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導入】
1、今天老師要來考考大家,多義詞掌握的情況。
請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個“書”字,試試看你能用這個書字,組哪些詞語。
書本、書寫、書信、書桌、書包、書皮、判決書、楷書等
。病⒄埓蠹乙徊蛔龆恍,繼續(xù)通過查工具書來解釋這些詞中“書”的意思。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書的注解:
書(shū):⑴寫字;記錄;書寫。⑵字體。⑶裝訂成冊的著作。⑷書信。⑸文件。
給剛才大家所組的詞語對號入座。例如:
書本──⑶裝訂成冊的著作。
書寫──⑴寫字;記錄;書寫。
書信──⑷書信。
楷書──⑵字體。
判決書──⑸文件。
【引入課文,感知內容】
一、下面要來考一考大家,讓大家“學以致用”
。薄⒄埓蠹铱创笃聊唬骸按鹬x中書書”中的兩個書該如何理解?
請大家根據(jù)自身的認識,猜測一下兩個書分別該怎樣去理解。(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考慮)
。、讓大家這樣憑空猜測兩個書的意思,似乎有些為難大家了。這樣吧,老師把“答謝中書書”的出處告訴大家,可能協(xié)助大家正確理解“書”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謝中書書》一文)
請大家齊聲朗讀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謝中書書”為題的文章,會是一篇怎樣的文章,你能從中得到啟示嗎?
明確:本文屬于書信體裁的文章。
。、請同學們再來說說,讀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樣理解這兩個“書”字?
書⑴:中書,南朝時候的官員稱呼。
書⑵:即書信,是文體的一種。
所以由此我們知道,“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給謝中書的一封信。
二、關于文章的一些知識介紹
1、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謚號貞白先生,丹陽秣(mò)陵(今江蘇江寧縣)人。
2、謝中書,名謝微(或作徵),字元度,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豫章王記室,因曾任中書鴻臚(lú),故稱“謝中書”。
三、請大家齊聲朗讀這篇文章,來感受一下讀古人的書信的滋味吧
【深入探究,解析課文內容】
一、根據(jù)課文導引局部的語言,引導學生在細讀語文的基礎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評價《答謝中書書》“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闭埓蠹以僮x課文,回答:
。、說它“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那么這幅山水畫中有那些景色呢?
明確:
所描繪的景色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曉霧猿鳥
夕陽沉鱗
。、說它“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那么這又是怎樣一首詩呢?
請將文中描寫山水美景的語句找出來,并使其出現(xiàn)為詩歌的形式:
明確: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沈鱗競躍。
請大家來朗誦這首詩歌,領略一下詩歌所描繪的美景。
二、比較《答謝中書書》和現(xiàn)在書信的聯(lián)系點和不同之處,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
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薄⒄埓蠹艺f說《答謝中書書》和一般現(xiàn)在的書信有什么不同?
明確:描述的重點不同。一般書信重在通過文字,或說明寫信者的意圖,或說明寫信者自身的觀點來勸說收信者,寫信有明確的用意。本文則大篇描繪美麗綺麗的景色,似一篇寫景散文。
。病烧叩南嗤幨鞘裁?
