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30 09:06:20 教案

科學教案(錦集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錦集10篇)

科學教案 篇1

  “科學怪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8/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還有一個多音字“當”要掌握,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結合讀句子體會“也”字的用法。

  3.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4.了解英國化學家開文迪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科學的事跡,懂得“科學怪人”其實并不怪。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能說出課文按什么順序?qū)懙摹?/p>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

  3.看到課題,使你有哪些問題想問?

  4.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詞

  1.讀通課文,討論“科學怪人”是誰?

  2.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⑴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圈出生字,劃出有關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⑵標出自然段序號,逐段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懦鍪旧~黑板,重點指出“紐、當”的.讀音。

 、茖W生描紅。

 、窃僦缸x課文,正音。

  三、理清課文段落結構

  1.課文那幾段寫了科學怪人怪在哪里?

  2.頭尾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3.課文的結構是什么?

  四、課堂練習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科學怪人怪在什么地方?

  2.能說出科學怪人為什么怪?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又認識了一位科學家,他的名字叫——,我們這次學習的課文就是向我們介紹他很有趣的的一面。

  二、精讀課文

  1.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開文迪許的“怪”?默讀1-6節(jié)。

  2.討論,讓學生概括地說一說,依次板書,講解3、4、5節(jié),每一節(jié)開始都用最簡潔的句子把這節(jié)的意思概括出來了,這叫做總起句。齊讀這個總起句。

  3.具體分析2-5段

  ⑴第二節(jié)略講,指導朗讀。

  ⑵指讀第三節(jié),“怪”在那里?

 、侵缸x2、3節(jié),初始“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特別”比較“也”字去掉是否可以?從而讓學生明白,用上“也”字使得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更自然。

 、戎缸x第4節(jié)開文迪許珍愛圖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訓練朗讀、說話。

  出示“他自己——也要辦理以下手續(xù)”同樣講清“也”字作用。

 、傻5節(jié)寫得很生動,讓學生讀中體會開文迪許的怪。

  4.綜合分析1-6節(jié)。

 、诺1節(jié)與2-5節(jié)是什么關系?第6節(jié)由于它們是什么關系?

  ⑵抓住“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边@句話的理解,體會開文迪許與其說是“科學怪人”,不如說是“科學巨匠”。

  三、課堂練習

  你還知道那些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了解螺絲旋轉(zhuǎn)上升的特性。

  2、通過操作活動,知道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3、了解螺絲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兩塊螺絲玩具,不同直徑的螺絲。

  2、細鐵絲、雙面膠、透明膠、小細繩等。

  活動過程:

 。ㄒ唬┱J識螺絲的結構

  1、“今天,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有趣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請你們拿出前面的螺絲,看一看,玩一玩,試試能不能把它分開?”

  2、幼兒操作。

  3、集中交流。

  “螺絲能不能分開?你們有沒有看仔細,螺絲長什么樣子的啊?”(出示課件介紹螺絲各個地方的名稱。)

  教師小結:這是一枚螺絲,這個可以拿下來像帽子一樣的東西,叫螺帽。這個長的長長的東西,叫做螺栓。在螺栓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紋,有螺紋的地方叫做螺桿。除了螺桿上有螺紋,螺帽里面也有螺紋,因為有螺紋,所以螺桿和螺帽能夠緊緊的咬合在一起。

  (二)玩螺絲,知道螺絲有匹配的特性

  1、老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

  “老師這兒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螺栓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配對,用你們的巧手把螺桿和螺帽擰在一起,看哪組快!

  2、幼兒操作,匹配螺絲。

  3、交流。

  “你們一組一共配對了幾個螺絲啊?”(請幼兒介紹螺絲配對的方法)小結:我們給螺絲配對的時候,要選擇一樣大小的螺栓和螺帽,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擰不上去,螺絲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擰緊才算配對成功。

 。ㄈ┎僮髟囼灒偨Y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的優(yōu)點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螺絲,也和螺絲玩了一玩,現(xiàn)在,我給你們介紹一些其他的材料,他們是細鐵絲,繩子,雙面膠和透明膠。請你們選用籃子里的一種材料,把中間有孔的積木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好嗎?”(游戲材料:螺絲、細鐵絲、小細繩、雙面膠和透明膠,放在四個容器里,幼兒分成四組,每人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

  2、幼兒操作。

  3、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來固定的?”(把5種材料固定的玩具分別展示出來)

  比較“我們來比一比,那種材料固定的最牢!

