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4-02-02 09:13:29 教案

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酒缸是一種特色的具有民族文化的東西,讓孩子在美術活動中認識酒缸,了解酒缸的用途。

  活動目標

  1、大膽使用畫筆在酒缸上繪畫,感受繪畫的樂趣。

  2、能夠集中注意繪畫,畫出漂亮的酒缸。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酒缸,說出能在酒缸上作畫。

  難點:能用畫筆在大的物體上涂色作畫,并能玩己眼中的五彩酒缸。

  活動準備 顏料、畫筆、酒缸、酒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酒缸

  1、教師以變魔術的形式出示酒缸,知道這是什么嗎?這呀,是我們釀酒用的酒缸。

  2、你覺得酒缸還能用來做什么?

  3、我們來將酒缸變得更漂亮把!變成一個五彩的酒缸。

  二、漂亮的酒缸

  1、教師示范在酒缸上上涂色。(引導握筆姿勢)

  2、引導多種畫法。

  3、幼兒操作,嘗試在酒缸上涂色。

  三、欣賞、

  1、看看自己和朋友的'作品,說說你畫的是什么?

  2、將活動延伸到區(qū)域活動中,嘗試在酒瓶上玩色。

  活動反思 活動前期,先想到用小酒瓶完成個人作品,后來想到可以利用大酒缸進行以小組形式的活動,將小酒瓶延伸到區(qū)域活動中。在引導過程中我缺少對幼兒畫出形象物體的引導,作品呈現(xiàn)出來,看出只用顏料涂上了色,在之后的活動還應加強引導。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中鋒畫圓、側鋒染色的方法畫出向日葵的花盤。

  2、繼續(xù)運用點按的方法創(chuàng)作大面積的向日葵。

  3、在創(chuàng)作結束后,能將筆、調色盤等洗于凈,并放回指定位置。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向日葵。

  2、課件:有遠近變化的向日葵圖片多幅。

  3、大小不一的毛筆若干支,宣紙,黃、綠、褐等國畫顏料。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欣賞向日葵圖片,感受大面積的'向日葵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效果。

  教師:畫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花瓣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花蕊又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向日葵是黃顏色的,花蕊是褐色的,有的是綠色的)

  2、師幼共同討論創(chuàng)作方法。

  (1)教師:用什么顏色來畫向日葵?向日葵可以怎么畫?

  (2)基本畫法:用大白云中鋒勾線畫圓表示花盤,再染色;用筆肚朝花盤,同著花盤按一圈,畫出花瓣;用小勾線筆蘸濃墨點畫出花蕊。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4、集體欣賞、交流幼兒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變得斑斕起來。一些葉子被秋風吹落在墻角,草叢、路邊……給大地增添了色彩。一葉而知秋,孩子們眼里秋天會是怎樣的呢?帶大班的孩子拾落葉、看落葉、玩落葉,會有什么的發(fā)現(xiàn)和驚喜呢?孩子們通過親近自然而獲得感受和體驗又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呈現(xiàn)和表達?于是我們設計了以樹葉為主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會獲得更豐富的有關樹葉的感知經(jīng)驗,也會從情感上對秋天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幼兒還可以在科學、藝術領域獲得發(fā)展。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葉子的特征,發(fā)展想象和組合造型的能力。

  2.嘗試利用葉子的外形,用畫、剪、裝飾等方法粘貼出組合畫面。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

  1、重點:利用葉子的外形,用畫、剪、裝飾等方法粘貼出組合畫面。

  2、難點:根據(jù)葉子的外形進行想象和組合方法教學。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葉子。

  2.材料準備:鉛筆、彩筆、水粉顏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A4卡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萌發(fā)用葉子作畫的愿望

  1.播放課件《葉子的旅程》,重點引導幼兒觀賞葉子在什么地方變成了什么、是怎樣變形的`。

  2.交流討論,引發(fā)參與制作的愿望。

  3.提問:秋天到了,葉子寶寶離開樹媽媽去旅行,他們到過那些地方?變成了什么?你想不想也來幫助葉子寶寶去旅行呀?

  小結:小樹葉落到水里,小魚,把小樹葉當成傘。小樹葉落到岸邊,小螞蟻,把小樹葉當成運動場,跑步。小樹葉飄到空中,小燕子,把小樹葉當成信。

  真有趣,沒想到,小樹葉去了不同的地方,開始了有趣的旅行。

  二.觀察各種葉子的外形,進行想象并嘗試組合畫面

  1.觀察各種形狀顏色不同的葉子,說說這些葉子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啟發(fā)想象,用葉子把自己想到的情景拼擺出來,為下一步組合粘貼葉子畫作準備。

  提問:請你想想葉子寶寶還會到什么地方旅行,他們會看到什么?會變成什么?

