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1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青海高原一株柳》,請大家把課題齊讀一遍。
二、學習課文
1、提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這株柳樹是什么樣子的,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柳樹的樣子?指名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
請一位同學把第五自然段讀一遍,這個自然段共幾句話?四句
大家把這個自然段仔細地讀一遍,想一想,這株柳樹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交流:
。1)兩合抱指的是什么?請學生演示,說明什么
。2)巍巍然是什么意思?
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把這段話再讀一遍,體會柳樹的高大粗實和生命的偉力。
2、這株柳樹長在哪里?青海高原跟我們這里一樣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的3、4自然段,想一想,青海高原跟我們這里有什么不同?
交流:這就是青海高原,大家看圖,看到了青海高原,你想到了哪些邊塞詩詞?同桌先討論討論。交流: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涼州詞
。ㄌ疲┩鹾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作者看到了這株柳樹,他覺得怎么樣?用書上的詞:神奇
指導朗讀:讓我們帶著這種神奇的感覺讀課文的3、4自然段,指導哦的讀音。
3、為什么說是唯一的一株柳樹呢?還有沒有其它的樹呢?為什么?那這株柳樹是怎么長起來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株柳樹的生長過程?6、7
請大家默讀6、7自然段,劃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語句,等會我們來交流。
出示:
。1)、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
。2)、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讓我們再來看一看青海高原吧,看圖,講述:是啊,環(huán)境是多么惡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稱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兩季連續(xù)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氣溫很低,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二十多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這株柳樹竟然活了下來,真是一個奇跡!
(2)從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體會到了什么?
這是一株怎么的柳樹?讓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來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4、課文寫到這里已經(jīng)很完美了,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家鄉(xiāng)灞河邊的柳樹呢?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8自然段,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一樣嗎?
你能用書上上的詞來概括出灞河邊柳樹的特點嗎?如果說灞河邊的柳樹是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的話,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樹就是、的?
相比之下,作者是喜歡哪里的柳樹?你呢?為什么?
作者是借灞河邊的柳樹來反襯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樹的頑強。
5、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
指名讀。
理解意思
齊讀
三、拓展:
1、站在這樣的柳樹跟前,我想起了一個人,一個我們在五年級學過的課文中的人物司馬遷
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他(她)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終于寫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記》。
站在這株柳樹跟前,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你想到了哪個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交流
2、填空:
、伲ǎ┲挥邪俜种坏南M覀儯ǎ┮冻霭俜种俚呐Γ
、冢ǎ┒笞∶\咽喉的人,()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郏ǎ┯龅皆鯓拥睦щy,我們()要勇敢面對,成為生活的強者!
四、總結(jié)課文
這篇課文的的題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借柳樹來贊美有著這種精神的人,我相信學了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一定會在自己的心中種下這株柳樹。最后送給同學們一首歌,用這首歌來結(jié)束我們這節(jié)課。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2
設(shè)計思路:《青海高原一株柳》以生動、凝練的語言,優(yōu)美的筆觸,大膽的猜測和想象,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經(jīng)過高原風雪,雷轟電擊,卻頑強地生活了下來,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個壯觀而獨立的風景,贊揚了柳樹偉大的生命力。
初次閱讀《青海高原一株柳》這文章,就讓我感覺到那簡練的語言、豐富的內(nèi)涵。課文的切入點非常容易就能夠找到,文本始終圍繞著“神奇”兩字從“柳樹的樣子”和“柳樹的成長經(jīng)歷”兩方面展開敘述的,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柳樹生命力的頑強。本著從大處著眼,抓大問題、大線索的原則,深入地研讀文本后,我把切入點放在了“神氣”兩字上面,這節(jié)課,學生始終圍繞著“為什么說這株柳樹是‘神奇’的?”這個問題展開的。我引導學生從“柳樹的樣子”和“柳樹的成長歷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再通過對每個段落中重點詞句的深入體會、挖掘,去感悟柳樹的“神奇”,體會柳樹的頑強生命力,并受到情感的熏陶。這樣一來,學生對文本脈絡(luò)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對重點詞句的品析中又能賦予文本框架以血肉、感情。
整個教學過程,問題的設(shè)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將朗讀、思考、交流融為一點,緊緊抓住“神奇”二字引領(lǐng)學生步步深入文本,領(lǐng)悟文本的情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身處逆境時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受到啟發(fā)。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重難點:品味重點詞句,感悟柳樹頑強的生命力,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默寫生字。(繼續(xù)加強生字教學)
1、默寫生字
2、簡要復述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生瀏覽課文。
思考:青海高原這株柳究竟是一株怎樣的柳樹?
三、潛心會文,研討交流。
。ㄒ唬、閱讀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1、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生:這是一株在平原在水邊及其平常的柳樹。
生:這是一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
2、出示相關(guān)句子,引導反復朗讀。
3、學生質(zhì)疑。(學貴在有疑,此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能夠?qū)W習的主體性)
結(jié)合“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這句話,學生質(zhì)疑。
4、提煉有價值的問題。(問題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才更值得探究,才更能幫助感悟文本,在這里,無意中給學生滲透了如何篩選問題的教育。)
。1)、這株柳樹為什么令我望而生畏?
(2)、為什么說這株柳樹是“神奇”的?
(二)、品讀第5自然段,感受“神奇”。
1、出示文字,學生自由讀,思考柳樹的“神奇”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2、學生抓重點詞句深入體會、感悟,自由發(fā)言,教師指導感情朗讀,
感受柳樹的偉大生命力,體會其“神奇”(學生對文本中重點詞句的挖掘越深,感悟越多,越是能內(nèi)心感情與文本感情的交融。)
預設(shè)重點詞句:“兩合抱”、“生鐵鐵錠的色澤,粗實而堅硬”、“巍巍然撐立”、“百十余平方”……(抓重點詞句進行深入地分析,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方法引導。)
3、教師。
。ㄈ、品讀6、7自然段。
1、這株柳樹除了樣子“神奇”,課文還寫了柳樹哪方面的“神奇”?
引出6、7自然段,感受柳樹生長歷程的“神奇”。
2、學生自由讀6、7自然段,并將自己的感悟批注在書上。(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感悟的`差異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感悟的能力。)
3、交流研討,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展開想象,指導感情朗讀。
4、教師以過渡性的語言激情引出后文。
。ㄋ模、自學感悟。
1、學生自讀自學第8自然段。(對文本的處理應(yīng)該有詳有略,課堂也應(yīng)該結(jié)合學生的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
2、交流所感所悟。
3、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灞河的柳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在此處,學生經(jīng)過思考,很容易想到“對比”這一方法的烘托作用,這對學生方法的提高很,方法的學習其實最需要這種具體的語言情景。)
4、。
。ㄎ澹⒊鍪咀詈笠蛔匀欢。
1、出示句子,學生讀文。
2、面對這株柳樹,你能想到誰?說一說為什么?(結(jié)合文本感情、柳樹的形象對學生進行教育,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人文性。)
3、交流對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師。
四、課堂。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青海高原一株柳
樣子
神奇: 生命力頑強 令我望而生畏
成長歷程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高原上柳樹的獨特形象和作者的合理想象,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身處逆境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生命力。抓住“撐立”體會作者對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敬畏與贊美,進而感悟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3.學習“對比”“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學習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及身處逆境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生命力。
2、感悟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課前準備:
收集具有頑強生命力的人或事的感人故事。
教具:白板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提前板書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5課《青海高原一株柳》,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通過3、4自然段了解了青海高原,誰來說說,青海高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說)
在蒼茫與荒涼、環(huán)境惡劣的青海高原上,長著這樣一株柳樹,它造成了高原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
2.明確目標:這節(jié)課就讓青海高原這株柳樹再次走進我們的心中,去感受它的神奇,去感悟它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課件出示:感受柳樹神奇 感悟人生哲理)
3.預期效果:用心地品味語言文字,你一定能有所思考,有所收獲。
二、民主導學:
一讀柳樹,走近柳樹品 “神奇”。
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你還記得直接描寫柳樹的段落嗎?
