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0-14 10:54:05 教案

科學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合集【6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訓練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幫助幼兒收集有關(guān)解決問題的方法。 培養(yǎng)幼兒探究科學實驗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盆 盆中央放一根蠟燭盆底放一些水水 中放一些小玩縣,供幼兒操作的`工具若干如“夾子筷子等

  活動過程:

  出示手偶小狗妹姝告訴幼兒小狗妹妹遇到一件很傷心的事,因為她的許多可愛的玩具不見了,掉到了這幾個小黑水盆里?伤峙怀鰜恚∨笥涯懿荒芟胍粋好辦法幫他找到呢。

  根據(jù)幼兒回答給幼兒發(fā)工具箱,里面裝有各種工具 請幼兒水中取寶,但提醒幼兒不能將蠟燭碰倒。

  幼兒操作完,問幼兒怎么才能知道你們把所有的玩具都找到了呢。請幼兒自由討論方法 ,并給以鼓歷。

  向幼兒介紹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小朋友愿不愿意試 一試?讓幼兒自主操作實驗,請老師把蠟燭點燃后將玻璃杯蓋住蠟燭,并請幼兒仔細觀看水進到杯里的過程。

  當幼兒提出問題時,可出示事先畫好的關(guān)于大氣壓的圖。向幼兒講解因為蠟燭把杯子里面的氧氣給變沒了外面的氣壓寶寶就比里面的氣壓寶寶多所以就把水送進了杯子里。

  小狗妹妹又找到了她心愛的玩具很高興 。決定和小朋友 們一起玩小熊鉆洞的游戲。小朋友愿不愿意呀?幼兒:愿意!

  游戲結(jié)束時請幼兒一起和小狗妹妹再見 。

  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猜測--驗證”的科學研究流程。發(fā)現(xiàn)事物的規(guī)律。

  2、樂意參與問題的爭議和討論。

  活動重點:知道橘子的瓣數(shù)是不固定的,但基本在8瓣至12瓣之間。

  活動準備:橘子、碟子、籃子、記錄表、陳皮

  過程:

  1、摸寶

 。處煶鍪竞凶,問:你們猜老師的盒子里裝的是什么?

 。堄變好幻,問:你感覺是什么東西呀?

 。炞C盒子里到底是不是橘子

  2、猜一猜,數(shù)一數(shù)(教師手上的橘子)

 。處熓种心弥僮樱瑔枺耗阒牢沂稚系拈僮影哑兞死锩娴拈偃坑卸嗌侔昴?我要請你來猜一猜!

 。鍪居涗洷韺⒂變翰碌臄(shù)字記錄下來

  --教師將橘子剝開和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手上的橘子里面橘瓤有幾瓣

 。阉鶖(shù)的數(shù)字記錄在表上

 。瓗焼枺菏遣皇 所有的橘子都只有剛才我們數(shù)的這幾瓣?

 。處熢诔鍪疽粋大一點的橘子,問:這個橘子這么大,那它里面的橘瓤是不是會多一點呢?我要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瓕⒂變翰碌臄(shù)記錄在表上

 。處煂㈤僮觿冮_和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手上的橘子里面橘瓤有幾瓣

 。阉鶖(shù)的數(shù)字記錄在表上

 。瓗焼枺菏遣皇 所有的橘子都只有剛才我們數(shù)的這幾瓣?還有瓣數(shù)不同的`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別的橘子看還有瓣數(shù)不同的嗎!

  3、數(shù)一數(shù)(幼兒手上的橘子)

 。堄變簞冮_橘子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橘瓤有幾瓣

 。延變核鶖(shù)的數(shù)字記錄在表上

  4、說一說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橘子分別有幾瓣,知道橘子的瓣數(shù)是不固定的,但基本在8瓣至12瓣之間。

  5、出示陳皮

 。處煶鍪娟惼枺耗銈儾虏逻@個是用什么東西做的?

 。堄變河^察陳皮,在說說猜測的理由。

 。堄變合嚷勔宦勗賴L一嘗,再次說說猜測的理由。

 。處煷_認陳皮是橘皮做的。

 。處熗ㄟ^講述法告訴幼兒橘子有那些作用

  結(jié)束部分:嘗一嘗

  --請幼兒將橘子和陳皮端到桌子上去品嘗。

  活動延伸:

 。堄變夯丶乙瞾韯儎冮僮,數(shù)數(shù)橘子有幾瓣。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風的形成是由于空氣的流動。

  2、通過操作,知道風能產(chǎn)生動力、風的大小能影響物體移動的速度這些特性。

  3、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樂于嘗試。

  活動準備:

  牛奶紙盒和泥工板人手一份。風車、自制彩帶、紙制青蛙若干。事先對于空氣的知識有一些了解相關(guān)視頻。

  活動過程:

  1、通過感受扇子扇在臉上的感覺了解風的.形成。

  t: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現(xiàn)在我用扇子對著你們周圍的空氣扇一扇,你有什么感覺呢?

  t:為什么你會覺得身上涼涼的呢?風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jié):空氣動起來了,風就來了。

  t:現(xiàn)在,我再用扇子扇一扇你們,看看,有了風,把你身上的什么地方吹的動起來了?

  2、了解風的特性。

 。1)風能產(chǎn)生動力(出示風車、紙制青蛙、彩帶)

  t:那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讓空氣動起來?(出示輔助材料)先請個別幼兒嘗試。

  t:我這里有一些玩具,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玩具?現(xiàn)在他們安安靜靜地躺在那里一動也不動?我們怎么樣想辦法請風來幫忙讓他們動起來?(提示幼兒可以交換玩)

  t:你是怎么讓他們動起來的?

