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01 11:59:08 教案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錦(3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語文教案集錦(3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魚面對強大北風時毫不畏懼的精神及一些自然常識。

  3、學會生字“氣”“毛”

  一、導入新課

  談話:這兩天冷不冷?風吹在臉上什么感覺?我們學著來吹一吹。

  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每年冬天只要北風呼呼一吹,大自然就發(fā)生了變化,有哪些變化呢?

  2、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

  3、交流。(看動畫第一段)。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知道了什么?

  A小草。

  (1)把相應的句子找出來讀。

 。2)北風把小草吹得——,來,小朋友都來做小草,老師來做北風,我們來演一演。(師生共演)提問:小草,會怎么說呢?

 。3)現(xiàn)在是不是能把課文讀得更好了?指導朗讀。

  B小鳥。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還知道了什么?

  找出相應的小節(jié)讀一讀。指名讀。

 。1)如果沒有北風,小鳥可以在樹林里干什么?現(xiàn)在呢?

  (2)老師從小鳥的叫聲中聽懂了它們要說的'話,你聽懂了嗎?

 。3)同桌討論。交流。

 。4)指導朗讀。

  C梧桐樹。北風呼呼地吹,大自然還有什么變化呢?

  練習朗讀。男女生賽讀。

  4、小結:看,北風呼呼一吹,就讓青草變了——,梧桐樹——,小鳥——,這北風可真——(厲害),覺得自己——,所以它得意地說:——

  5、指導讀第二小節(jié)北風的話。

  過渡:北風雖然厲害,可小魚不怕它。小魚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誰會讀小魚說的話?(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北風聽到小魚說不害怕,它是怎么做的?[出示第四自然段]請讀讀這一段。(學生自由朗讀)

  3、閉上眼睛,我們來感受一下北風的威力。(放風聲,師范讀)

  4、想象:你剛才看到了什么?

  5、聯(lián)系前文想一想:北風為什么這樣做呢?你們覺得北風怎么樣?

  6、指導讀第四小節(jié)。

  7、天這么冷,北風想這下小魚該怕了吧?可是——指導讀“它哪里知道,小魚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8、天寒地凍,為什么小魚還會在水底捉迷藏呢?老師不明白,北風更不明白,你們明白嗎?

  9、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大自然中還有誰不怕北風嗎?(青松、梅花、小朋友……)

  10、你有什么話想說嗎?總結全文。

  四、學習生字“氣”“毛”

  說說你是怎么記的?描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抓住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朗讀感悟,了解他們對天產生不同看法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發(fā)。

  3、發(fā)揮想象,理解寓意。

  4、分角色朗讀對話,通過表演讀,讀出它們各自的語氣。

  重點:通過第4—7自然段,圍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品讀課文,讀出青蛙和小鳥各自的語氣。

  難點:了解動物們對天產生不同看法的原因,理解寓意,懂得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教學方法:粗讀到細讀。層層體會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修改

  一、導入新課:

  1、看圖猜成語

  2、引入話題:同樣的天,它們看到的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一起去探個究竟。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讀中領悟。

  (一讀課文)

  1、師:請把書翻到第60頁,讀讀課文,看看它們在爭論什么呢?

  發(fā)口令:手捧書,頭正肩平腳著地。

  評價:你真會讀課文。

 。ǘx課文)

  2、師:那么青蛙和小鳥都說天有多大呢?請我們的同學再次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做到了就給自己打星,看誰最快讀懂。

  屏幕出示:

  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朗讀課文:

  ★自己自由朗讀課文。

  ★★和同桌一起分角色讀。

  ★★★在朗讀時,還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和表情讀。

  3、交流:

  師:小動物對天有什么看法,誰讀懂了?

 。◣熛鄼C板書:天無邊無際,天井口那么大)

  評價:他讀懂了嗎?表揚他——頂呱呱。

  師:一起來說,小鳥說天(生:無邊無際)青蛙說天(生:不過井口那么大)

 。ㄈx片斷)

  4、學習第二次對話:

  師: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誰知道“無邊無際”的意思

  師:小鳥為什么會說天無邊無際呢?我們學著小鳥飛一飛,張開你的翅膀。(播放各種畫面:小鳥飛過雄偉的高山,飛過寬闊的大海,飛過美麗的草原,飛過無垠的沙漠,)小鳥飛過那么多地方,都沒有飛到天的一邊,天可真是(生說:無邊無際)

  師:誰來告訴青蛙,讓它明白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評價語言):

  要是能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你用感嘆的語氣讀出了天的大。

  從你的朗讀聲中,我看到了一眼望不到邊的天空。

  天真的是大得望也望不到頭!

  師:讓我們一起告訴青蛙吧。

  師:可是青蛙卻不相信小鳥說的話,認為它在說大話,知道“大話”什么意思嗎?

  師: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為什么 認為小鳥在說大話呢?

  師:所以青蛙覺得有點——不相信,不可思議,疑惑

  師:那么誰能讀好青蛙說的話呢?請小朋友自己來試一試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讀出了什么語氣?)

  評價:你的朗讀聲中,我聽到青蛙的.自信的同時,還帶點驕傲的語氣呢。

  師:誰愿意和小鳥一起來爭論,要是再加上動作就更棒了,一起來爭論爭論吧!

