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2-03 08:52:31 教案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相關(guān)知識:

  大熊貓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內(nèi)八字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只,屬于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活動目標:

  1. 懂得到別人家做客時要有禮貌。

  2.能說出小白兔有禮貌,小黑熊沒禮貌的主要事例。

  活動準備:

  1.《熊貓的客人》課件。

  2.故事中的動物的頭飾 布置成熊貓家的背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熊貓圖片——設(shè)疑導入。

  出示熊貓圖片

  t:這是誰?今天熊貓要請好朋友到家里來做客,你們猜他會請誰?

  t:想想,會有誰到它這個家里去呢?我們來聽聽故事《熊貓的客人》是怎么說的!

  二、欣賞故事——分層解析,理解情節(jié)。

  1.聽故事第一段提問

  t:熊貓家來了誰?它們兩個誰有禮貌?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播放ppt1)

  2.引導幼兒說出小白兔有禮貌,小黑熊沒禮貌的主要事例。

  3.小結(jié):小白兔真有禮貌,小黑熊沒禮貌。

  t:那你喜歡小白兔還是小黑熊?為什么?

  4.聽第二段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t: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請小黑熊去你家做客嗎?為什么?

  三、完整欣賞故事

  1.跟著課件認真傾聽故事。

  2.學一學熊貓和小白兔之間有禮貌的對話。

  四、創(chuàng)編情節(jié)——遷移經(jīng)驗,發(fā)散思維。

  t: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請小黑熊去你家做客嗎?為什么?

  t:我們來請小朋友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來表演故事熊貓的客人。(老師給幼兒分角色表演做客的情節(jié)。)

  t:我們小朋友應(yīng)該向誰學習做有禮貌的`小客人?(幼兒自由說說)

  t:請一名小朋友來給大家說說如何做一名有禮貌的小客人。

  五、延伸

  1.討論:如果你去熊貓家做客,你會怎么做?

  2.t:現(xiàn)在我們也去熊貓家做客吧!

  附故事:熊貓的客人

  今天,熊貓請朋友來做客。 “篤篤篤”——誰來了,在輕輕的敲門?

  熊貓快門一看,是小白兔來了。小白兔說:“熊貓,你好!”熊貓說:“你好!請進來吧!請坐!

  熊貓端來一杯水,用兩只說捧著,說:“請喝水吧!”小白兔用兩只手捧著杯子,說:“謝謝!謝謝!”

  “嘭嘭嘭”——是誰來了,把門敲得這么響?熊貓開門一看,原來是小黑熊。

  熊貓搬過一把椅子,沒等他說請坐,小黑熊已經(jīng)坐在床上了。熊貓端來一杯水,對小黑熊說:“請喝水!”小黑熊看也不看,說:“我不喝我要搭積木!”熊貓說:“那我們一起搭小橋,好嗎?”

  小白兔說:“好”。

  小黑熊說:“不,我要自己搭房子!”它拿了很多積木,一塊一塊地往上堆,堆的很高。熊貓和小白兔只好用剩下的幾塊積木,一起搭小橋。

  “嘩啦”一聲,小黑熊搭得房子倒下來了,把熊貓和小白兔剛搭好的小橋也碰到了,小熊大笑起來了。小黑熊回家了。小白兔也要回家了,他對熊貓說:“熊貓,再見!明天請你到我家來玩!毙茇埜吲d地說:“我一定來!”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走過小黑熊的家門口,它想:“要不要也請小黑熊明天家里來玩呢?”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動物的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2、嘗試用肌體動作模仿動物的活動方式。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去動物園觀察動物。

  物質(zhì)準備:教育掛圖《領(lǐng)域活動·科學·動物的活動方式》,幼兒活動操作材料《送動物回家》,親子手冊《領(lǐng)域活動·誰會跑?》。

  活動過程:

  1、觀察掛圖。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說說掛圖上有哪些動物。

 。2)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上動物的活動方式,說說:掛圖上的動物都有哪些活動方式?哪些動物是用腳行走的?哪些動物只要是在天空飛行的?哪些動物是在水里游的?

