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2-28 07:39:20 教案

實用的大班教案10篇(精)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大班教案10篇(精)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馬戲團里的大獅子”是“了不起的我”的系列活動之一,我在之前與幼兒共同學習了“我長大啦”、“我能行”、“我做哥哥了”等主題活動,為幼兒學習本次活動打下了基礎。在本次學習過程中,先讓幼兒觀察、討論圖片中的內容,想像人物的對話,這樣既發(fā)展了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又讓幼兒感知了大獅子找朋友的過程。

  另一方面,通過看圖書、聽故事、討論的形式,使幼兒不僅樂于與同伴交往,而且使幼兒從中學會了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

  目標:

  1、 了解大獅子找朋友的經過,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真心相待。

  2、 樂于與同伴交往,并學會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

  準備:

  圖片、錄音磁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師幼相互交流,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們的好朋友是誰呢?你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誰愿意說說。

  2、 逐一觀察圖片,大膽想象。

  3、 邊聽錄音,邊看書。

  請幼兒輕輕拿出圖書,邊看圖書邊聽錄音,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故事的名稱叫什么?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

 。2) 獅子想了哪些辦法找朋友?

 。3) 獅子找到朋友以后,心里會怎么想?

 。4)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5) 你打算怎樣去找好朋友?

  4、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到戶外用自己想到的辦法去找好朋友。

大班教案 篇2

  班科學活動: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的道理,并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蔬菜,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位與營養(yǎng)價值。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蔬菜 壽光蔬菜博覽會的圖片 蔬菜制品 蔬菜教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剛才小朋友告訴我,濰坊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濰坊是世界風箏之都。我的家鄉(xiāng)是壽光。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xiāng),每年的4月20日國際蔬菜博覽會開幕,菜博會上有許多千奇百怪的蔬菜和蔬菜組成的美麗景色,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菜博會的展廳、超市和生態(tài)餐廳去逛一逛。我們先到展廳來看看。

  2、 引導幼兒欣賞菜博會的精美圖片。

  師:“這是什么?”“我們坐下來慢慢觀賞吧。”

  3、 邊觀察圖片邊提出問題:

 。1)、這是什么?它長在哪里?為什么架起來?(節(jié)省空間)這是什么瓜?它有二三百斤重呢!嫁接出來的不同南瓜。是高科技的產品。胡書記也來過菜博會呢!他見壽光的蔬菜這么好,要向全國的農民伯伯推廣。這是什么?有什么顏色的?你能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表示嗎?這么漂亮的辣椒,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五彩椒。蘿卜長在哪里?上面那是什么?我們吃的是它的什么部分?這是誰?它象什么?我們吃的就是它的.花。這么漂亮?向什么?能吃嗎?它也是菜的一種,我們叫它金針菜。土豆長在哪里?土豆上面還有什么?我們吃的是它的莖。你看到什么了?農民伯伯手里拿著什么?那是藕!什么顏色的?為什么?剛從泥里拿出來呢!我們吃的是它的根莖。莖有很多種,有象西紅柿、黃瓜那樣的莖,也有象藕、土豆這樣的根莖、塊莖。你認識它嗎?福娃跟我們說再見了。

 。2)、師:“孩子們,展廳里的景色還有很多呢,我們今天就先觀賞到這里,想一想除了這些蔬菜,你還知道什么蔬菜?” “你是怎么吃的?”

  師:“小朋友知道這么多的蔬菜呢,不過,菜博會的蔬菜超市里有更多五花八門的蔬菜呢!讓我們一起到超市去看一看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性質“歡快”的。

  2、通過視覺、聽覺和身體動作來感受樂曲的不同。如A-B-A-C-A的音樂段式。

  3、培養(yǎng)幼兒愛聽音樂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音樂感受力。

  活動準備

  1、音樂圖,指揮棒,單簧管圖片

  2、花兒和葉子的頭飾,打擊樂器:鈴鐺和串鈴若干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學小鳥飛進入活動室。

