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7 12:15:53 教案

[優(yōu)選]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優(yōu)選]科學教案10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蚊子對人體的危害。

  2、懂得消滅蚊子的重要性。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圖片:蚊子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課題

  謎語:有個東西嗡嗡嗡,只會往人身上叮,人人見了都恨它,大家都喊消滅它。

  2、出示圖片:蚊子

  請幼兒仔細觀察蚊子的外形

  了解蚊子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

  3、討論它們對人體的危害。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zhì),被蚊子叮咬后,皮膚常出現(xiàn)起包和發(fā)癢癥狀。

  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實上應該說被蚊子“刺”到了。

  蚊子無法張口,所以不會在皮膚上咬一口,它其實是用針狀的構造刺進人的皮膚,這些短針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針一樣;當蚊子吃飽喝足、飄然離去時,留下的就是一個癢癢的腫包。

  4、說說蒼蠅和蚊子都生活在哪

 。ɡ选、臟水坑)

  5、你們知道怎樣才能消滅它們嗎?

  向幼兒介紹蚊香、蒼蠅拍。

  小百科:蚊子屬于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過程與方法:

  自制建議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shù)姆椒o錄觀察結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xiàn)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描述風向和風速

  【教學難點】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shù)姆椒o錄觀察結果。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制作風向標的材料;制作小風旗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們覺得風是什么?能聽到,看到風嗎?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描述風嗎?

  二、探究內(nèi)容:

  (一)風向和風向標

  1、出示風向圖,簡單介紹

  簡單介紹,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2、你能通過風水動旗面的情況來辨別風向嗎?簡單練習。

  小結: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3、制作風向標,并測量風向

  (1)出示自制風向標。介紹制作方法

 。2)小組討論:風向標的使用方法

 。3)問:我們?nèi)绾螌L向結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歷上呢?

  (4)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確定方位和測量風向?

  (二)風速和風速等級

  1、問:風向可以用風向標進行測量,那么風速也可以測量嗎?

  2、介紹科學家利用風速儀測量風速,熟悉“蒲福風力等級”表。我們制作小風旗來測量。

  3、分組制作小風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實地觀察

  1、測量風向和風速

  2、記錄到天氣日歷中

科學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知道廚房的用途和廚房中的主要物品,研究廚房中的水池;

  2、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及畫布局簡圖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認識生活和學會生活的能力。

  二、學習準備

  1、課件

  2、作業(yè)本

  三、學習過程

  1、教師:廚房是干什么用的'?你覺得廚房應該是什么樣的?

  2、學生回答。

  3、出示廚房圖片:你觀察過你們家的廚房嗎?你知道廚房里都有些什么物品?

  4、學生討論、匯報。

  5、廚房里管線多,電器多,風、水、火、電樣樣俱全。管線有水管、燃氣管、排氣管、暖氣管等;五金電器少不了燃氣灶臺、抽油煙機、水池龍頭三大樣,F(xiàn)在又添了微波爐、干燥消毒碗柜、洗碗機、粉碎機、各種炊具等新品種。當然還少不了米面油鹽。

  6、教師根據(jù)圖片畫出廚房的布局簡圖,學生觀察。

  7、學生活動:畫出自己家廚房的布局簡圖。

  8、評價活動。

  9、出示水池圖片。

  10、教師:廚房中水池的作用非常大,如果處理不好水池,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很多不方便。

  11、介紹水池的結構。

  12、作業(yè):觀察家中的水池并向家長提出自己的問題、意見和建議。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瓶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參與瓶蓋游戲。

  2.通過幾種瓶蓋游戲,了解瓶蓋的各種用途。

  3.通過對瓶蓋游戲的探索,提高幼兒的觀察力p思考力p動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制作的瓶蓋樂器(每位幼兒一份)p教室的墻面擺放用繩子系好的瓶子若干p幾種帶瓶蓋的瓶子p起子p用瓶蓋鋪的路p小筐若干p課件相關磁帶。

  活動過程: 一p每位幼兒手拿瓶蓋樂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發(fā)幼兒對活動興趣。

  教師引題:

  師:老師今天為小朋友帶來了有趣的瓶蓋樂器讓我們一起來演奏吧!

  1.跟著教師按教師的口令打拍

  2. 隨著不同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打拍師: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師為你們鼓掌。咦!你們聽到什么聲音了嗎?許多瓶子寶寶們現(xiàn)在找不到自己的瓶蓋都哭起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給瓶寶寶們找合適的瓶蓋吧!

