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18 07:28:10 教案

語文教案3篇【集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3篇【集合】

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并序)。

  教學難點 幾個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導語

 。ㄓ蓮土暋对娊(jīng)》和《離騷》開始)我們學習過了《詩經(jīng)》三首和《離騷》的節(jié)選,在這兩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和發(fā)展;《詩經(jīng)》的四言體、楚辭的騷體;《詩經(jīng)》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屈原的騷體詩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那么,詩歌發(fā)展到漢魏晉時期又有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孔雀東南飛》一詩,來了解這一問題。

  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引導學生讀課后有關“漢樂府”的資料,了解有關漢樂府的常識。

  朗讀詩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

  1本詩大概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 學習本詩的.側重點應是什么?

  3 讀本詩你將最關注什么?

  誦讀全詩,把握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范讀,學生給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或難懂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朗讀,學生自由讀或請學生分角色朗讀

  3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注意復述的要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jīng)過、結果。

  4請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此詩的情節(jié)。

  學生概括的標題不必拘泥于教參的答案,如果學生有更好的概括則選用學生的概括。

  文言常識積累

  1歸納本詩出現(xiàn)的“偏義復詞”:①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②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③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④逼迫有弟兄:意義偏“兄”。

  2歸納整理本詩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①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值得同情;②汝豈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沒有束縛;③本自無教訓:古義,教養(yǎng);今義,失敗的經(jīng)驗;④處分適兄意:古義,處理;今義,處罰;⑤便可作婚姻:古義,結為親家;今義,結為夫妻;⑥葉葉相交通:古義,交接;今義,與運輸有關,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孔雀東南飛(并序)》。

  3歸納本詩出現(xiàn)的“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分組改編成課本劇,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語言盡量用原文)

  2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詩的思想內(nèi)容。

  板書設計

  孔雀東南飛(并序)

  漢樂府民歌

  最早的長篇敘事詩

  故事情節(jié):

  托物起興

  蘭芝被遣

  夫妻誓別

  蘭芝抗婚

  雙雙殉情

  告誡后人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本詩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對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

  教學過程

  課本劇表演

  1請同學分組表演課本劇《孔雀東南飛》(如時間有限,可分別表演不同的片段)

  2討論評析同學的表演(注意從文中的人物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主人公的形象特征感知

  劉蘭芝、焦仲卿忠于愛情,具有叛逆精神,請結合具體詩句,感知他們的個性特征。

  可讓學生找出能夠觸動他們的詩句,讀給大家,然后做簡要的分析。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可。

  詩歌的藝術特色感知

  通過學生對他們所喜歡的詩句的誦讀,體會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延伸閱讀

  閱讀幾首漢樂府詩,體會漢樂府的藝術特色?梢栽趯W生誦讀完后,師生共同總結漢樂府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案點評:

  從《詩經(jīng)》、《離騷》至《孔雀東南飛》,從四言體、騷體至漢樂府,整個單元的學習都定位在了解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發(fā)展及特點上。因而教學《孔雀東南飛》一詩,亦將重點放在了解漢樂府常識及本詩的故事情節(jié),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及本詩的藝術特色上。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要對自己有信心,并用適當?shù)?方式展示和表現(xiàn)自我。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

  重點: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了解同學態(tài)度的變化,體會同學對“我選我”的認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解題、質疑。

  1. 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 你還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

  二. 識字、寫字,掃清閱讀障礙。

  1. 自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漢字的讀音。

  2. 小組接力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準字音。

  3. 小組合作學習:記住生字。

  4. 全班匯報。

  5. 教師指導書寫。

  三.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 自由讀課文:“我”指的是誰?

  2. 王寧選自己干什么?

  3. 小組按自然段讀課文。

  4. 學生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和想了解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 指名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 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不懂?

  二. 理解內(nèi)容,體會情感,讀了語氣。

  1. 帶著問題在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2. 全班交流,教師導讀。

  3. 關于王寧“我選我”一事,說說你的想法?

  三. 自由讀、小組讀、全班展示,讀出語氣。

  四.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語氣。

  五. “我會讀”。

  1. 讀一讀,說說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2. 自己試著說兩句話。

  六. 實踐活動。假如你競選班干部,你想說什么?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簡單了解王維。

  2.講析詩歌,清楚詩歌中的“征蓬”這個意象,能賞析頸聯(lián)。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1.導入: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影響了后來的文人墨客,特別是唐朝的幾位詩人,王維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王維的一首邊塞詩。齊讀題目《使至塞上》

  2.簡介王維: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

  3.分析詩歌,理解王維的'特定心境。

  解題:使:出使;(王維)出使到邊塞。

  學生讀詩。個讀+集體朗讀

  回答王維為什么出使?(用詩句中的詞回答)——問邊

  單車欲問邊——出使時隨從很少。一般作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問,隊伍浩浩蕩蕩,而王維只是“單車”,為什么呢?

  王維當時的背景資料:開元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二十五年,受張九齡提拔的王維也遭牽連,奉使赴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如曹植的《雜詩》(其二)所謂“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就是著名的例子。李商隱——《無題》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xiāng)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xiāng),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氣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五、六兩句寫景,境界闊大,氣象雄渾。蘇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這一聯(lián)詩句由兩個畫面組成。

  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

  “直”:《坤雅》:“古之煙火,用狼煙,取其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鼻迦粟w殿成說:“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閃著粼粼的波光。這是怎樣美妙的時刻啊!詩人只標舉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奇瑰麗。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