  2、說說動物的活動方式。

 。1)引導幼兒說說動物有哪些活動的.方式。

 。2)教師結(jié)合掛圖,:小鳥有兩只腳,也能在地上行走,但主要是在空中飛行。河里的小魚只能在水里游;而鱷魚也有腳,既可以在水里游,也可以到岸上行走。猴子、老虎、兔子、斑馬都是靠腳來行走的。蛇是靠身上的鯪片與地面摩擦來行走的。動物們的活動方式多種多樣。

  3、送小動物回家。

 。1)引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送動物回家》,按照動物活動的方式將貼貼紙貼在合適的位置。

 。2)師幼。

  4、模仿游戲。

  引導幼兒玩模仿動物活動的游戲。

  玩法:幼兒模仿動物活動,邊做動作邊說:我是XX,我會飛(跑、跳、游)。

  引導幼兒放松,活動結(jié)束。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動物世界》的錄像或有關(guān)動物的圖片,供幼兒欣賞。

  2、家園共育:請家長到幼兒一起朗讀《誰會跑?》(參見親子手冊),并引導幼兒說說動物的活動方式。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毛線的特性,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體驗玩毛線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色毛線、水彩顏料、顏料盤、抹布、繪畫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

  1.漂亮的毛衣是用什么織起來的?

  2.出示各色毛線,請每個幼兒自選一至兩根。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lǐng)幼兒捏著毛線做運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變一變。

  1、引導幼兒將毛線隨意擺成各種形狀,說說它們像什么。

  2、幼兒互相欣賞毛線造型。

  三、畫一畫。

  1、幼兒欣賞教師毛線繪畫,產(chǎn)生繪畫欲望。

  2、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展示作品,請幼兒說說有關(guān)毛線跳舞的事。

小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低年級古詩教學應(yīng)該:“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這就從方法步驟(誦讀古詩,理解詩意)與培養(yǎng)目標(獲得情感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兩個互相聯(lián)系、螺旋上升的方面,為低年級古詩教學設(shè)定了階段性目標。我們的重點是培養(yǎng)讀詩興趣,理解詩中的詞句,體驗作者情感,培養(yǎng)學生語感。

  《回鄉(xiāng)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在老年回到家鄉(xiāng)后,感到時光飛逝而寫下的一首古詩。在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上,我是這樣做的:導入時,我給學生看了幾張生活中的實物照片,請同學們用自己知道的古詩來描述,由此喚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古詩的魅力。接著,我給學生讀詩的目標是:讀準字音。通過各種讀詩方式,指導學生把詩詞的字音讀準,中間插入認讀字卡的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把字音讀準。然后,再讀古詩,運用自學方法,理解詩意。在指導學生弄懂詩意時,我提供給學生三種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詩意的三種方法:可以邊讀詩邊看插圖,再思考;可以和參考書;還可以求助自己小組里的同學和老師。學生可以通過自讀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詩的意思。再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我加入配樂詩朗誦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指導學生感悟作者當時的情懷,感受詩句韻律的優(yōu)美。最后,我請同學們自己設(shè)計作業(yè),鞏固學生對古詩的學習和體驗,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本課的四個學會字。

  認識一個會認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誦讀課文。

  3、體驗作者重歸故里的情感;

  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CAI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在生活中運用古詩,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圖片:西塞山前飛白鷺;幾只游水的白鵝;一處壯觀的瀑布;一棵高大的柳樹。

  師:“大家能用學過的詩句來描繪我們看到的景象嗎?”(生背誦相關(guān)古詩詩句)

  師小結(jié):一句簡單的詩句就可以描繪出我們看到的景象,我們的生活中會經(jīng)常用到它們。

  2、讀題;“偶”字注音;再讀。

  3、板題、釋題:回鄉(xiāng)偶書(回到家鄉(xiāng),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寫下來。)

  設(shè)計意圖:通過看圖說詩句,讓古詩走向生活,啟發(fā)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古詩,明白學習古詩的作用、意義,感受古詩的魅力。

  二、初讀古詩,讀準生字詞。

  1、自由地大聲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生劃出生字,師出示字卡!巴瑢W們看看這些字詞讀準了沒有?”

