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26 10:54:33 教案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愛什么顏色>>這首詩歌以簡練的語句,相同的結構段式勾勒了三副絢麗的色彩畫面,抒發(fā)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自己理想的追求。

  第一幅畫面描繪了碧綠的禾苗,碧綠的小草,碧綠的夢.這是對自己農(nóng)村生活的描述,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第二幅畫面描繪了火紅的朝陽,火紅的楓葉,火紅的隊旗。這是作者對自己學習生活的熱愛。

  第三幅畫面描繪了蔚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自己身著蔚藍的軍裝駕船乘風破浪保衛(wèi)邊疆,這是小作者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這首詩歌表面上是寫作者喜愛的碧綠、火紅、蔚藍三種色彩,實際上是借此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和胸懷。詩歌雖篇幅短小,但層次清楚。每一小節(jié)都以“我”愛什么顏色起筆,然后交代喜愛的原因——“因為……”,最后落筆在自己身上,強調喜愛這種顏色的真正原因。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感到親切、自然。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部分優(yōu)秀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邊讀邊想象,理解體會詩歌意境。

  3、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詩編寫一段詩歌。

  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學會感受生活、感受美好。

  方法學習:

  學習抓周圍美好的事物抒發(fā)自己情懷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讀中想象的閱讀習慣。

  2、引導學生理解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建議

  關于課文:

  1、課前,教師及學生可以收集有關各種顏色所代表的意義的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喜歡的顏色及原因;還可以自讀課文,了解詩歌內容。

  2、教師要引導學生借助字典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再進一步理解每一小節(jié)的內容,然后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3、理解課文離不開“讀”教師要始終讓學生“以讀為本”,通過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可以讓學生同桌讀,師生合作讀,教師引讀,自由朗讀、小組比賽讀等形式去閱讀、想象、思考詩歌中所呈現(xiàn)的畫面,從而懂得作者喜愛顏色的原因,領會作者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4、文章有三個小節(jié),其結構及敘述方式大體相同;谌昙墝W生已經(jīng)有了小組學習和自學的意識,教師可以在重點指導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據(jù)學習第一小節(jié)的方法自學或者小組學習其他部分。

  5、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可結合“語文天地”中“暢所欲言”和“找一找描寫顏色的詞語”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討論自己所喜愛的顏色及原因。為后面的練習續(xù)寫詩歌做好準備。

  關于生字:

  本課生字雖然不多,但都容易出錯。如:“蔚”是上下結構,下半部是“尉”;“疆”左邊的“弓”里有個“土”;“威”字里面“女”上邊的“一”不能丟。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用自己喜歡的識記方法學習。

  學習生字要緊密結合詞語,不單獨認字。同時,要完成語文天地中的相關題目的詞語抄寫。還可以鼓勵學生再摘抄一些詞語,可以是詩中的詞語,也可以是詩中的近義詞、反義詞。

  拓展習題

  1、比一比,組成詞語。

  遼( ) 將( )戰(zhàn)( )乘( )武( )

  療( ) 江( )站( )誠( )伍( )

  2、填字組詞,看誰的詞語寶庫最豐富!

 。 )綠 ( )綠 綠( ) 綠( )

  ( )藍 ( )藍 藍( ) 藍( )

 。 )紅 ( )紅 紅( ) 紅( )

  3、續(xù)編詩歌,你一定更精彩!

  我愛 顏色,

  因為——

  是 的,

  是 的,

  ,

  ,

  也是 的。

語文教案 篇2

  文章分析:

  這是一篇兒童詩,極富童趣,用兒童的語言,兒童的眼睛,兒童的思維展示給大家一個熱愛生活、充滿幻想的孩子的多彩的內心世界。

  教學本課應注意這樣幾個點:

  1、詩歌的朗讀。

  2、生字的學習。

  同時應該處理好這樣幾種關系;

  1、銀河的知識和本詩的關系。

  2、本詩的朗讀和擴展內容的銜接。

  3、讀詩和識字的比重。

  教學準備:

  1、研究性學習專題——《銀河,讓我了解你》

  2、背動作兒歌、課前一只歌《藍貓》。

  教學過程:

  一、從歌曲入手,引出課題,學習串字。

  1、你們剛才唱的是哪個動畫片中的主題曲?那你們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歡動畫片中的`主人公藍貓吧!