  (幼兒看好瓶子和手里的瓶蓋找出對口的瓶字把瓶蓋蓋上。)

  二p觀看課件了解不同瓶蓋的用途

  (1)觀看水壺瓶蓋的用途師:小朋友,你們在哪兒看過這樣的瓶子?它要不蓋好瓶蓋會怎么樣?(水壺里的水會變涼的p會進很多的灰塵的…)(幼兒通過畫面觀察開蓋以后熱水降溫的過程。)小結:瓶蓋讓水壺里的水不進灰塵而且還讓瓶子的熱水涼的更慢一些。

 。2)找出食醋瓶蓋的用途師:這里的食醋瓶要是沒有瓶蓋會怎么樣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讓幼兒聞一聞用瓶蓋蓋好保存的食醋和沒有瓶蓋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結:不蓋瓶蓋會跑味道,所以保存時必須要蓋好瓶蓋。

  總結:我們今天看到了瓶蓋有很多用途。不蓋好瓶蓋會撒水p瓶子里還會進灰塵p喝了這樣的水會得病p不蓋好瓶蓋還會使熱水很快變涼p會使醋很快跑味,所以這些瓶子一定要蓋好瓶蓋保存。

  三p幼兒操作中掌握起開瓶蓋的各種方法

  師:小朋友們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寶寶,它們都有不同的方法來起開瓶子的。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它們都用什么方法來起瓶蓋呢?

 。ㄓ變涸诳鹄镎易约合矚g的瓶子起蓋。了解不同瓶子的起蓋方法)

  ~放藥瓶:手抓凹進去的部位從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藥瓶:手抓瓶蓋用力往上拔.

  ~啤酒瓶:用起子夾住瓶蓋往上起.

  ~飲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飲料瓶底部后用力扭開瓶蓋.

  小結:除了我們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瓶子,它們起瓶蓋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四p用瓶蓋鋪好的"瓶蓋路"上走路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前面有很長的"瓶蓋路",讓我們一起來走走吧!

  (教師和幼兒在"瓶蓋路"上走動,比一比誰走的更穩(wěn),更好。)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實驗、使學生能夠用科學實驗的證據(jù)來說明斜面的省力原因。教學重點: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利用科學實驗的證據(jù)來說明斜面的省力原因。

  教學難點:學生自主制定一個簡單的對比實驗研究計劃并進行定量分析。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指導學生學習進行自主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來研究斜面。

  學情分析:在前兩年學習科學己有基礎上,學生己有一定操作能力。但是學生對學習科學興趣很濃,接受能力快。本課教學內(nèi)容趣味性、操作性強。斜面應該是生活中接觸最頻繁的一種簡單機械了,雖然嚴格的標準斜面并不多,但是很多變形的斜面卻一直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在教學中,應該認真分析這些變形的斜面。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依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逐漸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使學生樂意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實驗。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關于斜面的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關于斜面的相關資料、搭斜面的材料(長度不同的木板)、測力計、一塊木頭上釘一顆鐵釘和一顆螺絲釘、螺絲刀、鐵錘。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問題

  1.出示飲水桶

  談話:今天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請一位同學幫老師把這桶水搬到講臺桌上來,誰愿意幫助老師?

  2.找一位同學來搬飲水桶。

  3.找兩位同學來搬飲水桶。

  4.提問:那么,我們一個人有沒有辦法把飲水桶搬上去呢?

  5.讓剛才那位同學利用木板再來試一次。

  6.提問:這位同學兩次搬飲水桶有什么不同?

  7.小結:像這種斜搭的木板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斜面。(板書課題)

  學生紛紛舉手。

  一位同學沒有把飲水桶搬到桌上。(很吃力)

  兩位同學把飲水桶搬到桌上。(還是很吃力)

  學生思考:利用木板。(若學生想不出教師可提示)

  學生利用斜搭的木板獲得了成功。

  學生回答:一次利用木板,一次直接搬。。

  通過教師與學生親切自然的交流,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斜面的作用,引出課題。

  斜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設置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發(fā)現(xiàn)周圍的生活現(xiàn)象存在著科學道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

  一、探究斜面的作用

  1.提問:斜面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猜想。

  3.提問:那么,我們能不能利用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

  4.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研究方法。

  5.談話:各組同學開始行動吧!

