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4 13:45:17 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科學教案錦集(4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力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所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和興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較大力的現(xiàn)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3、簡單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勘兒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殼(分成兩半)、鉛筆、水、吸管、透明膠帶紙、紙條(三條,長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紙條)、小積木若干。

  2、教師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記錄表、投影儀,有關橋梁、隧道、圓屋頂?shù)鹊膱D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導幼兒操作感知。

  1、故事《小雞出殼》引出問題:小雞是怎么啄破蛋殼的?

  2、啟發(fā)幼兒用鉛筆尖代替小雞的尖嘴巴,來模擬小雞用尖嘴啄蛋殼的過程;發(fā)現(xiàn)力作用于蛋殼的凹面時,蛋殼很容易被啄破的現(xiàn)象。

  3、師:試試用筆尖啄蛋殼的另外一面,看看會怎么樣?引導幼兒通過操作,驗證相同力分別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所產(chǎn)生的不同現(xiàn)象。

  二、實驗:感知力的分散現(xiàn)象。

  1、將水分別滴落在蛋殼的凹面和凸面,引導幼兒觀察兩種不同的現(xiàn)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現(xiàn)象。

  2、幼兒操作:將水滴落在蛋殼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現(xiàn)象。

  3、教師出示圖l,作簡單小結:我們作用于蛋殼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樣,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變小。

  三、知識遷移,了解薄殼結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師: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像“︿”的.物體?

  2、運用實物投影儀,向幼兒介紹有關拱橋、圓屋頂、隧道等的圖片,了解薄殼結構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四、幼兒繼續(xù)探索,并學習用簡單統(tǒng)計魄方法記錄探索的結果。

  1、給幼兒一個河流模型和三張紙條,啟發(fā)幼兒嘗試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橋,用小積木代替拱橋所受的力來進行測量,并記錄觀察的結果。(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錄。)例:(圖2)

  2、幫助幼兒比較分析幾種橋的受力程度,讓幼兒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3、師:你覺得什么樣的拱橋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幫助幼兒分析實際應用中的利弊,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五、延伸擴展:激發(fā)幼兒不斷探索的欲望。

  1、啟發(fā)提問:古人利用蛋殼的這種原理建造了許多的拱橋,有的到今天還在使用,都好幾百年了。你能用蛋殼的這種原理來建造什么樣的建筑呢?

  2、請幼兒用筆畫出自己設計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導幼兒找找現(xiàn)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橋,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如斜拉索大橋、高架橋、立交橋、鐵路公路兩用橋等,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了解鯉魚的習性等。

  2.通過幼兒說畫唱跳的形式讓幼兒對鯉魚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3.讓幼兒動手給幼兒喂食換水撈魚來了解更多的養(yǎng)魚知識。

  活動準備:

  1.每張桌上有個臉盆,很多小鯉魚,每個幼兒一個用廢棄的礦泉水瓶剪成的小魚缸,每個幼兒一個撈魚的漁網(wǎng),每桌一盆曬過三天的水

  2.鯉魚的視頻,《鯉魚跳龍門》舞蹈視頻,鯉魚的圖片,鯉魚謎語,兒歌,歌曲,繪畫材料。

  3.清潔工具: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老師以謎語的形式點出鯉魚課題;謎語:搖頭擺尾不離水,有翅吐泡不能飛,沒腳沒胳膊卻能行,勇敢能把龍門跳。

  2.老師出示鯉魚圖片,朗誦鯉魚的兒歌;兒歌:遠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游來游去人人愛,缸里常玩過家家。

  3.老師播放鯉魚的視頻,老師提問幼兒視頻里鯉魚的基本知識。

  4.老師給每組幼兒發(fā)鯉魚,盆等,并讓幼兒觀察,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鯉魚的習性等,邊觀察邊回答老師提問的問題;

  5.老師讓幼兒給鯉魚喂食換水撈魚來學習養(yǎng)魚的知識:水必須是曬過三天的水;給5厘米長的'鯉魚喂食,每天只能喂一到兩顆,喂食過多就會撐死鯉魚;撈魚時鯉魚會蹦來蹦去,不要因為害怕把鯉魚甩出魚缸,鯉魚掉在桌上地上時間過長就會因為缺水而死;魚缸里的水不能過多,不然鯉魚就會因為缺氧而死去;鯉魚不能讓太陽直曬,不能溫度很低,室溫控制在16度左右最好。

  6.幼兒用抹布把桌面水擦干凈,開始畫鯉魚。

  7.幼兒自評互評繪畫作品,老師肯定每個幼兒的成績。

  8.老師播放《鯉魚跳龍門》的幼兒舞蹈,讓幼兒隨視頻邊唱邊跳。

  9.老師讓幼兒把自己盛在盆里水瓶里的鯉魚放到窗臺上,然后老師說:“小朋友回家時把鯉魚放在窗臺上,并給父母講鯉魚的知識,好嗎?”

