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9-22 10:07:58 教案

[熱]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2、能夠用表演、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欣賞詩歌的快樂感受。

  3、能夠聯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樂。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幅,舒緩的音樂磁帶,《快樂的小屋》詩歌磁帶。

  2、教師繪畫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圖,并將詩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螢火蟲、小蜘蛛、小麻雀、紡織娘、蛐蛐和小螞蟻制作成可以粘貼的卡片。

  3、小朋友、螢火蟲、小螞蟻的頭飾各一個,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隨音樂“郊游”將幼兒帶進活動室。(活動室四周布置柳條,桃花、地上灑滿鵝卵石等)

  1、教師:孩子們,今天天氣這么好,春天這么美麗,我們一起去郊游吧。(屏幕上出現大森林圖片)孩子們你們看我們到大森林了,大森林真美啊,我們就在這休息會吧。

  2、室幼共同坐在墊子上,師:小朋友你們看大森林美嗎?你們喜歡大森林嗎?大森林里會有什么?

  3、教師做突然發(fā)現狀:孩子們你們看這里還有很多鵝卵石呢,真漂亮,你們說鵝卵石可以用來干什么呢?(鋪小路、搭建小屋、放到魚缸里、鵝卵石藝術等)

  4、放課件:快樂的小屋。教師:用鵝卵石搭建的小屋雖然漂亮,可我覺得還不夠完美,看,屋子里黑黑的,窗子上光光的,周圍也沒有花草,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裝飾這間小屋?這間小屋也吸引了一些小動物們,它們也想來裝飾這間小花屋,咱們來看看都有誰好嗎?(出示圖片:蜘蛛,小蜘蛛會怎么裝飾小花屋,它有什么本領?)逐一出示小麻雀、紡織娘,蛐蛐、小螞蟻圖片。(完整欣賞課件)這些小動物都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小花屋,大家都感到很快樂,很高興。我們把這些小動物做的事編成一首詩歌好不好?

  5、播放背景音樂,師朗誦詩歌。

  提問:

 。1)這首詩歌美不美?你們想學嗎?(教師教授詩歌)

  (2)師幼一起有感情朗誦詩歌。

 。3)給詩歌起名字。

 。4)師:在這首詩歌里你體會到了什么?(快樂)對,大家?guī)椭诵』ㄎ,把小花屋裝扮的更漂亮了,大家都覺得很快樂,小花屋也覺得很快樂。那在生活中你覺得什么什么是最快樂的?你做什么事情時會覺得很快樂?(幼兒自由回答)

  (5)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快樂的事情,對,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了,別人再感到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很快樂,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快樂的人。剛才小動物們裝扮了一間快樂的小屋,那我們小朋友們想不想也來裝扮一間屬于自己的快樂的小屋,我相信用我們的雙手裝扮的小屋,小朋友們會更快樂。

  6、出示準備好的立體小屋,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裝扮。(背景音樂)

  7、幼兒裝扮完畢。提問:你把小屋裝扮的這么漂亮,你的心情怎樣?你想邀請誰來小屋做客?

  8、師幼圍著小屋跳舞,感受快樂。

  9、結束:師:讓我們把這間快樂的小屋帶回去讓所有的小朋友都來感受我們的快樂吧!

  活動反思:

  《小屋》是一篇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課文。作者王立春通過對童年居住了12年的小屋的美好回憶,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樂趣和對童年生活得難忘之情。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孩子們預習課文時情不自禁地讀著,笑著,傷感著。

  在教學課文時,我緊緊地圍繞課后的第1題“作者寫的小屋里都有什么?讓作者最感興趣的是什么?離開小屋時,作者的.心情如何?”展開教學。

  一、詞語切入,走進小屋,感受簡單的快樂。

  在教學“小屋里都有什么”這個問題時,我是通過詞語教學引入的。出示和描寫小屋有關的一組詞語“秫秸、車前草、籬笆墻、半邊花兒、小人兒、費了好大勁兒”,正音,理解“秫秸、車前草”的意思后,我讓學生把這些詞語送到文中,引出課文的2、3自然段。讓學生讀一讀,再說一說,你在小屋中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本段中的“北墻上掛著一面擁滿半邊花兒的鏡子,里邊有時會出現個小人兒,費了好大勁兒才弄明白那個小人兒竟是我!边@句話,來感受小屋雖然簡陋卻帶給作者快樂。