  5、學習第三次對話

  師:可是青蛙看到的為什么和小鳥的不一樣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到原因呢?(生讀課文)

  師:你從那句話看出來的(生讀)

  評價:你真會讀書,

 。ǔ鍪镜谌螌υ挘

  師: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為什么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體驗:老師呀想一起和我們同學做個小實驗。我們現(xiàn)在就當一回井里的青蛙,我們把課本卷成圓筒,一只手捂住眼睛,一只手舉起圓筒看黑板,看到了嗎?現(xiàn)在請把書平放在桌面上,現(xiàn)在請看黑板,誰來說說,你剛才看到的黑板和從圓筒中看到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樣?

  評價:你很會觀察,

  師:誰知道為什么呢?

  師:正因為這樣,青蛙才那么肯定,我們就學學他自信的語氣來讀一讀:“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青蛙笑了,他肯定地說/自信地說/驕傲地說/自以為是地說

  引導學生讀青蛙的話

  師:所以無論小鳥怎么說,他還是沒有相信小鳥的話,那么小鳥想出了什么辦法呢?讓我們來幫小鳥一起勸說一下吧!齊讀“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四讀對話)

  小鳥和青蛙爭論的多激烈。∧悄銈兿氩幌雽W小鳥和青蛙一起來爭論爭論(大屏幕投影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師:這時,青蛙和小鳥都笑了,他們?yōu)槭裁葱α耍?/p>

  三:拓展延伸

  師:如果青蛙聽了小鳥的話,他跳出井口來,你說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分層作業(yè)設計:

  A、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井口,看見了()的天空,飄著()的云朵,()田野種著()。青蛙慚愧地說:“()!

  B、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請發(fā)揮想象。(可選幾個詞語:無邊無際、一望無際、白云、河流、田野、樹木、一排排高樹,聽到、慚愧、自以為是、目光短淺、見多識廣、改正)

  評價:外面的世界課真精彩呀!

  你真是一只知錯能改的青蛙。

  師:你們現(xiàn)在還愿意回去嗎?為什么?

  師:看來小朋友都不愿意做一只井底之蛙。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揭示“坐井觀天”的含義

  要是這只可憐的青蛙永遠呆在井里,就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了。所以人們常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眼界狹小,看東西看不到全貌,見識短淺的人。

  師:平時學習生活中,不想成為“井底之蛙”,我們該怎么做呢?

  3、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

  在下課前老師送你們一句話,一起來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話就是坐井觀天意思相反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下課。

  作業(yè)布置:A、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B、找伙伴,分角色朗讀課文。

  出示:青蛙和小鳥在爭論( )

  生自由朗讀課文。

  指名生交流,(屏幕出示):天有多大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指名學生說

  屏幕出示:青蛙認為天{ },小鳥認為天{ })

  (生說:預設:形容一眼望不到邊,看也看不到邊,很大)

  指名生讀。

  齊讀第5自然段

  生:吹牛,撒謊

  預設:生:青蛙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可小鳥卻說天無邊無際。

  學生自由練習讀

  指名學生讀

  生評價:

  同桌合作讀

  小馬扮演青蛙,小羊扮演小鳥表演讀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學生體驗、觀察

  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預設:井壁把青蛙的視線擋住了,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請小組同學讀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第三次對話

  小組合作朗讀

  小組競賽讀

  交流:青蛙笑小鳥錯了;小鳥小青蛙錯了,還自以為是;

  請學生展開想象,小練筆

  指名生讀

  學生發(fā)表看法

  預設:在井里看到的東西太少了;外面的世界實在是太精彩了。

  指名生說:多看課外說;多到外面看看;多參加課外活動。

  小組合作表演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積累相關的文言詞語,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點。

  2.體味韓愈在《馬說》中表達的對人才被壓抑、埋沒的憤懣之情。

  3.品味韓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達的復雜的感情。

  4.初步了解“說”和“序”的文體特色。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閱讀提示”中字詞的音、義,“易”“策”“食”的各個義項和‘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時”的句式特點。

  2.理解“千里馬”“‘伯樂”“‘奴隸人”的深層含義;了解“說”的文體特點。

  3.體會韓愈對董邵南的同情、勸勉和勸阻等復雜的感情。了解“序”的文體特點。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1.討論法。

  (解說:四個步驟:初讀課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體味作者的見解主張、思想情感;研讀課文、品味語言、賞析藝術特色;拓展閱讀、拓展視野、遷移知識、培養(yǎng)篩選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發(fā)現(xiàn)法。

  (解說:原則同討論法,步驟分兩步走:一是學生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階段,二是師生梳理問題,解答問題階段。注意事項:一是要引入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二是耐心聽取學生的發(fā)言。)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是人才實現(xiàn)自身價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時候,特別是古代封建社會,很多人才常哀嘆生不逢時。人才受壓制,不能施展自己的報負,甚至被扼殺,是一種經常性的社會悲劇。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負,才能用在什么地方、為誰所用也是一個不能不重視的大問題。韓愈的兩篇短文論述了上述兩個問題,他的見解和主張值得我們深思。

  二、解題“序”作為文體分兩類,一種是寫在某書或某文章、詩歌前面的說明、評介性文字;一種是蹭序,是為一件具體的.事向人贈言,或向即將告別的人贈言的文章!端投勰嫌魏颖毙颉穼儋浶。

  三、研習課文三.初讀課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體做法:先請兩位學習中等偏下的學生分別朗讀課文:甲生讀完后,師生共同找出讀錯的或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同時肯定他讀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個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讀。乙生讀完后分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的具體做法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或者由小組長組織討論,大家邊讀邊口譯,相互更正,一起補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組輪流當組長,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解說:豆.初讀一定要落實,給夠時間,要各組組長督促大家在課文上做標記,該注音的注音,該釋義的釋義,該加符號的加符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