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shù)教案

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4-01-21 16:40:19 教案

美術(shù)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shù)教案實用(10篇)

美術(shù)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秋游觀察,教幼兒用種子進行鑲嵌畫,表現(xiàn)出自己看到的印象最深的物體形象。

  2、發(fā)現(xiàn)自然材料美,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不同種類的種子,如黃豆、芝麻、黑豆等。

  2、教幼兒課前學習繪畫奶牛、樹葉、菊花等。

  3、操作紙、漿糊、勾線筆、棉簽、抹布。

  三、活動過程:

 。ㄒ唬┏鍪痉N子盒,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搖盒子,幼兒根據(jù)聲音,猜測盒子里是什么?(棋子,種子等)。

  2、小朋友想想看種子可以做什么呢?

  師小結(jié):小朋友剛才說了種子可以種,做粥等等,今天老師用種子做一個樣特別的東西,你們喊1-2-3把它請出來,好不好?

  (二)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作畫步驟。

  1、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幅圖和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呢?(平時用蠟筆涂顏色,這幅圖上鑲嵌著各種各樣的種子。)

  2、小朋友再來找找看,老師貼上去的種子有什么規(guī)律呢?(相鄰的部位貼得顏色不一樣。)

  3、小朋友剛才仔細地觀察了老現(xiàn)的圖畫,你們覺得漂亮不漂亮呀?那今天請你們也做一幅畫,用種子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4、小朋友用勾線筆把你想畫的東西畫好,因為這次要用種子來打扮你的畫,所以小朋友畫得時候要比平時畫得大一點,這樣種子才能貼上去。畫好后,可以按照先貼外面的輪廓,再貼里面部位的順序,用棉簽均勻地涂上漿湖,然后放上你要貼的種子,用小手輕輕一按,種子就貼上去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把其它的部位也貼上各種各樣的種子,這樣我們的畫就變得更漂亮了。(師邊講邊示范)

 。ㄈ⿴熃粠б螅變翰僮,師指導。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想一想秋游時,你看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樣東西是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秋天的落葉,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奶牛等,今天請你們把它畫下來,然后用桌上的種子把它打扮得既干凈又漂亮。

  注意:

  1、畫圖時要畫得大一點。

  2、涂漿糊時要涂得均勻一點,不能涂得太多。

  3、取種子時要相互謙讓。

  4、保持畫面干凈。操作完后把棉簽放在空盒子里,把漿糊的蓋子蓋好。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想想自己看到的印象 最深的一樣東西是么,想好后就把它畫出來。

  四、點評。

  選2-3幅畫點評:

  1、請幼兒介紹自己看到的印象最深的東西。

  2、構(gòu)圖大小是否合理。

  3、畫面是否干凈。

  4、是否表現(xiàn)出了物體形象。

  五、結(jié)束活動。

  請做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畫累累地放在后面的科學區(qū)時,讓老師和其他同伴一起欣賞,并認識你所用的種子。

美術(shù)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1、能用手指點畫,來表現(xiàn)大小不同的花朵。

  2、有認真繪畫并保持畫面整潔,干凈良好的習慣。

  二、教學準備:

  1、《幼兒畫冊》

  2、紅、綠兩種顏料

  三、教學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出示教師范畫。

  師:現(xiàn)在春天到了,草變綠了,花都開了,天氣變暖和了,老師這一幅美麗的圖畫,請小朋友和老師起欣賞一下。

  師:圖上有些什么?都有哪些顏色的花,草是什么顏色的?

  2、介紹手指點畫的方法。

 。1) 示范畫花

  師:你知道些花是用什么畫的?(二拇弟)今天老師就要教小朋友們用我們的“二拇弟”來畫花,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師:這里面幾片花瓣?它們都是怎么樣的(連在一起的)。

  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用手指畫花,教師給與一些評價。

  3、指導畫大小不同的花

  師:我們來看看,圖上的花長的一樣嗎?它們有的大有的小,那你知道大的花瓣怎么畫,小的花瓣怎么畫嗎?