明確: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秉c明作者的寫作意圖。
3、請大家?guī)е覀儗ξ恼碌睦斫鈦砥肺墩n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的文章?認真讀,仔細考慮,相信大家會在我們一起學習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收獲。
明確: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說說自身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課外延伸】
請大家用現(xiàn)代文來大膽地擴展描繪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運用想象。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紙船和風箏》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帶著問候,帶著祝福,帶著諒解,帶著濃濃的真情,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誼長橋。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維系、發(fā)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于,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們表現(xiàn)出的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童心,帶著對真摯友情的向往,去朗讀這篇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同學們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同學們的閱讀實踐!彼员菊n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同學們在讀中悟。
2、充分尊重同學們的感受,體驗。 尊重和相信是實現(xiàn)平等對話的前提。在課堂學習中,要實現(xiàn)與同學們平等的對話交流,首先要尊重同學們,而尊重同學們首先要相信孩子學習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
3、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每個人都會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發(fā)生過爭吵嗎?有過不愉快的事情嗎?指名述說。(同學們各抒己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誰愿意讀課題。(風箏的箏要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要求: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劃出難讀的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同學們朗讀時可能有困難的句子,課件出示,重點指導。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風箏。
B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檢查同學們識記生字的情況。
課件出示:扎、壞、抓、莓、幸福、受、吵
具體操作:指名同學們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1——6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1——6自然段,然后按照——當我讀到( )時,我覺得很( ),因為( )。
(2)同學們交流讀后的感受,隨機進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讀指導。
具體操作:借助課件讓同學們體會小熊和松鼠快樂的心情,再指導朗讀,并理解詞語“樂壞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引導同學們小結。課件演示過程。
師: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們樂壞了,那我們就在音樂中去體會快樂吧!挺起腰來,看誰讀得最幸福、最快樂。
生在音樂伴奏下齊讀1——6自然段。
過渡:紙船和風箏讓松鼠和小熊成為好朋友,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因為他們吵了一架,從此,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2、學習7——11自然段
。1)這時,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樣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匯報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樣?你從課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機指導第7自然段的朗讀(讀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們非常難過,在他們自己的努力下,終于和好如初,風箏又起飛了,紙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課件出示)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指導讀11自然段。
(4)(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紙船 ,心里就會默默對小熊說上一句話,他會說些什么呢? (指名說)
三、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重點指導“幸”。)
2、寫好后沖寫得滿意的字笑一笑。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體會文章結構、謀篇布局上的特點。
2、了解在敘述、描寫中插入議論、抒情的寫法。
3、體味作者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文中提到幾位歐洲著名的大文豪的詳細介紹。
2、編列表格,概括地填寫課文中描寫的四位作家的肖像、語言、行動、性格特點等內容。
3、指導討論,體會本文描寫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用詞的準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編列人物一覽表。
2、教師設計問題,組織討論,完成學習“重點”與“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介紹歐洲文壇大文豪福樓拜著手引入介紹莫泊桑,從而導入本課的學習。
二、釋題,引入閱讀
這是一篇描寫人物的文章,課題既交代了地點——福樓拜家,又交代了時間——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讓人思考,引人入勝。
三、初讀課文,弄清學習目的
1、速讀課文,辨析下列字詞:
不約而同:(成語)沒有經過商量和約定,彼此的行動、言論卻完全一致。近義詞:不謀而合。
“不約而同”與“不謀而合”兩者結構相同,意義相近。區(qū)別在于:適用對象不同!安恢\而合”的“合”多指計劃、理解相同,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動。“不約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動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動。
“瑣事”中“瑣”偏旁“王”,不能寫作“钅”或“口”。名詞,指細小零碎的事情。
“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語,指得意忘形到了極點。
“義憤填膺”中“膺”讀作“yīng”,成語,指對壞人壞事的憤恨充滿心胸。
輪廓魅力滑稽荒謬欽佩白皙
2、分析課文結構。
①第2段交代的時間是哪一天?這一段敘述中可以讀出哪些要點?
②來拜訪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寫了哪幾位?這幾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畚恼聦懙米疃嗟氖鞘裁?
