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2-02 07:43:25 教案

(集合)中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集合)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蜈蚣爬”游戲中的合作行走方式,發(fā)展平衡協調的能力,鍛煉腿部力量。

  2.能通過觀察模仿、口令,學習協調一致地合作行走。

  3.能積極與同伴合作,體驗多人同步行走的快樂。

  二、活動導入

  隨音樂《奶牛歌》做熱身運動教:今天天氣晴朗,跟著老師一起去做運動吧。集體運動(做完運動有沒有渾身充滿力量)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現在老實告訴你個好消息,森林里要舉行運動會,許多小動物都想參加,像小兔小象都參加賽跑。有一個小動物也想參加,但是因為腳太多,光穿鞋子就花了一上午的.時間,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教:對,他就是蜈蚣。

  四、交流

  1、你們知道蜈蚣嗎,他有很多雙腳,他是怎么走路的呢!我們來模仿下。

  教師:現在老師當蜈蚣媽媽,你們小蜈蚣。

  2、剛才在你們練習的時候,老師發(fā)現有一對特殊的蜈蚣教師:我們來把他們邀請上來。(示范)

  五、探索2人合作

  1、2人合作多有意思,身體變長,腳變多,走起來多神氣,我們來試試。

  要求:找一對好朋友,兩只蜈蚣蹲下來,試試看那對學的最好。

  2、累,老師有個小發(fā)現,有的走起來很輕松,有的卻比較吃力,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原來,2個人只要步伐不一致,所以走起來摔跤。怎樣就一致呢!----加上口令(加上口令試一試1、2)小結:所以在出發(fā)前,左腳要準備好。我們要商量誰當小隊長,加上響亮的口令,(口令一定要響亮,走起來才有勁)。

  3、次練習教師:我們再來試下,站在起點(試下)。左腳準備小結:大家只要齊心協力,步伐一致,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們。

  五、集體合作

  1、小蜈蚣很表現這么棒,瞧,它給我們送來什么禮物了。--腳環(huán)教師:有了它,走起來就更加順利。瞧,有幾個腳環(huán)(3)。那需要幾名小朋友呢!

  2、教師示范教師:穿上腳環(huán)果然很舒適,但是腳多了,走起來就吃力。

  現在老師當隊長,對為隊長我需要喊口令:準備,蹲下,先出哪只腳,準備好沒,預備走。(小朋友們幫我喊口令哦)

  3、穿上腳環(huán)多有意思,你們想試嗎?

  教:現在找朋友,3認為一組,商量誰是隊長,然后到老師這兒來領腳環(huán)。(先好先試)

  4、比一比,看誰的本領最強。

  教師:大家記住,隊長要帶領好隊員,喊口令響亮有力。如果隊員沒趕上要停下來等一等,接上再出發(fā)。

  左腳準備(2遍)為什么走起來不順利,因為口令不起。想贏的小朋友聲音一定響亮(給后面蜈蚣加油,看步伐是否一致)小結:蜈蚣多厲害,穿上腳環(huán)也難不倒我們,順利到達。有的心急,擔心落后他們。

  六、尋找食物

  小蜈蚣們經過剛才的訓練都長大了。怎樣可以讓蜈蚣看起來很長呢。2組變一組):哇,好大2只蜈蚣呀!我們給他們起名字—紅隊、藍隊接下來我們增加難度,敢不敢挑戰(zhàn)。

  1、首先我們得先補充能量,尋找食物。

  教師:但是因路途遙遠,需度過小河,不會游泳怎么辦!