  4、教師總結:用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是最方便、真結實的',螺絲的本領真大。

  (四)尋找螺絲,進一步認識螺絲的作用

  1、“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別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絲連接固定的?”

  2、幼兒自由發(fā)言。

  3、小結。

  出示課件總結“螺絲被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們的剪刀是用螺絲固定的,爸爸媽媽戴的手表里面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固定,我們的電視機中間用到了螺絲固定,爸爸的汽車上也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今天我們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問一問,還有什么地方用到了螺絲。除了我們今天用到的這種螺絲,還有什么樣的螺絲?”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初步感知物體與影子的聯(lián)系,知道影子的成因是光被物體擋住了。

  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體驗探究影子的樂趣。

  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已初步感知陽光下會有物體的影子。

  材料準備:ppt課件、手電筒、森林情景、玩具車、房子、小樹模型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只可愛的小伙伴,讓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吧。

  提問:咪咪說的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樣的?

  二、引導幼兒討論在什么情況下會產(chǎn)生影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影子嗎?

  小結:哦,原來在陽光下會產(chǎn)生影子。

  三、幼兒初步探究影子的形成,感知有光的地方才會有影子。

  1.設置問題,引發(fā)幼兒猜想。

  師:我們的小手有影子嗎?怎樣才能將小手的影子變出來?

  2.提供手電筒讓幼兒在白板前探究影子的形成。教師重點觀察幼兒能否將光打在手上變出影子。

  3.師幼交流分享探究的發(fā)現(xiàn),從而獲得影子形成的經(jīng)驗。

  提問:你們變出影子了嗎?你們是怎么做的?

  4.小結:原來,有光的地方才會有影子,光照過來,有東西把光擋住了,就會出現(xiàn)了這個東西的影子。沒有了光,影子就不見了。

  四、幼兒再次探究記錄,發(fā)現(xiàn)不同物體的影子是不相同的。

  1.教師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再次探究記錄。

  提同: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到底影子是什么樣的?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有影子?它們的影子一樣嗎?

  2.介紹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在兩邊的'桌子上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小車子、小房子、花朵、小樹以及積木,等會就請小朋友拿上你們的手電筒去照一照,看看這些東西是不是都有影子,他們的影子一樣嗎?

  3.出示記錄表并介紹。

  桌子上還有老師為你們準備的記錄表,請你們根據(jù)記錄表上的圖案觀察這些物體的影子并將他們的影子畫下來。

  4.幼兒再次探究影子并在記錄表上記錄下來。

  5.師幼分享交流:剛剛通過試驗我們知道了,只要物體將光擋住了,就會出現(xiàn)這件物體的影子。不同物體的影子師不一樣的。

  五、觀看課件及視頻感受影子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其實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是應用了光和影子制造的,比如說:皮影戲,就是根據(jù)"光和影"的原理制作而成的,你們看,老爺爺手中拿著皮影,皮影擋住了光,于是白布上就出現(xiàn)了這個皮影的影子。還有手影游戲,以及影子舞。老師這里有一段影子舞的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請幼兒到戶外玩"踩影子"的游戲。

  領域滲透:將手影游戲材料投放進科學區(qū),讓幼兒在照一照、變一變中進一步感受光和影的聯(lián)系。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特種服裝的主要特點和主要功能。

  2、親身體驗、感知特種服裝的秘密。

  3、了解特殊職業(yè)的危險性,對他們產(chǎn)生敬佩之情。

  重點:能說出特種服裝的主要特點和主要功能。

  難點:親身體驗、感知特種服裝的秘密。

  經(jīng)驗準備:

  1、在圖書區(qū)投放和航天、軍事、消防方面有關的兒童讀物。

  活動準備

  2、棉麻背心、水盆、打火機、滅火器物質(zhì)準備:

  特殊服裝的實物。例:迷彩服、防彈衣、阻燃服、宇航服。

  1、神秘箱導入:今天的活動中,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讟印皩氊悺保埓蠹也乱徊,他們是什么?(教師先露出迷彩服的一角,讓幼兒猜測,然后一點點取出衣服)

  2、出示迷彩服:(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言、大膽想象)

  1)介紹服裝:這是什么衣服?誰會穿這樣的衣服?他們的服裝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教師總結:迷彩服是解放軍經(jīng)常穿的服裝,他們是由綠、黃、茶、黑四種顏色組成的保護色,在樹叢中便于隱藏自己,不僅能躲過敵人的目力偵查,還可以躲過紅外偵查。

  2)介紹頭盔:你們知道頭盔有什么作用嗎?

  教師總結:頭盔雖然是不防彈的.,但是他們可以阻擋戰(zhàn)場上的地雷、手榴彈、炸彈、炮彈爆炸時所產(chǎn)生的碎片,保護解放軍的頭部不會受傷。

 。ㄕ堄變航嚯x觀看迷彩服的圖案,用手摸一摸,感受材質(zhì)。)

  3、以神秘箱的形式繼續(xù)出示第二件服裝:阻燃服

  1)介紹服裝:這是什么衣服?誰會穿這樣的衣服?他們的服裝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2)防火小實驗:阻燃服會不會燃燒?

  活動過程師:現(xiàn)在我們來驗證一下,阻燃服會不會燃。老師先用打火機燒一件普通衣服,小朋友看一看,衣服會有什么變化?現(xiàn)在再燒一下阻燃服,看看有什么變化?

  教師總結:阻燃服不會被點燃,一般消防員用的是四層阻燃服,煉鋼、煉鐵和管道工人等,所穿的是一層阻燃服,他們有極強的柔韌性,穿著舒適,可以防止大火燒到自己。

  (請幼兒仔細觀察阻燃服,用手摸一摸、感受材質(zhì))

  4、以神秘箱的形式繼續(xù)出示第三件服裝:——防彈衣

  1)介紹服裝:這是什么衣服?誰會穿這樣的衣服?他們的服裝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教師總結:防彈衣是由衣套和鋼板等金屬組成的,可以用于防護彈頭或彈片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防彈層也可以讓子彈減速,減輕對人體胸、腹的傷害。

  2)試穿防彈衣、感受重量。

  師:請問有沒有小朋友愿意試穿一下防彈衣?

 。ㄓ捎诜缽椧虏馁|(zhì)較重,在試穿的時候,教師會拖著防彈衣的底部,防止傷到幼兒。)

  5、以神秘箱的形式繼續(xù)出示第四件服裝:航天服

  1)介紹服裝:這是什么衣服?誰會穿這樣的衣服?他們的服裝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教師總結:航天服可防護在真空、高低溫、太陽輻射等環(huán)境對人體的傷害。

  2)試穿航天服、感受服裝的重量及行動不便:師:請問有沒有小朋友愿意試穿一下航天服?

 。ê教旆牧悴考^繁瑣,教師挑選了幾樣有代表性的零件為幼兒進行解說)

  6、了解特殊職業(yè)的危險性,對他們產(chǎn)生敬佩之情:

  師: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每天讓你穿著這樣的衣服,而且是在沒有氧氣,極冷、極熱的情況下工作,你會覺得很舒服嗎?

  師:解放軍和特警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才參與戰(zhàn)斗呢?消防員呢?他們的工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非常的——危險!所以對待一些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我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人,我們應該怎么對待他們呢?——尊敬!

  師:只有特別特別優(yōu)秀的人,才可以從事這樣辛苦又偉大的工作。所以,老師真的非常地崇拜他們,也希望我們班級的小朋友也要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國人,好不好?

  7、課后延伸:

  1、在圖書區(qū)投放和航天、軍事、消防方面有關的兒童讀物。

  2、將特種服裝投放在表演區(qū),供幼兒欣賞、試穿、表演。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8、9、10并了解其意義

  2、認識數(shù)字8、9、10,能夠?qū)?shù)字與相應數(shù)量的`物體匹配。

  活動準備:

  1.大數(shù)字卡片1—10(2套)2、果樹3棵3、蘋果8個

  4、梨9個5、桃子10個

  活動過程:

  1、“拍手應數(shù)字”復習數(shù)字1—7

  2、參觀果園導入活動,認識數(shù)字8、9、10

  (1)認識數(shù)字8、9、10,,初步感知數(shù)量8、9、10。

 。2)請幼兒說說水果可以用幾表示?例:出示數(shù)字8,說出8可以表示什么?