  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齊讀

  3、指名讀字;師:“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4、同桌互相讀全詩:聽一聽字音讀準了沒有?

  5、指名讀,生評議。及時表揚。

  設(shè)計意圖:交給學生讀的目的,讓學生讀有所獲。

  三、再讀古詩,運用自學方法,品詞析句。

  1、說說哪些詞的意思你不懂,師作上記號。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辦呢?(生自由說)

  3、師幫助歸納:老師給大家三條求助方法:

  1〕看課文插圖,用心思考;

  2〕查學習古詩的工具書;

  3〕求助學習古詩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師。

  4、生開始自主學習,老師也和你們一起學習。

  5、指名說說自己的收獲,比比誰知道的最多。重點詞句教師板書。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方言。

  無改:沒有改變。鬢毛:鬢角的頭發(fā)。

  相識:互相認識。何處:什么地方,哪里。

  6、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每行詩的意思。

  7、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師:年少的時候,我背著行囊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學,可這一走就是幾十年呀,今天再回到思念已久的家鄉(xiāng)時,已是滿頭白發(fā)的老人了。來到了村口,看到了一群孩子,他們樂呵呵地圍著我問長問短,有的說:“老爺爺,您找誰呀?”有的問:“老爺爺,您從哪兒來呀?”我笑著看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他們哪里知道,眼前的這位老人就是他們爺爺輩的自家人呀。我不禁感嘆時間過得太快了,很多事都發(fā)生了改變,心里有了很多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回鄉(xiāng)偶書》。

  8、老師說的跟同學們講的有什么不一樣呢?(老師用自己的話,把古詩說成了一個故事。)

  9、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設(shè)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古詩的方法,逐步領(lǐng)會詩句意思,其中的三種“求助方法”還能幫助學生閱讀其它古詩。特別是老師把編成一個淺顯易懂的故事,讓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更濃。

  四、自讀感悟,體驗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1、想想作者賀知章此時的心情。

  師過渡:是呀,作者小的時候離開家鄉(xiāng),年紀大了才回來,家鄉(xiāng)的孩子見了他都不認識,我們怎樣能讀出作者內(nèi)心的感慨呢?

  2、生自由練習。

  3、指名讀,生評議。(師提示,為了表達情感,我們還可以加上動作。)

  4、生再試讀?梢哉酒饋恚杂杉觿幼。

  5、指名配樂朗誦。(放課件:配畫配音古箏曲《高山流水》)

  6、全班起立配樂朗誦。

  設(shè)計意圖:通過古詩壓韻和古箏音韻的結(jié)合,幫助學生感悟詩句的語言美。

  五、學寫本課生字。

  1、師指導書寫“鄉(xiāng)、改”;

  師范寫“鄉(xiāng)”,生仔細觀察。想想它和我們學過的哪個部首有些相似。

  師范寫“改”,生分析其字形。

  2、生描紅書寫。

  六、布置作業(yè);

  師:這首古詩學得不錯,今天你們想做什么樣的作業(yè)呢?生各抒己見,師幫助歸納。

  1、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2、背誦古詩,畫一張《回鄉(xiāng)偶書》的畫;

  3、背誦古詩,把《回鄉(xiāng)偶書》編成故事講給其他人聽。

  師: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yè),明天老師等待著你們的精彩作品。

  設(shè)計意圖:作業(yè)的自主選擇,學生的興趣很濃,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長處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yè),通過讀詩、背詩所獲的體驗來描繪古詩中的場景,來描述古詩所講述的故事,還可以通過課堂上背誦練習,字詞書寫練習來完成“默寫古詩”這一更高的要求。

  教學反思:

  《回鄉(xiāng)偶書》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老先生寫的一首詩,是唐詩中的極品,它流傳之廣,應(yīng)用之多,影響之深。賀知章一生仕途順利,告老還鄉(xiāng)時,可以說是"衣錦榮歸.但詩人沒有描寫那些為世俗所羨的情態(tài),只是刻畫一個久客回鄉(xiāng)的普通人的真情實感.教學時,要使學生把詩句讀通讀順,感悟詩歌情境,體會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在授課之前,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個整體的構(gòu)思和設(shè)計,在設(shè)計上一步步修改,最終形成自己的教案。本節(jié)課,我認為做的好的地方有如下幾點:

  一、識字和寫字相結(jié)合

  低年級主要還是識字寫字。因此課上一定要展示出自己的識字和寫字教學。寫字教學我放在了題目里來處理。在引入課題《回鄉(xiāng)偶書》時就將“偶”字教寫了,先利用多媒體讓孩子觀察,再讓孩子自己說,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評議改動,扎實地完成寫字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進行是第一次嘗試,孩子們覺得比較新穎,學的也十分認真,寫出來的字自然也很漂亮。識字則通過由詞到字、由難到易的順序認識,降低難度,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交流識字方法來鞏固識字。

  二、理解詩句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有節(jié)奏朗讀,讀中悟情。

  古詩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誦讀,不然起不到效果。因此,我先讓孩子學會生字,在理解了詞意,再通過同桌互說的方式讓他們自己感知古詩大意,最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層層遞進,讀的越來越好。在學完之后進行配樂朗讀,更能起到烘托感情的作用。最后還播放《回鄉(xiāng)偶書》兒歌讓學生欣賞,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會了這首古詩。

  不足之處:對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最后拓展沒有給學生展示出來,這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需注意。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鍛煉聽口令走、跑交替的能力。

  2.嘗試四人之間合作游戲。

  3.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跳繩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四人一組自由組合,沒組兩根跳繩。

  2.將兩根跳繩中間處交叉起來,搭成十字,放在地上。

  3.組織幼兒各自站在一端。聽到老師說“風來了”后,一起拿起跳繩的一端走起來,風車轉(zhuǎn)動。“風變大了”,幼兒跑起來,風車快快的轉(zhuǎn)起來!帮L停了”,幼兒放下跳繩,蹲下不動。

  4.活動可重復(fù)進行。

  教學反思:

  我所設(shè)計的這次活動能適應(yīng)大部分小班幼兒,從整體上來看,這個活動是比較成功的,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fā),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活動結(jié)束后更加體驗到助人為樂的成就感。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并從中獲得快樂。

  2、知道幼兒傾聽他人說話并能連貫地說出游戲中的語句。

  3、幫助幼兒認識上下方位。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玩具若干(同幼兒人數(shù))

  2、小橋、山洞、花籃、彩帶標記、小獎品、錄音磁帶

  3、事先將各種小動物藏到室外大型玩具上

  活動過程:

  一、1、師:今天動物王國的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做游戲,高興嗎?誰能說說你愿意和哪個小動物交朋友?它有什么特點?(你來學一學),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讓我們一起模仿它們做早操吧。

  2、隨音樂,做模仿操出教室。

  二、1、師:你們瞧,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很早的就來到了幼兒園,想要和我們做個“捉迷藏”的游戲。現(xiàn)在它們都藏在了小朋友平時最喜歡玩的地方了,讓我們一起找找看。

  2、隨音樂,幼兒尋找小動物,在此教師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組織找到小動物的小朋友到草地上休息一會兒,并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講述尋找過程,例如;我在、、、、、、上(下)找到了、、、、、、針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幫助、指導或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幫助。

  4、(1)、師:你們說的很棒,小動物們很高興,想和我們做個“聽口令,跑的快”的游戲,看誰能聽懂老師的口令,又快又對的把小動物安全的送到指定地點。

 。2)分四組按不同口令進行游戲。

  三、師:小朋友們今天和小動物們玩的很開心,表現(xiàn)的都很棒,老師很高興,想帶你們玩滑梯,好嗎?(隨音樂開汽車來到滑梯面前)。

  小朋友你們看,現(xiàn)在我們在哪?(滑梯的下面)。在此,利用現(xiàn)場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滑梯下面是很危險的,上面有許多的螺絲釘,一不小心會碰傷小朋友的,因此,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盡量不要到滑梯下面玩。

  活動結(jié)束:

  隨音樂帶領(lǐng)幼兒到滑梯上面玩,引導幼兒感知體驗上和下。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多彩的瓶子03-15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