  6.組織學生匯報研究的數(shù)據(jù)和結果。

  7.組織學生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8.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了斜面確實可以省力。(板書:斜面可以省力)

  實驗記錄單:

  實驗內(nèi)容測力計讀數(shù)

  直接提重物

  利用斜面拉重物

  二、不同傾斜角度的斜面的對比實驗

  1.提問:請大家再來觀察我們剛才得出的數(shù)據(jù),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可適當用不同顏色的筆劃出直接提起測力計讀數(shù)相同,利用斜面讀數(shù)不同的數(shù)據(jù))

  2.提問:造成這種現(xiàn)象可能和什么有關系呢?

  3.提問:我們再如何進行研究呢?

  4.組織交流各組的實驗方案。

  5.談話:下面就開始我們的研究吧!

  6.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根據(jù)情況,適當進行指導。

  7.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研究數(shù)據(jù)和結果。

  8.總結:在不同傾斜角度的斜面上拉動物體,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板書: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實驗記錄單

  傾斜角度測力計讀數(shù)

  三、鞏固應用斜面的`作用

  1.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斜面這種簡單機械。斜面有什么作用?斜面省力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系呢?

  2.出示斜面的應用圖片(變形斜面)。

  談話:請大家觀察斜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3.談話: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

  學生思考。

  小組交流。

  提出猜想。

  匯報交流。

  各小組利用實驗器材設計實驗

  集體交流研究方法。

  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學生交流各組研究的情況。

  分析各組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提出研究的問題。

  交流各組提出的猜想。

  學生仔細觀察數(shù)據(jù)。

  根據(jù)提示思考。

  發(fā)現(xiàn):這幾個組利用測力計時讀數(shù)完全相同,但利用斜面后雖然都省力,可省力的大小卻不相同。

  學生思考,回憶剛才的實驗,提出自己的猜想。(可能和傾斜角度有關系)

  回憶三角板的角度。(主要是30度、45度、60度)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匯報交流,互相補充。

  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學生匯報。利用已有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觀察、思考、匯報。

  自由發(fā)言。引導學生自己探究科學的過程和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歸納概括能力。

  適當?shù)囊龑В攀肿寣W生大膽猜想,利用材料設計不同坡度實驗。培養(yǎng)學生好奇好問的習慣。

  探究學習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但對比試驗是科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實驗。

  這是對知識的鞏固與拓展,進一步使學生認識體會到科學即生活的道理。

  整個學習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傾聽,對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仔細認真的學習進行表揚,并積極指導學生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提出問題

  1斜面有什么作用?

  2猜想

  3制定實驗方案

  4實驗

  ①分組實驗做記錄

 、诜治鰯(shù)據(jù)

 、劢涣髡

  5得出結論

  實驗驗證斜面越平緩越省力。

  1引導學生用長短不一的木板墊起同一高度進行實驗,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并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比較木板的長短與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的關系,得出規(guī)律。

  3總結兩次實驗記錄,得出結論。

  拓展延伸應用創(chuàng)新師:有一座很高的塔,要修建一個能登上塔頂?shù)奶葑樱筇葑蛹热菀着实怯终嫉孛娣e小,應該怎樣修?

  學生思考設計。學生思考后回答。

  自由發(fā)言把課堂探究進一步擴展為課下探究。使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科學服務于生活的意識。怎樣才能較容易的騎自行車上陡坡?

  板書設計:

  18、斜面

  斜面可以省力

  傾斜角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教學反思:

  斜面是日常生活中接觸較頻繁的一種簡單機械。但究竟什么是斜面,為什么要用這些斜面,斜面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等卻是學生所陌生的。在本課教學中,我以盤山公路為切入點,按照“做中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總結—應用”的思路進行教學,介紹了有關斜面的知識。

  科學教學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用科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經(jīng)歷一個制作紙車、交流改進紙車的活動過程。

  2、能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紙的選擇,能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發(fā)表、交流各自的觀點,并能虛心傾聽他人的建議。

  3、學會做之前先考慮怎么做,做時不斷調(diào)整,做后能看到優(yōu)點和不足,并能及時改進。

  4、體驗和別人合作更能做好一輛紙車的樂趣。

  教學準備

  剪刀、膠水、雙面膠、各種厚薄不一、顏色各異的紙(盡量多上一些)、各種車輛圖片、自制一輛紙車。

  教學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輛車(紙車),你有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嗎?

  誰愿意玩一玩?