  別急,瞧,這是什么—船槳,有了它就不用擔心過河。(小手拿起船槳,死勁擺動起來,不怕海浪。試一試,)

  2、接下來派頭隊長(隊長要帶領好隊員,大家口令響亮整齊)教師:左腳準備,大家一起喊口令哦小結:只要大家團結一致,不怕肯南,就能克服戰(zhàn)勝。為了我們的勝利鼓掌。

  七、結束部分

  今天、蜈蚣們都長大了,學會好多本領,媽媽好開心。接下放松,全身練習。拍拍肩、敲敲腿、捏捏胳膊。去尋找食物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范畫,掌握瓶蓋印、滾的技能。

  2、利用瓶蓋展開豐富的想像,并能較大膽、自信得向同伴介紹。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各種瓶蓋鋪成的一條"小路",各種形狀的瓶蓋實物投影儀水粉顏料、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路",初步感知瓶蓋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看,這兒有一條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鋪成的?(瓶蓋)這些瓶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顏色上進行觀察)

  2、以故事的形式展示范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

  師:有一位小姑娘,她到樹林里去散步,不小心迷路了,這時一位小仙女從小路上撿起了瓶蓋一揮,眼前就出現了綠綠的草地,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草地上開滿了鮮花,花兒飛到了小姑娘的身上,小姑娘可高興了。(師邊說邊操作,用橢圓形瓶蓋滾成草地,不規(guī)則的瓶蓋印成朵朵白云,圓形瓶蓋印成了鮮花,重點讓幼兒看清滾、印的方法)

  3、體驗瓶蓋作畫的樂趣。

  (1)師: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這些形狀不一樣的瓶蓋還能變出什么呢?引導幼兒討論,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想法(橢圓形瓶蓋的正面可以印樹葉、房子,各種瓶蓋印花;圓形瓶蓋的側面滾成大海,星形瓶蓋正面印星星、海星等)

  (2)師:小朋友可以選自己需要的`瓶蓋和顏料,用印、滾的方法變出好看的圖畫。(幼兒自由作畫,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畫)

  4、延伸活動在美工區(qū)投放其他材料如積木等讓幼兒邊想象并創(chuàng)作。

  反思:

  活動中,教師沒有過多的干預、控制,而是給予適當的點撥與啟發(fā),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對作畫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沒有過多的局限。幼兒可以在“小路”上反復嘗試,可以自由結伴合作完成,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自由探索瓶蓋作畫的多種方法,體現出活動空間的自主性。

  小百科:瓶蓋是密封瓶子用的,根據不同的功用,有不同形狀、不同操作方法的瓶蓋。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耳朵的結構,了解耳朵的作用。

  2、會區(qū)分噪音及保護耳朵的方法。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耳朵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耳朵的結構

  二、展開

  1、分組討論耳朵的作用。

  2、保護耳朵及用耳衛(wèi)生的方法。

 。1)保護聽力,噪音大的場所盡可能少去

 。2)使用耳機、Mp3等,要選擇質量好的

 。3)聽的時候音量不要太大,能聽清就行,每天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4)如果發(fā)現自己最近總要把音量調大才能聽清,看電視也要調大音量的時候,就應該停止使用耳機,立即去耳科檢查。

 。5)遠離噪聲:人的聽覺所能承受的極限是90分貝,超過這個限度,就視為噪聲。

 。6)噪聲對聽力的損傷是緩慢的、進行性的,由偶爾耳鳴變成頻繁耳鳴,引起聽覺衰弱、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所以不要頻繁置身在嘈雜的環(huán)境里,注意緩解耳朵壓力。

 。7)慎重用藥:

  一些抗感染藥,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會損害人的內耳、耳蝸,造成耳聾。

  所以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向醫(yī)生詢問,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癥。

 。8)小心挖耳:

  挖耳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而且用力不當還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fā)炎、潰爛,甚至影響張嘴和吃東西。若耳朵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簽輕擦。

 。9)調整飲食:

  多吃富含鋅、鐵、鈣的食物,有助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

  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物,勿暴飲暴食。

 。10)切忌進水:

  游泳或洗澡時,切忌耳朵進水。若不小心流入,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簽輕輕擦干,喜歡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

  3、記住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活動結束】

  尋找周圍的`優(yōu)美聲音和刺耳的噪音。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從活動效果來看,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準備充分,視頻資料、課件的運用有效幫助幼兒對動物耳朵功能的認識,引導幼兒不斷探索耳朵的秘密。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各樣鋸的名稱、種類、用途。

  2、鼓勵幼兒積極參如搜集,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手鋸一把,不常見鋸的照片3張,有關鋸的資料一本,《魯班學藝》故事書一本。

  2、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對活動的支持。

  活動過程:

  一、收集。

  1、出示手鋸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什么?你見過什么樣的鋸?

