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1、錄像: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lián)系醫(yī)生到園。
過程建議: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墒怯幸惶欤
鏡頭一:珊珊發(fā)現(xiàn)紐扣掉在地上了。
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里了,想嘗一嘗。
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
鏡頭四:珊珊看醫(yī)生,醫(y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么?
(2)師生共同小結(jié):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wèi)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jīng)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不能吃?”
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里?有幾顆?它們有什么用途?
。2)討論:紐扣掉了怎么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shè)立小盒子:發(fā)現(xiàn)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為孩子釘補紐扣。
3、建議家長經(jīng)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紐扣是否松脫。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2、懂得要與寵物保持距離,以免受到傷害。
【活動過程】
一、危險的鸚鵡。
1、這是誰呀?它長得怎么樣?(漂亮、神氣)
2、這是濤濤家養(yǎng)的鸚鵡,不僅長得漂亮,它還會說話呢。
3、這么漂亮的鸚鵡你們想要嗎?想摸摸嗎?有個小朋友她也來看鸚鵡了。
4、文文看見了鸚鵡,她的心里怎么樣?她想干什么?(摸摸鸚鵡)
5、可是這只鸚鵡怎么樣?
6、鸚鵡不理文文,文文是怎么做的?
7、這樣做好嗎?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請幼兒討論。)
8、你看到了什么?(文文被抓傷了)
9、是啊,文文因為隨便去碰鸚鵡,結(jié)果手被鸚鵡給抓傷了。
10、鸚鵡還有可能會傷害文文哪里?(眼睛、鼻子……)隨便去碰鸚鵡危險嗎?(危險)
二、其他危險的動物。
1、看,這里還有什么小動物?(小花狗、小貓、小羊),這些動物有什么危險?
2、你們家里有沒有養(yǎng)小動物?你喜歡和它玩嗎?你會摸摸它嗎?摸得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注意安全)寵物不喜歡我們摸的'時候能不能摸它呢?(不能),另外寵物身上還有細菌,我們摸完自己家的寵物要干什么?(洗手)
3、那陌生的寵物能不能隨便去親近它?(不能)以后可千萬不能隨便去接觸陌生的寵物喲。
小班教案 篇3
一. 設(shè)計意圖:
瓶子在幼兒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常?匆娪變罕孔印L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種各樣的瓶子玩游戲親睞有加。同時,我們把廢棄的各種瓶子用于游戲,可讓幼兒知道廢舊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從而增加幼兒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挖掘出瓶子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
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
4.知道廢舊物還可以用來玩游戲,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A: 幼兒已經(jīng)有過各種玩瓶子的經(jīng)驗。
B:學會演唱歌曲《大貓小貓》。
2. 教、學具準備:
A:各種透明瓶子人手一個,瓶子上貼1~4個圓點,瓶蓋、珠子若干:紙棍,系有皮筋的彩帶若干;自制房子2個。
B:背景音樂和歌曲磁帶《大貓小貓》。
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寶寶們,你們想不想跟著媽媽一起做游戲。
1.選瓶:幼兒選擇一個喜歡的瓶子做好朋友。
2.瓶子操:幼兒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
二.引導幼兒和瓶寶寶做各種游戲,啟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喂瓶寶寶吃豆(珠子)。
引導幼兒先正確點數(shù)瓶子上圓點的數(shù)量,然后根據(jù)圓點的數(shù)量往瓶子里投放相應(yīng)數(shù)量的豆子(珠子)。
2.蓋瓶蓋。
引導幼兒為瓶子選擇合適的瓶蓋蓋好,并通過彩色的瓶蓋認識一些基本的顏色。
3.瓶樂會。
鼓勵幼兒自由搖晃瓶子,初步感知用力的大小和聲音的大小的關(guān)系,嘗試用瓶子來演奏歌曲《大貓小貓》,提高幼兒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三.游戲活動 送瓶寶寶回家。
啟發(fā)幼兒想出各種送瓶寶寶回家的方法,并大膽地嘗試游戲,最后把瓶寶寶送回它們的家里。
活動小結(jié):
選擇的活動內(nèi)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整個活動游戲化,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易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美術(shù):小手帕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的進行折疊與粘貼活動。
2、養(yǎng)成愛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正方形畫報紙、實物小手帕若干條。
2、畫有手帕的正方形紙若干張;膠水、小花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欣賞各色各樣的花手帕,引起寶寶興趣。
師:看,今天,今天我們的教室漂亮嗎?