  (藍貓)先給大家出一個字謎:門里一張口學生說謎底,老師出卡片.

  2、老師想知道,在家里的時候,你遇到問題,喜歡問誰?(問爸爸、問媽媽,讀卡片)

  3、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有兩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仰望銀河,產(chǎn)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們就--------出示詞卡:問銀河。誰想讀讀?

  4、誰知道這個詞中的第2個字念什么?(銀—板書拼音和生字)

  a、這個音節(jié)可以拼讀嗎?為什么?

  b、你看,這個字的哪部分比較熟悉?藍貓老師出的第二道題就是與金字旁和艮字有關的內容,請看大屏幕。(出題)發(fā)小組合作單。

  A 你認識的帶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組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

  B 帶有“艮”的字,你認識幾個?能不能寫下來。(很狠恨跟根銀)

  喜歡做哪道題就做哪道題。

  匯報A題:

  1、看了這些帶有金字旁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帶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與金屬有關)

  2、對,我們學的這個“銀”就是哪個銀?(白銀、銀子、銀圓、銀錢)

  匯報B題:

  1、小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銀

  二、學習課文

  1、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

  三、學習第一節(jié)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讀前兩行詩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隨機出示第一段書面形式和詩歌形式(一個詞重復出現(xiàn)了兩次)

  討論:1、在你學過的課文和詩歌中,發(fā)現(xiàn)過這樣的句子嗎?說出來給大家聽一聽。

  2、討論這兩個同樣的句式重復出現(xiàn)你突出了什么?(為了突出強調自己要說的話。)

  3、怎么讀才能達到這種效果?你找一句讀一讀。(第二句加重語氣)

  4、說說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銀河提了提了哪兩個問題?

  板書:魚兒水草小朋友

  出示銀河圖:根據(jù)板書誰來試著問問銀河?

  5、出示句子比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戲水的小朋友嗎?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沒有戲水的小朋友?

  6、練習說話

  銀河啊,在你()里,有()嗎?有()嗎?

  7、看板書試背第一節(jié)。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輕聲自讀,思考:接著小朋友又向誰提了哪兩個問題?

  2、讀后指名對對著銀河問一問,練習感情朗讀

  板書:客輪、貨船、航標燈

  電腦出示“南來北往”的場景,說說什么是南來北往。

  3、它們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標燈有什么用嗎?

  4、朗讀第二段,各自讀,齊讀。

  5、練習說話:銀河啊,在你()里,有()嗎?有()嗎?它們()嗎?

  看板書試背第二節(jié)

  6、對比第一、第二節(jié)。

  五、自學第三、第四節(jié)。

  1、自學第三、四節(jié)。要求弄清每節(jié)中的小朋友向銀河問了哪兩個問題?

  2、用線劃出來。如果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詞語,請在旁邊畫上小問號。

  3、分小組交流

  4、說說老師該板書些什么?隨機在電腦里出示斜拉橋、攔河大壩、葛洲壩水力發(fā)電站。

  5、說話練習

  6、試背第四第五節(jié)。

  六、學習第五節(jié)

  1、文中的小朋友對著銀河問了這么多問題,其實他還有有好多好多的問題要問,你能猜猜他還會問些什么?你也有問題嗎?來試著問

  問。

  2、所有問題你能解答嗎?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銀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說的?“總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齊讀第五小節(jié),說說你讀了那個小朋友的話后有什么想法?板書:總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書,試背。

  七、總結,激發(fā)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語文教案 篇3

  一、整體感知

  同學們初讀課文后,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大意,F(xiàn)在請大家細讀“自讀提示”,并與你剛才讀課文后的初步感知比較一下,看是否有共同之處。然后想一想,這段提示能給你理解課文以什么啟示。

