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0-24 09:39:48 教案

中班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匯總【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在游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努力做到一動也不動。

  2.能根據(jù)指令變換模仿動作,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活。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只。

  2.地面上畫好寫有數(shù)1-10的方格。

  活動過程:

  1、玩民間游戲“我們都是木頭人”。

  幼兒集體念兒歌,扮演木頭人,“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木頭人,不準說話不準動”。要求幼兒念完兒歌后做一個造型動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不準動。

  2、師幼共同玩游戲“魔法師”。

 。1)教師手持“魔棍”,口念“變變變,變變變,變成長鼻子大象”,幼兒扮的“木頭人”馬上“變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澳Х◣煛毖惨,變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這個幼兒便停止動作,還原成“木頭人”。游戲中“魔法師”不斷發(fā)出“變成小馬”“變成小兔”等指令,“木頭人”按指令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聽到“魔法師”吹口哨,“木頭人”就要停止動作。

  (2)“魔法師”組織“木頭人”玩跳數(shù)字游戲。引導“木頭人”按照1-10的順序跳。如跳錯,“魔法師”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動。

 。3)“木頭人”跳舞。播放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木頭人”隨音樂起舞,“魔法師揮動魔棍”,音樂停止,木頭人擺好造型不動。

 。4)隨著音樂,魔法師送“木頭人”回家。

  活動反思

  本次《快樂的木頭人》采用了多種游戲的方式,每個步驟緊緊相連,以不同的游戲方式來完成同一個目標,增加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又強化了活動目標。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其中,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既豐富了活動的形式又強化了活動目標。最后送“木頭人“回家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知道“木頭人們”累了,該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兒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時調(diào)整活動強度。

中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熟記歌詞為了能流利唱出來。

  學會和老師配合完成這首歌的演唱。

  教學準備:《老師老師》歌譜一架電子琴

  教學過程:

  1、孩子們教師節(jié)要到了了,你們給幼兒園的所有老師們準備好要表演的節(jié)目了嗎?

  2、那你們好好的想要表演什么節(jié)目?沒想出來。

  3、那老師這有首歌,適合教師節(jié)表演,我們可以今天學會,明天唱給老師們聽行不?

  4、老師先給你們示范著唱一遍,你們要仔細的聽哦!

  5、孩子們這首歌好聽嗎?那你們想不想學?

  6、那我們都聽完這首歌是不是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這首歌叫《老師老師》。

  7、孩子們我們首先是不要記住歌詞,才能把歌流利的唱出來啊!

  8、現(xiàn)在老師說一句歌詞,你們也要說一句歌詞,我們把歌詞記住,就能快點的學唱歌了對不?

  9、歌詞讀熟后,我們現(xiàn)在學習和老師一句句的唱,老師唱一句,你們也要跟著唱哦!

  10、我們?yōu)榱艘粽{(diào)長得更準,我們反復多次練唱,在唱歌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多糾正幼兒唱的'不對的地方。

  11、孩子們你們太棒了,學了幾遍就唱著這么好,我們要繼續(xù)努力哦!

  12、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首歌還有老師唱的部分,我們要學會配合完成。

  13、老師現(xiàn)在講給你們聽,那部分是你們唱的,那部分是老師唱的,我們練習配合唱歌。

  14、孩子們都聽明白了嗎?我們來配合唱一唱吧!(重復多次練習配合唱)15、孩子你們配合的已經(jīng)很好了,要繼續(xù)努力哦!

  16、孩子們下課了要多多的練習哦!

  教學結束。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在平地上走直線,嘗試雙手如同飛機一樣張開來保持平衡

  2.具有初步的大膽進行身體活動的能力。

  二、重點和難點

  從平地上的平衡走變化到一定高度和寬度上的平衡木走及進行各種動作的平衡練習,這對幼兒的身體活動是一個新的問題,有一部分幼兒會由此產(chǎn)生害怕的心理,故在活動器具的選擇和活動方法的`提供上,要讓他們有一個逐漸過渡、慢慢適應的過程。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觀賞我國體操運動員進行體操比賽的錄像。

  2.高度、寬度要求不一樣的平衡木兩條,與平衡活動相配套的各種活動器具,如傘、帽子、沙包、球、娃娃、積木等若干。

  四、設計思路

  身體平衡運動,對中班幼兒來說,已不是很困難的事。且每個幼兒在這方面的發(fā)展進程是不一樣的。有的幼兒可在既高且窄的平衡木上走,有的幼兒只能慢慢地走過低低的寬寬的平衡木。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每位幼兒的實際活動水平、設計和安排難度不一的活動,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既可在平衡器材的高度、寬度和坡度上有不同的要求,又可在運動方法的指導上給幼兒不同的示范和選擇?蓮耐绞肿咧鸩竭^渡到持物走、加速走和在間隔物體上走。