任務(wù)一:
下面請大家自由地、用心地讀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劃出能體現(xiàn)柳樹特點的詞語,說說你看到了一株怎樣的柳樹?畫好的同學試著把柳樹的這些特點讀給你的同桌聽。
自主學習:
生自己劃,師巡視指導。
展示交流:
你可以用眼神、用高舉的手、用坐正的身體告訴老師,你已經(jīng)準備好了。
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梢越涣髁藛?說說你看到了一株怎樣的柳樹?
預設(shè)1:我看到了一株高大粗壯的柳樹,我是從“兩合抱粗”看到了它的粗壯,從“百十余平方米”看到了它的高大。(學生板書:粗壯 高大)
預設(shè)2:我看到了一株枝干粗實而堅硬的柳樹,我是從“生鐵鐵錠的色澤”看出來的。
在作者看來,那粗壯結(jié)實的枝干就是一塊經(jīng)過大自然鍛鑄的生鐵鐵塊。鐵錠是古代紡機上用的用生鐵鐵塊鍛鑄的大鐵塊,色澤灰暗。敲一敲,似乎能夠聽到像金屬發(fā)出來的聲音,聽起來很堅硬。多么形象的描寫!試著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學生板書:粗實 堅硬)
孩子們,這么一讀,柳樹粗實而堅硬的枝干就印在我們腦中了。
預設(shè)3:我看到了一株葉子綠得蒼郁和深沉的柳樹,我是從*******看出來的。
評價:這些詞很重要,也把它們?nèi)ψ ?學生板書:蒼郁 深沉)“郁”是郁郁蔥蔥,“蒼”是飽經(jīng)風霜。那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變得深沉?
預設(shè)1: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變得深沉。
預設(shè)2:經(jīng)歷了風雨也會變得深沉?
孩子們,這株柳樹的樣子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它的外形——高大粗壯,枝干——粗實堅硬,葉子——蒼郁深沉,老師覺得這些詞來描寫柳樹都很普通,但在作者眼里,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造成了高原一方獨立的風景。(教師板書:神奇)孩子們,如果長在平原,長在水邊,那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而這樣高大、挺拔的柳樹竟是長在——蒼茫荒涼的青海高原上,真是不同尋常。連起來讀一讀這一段,讓我們記住這株不同尋常的柳樹!一定要注意我們剛才圈出來的這些詞語。(課件出示點紅勾住詞的第五自然段)
面對這株不尋常的柳樹,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課件點紅“撐立”)你們看這個撐立的“撐”,提手旁加個掌,手掌用力就是撐。那么同學們,難道這個撐立僅僅是寫出了這株柳樹高大粗壯的樣子嗎?在蒼茫、荒涼的青海高原上,這株柳樹向上生長需要撐立,向下扎根也需要撐立,頂天立地更需要撐立。看到這個“撐立”,你想到了什么?
過度:文中的作者也注入了這株柳樹猜測與想象!讓我們隨著作者的猜測與想象一同走進柳樹的生活歷程。讀了之后啊,我相信你對這個詞含著的意思會有更深的理解了。
二讀柳樹,走進柳樹生活歷程,感悟“撐立”,啟示人生。
任務(wù)二:
默讀課文6,7自然段,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它在高原上生存下來特別的不容易?
(1)把相關(guān)的句子畫下來,并及時寫下自己的感受。
(2)批注完的同學可以小聲地和你的同桌交流。
自主學習:學生邊讀邊批注,同桌交流,教師隨機指導學困生。
展示交流: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它在高原上生存下來特別的不容易?
●想象:持久的干旱和嚴酷的寒冷
預設(shè)1:我從“風從遙遠的河川……”感受到了它在高原上生存下來特別的不容易。
預設(shè)2:我從“自古以來,人們也許年復一年看到過,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感受到了它在高原上生存下來特別的不容易。(學生板書:干旱寒冷)
你知道高原上最冷的時候有多少度嗎?(達到零下六十度,滴水成冰,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這就是“嚴酷的寒冷”)。持久的干旱能持續(xù)多長時間呢?
小結(jié):孩子們,一株柳樹能做到支撐、忍受、堅持,還有什么能把它難倒?所以,持續(xù)的干旱把這一茬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一株柳樹——奇跡般地保存了生命。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奇跡般地發(fā)芽,奇跡般地存活,確實不易呀!
過渡:太不容易了,還有嗎?
●想象:屠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預設(shè):第七自然段: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1、這段話告訴我們,柳樹經(jīng)受的考驗還有——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這個“虐”字,同學們拿出手跟老師寫,特別容易寫錯。上邊是虎字頭,下邊是橫,然后是豎折橫。虐是殘酷的虐待,屠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沒有體驗肯定想象不出有多可怕。你們聽(課件:風雪聲、雷轟電擊)這就是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它們像無情的殺手在摧毀這株柳樹,你能想象柳樹在遭受摧毀時無助可憐的樣子嗎?你仿佛看到它——
預設(shè)1:我仿佛看到它東搖西擺的,柳枝被吹掉了。
預設(shè)2:我仿佛看到這幾株柳樹慢慢地被連根拔起。枝頭都斷光了。
預設(shè)3:我仿佛看到這幾株柳樹枝干被很厚的雪壓斷了。
評價:是啊,柳樹就在遭受著這樣的摧毀,我們有了體驗之后再來讀讀這二個詞組。(點擊變紅:“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 “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2、這里的高原風雪和雷轟電擊與我們見到的一樣嗎?在蒼茫、荒涼的的青海高原上,遇到那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時,只有它在頂,只有它在撐,想想這些,再來讀讀。
孩子們,聽出來了嗎?這就是(我們一起來讀)——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這就是——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感悟柳樹頑強的生命力
3、盡管高原上的風雪雷電是這樣的兇狠殘暴,柳樹害怕了嗎?而是——(點擊變藍: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誰來一個人讀讀這二個半句。你讀。
他在拼命地熬啊,挺啊,堅持啊。誰再讀?(生讀)它這是在跟死神較勁呢,是吧?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二個半句。讀。(生齊讀)它就是這樣撐過來的。同學們,柳樹經(jīng)受摧毀僅僅是難得一次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你們看這里用了幾個“多少”?(點擊加重點號)誰能讀好幾個帶“多少”的短句。是啊,讀“多少”時,這個“多”字音調(diào)可以上揚一點,你再來讀。這幾個“多少”寫出了柳樹遭受的摧毀是多么地頻繁。但柳樹畏怯了嗎?(沒有)沒有畏怯,(引讀)而是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
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評價:可見,它這種一定要撐下去的決心是多么地大呀。
4、同學們,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到很多時候,也許當它被折磨得死去活來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他會怎么鼓勵自己的呢?