  (解說:本文“提示”中的第一句很有必要讓學生細心去讀,讀完它,學生會有豁然開朗之感,應該能體會出本文的結構布局“從……寫起,引出……”,“春的使者”“杰出的歌唱家”這兩個偏正短語實際上道出了鶯的特征。再讀“提示”的后半句“以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動人的鶯歌燕舞圖”。從這句話中學生能明白本文是用形象生動的筆調向我們介紹鶯。)

  二、閱讀體會

  再放聲把課文讀一遍,體會語言的“生動優(yōu)美”所在,明白那幅“鶯歌燕舞圖”。

  (解說:要求學生再讀課文,目的就很明確了,除再次感知課文外,重點是品味語言之優(yōu)美,描繪之生動。)

  三、概括段意

  結合課后練習一的要求,試概括課文每一段的大意。要求每個人先自己概括,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意見,各自取長補短。

  (解說:這種把分析、概括的思維變成語言表述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造。每個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如何,有沒有對文學的`穿透力,張口就能得到驗證。)

  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舉手作答。要允許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解讀文字入手來概括大意,要給每位同學一個清晰的分析理解的思路及明確的答案。

  (段意略)

  四、討論分析

  在以上分析概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的問答。

  ①鶯有哪些特性?

  明確:活躍、靈巧、輕盈、好動,富有感情,叫聲中透出喜悅,玩耍中隱藏愛情(練習中要求用書上的詞語概括),這些就是鶯所有的特性,課文也是抓住這些特性向我們介紹鶯的。

  (解說:回答這個問題,先讓學生把課文齊聲朗讀一遍,從讀中再次品味作者怎樣介紹鶯,主要介紹了鶯的哪些特性。課文第2段要重點讀,并引導學生揣摩鶯“惹人喜愛”的原因。教師這樣引導同學讀、再讀、揣摩,實際上是在給學生領會課文主要內容以正確的思路,也是在教學生怎樣分析,怎樣學習。)

 、邡L的特性中最突出的特性是什么?

  明確:活躍、愛唱歌是鶯的最主要特性。

  (解說:從鶯的特性中篩選出其最主要的特性,需要教師再引導、再啟發(fā),細致地從文章中的文字中找出解答。如讓學生體會“布滿”“到處”“不停地”“總是”“又……又”等詞的意思,再琢磨文章結尾一段的意思。)

  五、鞏固、拓展

  在以上分析、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讀讀“自讀提示”,旨在進一步明確課文的主要內容。

 。ń庹f:溫故而知新。再讀提示中的語句,是想讓學生有“知新”之感。)

  請同學們談談學了《鶯》一課的感受,感想。

 。ń庹f:學生從任何一個角度談都可以,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可適當點撥,從了解鶯,喜愛鶯,進而衍生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環(huán)境意識等。)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僬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诶斫庹n文內容,體會查理發(fā)生的變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滿愛心給人帶來的快樂。

 、叟囵B(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查理發(fā)生的變化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賹дZ。善良、仁愛的金吉婭同情、體貼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獻出了愛心。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個感人的故事。

 、谧x題:“好漢查理”!昂脻h”你是怎么理解的?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初讀感知

  ①學生聽課文錄音,激發(fā)朗讀的興趣。

 、趯W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③檢查讀書情況。

  ④討論交流。

  再讀質疑

 、賹W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內容。

 、诔醪结屢。

  對于一些淺顯的問題或不大重要的問題,引導學生相機解決。最后提煉出以下兩個問題作為重點探討的問題。

  a.查理有哪些變化?

  b.查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讀悟交流,感受查理的變化

 、俨槔碛心男┳兓?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诮處熛鄼C出示句子讓學生談感受:

  練習有感情朗讀

  可以自由組合,分角色感情朗讀。

  拓展練習

 、偻炅诉@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阪(zhèn)上的人后來會怎么評價查理呢?請你發(fā)揮想象,寫出人們對查理的評價。

  板書:

  32*好漢”查理

  調皮愛搞惡作劇

  有禮貌自信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教學過程:

  揭題導入

  1.上節(jié)課大家學習了前蘇聯(lián)革命領袖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個男孩是一個小攝影師。

