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25 12:30:03 教案

科學教案10篇[集合]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10篇[集合]

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身體會彎是關節(jié)的作用。

  2. 會用關節(jié)彎曲肢體,進行造型,體驗身體造型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一個關節(jié)娃娃。

  2. 三張大蛇圖片。

  三.活動過程:

  1. 出示大蛇圖片,導入主題。

  ——出示圖片1.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個小客人,它就是大蛇彎彎。

  ——出示圖片2,3。 師:大蛇彎彎很喜歡跳彎彎舞,它先是彎成這樣(出示圖片2),后來又彎成這樣(出示圖片3),它玩的可開心了。

  2. 初步體驗彎曲的樂趣。

  ——和老師一起彎曲。師:大蛇彎彎會彎曲,那我們小朋友會不會彎曲?大家和老師一起彎曲好嗎?

  3. 知道身體彎曲時關節(jié)的`作用。

  ——提問,出示關節(jié)娃娃引發(fā)幼兒興趣。師:剛才,我們是用身體的哪里彎的?

  ——出示關節(jié)娃娃,引導幼兒觀察。師:老師這里還有個小客人,他叫關節(jié)娃娃。他和我說,想和我們一起玩,你們愿不愿意?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關節(jié)娃娃為什么會彎曲嗎?(引導幼兒說出關節(jié))

  4. 幼兒一起體驗彎的樂趣。

  ——請幼兒上來彎曲,請下面幼兒想象像什么,彎曲了哪里。

  ——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跳彎彎舞。

  5. 活動結束

  ——以彎彎舞結束。

  6.活動延伸:回去可以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彎彎舞。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什么是電磁鐵,五年級下期湘版科學教案(第一單元)。電磁鐵南北極可以改變。線管繞向改變了,電池兩極接法改變了,電磁鐵兩極都會改變。

  2、知道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沒有磁性。電磁鐵有南北兩極。

  3、知道電磁鐵的制作方法。

  4、學會制作電磁鐵。

  教學準備:

  1、演示器材:自制小電磁鐵一個、大鐵釘兩個、小盒式指南針一個、大頭針幾個、絕緣導線一根。

  2、分組器材:絕緣導線一根、大鐵釘一個、大頭針幾個、電池盒(帶電池)一個、盒式指南針一個。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對電了解多少。

  生答。

  談話:電對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今天我們要學習電磁鐵,電鈴、繼電器、電話、電磁起重機、喇叭都應用了電磁鐵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電磁鐵的制作方法

  演示電磁鐵的制作:在鐵釘上順時針纏繞絕緣線管,就制作成了一個電磁鐵。再反時針纏繞,制成一個電磁鐵。

  演示實驗電磁鐵特點:用一節(jié)電池,接通電流吸上大頭針。切斷電流,大頭針落下。

  提問:怎樣制作電磁鐵?

  回答:將絕緣線管,案一個方向,往大鐵釘上纏繞,繞成線圈,制成電磁鐵。

  2、指導學生研究電磁鐵的性質

  (1)磁鐵磁性有無與什么有關系

  提問:怎樣讓它產(chǎn)生磁性?

  談話:請你們分組制作一個電磁鐵,親自試一試。

  學生制作與實驗:教師行間指導,纏繞線圈、研究它的磁性是怎樣來的。

  學生匯報。

  (2)電磁鐵有南北極

  提問: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根據(jù)什么?

  回答:電磁鐵可能有南北極。因為磁鐵有南北極,電磁鐵也是磁鐵,所以可能也有南北極。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對不對呢?請大家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下。

  設計實驗:鼓勵學生進行多種實驗驗證。

  教師小結:表揚鼓勵大家,指出最好的設計方案。

  實驗示范,根據(jù)學生最佳設計,示范實驗方法:將電磁鐵的兩端分別慢慢地接近指南針,觀察排斥哪極,吸引哪極。根據(jù)異極相吸的原理,確定釘尖和釘帽,各是什么極。

