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通用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往往不能正確運用方位詞進行表達,而且在交流時還不夠主動、大膽。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結(jié)合本班主題《可愛的寶貝》,我精心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我以孩子們喜愛的小老鼠為切入點,以捉迷藏的游戲為主線,收集并利用孩子生活中常見和熟悉的材料(如紙箱、報紙等)和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了多樣的語言情境,并將科學領域知識滲透其中,讓孩子在富有童趣的游戲情境中積極互動,在游戲中學習正確使用簡單、常見的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等,以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經(jīng)驗,成為主動探求并積極參與語言學習的小主人。
二、活動目標:
1、樂意在捉迷藏游戲中與同伴說說老鼠藏在哪。
2、學說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3、能用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等方位詞大膽表達。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教師了解方位詞的正確概念;幼兒有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2、物質(zhì)材料準備:手絹折成的'小老鼠若干,紙盒一個、泡沫墊一張。
3、環(huán)境布置準備:創(chuàng)設可供幼兒躲迷藏的游戲環(huán)境。
四、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樱盒±鲜笊蠠襞_——幼兒念兒歌《小老鼠上燈臺》進入活動室。
。ǘ┯螒颍盒±鲜蟛卦谀膬?
1、教師的小老鼠藏在哪兒?——教師將小老鼠藏在自己的頭頂上,自己的椅子下,自己的衣服里,引導幼兒學習說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2、我把老鼠藏起來——幼兒找到自己的老鼠朋友,將小老鼠藏在自己身上,并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說出小老鼠藏在哪里。
。ㄈ┯螒颍盒±鲜蟛灰娏私處煂⑿±鲜蟛卦诮淌业母鱾角落,請幼兒尋找,找到后引導幼兒相互之間用所學的方位詞說說:我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小老鼠。
。ㄋ模┯螒颍何乙膊仄饋怼堄變翰卦诮淌宜闹,教師尋找。引導幼兒相互之間說說自己藏在哪里。
。ㄎ澹┙Y(jié)束活動:“孩子們,玩了這么長的時間天都快黑了!咱們該回家了,快到媽媽身邊來,可千萬不要走丟了,否則媽媽會很擔心、很著急的!”(聽音樂離開)五、活動延伸:
學習歌曲《方位歌》,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物體所在的方位,讓幼兒對方位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背景分析:
現(xiàn)在我們班孩子是屬于小班將要結(jié)束而中班將要開始的階段,因此對于幼兒的一些語言、數(shù)學與社會領域的一些內(nèi)容要進行重點培養(yǎng),選擇這節(jié)課是想加深幼兒對這些方面的一種提高。并且小班孩子愛模仿,會模仿,應該對這個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
教學策略:
1. 通過幼兒對PPT內(nèi)容的觀察,感知小動物的走路特點,并且學小動物走路,增加幼兒對內(nèi)容的興趣。
2. 在小動物出來后,通過仔細觀察,進行排序,鍛煉幼兒對知識內(nèi)容的一種持久關(guān)注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幼兒嘗試有序的排列。而難點也正是這個。 活動目標:
1. 欣賞畫面,了解各小動物的走路特點,感受繪本的情趣。
2. 在繪本的情景中嘗試有序地排列,積累相應的數(shù)經(jīng)驗。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幼兒嘗試有序的排列。而難點也正是這個。
活動過程:
一、以“羊村”吸引孩子注意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ネ,到哪里去呢?(PPT顯示“羊村”,提高幼兒興趣,為去羊村做鋪墊)羊村有什么好玩的嗎?