  2.板書課題。讀準生字:攝(shè)。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攝影”是怎么回事,“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學掛圖,學生交流高爾基生平情況,教師相機補充講解。

  初讀課文

  1. 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 2、檢查朗讀情況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齊讀全文后,完整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識字

  1. 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2.交流識記方法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 墻報 鞠躬 打量 吩咐 擺弄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jù)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tài)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弊寣W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xiàn)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lián)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jù)。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tài)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課外延伸,想想續(xù)寫

  1.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板書:

  6、小攝影師

  小男孩 高爾基

  扔紙團 請進來

  忘膠卷 給膠卷

  熱愛崇敬 關心愛護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了解夏天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字和朗讀兒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熱情。

  教學難點:生字的書寫。

  教學方法:

  1、情境創(chuàng)設。

  2、找朋友游戲。

  3、觀察、模仿、實驗法。

  4、榜樣示范。

  教學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讀準字音。

  2、熟讀兒歌,了解各種動物的特點。

  3、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培養(yǎng)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當中哪個季節(jié)最炎熱嗎?(夏天)

  2、我們剛剛走過夏天,誰能說說在有夏天里你看見過哪些小動物?(學生自由回答)

  3、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識字4》也向我們介紹了好多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有文中所提及的各種動物圖片及名字的畫面)

  二、雙向互動,趣味識字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些小動物嗎?請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大聲地叫叫它們的名字。(學生開火車讀小動物的名字,要求讀準字音。)

  2、小動物們聽到小朋友熱情的叫聲,都跑出來了。(在黑板上貼出動物圖片)同學們,現(xiàn)在你還認識它們嗎?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看看誰真正認識了這些動物朋友。老師請出一個小動物(即拿起一張動物圖片),請你們馬上找到寫有這個小動物名字的卡片,比比誰找得又快又好。(再認生字)

  3、(板書所有小動物的名字)同學們仔細看看這些名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有蟲字旁,大多是形聲字)

  三、初學兒歌,質疑問難

  1、(動畫展示小動物們的活動)夏天,小動物們在干什么?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2、大家說得真不錯。還有一位特別能干的小朋友把小動物們的活動編成了一首兒歌,請小朋友們打開書讀一讀。(自由讀兒歌)

  3、讀了這首兒歌,你覺得還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問題嗎?請?zhí)岢鰜恚蠹乙黄饚椭。(學生質疑,其他學生互相解答或教師引導)

  4、學習生字“”。

  四、感情朗讀,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看到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覺得應該怎樣來讀這首兒歌?請用你覺得最好的方法把兒歌讀一讀,然后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你覺得這一句應該怎樣讀?(學生再讀兒歌)

  2、我們來一個兒歌朗讀擂臺賽,比比誰讀得最棒。(朗讀交流,相互促進)

  3、評選小擂主。

  五、書寫指導

  1、XXX等同學們朗讀擂臺中獲勝了,哪些小朋友能在寫字擂臺中獲勝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出示生字:螞蟻)

  2、誰來說說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分析書寫要領)]

  3、有小老師上來給同學們作示范嗎?(請一名較好的學生上臺示范)

  4、評字,以肯定優(yōu)點為主,適當?shù)刂赋霾蛔恪?/p>

  5、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小動物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6種小動物,但自然中的小動物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你也能編成一首兒歌來把它們介紹給大家嗎?回家試試看吧,老師相信你們能行!

語文教案 篇7

  知識與能力

  1.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作者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說明對象。

  2.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仔細品讀文章語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過程與方法

  1.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章關鍵的詞語和句子,把握文章內容。

  2.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知《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及藝術價值,提高鑒賞藝術品的能力。

  2.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高超的藝術水平和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

  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清明上河圖》的特點。

  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按總分總的方式,運用典雅而富有韻味的語言來介紹《清明上河圖》的方法。

  圈點勾畫法 合作探究法 點撥法

  《清明上河圖》圖片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中國石拱橋》給我們介紹了中國橋梁的悠久歷史及偉大成就,《蘇州園林》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建造特點,這兩篇文章讓我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介紹我國國寶級畫作的一篇文章——《夢回繁華》,去領略中國畫的博大精深。