  二、趣事引路,走進童年,與作者共享快樂。

  在學習五至十自然段時,首先從整體入手,讓學生了解作者寫了哪幾件童年往事,為每件事起個小標題。然后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那些能反映童真童趣的句子,想像當時的情景,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自身感悟,談談理解。這一部分課文的內容很長,對句子的理解如果只是一種方式,難免會顯得單調。因此在教學第五自然段的句子時,我引導他們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歷談感受,“你們在小時候也跳過這種荒誕不經的舞蹈嗎?那時一種怎樣的舞姿?”“你們一定也吹過泡泡吧,快把你的快樂與我們分享!睂W生們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說著他們經歷,其實與作者的快樂是有相似的地方的,因而與作者很快地產生了共鳴,仿佛自己就是這小屋中的主人,再回到朗讀上,讀中悟情,入情地讀。在教學第二件童年往事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重點品讀“我一個勁兒拼命地跑、拼命地飛、拼命地喊、拼命地笑!边@是一種怎樣的快樂啊?讓學生通過詞,感悟到作者的這種不想停下來的、自由自在的快樂。然而,這樣的理解也僅僅是層面上的,為了更深入地感悟作者的快樂,我引讀了下邊的文字,又巧妙地地帶出課文的第6自然段,“外面的世界什么樣呢?”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對學生來說特別新奇,讓學生讀過之后再展開聯想,他們都會玩什么呢?再來感受作者的快樂,然后再次出現“我一個勁兒拼命地跑、拼命地飛、拼命地喊、拼命地笑。”這句話,進行回環(huán)復沓朗讀,提升朗讀的實效。在教學最后一件童年往事時,我引導學生通過三組句子的對比的方法,感受作者讀書的癡迷。

  本文的中心句是課文的第一句話“我愛我的小屋,愛那個裝滿整個童年的小屋!泵繉W完一件事,我都通過引讀方式回到中心句上,感受作者的情感。

  這部分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閱讀,可選擇自己最覺得有趣的說。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都是個性化的,對于他們來說,體驗和感悟的高低、深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就能提高思維品質。如果有共識也有異見,豐富多彩而又各圓其說,那就是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

  三、我注重寫法的引導,為這次的作文打下了基礎。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導語的設計缺乏新意,前半部分的處理顯得拖沓,有個別地方的引導欠妥。是否應該讓孩子們概括一下小標題呢? 還在猶豫中……

  小百科:快樂,漢語詞匯,讀音為kuài lè?鞓肥侨祟惥裆系囊环N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由內而外感受到的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tài)。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種物體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用標記記錄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并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幼兒實驗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鐵絲、吸管、報紙(小組一份);幼兒記錄單,大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師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嗎?有什么辦法呢?(幼兒相互交流)

  二、引導幼兒嘗試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問題: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進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來,在杯子不動的情況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幼兒想辦法)

  2、介紹材料和記錄單。

 。1)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細鐵絲、報紙、吸管,請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猜測,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

  (2)到底他們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來呢?你可以每一種材料都去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用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記錄的結果。誰愿意來說說你的發(fā)現。

 。5)總結性提問:從記錄單上我們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鐵絲能取出乒乓球,有的報紙卻不能取出乒乓球,這又是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鐵絲取出乒乓球的`?解決鐵絲取出乒乓球:可以改變形狀。

  3、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

 。1)發(fā)散性提問: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讓細鐵絲、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來呢?(幼兒自由講述辦法)到底你們說的行不行呢,只有試試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2)幼兒探索用細鐵絲、報紙把乒乓球取出來。教師巡回指導,并用數碼相機拍下幼兒實驗的情況

 。3)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結果。怎么樣,都成功了嗎?你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來的?用了什么方法?

 。4)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來的?

 。5)小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多去嘗試,細鐵絲、報紙也能把乒乓球取出來。

  4、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是從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進去的是鐵球呢?在不動杯子子的情況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們以后游戲的時候去試一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感受離心力現象。

  2、了解一些生活中的離心力現象,激發(fā)關注自然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玻璃杯、用油泥做的小球。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旋轉小桶的實驗,并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這是什么?桶里有什么?如果將小桶的開口向下,桶里的水會怎樣呢?

  (2)教師演示,鼓勵幼兒觀察。

  教師:小桶里的水真的會流出來嗎?

  (3)提出問題,鼓勵幼兒想辦法。

  教師:怎么可以既讓桶口朝下又不會使桶里的水不留下來呢?