呀,這么多花手帕真好看,自己去看看,最喜歡哪一條?
教師示范對邊邊折,
寶寶學習折手帕,老師輔導。
引導幼兒給小手帕貼上美麗的花朵。
、俪鍪拘⊥谩?,這是誰呀?小兔開了一家手帕店,可是店里的'手帕被森林里的小動物買完了,它想請你們幫忙設(shè)計一條花手帕你們愿意嗎?
、诮處熓痉墩迟N花手帕。
③寶寶操作,教師輔導。
小結(jié)。
師:寶貝們,你們今天學會了折疊手帕,還幫助小兔做了那么多花手帕,真的好棒!
師:以后,我們用過手帕后都把手帕折疊的整整齊齊放在口袋里,做個愛整潔的好寶寶,好嗎?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宣傳畫,掌握一些問好的禮節(jié)。通過邊涂邊說的方式,讓幼兒宣傳自己的畫。在宣傳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見面問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
“問好”PPT圖片,點頭、握手、擁抱、再見的'添色范例畫、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宣傳畫“問好”,導入激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漂亮的畫,物品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
1、你能看懂畫面上是什么意思嗎?
2、怎么看出來的?
教師小結(jié):這是一幅宣傳畫,它可以告訴大家好朋友見面要問好,養(yǎng)成有禮貌的好習慣。
二、幼兒自制宣傳畫,掌握問好的各種方式。
1、“問好”除了說:“你好”外,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
2、引出點頭、握手、擁抱等問好的動作,教師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
3、請幼兒選擇圖片進行添畫,引導幼兒邊涂色邊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講述。(見面問好、點點頭、握握手、抱一抱)
4、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涂色邊講述。
5、可請畫的快的幼兒再涂一張。
三、展示交流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說畫面內(nèi)容。
2、請幼兒與同伴交流宣傳畫面內(nèi)容。
3、還可以向平行班的幼兒交流宣傳。
小班教案 篇6
目地要求
1、學習比較3個以內(nèi)的高矮,能區(qū)分最高和最矮,初步感知高矮是相對的。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高矮現(xiàn)象。
3、在生活中提高觀察能力。
準備
教具準備:準備高矮不同的小板凳。
學具準備:“會變得小丑”;積木若干,長度相同,寬度不同的長方形紙若干,固體膠。
內(nèi)容與指導
蒙氏數(shù)學:比較高矮
(一)預備活動:師幼互問好,走線,線上游戲:走走走。
集體活動:
。ǘ﹦(chuàng)設(shè)情境,有個物品了不起,天天喝小朋友在一起,它是小朋友的'小坐椅。小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
比較高矮。引導幼兒觀察一高一矮的兩個小板凳,說出那個高,那個矮?
小結(jié):小朋友。比較高矮時,要放在同一水平線上。
感知最高與最矮的。出示3把高矮不同的小板凳,讓幼兒辨認那個最高,那個最矮。
鞏固對最高和最矮的認識。
。ㄈ﹦(chuàng)設(shè)情境:小丑娃娃也要來比高矮啦。讓幼兒操作學具會變得小丑。
小結(ji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進行高矮的比較,比較高矮時,要看它和誰比,和比它高的物體比,它就矮了,和比他矮的物體比,它就顯高了。
(四)幼兒操作學具
。ㄎ澹┦帐皩W具,交流小結(jié)。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學習對話,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與記憶力。
3、懂得愛清潔、講衛(wèi)生、明白節(jié)約用水的道理。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沙箱、小動物圖卡、紙袋木偶、圖片(圖書)、錄音帶、語言操作盒、
三、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引出主題,讓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和故事里有誰。
設(shè)計提問:
。1)猜一猜故事里有誰?并逐一出示小動物圖卡(插在沙箱里)。
。2)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請幼兒帶著問題再次欣賞故事。(教師邊操作沙箱邊講故事)
3、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
4、帶著問題進行第三次故事的欣賞,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對話。(出示紙袋木偶等操作材料讓幼兒了解如何使用)
設(shè)計提問:
小豬第一次在路上碰到誰?(小白兔)它怎么對小白兔說的?(小白兔,我和你一塊玩好嗎?)