  1.張擇端簡介

  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字正道,山東東武(今中國山東諸城)人。中國北宋時期的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2.《清明上河圖》簡介

  《清明上河圖》系宋代名畫,作者張擇端。此畫距今近900多年的歷史。圖中描繪的是北宋時期的開封,清明時節(jié)汴河兩岸的風俗民情!肚迕魃虾訄D》畫心高25.5cm、長525cm,作者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描繪全圖,主要描繪對象是市井百姓,這在宋朝是十分少見的,全圖規(guī)模宏大,結構嚴謹,構圖起伏有序,筆墨技巧兼工帶寫,人物生動傳神。畫中細致地描繪了汴河上舟船往復,飛虹臥波;店鋪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人物生動傳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橋梁、樹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清明上河圖》既是一幅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業(yè)、手工業(yè)、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其豐富的思想內涵,獨特的審美視角,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都使其在中國的乃至全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jīng)典之作。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活。

  2.文章從哪幾方面介紹它的?

  從三個方面介紹:(1)介紹《清明上河圖》的作者、作畫時間。(2)介紹《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要內容。(3)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價值。

  1.文章開頭寫到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寫到了北宋時期商業(yè)、手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寫到了繪畫題材的拓展。

  寫這些,即緊扣文題,又自然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清明上河圖》

  2.《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

  北宋京城汴梁從城郊、汴河到城內街市的'繁華景象。

  3.第3段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清明上河圖》比喻為“一部樂章”,把畫面開卷處比喻為慢板、柔板,把畫面中段比喻為快板、緊板,把后段比喻為尾聲,形象生動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特點,引出下文對《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的說明。

  4.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內容,作者按什么說明順序進行介紹的?

  文章有提示語:畫面開卷處汴京近郊風光——畫面中段是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后段描寫汴梁市區(qū)的街道。由此可見作者按空間順序進行說明。

  5.畫面開卷處汴京近郊風光描繪了哪些景象?按什么順序說明?

  疏林薄霧中趕集的鄉(xiāng)人,岔道上踏青的權貴,近處小路上騎驢的行旅。按由遠到近的空間順序說明。

  6.在說明畫面中段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時,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倥e例子。以“巨大的漕船”“宏敞的拱橋”“準備駛過拱橋的巨大的漕船”三個事物為例,具體生動地說明了畫面中段的景象。

  ②打比方。說明“宏敞的拱橋”時,說它“結構精美,宛如飛虹”,形象地說明了拱橋的形態(tài)和氣勢。

 、勰蠲。對“準備駛過拱橋的巨大的漕船”的細節(jié)描繪,形象地再現(xiàn)了畫面內容,使讀者如同看見了畫作一般。

  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介紹了畫面的內容,突出了畫面的特點,給人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7.文中從哪幾方面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價值?

  (1)藝術價值: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動。

  (2)史學價值:是寫實性很強的作品,畫中豐富的內容,有著文字無法取代的歷史價值,為12世紀中期中國城市生活狀況留下重要的形象資料。

  (1)抓住特征介紹事物。本文介紹的是一幅畫作,作者緊扣《清明上河圖》的特征“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活,寫實性很強”進行說明。

  (2)語言準確,說明生動。文中有準確的說明,如“絹本、設色,縱25.5厘米,橫525厘米”準確地介紹了畫的材質、畫的大小。有生動的說明,“巨大的漕船,舳艫相接,忙碌的船工從停泊在河邊的糧船上卸下沉重的糧包,纖夫們拖著船逆水行駛”生動地描述了畫面的內容,讓讀者似乎看到了畫圖,突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特點。

  夢回繁華說明對象 《清明上河圖》特征①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②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③段落清晰,結構嚴謹④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動⑤寫實性很強說明方法 舉例子 打比方語言特點 準確 生動作者情感 贊嘆 自豪