  二、以故事的形式引出音樂,讓幼兒欣賞一遍。讓幼兒聽后談感受;學習音樂的性質用詞“歡快”。

  三、再次欣賞音樂一遍,了解樂曲的段式結構。

  四、以音樂party的形式感受樂曲

  1、第一個節(jié)目《自由狂舞》

  幼兒聽音樂自由動作。

  2、第二個節(jié)目《花兒和葉子》

  請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動作。

  3、第三個節(jié)目《鈴兒響叮當》

  出示碰鈴和串鈴,幼兒選擇合適的配樂,打擊樂器。

  4、第四個節(jié)目《葉子找花》的游戲

  集體拉成圓圈表演花的動作,教師當葉子在花叢里穿梭;第二遍請一名幼兒當葉子。

  五、了解這首音樂的演奏樂器“單簧管”,并為音樂取題目。

  六、集體帶著樂器步出活動室。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律動游戲,讓幼兒探索和發(fā)掘身體造型、動作的可能性。

  2、 讓幼兒在即興創(chuàng)作中培養(yǎng)幼兒穩(wěn)定的節(jié)奏感覺。

  3、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音樂、幼兒已經學會演唱歌曲。

  活動過程:

  1、 開火車進場,圍圓坐下。

  師:快樂小火車出發(fā)嘍。

  2、 復習歌曲:火車司機

  引導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師:火車到站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小司機們,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怎么樣?

  教師起音。

  3、 聽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風格。

  教師唱前面的部分。

  師:我這里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曲子,你們想不想聽一下?

  幼兒欣賞樂曲。

  師:這是一首英文歌曲,說的`就是火車司機的故事,也就是我教你們唱的那首歌。

  4、 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并幾名幼兒配合示范。

  師:今天,我們要來玩?zhèn)游戲,怎么玩呢?我要請幾個小朋友配合一下。

  請幾名幼兒到前面,教師指導他們示范。

  提問:你們覺得他們表演得怎么樣?

  師幼共同評價。

  5、 請幾名幼兒來示范。

  師:剛才看明白了沒有?那我再請幾個小朋友來試一下。

  6、 幼兒自由組合,進行練習。

  7、 聽音樂,完整練習。

  引導幼兒根據節(jié)奏進行。

  指出不足。

  8、 組成新的火車再次練習。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按照孩子們的要求,我在美工區(qū)里繪制鐘表用于網絡圖的裝飾,在繪畫的過程中,通過對不同作品的對比,孩子們發(fā)現,他們制作的鐘表,款式不同,名稱不同,鐘面的結構不同,他們發(fā)現原來有許多小朋友還不真正了解。于是,我們決定在數學區(qū)開展----認識鐘面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鐘的'特征:鐘面,指針;

  2、要求幼兒能說出時鐘的名稱,知道時針、分針、秒針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

  3、知道時鐘是計時工具。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制作鐘面的材料。剪刀、筆。實物鐘。

  活動實錄:

  1、 認識鐘面:提問引導幼兒觀察鐘面:

  (1) 仔細看看時鐘的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數字,還有2的指針,)一共有幾個數字?(12個)

  (2) 時鐘面的數字是這樣一來排列的?中間最上面的數字是什么?與12相對,下面的數字是什么?(中間的數字是12,下面的數字是6)

  (3) 連根針一樣長嗎?(一枚長,一枚短)長的一枚叫分針,短的一枚叫時針(幼兒學講:時針和分針)

  2、 教師講解演示時針與分針的關系。(1) 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他們都朝一個方向走。(2) 分針刺走一全,時針從前一個數字走到后一個逐字,這就叫一個小時。

  3、 教師出示時鐘,問:這是什么?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時鐘?為什么許多的地方都有時鐘?它有什么用途?

  4、 美工區(qū)利用紙板制作鐘面。(不寫數字,用與數學區(qū)拼擺)

  5、 教師小結:時鐘是用來計時的工具。它能告訴我們時間,什么時候應該干什么。

  教學反思:

  對于時鐘的認識并不是一個活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美工、數學區(qū)域中,我們把孩子們做的鐘面繼續(xù)投放,讓他們有時間在進區(qū)活動當中不斷深入發(fā)現問題。同時便于教師觀察幼兒的行為。為后面的活動做準備.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畫面內容,大膽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

  2、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作品,理解雨水與環(huán)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掛圖第6號。

  2、幼兒曾經看過下雨時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1、幼兒兩手食指分開,慢慢抖動手指從上往下落。

  2、教師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兩只小手做雨點,雨點從天空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只小手做雨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只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漿上,小船開進大海里。

  二、看圖講述。

  1、逐幅出示掛圖,說說自己看到的`內容,并根據畫面內容講述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

  2、小雨滴把小妹妹的傘當成什么?小雨滴把池塘當成什么?小雨滴躲在路邊的土坑里,車開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小雨滴落進沙灘后,到哪里去了?

