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9-18 10:40:27 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5篇(精)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5篇(精)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峽谷、全身披甲、威武、海灘、貝殼、鳥糞、肥料、守衛(wèi)、建設(shè)、必將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

  4.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ㄒ唬⿲

  (在黑板上懸掛中國地圖,向同學們簡單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這是我國的版圖,這里是北京,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島,西沙群島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國南面的一扇大門,是海防前哨。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chǎn)。(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

  1.默讀2~6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懳魃橙簫u的景色和物產(chǎn)的?找出相對應(yīng)的自然段。

  明確:海水、海底、海灘、海島

  2.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明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2)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①海水都有哪些顏色?

 、谠O(shè)問:僅僅顏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嗎?

  通過與“五顏六色”進行比較,體會“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

 、蹨蚀_理解:五光十色:這里指西沙群島海水色彩繽紛、鮮艷明亮。

  瑰麗無比:異常美麗,沒有什么能比得上。

 。3)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結(jié)合學生回答畫簡筆畫

  (4)說話訓練。

  找學生指圖說說海水為什么“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并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表述。

 。5)指導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能讀懂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我國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步驟:

 。ㄒ唬⿵(fù)習導入

  1.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2.西沙群島的海底、海灘、海島又是怎么樣的呢?

 。ǘ⿲W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讀并思考:這一段共幾句話?介紹了哪幾種物產(chǎn)?

  明確:珊瑚、海參、大龍蝦

 。2)逐句理解:啟發(fā)學生重點抓住“綻開”“蠕動”“威武”等詞語,體會珊瑚美麗、各種各樣,海參懶洋洋,大龍蝦威武的特點。

  (3)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讀:這一段寫了哪些動物的怎樣的特點?(引導同生由部分到整體,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鋪墊)

 、谛〗Y(jié)內(nèi)容:這一段寫西沙群島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

 。4)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后提問:課文是從幾方面具體介紹魚多的?

  明確:數(shù)量、種類

 。2)自由讀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魚的數(shù)量多?從哪兒可以看出魚的種類多?結(jié)合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3)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成群結(jié)隊”,四個“有的”,“各種各樣”,“多得數(shù)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等詞語體會魚的數(shù)量、種類繁多。

 。4)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中哪句話概括了整段的內(nèi)容?并說明理由。

  明確: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樣圍繞第三句來寫的?

 。6)指導感情朗讀。

  3.學習第5自然段。

  (1)用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綱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提綱: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四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重點抓住”揀不完”、“龐大”、“有趣”等詞語進行理解,訓練學生概括句意和段意。應(yīng)注意:語句精煉、要點全面。

  4.學習第6自然段。

  (1)用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綱自學第6自然段:

  自學提綱:第6自然段第二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句話都是圍繞第_________句話“_________”來寫的。并說明理由。

 。2)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本段幾句話的思路:

  “鳥的天下”→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

  從而弄清全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

  (4)指導感情朗讀。

  5.小結(jié):通過2~6自然段的學習,你們知道了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6.感情朗讀2~6自然段。

  7.學習第7自然段。

 。1)指讀后提問:將來的西沙群島會怎樣?

  更加……更加……

 。2)齊讀

 。ㄈ┛偨Y(jié)

  1.啟發(fā)學生明確這節(jié)課學到的理解詞句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啟發(fā)學生再次質(zhì)疑問難。

  (四)感情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生字詞;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第四自然段

 。ǘ┳衷~學習

  1.刺(cì)(左邊中間不要多一橫);

  揀(jiǎn)(右邊中間不要少一橫);

  饒(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點)。

  2.其他生字寫法。

  3.帶拼音抄寫生字詞。

 。ㄈ┳魑挠柧

  學習第6自然段敘述的順序,寫一段話。介紹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生活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選出學生有話可說的內(nèi)容,進行語言訓練)。

 。ㄋ模┱闹械膬(yōu)美詞句,并寫幾個打比方的句子

 。ㄎ澹┌鍟O(shè)計

  教案點評:

  閱讀教學時能抓住描寫西沙群島的重點語句,啟發(fā)學生品詞析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運用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感情朗讀,并初步運用分段方法,進行分段的訓練。例如:用畫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理解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說話訓練,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注重引導學生總結(jié)學習收獲,進行語言積累。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病⒄_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础⒘私饷褡逍W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jié)的教育。

 。怠⒊瓕懨鑼懘巴獍察o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jié)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預(yù)習生字的方法。

 。、復(fù)習的方法。

 。场J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4、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是我們開學后的第一課,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么意思嗎?

