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2-01 07:30:07 教案

實用的小班教案(經(jīng)典)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小班教案(經(jīng)典)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物體下落現(xiàn)象感興趣。

  2、能初步感知物體下落時速度有快有慢。

  活動準備:

  1、幼兒游戲材料人手一套。

  2、教師演示用具一套。

  活動過程:

  1、出示各色紙寶寶,區(qū)分紅、黃、綠三色。

  2、幼兒探索,觀察各種紙寶寶下落的軌跡。

  3、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各種紙下落的軌跡。

  4、幼兒探索感知各種紙寶寶落下來時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師設(shè)疑:想一想各種紙寶寶落下來時一樣快嗎?

  6、幼兒探索感知各種紙落下來有快有慢。

  活動延伸:

  觀察其他物體下落的軌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生活中的觀察、摸等感官來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紙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紙是厚的'、薄的;有些紙是光滑的、粗糙的;還有些紙的顏色是不同的。在這里課前我讓幼兒收集了各種材料,以便讓幼兒們能夠更好的在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觀察。

  科學活動重在讓幼兒參與,而這堂課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xiàn)出來,我講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課堂紀律,而忽視了幼兒。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欣賞阿福等中國娃娃造型、色彩和圖案的基礎(chǔ)上,嘗試表現(xiàn)具有民族傳統(tǒng)特色的娃娃形象。

  2、嘗試用折疊的方法剪出左右對稱的人物形象。

  3、會用兩種色彩創(chuàng)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變化所帶來的美感。

  4、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阿福等民間娃娃形象。

  2、課件:阿福等具有民間特色的胖娃娃形象(作品和圖片)。

  3、剪刀,筆,油畫顏料,海綿球等。

  活動過程:

  1、回憶并講述自己看過的阿福的`外形特征。

  教師:你見過的阿福是什么樣的?頭是什么樣的?身體什么樣的?穿著什么樣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2、欣賞阿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

 。1)教師:你喜歡哪一個娃娃?他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姿勢?穿的是什么樣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

 。2)教師:這是中國的小朋友還是外國的?這是古代的小朋友還是現(xiàn)代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人們喜歡將古代的小朋友畫成這個樣子?

  3、探索娃娃的折、剪方法。

 。1)教師:看看娃娃的左半邊和右半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教師:猜一猜,娃娃可以怎么剪?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折好后的紙,開口對哪一邊?人物怎么畫?

  4、幼兒創(chuàng)作。

 。1)重點:人物的遣型和動作。

  (2)難點:半邊人物的設(shè)計。

  5、拓印。

  選擇自己喜歡的、比較喜慶的顏色拓印作品。

  6、展評幼兒作品,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嘗試用毛筆給剪紙作品染色。

  ☆區(qū)角活動展示各種民族娃娃的實物和圖片,幼兒欣賞、交流自己喜歡的民族娃娃形象、顏色和服裝。

  【反思】

  教師除了以提問題的形式幫助幼兒遷移已有的經(jīng)驗,還特別提示幼兒用邊折邊剪的方法處理臉部五官和四肢上的花紋,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引導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媽媽的簡單特征。

  活動準備:

  1、事先讓幼兒回家觀察媽媽

  2、請幼兒帶媽媽的或者全家的照片來幼兒園

  重點難點

  能用語言表達媽媽的簡單特征

  活動地點:

  活動室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介紹節(jié)日教師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提問幼兒:你回家觀察媽媽了嗎?她長得怎么樣?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頭發(fā)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說一說。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媽媽的'工作及職業(yè)。

  4、組織討論知道媽媽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wù),非常辛苦,應學會關(guān)心媽媽。引導幼兒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幫媽媽拿拖鞋,請媽媽喝水,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等。

  愛心提示:請幼兒仔細觀察媽媽一下,媽媽每天都為自己做了些什么?可以講給爸爸聽,請他幫忙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我主要是結(jié)合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讓幼兒知道是媽媽的節(jié)日,讓幼兒在理解歌詞的基礎(chǔ)上,請幼兒自己用動作進行創(chuàng)編加表演并體驗游戲樂趣,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請幼兒回家觀察媽媽在家里做家務(wù)的情形,對媽媽的辛苦有一定的了解,進而加深對媽媽的愛,更加的愛媽媽。

  在活動的最后,我請幼兒,想一句感謝媽媽的話,在媽媽來接的時候講給媽媽聽。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興趣很濃,而且對媽媽的感情更加深了。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排列的影響,準備感知3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

  2、通過看實物圖片數(shù)量,進行拍手游戲活動,鞏固對3以內(nèi)數(shù)量的感知。

  3、樂意進行操作活動,對跑組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小碗、茶杯、勺子各3個,小鴨、小兔、小貓各2個;小汽車、小槍、小皮球各1個。

  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一頁,人手一支筆。第四、五、六組,幼兒用書第二頁,剪下第5頁中的部分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參與“娃娃家”游戲,愉快地開始活動。

  教師:娃娃家的家具都沒有放整齊,爸爸媽媽們,我們把家具整理一下好嗎?