  在《夢回繁華》的教學設計中,我摒棄舊傳統(tǒng)“串講”教學模式。設計“課前積累——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自由式閱讀——合作式解讀——探究式拓展”五大環(huán)節(jié)。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自感、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先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再指導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讓學生找出文章的說明對象:《清明上河圖》,再在文中找出說明《清明上河圖》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細閱讀課文,探究文章如何突出說明對象的特征。我想:學生如果能夠找出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說明的特征和說明的順序。于是,我引導學生找出4段中能標識文章結構層次的詞語,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學生一下子就找出來了,真讓我為之一振。再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在此基礎上歸納了本段的說明順序。再指導學生選段朗誦,充分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學效果好。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jù)的材料,確定中心,展開合理想象,續(xù)寫文章。

  2、感受老師耐心教育,同學互相鼓勵,下決心學好功課的進取心。

  教學重難點:確定中心,展開合理想象。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出示題目,說說“疑”字為何義?(懷疑)

  2、根據(jù)這題目,如果你是讀者,你最想了解什么問題?(誰懷疑誰?為什么懷疑他?結果如何?)對,這也是我們這文章所要寫的一些重要內容。不過光清楚了這些內容還是不夠的,文章必須要有一定的中心,那這文章的中心又是什么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學習文章

  1、讀習作要求。

  2、說說這次的要求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哪一點?(根據(jù)材料,確定中心,合理想象,以《紙團疑云》為題續(xù)寫文章。

  3、說說什么叫“續(xù)寫”?(就是把給你的材料繼續(xù)寫下去,使文章意思完整。)

  4、讀習作提示。

  說說“續(xù)寫”有什么要求?(先要仔細閱讀的材料,正解理解意思,再要合理想象)

  三、理解材料,展開想象

  1、指名讀材料,其他學生思考:這個材料主要說了一個什么意思?(王力同學在考試時,手中正捏著一個紙團,引起了老師的`懷疑的一件事情。)

  2、由于懷疑,夏老師一定會拿過紙團看的,那么紙團會寫些什么內容呢?同學展開討論:

  1)紙團上寫了什么內容?

  2)紙團從哪兒來的?

  3、反饋:

  1)作弊答案,自己寫的;

  2)作弊答案,別人寫的

  3)激勵的話,自己寫的

  4)激勵的話,別人寫的

  4、討論:

  1)老師看到作弊答案,會怎么說,怎么做?

  2)老師看到激勵的話,又會怎么說,怎么做?

  :剛才,我們展開了想象,想出了紙團的來歷以及老師對紙團的態(tài)度,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一切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都記下來,那文章會顯得很亂,因此,我們要確定一個中心,然后根據(jù)這一中心,選擇有關的材料。

  四、選擇材料

  1、出示三個中心:

  1)贊揚老師的耐心教育。

  2)贊揚同學的真誠互助。

  3)反映后進同學下決心學好數(shù)學的上進心。

  2、你認為針對以上中心,應該選擇哪些材料?同學討論互說。

  并說說為什么?

  3、開拓思路:當然,如果要更好地反映中心,在文章的地點上不應有很多的限制,開頭寫的是在課堂上,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可以把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移到課堂之外,如在老師辦公室;在走廊上;在放學路上;對人物的描寫上就注重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

  五、開始,教師巡視。

  六、選好、中、差的三文章,進行講評。

  第二課時:修改,并抄寫到本上。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三、六自然段。(重點)

  2、指導看圖,描述迪拜風光。

  3、理解新詞,能用課文中的詞句描述沙漠環(huán)境,說出阿聯(lián)酋人民是怎樣在沙漠中建設出綠洲的。(重點)

  4、知道阿聯(lián)酋人民是怎樣在沙漠中建設出綠洲的,認識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懂得要愛護綠色植物。

  二、教學過程:

 。ㄒ唬┝私饩G洲、沙漠,引發(fā)疑問: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引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沙漠中的綠洲指的是哪個國家?

