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3-19 09:10:49 教案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生日賀卡、禮物盒等方式慶祝生日。

  2、制作7以內的數(shù)群卡。

  【活動準備】

  美工區(qū):掛歷紙、各種盒子、海綿紙、卡紙、蠟光紙等。

  數(shù)學區(qū):寫有7以內數(shù)字的空白卡片(用于添畫蛋糕等數(shù)群)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白兔過生日的情景

  1、師: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老師要去參加小白兔的.生日,我還特意為白兔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你們想去參加小白兔的生日會嗎?(想)那你們可不能空著手去哦!必須要送上一份禮物給小白兔。

  2、介紹區(qū)域材料

  美工區(qū):掛歷紙、各種盒子、海綿紙、卡紙、蠟光紙等,小朋友www.300168.com們可以用掛歷紙畫一個蛋糕送給小白兔,或者畫一束花,一條裙子,玩具等。也可以把這些小盒子打扮的漂漂亮亮,送給小白兔。

  數(shù)學區(qū):寫有7以內數(shù)字的空白卡片。數(shù)學區(qū)的孩子,老師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7以內的數(shù)字空白卡片,小朋友就用蛋糕表示數(shù)字幾。

  數(shù)學區(qū):寫有7以內數(shù)字的空白卡片(用于添畫蛋糕等數(shù)群)

  二、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1、幼兒選擇區(qū)角開始游戲,重點指導美工區(qū)的孩子,盡量讓每個孩子發(fā)揮想象,制作不一樣的禮物,在選材和設計方面,老師給予及時的引導于鼓勵,讓區(qū)域的材料都運用起來。

  2、同時關注其它區(qū)的活動情況,及時指導孩子們正確游戲。

  數(shù)學區(qū):關注幼兒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結果。

  三、游戲結束,指導幼兒收拾區(qū)角材料。

  1、教師搖響鈴,請幼兒自覺收好材料,從區(qū)角出來。把大家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站到小白兔的身邊,唱一首生日歌結束區(qū)域活動。

  2、老師小結活動情況。

中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在《春天的童話》這個藝術主題里,種子發(fā)芽這個內容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本來在春天這個季節(jié)里,發(fā)芽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幼兒也在自然角種植時觀察過種子發(fā)芽的現(xiàn)象。而《芽》這篇散文意境優(yōu)美,其中還有一些非常美的詞語,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美,而且也可以豐富一些詞匯,如:膽怯、滋潤、撫摸等。雖然散文這種題材幼兒以前接觸得很少,但現(xiàn)在我們中班下學期的孩子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因此我們想讓幼兒嘗試接觸。而且這首散文講的就是小芽在發(fā)芽過程中經(jīng)歷的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歷程,也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活動過程:

 。ㄒ唬┗顒幽繕

  1.欣賞散文,感受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理解散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

  2.認真傾聽散文,感受散文中小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變化,并用動作表現(xiàn)。

 。ǘ┗顒訙蕚

  課件,兩段音樂,太陽、春風、春雨、芽的頭飾若干。

 。ㄈ┗顒舆^程

  1.導入

  ——春天來了,你們看是誰從土地媽媽的懷抱里探出頭來了?(教師邊做動作,邊說)

  ——原來是,小種子發(fā)芽了?墒牵憧,小芽怎么了?心情怎么了?(教師做出不開心的表情)

  ——咦?為什么小芽不開心了呢?

  ——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散文《芽》吧!

  2.完整欣賞課件

  3.分段欣賞

  1)聯(lián)系幼兒實際來理解、并體驗小芽膽怯的心理

  ——散文中,小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像個什么樣的.小姑娘,散文中有一個很好聽的詞語,我們再來聽聽看。

  教師表演動作

  ——為什么小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會膽怯呢?

  ——哦,原來它覺得自己就要離開土地媽媽了,所以會膽怯。那你有沒有什么時候感到膽怯了呢?

  請幼兒自由說說

  ——這個時候誰來幫助它了?