  五、活動流程

  在場地上出示高度(30厘米)寬度(20厘米)不一的平衡木,請幼兒扮體操運動員,自由選擇動作走過平衡木。中間提醒幼兒可不斷變化手臂動作,如叉腰,上舉,側(cè)平舉、抱頭、曲臂等,教師一旁觀察,哪些幼兒已完全自如地進行活動了,哪些幼兒雖能獨立活動但動作還很笨拙,哪些幼兒還不能獨立地進行活動,在此基礎上,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在每次活動時,除了靈活的隨機指導外,還必須要有重點指導內(nèi)容和計劃。如第一次是重點指導那些沒有勇氣登高的幼兒;第二次是指導那些走平衡木腳步姿勢錯誤的幼兒;第三次是指導那些不敢獨立在平衡木上走的幼兒;第四次是指導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斷變化創(chuàng)新動作的幼兒等,除了器具選擇的重點指導外,還要有落實到那些幼兒身上的具體指導方法的考慮。

  隨著活動的開展。視幼兒的能力發(fā)展,要逐漸增加活動的難度,從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并鼓勵幼兒根據(jù)器具等特點創(chuàng)造各種動作;頭頂沙袋走、抱球走、撐傘走等,還可以編成游戲讓幼兒玩。如“送娃娃過小河”(抱娃娃走過平衡木)、“運西瓜”(幼兒依序站在平衡木上傳吹塑球)等。再過渡到在間隔物體上走,如走木梯,走樹樁,在平衡木上放一塊泡沫塑料積木跨過去等。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作品中大熊表達心中愛的方式。

  2.感受作品中情感的美好,能夠運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對他人的愛。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重難點:

  愿意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對他人愛的情感和態(tài)度。

  活動準備:

  《大熊抱抱》PPT、熟悉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繪本,發(fā)掘大熊愛別人的方式 擁抱

  1.教師播放PPT,幼兒欣賞畫面至獵人出現(xiàn)之前,可做適當?shù)囊龑韼椭變豪斫猱嫛?/p>

  2.幼兒繼續(xù)看圖欣賞畫面至最后一頁,學習大熊用擁抱解決辦法的行為。

  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分享交流:做一個會表達愛的孩子

  三、延伸活動:

  歌曲《愛我你就抱抱我》

  你聽過一首歌,名字叫《愛我你就抱抱我》嗎?歌詞是怎樣的?

  讓我們也做一只快樂的.大熊,跟著音樂一起抱抱,一起跳舞吧。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有節(jié)奏的玩猜拳游戲,并能在固定旋律時做出相應肢體動作。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體驗和同伴共同跳集體舞的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嘗試邊唱邊玩猜拳游戲,并會在停頓處做相應的肢體動作;顒与y點:能在固定旋律時做出相應肢體動作,并用交換朋友的方式跳集體舞。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熟悉歌曲、律動《何家公雞何家猜》、會玩猜拳游戲、有較好的音樂常規(guī)。

  2.物質(zhì)準備:音樂、ppt、彩色手環(huán)。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ㄒ唬┞蓜尤雸

  1.幼兒和教師隨音樂律動入場。 目的: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復習歌曲,感受音樂的詼諧、幽默風格。目的:回憶歌詞、律動內(nèi)容。

 。ǘ┩娌氯螒

  引導語:孩子們,請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我們一起玩?zhèn)猜拳游戲吧!

  引導語:贏了的小朋友請你做個你認為是勝利動作吧!

  目的:為活動中的游戲做鋪墊。

 。ㄈ┙處熓痉队螒

  1.引導語:小公雞它也很喜歡和別人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么玩的吧! 2.教師提問:公雞做了什么動作?

  3.贏的時候做了什么動作?輸?shù)牡臅r候做了什么動作?平局的時候做了什么動作?

  4.請小朋友進行模仿。

  目的:通過教師的示范,幼兒模仿游戲中輸、贏平、局的動作。

  (四)幼兒相互游戲

  1.師幼邊唱邊進行游戲(清唱)

  2.隨音樂邊唱邊律動、游戲。

  目的':嘗試邊唱邊玩猜拳游戲,并會在停頓處做相應的肢體動作。

  (五)雙圈舞蹈《何家公雞何家猜》在手環(huán)的幫助下嘗試交換舞伴。1.引導幼兒探索交換朋友的方式。

  2.嘗試外圈不動里圈動的方式表演集體舞。目的:初步嘗試交換朋友的方式跳集體舞。

  三、結束部分

  律動退場,自然結束。

  活動總結

  這是一首幼兒從未接觸過的粵語歌曲,歌曲旋律歡快充滿童趣,雖有難度但帶孩子們了解過詞義后卻是朗朗上口,同時豐富了孩子們對祖國語言的認識。孩子們對小動物很是喜愛,創(chuàng)編了歌曲里小動物的形象;顒又杏诌M一步嘗試把《石頭、剪刀、布》這個幼兒十分喜愛的猜拳游戲引入活動中,以歌曲為載體,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同時提升了幼兒合作的是能力。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提問法、示范法、體驗法、并結合猜拳游戲圖譜,幫助幼兒熟悉在哪句歌詞猜拳?在哪句歌詞做造型?輸贏、平局時做了什么動作。歌曲節(jié)奏比較歡快,孩子們要在指定的歌詞進行猜拳,并根據(jù)輸贏、平局做出相應的肢體動作。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雖然部分幼兒不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但也能在相應的歌詞里做出肢體動作。達成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利用道具—— 手環(huán)突破了難點。孩子們嘗試了在間奏處進行外圈不動里圈動的方式交換朋友。較完整的進行了《何家公雞何家猜》的集體舞。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教案02-11

(精選)中班教案09-25

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15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14

(精選)中班教案08-14

中班教案(精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