  正確示范,得出結(jié)論,畫大花瓣,手指要用力按下去,畫小花只要輕輕點。

  4、幼兒親自操作畫花,教師交待規(guī)則并巡回指導

  師:下面請我們的小朋友來試試用指畫花,不過畫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能小心不要弄在自己的衣服上,畫完要擦手,不要弄花自己的操作紙。

  5、結(jié)束活動,點評幼兒作品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畫的花好不好看。

  對畫的好的.幼兒給以評價。

  五、教后反思: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經(jīng)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小班幼兒由于才開始接觸美術(shù),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xiàn)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了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借助很多工具來表現(xiàn),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jié)手指畫――《花兒真美麗》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首先活動一開始,我就進行了提問引起幼兒興趣,接著,我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范例的過程采用不同的情節(jié)引導幼兒觀察花的外形、花瓣的大小和顏色的變化,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順利地實現(xiàn)了教育目標。這一活動中,老師用了簡單的方法就將幼兒應該掌握的難點學會了,因此,我覺得在美術(shù)教學中,特別是針對年齡小的孩子 要單個輔導。

美術(shù)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噴刷畫活動的樂趣,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作。

  2..學習噴刷的技能,能獨立,有序,正確的使用工具。

  3.大膽使用顏色,注意色彩的和諧,提高美的鑒賞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顏料(每組若干),各種圖形的卡片若干,廢舊牙刷,小沙網(wǎng),畫紙,圍裙人手一個,示范畫若干。

  2.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活動室的墻壁。

  3.幼兒觀察、欣賞自己及其他小朋友的噴刷作品。

  三、活動過程:

  1.進入活動,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欣賞示范畫,說說其中的.內(nèi)容,及制作方法。

  2.請幼兒觀察和學習噴刷畫的制作方法。(展示多張噴刷畫及牙刷、小沙網(wǎng)等工具,并介紹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過程:首先用樹枝(花、草、卡片等輔助物)在白紙上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然后,用牙刷蘸上顏料,在小沙網(wǎng)上來回刷,把顏料刷在紙上。把紙晾干后,再取下樹枝,畫紙上就會留下噴刷畫的圖案。這樣,噴刷畫就制作完成了。

  3.老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引導幼兒自選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提醒幼兒刷完一種顏色要把牙刷放回空杯里,再用第二個刷,鼓勵幼兒嘗試多種顏色進行噴刷,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混合色。例:黃+紅=橙、黃+藍=綠、藍+紅=紫、等。

  4.展示、評價幼兒作品。(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幼兒互相評價。)

  5.活動結(jié)束。

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認知:感受音樂旋律、節(jié)奏的律動起伏,欣賞與歌曲匹配的畫面,激活感覺聯(lián)通,讓學生明白對音樂的感覺可以用色彩與線條來表現(xiàn)。

  2、能力:能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聽歌曲的感受。能用簡單話語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3、情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感悟音樂、文學與美術(shù)的聯(lián)系,重視自我感受和表現(xiàn)。

  重點難點

  激發(fā)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熱情,能聽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并注意視覺聽覺的`協(xié)調(diào)運動。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l、繪畫

  播放克萊德曼鋼琴曲(乒乓之歌)與兒童歌曲《表情歌》多媒體選段不同旋律與節(jié)奏自然銜接的音樂,學生聽并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隨著音樂做律動。學生可選擇—種顏色蘸在手上,在專門的墻壁上或大張紙上隨音樂的旋律涂抹作畫(畫完后,用濕布把手擦干凈)。

  2、回味

  讓學生相互說說在作畫時的感受,如:聽音樂作畫時的心情。手觸摸顏料時的感覺,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時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速度、力度影響了線條的粗細、長短、轉(zhuǎn)折等的變化)。

  學生以嘗試表現(xiàn)的方式體驗音樂和美術(shù)相交融活動的感覺。才會急切地投入到綜合學習的活動中來。

  二、綜合學習活動

  1、觀看課件配樂的抽象、具象圖畫:優(yōu)美的歌曲運用平緩的線條,調(diào)和色彩來表現(xiàn);顫姷母枨\用起伏的線條、對比色彩來表現(xiàn)。

  2、播放貼近兒童生活的歌曲,讓學生聽一聽并隨著歌曲齊唱。

  3、請喜歡舞蹈的學生上臺挑選彩帶或彩球,根據(jù)歌曲運用色彩配合律動即興表演。

  4、欣賞與歌曲匹配的畫面,并請學生想象歌詞大意。用簡單富有感情的語言描繪場景。通過學習活動,激活音樂、文學與美術(shù)的感覺聯(lián)通,明白音樂的感覺可以用色彩線條來表現(xiàn)。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聽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聽覺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風、鳥叫、車鳴、敲擊聲、運動聲。兒童歌曲(《大自然的聲音》、《小月亮》的聽聲音與聽曲子聽歌詞自然而流暢地銜接起來播放,學生傾聽。選擇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現(xiàn)的繪畫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表現(xiàn)工具不限,如用彩筆進行具象表達;用毛筆、水彩、油畫棒進行抽象表達。

  四、學習活動評價

  自評與互評都參考下列條件:

  1、自己是否對本次學習感興趣

  2、是否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3、自己是怎樣理解音樂。并能否大膽地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聽歌曲的感受。

  4、在體驗練習及創(chuàng)造時有無注意清潔?