  幼兒分角色到娃娃家去整理家具,邊整理邊說一說這是什么家具。

  2、了解家具的作用。

  教師:你們娃娃家有些什么家具?你知道它們是用來干什么的嗎?

  幼兒介紹自己玩的娃娃家有什么家具及它們的用途。

  教師:你們自己家還有什么其它的家具?它們又可以用來干什么?

  幼兒大膽地介紹。

  3、初步懂得保護家具的'方法。

  教師:家具為我們提供了方便,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家具?

  幼兒自由地談一談,師生共同小結(jié)保護家具的方法:按照要求使用家具,不用筆在家具上亂涂畫,不用尖銳的東西敲打家具等。

小班教案 篇5

  畫氣球

  【教學目標】

  1、輔導孩子采用圓曲線畫氣球時,不要強調(diào)畫圓,應著重鼓勵孩子設(shè)計式樣新穎的氣球。

  2、深色仍采用勾線平滌,可換一種深色勾線。

  【教學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教師范畫。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逢年過節(jié),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隨風飄動,空中仿佛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小朋友沒有喜歡玩氣球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畫氣球。

  二、講解、示范。

  1、氣球由球體和拒球線組成,畫得扁一點歪一點都沒關(guān)系,只要注意畫幾個氣球時,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齊,球體上可隨意畫一些花紋圖案,讓氣球更漂亮。

  2、除這樣畫外,小朋友們還可以設(shè)一些形狀更有趣的.氣球,如熊貓氣球,小牛氣球,娃娃臉氣球等。

  3、畫好氣球再畫北景,先用曲線隨意畫出云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后在云形上端畫幾條曲線,表示云姑娘的劉海。

  三、幼兒作畫。

  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構(gòu)圖。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學會朗誦。

  2、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進行詩歌創(chuàng)遍。

  3、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及口語表達力,并敢于在眾人面前發(fā)言。

  4、理解詩歌內(nèi)容,初步學習有節(jié)奏地完整朗誦詩歌。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與詩歌內(nèi)容相符的電腦課件,白紙兩張,膠水,各種動植物 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請小畫家出場,出示電腦課件第一張 小畫家出場,有禮貌的和小朋友打招呼,并介紹自己的作品(朗誦一遍詩歌內(nèi)容)

  2、提問:小畫家都畫了什么,畫的'葉兒怎么樣,花兒怎么樣?小蜜蜂、小青蛙怎么叫? 豐富詞匯:青又青 紅又紅 嗡嗡嗡 呱呱呱

  3、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范頌,并請幼兒說一說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鞏固詩歌內(nèi)容。

  2)幼兒隨教師朗誦

  4、出示課件的第二個畫面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初步學習創(chuàng)編,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幼兒敢于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粘貼,一組繪畫。并將粘貼和繪畫的內(nèi)容與大家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大意。

  2. 通過聽故事和討論問題,初步了解故事中動物的主要特征。

  3. 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角色特點。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男孩手偶、多媒體《我想養(yǎng)動物》

  活動過程

  一.出示男孩手偶,他很想在家中飼養(yǎng)動物,請幼兒給他一些建議。

  二.多媒體《我想養(yǎng)動物》

  三.與幼兒討論:

  1.樂樂想養(yǎng)什么動物?(大象、長頸鹿、獅子、企鵝和老鼠。)

  2.為什么爸爸說不能在家里養(yǎng)大象?(自由回答。)

  3.為什么爸爸說不能在家里養(yǎng)長頸鹿?(自由回答。)

  4.為什么爸爸說不能在家里養(yǎng)獅子?(自由回答。)

  5.為什么不能在家里養(yǎng)企鵝?(自由回答。)

  6.為什么不能在家里養(yǎng)老鼠?(自由回答。)

  7.如果你是樂樂,你想在家里養(yǎng)什么動物?(自由回答。)

  四.與幼兒一起分角色復述故事,教師扮演樂樂,幼兒扮演爸爸.

  五.活動延伸

  你們家里有沒有養(yǎng)小動物,你怎樣照顧小動物的?

  活動反思:

  動物是孩子最喜愛的,所以孩子們對本節(jié)活動非常感興趣.在活動中能專心傾聽故事,并樂于積極回答問題。在討論為什么不能在家里飼養(yǎng)大象、長頸鹿、獅子、企鵝、老鼠的問題時,教師不要為幼兒提供統(tǒng)一答案。讓幼兒自由回答有利于調(diào)動幼兒對動物的已有經(jīng)驗,活躍幼兒的思維。對于沒有相關(guān)經(jīng)驗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動物的.外形特征,借助畫面來理解問題,也可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說一說這幾種動物的習性;對于不能清楚、完整表達的幼兒,教師可以做適當?shù)难a充和完善,豐富幼兒的詞匯。最后,教師可以對幼兒自由回答的結(jié)論進行小結(jié)。在角色表演環(huán)節(jié) 能復述簡單的句子,但個別幼兒語言有待加強。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