5、這是一種怎樣的撐立啊同學們?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預設(shè):頑強、堅持不懈、不畏艱難、堅強不屈、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學生上臺板書)
小結(jié):就是這樣一株柳樹,它巍巍然撐立在蒼茫、荒涼的青海高原上,正是因為它長時間這樣的撐立,接連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生命的奇跡,成就了高原上一方壯麗的風景(師完善板書)的確不容易呀!
對比:與家鄉(xiāng)灞河邊的柳樹
1、快速瀏覽課文的8自然段,從家鄉(xiāng)灞河的柳樹中你又讀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什么?
預設(shè):家鄉(xiāng)柳樹越是“極易存活”,我們越感到高原柳樹的存活之不易;家鄉(xiāng)柳樹越是“極速生長”,我們越感到青海高原這株柳生長之不易。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板書)對比是為了襯托——柳樹生存的不容易?梢娮髡叩莫毦呓承!
2、指學生板書:讀到這兒,我們對這株不屈不撓的、堅持不懈的、堅強……的柳樹油然而生敬畏之情,讓我們帶著這樣敬畏的心情讀讀這株柳樹,讓它佇立在我們的心中。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過度:難怪作者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我想,作者敬畏的不僅僅是它的形象,更是它對命運的抗爭。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出示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檢測導結(jié):
1.目標檢測:
這段話僅僅是在寫柳樹嗎?老師在讀這段時,不由得想到了許多。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深有感觸。請大家再靜靜地默讀這段,你想到了什么?
2.結(jié)果反饋:(學生自由發(fā)言)
老師從你們的表白中,感到你們在說柳,也賦予了樹人的情懷。其實作者寫柳,也在寫人。作者寫柳的生長歷程,也在寫人的生活經(jīng)歷。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教師板書)
3.總結(jié)反思:
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有遺憾的地方嗎?
總結(jié):作者敬畏柳樹頑強的精神,也在敬畏具有柳樹這種品格的人。孩子們,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運在不斷地考驗著我們,當我們面對挫折時,你一定要想起——青海高原一株柳!當我們歷經(jīng)磨難時,你也一定要想起作者的這句飽含哲理的話——(生讀紅色字體部分)
板書設(shè)計: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畫成一棵樹:
神 奇
干旱 寒冷 粗大 濃密
高原 風雪 撐立 粗實 堅硬 對比
雷轟 電擊 蒼郁 深沉 借物喻人
頑強 不屈不撓 堅強不屈
堅持不懈 堅韌不拔 百折不撓 不畏艱難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4
一、回顧環(huán)境導入:
1、師: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青海高原的環(huán)境是異常的蒼茫、惡劣,課文中用了這些詞和短語來描繪,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廣袤無垠
青草覆蓋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藍天
凝滯的云團
悲壯和蒼涼
2、師:讀的時候如果速度再慢一點,就能讀出意境了,再來一次好嗎?
3、可是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卻生長著一株柳樹。這真是一棵怎樣的柳樹?(神奇)
二、感知柳樹的外形
1、神奇不神奇?看看就知道,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這棵神奇之樹!
出示一段文字: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枝葉覆蓋出大約百十余平方米的樹陰;樹干和枝葉呈現(xiàn)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礪而堅硬;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的感召。
2、這是一棵樹嗎?有同學會說,這不是樹,這是一段文字。它就是一棵樹,這棵樹躲在語言文字的后面,讀著讀著,這棵樹的奇異之處就會從語言文字中顯現(xiàn)出來,先自己讀一讀這段文字。
3、交流
A、一奇:樹干和枝葉呈現(xiàn)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礪而堅硬;生鐵鐵錠
硬――柔
男生讀
B、二奇: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枝葉覆蓋出大約百十余平方米的樹陰;粗壯高大
齊讀
C、三奇: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綠得蒼郁,綠得深沉――嫩綠,草綠,鮮綠,但這株柳樹卻綠得那么蒼郁,那么深沉,奇怪嗎?
齊讀。
過渡:
師:柳樹是這樣的高大粗壯,所以課文中說它是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板書:撐立
這個“撐”字,手掌用力就是撐。難道這個“撐立”僅僅是寫柳樹在高原上高大粗壯的樣子嗎?別急,我們再來讀書,這一回,我們快速默讀課文的六、七兩個自然段,讀完之后,你對“撐立”會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
三、想象感悟釋疑:(六、七自然段)
1、師:讀了這兩段之后中,你覺得柳樹在高原上撐立容易嗎?哪些看出不容易呢?拿出筆來,把重點的句段劃下來?梢栽谶吷蠈憣懩愕淖x書感受。
2、交流
。ǔ鍪荆┮徊缫徊绲牧鴺涿缱釉诖禾烀俺鲇衷谙奶旌邓溃苍S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
師:說說你讀書的感受。(生:柳樹生長要面臨的兩大困難是:持久的干旱和嚴酷的寒冷。)
師:你們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嚴重嗎?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兩季連續(xù)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氣溫很低,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二十多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棵留下來了,我們真替他慶幸,好好讀讀這句話。
師: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撐立的不容易?
。ǔ鍪荆╅L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交流感受
師:殘酷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沒有體驗過,你們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們聽。
師:狂風呼嘯,雷電交加,大雪紛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仿佛看到這株柳樹那種可憐無助的樣子了。你們看到它怎樣可憐無助的樣子了?你腦海中的柳樹正在經(jīng)受著怎樣的摧毀?
生交流……
師:這株柳樹就在經(jīng)受這樣的摧毀,但它害怕了嗎?(沒有)
師:凍死過多少次,他又……復蘇過來。
師:被劈斷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條。
師:誰來讀讀這兩句?生讀: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
師:我仿佛看到它在咬著牙堅持。生讀。它在熬,在挺。小組讀。它這是在和死神較勁呢!齊讀
師:柳樹經(jīng)受這樣的摧毀僅僅是難得一次嗎?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指導讀好“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薄岸嗌佟薄
指名讀
齊讀
師:這三個“多少”寫出了柳樹經(jīng)受的摧毀是多么的多和頻繁。但柳樹畏怯了嗎?引出“又”
生:沒有。
師:而是凍死過多少次――
生:又復蘇過來。
師:你們這個“又”字讀得真好。被劈斷了枝干而――
生:又重新抽出新芽。
師: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次又一次――
生:又起死回生。
師:用了幾個“又”字?
生:四個。
師:這四個“又”字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堅持是多么執(zhí)著。我們甚至可以想象,也許很多時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來,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它會怎么鼓勵自己?
生:我一定要撐下去,只要熬過這幾次風雪就好了。
師:它就是這樣給自己打氣的。
生:其他柳樹都死了,自己一定要活下去。
師: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定要活下去,撐下去的信念,所以它才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讓我們再合作來讀這一段: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
生:又復蘇過來。
師: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而又――
生:重新抽出了新條。
師: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
生:起死回生。
師:這是一種怎樣的撐立,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生:頑強。
師:會寫這個詞嗎,寫在黑板上。眾生寫。
師:同學們,這么多的詞,都可以來詮釋這個“撐立”。
四、比較體會精神:
師:同學們,讓我們不妨像作者那樣,再來發(fā)揮我們的想象。當這株柳樹在高原的風雪雷電當中苦苦撐立的時候,它的同類,那些江南的柳樹它們此時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生: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婀娜多姿的身姿。
生: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師:同是一株柳樹,生活的環(huán)境卻不同,可柳樹抱怨了嗎?