  3、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動詞,如:滾、跳、濺、躲等,描述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調皮情形。

  三、續(xù)編作品。

  1、小雨滴還會到哪里去呢?又做了哪些調皮的事?

  2、引導幼兒結合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創(chuàng)作(如:小雨滴落在竹竿上,把媽媽晾的衣服淋濕了;小雨滴落在花朵上,花朵更漂亮了)。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合作扮演角色,共同完成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2、練習追逐炮和快速躲閃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間的相互合作能力,遵守游戲規(guī)則。

  二、活動重點

  重點:練習快速追逐跑;

  難點:學會快速躲閃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1、課課前學會兒歌

  2、游戲音樂

  3、藍色、紅色撕名牌服裝、呼啦圈

  四、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活動幼兒各個關節(jié)

  2、師幼互動游戲玩法:

  (1)在聽到"開始"的口令時,打擊要用響亮的聲音念兒歌,老鼠在兒歌念完后立刻從兩個風箱口逃出,逃出后不能再進風箱里。

  (2)貓不能進入風箱里面,在音樂停止之前把抓到的老鼠帶回貓的家。

  (3)貓和老鼠追跑的時候只能圍著風箱追跑。

  (師:我們一起看看游戲怎么玩?)

  學習"老鼠鉆風箱的游戲"

  1、教師講述規(guī)則,示范。

  師:好的!首先,老師請第一排小朋友向后轉,找到一個好朋友以后,腳打開跟肩膀一樣寬,雙手把呼啦圈舉高站直搭風箱。貓和老鼠要圍在風箱的`外面追跑,音樂停的時候,游戲結束。被抓到的老鼠回貓窩去。(老師請一位幼兒扮演"貓",兩位幼兒扮演"老鼠"。)

  2、分小組進行游戲。

  分成紅藍兩隊進行游戲,選出一只"貓"和九只"老鼠"進行游戲,當音樂停止游戲結束,交換角色。

  3、快速跑撕名牌游戲。

  "貓"在規(guī)定的時間撕掉全部"老鼠"名牌,音樂停止,游戲結束。

  師:剛才的游戲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接下來有一個更好玩的撕老鼠名牌游戲。貓只要在音樂停止之前把所有的老鼠名牌撕掉就贏了。

  結束。師:今天我們玩得很開心,老鼠們也已經很累了,跟著鼠媽媽一起回去休息吧。

  活動反思:大部分幼兒對游戲活動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自然輕松。孩子們很喜歡教師在引導語言中用"玩"這個字眼,聽到老師說要讓大家一起來"玩",孩子們表現出了異常的興奮和創(chuàng)意,語言表達的積極性也比往常高了許多,這時,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頻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體驗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

  2. 初步學唱歌曲,并學習借助圖譜來理解、記憶歌詞。

  3. 發(fā)展記憶能力及初步的歌唱技能。

  活動準備

  1. 圖譜一張,歌詞圖片。

  2. 幼兒已有關于冬天的`認知經驗。

  活動過程

  1. 模仿動物叫,以老師問,幼兒答的形式練聲,導入活動。

  2. 教師范唱歌曲《冬天里來》,幼兒欣賞。

  3. 出示大圖譜,學習副歌部分。

  提問:歌曲里唱的最多的詞是什么?(啷里個啷)