  你也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紙車嗎?今天我們就來親自動手做一輛漂亮的紙車。

  2、觀察車的主要組成部分。

  為了做好一輛紙車,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上課前,老師已經(jīng)讓你們?nèi)ニ鸭鞣N各樣的紙了。再想想看,我們還要做些什么準備呢?

  看看老師做的紙車,這輛車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同桌討論一下,你們倆準備合作做一輛什么車?這輛車由哪幾部分組成?老師這里有很多車型的圖片,可以供大家參考,你們也可以做一輛老師沒見過的稀奇古怪的車。

  3、做一輛紙車。

  車型我們已經(jīng)選擇好了,接下來該考慮什么問題了呢?還是讓我們發(fā)揮兩個人的力量,一起研究一下吧!把你們的計劃簡單地記一記,以免等會兒忘記了。

  不知道這幾個問題大家想好了沒有,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1)選用什么紙來做車廂?理由?

  (2)選用什么紙來做車輪?理由?

 。3)輪軸怎么做?

 。4)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理由?

  做車的細節(jié)大家想得很多,但其他方面大家想到了什么呢?(比如剪刀的使用、小組的'合作等等)

  看來大家的確考慮得很周到,那么我們就開始動手吧。比一比哪一組合作得最愉快。

  4、試試紙車能跑多遠。

  紙車終于做好了,真想來一場比賽。比什么呢?大家發(fā)表一下建議。

  確定幾項:

  (1)比誰介紹的紙車特點多。

 。2)比誰發(fā)現(xiàn)的問題多。

 。3)比誰想的改進方法好。

 。4)最后比誰的紙車跑得遠。

  大家先分組準備一下,3分鐘后比賽正式開始。

  下面我們分四個大組進行比賽。

  5、后續(xù)活動。

  你們想對自己的紙車作些改進嗎?簡單說說你們的計劃。

  好好干吧,你們一定行!教師等著看你們更棒的紙車!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fā)過程;根據(jù)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nèi)容和方法;根據(jù)對種子萌發(fā)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

  一、學習播種方法

  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jié)。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

  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

  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

  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

  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

  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shù)1~10行內(nèi)容。

  4、生:閱讀P5頁順數(shù)1~10行內(nèi)容。

  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準備:

  1、各小組預備一些沒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葉。

  2、各組不同顏色的同種葉數(shù)片。

  3、學生描畫葉片大小的方格紙。

  教學活動設計:

  一、葉的顏色的觀察

  1、談話引入,上節(jié)課中,我們對葉已經(jīng)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問你葉是什么顏色的,你該怎么回答?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學生觀察說說自己預備的葉,有哪些顏色?

  4、讓學生按顏色的變化給葉排排順序。

  5、小組代表,出示各組的排列情況并說說排列的.依據(jù)。

  6、再次設問:如果有人問你葉是什么顏色的,你該怎么回答?

  二、葉的形狀觀察

  1、葉的顏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們的形狀相同嗎?

  2、學生觀察,說說自己小組有哪些形狀的葉?

  3、小組嘗試根據(jù)形狀給自己的葉分類。

  4、小組代表介紹自己小組的分類情況。

  三、葉的大小觀察

  1、(承前)讓學生將其中一種形狀的葉按大小順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問題,設問:大小相近的葉用什么方法來比較大小呢?

  3、各小組研究探討。

  4、學生交流各組的方案。

  5、教師總結比較葉大小的方法,適時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學生描一描,試一試。

  四、作業(yè)

  用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葉拼一幅圖畫。

科學教案 篇9

  一、引入

  1、同學們,老師剛進學校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里有個大花壇,可是由于時間關系沒有仔細觀察,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觀察過,花壇里有些什么動植物?

  2、那么,你們說的是不是準確呢,是不是那里就只有同學們所說的這些動植物呢?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請同學們?nèi)ト娴厣钊氲貙嵉乜疾爝@個花壇。

  二、觀察植物叢里的生物

  1、我們應該怎樣考察,才能準確而又盡可能多地考察到花壇里的動植物?

  觀察花壇里或附近還有哪些小草和其他植物;花壇里有些什么動物,在哪里能找到它們——枝條上、葉子上、花朵上、根旁、土壤里;

  在這些小動物中哪些是棲息在這里的,哪些是過往的客人;它們是吃什么為生的……

  2、在考察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

  不要破壞花壇里動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

  不做考察以外的事情,不打鬧,注意人身安全

  及時做好記錄表格1和表格2

  3、根據(jù)學生回答選擇是否給提供放大鏡。

  4、學生考察

  列隊到下面再分四人小組考察

  5、組織學生列隊回教室。

  三、整理完善考察記錄

  1、你們在花壇里總共觀察到了多少種植物和動物?在你們觀察到的動物中,哪些是棲息在這里的,哪些是來往的客人?