  (4)教師再次演示。

  ——教師一手拿桶把,快速地繞圓旋轉桶。

  教師:我有一種方法,請你們仔細看看。

  ——教師:剛才桶口朝下了嗎?但是桶里的水流出來了嗎?為什么呢?

  (5)教師。

  教師:原來當我快速繞遠旋轉桶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隱性的魔力,我們看不見它,只能感覺到。

  2、教師出示玻璃和小油泥球,引發(fā)幼兒猜想。

  (1)教師:這是什么?

  (2)教師邊說邊進行簡單示范。(只做旋轉的示意動作,不要示范出旋轉結果。)

  教師:如果將小球放在玻璃杯中快速旋轉,小球會怎樣呢?

  3、教師交代實驗注意事項,幼兒實驗。

  (1)教師:旋轉的時候要抓牢被子,按照一個方向快速旋轉。

  (2)幼兒實驗,教師給與適當指導。

  4、集體分享實驗結果。

  教師:通過實驗,你發(fā)現了什么?問什么小球會沿著玻璃杯壁旋轉呢?

  5、引導幼兒看教師用書,了解生活中的離心力現象。

  (1)教師:這是什么?你玩過嗎?

  當旋轉秋千沒有旋轉的`時候,座位是怎樣的?轉動起來的時候,座位又是怎樣的呢?

  (2)教師:這一幅圖上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這樣東西呢?衣服放進脫水機前是怎樣的?旋轉完后衣服又是怎樣的呢?衣服中的水哪里去了?

  (3)教師。

  教師:原來物體快速旋轉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它將旋轉秋千的座位向外飛,也將脫水機里的水向外飛,讓衣服里的水變少?茖W家就是運用了這種力量的本領,讓它幫助我們的生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孩子們對新年充滿期待。結合大班的孩子的年齡特征,利用歌曲《新年的笑聲》讓孩子們能夠提前感受到新年的氣氛、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說出新年感興趣的事,根據歌曲結構創(chuàng)編歌詞。

  2、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熱鬧,體驗歡快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鈸、鼓、鞭炮、圖譜一張、切分音節(jié)奏譜。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運用a,la。等音發(fā)音練習。

  2、你怎樣慶祝新年的?新年里,有哪些聲音?

  (1)出示鈸、鼓和鞭炮,認識并模仿它們的聲音。

  (2)學習節(jié)奏型XXX/XX/XXX/X0

  A、用鈸、鼓和鞭炮的聲音表示節(jié)奏型。

  B、用身體動作表示節(jié)奏型。

  二、新年的笑聲

  1、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新年的笑聲在哪里?新年的笑聲在鑼鼓里。

  集體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掌握切分音節(jié)奏。

  2、示范唱。歌里唱了什么?

  結合圖譜幼兒集體演唱。

  A、幼兒集體學唱。

  B、師與幼兒接唱。

  C、邊唱邊表演。

  三、創(chuàng)編歌詞。

  1、新年里你還聽見哪些聲音?

  2、根據幼兒說的示范編歌詞。

  3、根據歌曲結構創(chuàng)編歌詞。

  4、師帶領幼兒演唱新的歌詞。

  附歌曲:《新年的笑聲》2/41=E

  532│31│543│20│521│27│572│20│533│

  新年的笑聲在哪里?新年的笑聲在鑼鼓里,咚咚咚

  新年的笑聲在哪里?新年的笑聲在鞭炮里,噼噼噼

  15│531│60│5.654│343│234│5—│56654│

  嗆嗆咚咚咚嗆。笑得冬爺爺走遠了,走遠了,留下了雪花

  啪啪噼噼噼啪,笑得春姑娘走來了,走來了,帶來了花瓣

  322│132│10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孩子們非常喜歡玩節(jié)奏游戲,但在游戲中他們往往對樂器更感興趣,一拿樂器就不停地敲.不關注其中的節(jié)奏和規(guī)則,隨意性比較大,于是我設計了集體活動“小鼓響咚咚”;顒又,我選擇孩子喜歡的腰鼓,通過“看指揮演奏”“變換紙杯位置創(chuàng)編節(jié)奏演奏”“看節(jié)奏圖譜綜合性演奏”三個層次的游戲,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關注節(jié)奏活動的指揮,探索節(jié)奏里的秘密,體驗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看指揮用腰鼓演奏,表現開始、停止、漸強和漸弱。

