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4篇(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標題的雙重含義。
2、品味關鍵詞句,體會人物面對逆境時樂觀、堅韌的品格,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之間的真情。
3、學習主人公樂觀積極,頑強堅韌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從關鍵詞句中體會主人公的精神品質;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懂得在逆境中應具有積極樂觀、頑強堅韌的品格。
一、由題導入、析題:
1、老師讓同學們猜個謎語:有位老師不說話,肚里學問卻很大,如有字詞不認識,你就快去請教他。(謎底:辭典)
2、從這個謎面,你能發(fā)現(xiàn)辭典有些什么特點嗎?
3、“辭典”前加上“你是我的”,你又會想到些什么?
4、針對這個題目,你想提什么問題,想要了解些什么呢?
二、自讀課文,釋疑:
課題為“你是我的辭典”,“你”是指誰?“我”又是指誰?
三、理解“你是我的辭典”的雙重含義,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一)理解“女兒是父親的辭典”這層含義,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質):
1、為什么你認為女兒是父親的辭典?
2、這里辭典的意義是什么?
3、父親為什么要讓女兒做他的辭典?
4、從中可看出父親和女兒的性格各是怎樣的?
5、師小結。
。ǘ├斫狻案赣H是女兒的辭典”這層含義,把握人物精神品質(性格特征):
1、為什么你認為父親是女兒的辭典?
2、這里辭典的意義是什么?
3、從中可看出父親和女兒各有什么品質特點?
4、討論:父親突然阻止我上大學,然而最后又同意了,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5、師小節(jié)。
四、拓展(生活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象本杰明這位父親一樣給人以深刻啟迪的“辭典”,如你的`父母、老師甚或陌生人,他們都是值得你敬重或學習的人,那讓我們翻開這些厚重的“辭典”,去看看這些“辭典”都教會或讓你懂得了什么?
五、回到課題,重釋課題
六、作業(yè):隨筆:讀《你是我的辭典》有感
附板書:
你是我的辭典
女兒父親教會單詞,提高語言能力
父親女兒教會真正的、活生生的、強有力的語言
處世之樂觀頑強、學習之堅韌刻苦
善良、寬容自尊心強、
樂觀、堅韌刻苦好學、
刻苦、愛女兒愛父親
語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熱愛祖國河山,體會黃河作為“母親河”是怎樣深入全面地積淀
在中國文化中的,從而歌頌黃河的貢獻。
2、關注母親河現(xiàn)狀,加強環(huán)保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主題搜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
【活動重點】
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關于黃河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環(huán)境等資料,經(jīng)過整理、篩選、設計,展示成果,加深對黃河的了解。
2、通過調查、廣告設計、提出建議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保護母親河的責任感。
【活動難點】
根據(jù)主題搜集、整理和篩選資料。
【活動內容】
黃河之史——黃河之歌——黃河之憂
【課時安排】
三課時
老師課前進行活動指導、學生課外時間搜集資料。
活動一課時:“黃河之史、黃河之歌、黃河之憂”(課外搜集資料、課內陳詞交流并展示成果,以每人辦一份手抄報的形式交流資料,進行展示)
寫作、評講:兩課時
【活動準備】
1、師生:
(2)學生將自己搜集到的關于黃河污染的資料分組交流。
八、課堂練習:
請針對黃河斷流和水污染這一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設計一則公益廣告語,呼吁人們保護母親河。
示例1:心系黃河,: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既鍛煉了學生,也提高了自己,收獲頗多。愿綜合性學習開展得越來越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語文教案 篇3
(一)讀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完整。
例
(1)“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
(2)“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把它畫成了五角形。
(3)“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師的肯定。
3.提問引入
“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學們大笑,老師沒有批評,反而肯定了“我”畫的是對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仔細閱讀課文,弄清其中的奧妙。
(二)抓住重點,理解內容。
1.指名讓三位同學分三部分朗讀課文。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數(shù)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誨?什么叫受用?
(2)老師講的是什么話?父親講的又是什么話?
(3)指名回答后,引導提問:為什么老師和父親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讀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這是誰在什么時候對“我”說的話?
(這句話是父親在“我”讀小學四年級初學畫畫時,經(jīng)常叮囑“我”的話。)
(3)經(jīng)!岸凇笔鞘裁匆馑?
(“叮囑”是再三囑咐的意思。經(jīng)常叮囑說明父親不止一次地這樣教導“我”。)
(4)指名讀句子。
(5)“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
(“想當然”是憑主觀想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爱嬜吡藰印笔侵府嫵鰜淼'圖形和原來的實物不一樣!)
(6)父親為什么告訴“我”不要“想當然”?
(父親告訴“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就會把東西“畫走了樣”,失去了原物的本來面目。)
(7)讓學生說說自己理解父親這番話的意思。
4.讓學生自讀第二部分。邊讀邊想圖畫課上“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會畫成這個樣子?
(1)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回答。
(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個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
(3)指名讀句子后,討論:為什么圖畫課上作者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呢?