生:沒有。
五、感悟品質(zhì),深化情感
師:讓我們讀課文的最后一段。生讀。
師:這段話中的最后一句話,里面有兩個數(shù)字不知道引起了你們的注意嗎?一個是九十九,一個是一。
師:從這兩個數(shù)字中,你又讀出了什么?
師:“九十九”讓我們感受到它經(jīng)歷的困難那么多,可它害怕了嗎?“一”讓我們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可是它放棄了嗎?
生:沒有。
師:所以作者這樣寫。讀。
生讀: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六、首尾呼應(yīng),內(nèi)化情感
師出示:這株柳樹,它就這樣咬著牙,撐立在有著――
生:廣袤無垠
青草覆蓋的原野
寸木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師:它就這樣堅忍不拔,永不放棄地撐立在有著――
生:深邃的藍天
凝滯的云團
悲壯和蒼涼的青海高原上。
師:它就這樣撐啊撐,撐出了高原上壯麗的――風景
師:你們想不想再去看一看這道壯麗的獨特的風景。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描寫柳樹樣子的話。這一回你們讀的時候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生讀: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的感召。
師:這回你知道為什么它能長得這樣的高大、粗壯了嗎?
生讀: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
師:這回你肯定知道,它為什么綠得這么蒼郁,這么深沉?
生:樹干和枝葉呈現(xiàn)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礪而堅硬。
師:為什么它們這么堅硬?
生:因為在許多柳樹苗中,只有這株堅強地活了下來,它經(jīng)歷過許多的磨難。
師:此時此刻,這株柳樹像這個頂天立地的巨人,撐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情著崇敬的心情讀讀這段話,如果坐著讀不能表達心情,讓我們站著讀。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師:難怪作者在開始的時候這樣寫,咱們一起讀。
生讀: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師:這里用了一個“佇立”,而不用“撐立”,你覺得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
生:“佇立”表示是長時間地站著,這株柳樹在青海高原上已經(jīng)有很長時間了?隙ń(jīng)歷了很多磨難和困難才活下來的。
師:它已經(jīng)在高原上很久很久,我們也相信,它能繼續(xù)在高原上撐立下去。讓我們情著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課文的題目。誰想一個人來讀題目。
生讀課題。
師:你想強調(diào)什么?
生:一株。
師:為什么?
生:因為高原上只有一株柳樹,看不到其他柳樹了。
生讀。
師:你想強調(diào)什么?
生:因為它是唯一一棵柳樹,經(jīng)歷過很多折磨的。
師:我懂你的意思了,這株柳樹能夠在高原上生存下來,你覺得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所以他要強調(diào)這一株柳。
師:同學們,今天你們可真了不起,你們讀懂了兩個詞,一個是撐立,一個是佇立。其實你們已經(jīng)讀懂了一棵樹,讀懂了一種精神,當然也讀懂了作者遣詞造句的良苦用心,老師希望這棵柳樹的精神能夠永遠佇立在每個人的心中。因為它用堅強不屈、頑強……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5
《青海高原一株柳》這篇課文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介紹了生長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壯的柳樹。這棵柳樹雖然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著頑強精神的、神奇的柳樹,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yīng)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huán)境抗爭。教學中,我注重提綱挈領(lǐng),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層次分明。
“神奇”就是本篇課文的“神”之所在。在這堂課上,我始終緊扣“神奇”兩字,以“神奇”為切口,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研讀文本,引導學生從“柳樹的樣子”和“柳樹的成長歷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
在細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兩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實而堅硬”等感受柳樹外在的神奇。
在理解柳樹頑強非凡的'生命力的時候,我緊緊抓住“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這兩句中的“巍巍然”和“撐立”上。然后非常自然地用一句話“這樣一株神奇的柳樹僅僅是指它樣子的神奇嗎”過渡到第六、七小節(jié),抓住“干旱”、“寒冷”“不可思議的奇跡。”“經(jīng)受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礎(chǔ)上一遍又一遍引讀這句話,讓學生了解這株柳樹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干旱、嚴寒、高原風雪和雷轟電擊卻又能一次次活過來,從而更深刻地感悟到這株柳樹頑強的生命力和內(nèi)在的神奇!
語文課堂永遠存在缺憾。我在處理這篇課文時,明顯有“趕”的現(xiàn)象,朗讀和體會仍不夠充分,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環(huán)節(jié),有點到即止的缺陷。同時大容量、快節(jié)奏的教學對我本人、班級中的學生都是一大考驗,整節(jié)課大家不會有半點閃失,注意力高度集中,但班級中總會有一部分學困生,他們的思維會跟不上趟,缺少自我思維、感悟的時間。以后在自己的課堂中對重點內(nèi)容應(yīng)放慢一點節(jié)奏,讓大多數(shù)學生能充分感悟,能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初讀課文,初步領(lǐng)悟青海高原上這株柳樹的非凡生命力。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luò)。
四、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回憶或介紹寫柳的古詩。
五、教學過程:
。ㄒ唬┕旁娨,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柳樹嗎?在哪些地方見過?能用具體語言描述嗎?看著這些婀娜多姿的柳樹,想到哪些寫柳的古詩?
生1: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2:我還知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guān)”也是描寫柳樹的詩句。
生3: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寫出了柳樹的嫩綠。
師: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很喜歡柳樹。很多文豪以柳入詩,寫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動人的詩篇。在色彩繽紛的大自然中,千姿百態(tài)的柳樹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柔中帶剛,剛?cè)岵,有著一種獨特的美,常使得有情調(diào)的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ǘ┌鍟暾n題,析題、解題
師:現(xiàn)代作家xx實寫過一篇關(guān)于柳的文章,板書課題:《青海高原一株柳》,提出問題并討論:(1)本文能不能用一個“柳”字做題目?用“一株柳”做題目可不可以?那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題目呢?
生1:不能,因為如果單單一個“柳”,不知道是寫哪的柳樹,指代不清楚。
生2:作者是寫青海高原上的柳樹,不是寫一般的柳樹。
師:說得真好。好一個不一般的柳樹!出示圖片
師(介紹):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東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凍土。有的地方夏秋兩季連續(xù)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氣溫很低,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二十幾度
師: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環(huán)境,再讀讀這個題目,你有了怎樣的疑問或想法呢?
生1:這一株柳樹與我們常見的柳樹有什么不同?
生2:作者寫青海高原的柳樹卻在文章中寫了家鄉(xiāng)灞河的柳樹,是不是走題了呢?
師:接下來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初讀課文。
。ㄈ┏踝x課文,整體感受。
師:(巡視)邊口頭提出讀書要求:1、自己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讀不懂的詞語做上記號。2、想想作者從幾個角度來寫青海高原這株柳的?3、青海高原的這株柳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ㄋ模、檢查學習情況
1、讀一讀下列各組詞語,想想它們在文中的意思。
鐵鑄 鍛鑄 虐殺 摧毀 抱怨 畏怯
艱苦卓絕 起死回生 不可思議 望而生畏
生1:讀詞(師即時糾正讀音)
生2:帶領(lǐng)同學們讀
師:其中本課有7個生字,5個二會字。文中一些生字詞要特別注意,“韌”是前鼻音,“卓、韌、滯、邃”是平舌音,請跟我讀。教師帶讀。
師:我們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呢?
