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9 09:15:11 教案

科學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精選(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能有創(chuàng)意的使用不同美工材料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昆蟲。

  體會獨立完成任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昆蟲制作方法。

  廣告顏色、蠟筆、圖畫紙、筷子、粗毛線、椰子葉、陶土(或自制面團)、剪刀、白膠、水彩筆。

  日常用品:牙刷、竹筷、叉子、湯匙、塑料袋、報紙。

  活動過程:

  請幼兒觀看幼兒用書《昆蟲大集合》,并一起討論:

  --書上有哪些昆蟲?

  --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它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請幼兒選出自己想做的昆蟲模型,并鼓勵其進行獨立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可以怎么做?

  鼓勵幼兒按昆蟲的不同特征,盡情創(chuàng)作--蝴蝶、蜻蜓類細長形的昆蟲:用紙或塑料袋剪出蝴蝶形或其他昆蟲造型,粘貼在日常用品如牙刷、竹筷、叉子、湯匙上,即可組成昆蟲造型;再畫上眼睛,裝上觸須,將更逼真。

  --運用圓形的容器如冰淇淋、果凍盒子、貼上圓點和6只腳,就是瓢蟲了。

  --鼓勵幼兒使用不同材質進行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分享作品。

科學教案 篇2

  本學期新接手的這5個班級,在經過了兩堂課的課前交流后,決定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習慣入手安排教學。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因為杠桿的發(fā)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課堂上簡單提一提阿基米德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動地球的“大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教學的重點在于杠桿上的.三個位置的教學,分析這三個點的位置關系,結合平時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別將用力點放在杠桿前后不同的幾個位置,那我們的用力情況會費力一點還是省力一點。如此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力的體驗過程,在這同時也分析一下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關系是近了還是遠了。這樣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那些距離關系。等弄清楚這些關系之后再讓學生在杠桿尺上掛一個省力杠桿和一個費力杠桿。把全班同學的省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再把全班同學掛的費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費力杠桿。

  最后總結科學概念。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全班同學共同完成表格,相當于把每位同學自己掛的鉤碼平衡狀態(tài)的情況讓大家一起來記錄并分析,然后讓學生自己再體驗掛不同省力情況的鉤碼。這樣的操作時間上會比較節(jié)約,匯報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同類型的情況,有助學生仔細分辨。嘗試的發(fā)現(xiàn),第一個班是讓學生隨意掛一個平衡杠桿,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桿是屬于費力的還是省力的,這樣的教學有阻礙教學概念的混淆,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Т擁詼個班起我改為讓學生先分析省力杠桿的情況和費力杠桿的情況,然后再來掛杠桿尺上的鉤碼。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小動物的走路姿勢,激發(fā)幼兒對小動物的興趣。

  2、熟悉游戲規(guī)則,聽口令做動作。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頭飾、風琴、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小朋友看,我們托一班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大家高興嗎?我們一起來拍拍小手!薄敖裉欤覀儼噙來了幾位動物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誰?”

  (二)、初步了解。

  (1)、A、“我們一起來拍手歡迎第一位動物客人”。它是誰?(小鳥)“小鳥是怎樣來的?”(飛來的)“我們一起請小鳥坐下吧!”

  B、“下面我們一起放鞭炮歡迎下一位動物客人?”“它是誰?”(小魚)!靶◆~是怎樣來的.?”(游來的)“小魚也請坐吧!”

  C、“還有一位動物客人,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數(shù)三下,小朋友趕快睜開眼睛。”“它是誰?”(小兔)“小兔是怎樣來的?”(跳來的)

  (2)、“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一學它們的樣子吧!”教師彈琴,小朋友學動物走路。

  (3)、“它們有的是飛來的、有的是游來的、還有的是跳來的。小動物來的時候還帶來了許多神奇的禮物,小朋友聽聽錄音機里的音樂,婷婷是那個小動物,小動物看誰做得好?神奇的禮物就飛到誰的身上!毙∨笥崖犚魳纷鰟幼。

  (三)、游戲鞏固。

  “小朋友真棒!小動物想和小朋友玩一玩!

  老師:小鳥 幼兒:飛呀!

  小魚 游呀!

  小兔 跳呀!