  分組實驗:教師行間指導。注意發(fā)現(xiàn)繞向不同和電池正負極不同,釘帽釘尖極性不同等現(xiàn)象。重點了解驗證結果是什么。

  學生匯報:電磁鐵象其他磁鐵一樣也分南北極。

  提問: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回答:為什么同是釘尖,有的是南極,有的.是北極。

  (3)、電磁鐵兩極變化

  談話:電磁鐵兩極變化,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請同學們分組觀察研究一下。

  分組觀察研究:教師行間指導。

  學生匯報:兩極變化可能和線圈繞向、電磁正負極接法有關。

  談話:同學們的看法對不對呢,請大家設計一個實驗驗證一下。

  設計實驗。

  教師小結。

  演示實驗:根據(jù)學生設計,當場改變線圈繞向,改變電磁正負極接法,利用指南針投影器件,進行實驗驗證。

  教師小結:實驗證明同學們的想法是對的。

  (一)鞏固

  1、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學會了怎樣制作電磁鐵。知道了電磁鐵通電就有磁性,斷電就沒磁性。知道了電磁鐵也有南北極。還了解到了電磁鐵兩極的變化規(guī)律。

  2、電磁鐵的作用:請一名學生在講臺前制作電磁鐵。

  3、電磁鐵的特點:請一名學生在講臺前用實驗說明,電磁鐵通電有磁性,斷電沒有磁性。

  4、南北極:請學生用實驗證明電磁鐵有南北極。

  (四)、布置作業(yè)

  想一想電磁鐵磁力大小。都一樣嗎?怎樣磁力就大?怎樣磁力就小?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tài)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huán)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xiàn)象,能繼續(xù)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nèi)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nèi)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ㄍ赜淦D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nèi)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最好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jù)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么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xù)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fā)現(xiàn)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fā)現(xiàn)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nèi)。(對總結內(nèi)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nèi)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不同之處: 樹冠有大小 樹干有粗細有樹皮光滑,有粗糙 結果實不一樣 葉片不一樣 ……

  板書設計: 樹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里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干、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三角形的相關物體。

  在教室四周有意識地放置一些三角形的物品。

  各種顏色和大小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若干,八個籃子,錄音機一臺。

  活動目標

  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能從周圍生活環(huán)境中找到與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認識三角形,能從多種圖形中把不同顏色、大小的三角形找出來。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坐成半圓。

  2、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

 、僬堄變悍窒碜约簬淼娜切挝锲,說說自己帶來的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②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特點: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3、游戲:小鳥找食。

  玩法:音樂響起時,小鳥跟媽媽可以飛來飛去,音樂停時,媽媽說:"寶寶請找出三角形的食物吧",小鳥們找出三角形的"食物"放入籃中,讓媽媽檢查。游戲可多次進行。

  4、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看到過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

 、僖龑в變簭淖约河眠^的、吃過的`物品中尋找。

 、趶慕淌业沫h(huán)境中找三角形物品。

  5、同伴間分享找到的物品,體驗活動的快樂。

  備注:此教材選自《甘肅省幼兒園快樂與發(fā)展課程》教師用書p212頁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猜測、動手和親身經(jīng)歷來研究身邊的科學,然后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拿到日常生活實際中尋找例子。整個過程順暢、自然,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第十三課:樂聲與噪聲

  標準內(nèi)容

  能區(qū)分樂音和噪聲,了解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教學目標

  1.能區(qū)分樂音和噪聲,了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

  2.通過觀察,知道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

  3.會用不同的材料做隔音效果的對比實驗

  4.懂得減少噪聲,應從我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設計意圖

  第13課“樂音與噪聲”是“振動與聲音”這一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是在學習了“聲音的產(chǎn)生”和“聲音傳播”基礎上,認識樂音與噪聲,認識樂音與噪聲,本課先從你喜歡什么聲音入手,以學生對聲音的不同感受來引入樂音與噪聲的區(qū)別,引導學生用比較學習方式,不同探究樂音與噪聲的特點影響和防治。

  本課是區(qū)分樂音和噪聲,了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主要包括觀察,比較樂音和噪聲特點,知道不同聲音對人們的影響,并采取一些方法防治噪聲。

  在“樂音與噪聲”一課中,教材并沒有直接給出樂音與噪聲的定義,而是從你喜歡什么聲音來引入,讓學生在說說自己喜歡和不喜歡聲音的原因,從而進一步討論區(qū)分樂音與噪聲的標準。

  教材一開始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法,沒有以下定義形式來得出樂音與噪聲的區(qū)別,而是以你喜歡什么聲音來讓學生說說自已喜歡的聲音和不喜歡的聲音及理由,從學生討論中區(qū)分樂音和噪聲的標準,教材以討論形式,引導學生交流有什么聲音使自己印象很深,讓學生在交流時,培養(yǎng)其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并知道不同聲音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影響。