 、琶褡澹簼h族。

 、凭劬佣醒y(tǒng)關(guān)系的人群的統(tǒng)稱:家族。

  ⑶事情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館

 、葴缱澹悍饨〞r代的一種刑法。

  2、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56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民族小學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

  我想課前同學們一定非常認真地讀了課文,下面就讓你來驗證一下自己學習的結(jié)果如何。

  三、學習預(yù)習方法

 。薄(fù)習的方法。

  2、明確名稱:音部、部首、音節(jié)

  3、畫表格:

  字

  章節(jié)

  音部

  部首

  筆畫

  組詞

  字義

  四、學習生字

 。薄⒉渴紫嗤模

  蝴蝶:怎樣記?(形聲字的方法,左形右聲)

  坪壩:山區(qū)或丘陵地區(qū)局部的平地。

 。、注意讀音的字:

  坪壩(bà)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容易寫錯的字:

  “戴”,半包圍結(jié)構(gòu),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jié)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jié)構(gòu),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gòu)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五、練習書寫

  戴

  蝶

  雀

  舞

  蝴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的關(guān)系,懂得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

  3.學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種葫蘆的人只盯著葫蘆、不管葉子上的蚜蟲是教學的重點。

  2.了解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問題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

  放大的教學掛圖或幻燈投影片,或CAI課件一葫蘆的實物標本。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出示實物標本或CAI課Pte-一葫蘆,形象生動地描繪葫蘆,簡介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

  1.課文共有幾幅圖?

  2.按順序觀察每幅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圖上有幾個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這兩幅圖說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3.課文分為幾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找出與兩幅圖相對應(yīng)的段落。

  4.范讀課文,聽準字音?纯凑n文是怎樣表達圖意的。

  5.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并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點指導:

  四、分析字形。

  1.重點指導:

  蘆:上下結(jié)構(gòu),下邊是“戶”。

  掛:右邊的“圭”由兩個“土”字組成。

  鄰: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令”,不是“今”。

  居:認識“尸”(尸字旁)。半包圍結(jié)構(gòu)。

  感:上下結(jié)構(gòu)。

  2.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認讀生字詞。

  2.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圖文對照,學習課文。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說說第1自然段描繪的是哪幅圖的內(nèi)容?

  2.第1自然段寫了幾句話?每句話寫了什么內(nèi)容?

  3.這棵葫蘆長得好嗎?畫出寫葫蘆長得好的句子。

  4“長滿”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為什么用“掛”,不用“結(jié)”?(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掛圖或CAI課件,對照課文觀察葫蘆的長勢,憑借圖理解“掛”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蘆”和句三中的“葫蘆”各指什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生:“黃鸝”是什么意思?

  生:黃鸝就是一種鳥呀!

  師:(展示黃鸝圖片)現(xiàn)在我們來觀賞黃鸝鳥吧!

  生:(好奇而饒有興趣地探身盯著看)

  師:誰來介紹一下黃鸝鳥的樣子?

  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羽毛金黃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愛呀!

  師:想聽聽它的歌聲嗎?

  生:(一齊激動地喊)想!

  師:(播放黃鸝叫聲)聽,它的叫聲——

  生:(齊)很好聽!

  師:詩歌里的“黃鸝”指的是誰呢?請你看課文中的圖說一說。

  生:小女孩!

  師:小女孩怎么成“黃鸝鳥”了呢?

  生:她在媽媽懷里唱歌。

  生:她小時候?qū)W說話就像黃鸝唱歌一樣。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師:秋天到了,小河邊的野菊花開放了!請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來讓大家觀賞觀賞。

  生(從抽屜里拿出、興奮地舉起野菊花,眾生驚喜的擁過來看)

  師: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生:金黃的花瓣,綠綠的葉子。

  生:真好看!