生1:可以用換部首的方法識記,“壽”左加“金字旁”就是“鑄”
生2:“催促”的“催”與“摧毀”的“摧”很相似。
生3:“抑”注意右半部,不要多筆畫,第五筆是“豎提”
師:好,我們一起在課后的“鋼筆描紅”中去寫一寫,注意呀,剛才我們有的同學已經(jīng)提醒我們注意了。
生:書寫生字
。ㄎ澹├首x課文,梳理文章脈絡(luò)
師:誰來給咱們讀讀課文,請9名同學分別朗讀自然段。
生:讀文章,師相機結(jié)合課文理解“深邃、凝滯、蒼涼、粗實、鍛鑄、虐殺、艱苦卓絕、敬畏”等詞。
師:想想作者從幾個角度來寫青海高原這株柳的?
生:作者寫了這株柳樹的樣子以及這株柳樹的生長過程。
師:哪里寫了這株柳樹的樣子?
生:文章的第五自然段。
師:哪里寫了柳樹的生長過程呢?
生:第六、七自然段
師:青海高原的這株柳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生:堅強
生:很神奇
師:指讀第二小節(jié),出示句子: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理解:神奇、望而生畏 佇立)(板書:神奇)
師:青海高原,有沒有同學去過?課文是怎樣描述“青海高原”的?
生:青海高原的環(huán)境是異常的蒼茫、惡劣。課文中用了這些詞和短語來描繪:廣袤無垠、青草覆蓋、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藍天、凝滯的云團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詞語
師:當作者在這里看到了這樣一株高大的柳樹,不由地發(fā)出了一聲“哦”,(體會“哦”的意思,練習有感情朗讀。)
生讀句子
師:竟然能在環(huán)境如此惡劣的青海高原上生存,這是一株( )的柳樹。
生:神奇的柳樹!
師:(出示)所以作者這樣贊嘆道: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生:讀句子
師:作者說這是自己見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樹,你又從哪兒看出來?從“唯一”你讀懂了什么?
生1:沒有其他的樹了。
生2:讀出了柳樹的生命力強。
。、小結(jié)內(nèi)容,朗讀3、4小節(jié)。
。ㄎ澹、作業(yè):讀熟課文2、抄寫課文生字
六、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通過文章第5自然段的描寫,從“干”“枝”“葉”的描繪中,感受到高原一株柳的“形美”。
重點通過第六,七自然段中作者的大膽猜測寫想象,品味高原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xiàn)的“堅強”與“不屈”。
熟讀并理解第9自然段中“命運給予它……成就了一片綠蔭!钡暮x,并聽寫第9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xiàn)的強大的生命力。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想象高原柳樹所出的惡劣環(huán)境,以及體味到柳樹面對逆境時變現(xiàn)出來的“不屈不撓”的品味。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曉~語導入新課
蒼勁有力 啊娜多姿 道勁有力 樹影婆娑 風情萬種 巍然屹立(撐立)
。ǘ﹩栴}引入,“我”在高原上見到的唯一的這一株柳樹時怎樣的呢?
生;(這株……強大感召)
師:在你眼中,這是一處???——的樹;在你心中,這是一株——的樹,所以你一眼這株大柳樹時,不由得“哦”了一聲。
師:這一聲“哦”,是因為你為——而感到驚訝(理解“兩合”)
這一聲“哦”,是因為你為——而感到情不自禁地贊嘆(百榻平方米的樹陰)
這一聲“哦”更是因為這株柳樹的葉子——而發(fā)之內(nèi)心的贊美。
【從“干”“枝”“葉”三個方面體會高原柳樹的形美】
師:(示)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
生齊讀
師:誰能用自己的聲音把這一株神奇的柳樹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生(個別讀),生評(師評)
師: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佇立)(板書,品味詞語)
(三)、品味高柳樹樹的“堅強”與“不屈”
師:這一株柳樹時怎樣來到這寸草不生,廣裹無限的青藏高原的呢?作者大膽地猜測與想象了這株柳樹的來歷。默讀6,7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幾個畫面?在鏡頭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默讀六、七自然段
師:請說說你的讀書感受
生1、2、:
師:還從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了這株柳樹它撐立的不容易了?
生: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師:你從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這株柳樹為了生存經(jīng)受過的無數(shù)次的雷轟電擊。
師:環(huán)境非常――
生:惡劣。
師:看老師寫這個“虐”字。上面是虎字頭,下面是橫豎折再寫橫,這個字組個詞,可以組“虐待”,殘酷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你們沒有體驗過,你們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們聽。
【波放聲音(抓住第七自然段中的三個“多少”四個“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
師:狂風呼嘯,雷電交加。大雪紛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仿佛看到這株柳樹那種可憐無助的樣子了。你們看到它怎樣可憐無助的樣子了?你腦海中的柳樹正在經(jīng)受著怎樣的摧毀?
生:一陣狂風吹過來,把柳樹吹歪了,然后它又靠自己的精神站立了起來。
師:被狂風吹歪了,彎下腰來了,你還看到了什么?
生:險些連根拔起。
生:一陣狂風吹來,樹干都斷了。
生:每一次經(jīng)受風雪的時候,都是差一點點被凍死,但是又奇跡般地活了過來。
生:差點被其他柳樹苗的芽給埋沒了。
生:柳葉都被吹得四分五裂。
師:這株柳樹就在經(jīng)受這樣的摧毀,但它害怕了嗎?
生:沒有。
師:而是凍死過多少次,又――
生:復蘇過來。
師:被劈斷了枝干而又――
生:重新抽出了新條。
師:誰來讀讀這兩句?
生讀。
師:我仿佛看到它在咬著牙堅持。
生讀。
師:它在熬,在挺。誰再來讀。
生讀。
師:它這是在和死神較勁呢!
生讀。
師:柳樹經(jīng)受這樣的摧毀僅僅是難得一次嗎?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生: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師:從哪兩個詞語中讀出。
生: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師:還從哪里看出經(jīng)受的摧毀不止一次?
生:多少。
師:用了幾個多少?
生:用了三個。
師: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三個帶“多少”的短句,讀的時候,可以把“多少”的“多”字稍稍上揚些。
生讀。
師:讀得真好,誰再來讀。
生讀。
師:這三個“多少”寫出了柳樹經(jīng)受的摧毀是多么的多和頻繁。但柳樹畏怯了嗎?
生:沒有。
師:而是凍死過多少次――
生:又復蘇過來。
師:你們這個“又”字讀得真好。被劈斷了枝干而――
生:又重新抽出新芽。
師: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次又一次――
生:又起死回生。
師:用了幾個“又”字?
生:四個。
師:這四個“又”字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堅持是多么執(zhí)著。
師:出示:在漫天的風雪中,
它( ),
在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
它( ),
一次又一次摧毀,
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因為在它心中,
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我要( )!
我要( )!