討論后并明確:
、贂r間為星期天,一點到七點,這一段表明福樓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歐洲文壇地位之高。
、谠诎菰L的客人中,有名有姓地寫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這幾位不是一起到的,可以從文中找出“第一個來到的”、“過了一會兒”、“接著來的”和“最后”來說明這一點。小結并點示:本文以時間為線索,敘述和描寫了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的情況。文章開頭抓住福樓拜住所的陳設,表明他生活簡樸、創(chuàng)新的勤奮,然后用“第一個到來的”“過了一會兒”“接著來的”把幾位在歐洲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讀者面前,從而使文章層次清楚,結構嚴謹。
、郾疚膶θ宋飳懙米疃嗟氖侨宋锔髯缘男は、語言、行動、神態(tài)的描寫,表現(xiàn)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四、研讀賞析
1、討論分析,突破本課學習重點——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俜纸M討論,填表。
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圍繞課后練習一進行討論、分析,并將明確結論填入表中。每組指定一人發(fā)言,發(fā)言重點:第一組—福樓拜,第二組—屠格涅夫,第三組—都德,第四組—左拉。
明確:福樓拜:熱情好客,豪放睿智
屠格涅夫:博學多識,沉穩(wěn)持重
都德:幽默健談,活潑開朗
左拉:沉默寡言,聰慧堅毅
人物各自的肖像、語言、行動描寫答案略,各自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見上面小結。
、诒容^,在對人物進行外貌、語言、行動三方面描寫時,四個人物又各側重寫哪方面?
明確:寫福樓拜時,側重其語言、行動描寫;寫屠格涅夫時,側重其語言描寫;對都德,側重寫他的外貌和語言;對左拉,則側重于寫他的外貌。
、塾懻,為什么要各有側重,并舉例說明。
明確:是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時,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點,就側重寫哪一方面,同時這樣寫能避免重復累贅,使行文更活,內容更集中,人物特點更突出。如動作描寫,福樓拜最突出,著墨多,擁抱屠格涅夫,充滿激情說話,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熱情大方的性格特點。
、茏髡呤窃鯓油怀龈前葸@個中心人物的?
明確:采用了正襯和直接表現(xiàn)相結合的方法來突出這個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這些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為福樓拜的襯托,突出福樓拜,同時,對福樓拜進行直接描寫,集中寫他的語言、神情、動作,表現(xiàn)他的活躍、情感豐富、思想深邃、話語深刻的特點,顯示出他的才氣,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他的崇敬之情。
、葑髡咴诿鑼懼谐2迦胧闱樽h論,找出來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例如寫左拉“他的'頭……雖然不漂亮,但表現(xiàn)出他的智慧和堅強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銳,透著探求的目光”,這些描寫不是純客觀地描寫,而是用議論在發(fā)表自己的主觀感受。這樣在描寫中插入了議論,既能把人物的特點表現(xiàn)得更加鮮明又隱含了作者的感情,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總結、擴展
我們看到他們的性格迥然不同,但是卻個性鮮明,這些得益于作者細致入微的描寫。還有幾個議論的語句對咱們分析任務形象幫助特別大,些語句更使讀者加深了對人物的認識,形象躍然紙上。句子雖不多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請同學門試著總結一下默泊桑是怎樣將人物刻畫得如此生動?或者說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
1細觀察,抓特點
2插入議論,抒情
莫泊桑下筆如有神、刻畫人物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讀后,可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進行人物描寫。
六、布置作業(yè)
學習本文寫法,寫出三位同學(或好友)的不同個性特點。
要求:
1、從外貌(肖像)、語言、行動三方面來寫。
2、不少于300字。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以禮待人,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錄音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人在社會上生活,總要和別人交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一個人是否講禮貌,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文明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專門談禮貌的課文。
2、板書課題:談禮貌
齊讀。
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ㄊ裁吹胤揭v禮貌?禮貌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讀讀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它讀流利。
2、檢查:
(1)讀新詞語:
禮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粗暴
糾紛
安慰
文化
修養(yǎng)
。2)朗讀下列古訓或俗話: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3)挑選自己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當眾讀一讀,師生評點,隨機糾正讀錯的字音,指導讀通句子,讀好人物對話。
三、默讀課文
默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然后提出來。
。ǚ诺较鹿(jié)課討論)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自讀生字,說說哪些字不易寫好,哪些地方書寫時應注意。
2、范寫下列生字,邊寫邊講述注意點: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習字冊中練習。
2、抄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
3、教育學生從小學會以禮待人和養(yǎng)成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激發(fā)情趣
上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初讀了課文。我有一個疑問,想請同學們來解決這個問題。課文講了好幾個有關講禮貌的故事,可教師想不通:為什么課題不用《禮貌的故事》,而要用《談禮貌》作為課題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再討論討論。學生交流,適時點撥。
學生思考問題
二、精讀感悟,遷移運用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道理?