  3、阿聯(lián)酋到處——(引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音樂

 。ǘ┏鍪径喾鶊D(配樂):這里的環(huán)境如何?(板書:良好、綠樹成陰、鮮花遍地)

  1、出示課文的題頭圖。

  2、站在迪拜接頭,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兩句話說說。

  (1)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說:街道、草坪、高樓、公園

 。2)指名連起來按方位順序說。

  3、如此良好的環(huán)境,如此美麗的綠洲,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建設出來的?(板書:惡劣)

  (1)理解詞意。

 。2)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些詞語或句子來說明?

  (3)交流:引導學生用文中詞語說話:這里的水______,這里的土_____,這里幾乎是塊______。(可出示圖片,理解咸而板結和不毛之地)(板書:咸而板結、不毛之地)

 。4)出示句子,(原來……不毛之地)指導朗讀。

  4、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壤、水和空氣。這里的土、水不適宜種植。那么。阿聯(lián)酋人民是怎樣在沙漠中建設出星羅棋布的綠洲呢?

 。ㄈ⿲W習第三自然段,體會辛勤培植。

  1、還是請同學們讀第三自然段,用“——”劃出寫阿聯(lián)酋人民行動的句子。

  2、交流:生讀句子,出示文字。

 。1)找找,這段文字中表示人們動作的詞語。

 。2)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3、理解并說話:這里的水________,他們__________。這里的土________,他們___________。這里幾乎是塊____________,他們_________。

  4、你有什么感受? (克服艱苦困難的決心很大)

  5、練習朗讀,齊讀。

  阿聯(lián)酋人們花費了人力、物力來培植花草,(板書:辛勤培植)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訴我們——引讀開頭一句。(可適當添加花費代價的資料)

  (四)學習四—六自然段,體會精心侍弄。

  1、過渡:花草在辛勤培植之后,還需要精心侍弄。(板書精心侍弄)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四—六自然段,想想:阿聯(lián)酋人民在干什么?

  2、交流:澆水

  (1)“地下不是有自來水管,還需要澆水?”

 。2)情景:你們是花草樹木,一天下來,身上落上了許多的灰塵,加上風沙,現(xiàn)在你最想干什么?我就是園林工人,“撲——撲”(教師作澆水的'動作)。雨霧從空中灑下來,你們的身上淋的干干凈凈。

  (3)采訪這朵小花,你感到怎樣?所以你開得——?(小樹,小草)

  3、出示“霎時……”指導讀出高興的心情。

  4、園林工人為什么也笑了呀?(體會他的自豪)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珍惜、愛護。

  1、綠洲的形成,離不開阿聯(lián)酋人民的辛勤培植,離不開園林工人的精心侍弄,更與每一個人分不開。

  2、讀讀第二自然段,概括:珍惜、愛護

  3、齊讀有關句子。

  (六)總結。

  1、阿聯(lián)酋人民為什么會如此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來之不易,環(huán)境的重要)

  2、出示: 正是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

 。1)說話:有了這些綠樹和鮮花,沙漠中的人們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用“有了……才……”說話。(提示:看到、聞到、聽到、呼吸到、心情……)

 。2)齊讀: 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

  3、(音樂)阿聯(lián)酋人們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才能辛勤培育、精心侍弄、珍惜愛護每一棵花草樹木,才能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綠色奇跡。

  4、每次學完課文,我們總有許多感受,學完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呢?(可以是對阿聯(lián)酋人們,可以是對自己)

  5、讓我們永遠記住阿拉伯朋友說的這句話,(再讀)。讓我們與綠樹、鮮花和小草為伴,生活更美好。

  (七)板書:

  19、沙漠中的綠洲

 。◥毫樱 (良好)

  咸而板結 綠樹成陰

  不毛之地陽 鮮花遍地

  辛勤培植

  精心侍弄

  珍惜愛護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構想】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講授此課時,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說明文在說明事物的時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為了更好地說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特征,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動順序為主,以紀念碑的方位順序為輔的組織材料的方法。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把握說明的順序,對文章作整體的把握。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文的語言。

  講授此課時,我拋棄傳統(tǒng)的細致講解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先對課文作整體把握后,設計了幾個有趣的小組活動;在小組活動的開展中,把握說明文的特點。最后共同分析語言特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相結合說明事物的方法。