  3、幼兒操作練習

 。1)請幼兒給相應的水果送上數(shù)字。

 。2)請幼兒聽聲音匹配相應數(shù)字。

  4、游戲:“1234567”

 。1)介紹游戲規(guī)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說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

 。2)幼兒游戲3—4遍,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5、游戲:“數(shù)字蹲蹲”

  介紹游戲玩法:老師選4個小朋友分別拿上7—10的數(shù)字卡,教師手拿數(shù)字卡7,為游戲開頭,如“數(shù)字7蹲,數(shù)字7蹲,數(shù)字7蹲完數(shù)字9蹲”“數(shù)字9蹲,數(shù)字9蹲,數(shù)字9蹲完數(shù)字8蹲”以此類推,直至4位小朋友全蹲完。

  6、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中到處是數(shù)字,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數(shù)字”的世界中,數(shù)字無所不在,它支配著各行各業(yè)與每日生活。同樣,幼兒的生活與數(shù)學字也是密不可分。在幼兒的一日生活里,也到處充滿數(shù)學字。早上按時上幼兒園(時間);吃多少食物(量);玩什么樣的玩具(形狀);排隊(序列)等等。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針對大班年齡階段的活動,通過從兒歌中尋找數(shù)字引發(fā)幼兒在其他東西上尋找數(shù)字的興趣,為幼兒提供生活中常用的東西(各種各樣的包裝盒)讓幼兒找一找,孩子經(jīng)過尋找活動,便很快能從盒子上發(fā)現(xiàn)很多一連串的數(shù)字,他們會覺得好奇,這一長串的數(shù)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接著教師啟發(fā)幼兒通過回憶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讓大膽猜測,接著便可以延伸出許多內(nèi)容,比如:可以提供材料讓幼兒做一做帶有數(shù)字的物品,比如手機、電腦、電話等,做好以后玩一玩,這樣孩子們會很高興。通過這樣的一種課程設計,幼兒不僅可以獲得必要的數(shù)經(jīng)驗的補充,還可以感受到數(shù)學與其他領域間其實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

  活動目標:

  1.理解所學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應用,在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加深對數(shù)字的認識。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與同伴交流,感受成功的快樂。

  3.通過做一做,玩一玩,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理解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廣泛運。

  難點:理解數(shù)字在包裝盒上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各種有數(shù)字的包裝盒

  2.卡紙,記號筆,橡皮泥等

  3.電話機一部

  活動過程:

  1.以數(shù)字兒歌的形式引出課題。

  師:今天張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兒歌,你們想聽嗎?不過有一個小要求,希望你們聽完后要告訴我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什么數(shù)字。

  師:1象鉛筆細又長2象鴨子水中游3象耳朵聽聲音4象紅旗飄呀飄5象秤鉤來稱菜6象號子吹呀吹7象鐮刀割青草8象葫蘆搖啊搖9象氣球飄呀飄0象雞蛋做蛋糕

  師:我念完了,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你都聽到哪些數(shù)字啦?

  2.探索操作,尋找有數(shù)字的物品

  師:今天江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些盒子,這些盒子寶寶的身上都藏有數(shù)字,請小朋友擦亮眼睛仔細的尋找。我給你們2分鐘的時間,請你們把它找出來,而且開動腦筋想一想,這些數(shù)字都表示什么意思,你們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商量,待會兒江老師說時間到就請你們拿上東西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

  幼:探索操作,尋找發(fā)現(xiàn),回憶概括

  3.談話

  師:你們都找到了嗎?那我現(xiàn)在就請你們告訴我你們都找到那些數(shù)字了。

  幼:積極闡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字,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數(shù)字的含義

 。ㄔ诖颂幪嵘變簩(shù)字的認識,包裝盒上的數(shù)字代表的是這樣東西的生產(chǎn)日期。)