  三.動手動腦進行想想粘貼,教師指導幫助

  1.自主選擇主題和材料,通過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拼擺出各種圖案或場景,組合粘貼在卡紙上,最后根據(jù)主題進行添畫,完善作品。

  2.提醒幼兒安全使用見到,及時幫助又困難的幼兒。

  四.展示并欣賞作品,分享制作經(jīng)驗

  1.將制作的葉子組合粘貼畫展示在秋季主題墻上,相互欣賞并評價。

  2.評選優(yōu)秀作品獎,請獲獎的幼兒介紹自己作品的內(nèi)容和制作過程。

  【活動反思】

  活動的亮點:在欣賞感受部分,我通過背景音樂和課件的有效結合,向幼兒展示散文,使他們在聽覺和視覺兩種感官的沖擊下,充分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不足之處:

  1、讓幼兒欣賞完散文之后,我直接讓他們說說散文中小動物們說的話,并沒有強調句式,導致后面的流程孩子對句式把握不是特別準,所以我應當考慮到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可以先舉一個例子或者再次欣賞一遍散文。

  2、在想象仿編環(huán)節(jié),還是有很多孩子的想象偏于實際,應該事先讓孩子們理解小動物們需要這片樹葉做些什么?讓他們明白不同動物有不同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再去想象仿編。

  3、最后的延伸環(huán)節(jié)相對于想象仿編環(huán)節(jié),層次遞進性不高,可以省略,然后夸大幼兒想象仿編的內(nèi)容?梢詾橛變簞(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或者提供不同的動物,給予幼兒充分選擇的空間,最后再配上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鼓勵幼兒仿編散文句式,使得散文更加優(yōu)美。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動物的習性,對食物鏈感興趣。

  2、嘗試在色紙上作畫,涂色用力、均勻,對使用色紙作畫產(chǎn)生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

  懂得動物和動物之間生存關系,對食物鏈感興趣

  難點:

  在色紙上進行作畫均勻地涂色

  關動物的習性,會畫貓頭鷹等夜間活動的動物

  料準備:

  已經(jīng)上好黑色的幼兒畫過的畫紙,油畫棒,范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讓幼兒體驗色紙畫的特征效果,引起幼兒作畫的愿望。

  1.“這幅畫與我們過去畫過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這樣的畫看上去有什么感覺?”

  3.解釋色紙的由來,讓幼兒體驗到廢物利用的好處,懂得要節(jié)約紙張。

  “這些畫紙都是你們以前用過的,老師在上面涂黑色,讓你們再來畫畫。這樣,一張紙我們可以用多次,減少了浪費!

  二、觀察畫面內(nèi)容,提問:

  月光下,黑夜中,動物們會在干什么?誰會在活動?誰又在休息?在活動的動物它們又是怎么活動的,和誰一起活動? (讓幼兒自由討論,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通過教師參與的.討論讓幼兒了解動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三、提出作畫要求

  大膽地畫出夜間活動的動物;色紙作畫時涂色要用力、均勻。

  四、幼兒練習

  教師邊巡視邊提醒幼兒作畫的要求,對于難以達到滿意效果的個別幼兒,可做個別示范。

  六、講評

  讓作者互相講講所畫的小動物在于什么。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搜集夜間活動的動物資料;在美工角中提供色彩不一的紙,供幼兒作畫,使幼兒嘗試不同的色紙作畫的效果。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月光下”是個范圍很廣的美術活動,基本上是讓幼兒自己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造。幼兒在作畫之前的自由討論中,了解了動物之間所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為后面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幼兒喜歡親近兔子等小動物,厭惡大灰狼和老虎等食肉動物,他們不了解食物鏈。本次活動能使幼兒知道食物鏈,動物中有肉食動物,有草食動物也有腐食動物,他們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沒有好壞之分。另外,選擇了幼兒用過的紙覆蓋上顏色來作為幼兒的作畫材料,從本次活動題材考慮選用了黑色——黑夜,這樣幼兒能夠理解,也能夠接受。當然,目的不僅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取得良好的畫面效果,而且也為了對幼兒進行節(jié)約紙張的教育?紤]到食物鏈和環(huán)境有關,節(jié)約用紙也和環(huán)境有關,兩者的結合是很不錯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效果分析

  從幼兒所作的20張作品中可看出,他們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展示了多種不同的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表明幼兒已懂得動物之間有著某種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不是人為可以破壞的,假如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所損壞,將對很多動物產(chǎn)生影響。在講評作品中通過幼兒自我介紹,進一步豐富了有關食物鏈的知識。色紙的運用,也提高了幼兒的作畫興趣。

美術教案 篇5

  一、欣賞討論

  1、什么是化妝舞會?

