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11-13 07:41:2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通用9篇]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在探究中認識事物和現(xiàn)象,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三腳架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其中穩(wěn)定性是三腳架的一個特性,而這個特性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較為抽象,而且孩子們可能對三腳架關注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因此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特設計了"神奇的三腳架"這一科學探究活動,以"幫助小球?qū)崿F(xiàn)自己的夢想"為情境,充分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通過不斷的操作和探究,遷移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通過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關注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樂于探索,勤于思考的能力。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2. 嘗試制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3. 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4. 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重點: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fā)現(xiàn)"三腳架"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性。

  活動難點:

  嘗試制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棒若干、橡膠泥制作的小球人手一個、毛線若干、橡皮筋若干、筷子若干

  2.記錄表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在圖形王國里,有一個橡膠泥做的小球,它沒有腿,整天只會滾來滾去。它夢想有一天能夠長出長長的腿,可以站得穩(wěn)穩(wěn)的高高的。小朋友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幫幫它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初次操作,嘗試借助小棒讓橡膠泥小球站起來。

  (1)教師出示小棒和橡膠泥小球,請幼兒想辦法利用小棒讓小球站起來。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交流探索結果,讓幼兒說說用了幾根小棒,是怎么讓小球站穩(wěn)的.。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用最少的小棒讓小球站穩(wěn)。

  (1)教師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用最少的小棒幫助小球站穩(wěn)。

  (2)幼兒猜測最少要幾根小棒能讓小球站穩(wěn),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

  (3)幼兒嘗試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教師巡回指導。

  (4)師生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最少需要3根小棒才能讓小球站穩(wěn)。

  3.運用三根小棒,以最快的速度讓小球穩(wěn)穩(wěn)的站起來,體驗成功的樂趣。

  (1)幼兒進行操作比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用三根小棒幫小球又快又穩(wěn)的站起來。

  (2)討論交流操作的結果和方法。

  (3)教師小結,讓幼兒了解三腳架穩(wěn)定性的特點。(用三根小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開擺成一個三角形,三個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穩(wěn)固地把小球撐起來。。人們根據(jù)這個發(fā)現(xiàn)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并且還給這種架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4.發(fā)現(xiàn)三腳架在生活中的應用

  (1)教師提問:生活中見過哪些三腳架?

  (2)播放PPT課件,了解各種各樣的三腳架在生活中的運用。

  5.自主嘗試制作三腳架

  (1)師:欣賞完了這么多有趣的"三腳架",那你們想自己也來做一個"三腳架"嗎?(出示生活中的材料:筷子、小棒、毛線、皮筋等,請幼兒嘗試制作"三腳架"將球撐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自制的三腳架。

  四、活動延伸,進一步探索。

  除了我們剛剛用到的材料,還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更牢固的三腳架呢?

  教學反思:

  獲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一個會運用知識,會生活的人,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為了把新知識新經(jīng)驗再應用到實現(xiàn)生活中去,我安排了最后一個“制作架子鼓”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真正已經(jīng)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會運用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科學經(jīng)驗從生活中來,再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再發(fā)現(xiàn)新問題,引發(fā)新的認識過程。

大班教案 篇2

  綜合:

  我設計的名片

  目標:

  1、在了解名片外觀、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嘗試為自己設計一張名片。

  2、進一步了解有關“我”、“我家”的一些信息,體會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收集的各種名片,并開展過分享交流活動。

  2、32K鉛畫紙或卡紙、蠟筆、水彩筆等工具。

  過程:

  一、討論重現(xiàn)

  1、名片上哪些重要的內(nèi)容,可以告訴我們什么?

  2、如果請你來為自己設計一張名片的話,你的名片上可以有些什么?

  追問,如:電話(姓名)怎樣畫更清楚?

  不會寫字怎么辦?

  怎樣畫可以讓別人知道你住在五樓?等等……

 。ㄗ穯栆層變焊心康、更清晰地表達)

  3、除了畫和寫名片上的重要內(nèi)容,還可以怎樣打扮使這張名片更漂亮?

  二、創(chuàng)作聯(lián)想

  1、幼兒選擇紙、彩筆等工具。

  2、引導幼兒清晰地將自己的電話、地址等內(nèi)容用文字或圖片的形式表達。

  3、及時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

  三、分享交流

  1、向別人介紹自己,說說名片上的內(nèi)容。

  2、將幼兒制作的名片投入語言區(qū),互相猜猜這是誰的名片?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朋友。也可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投放材料,鼓勵幼兒設計自己的名片。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會“根據(jù)蛇的特點開展想象”的快樂,并進行大膽表達。

  2.感知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友好互動的美妙境界。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PPT、圖畫書人手一份、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包裹”引出活動

  1.T: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克里克塔”。

  猜猜“克里克塔”是什么意思?