  師:小結。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字,數(shù)字的作用很大,如果沒有數(shù)字,生活就會變的亂糟糟,甚至還會出事故呢。

  今天我們從盒子上找到了數(shù)字,知道它表示的生產(chǎn)日期,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一找其他的東西,看看它們還有沒有其他的作用。

  4.操作

  師:剛才我們從盒子上找了很多數(shù)字寶寶,今天江老師還帶來一樣東西,它上面也有很多數(shù)字寶寶(教師出示電話機),今天我就請小朋友來做一部電話機,做好了可以和你的好伙伴玩打電話的游戲。

  5.延伸活動

  把幼兒做好的玩具電話機放在區(qū)角中,讓幼兒可以在平時的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玩,并在美工區(qū)提供其他的材料,讓幼兒制作其他帶有數(shù)字的物品。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以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學興趣為主要目的來進行教學,讓幼兒能知道數(shù)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讓幼兒們在活動中去感受數(shù)字和我們生活中的關系,來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數(shù)字中的奧秘,能巧妙的運用數(shù)字完成任務。

  能通過在教學中的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數(shù)字是分不開,數(shù)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我舉行多種活動能讓幼兒為主體,幼兒們能積極的參與活動,能學習生活中的經(jīng)驗與知識。讓幼兒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同時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了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yǎng)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目測區(qū)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達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方肉、豆腐干、青菜、胡蘿、蘋果、茄子、大蒜、切成兩半的西瓜等。

  2、各種工具:湯匙、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孩子們認識大部分的食物,他們爭先恐后地說出名稱。說到大蒜時,有一個孩子說:“這是饅頭!庇谑牵處熅鸵龑в變簞円粍,聞一聞,嘗一嘗,喚起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得出“這是我們吃過的大蒜”的結論。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里去嗎?

  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有的幼兒不會表達,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他用語言表述;有的幼兒已能清楚地說出“能”或“不能”,教師就進一步引導他說說“為什么”;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

  師:怎樣才能把東西放進去呢?

  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反應適當?shù)剡\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當幼兒看到教師將食物剪小時,興奮地拍起手來:“變小了!變小了!”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并把食物放進瓶里。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并幫助幼兒記錄。剪刀可以剪菜葉,但剪不動菜梗,于是忙忙又去拿刀。文文一直用刀切胡蘿卜。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嘗試用刀切蘋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點皮。星星說:“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師邊觀察幼兒操作,邊用瑯瑯上口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

  如:“變變小,放進去!庇捎谛∧挲g幼兒常常用語言指導動作,所以他們會邊操作,邊和教師一起重復,這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理解“大” “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兒用剪刀將菜葉剪小,教師便有意識地提問:“你用什么把什么變小了,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如他們用剪刀剪土豆,用湯匙切菜,教師便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么比較容易“變”。有個別幼兒自始至終使用一種工具,教師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幼兒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兒放回原處,要幼兒用抹布擦手等,并及時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共同探討。

 、儆懻搯栴}一:你是怎么把食物放進瓶里的?

  有的.幼兒說:“我把它變小了。”教師便進一步提問:“你是怎么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較清楚地表達過程,教師以繪畫的形式為幼兒記錄。

 、谟懻搯栴}二:刀是什么樣子的?刀是孩子們?nèi)粘I钪薪佑|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具。當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刀是什么樣子時,一些孩子說出“刀是很快的”,有兩個幼兒用手指著刀最鋒利的地方,表現(xiàn)出“很可怕”的樣子。

  教師通過繪畫(如圖),強調(diào)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同時,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里用的刀和家里用的刀有什么不同,并告訴孩子教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里切萊的刀有危險,不能玩。教師還準備了一份告家長書,及時將活動信息告知家長,以便家長為幼兒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點評/運用工具,模仿成人的動作,是兩歲半幼兒非常熱衷的活動。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做中學”的理念設計了這一活動,并在活動中體現(xiàn)了教育目標。值得稱贊的是教師十分耐心地幫助幼兒運用他們能理解的圖畫形式做記錄,這為幼兒將來自己記錄作了很好的鋪墊。教師還有意識地在活動過程中貫穿安全教育、家園合作理念,以確保幼兒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huán)境中獲得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老虎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

  2、知道老虎的行蹤并且對它的行蹤感興趣。

  3、愛護老虎 ,懂得保護老虎。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家長引導幼兒初步的認識老虎。

  物質(zhì)準備:一段介紹老虎的《動物世界》,一張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1、首先是導入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老虎嗎?在哪里見過的?