  10.播放音樂《鯉魚跳龍門》,讓幼兒做鯉魚游泳的動作出教室。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實用的軟管節(jié)約小妙招,初步理解節(jié)約的意義。

  1、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廢棄的牙膏殼里殘留物,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教具:課件(圖一、圖二、圖三)

  (2)學具:舊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圖四)

  擦布、皮鞋、臟玩具。(圖五)

  護手霜(若干)、擠牙膏器(若干)(圖六)

  2、經(jīng)驗準備

  幼兒有使用小工具進行操作實踐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擠牙膏大比拼(目的:探索多種擠牙膏的方法,初步萌發(fā)節(jié)約意識)

  1、導入: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jīng)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教師出示舊牙膏)

  2、幼兒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圖四)

  (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鼓勵幼兒耐心操作使用多種方法擠牙膏。提醒幼兒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兒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圖一)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皮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了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除了刷牙,牙膏還有什么其它的用處呢?

  小結:牙膏的用處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還可以清潔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龍頭、擦皮鞋、清潔茶杯茶壺,另外它還有治療燙傷的作用呢!

  5、鼓勵幼兒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圖五)

  二、牙膏的朋友們(目的:拓展思路,遷移學習的經(jīng)驗)

  1、師:牙膏住在軟管家里,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軟管的家里?

  重點提問: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節(jié)約好方法?

  2、 幼兒積極發(fā)表意見

  小結: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軟管的家里,如護手霜、洗頭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很容易在軟管中遺留很多還能用的東西,我們一定注意做到節(jié)約、不浪費。(圖二)

  3、師:要想做到節(jié)約、不浪費,其實從第一天使用的時候就應該注意。

  重點提問:怎樣擠才能做到不浪費?

  小結: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應該從軟管的底部開始,擠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擠 太多,只要有合適的量就可以了。(圖三)

  三、神奇的擠軟管器(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發(fā)明的好處)

  1、師:這就是為了避免浪費,發(fā)明家設計的"神奇的擠軟管器",大家可以試試感受它的好處。(圖六)

  2、幼兒操作:使用擠軟管器擠護手霜涂抹雙手并說說它的優(yōu)點。

  小結:我們以前擠軟管需要雙手配合,而且無法控制擠出的量,在使用完后每個軟管內(nèi)都有很多東西殘留在里面無法擠壓出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有了這個新發(fā)明,只要輕輕單手輕輕一按就可擠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后軟管里幾乎沒有剩余的東西,真是簡單、方便,實用,具有環(huán)保性。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影子并了解不同時間影子的不同形態(tài)。

  2.愿意參加探索游戲,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

  活動準備:

  1.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

  2.有一只小熊及小熊的`影子(不同時間)的圖片。

  活動過程:

  1.猜謎,激發(fā)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

  提問:小朋友,猜一猜,這個好朋友是誰呀?(影子)游戲:找自己的影子。

  2.找小熊影子的位置。

  教師依次出示小熊不同時間影子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小熊的影子在小熊的什么位置,引導幼兒學用方位詞前、后、旁邊。

  提問:為什么小熊的影子一會兒在前面,一會兒在后面,一會兒又在旁邊呢?

  教師小結:影子的變化和太陽的位置有關。

  3.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時間影子的不同。

  提問:小朋友們知道在一天中什么時間的影子最長?什么時間影子最短嗎?

  可請幼兒看書回答,也可自己嘗試觀察后做記錄。

  4.手影游戲。

  教師組織幼兒玩手影游戲(如孔雀、螃蟹、蘋果、狼),進一步了解光與影的關系。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5

中班科學教案08-0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6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7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5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04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4

中班科學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