 。ǹ死锟怂降讜鞘裁茨?我們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講述:從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zhèn)上,住著一個老太太,名字叫路易斯·波特,(人們叫她“波特太太”幼兒其說。)她有一個兒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動物。一天早上,郵遞員送來一個奇怪的包裹。

  T:看一看,包裹在哪里?什么叫包裹?有沒有見過包裹?故事里說“這是個奇怪的包裹”,你覺得它奇怪嗎?為什么覺得它奇怪?

  猜一猜:這個包裹里藏著什么?

 。俏覀兇蜷_來看看,你們大聲數(shù)1、2、3,我來打開……)

  2.揭曉答案:哇——原來是什么呀?蛇!一條蛇!老太太“啊”地尖叫起來。T:老太太看到蛇怎么樣?

  你們?yōu)槭裁炊紩饨衅饋砟?怕不怕蛇?/p>

  3.討論“蛇”。

  4。猜想故事的內(nèi)容。T: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蛇,一條可怕的蛇。那后面的故事是可怕的、恐怖的故事,是有趣的故事,還是溫馨的故事呢?猜猜看。

 。ǖ降资遣皇沁@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蛇的名字叫“克里克塔”

  1.師幼共同閱讀圖畫書

  播放音樂,講述故事:波特太太有一個兒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動物,包裹里裝的是蛇,是兒子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哦——生日禮物!蛇也能當生日禮物,真有趣。├咸珦纳哂卸,于是去動物園查看,發(fā)現(xiàn)它是一種沒有毒的大蛇,叫做波爾·肯斯特克里克塔。波特太太親切地稱呼他為“克里克塔”。

  2.幼兒多次念讀“克里克塔”

  T:克里克塔原來是蛇的名字。

  三、克里克塔真幸福

  1.繼續(xù)閱讀圖書

  教師講述故事:波特太太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著克里克塔,還親自給它喂牛奶,為了讓克里克塔有回到家鄉(xiāng)的`感覺。波特太太特地買來了棕櫚樹,克里克塔高興極了,像小狗一樣搖尾巴?死锟怂刻於汲缘蔑栵柕,越長越長,越來越壯。克里克塔跟著波特太太上街去買東西,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天氣漸漸轉(zhuǎn)冷,波特太太怕克里克塔受涼,專門為它織了一件好長好長的毛衣。它有一張暖烘烘的床,它躺在棕櫚樹下,做著甜甜的夢。

  2.T:在波特太太的照顧下,克里克塔的生活跟一般蛇有什么不一樣?

  出示喝牛奶、有床睡、有衣穿

  3.T:波特太太這么精心地照顧它,克里克塔又是怎么對待波特太太的呢?

  觀察圖片發(fā)現(xiàn):拎東西、當書架。

  4.他們倆住在一起,就像什么呀?

  波特太太跟克里克塔簡直就像是媽媽和孩子

  四、克里克塔真有趣

  1.T:克里克塔來到哪里?

  2.T:它和孩子們玩的時候變成了什么?它為什么可以變成滑滑梯?

  3.引導幼兒整理克里克塔蛇的特點——會彎曲、會游動、特別大

  4.T:克里克塔喜歡孩子們,孩子們也喜歡它。那你們喜歡它嗎?想和它一起玩嗎?如果你想跟克里克塔玩,會怎么樣玩?你想讓它變成什么呢?

  5.再次回到封面:書的封面,克里克塔變成了什么?它和波特奶奶多么溫馨地在一起!

  T:故事的前半部分果然是有趣的,那后面會不會有另外的故事,有沒有更好玩的?下次老師再和你們一起看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動作較協(xié)調(diào)、靈敏,喜歡富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綱要》在健康領域中提出,要"用幼兒喜歡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側(cè)身鉆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其基本動作要領是身體側(cè)對山洞,離山洞近的腿向山洞跨過去,雙腳下蹲,低頭,彎腰,頭先鉆出去,身體跟著頭一起鉆出去,然后把另一只腳收回來。對幼兒來說如何靈活地運用側(cè)身鉆的動作通過障礙物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此,我以螃蟹鉆洞的游戲來進行側(cè)身鉆的教學。

  二、教學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側(cè)身鉆的方法,掌握其動作要領。

  2. 運用側(cè)身鉆的動作鉆過山洞,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3. 體驗與同伴合作鉆山洞的`樂趣。

  4.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手腳協(xié)調(diào)地側(cè)身鉆山洞。

  活動難點:側(cè)身鉆時身體不能碰到障礙物。

  (二)活動準備

  單元筒9個、體能環(huán)9個、粘衣球若干、大龜背6個、音樂。

  (三)活動過程

  1. 熱身運動。

  師:小螃蟹們起床了,刷刷牙,洗洗臉,一起來做操啦!