……
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定要活下去,撐下去的信念,所以,讓我們再合作來讀這一段: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
生齊讀
師:這是一種怎樣的撐立,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生:頑強。
師: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
師:再用哪個詞可以概括?
生1:不屈。生2:咬著牙。生3:堅強不屈。生4:堅忍不拔……
生5:堅持不懈。
生6:寧死不屈。
生7:永不放棄。
師:同學們,這么多的詞,都可以來詮釋這個“撐立”。同學們,讓我們不妨像作者那樣,再來發(fā)揮我們的想象。當這株柳樹在高原的風雪雷電當中苦苦撐立的時候,它的同類,那些平原柳樹它們此時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生1:現(xiàn)在在沐浴著陽光。
生2:在肥沃的土地里汲取著營養(yǎng)。
生3:可能在吮吸著甜美的雨水,
生4:聽著游人的贊美。
生5: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婀娜多姿的身姿。
生6: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師:同一株柳樹,生活的環(huán)境卻不同,可柳樹抱怨了嗎?
生:沒用
師:讓我們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生讀。
師:這段話中的最后一句話,里面有兩個數(shù)字不知道引起了你們的注意嗎?一個是九十九,一個是一。
師:從這兩個數(shù)字中,你又讀出了什么?
生:我讀明白了柳樹的生長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的困難。
師:希望只是很渺小的,九死一生。
生:?我覺得柳樹的生長機會是很小很小的。
師:從九十九中讀懂什么?
生:柳樹經(jīng)歷了一次次的雷轟電擊,一次次地風雪吹襲,一場場地干旱。
師:九十九讓你讀出了它經(jīng)歷的困難那么多。
生:頑強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師:“九十九”讓我們感受到它經(jīng)歷的困難那么多,可它害怕了嗎?生:沒有;師:“一”讓我們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可是它放棄了嗎?
生:沒有。
師:所以作者這樣寫。讀。出示:(句子)
生讀: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ㄋ模┲黝}深化,總結(jié)
出示:這株柳樹,它就這樣咬著牙,撐立在有著( ),
這株柳樹,它就這樣堅忍不拔,永不放棄地撐立在有著( ),
這株柳樹,它就這樣撐啊撐,撐出了高原上壯麗的( )
師:難怪作者在開始的時候要寫這樣寫,咱們一起讀。
出示句子
生讀: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師:它僅僅是令我們望而生畏嗎?還令我們產(chǎn)生怎樣的情感?
生:?
師:讓我們懷著崇敬的感情,帶著景仰的語調(diào),一起來讀讀第九自然段。
生讀
師:讓我們把這句話記下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吧,
生抄寫
板書: 15 青藏高原一株柳
寸草不生 廣袤無垠
撐立
頑強、堅忍不拔、永不放棄
一方壯觀的風景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夠體會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進而能夠理解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2、憑借語言材料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不抱怨命運、敢于與艱難環(huán)境作抗爭的情感。
3、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
指導學生領(lǐng)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柳樹的強大生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青海高原一株柳》,指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想想作者從幾個角度來寫青海高原這株柳的?(板書)
3、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出示: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過渡:它的“神奇”體現(xiàn)在哪兒?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株柳樹,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銳的心來感受。
二、精讀,感悟柳樹形象的“神奇”。
1、快速找到直接描寫這株柳形態(tài)的段落。(第五自然段)
2、自己讀一讀這段文字,讀出文字背后的畫面來。
3、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來讀,并且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準備一下。
A、“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樹葉覆蓋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樹陰!
。1)“兩合抱粗”有多粗?咱們兩個來演示一下。
。2)這么粗壯的柳樹在江南可以看到嗎?而且樹陰有百十余平方米,咱們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說有兩個多教室這么大的樹陰,你說這課柳高大嗎?真是太高大粗壯了。這是一“奇”。
B、“樹干和樹枝呈現(xiàn)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實而堅硬!
(1)這句是寫它的什么?樹干和樹枝,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從哪里感受到它堅硬?(“生鐵鐵錠的色澤”)你們看到過鐵錠嗎?這個鐵錠現(xiàn)在不太容易看得到了,很硬,顏色很暗淡,你有這樣的生活經(jīng)驗嗎?大門上的把手,它跟鐵錠是“同胞兄弟”,看看它的顏色怎樣?(暗淡,發(fā)黑),感覺它的質(zhì)地怎樣?(堅硬)。說樹干和樹枝像它一樣的色澤,像它一樣粗實而堅硬,奇怪嗎?
。3)提到“柳”,它素來以“柔”著稱,不是都說“柔柳”嗎?可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卻這么堅硬,這是第二“奇”。
C、“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
。1)葉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綠得這么……這么……是暗綠色的,我們平原上的柳樹是這個顏色嗎?(嫩綠、草綠、鮮綠),理解“鍛鑄”。(先作字面的理解)這又是一“奇”。
(3)誰來讀讀它的這一“奇”?
D、“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
(1)這句給你什么感覺?(很高大 生命力強……)
。2)理解“巍巍然”和“撐立”,讓我們有這樣的感覺。
4、我們分別讀了這段的四小句,感受到了這株柳形態(tài)上的“神奇”,指名同學讀這一自然段,讓大家整體感受這株“神奇”的柳,并齊讀。
師:讀到這,這株柳樹的樣子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出示)這是一株( )的柳樹。在如此惡劣的青海高原上能長出這樣高大粗壯的柳樹,難怪作者要說——(出示)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三、引發(fā)想,感受柳樹生長過程的“神奇”。
1、過渡:那么,這株柳的“神奇”是不是就指它形態(tài)方面這三點呢?默讀六七兩個自然段,你一定會找到答案。
2、這兩個自然段都是寫什么?(作者對柳樹的大膽猜測和想象這株柳的生長過程的)它的生長過程更體現(xiàn)了它的“神奇”,把其中反應(yīng)柳樹“神奇”的語句畫下來并讀好它。
3、交流。
A、“風從遙遠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隨意拋散到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發(fā)了。風把一團團柳絮拋散到這里,生長出一片幼柳,隨之而來的持續(xù)的干旱把這一茬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一株柳樹奇跡般地保存了生命。”
。1)讀了這句,這株柳的“神奇”之處在哪?(1、種子隨意散落卻有幸萌發(fā)2、其他柳樹苗子全毀了而唯獨它存活了下來)
B、“自古以來,人們也許年復一年看到過,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許熬過了持久的干旱,卻躲不過更為嚴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出示)
。1)說說你讀這段的感受。(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的生命活到一歲,一歲就是指柳樹沒有能活滿一年的。)
。2)但是這株柳樹呢?(造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3)為什么說是奇跡呢?不光柳樹,別的生物也活不到一年,你們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嚴重,連續(xù)兩個季節(jié)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時候零下幾十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棵留下來了,而且長得高大粗壯,神奇嗎?好好讀一讀。
。4)“只有這一株柳樹奇跡般保存了生命”與上文哪個詞相照應(yīng)?(唯一)這是一株( )的柳樹,難怪作者這樣贊嘆道: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C、“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保ǔ鍪荆
(1)你們對這一段也特別有感受吧?請大家再去認真讀這段,哪個詞語或句子讓你特別有感觸?