2、自讀,交流。(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訓。
板書: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齊讀。
3、、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一說這句古訓的意思。
4、誰能用課文中的有關詞語,分別說說“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把這個道理記在腦子里。
(二)精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課文用三個小故事來進一步說明講禮貌的好處。請同學們先把寫故事的語句用括號圈出來,再自由選擇一個故事讀一讀,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讀好。誰能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就說明他已經讀懂了。
練讀,交流讀,評點
板書:故事說理
2、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一個故事后面的一句話。
出示: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聯(lián)系故事內容來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討論、交流、評點)
完成如下板書:神態(tài)、動作、語言
3、如果我們把這三段話交換一下位置再讀一讀,你有什么想說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寫故事的語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說理的句子。
再讀第二、三個故事后面的話,再結合故事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討論、交流、適時評點)
板書:貼切
小結:可見,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事例,再根據(jù)這個事例進行恰當?shù)恼f理,才能使人信服。
4、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讀一讀,學生討論、交流。
三、交流收獲,自悟自得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取得了哪些收獲?
齊讀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練習設計
完成練習冊。
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并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復習
說說這篇課文的表達方法。
板書:事例動作說理神態(tài)語言貼切
三、完成課后練習
1、指名讀題。
2、明確要求:根據(jù)剛才我們學到的方法,怎樣才能把事例說好?
。1)先定內容,內容要與講禮貌有關。
(2)說的時候要緊緊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
說好處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緊密結合事例的內容來談。)
3、練習說話。(準備、交流、評點)
4、齊讀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練習設計:
課后習題4
板書設計:
24、談禮貌
神態(tài)
故事
動作
語言
說理
貼切
課后筆記: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指名背《登鸛雀樓》
2、今天我們要學習陳毅爺爺寫的一首詩《青松》
3、板書課題
4、簡介陳毅
二、初讀指導
1、師范讀
2、自由試讀,畫出生字詞
3、出示第一二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1)揭示生字:雪壓挺且
(2)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看插圖,初步理解雪壓挺的意思
。3)指名試讀第一二句
4、出示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化是融化的意思
。2)待到的待讀第四聲,意思有A對待B招待C等待D需要E打算等,在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中,待的意思是等待
(3)各自試讀,指名朗讀第三四句。
三、精讀訓練
1、指名讀第一二行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誰能講講它的意思
2、你已經基本理解了意思還有誰能聯(lián)系課文插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來講講詩句的意思
3、指名讀第三四行詩句: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高潔是高尚、純潔的意思,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呢?
(2)這是不是僅僅指青松來說的?
(3)小結:通過寫青松來贊頌跟青松一樣的人,要經得起惡劣環(huán)境的鍛煉和考驗
4、朗讀全詩
5、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
6、各自練說,同桌互說,指名當眾講詩的意思
四、課堂作業(yè)
1、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和字,組成新的字,再組詞
且()()化()()
2、比較下面的兩組字,再分別組詞
且()花()青()睛()
直()化()情()晴()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化:左邊是撇不是橫
壓:注意橫的長短
2、其他要描紅的字
且,第五筆的橫最長
3、描紅練習
二、朗讀指導
1、指導停頓
2、小結:討論停頓處理
3、研究基調:贊美青松
4、練習朗讀,指讀評議
三、背誦指導
1、熟讀全詩,自己試背
2、練背指背
四、課堂作業(yè)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板書: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景(所見)不怕重壓。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情(所想)高尚純潔
語文教案 篇6
一、疏通句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自讀過程中有疑問則舉手提出)
2、請學生試讀課文。
3、教師范讀。
4、學生齊讀。
二、理解文義、探究深層含義
1、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討論)
2、請大家在討論時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詞:
、胖x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兒女:子侄輩,現(xiàn)代專指兒子和女兒。
俄而:不久,一會兒。
驟:迅速欣然,高興地。
、瓶罩腥鳆}差可擬
擬:比,比擬。
⑶未若柳絮因風起。
未若:比不上。
、绕谌罩校^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約定。
乃:才。
⑸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約會,約定。
委:舍棄。
⑹元丘入門不顧顧:回頭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禮貌的稱呼對方;“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家君”對人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詞)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3、提問:大家對于課文有沒有什么疑問?(引入下面的問題)
、盼闹械倪@一家人是在一種什么樣的氛圍下聚會的?(輕松,溫馨)從哪里看出來?(內集,欣然,大笑)
、啤肮笮Α币痪渲惺÷粤酥x安的話,如果你是謝安,你會說出什么話來?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風起”比“撒鹽空中”好?(前者較有韻味)
⑶文末為什么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種贊揚與敬佩)
、葟奈闹械拿枋鲋锌梢钥闯鲫愄鸬呐笥咽莻什么樣的人?(暴躁、易怒)
、山Y尾處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辦?
