶動作順序在活動過程中,充分享受在和諧空間中表演故事情節(jié)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1、依據(jù)線索回憶故事情節(jié)。

  教師:有個故事藏在一段音樂中,你仔細地聽,是個什么故事?

 。1)引導(dǎo)幼兒仔細聽音樂喚起幼兒對故事的回憶。

  幼兒1:我聽到音樂中有“啊一”。

  幼兒2:好像聽到農(nóng)夫爺爺“哈哈哈哈”笑的聲音。

  幼兒3:我聽出來了,是拔苗助長的故事。

  (2)教師幫助幼兒找出音樂中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詞“嗯”“哈哈哈哈”“啊”。

 。3)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嗯”“哈哈哈哈”“啊”等處的動作和表情。

  教師:①老公公為什么要“嗯”呢?你們來做做他觀察禾苗時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用各種動作姿態(tài)表現(xiàn)老公公看禾苗的動作,看看近處的禾苗,前后左右都看看。

  教師:②老公公為什么要“哈哈哈哈”?

 、劾瞎屠掀牌艦槭裁磿鞍 ?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用怎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xiàn)他們驚呆的樣子?(幼兒用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現(xiàn)。)

 。4)引導(dǎo)幼兒再聽一遍音樂,其間在“嗯”“哈哈哈哈”“啊”處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進行表演。

  2、依據(jù)故事發(fā)展順序創(chuàng)編動作。

 。1)啟發(fā)幼兒順著故事線索,說說在這段音樂中還聽出老公公在干些什么。

  幼兒1:老公公走在路上。

  幼兒2:老公公在拔苗。

  幼兒3:我覺得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

  幼兒4:他拔了許多苗,在擦汗,很累的樣子。

  (2)教師提供語言線索,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與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的動作。

 、倮瞎d沖沖地走在長長的田埂上,他打算去看看禾苗的.生長情況。

 、诤堂缭谔镆袄镫S風搖擺。

 、坂牛坷瞎趺戳?團團轉(zhuǎn)的動作可以怎么演?

 、芄瞎氤隽耸裁春棉k法了?(他小心翼翼地拔起苗來。)

 、莺貌蝗菀装衙鐑喊胃吡耍胬郯。∵@時老公公會怎么做?

  ⑥老公公急忙回家叫來老婆婆,讓她來看拔高的生了什么事?

 。3)幼兒根據(jù)語言線索自由創(chuàng)編,教師根據(jù)情況做出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3、在音樂的感染下大膽表演。

 。1)幼兒聽著音樂用動作完整地表演。

 。2)提供更大空間讓幼兒完整表演第二遍,并要到處找個同伴扮“老婆婆”,做快跑的動作。

 。3)教師唱譜,引導(dǎo)幼兒創(chuàng)編禾苗枯萎的造型動作觀察學習。

  (4)幼兒分組表演,相互欣賞、學習、評價。

  老公公本來是希望禾苗快快長高,為什么禾苗反而不長(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

  課題生成

  一天,小小故事會上一個孩子到前面講起了“拔苗助長”的事,結(jié)果引起了多數(shù)幼兒的呼應(yīng),都說聽過了。有爸爸媽媽給的,有爺爺奶奶給講的,也有從成語故事書上看到過的。這則我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確實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知道它,它包含較為深刻的哲理,不失為幼兒德育的好教材。能否將寓意深刻故事作為活動內(nèi)容,讓年齡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納它,運用多通參與理論將故事改編成韻律活動,讓孩子自發(fā)地投入到聽、說、a做、演的活動中來,從而生成本課題。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精選】07-2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