  2.通過紙杯游戲創(chuàng)編多種節(jié)奏型,并學習看圖譜演奏。

  3.積極參與,體驗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腰鼓人手一個,紅色和白色的紙杯各6個,節(jié)奏圖一幅,音樂《擁軍花鼓》《跟我做操》。

  經驗準備:幼兒熟悉音樂《跟我做操》《擁軍花鼓》,有敲腰鼓的經驗。

  活動過程

  熱身游戲:跟我作操

  教師和幼兒一起隨著《跟我做操》的音樂一邊表演一邊進入活動室。在其中的間奏部分,帶領幼兒玩節(jié)奏回聲游戲。

  (評:《跟我做操》的間奏很有特點,是互相呼應的一對樂句,并隨著段落的增加而依次累加,是進行節(jié)奏練習的好音樂。教師在開場帶領幼兒玩此游戲,既活躍了氣氛,又有針對性地練習了各種節(jié)奏型,為后面節(jié)奏活動的創(chuàng)編做了經驗準備。)

  游戲:開始和停止

  1.感受指揮的作用。

  師: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腰鼓)喜歡敲腰鼓嗎?那我們一起來敲一敲。(全體幼兒自由敲腰鼓)聽上去感覺怎么樣?(太吵了)那怎樣就不吵了呢?對,敲腰鼓時我們要看指揮。

  2.學習指揮——停止。

  教師做停止的動作:雙手往前平推。

  師:猜一猜,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當你們看到這個動作時,應該怎樣?(停止演奏)

  3.學習指揮——開始。

  教師做開始的動作:雙手打開。

  師:看到這個動作應該怎么做?(開始演奏)

  教師指揮開始和停止,幼兒看指揮演奏腰鼓。

  4.幼兒學做小專指揮。

  師:誰愿意像老師這樣來指揮大家?

  鼓勵幼兒上臺學做小指揮。

  (評:從一段嘈雜的腰鼓聲中,孩子們感受到指揮的重要性。教師順勢做出兩個意圖很明確的指揮動作——開始和停止,沒有直接教給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看動作猜想,然后再鼓勵幼兒上臺嘗試指揮,巧妙地讓孩子自主學會了這兩個基本的指揮動作。)

  游戲:漸強漸弱

  師:現在如果我這樣做(雙手合攏,慢慢打開,再慢慢合攏),想一想,應該怎么演奏?(聲音要漸強、漸弱)

  幼兒看老師指揮,用腰鼓演奏,表現漸強、漸弱、停止。

  幼兒上臺做小指揮,指揮大家演奏。

  (評:學習漸強漸弱的指揮時,由于幼兒指揮過開始和停止,有了一定的經驗,掌握起來就容易了許多。因此,教師便引導孩子關注自己演奏的`聲音,要隨指揮演奏出強和弱來,豐富了幼兒的演奏技巧。)

  創(chuàng)造性節(jié)奏游戲:快樂的紙杯

  1.演奏只有一個休止符的節(jié)奏。

  出示4個紙杯(3個紅色1個白色)。

  師:這兒有幾個紙杯?這四個紙杯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三個紅色,一個白色)秘密就藏在這里噢,當我指到紅色的紙杯。你們就拍手,指到白色的紙杯就停止。

  教師指揮,幼兒用手拍打節(jié)奏:xoxxl

  教師交換白紙杯的位置,幼兒看紙杯用腰鼓演奏:xxoxi

  請幼兒換白紙杯的位置,大家一起用腰鼓把其中的節(jié)奏敲出來。

  2.演奏有兩個休止符的節(jié)奏。

  師:還是難不倒你們,我來加大一點難度,再增加一個白色的杯子,這個節(jié)奏你們會不會?

  幼兒用腰鼓演奏:oxoxi

  師:還有誰能變出更難的節(jié)奏型?

  鼓勵幼兒變化白紙杯的位置,大家一起演奏。

  3.演奏兩組不同的節(jié)奏。

  師:假如我再增添4個紙杯,把這組節(jié)奏變長,你們還會敲嗎?

  教師再出示4個紙杯(3個紅色1個白色),鼓勵幼兒敲出其中的節(jié)奏:xoxxlxooxl

  (評: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非常巧妙,鼓勵幼兒自由擺放不同顏色的紙杯。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節(jié)奏,再引導幼兒用腰鼓演奏出來,變化很多,有效且充滿趣味。)

  節(jié)奏活動:擁軍花鼓

  出示音樂《擁軍花鼓》節(jié)奏圖。

  師:小朋友,這幅節(jié)奏圖里,有什么地方看不懂嗎?(幼兒提出問題后,鼓勵其他幼兒幫助解答。重點理解兩個波浪線表示漸強漸弱)

  師:這里面藏著哪些節(jié)奏呢?假如用腰鼓,可以怎么敲?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幼兒自由交流。

  集體交流,幼兒嘗試敲打出圖譜中的節(jié)奏。

  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演奏。

  第一遍演奏后交流: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第二遍演奏后交流: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好吧?