  螃蟹老師帶領小螃蟹一起做《螃蟹操》。

  2. 學習側(cè)身鉆。

 、袤π防蠋煄ьI小螃蟹們?nèi)ヂ糜危愤^彎彎曲曲的小路、遇到大石頭、過小橋,來到山洞面前。

  師:呀!這里有個山洞,我們要怎么過去呀?誰來試一試?

  請一兩只螃蟹嘗試鉆山洞。

 、谛◇π放c螃蟹老師一起探索側(cè)身鉆的方法,螃蟹老師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側(cè)身鉆動作要領:身體側(cè)對山洞,離山洞近的腿向山洞跨過去,雙腳下蹲,低頭,彎腰,頭先鉆出去,身體跟著頭一起鉆出去,然后把另一只腳收回來。)

 、 小螃蟹分成三組練習側(cè)身鉆的動作。

  3. 集體游戲:螃蟹鉆洞。

 、 小螃蟹去探險。

  師:看,前面有3條路,路上有山洞,山洞后面有寶石,寶石拿回來后放到你們隊伍后面的框里。等前面的螃蟹鉆過第一個山洞,后面的螃蟹才能接著鉆。我們不是比賽,是看誰的身體不碰到山洞也能拿回寶石。

  ②手拉手鉆山洞。

  師:如果漲潮了,一只小螃蟹過山洞就會被水沖走,我們要兩只螃蟹手拉手才不會被水沖走。誰想試一試?(兩個幼兒示范)你們看,他們的手一直是拉著的,身體沒有碰到山洞,還知道等待同伴。你們也來試一試吧。

 、 小結。

  師:剛才你們是幾只螃蟹合作鉆山洞的?那能不能3只螃蟹?好,我請三只螃蟹來試一試。那4只能么?5只6只甚至更多的螃蟹合作鉆洞可以么?我們下次一起試一試。

  4. 放松運動--螃蟹洗澡。

  師:小螃蟹回家咯(模仿螃蟹橫步走)。剛剛我們鉆了山洞,身上有很多灰塵,要洗干凈,洗洗頭,洗洗肩膀,洗洗腰,洗洗腳。

  三、課后反思

  《綱要》在健康領域的內(nèi)容和要求中提出,要"用幼兒感興趣的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協(xié)調(diào)性、靈活性",因此,我以玩中學、學中玩為主旨,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了螃蟹探險鉆洞的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練習基本動作--側(cè)身鉆?紤]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我設計了小螃蟹練習鉆洞、小螃蟹去探險和手拉手鉆洞三個游戲,讓游戲難易程度層層遞進,循序漸進。我覺得這次活動的亮點是整個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幼兒都是自主學習,自我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為幼兒的后續(xù)學習做準備。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幼兒能用側(cè)身鉆的方法鉆洞,完成了本次活動重點。但是個別幼兒在鉆的時候身體會碰到體能環(huán),比如說在探險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有幼兒的腳撞到單元筒或是身體把單元筒帶歪,我及時暫停游戲,引導幼兒找到原因再進行游戲,我覺得這次處理還是比較好。同時,在活動中我應注意提醒和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比較光影的相關作品,體驗自然界中的光影現(xiàn)象,感受并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光影的關系。

  2、對剪影藝術和攝影藝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

  【活動準備】

  1、不同形態(tài)的動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燈箱一個,即手電筒,卡通外形的硬紙箱,透光紙組成的"小精靈"。

  3、自制幻燈片兩張,美術書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塊。

  【活動過程】

  導入:老師今天帶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靈",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好嗎?(出示燈箱)誰來說一說"小精靈"都有哪些特點?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靈"的肚子里有你們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們相信嗎?不過里面還有一個非?膳碌墓治,誰能勇敢的走上來看一看?(請一名幼兒參與)請你把小手放在"小精靈"的身上說:"我會遵守諾言,不會把所看到的東西告訴小朋友們"(請這名幼兒觀看)。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動物?你看到了什么物體?(邊提問邊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請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靈"的奧秘。 4、出示兒歌

  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來我就來 你走我就走

  提問:影子的兄弟是誰?(會出現(xiàn)多種答案)我們做完下面的小實驗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實驗 1、拿一塊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蓋住,用眼睛看一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會發(fā)現(xiàn)桌子上除了小橡皮還多了什么?