  師:請聞一聞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這個問題。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著粉紅的衣裳,藍藍的褲子,頭上還戴著黃蝴蝶結(jié),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還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師:請小朋友把第一小節(jié)多讀幾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讀,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說這個女孩小的時候像快樂的小黃鸝,美麗的野菊花。

  師:我們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是不是也在媽媽懷里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幸福地趴在爸爸寬厚結(jié)實的背上呀?

  生:(失聲、開心地笑)

  師:小時侯,我們都被爸爸、媽媽寵著、愛著,多幸福呀!讓我們美美地讀第一小節(jié)吧!

  生:(個個有聲有色地朗讀)

  自評:

  這是上學期我在常態(tài)下(教室后排沒有聽課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鄉(xiāng)下孩子》第一節(jié)時的實錄片斷。教學的成功——學生學習得主動、快樂、有情趣,讓我欣慰,不由得再想起課前所做的教學準備來!多l(xiāng)下孩子》屬于詩歌體裁。全詩反映了農(nóng)村孩子游戲、勞動等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抒發(fā)了熱愛農(nóng)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摯感人。從我們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來說,學習這首詩歌的主要難度是:語意上的省略和跳躍,詩歌第一節(jié)內(nèi)容“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边@兩句主語省略,暗語的修辭手法讓學生難認其本體,更難體會到“鄉(xiāng)下孩子”成長中的幸福感了。再則,雖說本班學生大都也是鄉(xiāng)下孩子,但從其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和他們生活、行動所涉及的范圍來看,他們是難以見到黃鸝這種鳥的,大多數(shù)學生即使看到了野菊也不知其為何物。針對實際學情,課前我和學生學生一起做了這樣的準備:在電腦的素材庫里找出“黃鸝”的圖片和它的鳴叫聲;布置學生野外采集的作業(yè):和家人一起采野菊花。這樣做,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學習困難準備了可用的解決方案。

  課堂里,我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實際水平、情況和我課前的估預(yù)差不離,所以我順勢適時采用生生間問疑解答和教師適時點撥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相機學習”的辦法,師隨生走,順“藤”摸“瓜”,隨機指點、扶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fā)展:欣賞老師提供的圖畫、同學采集的實物,聆聽聲音、聞聞氣味, 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教師的順勢啟發(fā)性提問,學生的深入質(zhì)疑,都在學生圖文結(jié)合的學習、感悟中找到了答案,并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都有了發(fā)展;教師親切的啟發(fā)性話語把學生也帶回了他們自己幸福的幼兒時光,學生在失聲啞笑中走進了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在理解中生情,動情的朗讀既讓學生展示了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又讓他們受到優(yōu)美語言文字的熏陶。

  教學實錄片斷二

  師:讀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狼和小羊,誰先來到小溪邊?

  生:(讀)

  生(一部分):狼先來到小溪邊。

  生(一部分):小羊先來到小溪邊。

  師:(引讀第一自然段)狼來到——(小溪邊),看到——(小羊)在那兒——(喝水)。

  師:現(xiàn)在你認為是誰先來到小溪邊?

  生(絕大多數(shù)):小羊!

  生(一個):(低聲地)是狼

  (此時課堂出現(xiàn)了空白)

  師:(略帶遺憾地看了這位學生一眼)從課文內(nèi)容知道,明明是小羊先來到小溪邊,而狼確硬說,小羊把它喝的水弄臟了。

  自評:

  以上是我上學期在為全校語文教師上展示課蘇教版小語第三冊第四單元課文《狼和小羊(第一課時)》引導學生總結(jié)課文蘊涵的道理時出現(xiàn)的尷尬一幕。直到這節(jié)課結(jié)束,我也沒有弄明白,學生為什么會“執(zhí)拗”地認為:是狼先來到小溪邊。帶著這個疑問教學第二課時,我的第一問就是向那個“執(zhí)拗”的學生提出的:“你為什么認為是狼先來到小溪邊的?”“因為我看到溪邊有一塊大石頭,是狼先躲到大石頭后面的……”學生的回答讓我既吃驚又恍有所悟:是呀,誰規(guī)定了學生只能按著課文語句得出唯一的答案呢?學生為什么不可以對教材文本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況且,這樣的理解還包含著學生對課文所蘊涵道理的深刻認識!