  2、你們所觀察到的小動物它們是吃什么為生的.?

  看樣子它們的食物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同學們,動物吃什么就叫做動物的食性,動物食性分三種:植食、肉食、雜食。

  你現(xiàn)在知道你所觀察到的動物的食性是什么了嗎?請你把他寫在表格上。

  四、課后延伸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在花壇里觀察到了很多動植物,還考察了一些動物的食性,但是僅憑今天的一次觀察是不夠的,希望同學們在最近幾天里能再來觀察幾次,把你的新發(fā)現(xiàn)記在表格里,這里我們就能更準確、更全面的考察結果!

  下應中心小學 王海平

  1、花壇里的生物

  我們觀察到了這些動物和植物:

  植物:

  動物:

  共有( )種

  2、花壇里動物的食性統(tǒng)計

  動 物 名 稱

  吃 什 么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復習設疑: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不受力時物體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實際上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那么物體受力其運動狀態(tài)是否一定改變呢?力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1、二力平衡定義

  學生讀圖:

  分析吊燈、貨物的受力和運動情況

  教師引導分析:

  吊燈——受到兩個力:一是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二是細線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上,吊燈處于靜止狀態(tài)。

  貨物——受到兩個力:一是重力,方向向下;二是鋼索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上,貨物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得出結論:

  物體受到力其運動狀態(tài)并不一定改變,我們把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兩個力是平衡力。

  學生舉例:

  請舉出兩個二力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到的是那兩個力,小組交流。

  教師講解:

  現(xiàn)實生活中物體不受力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如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后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是平衡的,二力平衡的力的平衡中最簡單的情形。

  設問:兩個力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平衡呢?或者說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呢?

  2、二力平的條件

  教師講解:

  由于在實驗中判斷物體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比較困難,我們先討論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所受的兩個力之間應該滿足條件呢?

  設計思想:

  本實驗的研究對象是塑料板。要研究的是塑料板兩邊繩子受到的兩個拉力之間的關系。

  受力分析:塑料板受到幾個力?

  學生:三個力:重力、兩邊細繩的拉力。

  教師:如果要忽略重力的影響,對塑料板有什么要求?

  學生:應使塑料板受到的重力遠遠小于兩邊細繩的拉力。

  教師:怎樣才能滿足上述要求?

  學生:塑料板的重力要比鉤碼的.重力小得多。

  教師:我們就用重力比鉤碼的重力小得多的塑料板,這樣就可以它近似看成只受到兩邊繩子的拉力。

  實驗探究:

  當兩邊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時,塑料板處于靜止狀態(tài);反之,當大小不相等時,塑料板不能保持靜止;

  學生: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得到什么結論?

  結論:

  要使兩力平衡,必須使兩力的大小相等。

  再設問:

  只要兩力的大小相等兩力就一定會平衡嗎?

  當兩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將塑料板扭轉(zhuǎn)一個角度,即使兩力不在一條直線上;

  學生: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得到什么結論?

  結論:

  要使兩力平衡,還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

  再設問:

  只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一定平衡嗎?

  當兩邊的力大小相等、在同一條直線上,但兩個力方向不相反。

  學生: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得到什么結論?

  結論:

  要使兩個力平衡,還必須方向相反。

  學生歸納兩個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

  二力平衡的條件: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3、應用——問題討論

  例1、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已知一個物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又知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知道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學生舉例分析:小組討論。

  例2、二力平衡條件的逆應用:即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當這兩個力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判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物體不滿足二力平衡條件時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又如何?

  小結:

  板書設計

  第八節(jié)二力平衡的條件

  1、二力平衡定義

  我們把一個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我們就說這兩個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探究:

  結論1:要使兩力平衡,必須使兩力的大小相等。

  結論2:要使兩力平衡,還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

  結論3:要使兩個力平衡,還必須方向相反。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

  3、應用——問題討論教案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除垢》科學教案04-10

昆蟲科學教案04-10

科學教案設計04-11

幼兒園科學教案03-22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珠05-10

好吃的西瓜小班科學教案04-30

《海底世界》中班科學教案05-05

神奇的指紋大班科學教案05-24

中班科學教案:叮叮當05-24

中班科學教案:好玩的淀粉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