  活動2和活動3是在認識噪聲大防治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來了解噪聲的防治和自己如何減少噪聲。而活動4制作隔音器,以制作形式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讓學生進行對比實驗,學會科學研究方法。

  在教材的驅動頁中,借卡通人物提出一個平常而又包含科學道理的問題小鳥的叫聲真悅耳”“工地上的聲音聽起來那么難受”同樣是聲音:為什么小鳥的叫聲喝工地上嘈雜的聲音不同的感受呢?由此,引導學生探究樂音和噪聲問題。

  教學流程

  討論——提問——實驗記錄——交流——運用。

  重點難點

  經(jīng)歷討論、調查和記錄等的研究,區(qū)分樂音和噪聲,了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和知道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

  教學準備

  有關樂音和噪聲的音頻,相關的圖片和作隔音器用的各種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導入 出示課本驅動頁的圖片。在森林里,大家覺得小鳥清脆的叫聲非常悅耳。這時,波波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工地上嘈雜的聲音聽起來卻那么難受呢?

  問題 你能幫波波來解決這個問題?

  目的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樂音和噪聲的問題。

  二、活動一:你喜歡什么聲音?

  導入 出示課本圖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說說自己喜歡哪種聲音,不喜歡哪種聲音?并說出原因。

  引導 從學生回答中引出噪聲和樂音的概念。

  媒體 播放“動物的鳴叫聲” 音頻。

  討論 各小組討論怎樣區(qū)分樂音和噪聲,舉出實例。

  小結 樂音和噪聲以悅耳和不悅耳作為區(qū)分。

  延伸 有沒有一些樂音在某些時候可以變成噪聲?

  三、活動二:噪聲的防治

  導入 我們知道,噪聲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危害。為了防治噪聲,人們想出了許多辦法。大家了解哪些辦法可以防治噪聲?

  引導 出示課本圖,說說圖中是怎樣防治噪聲?

  討論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中根據(jù)各自的調查記錄進行交流和討論。

  匯報 小組匯報調查得來的各種防治噪聲的方法。

  延伸 讓學生調查家庭或學校附近的防治噪聲的設施。

  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調查能力。

  四、活動三:減少噪聲,從我做起

  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噪聲?

  討論 平時的噪聲來自哪里?我們應該怎樣減少這些噪聲?小組對課本圖進行討論。

  目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要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德,培養(yǎng)學生討論與交流能力。

  五、活動四:制作“隔音器”

  導入 減少噪聲的辦法有很多,而用不同材料隔離聲音就是一種常用的辦法。

  問題 不同材料隔音效果一樣嗎?

  猜測 猜測什么樣的材料隔音的效果最好?

  討論 小組討論。哪些材料的隔音效果比較好?這與材料的什么特點有關?

  實驗 提供鬧鐘,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制作隔音器。

  做實驗時,應當控制材料的大小、厚度等條件一致。

  目的 通過制作隔音器,讓學生進行比較實驗,培養(yǎng)學生進行實驗研究的能力。

  六、小結

科學教案 篇6

  課堂回放

  上課鈴響后,同學們手里拿著記錄表,有序地走進不一樣的實驗室里。當同學們發(fā)現(xiàn)桌上栩栩如生的貓的標本、魚缸里活潑可愛的金魚和烏龜、鳥籠中上竄下跳的鸚鵡、青蛙和蜻蜓生動形象的圖片后都禁不住地叫起來,由衷地喜歡上了它們,對它們的觀察、了解更為迫切。

  為了保證觀察的時間,同學們按照個人喜好自主的結合為六個研究小組,以獲得充分的對一種動物的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經(jīng)過二十多分鐘的觀察,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秘密。

  “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小動物的什么秘密?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作補充!

  觀察貓的人數(shù)最多,雖然給他們提供的是貓的標本,但同學們平時對貓的了解頗多,發(fā)言很踴躍。

  “我們看到的是只黃貓,它身上有厚厚的毛,很濃密,手摸上去很光,很柔順,很舒服,還掉毛呢!

  “是啊,這標簽上寫的是1999年做成的標本,時間好長啦。”

  “這個貓標本的皮毛是真的吧?”