  激發(fā)興趣,讓幼兒自由表述引發(fā)幼兒對老虎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幫助幼兒梳理關于老虎知識的幾個方面:外形、環(huán)境、食物、行蹤、哺育。

  2、播放視頻。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關于老虎生活的視頻,你們想看嗎?

  首先分段無聲播放視頻,播放順序是老虎的外形特征--生活環(huán)境--捕食--育兒。

  每段看完后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讓幼兒自由表述)

  3、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老虎在捕食前是怎樣潛行的!

  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老虎的潛行,理解其悄無聲息的含義。

  4、出示一張中國地圖教師:(手指地圖)這個是什么知道嗎?是哪個國家的國旗呢?

  教師和幼兒一起指認老虎在中國的蹤跡,介紹"東北虎"、"華南虎"所在的地點,議論為什么要保護老虎,以此給予"保護動物"的概念。

  5、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老虎厲害嗎?你最喜歡老虎哪一點?為什么?

  最后小結:老虎是珍惜動物,我們要懂得保護它們!

  活動延伸:

  教師:今天回家后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們講講老虎的秘密,老虎還有其他秘密,可以回家后讓家長幫忙上網(wǎng)查一查!

  如: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科學教案 篇9

  目標:

  1.在裝滿水的杯子中逐枚放人回形針,觀察水面逐漸隆起的現(xiàn)象,初步感受水的表面張力。

  2.嘗試對照步驟圖明確操作步驟。

  準備:

  1.紙杯,回形針,裝有水的大容器,抹布。

  2.圖文并茂的操作步驟圖。

  玩法說明:

  幼兒把紙杯裝滿水,把回形針逐枚放入水中,放到水即將溢出杯口的.狀態(tài)為止,觀察水面的變化。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了解操作的方法和步驟。

  2.觀察幼兒是否明確紙杯中一開始就要放滿水、回形針要輕輕放入等操作要求,如不明確,提醒幼兒將紙杯中的水加滿,引導幼兒觀察同伴是怎樣放入回形針的。

  3.引導幼兒在放入回形針的過程中關注杯口水面的變化,用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為什么回形針放進水里,水面會隆起?”幼兒的回答可能缺乏科學依據(jù),但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達。

  4.鼓勵幼兒數(shù)一數(shù)在水溢出杯口前自己放入了多少枚回形針,也可以和同伴比一比誰放得多。

  5.提示幼兒操作完后將紙杯中的水倒回大容器中,用抹布將回形針擦干并收拾好。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練習借助圓柱體向指定方向滾動物體,感知物體滾動的特性。

  2、大膽地并有創(chuàng)造性的玩易拉罐。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紙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礙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播放《健康歌》,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運動。教師鼓勵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大膽地、自由地做動作。

  二、與小豬共同游戲。

  1、介紹小豬及趕小豬的工具,使幼兒了解游戲的.對象。

  2、請幼兒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戲。

  3、討論:

  A:你是怎樣與小豬玩游戲的?

  B:你是怎樣讓你的小豬滾動起來的?

  三、游戲《趕小豬喂食》

  1、引出游戲,簡單說說游戲的玩法小豬呀玩得可開心啦,可它現(xiàn)在肚子有點餓了,想吃些東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過樹林(繞梅花樁),走過獨木橋,F(xiàn)在它很累,需要有人來趕著它走,誰來幫助我們小豬?

  2、請個別幼兒嘗試幼兒嘗試時,教師鼓勵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的同時適時地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幼兒明確游戲的規(guī)則。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在練習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賽請幼兒自由組合成兩組進行比賽,并提醒幼兒在過獨木橋時注意安全。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利用工具把小豬送回家——滾進拱門內(nèi)。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精選]08-0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

科學教案(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