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1 09:21:23 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3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探究的能力及欲望。

  2.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與太陽光線的關(guān)系。

  3.探索發(fā)現(xiàn)影子的變化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guān),獲得相關(guān)經(jīng)驗。

  4.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紙(各種圖形或剪紙),剪刀,粉筆,一些建筑物和影子的圖片,手電筒,各種形體的.模型或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早晨來園,將幼兒帶到操場,請幼兒站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并拿出粉筆將自己站立的位置和自己的影子做出標記(幼兒可以互相幫忙)。

  2.觀察幼兒園里每樣東西他們的影子的位置。

  二、圖片導入,談話。

  1.展示各種事物及它們的影子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它們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共同點,那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2.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請幼兒大膽的猜測思索)

  三、仔細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

  1.拿出模型或玩具,放在陰影處,請幼兒觀察它有沒有影子?為什么?

  2.放在光線亮的地方,再次觀察。

  3.在暗處用手電照射,觀察。

  (把同樣的東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它們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四、猜猜看,進一步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

  1.出示各種圖形的紙片,用手電筒照射,請幼兒觀察投射到墻上的影子,請幼兒猜一猜它們是誰的影子?

 。ㄋ伎迹簽槭裁此麄兊挠白硬灰粯樱课覀冃∨笥训挠白右粯訂?)

  2.將手電筒拉近或者遠離,影子有什么變化?(思考:為什么?)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與光和物體的遠近有關(guān)系。)

  五、游戲。

  1.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手影游戲,請幼兒體驗參與的樂趣和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興趣。

  2.與幼兒一起剪紙,并將剪下的形狀拿到光線中,觀察自己剪紙的影子形狀。體驗成功及成就感。

  六、課堂延伸:檢驗成果。

  1.午間,帶領(lǐng)幼兒到操場,找到自己標記的位置,觀察影子的變化,并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重新標記。

  2.下午離園,再次觀察,標記。

  七、總結(jié)

  請幼兒總結(jié)影子的秘密,第二天來園告訴老師。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了解牙齒的名稱,正確對待換牙現(xiàn)象。

  2、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

  3、發(fā)展幼兒嘴巴動作的靈活性。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牙齒模型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牙齒

  1、小朋友,平時我們是用什么來吃食物的呀?為什么我們是用嘴巴吃食物呀?請你們張開嘴巴,互相看看旁邊小朋友的牙齒,說說牙齒是怎樣的?(請幼兒先互相觀察,自己先說說牙齒是怎樣的')

  2、(教師出示牙齒模型)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牙齒模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牙齒都是什么樣的?(牙齒有上下兩部分,上下兩部分是一樣的)

  ①認識門牙:我們來看最前面的這些牙齒,它們是扁扁的,這些叫做門牙。扁扁的門牙可以切斷食物。

  ②認識尖牙:旁邊的這些牙齒更尖一些,尖尖的這些牙齒叫做尖牙,尖尖的牙齒可以撕拉食物。

  ③認識磨牙:里面這些方方的牙齒力量最大,可以壓碎食物,叫做磨牙。

  二、丁丁的故事

  一)丁丁擔心啥

  1、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一天早上他的牙齒搖動了。他的牙齒怎么會搖動了呢?我們來聽聽故事,聽完故事我們就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2、播放課件前半部分(開頭至“、、、、、、就用手輕輕地碰碰牙齒”)

  3、提問:丁丁的牙齒搖動了,他以為牙齒怎么樣了?(爛掉了)丁丁為什么以外牙齒爛掉了?丁丁為啥不敢大聲說話、不敢張大嘴吃飯,還用手捂住嘴巴?

  二)丁丁換牙了

  1、丁丁的牙齒真的爛掉了嗎?讓我們來繼續(xù)聽故事吧!

  2、播放課件后半部分(從“這時,老師看見了、、、、、、”至結(jié)束)

  3、老師為什么讓丁丁別害怕?

  4、新的牙齒是怎樣長出來的?要讓新牙不長得歪歪扭扭,應該怎么辦?(請班上一些已經(jīng)換牙的幼兒出來,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換牙現(xiàn)象 ,記住一些注意事項,使牙齒能長得漂亮)

  三)乳牙與恒牙

  1、教師以乳牙的口吻講述《老朋友和新朋友》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牙齒和老師的牙齒:告訴幼兒老師和爸爸、媽媽是大人了,現(xiàn)在的牙齒就是恒牙,恒牙一般有28——32顆。而小朋友還沒換牙的都是乳牙,乳牙有20顆。

  3、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恒牙要來替換乳牙?恒牙長出來的時候,乳牙會怎么樣?(搖動、脫落)

  3、恒牙會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幫助我們吃東西。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

  小百科:一般而言,牙齒呈白色(正常人略帶微黃色),質(zhì)地堅硬。牙齒的各種形狀適用于多種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繩子會發(fā)出聲音。

  2.會運用觀察比較與分析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3.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歡探索。

  活動難點:

  比較與分析法的運用

  活動重點:

  幼兒自己探索使繩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有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事物的經(jīng)歷,會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不同之處。

  2.物質(zhì)準備:若干個兩孔的扣子和數(shù)條細且結(jié)實的繩子。

  活動過程:

  1.教師自制一個能使繩子發(fā)出聲音的裝置,請幼兒閉上眼睛,使繩子發(fā)出聲音,并拆開裝置,讓幼兒看到教師手中的繩子和扣子,請幼兒睜開眼睛,猜測是什么東西發(fā)出的聲音。

  2.給幼兒一人發(fā)兩顆扣子,一跟繩子,請幼兒使繩子發(fā)出聲音。(幼兒自行探究)

  3.成果展示:請幼兒展示出自己的組合,輪流用自己的繩子做樂器演奏并伴唱。

  4.猜測自己的繩子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

  5.討論你的樂器是繩子發(fā)出的'聲音還是扣子發(fā)出的聲音。

  結(jié)束部分:

  一起唱什么樂器在歌唱,并用自己的小樂器伴奏。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制造一個不一樣的樂器。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01-02

大班《電》科學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04-13

大班科學教案06-14

大班蝸?茖W教案09-30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3-06

大班科學教案06-15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