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

時間:2023-12-25 07:46:20 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1

  活動目標

  1、學習“刮蠟”的表現(xiàn)方法,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chǎn)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2、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1、用牙簽刻出花紋。

  2、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材料:油畫棒、牙簽、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蘭、淡紫等)小毛筆。

  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示范——創(chuàng)作棗評價——延伸活動

  放風箏,了解風箏,引起興趣。

  2、通過放風箏,教師應引導幼兒去觀察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系,介紹放風箏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勵幼兒去嘗試,激發(fā)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3、討論

  (1)觀察她們各個相同的整體造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2)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激發(fā)表現(xiàn)美的欲望。

  4、示范。

  (1)建議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意愿示范畫一只風箏。

  (2)介紹刮蠟的方法:建議先讓幼兒思考刮蠟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細畫棒顏色涂均勻,然后用另一種顏色覆蓋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簽“刮”出花紋。

  5、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不同的造型、花紋,并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刮蠟部位及方法。

  6、講評

  找找有幾種不同的風箏造型,看看誰大膽嘗試過“刮蠟”大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與嘗試。

  7、延伸活動

  建議放在自選活動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兒更能體會到畫面的整體美、體驗成功感。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是民間美術活動《美麗的風箏》的一個延伸活動,讓幼兒自己設計風箏的外形,自己設計圖案,選擇色彩。在讓幼兒欣賞完我做的范品之后,我對幼兒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造型要新穎,不和別人雷同,二是色彩搭配要鮮艷,圖案設計要有特點。

  因為此活動貼進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所以,幼兒創(chuàng)造的結果出人意料的,風箏的造型多樣,有蝴蝶、長龍、燕子、房子、飛機、火箭、娃娃頭、星星、太陽、三角形等,全班小朋友幾乎沒有一個是一樣的,而且在整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是積極的。反思這次活動的成功在于老師對幼兒的充分信任,給予了幼兒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制作的要求比較開放。

  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只要你給他空間、時間,他們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其實剛開始我讓幼兒自己設計創(chuàng)作的時候,我很懷疑,不給幼兒多一些的提示和示范,他們能創(chuàng)造出形態(tài)各異的風箏嗎?會不會千篇一律呢?當幼兒開始創(chuàng)作時,這位幼兒說:“我要做老鷹風箏,因為老鷹飛得高”,那位幼兒說:“我要做飛機風箏,飛機飛得快”,幼兒們相互說著自己的想法,興奮極了。在整個活動中,我沒有增加任何的要求,只是根據(jù)幼兒的想像給予一定技能上的幫助。由于幼兒興趣學濃厚,所以創(chuàng)作時特別愉悅,氣氛輕松,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產(chǎn)生了那么多的創(chuàng)意,我也受益匪淺,有些孩子的設計我都沒有想到。當孩子們拉著長線,放著自己的風箏,在院里追逐、嬉戲的時候,各色長長的風箏尾巴飄在空中,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孩子們臉上也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讓孩子獨立思考,產(chǎn)生自己的思想,我們要讓孩子在各種活動中充分已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允許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標新立異。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那么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也是我們教育的所在,相信用這樣的觀念教育孩子,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更棒的。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2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對美的感受,體驗合作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動手能力。

  3.嘗試用各種圖形拼畫。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動手能力

  教學難點:孩子不懂得合作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開展收集廢舊口袋等活動

  2利用即時貼剪出各種幾何圖形

  3剪刀,線

  4 “小兔”紙偶玩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小動物,大家跟小兔打個招呼吧!

  生:小兔,你好!

  “小兔”:媽媽說要帶我去郊游,你們和我一起去吧!

  音樂想起(郊游),師生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我們去郊游啦)

  師:來到公園,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草,花,船………..

  師:展示圖片,強調風箏。

  提問:小朋友見過什么樣的風箏呢?

  生:蜻蜓,小鳥,蝴蝶……..

  師:小兔也想要一個風箏,怎么辦呢?

  生:買…….

  師: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覺得小兔的風箏怎么樣呢?

  生:很丑,不好看…….

  師:那請我們幫助小兔把它的風箏裝飾漂亮吧!

  (二)引導討論,啟發(fā)想象

  師:小朋友想怎么樣裝扮風箏呢?

  想把它裝扮成什么樣呢?

  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象。

  (三)認識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引導幼兒觀察

  師: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你準備了哪些材料?

  2.要求

  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進行裝扮。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幼兒在背景音樂下進行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進行合作

  (五)集中交流,體驗成功

  師:你剛才做了什么?是獨立完成的嗎?還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風箏裝扮成什么了?

  在裝扮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

  1.幼兒自我評價,介紹自己的.作品。

  2.幼兒相互評價,夸夸它好在哪里?

  3.教師對幼兒合作及操作情況進行評價。

  (六)介紹作品,分享快樂

  (七)延伸

  帶領幼兒到操場放風箏,體驗風箏的樂趣!體驗勞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幼兒學習興趣高,師生互動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學目標。

  幼兒在動手制作風箏的時候,老師沒有關注到個別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風箏》反思】相關文章:

美麗的風箏教案及反思01-14

美麗的風箏大班教案02-13

大班教案《美麗的風箏》01-14

《美麗的風箏》大班教案04-20

大班教案美麗的風箏03-16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祖國反思12-18

大班美術美麗的風箏教學反思03-19

《美麗的風箏》教案含反思01-10

大班社會《風箏》教學反思范文01-18

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風箏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