  小結(jié):跑一跑,扇一扇,吹一吹都能變出風來,有了風,就能讓一些東西動起來。

 。2)風的大小影響物體移動的速度(出示牛奶盒子、泥工板)

  t:跟風玩游戲開心嗎?還想不想繼續(xù)來跟風玩一玩游戲?(出示泥工板和牛奶盒子)我這里有泥工板和牛奶盒子,誰來試一試,用泥工板讓牛奶盒跑起來。

  小結(jié):

   我們可以用泥工板靠近牛奶盒子的底部朝著一個方向扇一扇,牛奶盒子就能向前跑了。(兩人一組找空地方比一比)

  t:(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比一比)剛剛誰的牛奶盒先到達,誰的晚到,為什么會這樣的?

  小結(jié):

   原來風大,東西就跑的快,風小,東西就跑的慢。

  活動延伸:

  t:那到底風大好呢,還是風小點好呢?(觀看視頻)

科學教案 篇4

  中班科學:有用的水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用目測比較或倒水的方法測量水的多少。

  2.樂意實驗,有在實驗中求得答案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套相同大小的四個水杯

  2.幼兒人手一套不一樣大小的四個水杯

  3.不同形狀的水杯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變個魔術(shù)(變出一杯水)。

  2.實驗操作

  (1)第一次操作

  師:桌上有四杯水,它們一樣多嗎?你怎么知道的?請你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水杯排排隊。

  小結(jié):杯子是一樣大小的。

  (2)第二次操作

  師:這里又有四杯水,它們和剛才的四杯水有什么不一樣?

  這里四杯水你能知道哪杯水多哪杯水少嗎?

  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它們的多少呢?

  幼兒操作。

  小結(jié):當在不同大小的杯子里時我們無法知道水的多少,但我們把水倒進相同大小的杯子里就可以知道它們的多少了。

  3.延伸活動

  師:這里又有四杯水,它們看上去的高度是一樣的但它們裝在不同形狀的.水杯里,你覺得它們會一樣多嗎?

  幼兒在區(qū)角中繼續(xù)探索。

  活動生成及建議

  1.此活動可以延伸到個別化學習活動中讓有興趣的幼兒再去嘗試探索。

  2.活動后可以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究水杯的形狀和水容量之間的關(guān)系,讓幼兒明白要作比較必須要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眼睛的形狀、顏色、位置及功能。

  2.認識保護眼睛的方法。

  3.知道看東西需要光線。

  4.復習紅色、黃色和綠色。

  5.認讀“眼”字。

  活動準備

  紅色、黃色、綠色的物品。

  眼罩。

  小鏡子、沒有五官的臉譜、彩筆。

  識字圖卡“眼”(見教具)。

  與眼睛有關(guān)的圖書。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紅色、黃色、綠色的物品,請幼兒蒙著眼睛觸摸物品,看看能否說出物品的顏色。

  2.與幼兒一起討論眼睛的.功能,以及保護眼睛的方法。

  3.大家一起欣賞上述物品美麗的顏色,過一會兒,老師把活動室的燈光調(diào)暗,并拉上窗簾,向幼兒提問能否看得清楚物品的顏色(有些幼兒可能怕黑,老師最好站在他身邊)。

  4.再把燈光調(diào)亮,與幼兒一起討論能再次看清楚物品的原因,然后總結(jié)有光才可以看見東西。

  5.請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眼睛的形狀、顏色和位置,再在一個沒有五官的臉譜上畫自己的眼睛。(臉譜留待以后的活動使用。)

  6.出示識字圖卡“眼”讓幼兒認讀。

  總結(jié)分享

  請幼兒互相觀察,說說彼此的眼睛有什么不相同。

  活動評價

  1.能說出眼睛的形狀、顏色、位置及功能。

  2.了解保護眼睛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有光才可以看見東西。

  4.能認讀“眼”字。

  延伸活動

  請幼兒到“全家!眳^(qū),觀察誰的家人戴了眼鏡。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以多種方式認識保護眼睛的重要性,例如引導幼兒學習一些與保護眼睛有關(guān)的兒歌等。

  2.邀請兩位戴眼鏡的家長來園,向幼兒介紹戴上眼鏡的原因及帶來的種種不便。

  3.在圖書角中投放與五官的漢字認讀有關(guān)的圖書,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認讀漢字。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看看等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一些水注噴高的原因。

  2.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清楚的表述出自己的探索結(jié)果。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大膽探索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噴水臺

  2.水盆、水、能舀水的容器。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水

  1.請幼兒自己選擇器具來玩水。

  2.教師巡回觀察,了解幼兒玩水的幾種方法。

  二、了解噴泉

  1.出示圖片-噴泉,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看看圖片上是什么?(噴泉)

  你怎么看出來是噴泉呢?

 。ㄓ變褐啦⒄f出水是向上噴的。)

  2.怎樣才能讓水噴上去呢?

 。ü膭钣變捍竽懕磉_自己的想法。)

  三、探索噴泉

  1.嘗試制造噴泉

  教師:小朋友,你們來試一試怎樣才能任誰向上噴呢?

  請幼兒自由玩水,進行探索。

  2.教師巡回觀察,并記憶幼兒的探索結(jié)果。

  教師小結(jié)幼兒的探索情況:哪些幼兒想出了讓水向上噴的方法,能使水向上噴。

  哪些幼兒找不到讓水向上噴的方法。

  3.請幼兒演示怎樣制造出的噴泉。

  4.請幼兒演示不能制造出噴泉。

  引導幼兒共同找出不噴水的原因。

  四、人工噴泉

  1.請幼兒自由結(jié)合兩人一組進行噴泉比賽,看誰的噴泉噴的高,并講出自己噴泉噴的'高的原因。

  2.幼兒討論如何讓噴泉噴的更高。

  3.請幼兒尋找合適的材料,制造出噴的更高的噴泉。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4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4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30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