  提問:(1)為什么會出現(xiàn)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誰?

  科學家利用光影測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為我們的射影家和畫家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和想像空間,F(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們是如何。 三:作品欣賞

  打開書本找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進行欣賞。

  要求:1、觀察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2、作品的特點?3、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剪影是剪紙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以形態(tài)的外輪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雖然只是一個影子的輪廓,不見五官,卻能夠讓人意發(fā)聯(lián)想(出示圖片)《影子》

  提問: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讓我們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國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嘗試把上節(jié)課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撕紙方法:1、先把輪廓畫好。2、把大體輪廓撕下來。3、用指甲卡住把邊圓線細致的撕開。注意事項: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兩種方法嘗試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圖)1、填畫2、組合。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重難點

  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二)中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

  2、師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棒圖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3、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

  2、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

  3、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師:小動物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屬于物質(zhì)與物體的一節(jié)課。醋和小蘇打都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梢杂迷谑澄锂斨械牟牧。如今的幼兒家長都很寶貝,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幼兒接觸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東西,反而讓孩子對于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的了解少之更少,廚房更是孩子不會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為了讓幼兒了解與自己生活很密切的東西。及激發(fā)幼兒探索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興趣,故設計了本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知道食醋和小蘇打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根據(jù)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激發(fā)探索的欲望和觀察能力。

  3、感受生活中科學的樂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具準備】

  醋、鹽、小蘇打、氣球、透明瓶子、實驗記錄表

  【活動重、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知道瓶子吹氣球的原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要進行的實驗。在開展實驗之前,首先與幼兒進行了簡短的互動,讓幼兒簡單了解一下廚房中的調(diào)味品,并了解各種調(diào)味品的作用。

  ——請幼兒自己講解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知識。

  ——老師也取出實驗中的教具,一一介紹名稱,請幼兒用說一說、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方法認識醋、鹽和小蘇打

  2、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在操作探索的.過程中得出結論

  ——教師準備兩瓶白醋,一袋鹽,一袋小蘇打及2個透明玻璃碗。將鹽和白醋及小蘇打和白醋分成兩組。請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

  師:是鹽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發(fā)生,還是小蘇打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發(fā)生?

  師: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的發(fā)生呢?

  ——幼兒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并把操作的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上。

  教師總結小蘇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不僅會有好玩的事情發(fā)生還會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示氣球)就是可以讓氣球鼓起來,你們相信嗎?激發(fā)幼兒興趣。

  3、科學小游戲:瓶子吹氣球

  ——在幼兒得出結論之后,進行操作。把小蘇打和白醋放在透明的瓶子里,然后把氣球套在瓶口上,觀察氣球有什么變化。(氣球被吹起來了)

  ——提問:氣球為什么會被瓶子吹起來呢?

  得出結論:食醋和小蘇打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4、介紹二氧化碳的應用:

  (1)滅火劑,一般條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比空氣重,將二氧化碳覆蓋在燃著的物體表面,可使物體跟空氣隔絕而停止燃燒,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滅火,是常用的滅火劑。

  (2)碳酸飲料

  (3)防腐劑,在現(xiàn)代化倉庫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糧食蟲蛀和蔬菜腐爛,延長保存期。貯藏糧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貯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細菌、霉菌、蟲子生長,避免變質(zhì)。

  (4)制冷劑,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即“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劑,用飛機在高空噴撒“干冰”,可以使空氣中水蒸氣冷凝,形成人工降雨;

  (5)在農(nóng)業(yè)上,溫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農(nóng)作物生長,增加產(chǎn)量。

  5、活動延伸

  課后一起來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好玩的科學小游戲。

  【活動反思】

  《瓶子氣球》這是一節(jié)陸慕中心園王葉青老師上的大班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猜測、探索、試驗,發(fā)現(xiàn)氣球吹不大的原因。

  王老師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幼兒玩吹氣球比賽,試一試,吹一吹,看誰的氣球吹的最大。部分孩子能夠用嘴巴吹氣球,并把氣球吹大。緊接著王老師便出示裝有氣球的瓶子,讓幼兒猜一猜氣球裝在瓶子里能否吹大?這一提問的出現(xiàn),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很多孩子都是充滿信心覺得氣球能夠吹大,還有一部分幼兒認為氣球吹不大。王老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們:“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想法是對還是錯呢?”,問題一出來,很快得到了幼兒的回應“我們要試一試,去吹一吹才能知道結果!边@樣一來的效果比起直接讓孩子去操作好多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