  來了一只大老虎,我們快跑呀!幼兒和老師對說,并做相應的動作。(游戲反復進行)

  (四)活動結束。

  “老虎累了,睡著了,我們學著小貓的樣子悄悄地溜走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追求一種“寬松、自然、科學、愉快”的活動氛圍,讓孩子在合作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顒踊具_到預定的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很高。如果在這個活動中設計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個現(xiàn)象來重點讓孩子觀察、探討其變化的環(huán)節(jié),活動效果會更加突出,并會讓延伸活動更加豐富。

科學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與反思:電話

  教學意圖:

  隨著電話號碼的普及,電話號碼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電話》。旨在滿足孩子對電話的興趣和用途。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與反思:電話

  1、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電話的外形構造和功能以及電話與人們日常生活對的密切關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電話,明白這些電話的重要性,平時不能隨便亂打。

  活動準備:

  1、電話2部,手機1部。

  2、110、120、119電話號碼卡片各1張;警車、救護車、火警車圖片各1張。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叮鈴鈴,叮鈴鈴,這兒說話哪兒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小朋友動腦筋猜一猜,這是什么?(電話)2、出示電話、手機引導幼兒觀察電話的外形構造,學會正確使用電話。

  師:電話是什么樣子的呢?(有數(shù)字、聽筒、話筒、電線)手機沒有電線。

  小結:電話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但都有數(shù)字、聽筒、話筒、電線等組成,這樣才能相互通話。

  3、電話在生活中的用途。

  師:你們家有電話嗎?(有)你打過電話嗎?(有)師:你給誰打電話?是為什么事打電話?(問候、祝賀、詢問、聯(lián)系、請求幫助)4、遇到危急時你會打什么電話求救。

  (1)當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壞人,你會打什么電話求救(110出示)(2)當你發(fā)現(xiàn)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電話?(119)(3)當家里有人病了,暈倒時,要打什么電話求救?(120)5、玩配對的游戲:應該打什么電話(發(fā)給幼兒人手一份卡片)。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看圖片里發(fā)生了什么事,然后應該打什么電話求救,幫他們正確連線。

  6、模擬急救現(xiàn)場打電話求救,初步學會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會正確撥打求救電話110、120、119(2)會簡單明確地回答現(xiàn)場的問題,會完整的`表達事情7、知道不能隨便亂打急救電話。

  8、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話,今天我們學會了打求救電話110、120、119,也知道這三種求救電話是在危急的時候才能打,沒有危急時是不能隨便亂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記住。

科學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接觸數(shù),對數(shù)數(shù)概念還不是特別清楚,但是對數(shù)卻很感興趣,喜歡操作活動,為此選擇了此次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既鍛煉幼兒手腦協(xié)調發(fā)展,激發(fā)幼兒勇敢嘗試活動的興趣,而且還感受到了操作活動的快樂。讓幼兒以操作為主,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活動目標及重、難點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到3,引導幼兒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

  2、發(fā)展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愿意參加操作活動。

  整個活動的重難點就是讓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到3,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在重難點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和教師引導來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數(shù)與量對應的有趣的小動物課件。

  2、帶數(shù)字2、3的.火車頭飾2個。

  3、愛心車票幼兒人手1個。

  4、小樂器3個。

  5、幼兒操作材料人手1份。

  知識準備:認識數(shù)字1、2、3。

  四、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開始,以歡迎小動物為線索,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展開活動,出示小動物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課件生動形象,配有聲音,畫面也很有動感,依次出現(xiàn)1個、2個、3個小動物的畫面,讓幼兒一一點數(shù)其數(shù)量,并引出數(shù)字1、2、3,幼兒即認識了數(shù)字,又感知了數(shù)量。

  在活動的基本部分,我以歡迎小動物為主線,運用了拍手游戲,讓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感知了數(shù)與量的關系,由教師說出數(shù)字幾,幼兒就拍幾下手,幼兒在游戲中感知了3以內數(shù)與量的關系。接著又利用聽覺游戲來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為了歡迎小動物,準備了小樂器,聽小樂器是怎么叫的,教師敲樂器,幼兒通過聽來說出是幾下,進一步感知了數(shù)量,而且幼兒特別感興趣。在下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幼兒通過操作來感知3以 內的數(shù)量關系,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為幼兒設計了三組不同難度、不同規(guī)則的操作材料。一組是看數(shù)取物,利用小房子,房子上是幾,里面就住幾個小動物。第二組是看一定數(shù)量的點來取相應數(shù)量的小動物,情境是小動物坐在熱球里,球上是幾個點,里面就坐幾個小動物。第三組是讓幼兒通過數(shù)找出相應數(shù)量的小動物,并給小動物準 備相應數(shù)的食物。情境是草地上有數(shù)字幾,就要有幾個小動物。幼兒在操作中充分感知了3以內的數(shù)量關系。

  活動的結束部分,以小動物請小朋友去做客的游戲結束的。當有幼兒操作完,教師及時檢驗,其它兩位教師分別帶上印有3、2的火車頭飾,完成操作的小朋友就領一張火車票,車票上是幾個點,就坐上第幾列火車。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3以內的數(shù)量關系。

  五、活動效果

  整個活動過程都以幼兒感興趣的游戲為主,且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課件,因此幼兒參與積極,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到3,正確感知3以內的物體,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效果良好。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30

【經典】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