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7 13:03:05 教案

語文教案優(yōu)秀(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優(yōu)秀(4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明白寫文章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感動別人,讀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夠被感動。

  2.積累16個成語。

  3.懂得“程門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激發(fā)學生尊敬教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搜集更多的成語故事,以便課堂上交流匯報,大家互相學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一、朗讀對話,暢談體會

  1.自由朗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

  2.指名分角色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

  3.你從他們的對話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歸納:

 。1)要讓文章感動自己必須入情入境地讀,設身處地地想。

 。2)要讓文章感動自己必須要寫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

 。3)要注意表達的方式:①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敘述或環(huán)境描寫中;②直接抒發(fā)感情;③借景抒情……

  二、聯(lián)系課文,深化認識

  1.從這一組課文中選擇典型的句段,朗讀、體會表達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直接抒發(fā)感情

 。1)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再見了,親人》)

  (2)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沒得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會忘記?(《再見了,親人》)

  ──在故事的'敘述中表達感情

 。1)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可是你把腳一跺,嘴角抽動兩下,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再見了,親人》)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兒子。(《橋》)

  ──寄情于物

  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金色的魚鉤》)

  ……

  2.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哪些課文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感情的?

  3.還有哪些其他的表達感情的方式?給出實例體會。

  (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情景交融……)

  三、拓展課外,加深理解

  交流課外書中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一些表達方法,進行佳作欣賞。

  第二課時(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一、日積月累

  1.讀正確

 。1)自由讀一讀這些成語,把字音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

  2.解詞意:

 。1)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說給別的同學聽。

 。2)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提出來向同學請教,也可以借助成語詞典加以理解。

  3.加速記:按自己的方法把詞語進行歸類

 。1)比較適用于形容和平時代的精神。

 。2)比較適用于形容戰(zhàn)爭時代得精神。

 。3)比較適用于形容堅強意志的成語。

 。4)比較適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語。

  4.說故事:

  如“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鞠躬盡瘁”等。

  5.巧運用:你能不能選用其中的幾個成語說一段話?

  二、成語故事

  1.自由讀故事,思考:“程門立雪”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用一兩句話簡單地說一說“程門立雪”的大意。

  3.這個成語現(xiàn)在多用來稱贊什么精神?

  4.速讀全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楊時非常尊敬老師?

  5.有感情朗讀課文。

  6.全班暢談班級中尊敬老師的典型事例。

  7.練習講講這個故事。

  三、布置作業(yè)

  1.將“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好朋友聽。

  2.繼續(xù)收集成語故事,與同學互相交流。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進行習作訓練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向學生介紹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寫信的小朋友及其信的`內容。

  二、明確要求

  1.讀作文題。說說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寫信給長輩

 。2)可以寫家鄉(xiāng)的變化、自己的心里話……

 。3)說話要得體,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書信的格式

  四、分小組討論,談談自己打算告訴親人一些什么情況和想法。

  五、用信紙譽好。

  六、寫好信封,課外寄出去

語文教案 篇3

  教案內容: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192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yè),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fā)言,作業(yè)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通過本冊語文的學習,要鍛煉他們的思維,提高敘述表達的能力,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材簡析:

  1、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本冊課文開頭5頁安排了有關指導學生寫好鋼、毛筆字等內容的圖片,這樣安排,意在讓教師按規(guī)范要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寫出鋼、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養(yǎng)成認真寫字的良好習慣。

  2、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本冊課本結構簡明,類型不多,主要為“課文”和“習作”兩大部分;教學目標集中,重點突出,明確規(guī)定“只要求認識的”生字不列入考試范圍,學生習作僅限于學寫片斷;課文短小精悍,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練習樣式不多,數(shù)量適中。

  3、重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本冊課本所選課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注意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又注重展示時代風貌。同時,課文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生動,插圖構思精當,繪制精美,利于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4、力求為教學提供便利。本冊課本提供了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書寫范字,安排了專門的習作課,采取了讀與寫“長線結合”與“短線結合”并舉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1、在學習習慣方面,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yǎng)成習慣;養(yǎng)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繼續(xù)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繼續(xù)培養(yǎng)積極發(fā)言、專心傾聽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繼續(xù)接著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培養(yǎng)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能準確認讀40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238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繼續(xù)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能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