  2、發(fā)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各式各樣的鋸(或圖片)。由于鋸的大小不一,并且非常鋒利,為了幼兒的安全,特請家長協助搜集,并且親自幫助孩子將搜集到的鋸(圖片)送到幼兒園。

  二、展示講解搜集到的鋸(圖片)。

  1、引導幼兒講解自己帶來的鋸(圖片):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途。

  2、出示幼兒和老師收集來得鋸(圖片),啟發(fā)幼兒說說還見過什么樣的鋸,并且討論幾種不常見的鋸的特性、用途。(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發(fā)現)。

  三、了解鋸的來歷。

  1、啟發(fā)幼兒討論:鋸是那里來的?誰發(fā)明的?以前沒有鋸,人們是怎樣 伐的?如果遇到困難,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查資料解決問題。

  2、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學習《魯班學藝》。了解魯班是怎樣發(fā)明鋸的。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我發(fā)現,其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很多。教師平時只要做個有心人,善于觀察,抓住契機,適時教育,才會滿足幼兒的需要;才會在幼兒的興趣點上,不斷生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

中班教案 篇5

  1、能愉快地參加體育活動;

  2、練習聽信號切斷分隊走,做徒手操、輕器械操,動作要正確;

  3、比較協調地完成一些基本動作,如聽信號有節(jié)奏地走,變速走、閉眼走;原地縱跳、立定跳遠;原地運球、肩上揮臂投物,各種爬,側滾翻,協調地鉆、攀登等。)

  4、在教師的提醒下,活動中能注意保護自己,能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5、外出活動后能較快恢復身體。 上學期

  下學期:

  張*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有禮貌的話會給別人帶來愉快的感受。

  2、知道說話時要清楚、和氣,還要看著別人的眼睛。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

  活動過程:

  一、幫助生氣的波波。

  1、老師:這個小朋友啊叫波波,你們來看看,波波的表情怎么樣啊?

  2、老師:對了,波波很生氣,那他為什么那么生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聽聽看波波為什么那么生氣。

  3、講述故事第一~五段。

  4、老師:波波為什么生氣。浚ń憬悴唤杷使P,哥哥不帶他出去玩,奶奶不給他吃面包)

  5、老師:那波波坐到老爺爺身邊的時候,是用什么口氣對老爺爺說話的呢?

  6、老師:波波對老爺爺是那樣說話的,他問姐姐借水彩筆時會怎樣說話呢?

  7、老師:波波說話沒禮貌,所以大家喜不喜歡他呀?

  那我們怎么來幫助波波呢?

  8、老師:小朋友們有這么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老爺爺是用什么方法來幫波波的。

  二、老爺爺的魔語。

  1、講述故事第六段~結尾。

  2、老師:老爺爺是怎么幫波波的?老爺爺教給波波一句什么話?

  3、老師:這句有魔法的`話要怎樣說呢?

  4、老師:這句魔語管用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我們也有自己的"魔語"。

  1、老師:你們覺得這個魔語靈不靈。繛槭裁囱?

  2、老師:我們在來一起聽一聽波波的故事,《魔語》。

  3、老師:波波啊學會了老爺爺教給他得魔語,那我們小朋友會說有魔法的話嗎?你是怎樣說的呢?