⑹讓學生表演這篇的情景。
⑺齊讀課文,要求讀出感情來。
4、總結:全文以寥寥數(shù)筆,就將當時的環(huán)境和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作者能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煉生動的語言,點出了人物與環(huán)境的特點,使之躍然紙上。
三、拓展延伸
1、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種寫作手法,我們先看看蘇軾的兩首詞,都與飛雪有關,都表達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這兩首詞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織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當?shù)谋扔鱽硇稳莶煌难┚啊?/p>
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為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⑴用自己的話復述原文的內容。
⑵陳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親有無功德嗎?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 正確認讀本課三個生字和有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寫本課的9個生字,掌握“更”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讀音。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想象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情景,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
一、聯(lián)系生活,談話引入
師:炎熱的夏季阻止了春的腳步,春天從我們的身邊剛剛離開,你們對春天還有印象嗎?
。ㄉ杂烧劊梢允菍W過的古詩,也可是學過的關于春的詞語)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的早晨看一看,說一說,好嗎?
生齊答:好!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9課《春日晨景》,請孩子們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師生板書課題)
釋題:春日就是春天,春日晨景說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
我們都了解了課文題目的'意思。那就讓我們一起欣賞春天早晨的美麗景色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 學生自己讀書,勾畫生字詞,想一想怎樣記住生字?
2、 檢查自學效果
。1)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讀
。2) 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多音字、謎語記字、換偏旁記字)
(3) 哪個詞語意思不懂提出來
。ㄎ甯骸ⅰ案笔枪糯嫊r的單位,一更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從晚上八點鐘開始,你們算一算“五更”大約是什么時間?)
。ㄉ嬎悖
生3:(舉手)“五更”大約就是現(xiàn)在的早晨五點到七點之間。
。拢翰紳M山坡。學生讀句子,看圖片)
3、 檢查讀書情況
三、細讀品味
這就是春日晨景這篇文章的插圖,你們可要認真觀察喲,一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條小河,小河岸上的柳樹綠了,杏樹開花了。
生2:我看到了小河的水流了,水面上還有好多的荷葉呢。
生3:我看到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在忙著搭窩呢。
生4:我看到了藍天白云,還有幾間小房子。
生5:我看到了小河兩邊的地上長滿了小草,青青的;小草里面還有幾朵小花呢。
作者用更精煉的文筆為大家描繪了春日美麗的晨景,讀一讀,大聲讀
指名讀(一句一句讀)——對對子——齊讀
師:楊柳如煙,杏花微雨,燕子銜泥,飛蟲鳴叫,新荷小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面對這樣的美景,此時此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表達你對春天的愛呢?