(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所以“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樣子。)
(4)作者為什么沒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
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父親的叮囑,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從小父親就教育“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彼浴拔摇闭J
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5)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先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讓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
位上觀察,最后和顏悅色地講明道理。
(6)老師是怎么說的?指讀這段話。
(7)讓學生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
(8)讓五位同學分別讀句子,說句意。
(9)讓學生默讀這段話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10)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分兩層)
第一層(1~2句):用具體事例說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第二層(3~4句):教育學生不要譏笑別人,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11)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12)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不要隨便譏笑或否定別人,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5.老師在這樣做,這樣說的時候表情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老師神態(tài)的詞語。
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什么是審視?老師審視之后表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審視是仔細周密地查看,說明老師看得很認真。看后他發(fā)現(xiàn)“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
種現(xiàn)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經(jīng)過“半晌”認真思考,老師和顏悅色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三)回顧全文,聯(lián)系實際。
談話引導: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讀了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收獲。
(四)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父親教誨 叮囑
28畫楊桃 審視
老師啟發(fā) 嚴肅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悅色
相信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對于科學研究的興趣。
。病W習“抓住事物特點,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并領會“舉數(shù)字”和“作比較”等方法去說明事物特點的好處。
。场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病㈦y點:
鯨的進化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鯨的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喚起求知欲
。、課件顯示“深海中的鯨”,提問:
同學們,老師帶來了一些精美的圖片,大家想看嗎?好,那就讓我們欣賞一下。你們知道它們是什么動物嗎?
課題出示,學生齊說:“鯨”。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鯨》。你們想知道關于鯨的什么知識呢?學生提問。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概內容
過渡: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作者向我們介紹了鯨的那些知識?
。、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文中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那些說明方法?并且把你的發(fā)現(xiàn)講給同桌聽聽。
2、個別發(fā)言,教師總結:
誰來說說課文從那幾方面介紹了鯨?我們把鯨的.這種變化稱為進化。食物、呼吸、睡覺、生長,我們可以概括為鯨的生活習性。
板書:
形體、進化、種類、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生長)
三、學習難點──進化部分
過渡:
師:你最感興趣的是鯨的什么問題呢?(學生自說)鯨雖然生活在海洋中卻不是魚類,老師就特別想知道它怎么進化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生活在海洋中的鯨為什么不是魚類?
。、指名說,因為它是哺乳動物。
。、什么叫哺乳動物呢?學生回答。
(對,孩子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以后,吃媽媽的奶長大的就叫哺乳動物。)
。、出示填空及進化示意圖:
老師這有一道填空題誰能根據(jù)京的進化過程把它填好?
在很遠的古代,鯨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____。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鯨的祖先生活在______;又經(jīng)過了_____的年代,他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__,后肢完全__,整個身子成了魚的樣子,適應了___的生活。
先個別說,再一起說。最后齊讀段落。
師:作者用文字敘述了鯨的進化過程,同學們想不想親眼看看鯨究竟是怎么從陸地來到海洋生活的?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視頻片斷。
四、學習重點段落──體形,了解說明方法
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鯨的進化,在這之前同學們看了很多鯨的圖片,你有什么感覺?
。薄,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鯨很大?用筆畫下來,并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請你談談:
。ㄗ寣W生試讀,體現(xiàn)大。)出示段落。
板書:
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
3、你還知道什么方法也能把事物說明得更具體形象嗎?
。ù虮确健#
。、現(xiàn)在讓我們比較直觀地看一下鯨到底有多大。
。ǹ梢娬故荆保
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鯨的確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了,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鯨的大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
同學們讀得真不錯!
五、探究學習
1、提問: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鯨的進化和鯨的外形的它們都是鯨的共同特點,那么不同種類的鯨的生活習性是否相同呢?
(學生回答。)
。病⑼瑢W們各有各的看法,那么不同種類鯨的生活習性是否相同呢?我們就以“不同種類鯨的生活習性是否相同”為題做一個研究報告好不好?下面,讓我們到書中和你們自己收集的資料中去尋找答案,共同完成這項報告。
。ㄕn件出示報告表格。)
3、學生收集和分析信息資料,進行調查研究:
誰來讀一下活動要求?
、 組長負責,分工協(xié)作。
⑵ 邊讀邊討論,整理歸納資料。
、 認真填寫研究報告,語言精練。
現(xiàn)在就開始吧!
。础⒔涣髟u議:
同學們的報告都做完了嗎?
學生代表匯報,其他小組補充。
。怠⒌贸鼋Y論:
不同種類的鯨生活習性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六、學習方法,朗讀課文
剛才我們做了鯨的生活習性的報告。關于鯨的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方面的生活習性,你愿意當解說員賢達及介紹一下嗎?怎樣才能生動、形象地講解,吸引觀眾呢?還是讓我們先來向作者學習學習吧!
1、熟讀課文,選擇自己想介紹的習性,自由練習。
。、同位相互交流、聽取意見。
。、讓學生指這課件結合課文與課外資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復述。
。础⒛阏J為他解說地好嗎?為什么?好在哪?
。ㄖ笇W生結合多種說明方法的運用進行評議。)
七、拓展學習
同學們,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八、作業(yè)
搜集有關鯨或像鯨這樣的生活在海洋的哺乳動物的資料,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