  4、老師:當你聽到這樣的話心里感覺怎樣呀?所以啊,我們說話的時候要禮貌,可以用到像"請"、"謝謝"、"你好"等等禮貌用語,這樣別人才愿意和你交流,才愿意幫助你,對不對呀?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兩條目標基本達成,整一個活動的設計包括引導和主干問題都是經過我們多次的試教和修改的。平時我們上語言課的時候多以談話的形式來展開,有時候會顯得比較枯燥,換成理解故事內容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則會有意思的多,再加上PPT、觀看錄像,形式也變得更加豐富了。我以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入手,比如在第三部分我出示了一些小玩具,是一只小熊、一個口哨、一塊草莓蛋糕,一出示后孩子們都表現出喜愛的樣子,搶著舉手想要這些禮物,很自然的我就讓孩子們鞏固了一遍“請你……”的使用,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起來。因為故事中只是強調了“請你……”這一句禮貌用語,而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使用禮貌用語,同時我又將鞏固故事的這個部分變成了結合錄像聽故事——動畫片。小朋友對動畫片有著特殊的喜愛,在觀看的過程中又能再次鞏固故事,加深印象。通過這兩個片段,在禮貌用語上給了幼兒一個提升,從單純的“請你……”延伸到了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禮貌用語。

  小百科:禮貌,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在眾多圖形中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

  2.能注意觀察生活情境中所隱含的圖形。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尋找圖形》

  2.電子白板

  活動過程:

  一、打開電子白板

  1.師:小朋友,你們看,圖上有什么?

  2.提問:房頂是什么形狀的?房身呢?窗戶呢?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尋找圖形

  1.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復習這些圖形。

  師:小朋友,仔細看,老師這里有一幅圖,你們發(fā)現什么了嗎?

  它們全都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組成的2.幼兒開始從這幅圖中找出那些是用三角形組成、那些是用正方形組成、那些是用圓形組成。

  師:請小朋友到白板上畫一畫、說一說。

  3.增加圖片難度。讓幼兒不僅能夠找出并能說出圖形里藏著多少個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三、通過游戲鞏固并復習圖形幼兒分組在電腦玩游戲:《尋找圖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征外,采用幼兒集體討論學習后自主游戲的方式,這樣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游戲與上面環(huán)節(jié)有較好的銜接,因此能更深地幫助幼兒鞏固前面的.知識并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活動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2。激發(fā)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

  3。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教學難點:小蝌蚪變青蛙的操作步驟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成長過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聽聲音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請幼兒說一說小青蛙長什么樣子呢?

  (頭頂上有兩只眼睛、披著綠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條腿)

 。2)它有什么本領呢?

  (捉害蟲)

 。3)想一想小青蛙小時候是誰?

  二、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并分發(fā)小蝌蚪變青蛙的步驟卡片進行操作。

 。1)引導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青蛙,在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后教師把操作卡分發(fā)給每位幼兒。

 。2)幼兒分步驟操作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教師巡回指導。

  三、與幼兒一起欣賞小蝌蚪變青蛙的視頻,加深幼兒對小蝌蚪變青蛙成長過程的認識。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我們保護莊稼,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能傷害小青蛙。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青蛙。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幼兒的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活動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幼兒無暇分神,樂此不疲。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幼兒對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有直觀的影響,而且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學的重難點,并且進行了反復練習。在活動過程前,我還擔心會出現混亂的現象,但在活動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用多媒體教學,并且掌握住了幼兒年齡的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的都很積極。

  二、不足之處通過這節(jié)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還需要提高,在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幼兒的操作時間較短暫,雖然有動手操作可是操作過程中幼兒的協作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如果讓我在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想在活動中幼兒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一整組進行分步驟的操作,加強幼兒協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活動完成后可和幼兒進行小青蛙保護莊稼的故事創(chuàng)編,并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fā)現漫畫中不同的線條可以表現三毛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

  2、仔細觀察并能用語言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3、嘗試用漫畫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三毛頭像,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三毛"圖像3幅;漫畫3張;電腦投影儀;一張大畫紙;勾線筆;展板;幼兒作畫工具:筆、手工紙幼兒聽過關于三毛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畫"三毛"頭像,引起幼兒興趣。

  桑老師很喜歡畫畫,看看今天我要給大家畫什么?