師:學完文章,大家一定喜歡上了春日的美景。老師告訴你們,其實美無處不在,我們家鄉(xiāng)的春天也有另一番的美呢!今年的春天雖然過去了,但我們也可以把對家鄉(xiāng)春天的印象寫在“小本本”上,也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年的春天快一點到來。
四、課外延伸
師:古人歷來把春天當作他們寫文章、寫詩的好素材,課下,孩子們也可以搜集一些寫春天的文章或者詩歌,爭取把他們記下來。好嗎?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學習對比和引用數(shù)據(jù)的方法;
4.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設計:
1.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課前預習,提出并整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動手查找資料;帶著問題和資料走進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解讀能力;透視文章的寫作軌跡,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4.結合研討與練習:
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拓展思維,暢想表達。
教學內容設計:
一、課前預習
1.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
2.完成讀──讀,寫──寫。
3.查找并搜集有關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資料。
4.在閱讀和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整理到學習筆記上。
二、課堂教學內容
第一板塊:羅布泊消逝的原因
1.導人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的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聞名于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huán)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2.展示學生收集的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圖片。
圖片1:西北地區(qū)地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圖片2:茫茫大戈壁龜裂大地
圖片3:青海湖月牙泉。
3.再讀課文,在文中劃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問題的答案。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自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以后,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馬上惡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wèi)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第二板塊: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1.找一位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讀出感情)
2.組織學習思考、回答問題: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劇?(訓練復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體數(shù)據(jù),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xù),呼吁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惡化。引導學生把數(shù)據(jù)整理出來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討論
討論后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
4.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直接表達作者憂患意識的句子。
5.學生齊讀。
第三板塊:學習作比較的方法
1.組織學生討論:
(1)作者采用這種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對比嗎?請找出來。
2.教師小結第-2題。
(1)過去的羅布泊: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現(xiàn)在的羅布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2)明確擬人的修辭手法。
(3)強烈的對比效果。
(4)再次感受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第四板塊:世紀老人的述說
1.展示108歲高齡的羅布老人熱合曼的圖片。
2.暢想表達:如果我是世紀老人,我該如何講述羅布泊的百年滄桑?
提示:
1.我與羅布泊同齡,共百歲。
2.我的成長史就是羅布泊的坎坷史。
3.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fā)現(xiàn)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lOO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山水。展開聯(lián)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yǎng)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報羅布泊。)
三、課后拓展學習
課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瀕臨干涸的兩個例子,說明悲劇仍在繼續(xù)。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的惡化。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巾、牙、尺、毛”4個字。認識1個偏旁“女”。
2、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購物的人帶來的方便。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跟爸爸媽媽去自選商場購物,觀察商場里的商品及顧客購物方式。收集一些商品的包裝,認讀商品名稱。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談話,導入新課
1、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生字卡“商、場”,認讀。
3、你去過哪些自選商場呢?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識字。
1、課前許多同學跟爸爸媽媽去了自選商場購物,你們購買了哪些商品呢?
2、讀讀課文中詞語,說說書上哪些商品剛才沒人購買。
3、小組合作認詞,會讀的讀給小伙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助。