  4. 再次范唱歌曲,提問:歌曲里頭還唱了些什么?根據幼兒回答逐一出示相應圖片。

  5. 自由討論,將圖片放入圖譜中相應的位置,并對照圖譜學唱歌曲。

  6. 集體看圖譜齊唱歌曲。

  7. 師生互動,進一步學唱歌曲。

  8. 放松,結束活動。

  附歌詞: 冬天里來

  冬天里來梅花香,

  啷里個啷里個啷里個啷,

  寒冷的北風呼呼吹,

  吹動了我的花衣裳,

  啷里個啷,啷里個啷,

  走過田野和山岡,

  堆雪人呀打雪仗,

  處處白茫茫,

  啷里個啷,啷里個啷,

  啷里個啷里個啷里個啷里個啷里個啷里個啷。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袋鼠是一種食草動物,了解其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對野生動物感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難點:了解袋鼠和警察格斗的趣聞

  活動準備:

  圖片(袋鼠媽媽和小袋鼠、袋鼠的蹦跳、拳擊畫面、袋鼠和警察格斗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請小朋友們仔細聽,看看誰來了?”

  “有只動物像只鼠,會蹦會跳跑得快,肚子上面有口袋,藏著它的小乖乖!保ㄓ變翰轮i語)

  2、觀察袋鼠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1)、出示圖片

  “袋鼠看上去是怎樣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袋鼠身上的口袋有什么用?”

  “袋鼠生活在什么地方?吃的是什么?”

 。2)、談話:“袋鼠群體里有國王嗎?”

  3、了解袋鼠與警察格斗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邊看圖片邊欣賞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他們在干什么?”

  “袋鼠用了什么本領把警察打倒的?”

 。2)、看圖片幼兒相互交流

  4、教師小結

  “袋鼠是生活在澳大利亞草原上的一種食草動物,肚子上有一個育兒袋,后退長而粗壯,蹦跳速度快,不去干擾它不會傷人!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閱讀故事,理解鱷魚和長頸鹿在共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解決困難的故事情節(jié)。

  2、感受鱷魚和長頸鹿在一起相親相愛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導入閱讀(價值分析:回顧經驗,了解鱷魚和長頸鹿的特征。)

  1、這是什么地方?

  2、今天也有一對相愛的人要結婚了,會是誰?新娘和新郎長得怎么樣?

  小結:盡管鱷魚和長頸鹿的身高相差許多,但相愛的他們終于結婚了。

  二、閱讀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價值分析:理解故事內容,體會鱷魚和長頸鹿為了愛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1、可正當長頸鹿小姐高高興興地走進新房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小結:長頸鹿剛剛搬到鱷魚的家就撞到了天花板,在家里脖子伸不直,連膝蓋也要跪在地上,真是麻煩。

  2、吃飯了,鱷魚還準備了好吃的食物給它的新娘,可是怎么了?

  小結:長頸鹿的脖子太長都沒辦法吃到鱷魚給它精心準備的晚餐,真難過。

  3、到了晚上,他們要睡覺了,又會發(fā)生什么?

  小結:鱷魚家太小了,長頸鹿睡覺時只能把脖子露在外面,既容易著涼又不安全,真是不方便。

  4、(三張一起出示)小結:長頸鹿在鱷魚家站不直、吃不到東西、睡覺既不舒服又不安去。

  5、于是第二天他們決定搬到長頸鹿家,到了長頸鹿家,它們的困難都解決了嗎?它們的生活到底會怎樣呢?

  小結:原來鱷魚在長頸鹿家也遇到了麻煩。鱷魚搬到長頸鹿家后吃飯吃不到,進門夠不到門鎖,只有睡覺的時候它們才能眼睛看著對方的眼睛,臉貼著對方的'臉,這時候覺得特別的幸福,和愛的人是那么的接近。

  三、觀察畫面,嘗試解決問題(價值分析:大膽觀察畫面。感受鱷魚和長頸鹿之間的愛。)

  1、這時長頸鹿說:“親愛的,雖然我們遇上了麻煩事,但是我很愛你!摈{魚也說:“親愛的,其實這只是個小麻煩而已,只要我們勇敢面對,一定可以解決問題的!

  2、第二天它們真的想到了個辦法,你們覺得它們會想到了個什么好辦法呢?

  他們決定造一間大房子,而且把這個叫做偉大的計劃。

  3、請幼兒去觀察最后一幅畫面,并給解決問題的地方貼上笑臉。

  4、這個有趣的故事叫做《搬過來搬過去》,在搬過來和搬過去的過程中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選】07-26

大班教案11-26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4

大班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