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優(yōu)秀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力及其作用。
2、以詩歌仿編的形式進行表述。
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豐富有關力的概念及其本活動以前認識的各種力。
2、圖片若干、風車、小汽車、弓箭、磁石、紙船等。
活動過程
一、這是什么力。
1、交代玩耍要求:
(1)玩耍時找一找力在哪里?是什么力讓你的玩具動起來和停下的?
(2)當音樂停下時,輕輕放下玩具回到自己的位置。
2、幼兒自由選擇玩具,探索、發(fā)現(xiàn)、感受各種力的存在及作用。教師巡回觀察。
3、幼兒相互討論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注意傾聽。
4、通過個別提問:“你的玩具是怎樣運動的?”“是什么力在起作用?”共同分享發(fā)現(xiàn)成果。并且在幼兒自由表述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總結講述。如:風車吱吱轉,靠的是風力。
5、教師總結幼兒發(fā)現(xiàn)的各種力,并請幼兒從教師提供的圖標中選出一種最適合的符號表現(xiàn)出來。如:重力↓
6、請幾名幼兒用圖片和各種力的圖標表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二、還有什么力。
1、剛才小朋友在玩中發(fā)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力就在我們身邊,請你回憶一下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用到力?用了什么力?
2、引導幼兒在充分討論、回憶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更多種類的力。如:會把東西壓住的力是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三、形形色色的力。
1、力有各種各樣,它們起到的作用一樣嗎?我們把這些力和它們的作用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好嗎?
2、在圖片和圖標的輔助下引導幼兒用“什么樣的事情,怎樣運動,用的是什么力”這一形式創(chuàng)編詩歌。
活動結束
讓幼兒再次玩玩具進一步驗證發(fā)現(xiàn)的結果,并一邊玩一邊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和感受小魚迪迪調皮好動和閑不住的個性以及敢于冒險的精神。
2、能夠大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表達想法。
活動準備:
大掛圖、幼兒用書、魚媽媽、小魚、大魚頭飾。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的生動有趣及小魚迪迪調皮好動和閑不住的個性以及敢于冒險的精神,并能夠大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表達想法。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仔細傾聽故事,認真觀察圖片,理解故事主題和內容。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教學:
師:這是一條閑不住的小魚,為什么說它閑不住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名稱叫《閑不住的小魚》。
二、教師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幼兒認真傾聽,討論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閑不住的小魚做了些什么事?它還遇到了哪些危險?
三、結合教學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ㄒ唬┙處熤v述故事至“螃蟹匆匆躲進了海草”,提問:
1、迪迪喜歡在自己家里做什么?媽媽對它說了什么?
2、魚媽媽讓迪迪自己到海里游泳,迪迪出門后做了什么?
3、迪迪遇到了哪些動物?它又是怎樣做的?
(二)教師講述后半段的故事,提問:
1、迪迪游到哪兒了?這真的是一個大黑洞嗎?迪迪游到了大魚的肚子感覺怎么樣?
2、小魚迪迪是怎樣逃出大魚的肚子的.?
。ㄈ┯變涸俅瓮暾蕾p故事主題,遷移講述經驗:
討論: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魚?為什么它是一條閑不住的小魚?你喜歡它嗎?你是不是也是閑不住的小朋友呢?你喜歡做什么?
四、幼兒用書:引導自由閱讀
1、根據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觀察小魚的表情。
2、指讀文字。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自然角是我們在幼兒園區(qū)角創(chuàng)設中的一個難題,怎樣讓孩子真正的走進自然角,承擔起自然角中的主體責任,讓自然角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植物的擺設,讓自然角永遠的充滿生機是我們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從今年上半年時我們幼兒園把自然角作為我們一個課題,將自然角和我們的課程能夠結合起來,這段期間不光是我們的老師我們還有我們的孩子都越來越關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顧植物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要么就是長期的忘記澆水,要么就澆過多的水,因為他們不了解澆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讓我們的孩子從本質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讓他們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為什么要澆水,該怎么樣澆水。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知道植物是靠根部吸水、莖部輸送水分的。
2、萌發(fā)對植物喝水現(xiàn)象的探究熱情,初步學會照顧植物的簡單方法。
【活動重點】
通過實驗,了解植物喝水的秘密。
【活動難點】
能準確表達自己觀察到的科學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課前和幼兒一起將芹菜放入紅色墨水里。
2、植物根吸水的視頻,植物莖吸水的ppt。
3、兩位幼兒一組實驗材料:已經吸水的芹菜,放大鏡一個。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了解萬物生長離不開水。
ppt出示斑馬、大象、小朋友喝水的情景,(同一張)
問:他們在干什么?(喝水),為什么要喝水?他們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動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需要喝水嗎?它沒有嘴巴怎么來喝水?為什么?
老師帶來了一株芹菜,我們來猜一猜,它是靠身體的那一部分來喝水的?為什么?
二、實驗驗證,引發(fā)孩子探究熱情。
1、PPT呈現(xiàn)實驗結果,問:你看到了什么?植物是靠什么喝水的?
小結過渡:原來植物是靠根來喝水的,那么水又是怎樣“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2、剛才我們一起將芹菜放在紅色的顏料里,現(xiàn)在大家一起再來看看,出示植物喝水前和喝水后的變化,(出示芹菜喝水現(xiàn)象對比圖)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小結:原來植物是靠莖部來傳輸水分的,植物的莖到底長得什么樣呢?今天我們要來做小小植物學家,來解剖一下芹菜的莖。
三、合作探究,了解植物莖的運輸功能。
1、用圖示的方法顯示莖的橫截面和縱截面。
2、講解操作要求:兩人一組,先把把芹菜橫著剪,縱向剪,然后用放大鏡看看莖的樣子有什么不一樣,等一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3、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的橫截面有紅色的點,縱切時看到紅色的.線。
4、集中交流、討論,請你用紅線上來畫一畫你看到的。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植物是怎樣“喝水”的?
5、出示一捆的吸管。
小結:植物的莖縱向看像吸管,有長長的通道。橫向看有一個個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后利用莖這根長長的細細的小圓管運輸水分的。
四、遷移經驗,進一步引發(fā)孩子關愛植物的美好情感。
出示一盆腐爛的仙人掌,引導孩子觀察:仙人掌怎么了?為什么會爛呢?說明自己的理由,再請相同意見的幼兒舉手表決(由于小朋友給它澆了太多的水,讓它的根爛了)
教師總結:雖然植物需要喝水,但每一種植物要喝的水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自然角有許多植物,該怎么照顧呢?聽聽科學小博士的建議PPT播放澆水要領:第一、土壤干燥需要水,第二將水澆在根部,要澆透水;第三早上或傍晚是最好的澆水時間。
反思:
在活動中我出現(xiàn)了一個以前在試教的時候從沒有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由于早上的芹菜都是比較濕,芹菜不再吸水了,它吸水的速度很慢,所以導致活動中實驗的現(xiàn)象不是很明顯。還有就是我們孩子的回答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知道我們班的孩子其實對于根吸水的現(xiàn)象已經有了感知,所以孩子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就很直接的將我的答案回答出來了,讓我有些局促,所以可能對于根吸水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忽略,其實科學活動中我覺得自己的語言還是不夠精煉,有些話說得有些啰嗦,孩子拋出的問題我并不能及時很好的給予回應。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經典)07-30
(精選)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經典)09-05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