。2)交流。(“一次又一次摧毀,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說明它經(jīng)受了許多許多困難!敖(jīng)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备惺艿竭@株柳樹為了生存經(jīng)受過的無數(shù)次的雷轟電擊。
。3)由此可見,這株柳所處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殘酷的高原風雪和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沒有體驗過,你們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們聽!静シ配浺簟繋熂で槊枋觯嚎耧L呼嘯,雷電交加。大雪紛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仿佛看到這株柳樹那種可憐無助的樣子,你腦海中的柳樹正在經(jīng)受著怎樣的摧毀?它又怎樣面對的?(一陣狂風吹過來,把柳樹吹歪了,然后它又靠自己的精神站立了起來;險些連根拔起;一陣狂風吹來,樹干都斷了;每一次經(jīng)受風雪的時候,都是差一點點被凍死,但是又奇跡般地活了過來;柳葉都被吹得四分五裂……)
。4)這株柳樹就在經(jīng)受這樣的摧毀,但它害怕了嗎?(沒有)而是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被劈斷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條)
。5)再回到第五小節(jié),看看你對“鍛鑄”這一詞又有新的理解嗎?是什么鍛鑄了這株柳樹?(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是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還有持久的干旱和嚴酷的寒冷。)這株柳樹靠什么巍巍然撐立在青海高原上?(頑強的精神)
。6)讓我們再合作來讀這一段: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歷了多少次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而又――……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這是一種多么——頑強!師: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棵留下來了,而且長得這么高大粗壯,不得不說是個奇跡啊!這株柳樹撐立在青海高原上,靠的就是這一頑強的精神!
。ǔ鍪荆┻@是一株( )的柳樹?難怪作者要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W習這一部分時,課堂須靈動,教師要跟著學生的思路轉(zhuǎn),課堂要有新的生成和亮點。)
四、比較體會精神:
作者的思緒一發(fā)不可收拾,由高原之柳想到了誰?家鄉(xiāng)柳樹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看屏幕邊讀邊思考。文章要贊頌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這兒卻寫家鄉(xiāng)的柳樹,這不是多此一舉嗎?(運用對比、襯托,突出青海高原柳樹的頑強,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師:面對這樣一棵柳樹,難怪作者會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五、感悟品質(zhì),深化情感
師:每年都有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如果評選最具魅力的十棵樹木,我想青海高原這株柳一定入選。要是讓你從課文中找?guī)拙湓捵鳛檫@株柳樹的頒獎詞,會是哪幾句呢?
師:這株柳樹憑什么成就了一片綠陰?
師:(出示最后一句話)這段話中的最后一句話,里面有兩個數(shù)字不知道引起了你們的注意嗎?一個是九十九,一個是一。從這兩個數(shù)字中,你又讀出了什么?
(柳樹生活的環(huán)境非常艱苦,幾乎是九死一生。我讀懂了柳樹一生是非常坎坷的……)
師:“九十九”讓我們感受到它經(jīng)歷的困難那么多,可它害怕了嗎?“一”讓我們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可是它放棄了嗎?(出示詞語)這株柳樹,它就這樣咬著牙,撐立在有著――“廣袤無垠 青草覆蓋的原野寸木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的青海高原上。憑著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撐啊撐,撐出了高原上壯麗的―道風景。撐立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好這段話。如果坐著讀不能表達心情,讓我們站著讀。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配樂朗讀)
師,面對這樣一株柳樹,難怪作者要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師:同學們,站在這樣一株柳樹跟前,你不由得想到了誰?這珠柳樹不正是這些人的化身嗎?從這株柳樹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師:老師希望你也能成為像這珠柳樹一樣的人。最后老師想送幾句話和大家共勉。
①(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②(只有)扼住命運咽喉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郏o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勇敢面對,成為生活的強者!
六、總結(jié)。
1、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去了青海高原,看到了那里唯一的一株柳樹。引讀——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2、此時,我相信,這株神奇的柳樹也已經(jīng)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永遠記住它————“青海高原一株柳”(讀題)
七、作業(yè):
1、勤于積累:從文中摘錄你認為精彩的語句。
2、推薦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或《張海迪》讀完后,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shè)計:
樣 子 高大 粗壯
青海高原-株柳 神奇 環(huán) 境 干旱 寒冷 頑強
歷 程 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luò)。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回憶或介紹寫柳的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明確讀文重點
1、回憶寫柳的古詩,介紹柳樹常識
(1)賀知章的《詠柳》
。2)結(jié)合影象資料介紹柳樹
2、板書課題:提出問題并討論
(1)本文能不能用一個柳字做題目,用“一株柳”做題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題目有什么好?
3、教師示范讀
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的什么內(nèi)容?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語
小組交流學習,實在不懂的作上記號。
自由讀課文,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2、學生分節(jié)讀課文,隨時糾正,指名說說不理解的詞語。
3、整體把握,建立印象
三、學習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抄寫課文生字2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指名讀課文
二、反復讀文,理解柳的特點
1、學習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一到二節(jié),思考:為什么要寫第一節(jié)內(nèi)容?
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佇立
。2)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佇立
。3)3、4節(jié)
A讀“在青海高原,……悲壯和蒼涼”,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對的是什么?心頭彌漫著的又是怎樣的感情?回憶一、兩首描寫邊塞生活的古詩,理解蒼涼和悲壯。
B思考我一眼瞅見了大柳樹,為什么會不由得“哦”了一聲?
C作者“這株柳樹怎么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的疑問從何而來?
2、學習第二部分
。1)輕輕讀第五節(jié),想一想:這一節(jié)主要介紹了這株柳的什么?
A通過演示理解兩合抱粗,結(jié)合參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
B朗讀第五節(jié)
。2)默讀課文,想想哪幾節(jié)寫“我”的猜測和想象?
六、七兩節(jié)
A、填空練習:第六節(jié)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來歷),第七節(jié)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經(jīng)歷)
B、口述“我”想象的內(nèi)容:(一粒柳絮……拋灑……恰遇……有幸……)
。ㄒ粓F團柳絮……拋灑……一片……只有……)
C、為什么說這是奇跡?理解“不可思議”
。3)理解“依然”的作用,聯(lián)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這株柳的經(jīng)歷:(經(jīng)歷過……)理解它的頑強精神。指導朗讀這兩節(jié)
三、學習課文第八節(jié)。
1、自由讀課文第八節(jié),說說你是怎樣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遠”這句話的?
。1)平原和水邊的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又是怎樣?
。2)這株柳樹的生活的道路和命運又是怎樣?
2、教師讀第九節(jié),提問:“命運給予它的幾乎九十九……一片綠蔭”這句話是寫柳樹的但又不僅僅在寫柳樹。你從中又得到什么啟示?
。1)討論(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不要被困難嚇倒,要發(fā)揚抗爭精神,堅強不屈。)
(2)齊讀這節(jié)。
三、扣題結(jié)題,體味文章的主旨
1、第二節(jié)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高原上”請問這株柳樹神奇在哪里?作者為什么會對它產(chǎn)生望而生畏的感覺?