  5、是否與同學和睦相處,不發(fā)生沖突?

  6、能否發(fā)現(xiàn)自己或別人在學習以及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優(yōu)缺點?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會更好?

  五、學習遷移

  出示—些繪畫作品,讓學生聯(lián)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樣表達對音樂美術(shù)的感受,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綜合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畫家和小朋友的畫再次證明。音樂和美術(shù)是相通的。

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1.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根據(jù)手的外形大膽想象,繪畫。

  活動準備:1.繪畫材料:圖畫紙,勾線筆。

  2.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游戲,豐富幼兒的想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猜謎將活動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兩課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能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二、基本部分

  1.看看、說說自己的手

  師:伸出自己的手,仔細觀察自己的手,說說自己的手的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

  如:10個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稱。

  2.游戲“小手變變變”

  組織幼兒做“手指游戲“和“小手變變變”,引導幼兒用手做出各種造型,并啟發(fā)他們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與別人的不一樣。

  3.學習繪畫(引導幼兒欣賞“小手變變變”作品,并在手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活動)

 。1)組織幼兒進行“手的聯(lián)想畫”圖片欣賞。

  (2)指導幼兒用勾線筆沿手的邊緣描畫(可擺放不同的手形)。

  (3)引導幼兒在此基礎上想象、添畫。適當做一些示范。

 。4)指導個別幼兒進行繪畫。

  4.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師:小朋友們畫得都不錯,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來介紹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

  請畫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介紹作品。鼓勵模仿老師作品的小朋友。幫助畫的有所欠缺的幼兒學習應該怎么畫。欣賞每個小朋友的作品。

  三、結(jié)束部分

  師:今天,小朋友們的小手畫得都不錯,希望你們以后要愛護小手,讓我們的小手更加的健康靈巧!

美術(shù)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認識與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歡的動物,進一步掌握做泥塑過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與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動物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認知體驗

  1 、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么特征? 2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guān)動物的影片。教師板書課題: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捏泥動物

  三、表現(xiàn)

  1、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小組合作探討制作的過程:

 、贅(gòu)思你要作什么動物

 、谟媚蟆⑷喾椒ㄗ鰟游锏纳眢w與頭部

 、凵蟿游锏募毑刻卣,加上裝飾,使動物更生動

  師:大家能動腦總結(jié)做動物的步驟,一年級我們學過什么方法來做食品? 3 、復習舊知識:搓、捏、壓、粘、卷、揉等技能

  教師用較快的速度示范動物的制作過程與方法

  四、創(chuàng)作體驗:展示作業(yè)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歡的動物,與小組成員合作

  完成小小動物園。教師巡視指導鼓勵。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小小動物園。請小組代表手拿著作品上臺表演。

  六、回味體驗,課外延伸。師生總結(jié)全課,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我們?nèi)祟愊⑾⑾嚓P(guān),大家都要關(guān)心自然,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huán)境。

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一、 初步學習油水分離的知識,了解油水分離作品的特點,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二、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畫棒等繪畫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深色顏色顏料,水粉筆。

  2、白紙,鋪好報紙的桌子。

  3、油畫棒,已用白色油畫棒畫好的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以看魔術(shù)表演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們看看,我是誰啊?告訴你們,我是一個魔術(shù)師。我會變魔術(shù)!你們相信嗎?” “那你們先看看老師這是什么?”(白紙。)

  “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shù)師要開始變魔術(shù)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 師: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筆,蘸上顏料,在白紙上一涂,出現(xiàn)了一幅漂亮的畫。 師:怎么變出來的?”

