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郊游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郊游教案及教學反思1
教材分析:
《郊游》是一首曲調流暢、輕快從容的臺灣兒童歌謠。歌曲為2/4拍,全曲分3個樂句,第1、3樂句比較緊湊,生動地描述了小朋友結伴郊游的喜悅心情。第2句節(jié)奏比較舒展表現(xiàn)了大自然美麗的景色。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在充分了解歌曲旋律和節(jié)奏特點的基礎上,運用打擊樂器,表達自己對樂曲內在的感受,鼓勵幼兒在欣賞體驗敲敲打打中感受游玩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對春游的渴望和喜歡春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yōu)美、歡快的旋律,能根據(jù)圖譜和同伴合作演奏歌曲。
2.能根據(jù)歌曲情緒變化創(chuàng)編動作選擇配器。
3.在敲敲打打中感受郊游的快樂。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指導幼兒學唱歌曲《郊游》,《幼兒素質發(fā)展課程·音樂》CD。
2.打擊樂器(鈴鼓碰鈴、響板、木魚)幼兒人手1件歌曲《郊游》的節(jié)奏譜,兩種顏色的水彩筆各1支,樂器圖示卡片1套。
活動建議:
1.帶領幼兒演唱歌曲《郊游》,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郊游》,用聲音和表情表現(xiàn)3個樂句的不同情緒。
2.啟發(fā)幼兒邊演唱邊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xiàn)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1)提問: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第1、3樂句歡快的旋律?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第2樂句優(yōu)美的旋律?
(2)鼓勵幼兒聽音樂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進行梳理、提升。
(3)請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用拍手、挽花等動作進行表現(xiàn)。
3.師幼兒共同討論配器方案,感受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
(1)提問:歌曲第13樂句是表現(xiàn)郊游的歡快心情的,你想用什么樂器演奏?
歌曲第2樂句是優(yōu)美、抒情的,可以用什么樂器演奏?
(2)請幼兒自選樂器,自主探究
(3)組織幼兒交流、分享,教師用樂器圖示卡片幫助幼兒記錄配器方案。
4.幼兒看圖譜完整演奏,根據(jù)圖譜與同伴合作演奏。
(1)引導幼兒觀察圖譜,自主選擇樂器,分組進行練習。
(2)引導幼兒跟隨音樂完整演奏,討論怎樣才能演奏得更整齊。
(3)鼓勵幼兒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節(jié)奏感強的幼兒當指揮,帶領幼兒邊演唱歌曲邊演奏樂器,表現(xiàn)出歌曲歡快、優(yōu)美的情緒,體驗和同伴合作演奏的樂趣。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音樂表現(xiàn)區(qū)嘗試其他不同的配器方案。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是一個歌唱活動!督加巍愤@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它是ABA結構,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活潑歡快,中間第二段比較柔和,唱了郊游的風景;顒娱_始我以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說說郊游地的風景,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我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從而引出第二段歌詞。接著我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詞。歌詞理解后,讓幼兒通過聽教師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鋼琴伴奏,一句句學習歌唱。等唱了兩到三遍后請幼兒編動作,邊表演邊唱,這樣比較能幫助幼兒記住歌詞。雖然大多數(shù)幼兒能大概將歌曲唱出來,但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覺得興趣缺缺;而且后面邊表演邊唱,孩子們會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輕,應該在幼兒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再加動作比較好。
郊游教案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2.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1、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上次我們去郊外郊游嗎?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和好朋友手拉著手一起去郊游,還記得你看到了什么嗎?請你說一說。
幼:金黃的稻子,綠綠的青菜,長長的小河......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哦!
2、最近也有兩個小朋友去郊游了,他們還把去郊游時發(fā)生的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教師清唱《郊游》,帶領幼兒熟悉歌詞。
1、師:小朋友,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時開心嗎?他們是怎么去郊游的?(走著、拉著手去郊游的)(圖2)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呢?(師清唱第一段)他們是怎么去郊游的呢?一起看圖譜說一說。(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2、他們去郊游時,都看見了什么呢?(白云、陽光、青山綠水)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呢?老師邊唱暗示(白云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歌曲里唱到白云怎樣?(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讓我們連起來說說他們都看到了哪些景色吧!一起看圖譜說一說。
3、看到了這么美麗的景色,他們又接著向前郊游了,他們是怎么去郊游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把第三段說說吧!(幼兒一起說第三段)"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三、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ABA的結構。
1、教師邊指圖譜邊范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哇!多美的風景啊!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吧!請你聽聽看歌曲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請認真聽一聽哦!(師完整唱)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嗎?哪兩段是相同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相同)(圖5)
2、是一樣的嗎?是怎么唱的?大家試著試著唱唱第一段。
四、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中間部分,進一步理解熟悉歌詞。
1、師:那第二段是怎么唱的呢?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樣?(白云悠悠)陽光怎樣?。(陽光柔柔)青山、綠水又是怎么樣的'?(青山綠水一片錦繡)
2、好美的風景啊!讓我們一起來把這段唱唱吧!
3、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讓我們看著圖譜完整的來唱唱這首歌曲吧!
五、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發(fā)現(xiàn)并運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1.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歌曲的前后部分和中間部分唱的時候有什么不同感覺呀?(知道前后部分唱的有力,中間部分唱的抒情。)請仔細聽一聽噢!
師:唱第一段、第三段時,是什么感覺呀?要有力、跳躍的唱。
老師用一個尖角符號來表示這有力、跳躍的唱。
師:唱第二段時,是什么感覺呀?要抒情、柔柔的唱。
老師用波浪線來表示這抒情、柔柔的唱。
2.讓我們帶著感情再來完整唱一遍。
3.分小組接唱。男孩唱第一段,女孩唱第二段,一起唱第三段。
六、結束,師幼一起唱著歌曲《郊游》,去外面郊游!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是一個歌唱活動!督加巍愤@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它是ABA結構,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活潑歡快,中間第二段比較柔和,唱了郊游的風景;顒娱_始我以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說說郊游地的風景,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我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了下來,從而引出第二段歌詞。接著我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詞。歌詞理解后,讓幼兒通過聽教師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鋼琴伴奏,一句句學習歌唱。等唱了兩到三遍后請幼兒編動作,邊表演邊唱,這樣比較能幫助幼兒記住歌詞。雖然大多數(shù)幼兒能大概將歌曲唱出來,但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覺得興趣缺缺;而且后面邊表演邊唱,孩子們會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輕,應該在幼兒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再加動作比較好。
【郊游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郊游》教學反思03-15
郊游歌唱教學反思04-06
郊游音樂教學反思11-23
《郊游》教學反思15篇03-15
《郊游》教案06-10
小班教案《郊游》06-24
大班郊游教案03-06
數(shù)學郊游教案03-15
《郊游》中班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