  第三遍演奏后交流:演奏時除了敲鼓面,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可以敲鼓身)什么地方敲鼓身呢?(在白紙杯休止的地方……)

  根據幼兒的建議,采用相應的演奏方式,進行集體演奏,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評: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個總結提升,節(jié)奏圖設計巧妙,幼兒前面所練習的指揮、聲音的強弱以及各種節(jié)奏型在這里得到綜合運用,最后《擁軍花鼓》的配樂演奏,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幼兒在自主的演奏活動中充分享受到節(jié)奏活動的奇妙和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幼兒園科學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了解自然環(huán)境,觀察自然現象,培養(yǎng)其對自然科學的探索欲望,增強自我觀察能力和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聲音現象屬于大班科學教育目標之一,為了讓幼兒初步了解聲音的產生原因,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奇妙的聲音》,旨在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探索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發(fā)展其科學探索的欲望。

  二、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聲音的產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2、增強對聲音的辨別和判斷能力。

  3、培養(yǎng)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已熟悉生活中的一些聲音如:電話聲、鐘聲等。

  2、紙折的小青蛙、電光紙、塑料袋、盤子、豆子、易拉罐及各種樂器等。

  3、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感知聲音的產生,知道不同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五、活動過程:

  1、猜一猜,感知聲音。

  師:孩子們,大家好,今天,我?guī)砹艘恍┐蠹曳浅J煜さ穆曇,你們想知道是什么聲音嗎?/p>

  放課件,自然界的一些聲音,灰太狼。

 。ǚ謱硬シ牛谝淮畏乓环N聲音,第二次可以放幾種,可以逐個增加)師:小朋友你們的耳朵好靈呦,都猜到了,那你們知道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引出問題)2、玩一玩,探索聲音。

 。ㄓ變悍殖扇M,第一組:樂器、第二組:廢舊材料、第三組:盤子、豆子)①師:老師在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放了一樣東西,這些東西都能發(fā)出好聽的聲音,請你們拿出,玩一玩,看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谡垈別幼兒大膽說己的`發(fā)現。:物體進行碰撞振動而產生了聲音。

 、圩層變喊咽址旁诤聿浚M一步體驗振動產生聲音。

 、軒煟簞偛牛蠹叶纪媪送,讓這些物體都發(fā)出了聲音,那這些聲音一樣嗎?再次玩這些物體。進一步探索不同物體發(fā)出和聲音不同。

  3、找一找,制造聲音。

  師:剛才。大家玩弄了各種物品,讓他們了出了不同的聲音,現在,我們什么也不拿,在自己身上能不能制造出一些聲音呢?

  如:拍手、拍腿、踏腳,尖叫等。

 。ㄌ嵝延變罕苊獍l(fā)出尖叫的噪音,影響到其他人。)4、聽一聽,欣賞聲音。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發(fā)出了尖叫的噪音,那什么樣的聲音屬于好聽的聲音呢?

 。ㄒ龑в變悍直嬉魳返牟煌,懂得要多聽樂音,避免噪音,保護我們的耳朵不受傷害。5、活動延伸: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聲音,我們今天所玩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我相信我們班的寶寶們還能發(fā)現更多,更好聽的聲音認真觀察,細心聆聽,把你們發(fā)現的,聽到的,帶回來,講聽,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2、知道青蛙是益蟲,要保護青蛙。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蝌蚪變青蛙

  2、課件:聲音-青蛙的叫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教師用什么的口吻)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叫?

  奧!小朋友聽出來了,是青蛙在叫。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青蛙是怎么叫的?

  二、了解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1、出示圖片:蝌蚪

  教師:你們看,圖片上是誰?(蝌蚪)

  讓幼兒互相說一說,小蝌蚪長的什么樣子。

  2、集體學一學小蝌蚪是怎樣在水里游來游去的。

  3、提問:小朋友知道蝌蚪和青蛙有什么關系嗎?