  幼兒討論,猜測。

  師:其實神奇的不是老師這支筆,而是這張白紙。

  2、探討作畫方法。

  教師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畫棒。

  師:這支白色的油畫棒平時我們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們有了它,才能變魔術(shù)。 師:你們想畫個什么呢?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要求現(xiàn)場畫幾個圖形,請一個幼兒上來刷顏料,其他小朋友喊:變,變,變,魔術(shù)開始了。

  3.再次討論,尋找答案。

  教師小結(jié):白色的油畫棒畫在白色的紙上,看上去還是一張白紙,其實魔力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接下來,只要刷上顏料,畫過白色油畫棒的地方顏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圖畫就露出來了。 教師:這是為什么呢?(請出科學老師)

  活動準備:

  每人兩杯水、一點稀釋水粉顏料、一杯油、一根竹簽

  活動過程:

  A、 幼兒動手操作將水里倒進一點稀釋水粉顏料,水和稀釋水粉顏料會怎么樣? 師:桌子上有一杯水和稀釋水粉顏料,請小朋友將這兩樣物品倒在一起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ㄓ變翰僮,并能在操作后講述結(jié)果)

  師:恩,稀釋水粉顏料和水相融在一起啦!

  B、 幼兒猜想油和水倒在一起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并記錄。

  1、 油在水的上面2、油在水的下面3、油和水相融在一起

  C、 感知油和水相互傾倒后分離的現(xiàn)象

  1、 請你試一試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 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可以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記錄紙上!

  4、 小結(jié):不論油倒在水里還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們是分離的.不會相融在一起。

  D、通過操作感知油、水攪拌后分離的現(xiàn)象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攪拌時的現(xiàn)象和停止后的現(xiàn)象,并作記錄。

  用竹簽攪拌時是什么現(xiàn)象?停止后是什么現(xiàn)象?

  2、幼兒操作說出實驗結(jié)果。

  4.幼兒嘗試。

  你們想成為魔術(shù)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好了東西,請你們也來變一變。

  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shù)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shù)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顏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并注意引導幼兒豐富畫面。

  5.欣賞各自的作品。

  油水分離畫

  簡要介紹:

  油水分離畫,就是先讓幼兒進行簡單的繪畫,然后蠟筆進行了背景裝飾,接著將顏料刷在畫紙上。讓幼兒體會水油分離的繪畫效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知道水和油是不能融合的,也知道蠟筆是有油的成分的,而顏料中加的是水,所以用顏料刷背景后用蠟筆繪畫的地方就會顯現(xiàn)出來,而不會覆蓋。

  設計思路:

  孩子的繪畫處于涂鴉時期,因此要讓幼兒畫出規(guī)則的線條和圖案,只能增加孩子的繪畫難度和心理負擔。所以針對這一時期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就要用游戲的方式來提高他們參與的興趣。

  本活動就是通過讓幼兒自主繪畫的方式,來引起孩子用油畫棒、毛筆涂畫、涂色的興趣,并使幼兒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自己嘗試用油畫棒、毛筆操作。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初步接觸水油分離的畫法,但我們并不要求孩子知道和了解其科學道理,主要是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初步地探索欲望,為他們以后更好地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和條件。

  在整個涂畫過程中,幼兒用油畫棒和毛筆的涂畫方式也很自由, 我們不要求幼兒規(guī)范地去點畫線條式圖案,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涂畫。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盡量給孩子更大的自由度,為他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

美術(shù)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鳥羽毛的豐富和美麗,能在活動中大膽想象,通過添畫花紋圖案以及場景,創(chuàng)作出自己心中的"五彩鳥"圖

  2、進一步萌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有關(guān)各種鳥的連環(huán)圖)

  2、彩色蠟筆、記號筆、白紙人手一份,

  3、教師事先畫好的"手掌五彩鳥"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課件中的森林圖,聽聲音導入主題,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這是哪里呀?我們來聽聽在這片森林里有什么聲音。

  二、播放ppt課件中各種鳥的連環(huán)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鳥羽毛的豐富與美麗(孔雀,啄木鳥,貓頭鷹,八哥鳥等)

  師:那么森林里都有些什么鳥呢?我要考考小朋友,看你們?nèi)瞬徽J識它們。

  三、引出特殊的鳥-"手掌五彩鳥",并為幼兒講述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法以及注意點

  1、師:今天森林里飛來了一只漂亮的小鳥,可是其他小鳥都不認識它,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小朋友你們知道嗎?

  2、教師出示事先畫好的"手掌五彩鳥"

  師:請小朋友把小眼睛蒙起來三秒鐘,我們一起把這只漂亮的`小鳥請出來。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這樣的鳥嗎?請你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師:你們愿意把這只漂亮的小鳥畫一畫嗎?請你仔細看一看這只小鳥的翅膀和身體像什么?怎樣畫出來的?

  3、教師示范如何畫出手掌的輪廓線,并強調(diào)創(chuàng)作時的注意點和要求

  在紙張的適當位置將一個手掌放于白紙上,用記號筆沿著手掌畫輪廓線注意手掌不能移動

  添畫眼睛,討論鳥身和翅膀上的花紋圖案設計

  師:你準備怎么裝飾你自己的"五彩鳥",讓它看起來更漂亮呢?