  四、主要措施

  1、重視識字教學。在認真教好本冊課文中的生字的同時,注意教會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運用,增加識字量,提高識字效率。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抓好新安排的關于寫鋼筆字、毛筆字等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繼續(xù)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背誦、默讀、查字典、聽講、發(fā)言和愛護學習用品等方面的習慣。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不懈地把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落實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落實到兒童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3、重視對學生認真讀書的指導,積極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感,發(fā)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在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各種書籍,廣泛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4、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作文起步階段的基礎。在教學中,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能過“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摹仿。注重日記教學,把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話作為日記教學的重點,多練筆,多修改。

  五、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周: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五) 2課時

  第二周:

  1、讓我們蕩起雙槳 2課時

  2、學會查“無字詞典” 2課時

  3、古詩兩首 2課時

  第三周:

  4、做一片美的葉子 2課時

  練習13課時

  第四周:

  5、北大荒的秋天2課時

  6、西湖 3課時

  第五周:

  7、拉薩的天空 3課時

  練習23課時

  第七周:

  8、蒲公英 2課時

  9、三袋麥子2課時

語文教案 篇4

  師:同學們,透過一扇窗,我們能看到些什么?面對一堵墻,我們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小說——《窗》。(板書課題、作者)

  師:請大家默讀一遍課文。(生默讀課文)

  師:誰能用簡煉的語言概述小說的故事內容?

  生1:發(fā)言。

  生2:發(fā)言。

  師:小說以塑造人物為中心,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社會生活。本文塑造了幾個人物形象?

  生3:兩個。

  師:分別是……

  生3:靠窗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師跟隨學生回答,板書)

  師:這兩個人物形象你最想評論的是哪一個人物形象?你對他的評價是什么?并說說理由。要求:先獨立思考,有了個人見解、認識后,再四人為一組,討論、交流。

  師:那位同學首先來評價一下自己想評價的人物。

  生4:我想評價靠窗的病人。我認為他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因為他自己的病也很重,但是他每天堅持講不存在的美景來鼓勵不靠窗的病人,減輕他的痛苦。

  生5:我認為他是一個樂觀的人。

  生6:他是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

  師:請說說理由。

  生6:他看到的其實什么也沒有,就是一堵光禿禿的墻,可他每天講述那么美的景色,可見他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師:嗯!說得很好。請你讀一下文中他所描述的窗外美景的語句。

  生7:他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他兩個病都很重,每天都很痛苦、很寂寞,他在這樣的情況下能這樣做,可見他意志堅強。

  生8:還能看出他是一個關心他人、善良的人。

  生9:他是一個心靈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師:對靠窗的病人的評價,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稍等片刻)那,我們再來分析不靠窗的病人這個人物形象。

  生10:他是一個自私的人,他認為窗外有美景,他就想占那個床位。

  師:從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

  生10:不靠窗的病人,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為什么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能有幸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

  生11:他是一個妒忌心很強的人,理由同上。

  生12:我覺得他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因為他當時病得很重。他們兩個既不能讀書閱報,也不能聽收音機,看電視。靠窗的病人能看窗外的美景,他也想看,這是正常的。

  師:嗯!他的分析聽起來也有一定道理。其他同學有不同理解嗎?

  生13:他想占那個床位,我認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也為這種想法感到過慚愧,也克制過自己。

  師:他克制住自己了嗎?

  生14:沒有。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來他沒有克制住自己。

  生14:他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竭力不再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卻變得愈強烈,幾天以后,這個想法已經(jīng)進一步變?yōu)榫o挨著窗口的為什么不該是我呢?

  生15:我認為他不可原諒。是的,他開始是感到慚愧,但后來,他認為那張床就該是他的,所以他見死不救。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這一點?

  生16:靠窗的病人半夜犯病,他大聲咳嗽,液體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只要幫忙按一下電鈴,護士就會趕來,可是他紋絲不動。

  師:而且,當時他還醒著。對此,同學們怎樣看待?