小白兔又怎么回答小豬的?(喲!是小豬,看你多臟!快去洗個澡吧,洗干凈了我再和你玩。)
小豬第二次在路上碰到誰?(小白鵝)它怎么對小白鵝說的?(小白鵝我和你一塊玩好嗎?)
小白鵝又怎么回答小豬的?(“喲!是小豬,看你多臟啊!快去洗個澡吧,洗干凈了我再和你玩!
最后小白鵝又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走,我?guī)愕胶舆吶ハ磦澡吧!”)
小豬洗干凈后大家都高興地說:“小豬變干凈了,我們一起玩吧!”
5、請幼兒帶上紙袋木偶跟著錄音機學講對話。
6、自由分組利用各類操作材料復習對話。
高水平:(沙箱操作材料)嘗試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和簡單對話。
中水平:(圖書或圖片)嘗試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和簡單對話。
低水平:(語言操作箱)復習簡單對話。
7、小結(jié):小豬改正了缺點,變成了一只講衛(wèi)生、愛干凈的小豬,你們高興嗎?小臟豬是怎么變干凈的?(用水洗干凈的)水的'用途真大。(讓幼兒明白地球上的干凈水源有限,更應(yīng)節(jié)約用水,不應(yīng)隨便浪費水。)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故事教學《小豬變干凈了》,孩子們很喜歡小豬這個形象,因此今天的故事教學充滿了樂趣。首先活動我制定了3條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簡短對話。
2、懂得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3、學習詞匯:洗澡、干凈。圍繞著這三條目標我設(shè)計了一下活動環(huán)節(jié):出示動畫軟件,引導幼兒認識小豬,而且小豬身上臟臟的。那么久可以引導孩子們展開想象“為什么小豬這么臟?”那么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充分調(diào)起孩子們的興趣。接著再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一次,再一步一步的設(shè)計提問,讓孩子們明白故事的人物對話,…在過程中我適時進行提出問題讓孩子們思索,并學習詞匯。接著再完整聽一遍PPT動畫視頻,這樣孩子們對于故事的掌握已經(jīng)有百分之八十了。本次活動的教育意義在于讓孩子們知道平時要注意衛(wèi)生、愛干凈。這樣就會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會來和你一起玩耍。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故事,同時對于故事的掌握也很不錯,并且也達到了所制定的目標。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內(nèi)容 小班音樂活動《找朋友》
重點領(lǐng)域 音樂
相關(guān)領(lǐng)域 語言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熟練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jù)歌詞大膽地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游戲地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難點:能在前兩節(jié)音樂處迅速找到好朋友。
活動準備 幼兒已學會歌曲。
活動過程:
一、 談?wù)勎业暮门笥选?/strong>
1、教師:“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誰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師:“怎樣讓別人知道你們是好朋友呢?”(引導幼兒之間用體態(tài)語言表達
和好朋友的友愛之情)。
二、復習歌曲《找朋友》。
1、教師彈奏音樂:“你們聽過這首歌嗎?它叫什么名字?”
2、幼兒演唱歌曲:“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唱給好朋友聽吧!”
3、幼兒邊拍手邊演唱。
三、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我們怎樣和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呢?”
2、教師:“你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間可以怎么表示?”