4、去掉拼音,學生借助拼音讀詞語。
5、去掉拼音,認讀詞語。(“小老師”帶讀)
6、去掉詞語中的熟字,只出現(xiàn)生字,認識哪一個就讀哪一個,并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匯報交流識字方法。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本”字可結合“木”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牙”字結合“穿”用“減一減”的方法記。
三、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范字,看準每一筆在田字格位置,說說怎樣才能寫好“巾、牙”這兩個字。注意“巾、牙”都有一筆落在豎中線上。
2、師范寫“牙”,學生練習書寫,注意筆畫順序。進行欣賞、交流。
四游戲“認詞大比拼”。
出示課文中的`9個表示商品名稱的詞語,在小組中比賽認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每組獲勝的一人參加總決賽,決出冠軍。
五、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導入新課。
1、讀生字詞卡,“開火車”輪流認讀。
2、小朋友們認識了許多自選商場里的商品,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到自選商場里逛逛。
二、學習短文,探究發(fā)現(xiàn)。
1、讀讀短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選商場里有哪些商品?這些商品就是指“東西”。學習生字:東、西。出示第一句“自選商場里的東西真多。”指導朗讀。
3、人們在自選商場購買東西真方便,是從哪里看出來?聯(lián)系上一段內容說說,并看圖指出貨架、營業(yè)員、收款臺。
4、教師隨機在黑板上貼詞卡:如果自選商場的東西隨便擺設,顧客們購物有這么方便嗎?誰來試試把這些東西分類放好呢?(指名學生擺詞卡,給商品分類,讀詞)出示最后一句“在自選商場買東西真方便。”指導朗讀,體會方便。
5、比較兩個句子,用上“真”字練習說話,夸夸自選商場的擺設、收款的阿姨等等。
6、指名讀一讀課文。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擴展識字。
1、每人出示自己準備好的商品包裝。教組員認讀商品名稱,并用一兩句話介紹這種商品。交換商品包裝,嘗試認讀生字,看誰認得快,學得多。
2、把準備好的商品包裝貼在教室的四周,學生自由去認讀,課后評出“識字大王”
3、小結:希望大家平時多留心,多認識周圍的東西,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
四、指導書寫:尺、毛。
1、仔細觀察范字,看清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說說怎樣才能寫好這兩個字。
2、指導寫“尺”字。
學生看準位置,在本子上試寫。找出自己認為寫得較滿意的一個字。同桌互相欣賞,互相學習。老師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品,并請他說說寫好“尺”字應注意的什么。最后,老師再示范指導。
教學小結:
本課的識字教學,我采用了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給商品貼標簽(詞卡),每人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商品包裝袋,帶領小組同學認讀商品名。交換商品包裝袋,嘗試認讀生字。這樣的識字教學效果還比較好。
語文教案 篇10
[閱讀提示]
本文以“難忘”為線索,回憶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位女教師蔡蕓芝先生。簡要的外貌描寫,突出了老師年輕、美麗的特征。假裝生氣的動作描寫,突出了她性格溫柔,熱愛孩子的特點。作者又從不同的方面選取了幾件事,使我們看到蔡老師愛孩子,溫柔、活潑,熱愛生活,多才多藝,是一位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這位老師對作者的接近文學、愛好文學產生過有益的影響,這位老師對作者小時候心靈的創(chuàng)傷,有過令人難忘的撫慰。她使“我”少年時代常常思念,“我”長大后成為作家仍對蔡老師難以忘懷。
這篇課文,字里行間浸透著作者對老師的感念之情。只有懷著真摯的感情寫人,才能寫出打動別人的文章。作者善于把“我”和老師的交往融在一起寫,感人至深。
[字詞掌握]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拼音。
焚()香磕()卜()問
勸慰()糾紛()依戀()
二、認準下列字形,書寫正確
蔡察舞扮慈戀假孤卷蜜
三、正確解釋下列詞在文中的含義
狡猾:
卜問:
勸慰:
糾紛:
依戀: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內容理解]
一、朗讀課文后,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主要寫的是誰?
2.重點寫她的什么品質?
3.為從不同角度突出蔡老師的品質,作者選取了哪五個事例?給每個事例加個恰當?shù)男祟}。
4.這五件事和“我”各有什么關系?
5.這五件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6.從總體上說一說蔡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哪兩件事寫“我”思念老師,對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質有什么作用?
[寫法分析]
一、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是什么?把文中關鍵詞語找出,用“——”線連接,使人一目了然。
二、哪些內容是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烘托?(簡答)
三、閱讀第五件事,概括寫出:
起因:
經過:
結果:
議論抒情:
[語文揣摩]
一、按括號內要求作答。
1.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說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2.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的本義是什么,感情色彩如何?這里的感情色彩怎樣,新的含義是什么?)
3.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
(行文到此,作者為什么要改換第二人稱?刪去句前的“蔡老師!”行不行?)
二、比較下面各組中兩句話在語意、感情色彩、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
她不經常打罵我們。
她愛詩,并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詩。
她愛詩,還教我們朗讀詩歌。
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并且愿意和她親近呢?
像這樣的教師,我們都喜歡她,并且愿意和她親近。
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
他的老師是慈愛、公平、偉大的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尊嚴教案02-04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園地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