  老師點點頭,說:“大家說的是貓身體上的一些特點,關于貓的身體構造特點還有補充的嗎?”(引導學生由平時凌亂、無序的觀察到科學探索中的“有序觀察” )

  “貓的眼睛白天瞇成一條線到了晚上會很亮,是為了能抓住老鼠,!

  “貓的胡須還比較長!

  “貓的尾巴總喜歡向上卷起來,卷成一個圈!

  “貓的鼻子總是濕濕的。

  “其他方面有什么補充嗎?”

  “貓還會上樹,爬得可快了。”

  “貓上房子也很快的!

  “我知道貓愛吃魚和老鼠。它每次發(fā)現(xiàn)老鼠后很快地抓住,不是立刻就吃,而是故意讓它跑了再抓,和老鼠玩玩,然后再躲起來吃。”

  “貓也有脾氣,高興時就跳到你的身上讓你抱;不高興時,就躲起來。

  “貓吃飽了,喜歡玩線團,在筐子里玩!

  ……

  “我們小組觀察的`是烏龜。我想問一下,這只烏龜是老師您養(yǎng)的嗎?”

  “不是,是四(2)班陳泰宇同學養(yǎng)的。繼續(xù)說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吧!

  “它生活在水里,身上有一個殼,上面有些花紋,身體不算大。有四肢爪子,還很堅利。”

  “烏龜?shù)淖彀褪切⌒〉,尖尖的!?/p>

  “我用手碰它,它很害怕地把四肢和頭都縮進殼里了,真是只縮頭龜!”

  “別用手摸它的嘴,上次就咬到我的手了!绷硪粋同學趕快說道。

  “我還知道我家的烏龜吃肉、魚,還有一些菜葉!

  ……

  當匯報時間一直延續(xù)二十多分鐘時,教師不得不打斷學生的發(fā)言,請他們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課后繼續(xù)討論或寫、畫到科學記錄本上,也可以像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寫下《詠鵝》那樣,寫首小詩來描述它們的生活習性、身體特點等。這句話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其中有四(2)班的陳泰宇和四(5)班的宋新穎兩位同學課下各自作了首小詩:

  龜    鸚 鵡

  嘴大不會鳴, 頭上戴紅冠,

  爪子如刀利。 開口學人話。

  甲殼護身體, 察言會觀色,

  孤龜捕食快。 人人都愛它。

  在交流時,重點介紹一到兩種動物,并有意向縱深推進,讓學生建立起動物的結構特征和它們的生活習性、環(huán)境、行為方式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反思

  《動物怎樣生活》是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有生命的物體”的第一課,本課的重點是觀察動物生活,包括生存的基本需要、生活環(huán)境、繁殖方式、生長階段和運動行為等。為了獲得盡可能豐富的有關動物的經(jīng)驗,依據(jù)教材的安排要求學生分組對六種常見的動物進行觀察,以便為后續(xù)概括動物的共同特點打下基礎。為了讓同學們有一個真實的觀察環(huán)境,課前老師做了許多準備工作,找實物和標本,查找有關的資料。游動的金魚、爬動的烏龜、上竄下跳的鸚鵡,學生無時不在感受著動物蓬勃的生命活力。讓同學們對動物的觀察與接觸,就如同久別朋友的重逢,想從更多的角度獲得對它們更為全面的了解。這一切都喚起了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柔情,對動物的觀察和研究成了學生內(nèi)心的需要。在這樣的情境下,自主探究的欲望被激活了。有了主動學習的愿望,探究才是有效的?粗麄儬幹氚炎约旱陌l(fā)現(xiàn)與其他同學分享時,老師心里很輕松也很開心,就讓同學們在觀察中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吧!

  科學探究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一套固定的模式,而是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所承載的內(nèi)容和實際意義。許多環(huán)節(jié)都是以足夠的時間為基礎的,需要有時間反思、有時間開展討論、交流。為此,教師就花了很多時間讓同學們觀察、交流。有了豐富的動物生活習性和特征的積累,同學們對動物生命活動的感受有了一定認識,慢慢地在頭腦中形成了一些動物的概念,留下了生命是什么的感悟,對動物的認識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逐漸表現(xiàn)出理性的認識。

  學生的研究興趣往往是不能持續(xù)很長時間的,在課堂上只能獲得對一類動物的研究結果,對其他動物的了解要依賴于與同學的交流,而交流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讓同學們對動物研究的興趣延續(xù)到課外,熱情保持下來,在生活中觀察,在“玩”中形成感悟,同學們的研究才是全面的、深入的,我們的教學才能說是成功了。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3、能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及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學試驗材料:各種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塊、勺子等),大容器7個、記錄表等。

  2、科學術語及詞匯:沉、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這些物品寶寶想到水里游泳,你們猜猜看會怎么樣呢?(出示沉↓、浮↑卡片)

  2、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我們就把玩具扔進去看看吧!