  《全日制國家課程標準》實施已經(jīng)有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自認為是在不斷學習,盡我的努力把自己對新課程標精神的理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但是,從這堂展示課(《狼和小羊(第一課時)》)出現(xiàn)的“尷尬”,我認識到自己的教學理念還沒有完全徹底更新,在課堂教學的某些時刻,因為自己急求“教學進程的順利、按時”的心理。還是有意無意地讓學生扮演了為教師的教服務(wù)的角色,而置他們的學習需求于不顧。這樣的“尷尬”不僅僅只出現(xiàn)在我的課堂里,從平時聽課及老師們“學生真笨,讓他說東,偏說西”,“就是答不到點子上來”,“他的思維不跟著你轉(zhuǎn)”等頻頻抱怨中,不得不承認:“教學尷尬”還普遍存在于課堂教學。

  感嘆教學的成功,反思教學的失敗,我更深刻認識到“教為學服務(wù)”思想的重要性,教師要把這一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去。不論是在何中情況下的教學,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總是應(yīng)擺在第一位的,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必須正視真實的學情,想方設(shè)法為學生的學習需要、發(fā)展需要做些實事,在課堂中,真主導,讓學生真學習,得到真實的發(fā)展。為此,課前的教學準備,我們不應(yīng)只為自己的“教“做打算,埋頭分析教材——這是什么?(尤其是在公開課的教學時),的是要為學生的“學”著想,多思考:可以是什么?還可以怎么樣?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走老路——就教材教教材;抱著陳舊的觀念——一切為了自己的教學順利,始終認為:課堂里,四平八穩(wěn)、不出“亂子”就行了。我們要跳出教材的框框,憑借教材,以教材為載體,為學生個性化的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實踐營造氛圍,提供機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片斷),從中領(lǐng)悟如何圍繞中心選材。

  2、遷移運用《明天,我們畢業(yè)》一文表情達意的方法完成作業(yè)。

  3、通過寫作,激發(fā)學生對老師、同學或?qū)W校里其他人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借鑒例文和學過的課文,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2、通過具體事例,表達對學校老師、同學或?qū)W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寫有討論題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教時

  教學過程

  習作7 第一、二教時 總第95、96教時

  一、談話導人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明天,我們畢業(yè)》這篇課文,作者通過對一幕幕往事的回憶,真切地表達了自己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眷戀之情。我們都被那純真的'情感所打動,同時也勾起我們對往事的回憶。再過一個月,我們也即將畢業(yè),也要告別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也一定有許多心里話要對老師和同學說。今天,我們就來寫一篇話別的作文。

  板書課題:話別 —— 寫給……

  二、引導審題

  1、看到文題,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話要對誰說。

  2、把題目補充完整。

  3、認真思考一下,你為什么要把心里話寫給這個人。

  4、討論小結(jié):這就是說文章要有個明確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話別",所以要表達出真情實感。

  三、學習例文

  1、怎樣把你的意思表達出來,又要有真情實感呢?我們光看文章的片斷,這是吳小亮寫給傳達室沈伯伯的,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寫的?

  2、自讀例文,思考下列問題:

  (1)例文主要寫了哪些事?

  (2)從這幾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個怎樣的人?

  (3)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沈伯伯怎樣的思想感情?

  (4)聯(lián)系例文和課文《明天,我們畢業(yè)》,思考:該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

  3、討論交流自學情況。教師相機板書:

  表達真情實感 具體事例 典型場景

  4、教師總結(jié):例文抓住沈伯伯為"我"送作業(yè)、打掃校園、迎送同學等具體事例,生動表現(xiàn)了他工作認真、關(guān)愛同學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表達了作者眷戀沈伯伯的真情實感。

  四、指導選材

  l、同學們己經(jīng)想好了要寫給誰了,請大家再再回顧一下:在6年的學習生活中這個人給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體的事例嗎?你準備選擇哪些事例來表達你的感情?

  2、同桌討論、交流。

  3、指名說說你準備選擇哪些事例或場景來表達你對這個人的眷戀之情。

  4、集體評議,教師點撥。

  五、完成習作

  1、學生寫作,教師個別輔導。

  2、指名讀習作,集體評議,指導修改。

  3、謄寫習作。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3-30

小學語文教案06-24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10-17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8-22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