2、默讀全文質(zhì)疑問難。
板書設(shè)計: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驚見一方景觀(壯觀而獨立)
粗
神奇 形狀 枝干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學生的預習:了解這棵柳樹的生長環(huán)境、樣子、成長歷程。交流“為什么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2、學習“托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交流作者想象的這棵柳樹的成長歷程,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所表現(xiàn)出的強大的生命力。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分享預習收獲
1、上節(jié)課我們預習了課文,請同學們把你們預習后的收獲與大家分享分享。
2、各組匯報交流
。1)第一組介紹青海高原的地理環(huán)境及氣候
。2)第二組介紹柳樹的生長環(huán)境
。3)第三組匯報從文中找出的好詞
。4)第四組讀出讓人感動的句子
。5)第五組背誦收集的邊塞詩
(6)第六組背誦收集的詠柳的詩
。7)第七、第八組針對預習提出問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
1、同學們,每個小組在自學后都有不同的收獲,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走近這株柳樹,看看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
2、師:“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生:“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保
3、“為什么說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昨天老師已讓學生回家思考)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學習交流個問題。
三、自主研讀,交流共享。
自主閱讀
1、在上節(jié)課的預習中,你是從文中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這株柳的神奇,把你畫出來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說說你的看法。
2、師巡視了解學情。
3、“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它的神奇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歸納:生長環(huán)境的神奇;樣子的神奇;成長歷程的神奇。)
交流共享
。ㄒ唬┥L環(huán)境惡劣
1、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這株柳的神奇的?
2、讓學生自由說(先讀文中的句子,再談感受)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處,面對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心頭便彌漫著古典邊塞詩詞的悲壯與蒼涼!
3、你從哪些詞語中讀出這種感受?
“廣袤無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藍天”、“凝滯的云團”
4、指導學生讀這幾個詞。
5、引導學生背古詩(聽同學們讀這些詞語,使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的詩句:“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那悲壯與蒼涼讓人心頭一震啊!)
6、你呢?(生自由說自己想到的邊塞詩詞或心里感受)
7、就在這廣袤無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們的眼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株綠色的柳樹,給你什么感覺?(驚訝、驚奇……)
8、作者的這種感受在文中是如何表達的?( “哦”了一聲)
9、請你讀出驚訝、驚奇的感覺。
過渡:哦!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呢?讓我們看一看它吧!(讀第5自然段描寫柳樹的詞句)
。ǘ幼訅延^
“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樹葉覆蓋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樹陰……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
1、指名讀并談感受。(生命力的旺盛)
2、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它生命力的旺盛?
、佟皟珊媳Т帧,師生演示感知柳樹的粗壯。
②“百十余平方米”,一間教室大約有五十平方米,一株柳樹的樹陰大約有兩間教室那么大。
3、在如此蒼;臎龅脑吧暇股L著這樣一株高大的粗壯的柳樹,這個“哦”里還有什么情感在其中?(贊美、贊嘆……)
4、指名讀“哦”
5、想讀好這個“哦”先倒吸一口氣,然后慢慢地虛聲讀。
6、師:范讀
7、生:跟讀
8、懷著這種情緒讀一讀這株柳(齊讀)
小結(jié):這樣高大的一株柳竟能在這如此荒涼,如此悲壯的青海高原上生長起來,壯大起來,真是神奇啊!
。ㄈ┏砷L歷程艱辛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這株柳樹的神奇?
1、學生自由說(預設(shè)我從“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生命活到一歲。然而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奇跡!备惺艿角嗪8咴@株柳的神奇。干旱和寒冷絕不寬容任何一條綠色生命活到一歲,一歲就是指這株柳樹沒能活滿一年的,但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奇跡。)
2、師:不單是柳樹,其它的植物也活不到一歲,青海高原上的夏秋兩季連續(xù)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時候零下幾十度,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一茬又一茬的柳樹苗子全毀了,只有這一棵活了下來,而且長得如此高大粗壯,神奇嗎?從文中找到這一段讀一讀。
3、生齊讀此句。
4、是啊,這株柳樹造就了一個奇跡,又有誰知道這奇跡的背后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與磨難呢?
出示:“長到這樣粗的'一株柳樹,經(jīng)過多少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凍死過多少次又復蘇過來;經(jīng)歷過多少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被劈斷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條。它無疑經(jīng)受過一次又一次摧毀,卻能夠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
1、指名讀
2、我聽出來了,你重讀了“多少”、“又”,能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嗎?(生說自己的理由)
3、請大家都來讀這段話,說說你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想象說話。
。1)烈日炙烤著大地,一連半年不見一滴水,厚實的土層漸漸裂出了縫,這株柳它……(生想象著說)
。2)刺骨的寒風割過人們的臉頰,其它植物早已被風雪吞噬,這株柳它……
。3)一聲驚雷在天空乍響,閃電無情地劈下時,這株柳……
。4)像這樣嚴酷的考驗只有一次嗎?(不)
。5)面對一場場虐殺生靈的高原風雪。它挺過來了,這是一種_______精神!
(6)歷經(jīng)一場場鋪天蓋地的雷轟電擊,它挺過來了,這是一種________精神!
。7)經(jīng)受一次又一次摧毀,它挺過來了,這是一種___________精神!
。8)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話,感受這株柳的頑強精神吧!
生:齊讀
5、比較感悟
。1)當青海高原這株柳正在風雪雷電中為了生存而苦苦支撐,拼命掙扎,孤獨地煎熬時,它的同類那些平原的柳,此時,可能在做些什么?(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
(2)生說(婀娜多姿,風情萬種地在風中搖曳;為那些依依惜別的人們所鐘情,所青睞;……
。3)請詠柳小組背誦詩句。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盻____賀知章
“渭城朝雨邑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盻____王維
“兩搓金縷細,煙裹翠絲柔! _____戴叔倫
……
6、瞧,這些平原的柳不僅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還被諸多詩家詞人冠以殊榮,使它們光芒四射.而同是柳樹的青海高原的這一株柳,為了保存生命卻要付出怎樣難以想象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呢?況且還要忍受長年累月的孤獨與寂寞,長久以來,沒有任何一株柳與它為伴,面對命運如此不公的待遇,它是怎樣做的?
7、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精神啊!
四、學習“托物抒情”的寫作方法(由物及人,深化形象。)
1、歸納“托物抒情”的寫作特點。
2、說話訓練。
師:站在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一個人(海倫.凱樂),她就像青海高原這株柳(在遭受又聾又瞎的殘酷打擊下,還能聚合全部身心之力學習各國語言,最終成為一名世界杰出的女性。)
你呢?你想到了哪個人?哪句名言、詩句?
出示:站在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一個人( ),他(她)就像青海高原這株柳( )。
3、填空練習。
。ǎ┲挥邪俜种坏南M,我們()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要勇敢面對,成為生活的強者!
五、總結(jié)全文,升華主題。
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運不可能絕對的公平,但只要我們心中一直充滿希望,憑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去努力,生命就一定會產(chǎn)生奇跡,就像青海高原的這一株柳一樣展現(xiàn)出屬于自己的生命的光彩!
板書設(shè)計:
青海高原一株柳
生長環(huán)境惡劣
神奇:樣子壯觀令我望而生畏頑強精神
成長歷程艱辛
【青海高原的一株柳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09-12
《青海高原一株柳》優(yōu)秀教案02-26
青海高原一株柳說課稿01-09
《青海高原一株柳》語文教學反思03-19
課文《青海高原-株柳》教案范文08-26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課時教案03-06
黃土高原教案02-27
《五柳先生傳》的教案02-27
五柳先生傳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