  邊念兒歌邊畫:小圓小來大圓大,大圓大;彎彎弧線邊邊站,邊邊站。像什么?

  短短橫線兩邊排;小小點點扭一扭,扭一扭;一條線線飛上來,飛上來,F在看出來我畫的是什么?是一個和你們長得一樣可愛的小朋友。

  這個小朋友是誰?

  為什么叫他三毛?因為他的頭上只有3根頭發(fā)。

  二、了解三毛不同情緒時的特征。

  1、說說線條。

  這三根頭發(fā)可神奇了,在他心情不一樣的時候他的3根頭發(fā)也會發(fā)生變化。讓我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變化?

  總:小朋友們觀察得可真仔細,有的頭發(fā)是彎彎曲曲一扭一扭的、有的頭發(fā)飛起來好像在飄,還有的頭發(fā)耷拉著。

  2、猜猜表情。

  (1)出示害怕的三毛猜猜三毛什么時候頭發(fā)會變得彎彎曲曲的?

  (開圖)猜的對不對,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毛怎么了?他害怕的時候是什么樣子?

  我們一起學學看。ㄈε聲r,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長得大大的,頭發(fā)都嚇的發(fā)抖)(個別)

 。2)出示傷心的三毛。

  這個頭發(fā)耷拉著的三毛心情怎么樣?

  除了從頭發(fā)上看出三毛很傷心,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

  總: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這個頭發(fā)耷拉著的三毛心情好傷心、好悲傷,

 。3)出示高興的三毛。

  看看這張連頭發(fā)都在跳舞的三毛心情是怎樣的?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你開心的樣子。

 。ㄑ惨+個別)我看到這個小朋友開心時眉毛變得彎彎的了。眼睛、嘴巴是什么樣?

  三、欣賞漫畫。

  這么多可愛的三毛還給大家?guī)砹撕芏嘤腥さ墓适,想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p>

  1、害怕的`三毛。

 。1)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2)這時三毛是什么樣?他的心情怎么樣?他會怎么想?

 。3)大老虎來了,三毛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會有只老虎撲向三毛?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c做夢-和小貓)?

  總結:原來是三毛做了個夢,夢見新衣服變成了大老虎,好有趣!

  2、介紹漫畫《人不如狗》

 。1)再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阿姨身上穿的什么衣服?小狗呢?

  (2)你覺得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還從哪里看出來是冬天?

 。3)想一想三毛會在哪里?會在干什么?

 。4)看看故事里的三毛在哪里?他怎么了?他的心情怎樣呢?(衣服,體態(tài))

 。5)誰愿意表演一下可憐的三毛?故事里的阿姨穿著厚厚的貂皮大衣走起路來是什么樣子?三毛呢?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3、開心的三毛。

 。1)看看這幅圖中的三毛是什么樣子的?

  (2)知道他為什么這么高興嗎?

  (3)學一學他穿上新衣服開心得意的樣子?

 。4)看看三毛的小腳是什么樣?

  雖然很多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很可憐,但他總是不怕困難生活的很快樂。

  四、幼兒創(chuàng)作。

  三毛今天我們知道了很多三毛的故事,故事里的三毛有傷心的時候、有害怕的時候、也有開心的時候。老師為大家準備了漂亮的彩紙,請小朋友們畫一畫不同心情的三毛頭像!

  悄悄的和好朋友商量一下:你想畫什么樣的三毛?想好的小朋友輕輕地搬著小椅子去畫吧!

  五、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和你的朋友說說:你畫的三毛是什么心情?他為什么這么ⅹⅹ?

  我知道還有很多寶貝也想介紹自己的作品,我們把展板帶到教室里一起再去介紹吧!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教案04-1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精選)08-02

【經典】中班教案08-15

中班教案【經典】08-14

(精選)中班教案08-14

中班教案[精選]07-25

(經典)中班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