  3、讓幼兒大膽猜測其余物品寶寶的`沉浮現(xiàn)象。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浮”現(xiàn)象。

  1、第一次實驗:幼兒把物品放進水里,看看結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嗎?

  2、第一次記錄:記錄猜想和實驗的結果。

  3、交流:幼兒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測和實驗結果,探索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體浮起來。

  1、這些物品寶寶,他們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nèi)ネ嬉煌,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使浮起來的東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時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訴我們。

  2、幼兒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你用什么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成功了嗎?

  幼兒:沉下去的東西請沉的東西幫忙會沉下去,要請浮的東西幫忙才會浮起來。

  教師小結: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而且和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

  四、科學小實驗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潛水艇嗎?它有什么厲害的地方?

  是啊,潛水艇可以浮在水面上,可以沉到海底,還可以一半在水面,一半在海底。那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今天,尤老師也帶來了一艘潛水艇(出示礦泉水瓶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請幼兒分別探索如何使瓶子沉在水底、浮在水面以及處在半浮狀態(tài)。

  五、經(jīng)驗遷移

  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fā)大水的時候(圖片),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了水里,我們?nèi)艘矔恋剿锪,這個時候,我們想什么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圖片)

  是啊,通過今天的實驗,我們知道了許多水的秘密。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所以希望小朋友們能多多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利用水去發(fā)明更多東西,但是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吹泡泡,看著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對泡泡水冒出泡泡時特別好奇、貪玩。為了滿足幼兒求知欲,讓幼兒能動手操作,使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培養(yǎng)他們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嘗試欲望。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及操作活動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探索興趣。

  2、初步感知洗滌用品的特性。

  3、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教育幼兒注意個人衛(wèi)生。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

  2、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洗衣粉、洗潔精、洗手液、肥皂等;攪拌棍、水桶、小杯、臉盆、圍裙、擦手布;吹泡泡用具。

  3、活動室環(huán)境設置(張貼五顏六色的泡泡畫,讓幼兒感到走進五彩繽紛的世界中。)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活動:抓泡泡

  播放音樂,教師吹泡咆,讓幼兒抓泡泡,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觀察、討論活動:

 、偬釂枺骸芭菖莺猛鎲帷?(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話題)

 、谧層變河懻撛鯓涌梢宰雠菖菟。

 、厶釂枺骸芭菖菟锩嬗惺裁茨亍?(幼兒觀察泡泡水,通過看看、聞聞、摸摸、說說自己的感覺。)

 、茉鯓又谱髋菖菟?(通過討論,打電話請教化工廠的叔叔阿姨)

  教師小結:洗滌用品和水混合在一起能做成泡泡水。

  3、操作活動:制作泡泡水

 、僬堄變哼x擇一種洗滌用品,加上水制作泡泡水。

 、谔崾居變涸趯嶒炛凶屑氂^察水中有什么變化。

 、劢逃變翰灰雅菖菟丛诘厣虾鸵路稀

 、芙處熝不刂笇,讓幼兒知道洗滌液溶化在水里,會冒出泡泡。

  并豐富詞匯:大泡泡、小泡泡、圓泡泡。

  4、玩《吹泡泡》游戲。

 、俳M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5、結束活動:組織幼兒吹泡泡。

 、僮層變悍謩e在戶外有陽光及無陽光的地方吹泡泡、玩泡泡、追泡泡游戲。

 、谔嵝延變翰灰雅菖菟吹阶炖。

  活動延伸:

  1、用洗衣粉等洗滌用品開展勞動活動。

  2、開展繪畫——有趣的泡泡活動。

  附:兒歌: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成一個大泡泡,

  泡泡吹散了,

  泡泡飛上天了,

  泡泡吹破了,嘭!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18-219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2.了解序言的一般特點和要求。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自由閱讀,勾畫圈點生字、難字和不理解的詞語;關于科學的意義、科學飛躍發(fā)展的形勢、對青少年殷切期望的語句,從而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對序言的特點和要求,老師加以引導,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解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認清科學發(fā)展的形勢,培養(yǎng)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難點