  討論涂色時的注意點(盡量使用多種顏色,涂色時注意不涂到輪廓線以外)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場景

  四、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

美術(shù)教案 篇9

  1、興趣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我認為教師要根據(jù)時令和季節(jié)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孩子們?nèi)ビ^察、認識、體會生活中各種美好的東西,開闊他們的視野,以提高他們對繪畫的興趣以及認識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多看,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不僅能觀察單一的物體,還要引導其觀察物體的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guān)系。如在畫《活動中的小朋友》時,幼兒以某一處小朋友玩的情況為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但在豐富畫面時還要再畫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內(nèi)容更加豐富。

  2、創(chuàng)造愉悅、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

  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這些想法在幼兒頭腦中原本就沒有。如果成人不橫加干涉,我想他們會自己創(chuàng)作,自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從而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所以我們教師要正確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錯位”的現(xiàn)象。兒童作畫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小

  孩的耳朵畫成小動物的耳朵,鴨子長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細又長;白天時畫出個月亮……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成人往往無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糾正,但我覺得我們教師不應打斷幼兒的繪畫活動,急于糾正其繪畫內(nèi)容,應該在事后引導他去觀察、了解相關(guān)事物的特征,讓他們在生活中通過觀察、學習積累起豐富的科學知識。所以,面對兒童畫中的“出格”,我認為教師要多加鼓勵。

  3、幼兒繪畫活動中的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術(shù)活動中,把握好幼兒的“說”,對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在運用多種手段、媒體給孩子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孩子進行自由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時要給孩子有充分說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能說“不可能”、“這是不對的”等話語來否定孩子的想法,對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離奇古怪的想法,要給予肯定、鼓勵和贊賞。讓孩子感覺到這樣的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孩子養(yǎng)成發(fā)散性思維的習慣。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說,和旁邊小朋友說、小組說、以大家說的形式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同時也吸取別人的想像力。

  4、以開放的形式提問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幼兒

  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如在畫《手指造型想象畫》時,教師用手擺出幾種造型,然后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兒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穎有趣的提問,可使幼兒感到新鮮,促使他有興趣去探究,極大的調(diào)動他們投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5、教師不能忽略的一種繪畫形式——意愿畫

  意愿畫教學既能滿足幼兒表達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教師應把握好每一個教育的契機,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達到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講過《龜兔賽跑》的故事以后,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問我:“老師,小兔子真有這么笨嗎?他不會到終點時再睡覺嗎?”當時,我不知怎么解釋才好。后來我根據(jù)幼兒的這個提問,設計了一個意愿畫題目《龜兔的第二次賽跑》,讓幼兒展開想象,把龜兔第二次賽跑的過程和結(jié)果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結(jié)果,在這次的繪畫活動中,幼(來自::

美術(shù)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手印畫表現(xiàn)夏天的樹,用添畫描繪夏天的風景,用暖色表現(xiàn)炎熱、用冷色表現(xiàn)涼快。

  2、能根據(jù)自己對夏天的認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業(yè),體驗集體創(chuàng)造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相應變化。

  2、每組一張大圖畫紙,在適當位置畫好樹干。

  3、油畫棒、綠色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提問: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人們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樣才能涼快些?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xiàn)出夏天的炎熱?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

  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分組進行討論,交流自己小組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并選出一個幼兒發(fā)言。

  教師總結(jié):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襯衫、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xiàn)炎熱;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2、交代要求,引導作畫,師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每個小組來合作畫一幅畫。我們以前學過手印畫,想想我們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樹葉,我們今天用手涂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每個小組自己畫,先商量好畫什么內(nèi)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在合作畫中互相商量,真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并保持畫面清潔,集體完成任務。

  3、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

  展出幼兒作品。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活動延伸

  開展“西瓜品嘗會”或進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本堂課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在親自作畫時非常的高興,和同伴相互合作的很好,也很團結(jié),更是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提到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我認為只要一堂課滿足孩子的需求,完成了一堂課要達到的目標,那么也就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目的。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的教案11-08

美術(shù)教案02-20

《美術(shù)》教案02-17

《刷牙》美術(shù)教案06-28

鱷魚美術(shù)教案04-09

美術(shù)漫畫教案04-10

《小魚》美術(shù)教案04-10

小魚美術(shù)教案04-10

小雞美術(shù)教案04-10

《夢》美術(shù)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