師:去羊村要經(jīng)過一條藍色小路,老師這里有一條藍色的小路,小朋友也找一條藍色的小路放在自己跟前,放好的小朋友快速坐好。
二、欣賞繪本故事
1. 師:我們準備上路了,很多朋友想去“羊村”,看來了誰?(PPT演示小弟弟走啊走,讓幼兒可以清晰觀察到小弟弟走路的樣子),同時讓每位幼兒操作“小弟弟”走在“小路”上。
2. 師: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碰到了誰呢?(小烏龜),讓幼兒操作自己的烏龜卡片到小路上。小烏龜是怎么走的.?(爬啊爬)小朋友來學一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小烏龜爬啊爬,小弟弟也爬啊爬,碰到了誰呢?(大白鴨)大白鴨怎么走?(搖搖擺擺走啊走)
3. 讓幼兒學學大白鴨一步一步搖啊搖。師:比一比誰搖得厲害,獎勵敲顆印章,誰有印章去羊村就不用買票。
三、觀察出場動物的先后順序
1. 每位幼兒擺放小動物順序。師:小烏龜與小弟弟說
想做第一個走在小路上的小朋友,你們幫他們重新排排隊。
2. 教師黑板上演示不同排法。師:小烏龜在第一名,小弟弟和大白鴨可以是第二名或者第三名。
四、繼續(xù)欣賞繪本故事
1. 小弟弟走啊走,看到又來了一個動物(讓幼兒從動物的明顯特征來辨別動物),于是學著它的樣子跳啊跳,會是誰呢?看看到底是誰?
幼兒的猜測:小兔子、小袋鼠、小青蛙……出示PPT(兔子)
2. 跳著跳著又碰到了誰?(鴕鳥)師:鴕鳥是怎么走路的,誰來學一學?凑l是跨的最大的。
3. 到現(xiàn)在為止一共來了幾個朋友?回憶一下,第一個是誰?第5個是誰?那么,第2個第3個第四個分別是誰?
五、延伸活動
師:小路上一共幾個朋友?第一個是誰?第2個?……突然,碰到了誰?(播放老虎的叫聲,吸引幼兒注意,區(qū)別動物的叫聲)大老虎想跟小一班的虎寶寶一起去羊村。跟著音樂(用舒緩而動聽的音樂將幼兒緩緩帶入故事中,使幼兒猶如身臨其境)走啊走去“羊村”。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還是比較成功的,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但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嘗試有序排列小動物這一環(huán)節(jié),
還是和預想的有些出入,教師引導語不夠精煉,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繼續(xù)加油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玩?zhèn)髑蛴螒,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別以及自己是哪個班的小朋友。
2.能在游戲中大膽、清楚地介紹自己。
3.對集體活動感興趣,體驗和爸爸、媽媽一起玩?zhèn)髑蛴螒虻目鞓贰?/p>
活動準備:
彩色小皮球若干、小手偶“玲玲”、“幼兒學習材料”——《我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自由玩球。
1.出示五顏六色的小皮球,請家長與幼兒兩兩相對玩球,如滾接球、轉(zhuǎn)球等。
2.引導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問答,幫助幼兒學習介紹自己。
如:我叫×××,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
二、請家長與幼兒圍成圓圈,隨音樂玩“傳皮球”游戲。
1.教師操作手偶,以“玲玲”的口吻向大家打招呼并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玲玲。我是女孩。我屬羊,今年3歲了。我喜歡玩娃娃,是樺川路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
提醒幼兒與玲玲打招呼,說說自己是哪個幼兒園、哪個班的小朋友。
2.介紹“傳皮球”游戲的玩法:聽音樂傳皮球,音樂停止時要停止傳皮球的動作。
3.組織家長玩“傳皮球”的游戲,音樂停止,請拿到球的家長用完整、清晰的語言介紹自己。
4.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玩“傳皮球”游戲,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介紹自己。
鼓勵幼兒大膽地走到集體面前進行自我介紹。對于個別膽怯的幼兒,可請家長陪同上前;對于不能獨立介紹自己的幼兒,可用提問的方法予以引導,教師問一句,幼兒答一句。應及時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肯定和表揚。
三、結(jié)合《我上幼兒園啦》第6—7頁,引導幼兒介紹自己。
四、請家長與幼兒,自由結(jié)伴,到戶外分組玩“傳皮球”。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精選)08-3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