3、引導幼兒邊拍手邊找好朋友,在兩句唱完后要找到。
四、歌表演《找朋友》
1、教師和一幼兒表演《找朋友》。
2、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歌表演。
3、教師連續(xù)彈奏音樂,提醒幼兒交換舞伴表演。
延伸:1、在區(qū)角活動中讓幼兒繼續(xù)歌表演。
2、提供紅、綠小花讓幼兒佩帶尋找舞伴。
小班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做餅干,培養(yǎng)幼兒對泥工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2、復習常見的幾何圖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
3、感受色彩對比。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種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凸凹不平花紋的小玩具等)、幾何圖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圓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樸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的餅干。
2、吃點心時,讓幼兒吃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的餅干。
3、學習兒歌《餅干》。
教學步驟:
1、朗誦兒歌《餅干》。
2、小朋友朗誦得很好,你們喜歡吃餅干嗎?(喜歡);你們吃過一些什么形狀的餅干呢?(圓、方、三角、橢圓)老師逐一出示食物餅干;我們吃過的餅干上有沒有花紋呢?(有)今天我們就來學做餅干,好嗎?(好)
3、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a、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團一團,團成圓形;
b、把團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壓扁;
c、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歡的花紋;
d、用幾何圖形模具將橡皮泥切割下來,變成一塊圓形、方形或橢圓的餅干,將邊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這樣一塊餅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餅干放在盤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4、小朋友自己來學做餅干......。(放一點音樂)
5、請小朋友把做好的餅干放到中間的桌上來,讓大家都來參觀,比一比誰最能干,做得最好。
6、評講幼兒作品: a、從顏色上看:多漂亮的餅干呀!有紅色、綠色、藍色.......;
b、從形狀上看:這些餅干多美呀!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
c、從數(shù)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這么多的餅干,真棒!
7、品嘗餅干:你們覺得自己做的餅干好吃嗎?我們大家來嘗一嘗吧,你喜歡什么形狀,就拿什么形狀的餅干吃,嘗一嘗是不是香香的、甜甜的。(洗手、吃課前準備的餅干)
四、活動延伸:
將橡皮泥、印花工具、幾何模具放在活動區(qū),讓幼兒自己玩;老師也可準備一些小動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樣的方法做其它的東西,如;小鴨、小雞等。
五、 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看一看、嘗一嘗、做一做等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各種幾何圖形的模具,幫助幼兒完成作品的創(chuàng)作,幼兒做出的作品色彩鮮艷,圖案美觀,形狀各異,幼兒非常有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了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shù)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zhuǎn)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shù)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吃水果的不同方法(削、剝、切)。
2.喜歡動手操作。
活動準備:
1.木偶表演“猴寶寶去果園”。
2.蘋果、橘子、西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木偶表演“猴寶寶去果園”。
猴媽媽帶猴寶寶去果園玩,主人請猴寶寶吃水果,一只小猴將未削皮的蘋果往嘴里塞;一只小猴將未剝皮的橘子往嘴里塞;一只小猴將未切開的'西瓜往嘴里塞。猴媽媽看見了連忙說:“錯了,錯了”,接著就幫助了三只小猴,三只小猴高高興興地吃到了香香的水果。
2.討論:吃水果的方法。
?提問:猴寶寶吃水果錯在哪兒?應(yīng)該怎樣吃?(蘋果是削皮吃的,橘子是剝皮吃的,西瓜是切開吃的。)
3.幼兒動手試一試:吃水果。
幼兒自愿選擇水果,掌握正確吃水果的方法。
4.以兒歌《吃水果》的形式小結(jié)吃水果的方法。
活動建議:
1.在生活中,在成人(教師、家長)的保護下,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試一試用刀口不鋒利的水果刀。
2.隨著對水果種類認識的增多,讓幼兒根據(jù)兒歌仿編新兒歌。如“香蕉香蕉剝皮吃”。
評價:
能用正確的詞描述水果的吃法。如:削皮、剝皮等。
(附) 兒歌
吃水果
蘋果蘋果削皮吃,
橘子橘子剝皮吃,
西瓜西瓜切開吃,
莫忘吃前手洗凈,
人人都要講衛(wèi)生。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分享真快樂》03-15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