  2、我們來開個化妝舞會好嗎?

  3、你想怎樣打扮自己?

  4、出示范例:這種化妝方法好嗎?為什么?

  5、出示教師形象,討論用什么方法為老師化妝。

  二、創(chuàng)作要求

  每人為自己創(chuàng)作一個化妝舞會的形象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按興趣選擇服裝、頭飾等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

  3、選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

  四、游戲講評

  1、介紹自己的作品

  2、游戲:化妝舞會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著在輪廓線內(nèi)涂色,不涂到輪廓之外。

  2、認識幾種有黑白皮毛的動物,分辨它們身上黑色的不同部位和花紋。

  【活動準備】

  1、兩張畫面:(1)黑臉小白羊(2)黑臉小白羊和朋友們。

  2、小動物的圖片(在需要涂黑的地方留白)。

  3、黑色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議論

 。1)黑臉下白羊身上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

 。2)它找來的朋友身上哪些地方皮毛是黑色的,哪些地方的皮毛是白色的?

  學講詞匯:烏黑、雪白

  2、參與嘗試

  大熊貓來和黑臉小白羊做朋友。

 。1)觀察大熊貓身上哪些地方的皮毛還沒有涂成黑色:眼圈、耳朵和腿。

 。2)教師演示用黑色蠟筆在輪廓內(nèi)涂黑大熊貓的眼圈,涂得烏黑發(fā)亮,注意不要涂到雪白的皮毛上。

 。3)幼兒嘗試使用以上方法涂黑另一部分。

  要求:黑的皮毛要烏黑,白的皮毛要雪白。

  3、操作表現(xiàn)

 。1)每人任選一個動物圖片,思考他們的皮毛哪些地方是黑色的。

 。2)用黑色的蠟筆在輪廓內(nèi)涂色。

 。3)涂色時注意涂滿,不涂到輪廓外面。

  4、復數(shù)故事

  用自己的作品講一講《黑臉小白羊》的故事。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特別喜歡動物,所以這個活動他們很喜歡,因為感興趣,活動中參與度特別高,注意力也比較集中。涂顏色的時候,孩子們也非常認真和有耐心。我們班的'孩子對動物的認識只停留在動物表面化,而在我們生活中一些動物的皮毛具有特定的色彩——黑白兩色。本次活動就是讓幼兒認識黑白兩色皮毛的動物。歸納原有的經(jīng)驗,感受不同動物皮毛的共性,從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在最后操作過程中,我只要求幼兒給熊貓、奶牛和斑馬涂色,即小朋友只能依樣畫葫蘆,按教師提供的這三種動物的圖片來涂色,如果提供給幼兒的材料更寬泛(有熊貓、小貓、奶牛、斑馬、小豬、小兔、小狗),再提供記號筆、棉簽、黑色顏料和貼紙,讓幼兒自己發(fā)揮想象,給小動物們穿上各種各樣的黑白衣服,那么創(chuàng)造的空間會更大,幼兒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會更濃厚。本次活動設計的點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只限于黑白皮毛的動物,但涵蓋的面較廣,創(chuàng)設情景從黑臉小白羊不開心引出故事,尋找到其他黑白皮毛的動物,奶牛、斑馬、熊貓來做黑臉小白羊的好朋友,歸納出有許多動物的皮毛就只擁有黑白兩色。

  隨后讓小朋友想想還有那些黑白皮毛的動物(如斑點狗、黑白貓、黑白豬、黑白兔……),再讓幼兒去觀察黑白皮毛動物的皮毛有什么不一樣,即黑白的花紋不同,這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即讓幼兒明白,即使都是黑白兩色皮毛的動物,可身上的花紋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由此而引發(fā)幼兒對動物皮毛的關注和探索興趣,最后再讓幼兒動手操作,用黑色打扮黑白皮毛的動物。整個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活動的目的,激發(fā)幼兒親近動物,了解動物的情感,同時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2-20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3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04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精選)美術教案08-08

美術教案(精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