  生17:我認為他產(chǎn)生那種念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見死不救就無法原諒了。

  生18:他見死不救就是為了盡快得到那張床,這是犧牲他人來成全自己。

  生19:我認為他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不應該原諒他。靠窗的病人與他一樣病重。但是靠窗的病人卻想辦法鼓勵他,帶給他快樂。而不靠窗的病人卻始終考慮自己。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而不管病友的死活。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是。∫粋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沒錯,退一步說,有點自私心、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不恩你犧牲他人利益甚至是他人生命為代價來達到個人的目的。

  師:本文題目是“窗”,誰能談一下對“窗”的理解?

  生19:窗是心靈之窗,讓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的內心世界。

  生20:本文故事就是圍繞窗戶來寫的。

  生21:這兩位病人與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途徑就是窗。他們通過“窗”看外面的世界,我們通過“窗”看他們的靈魂世界。

  師:也就是說,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圍繞“窗”來寫。窗既是病房上的窗,也是二人的心靈之窗。通過窗,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美的一面,人性中丑的一面。那么,本文運用什么手法來塑造人物的呢?

  生:對比。(師板書對比手法)

  師:小說結尾一句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想想一下他當時看到這堵“光禿禿的墻”后的心理活動。

  生22:他會自責、慚愧。心里想:“原來靠窗的病人使用這種方式來安慰我、鼓勵我、而我卻……我真是該死。 

  師:良心受到譴責,內心自責、懊悔。

  生23:他十分生氣,心里責罵靠窗的病人:“這個大騙子!根本就沒有什么美景。原來,他每天都在說謊,他是在騙我!”

  師:嗯!他并沒有理解病友善良的用心。

  師:那,我們再設想一下:假如病房里又住進來一位病人,不靠窗的病人會做些什么呢?

  生24:他可能會把這個故事講給新來的病人聽,并且告訴他那個自私的人就是他自己。他以此來贖罪、懺悔。

  生25:他不會說這件事,但他會像靠窗的病人一樣也每天給新來的病人講“窗外的美景”。

  生26:我覺得他什么也不會說,什么也不會做,他只會呆呆地看窗外光禿禿的墻。因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來的病人會像他一樣為了占這個床位而加害他。

  生27:他一直自責、內疚,病情因此越來越重。在臨死之前,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新來的病人,以次來告誡人們不可因一時糊涂而遺憾終生。

  生28:我也認為會像靠墻的病人一樣,每天給新來的病人講并不存在的“美景”,以此來激勵他活下去。

  師:同學們發(fā)言積極,發(fā)言水平也很高。我再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小說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我們從中可以受到怎樣的啟示呢?

  生29:在生活中做一個心胸寬廣、關心別人的人。

  生30:用自己美好的心靈去對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

  生31: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愛自己,也愛他人。

  生32:在生活中做人不可太自私,不可只顧個人利益。

  生33:我們班有的學生,有好的輔導書、好的卷子不給別人看,唯恐別人超過他。我認為這也是自私的.一種表現(xiàn),同不靠窗的人是一樣的。

  師:奧!這種現(xiàn)象確實不好。不過,我相信:我們學完此文后,班里就不會再發(fā)生類似的現(xiàn)象了,對嗎?

  生(齊答):對!

  生34:不能把個人的歡樂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能做損人利己的事。

  生35: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輕易地去誤解、傷害別人。因為,有時我們傷害的人也許就是在暗中幫助我們的人。

  師: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我看到了咱們班學生的胸襟,這令我尤為欣賞。我相信同學們會把所獲得的啟示付之于生活實踐中,會做一個心胸寬廣、品德高尚的人。

  師:小說的結尾十分巧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讀完這篇小說后,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我把這種感受寫了下來,作為贈言送給大家:(屏幕顯示)

  閱讀感言:一扇小小的窗戶,揭示了人性的美與丑,成為我們窺視靈魂、認識人性的了望臺。讓我們懂得了只有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才能澆灌出絢麗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滿生機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一個人心中沒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一個道德卑劣的人是不會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的。讓我們在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靈,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美麗的風景,把他送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