  能正確看待科學的發(fā)展和懂得合理利用科技資源。

  教學突破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內(nèi)容卻很豐富深刻,如揭示了科學的意義,反映了科學飛躍發(fā)展的形勢,指出了“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提出了對青少年的殷切希望等等,老師應引導學生就上述內(nèi)容勾畫出一些重要語句,加以體會,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培養(yǎng)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準備作者的有關資料,寫作背景材料,找準詞句中的重點和難點,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準備好字典等工具書,為自讀課文作好準備。

  2.收集有關古今科技方面的資料。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師指導

  1.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2.初讀掃障,再讀感知。

  3.拓展探究,加深對科學意義的認識。

  學生活動

  1.展示自我成就,感受作者風采。

  2.反復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3.暢所欲言,認識科學對人類的重大影響,激發(fā)愛科學的熱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約分鐘)

  二、初讀掃障,再讀感知(約分鐘)

  三、拓展探究(約分鐘)

  本課總結

  本文說明了科技知識的`重大意義和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評價了《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的特點和價值,并對青少年提出了“以建設國家為己任,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將來長大了為偉大的祖國創(chuàng)造新發(fā)明,作出新成就”的殷切的希望。學習本文,我們要了解序言的內(nèi)容、特點和要求,還要養(yǎng)成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的好習慣,懂得“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強則國強”的道理,樹立遠大理想,將來為偉大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和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對自己要有信心,懂得用適當?shù)姆绞秸故竞捅憩F(xiàn)自我,懂得應當為別人服務。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認識本課生字詞。

 。、理解王寧為什么要當勞動委員,理解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解題質疑

  1、談話出示課題。

 。、質疑:

  題目中的“我”指的是誰?

 。场⒆寣W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

 、 文中的“我”指的是誰?

 、 王寧選自己做什么,為什么要選自己?

 、 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自然段后面標上序號。

 、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 王寧的話剛說完,為什么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 你應該向王寧學習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清除障礙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本課生字及詞語。

 。病⑼佬〗M見交流。

  3、讀后檢查:

 、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讓學生認讀。

 、 出示小黑板:

  學校 教室 委員 親切 班長 勞動 集體

  (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 課文分幾個自然段,指名說出序號。

  三、精讀課文回答問題

 。、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摹办o悄悄”體會到了什么?)

 。、突然,王寧站起來對說:“我選我”。

 。◤摹巴蝗弧斌w會到了什么?)

 。、王寧選自己做什么,為什么要選自己?

 。、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摹耙黄坡暋斌w會到了什么?)

  四、再讀課文,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師適當點撥:

 、 “靜悄悄地都在想”說明同學們正在認真思考選誰合適。

 、 “我選我”:

 、 說明王寧勇敢。

 、 體現(xiàn)王寧真心實意的為大家服務。

 、 同學們都“楞住了”說明王寧與別人不同,不是選別人而是選自己,出乎同學們的'意料。

 。、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說明同學們有當好勞動委員的決心,而且相信他一定能當好,所以鼓掌表示同意。

 。场⒆寣W生重點讀王寧說“我選我”理由的那些話,讓學生說出從這些話中體會到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想法。

 。、指導朗讀。

 。ㄗx出課文的思想感情。)

  五、 鞏固練習

 。、看拼音讀詞語:

  xué xiào jiào shì qīn qiè xiǎng shēng

  學 校 教 室 親 切 響 聲

  bān zhǎng wěi yuán jí tí yí yàng

  班 長 委 員 集 體 一 樣

 。、照課文內(nèi)容填空:

  王寧和李小青是( ),王寧像李小青一樣( ),( ),我要學習王寧熱愛( ),( )集體,樂意為大家服務的好品質。

  3、假如你參加班干部競選,你準備怎么做,講些什么?試說一說。

 。础⒆杂山M合,分角色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寫王寧在班會上選自己當勞動委員的事。贊揚了王寧虛心好學、樂意為大家服務的好品質。希望你們向王寧學習,熱愛勞關心集體、樂意為集體做好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我選我》教學設計5,希望對你有幫助!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4

【精選】科學教案10-03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精選)09-01

科學教案[精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