  2、讓學生領悟說明文的特點。

  3、學習在說明中運用描寫的方法。

  4、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使學生了解中國革命的艱苦歷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輝業(yè)績,激勵學生繼承先烈未竟的事業(yè)、奮勇向前。

  [教學重難點]

  學習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相結合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安排]兩課時

  觀看圖片;感知課文;設計活動;共同分析。

  [教學步驟]

  學生介紹紀念碑。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特色。體會語言特點。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查找資料,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相關情況作一定的了解,加深認識,并學會整理中心資料。)

  一、導入

  1、放映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不同角度攝影的圖片,可以幫助學生對紀念碑的外觀、基本構成作了解。)

  2、請一位同學看著圖片介紹紀念碑。

  3、先不作評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也是說明、介紹紀念碑的,請同學們大聲地讀課文,看看作者在說明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二、整體把握課文

  讀完課文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由暢談。

  (可以互相補充,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方位詞的使用,說明時抓住事物的特征,語言飽含情感等,教師適時做總結。教學中注重學生自己的思考和認識并充分地肯定學生。)

  三、分小組設計活動

  1、學生當導游,介紹瞻仰的路線及瞻仰順序。

  (學生活動:畫方位詞;可以讓多名學生嘗試,互相補充;其他學生總結說明順序。)

  路線:(按由遠而近,直到離開的行蹤寫)越過(廣場)一踏著(石道)一踏上(臺階)一到了(平臺)一走下(臺階)一離開(紀念碑)。

  空間順序:(由下而上介紹紀念碑)臺階——平臺——(大小碑座)——碑身——東西兩側上部——碑頂。

  方位順序和時間順序相結合。(介紹lO幅浮雕)

  東—一南——西(1839年——解放戰(zhàn)爭)

  第二課時

  (繼續(xù)進行活動安排)

  2、看著浮雕圖片,學生當革命史跡的講解員。

  結合課文內容,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出來。

  總結:說明文中記敘、描寫的作用。介紹lO幅浮雕時,將每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人、時、地、事等記敘因素交代明白?傊,在說明文中運用記敘和說明,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3、作為普通的瞻仰者,說說紀念碑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先說特征:

  巍峨——高達37、94米,有10層樓那么高

  雄偉——它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

  莊嚴——紀念碑是用……一砌成的,它象征……

  裝飾花紋象征……

  8個大花圈,這些花朵象征……

  次說感受: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句子。瞻仰前的心情——萬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開頭一段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總體特點:巍峨、雄偉、莊嚴;結尾一段概括了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意義:再現(xiàn)了新中國的“艱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輝業(yè)績”,中國人民付出的“巨大代價”。

  (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富有個性化,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充分施展學生的才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

  四、師生共同總結說明文的語言準確性的特點

  (本文的語言很精練準確,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領悟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如:“落成”、“瞻仰”、“巍峨”怎樣講?不用“落成”,而用“建成”、“造好”,不用“瞻仰”,而用“參觀”,行不行?

  (“落成”,含有莊重、慶賀的意味。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興建,意義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造好”等一般性字眼,就無法表現(xiàn)作者的崇敬心情!罢把觥保瑧阎缇吹男那檠鐾,用它比用“參觀”這一類字眼貼切、莊重得多。這種“懷著萬分崇敬的心情”,是貫穿全篇的。因此,這一節(jié)起了總起全文的作用。)

  又如:“10塊漢白玉的大浮雕,鑲嵌在大碑座的四周。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長40、68米!边@些句子用數(shù)字準確地描述了浮雕的高大壯觀。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本文的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

  1、導入激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欣賞圖片,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學生的看圖介紹,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性。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輕松愉陜地學習。

  2、小組活動設計,增添課堂魅力。

  我精心設計了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學生當導游、講解員,充當瞻仰者的身份,允許多名學生參與其中,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而下面的學生也有事可干,他們可隨時補充、糾正并總結。這樣讓他們真正感覺自己是學習的主體。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園地教案12-16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精品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