  為什么氣球在瓶中吹不大?是貫穿整個活動的關鍵。有的孩子認為是瓶子太小了,有的孩子認為是沒有力氣?當孩子們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猜測后,王老師展示自己的瓶子氣球,并吹給孩子們看,然后請小朋友們觀察,為什么老師的能夠吹大,你們的不行。讓幼兒自主探索,尋找答案。在孩子們找到答案后,再請孩子們?nèi)ヲ炞C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

  孩子們通過在有洞的瓶子中吹氣球,而且能夠成功地將氣球吹大時,個個都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從王老師這一節(jié)活動報告,讓我了解到了我們不管在任何時都要從幼兒出發(fā)去考慮問題,給孩子足夠思索、探究的空間,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游戲中了解科學。

大班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科學活動《人造“彩虹”》

  重點難點

  人造彩虹嘗試用多種方式

  學習造彩虹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式制造“彩虹”。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

  組織形式

  集體活動

  教學準備

  兒童經(jīng)驗基礎

  幼兒有認識彩虹的經(jīng)驗

  環(huán)境準備

  制造“彩虹”的材料:鏡子、淺盤透明的圓珠筆筆桿水等

  過程與策略

  一、喜歡彩虹的'小朋友

  啟發(fā)幼兒為這位愛彩虹的小朋友想辦法。

  二、人造“彩虹”

  1.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想出

  各種方法嘗試制造“彩虹”。

  2.筆桿彩虹。

  三、擁有屬于自己的彩虹

  1.制造出彩虹。請幼兒相互欣賞。

  2.引導幼兒交流,演示自己制造彩虹的過程。

  有效語言設計

  1.有個小朋友在雨過天晴的日子里看到過一條美麗的彩虹,可是它一會兒就消失了。

  2.房間里的彩虹:在淺盤里裝

  上水,把鏡子斜放盤子,然后對準太陽轉(zhuǎn)動盤子“彩虹”就會出現(xiàn)在墻壁上。

  環(huán)境輔助

  鏡子、淺盤透明的圓珠筆筆桿水

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在主題開展過程中,我們覺得秋天的天氣變化不僅是秋天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且天氣的變化和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考慮到我們班級體弱兒較多的特點,我們想通過對天氣變化的討論,引導幼兒懂得保護自己,了解保護自己的方法。于是,我們從了解天氣變化入手,開展本次活動。

  內(nèi)容與要求:1、通過統(tǒng)計、交流,進一步感受秋天的天氣變化,引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氣候變化的興趣。

  2、能合作記錄統(tǒng)計結果,并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重點:會用簡單、清楚的方法進行記錄。

  難點:能和同伴合作記錄統(tǒng)計結果。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前將幼兒11月的天氣記錄進行匯總,幼兒記錄用紙、筆等,展示用小黑板兩塊。

  活動流程:經(jīng)驗回顧 討論操作 交流展示 思考延伸

  活動過程:

  1、導入討論

 。1)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到場地上去干什么了?為什么好幾天沒找到云寶寶?

 。2)師:什么樣的天氣我們能找到云寶寶?

 。3)師:你們還知道哪些氣象變化?

 。4)出示匯總表:老師已經(jīng)把小朋友記錄的11月份天氣情況都放在一張表格里,你們看看11月份有哪些氣象變化?

 。5)師:那么,11月份到底有幾天晴天,幾天陰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統(tǒng)計一下吧!

  2、討論操作

  討論:

  師:統(tǒng)計的時候,怎么樣讓人家知道你統(tǒng)計的是晴天還是陰天呢?

  引導:用不同的標志表示不同的天氣情況。

  難點:晴到多云等變化的'天氣標志如何表示。

  操作:

  幼兒兩人合作進行統(tǒng)計。

  教師觀察:幼兒能否先分工后合作。

  幼兒能否用討論的記錄方法進行統(tǒng)計。

  3、交流展示

 。1)展示幼兒的記錄結果。

 。2)請部分幼兒介紹統(tǒng)計結果:

  你們統(tǒng)計的結果是什么?

  你們是怎么統(tǒng)計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分工的)

 。▽赡艹霈F(xiàn)的不一致進行討論)

 。3)師:小朋友進行了統(tǒng)計,可是,你們的統(tǒng)計準確嗎?有什么辦法知道你的統(tǒng)計結果是正確的呢?

  引導:將所有的天氣天數(shù)相加,和11月的天數(shù)比較,一致的為正確。

  4、思考延伸

 。1)看了統(tǒng)計結果,你覺得秋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

 。2)你們喜歡這樣的天氣嗎?為什么?

  (3)引發(fā)思考: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氣情況都是這樣的?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精選】大班教案11-0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1

(精選)大班教案08-21

大班教案(精選)08-1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