  啟發(fā)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自己對蝌蚪和青蛙的認識。

  4、ppt課件:蝌蚪變青蛙

  觀看蝌蚪變青蛙是過程:

  --卵

  --孵化

  --尾巴的根部開始膨脹,外鰓消失,長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

  --長出了前肢,和后肢相似,但后肢較為強壯,尾巴還未脫落

  --尾巴消失,和青蛙相似

  --長成青蛙。

  三、青蛙的生活習性

  1.青蛙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小時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長大后還可以到陸地上生活。

  青蛙平時棲息在稻田、池塘、水溝或河流沿岸的草叢中,有時也潛伏在水里。

  2.青蛙怎樣呼吸

  青蛙用肺來呼吸,但也可以通過濕潤的皮膚從空氣中吸取氧氣。

  它皮膚里的各種色素細胞還會隨濕度溫度的.高低擴散或收縮,從而發(fā)生膚色深淺變化。

  3.青蛙喜歡吃什么?

  青蛙吃蒼蠅等害蟲, 青蛙吃昆蟲,(昆蟲吃草或莊稼),一般是夜晚捕食。

  4.為什么說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

  因為青蛙幫農作物捉害蟲,可以不打農藥5.菜市場,有人捉了青蛙來賣錢,他們這樣對嗎?

  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四、幼兒操作活動--池塘里的青蛙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小蝌蚪是怎樣變成小青蛙的?啟發(fā)幼兒用畫箭頭的方式,表現小蝌蚪成長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米的生產過程,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強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質準備:谷子若干,幼兒前期準備工具若干,教師準備工具若干:如磨子,碾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米的種植、生產過程,引起幼兒興趣。

  師:還記得我們的米從稻子到米要經過哪些過程嗎?

  幼兒邊講述,教師邊出示圖片

  師:從稻子到白米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把稻子的殼去掉,在圖片中我們看到現在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進機器出來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沒有這么發(fā)達的機器又是怎么把稻子的殼去掉的呢?

  幼兒猜想應討論,師幼一起觀察PPT

  師小結:在以前稻子變米的過程叫“起米”,人們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著“起米”呢?

  二、幼兒嘗試“起米”,探索最有效的“起米”方式。

  1、選擇工具,自由分組

  拿相同工具的幼兒為一組

  2、分工合作,進行“起米”

  教師分派給每組同量的米,在規(guī)定時間內看哪組“起米”最多。

  3、紀錄各組“起米”情況,互換工具再次嘗試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兒檢驗工具,再次進行起米。

  三、各組展示成果

  請各組幼兒代表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并展示成果。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教育要貼近幼兒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怎樣拓展,提升幼兒經驗。于是,我鼓勵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討論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么材料起米,而且不會把米弄壞,這一活動孩子們馬上很感興趣,和家長討論后帶來了各種工具,有石頭,瓶子,錘子,等等。并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了下來。同時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起米”(即剝開谷殼)。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合作記錄,操作。最后我們還通過網絡資料展示精米廠生產米的流程,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主題活動總結

  “生活對幼兒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幼兒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游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蔽覀円朴趶挠變旱腵生活出發(fā),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huán)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我們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發(fā)展。我們的“米”主題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我們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種植生產過程資料、一起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米,孩子們在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的過程中學習了關于米的知識。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間和時間里孩子們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知識發(fā)展了能力。同時在這個主題中的音樂活動里,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探究性游戲中,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游戲,幼兒團隊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fā),真正的體現出了教學相長。在進一步認識米的過程中,我們也讓孩子萌發(fā)了尊重人們勞動成果思想,培養(yǎng)了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由于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我們雖然沒有能去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達,我們利用網絡媒體來彌補了我們的缺憾。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鄉(xiāng)村的氣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對象:大班全體兒童

  活動執(zhí)教:大班全體教師

  活動名稱:開學系列活動(五)——電影《叢林大反攻》

  活動目標:能安靜專心地觀看電影,學做一名文明的小觀眾。

  活動準備:聯系好外出車輛,做好出發(fā)前的安全教育工作。

  活動過程:

  一、了解電影的名稱和電影里的主要人物,激發(fā)幼兒看電影的興趣。

  二、各班清點人數,根據車輛的.安排有秩序地上車。

  三、觀看電影《叢林大反攻》。

  1、有秩序地進入劇場,找到位子后安靜坐下,等待電影的開幕。

  2、專注地觀看電影,對電影情節(jié)感興趣,做一個文明的小觀眾。

  三、回幼兒園交流、回味電影情節(jié)。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17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9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10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9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8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7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