  ——我們來聽聽,是誰來幫助小芽了,她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表演第一段

  ——是誰來了,它是怎么幫助小芽的?

  ——請你一邊說一邊用動作表示。

  ——我們一起來做春風和春雨來幫助小芽吧。

  教師帶幼兒一起朗誦并表演散文第一段。

  ——小芽在春風春雨的撫摸和滋潤中有什么感覺?(溫暖、親切)

  ——小芽感受到了別人帶給他的溫暖、親切。

  ——可是,小芽還是有些害怕。你聽,太陽、春風、春雨是怎么跟它說的?

  2)感受到來自朋友的溫暖幫助

  三段播放給幼兒看(課間)

  ——太陽對小芽說了什么?

  如果幼兒說不出,教師可拿出太陽的頭飾單獨說一遍

  ——原來,太陽給了小芽光亮,小芽就會變得健康,我們一起來學太陽幫助小芽吧!

  集體朗誦

  ——那春風是怎么說?誰能像剛剛太陽說的那樣對小芽說

  集體朗誦,

  教師做小芽,請幼兒來做春風

  ——那春雨是怎么跟小芽說的?

  教師來做春雨,小朋友來做小芽,教師朗誦一遍,然后再角色互換。

  3)體驗到樂觀面對的重要

  ——小芽聽了它們的安慰,現(xiàn)在它有什么變化呢?(幼兒看課件)

  ——小芽終于在朋友們的鼓勵中,變得堅強、勇敢了。那我們也來做做勇敢的小芽。請你把勇敢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xiàn)(引導幼兒邊說邊用動作來表演:抬頭、挺胸、眼睛睜大、微笑。)

  4.再次完整朗誦并表演

  ——那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完整的念念散文表演吧。

  5.分角色表演

  ——誰愿意做太陽、春風、春雨來幫助小芽?

  ——小芽要把一開始的膽怯和后來勇敢、堅強的表情做出來哦!

  6.教師小結:

  ——你們喜歡小芽嗎?為什么?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膽怯的事情嗎?是誰幫助了你?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ㄐ⊙縿倓傠x開媽媽的懷抱所以會有膽怯的心理。經(jīng)過別人的幫助、鼓勵,漸漸擺脫了那種膽怯的心情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其實在生活中,不管小朋友還是大人,都會遇見一些不知道的事情,這時都會感到害怕和恐懼。不過,別忘了在我們身邊會有很多好朋友,他們會來幫助我們,所以我們要像小芽一樣勇敢、樂觀的面對,你們說好嗎?)

  三、分析:

  《芽》這是篇很優(yōu)美的散文。散文有三大美: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這三個內容都是相輔相成的。意境美是融入在語言美中,今天老師的語言、體態(tài);音樂、課件都成功的營造了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但是,今天在欣賞散文的語言時,教師忽略了孩子對散文語言的理解。因此,最后孩子對散文的情感體驗缺失了。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理解散文的方式,教師應給與機會,讓幼兒或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做出相應的動作、表情。在充分理解了散文的語言美時,才能體會到散文中蘊含的情感美。

  四、反思調整:

  1. 目標的制定

  欣賞散文和認真傾聽散文,有重復的意思。認真傾聽散文也是包含在欣賞散文的要求里,建議去掉。因為,整個活動都是在小芽發(fā)芽的情境中進行的,建議在目標中加入“在情境中“感受小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變化。

  2.提問的設計

  教師語言過多,是剝奪幼兒說話的罪魁禍首。在活動中,教師比較心急,看孩子回答不出來,就急著告訴。因此,問題的導向不夠開放。建議,提問要再開放些,讓孩子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并給孩子機會大膽表達。

  3.幼兒參與的程度

  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就在看孩子們愿意參與的程度時候足夠。因此,我們要適時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比如,在環(huán)節(jié)三中“理解散文中的詞匯”,教師應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大膽表現(xiàn)自己對這些詞匯的理解。也許,孩子們的理解不一定正確,教師可以及時給予語言和肢體動作上的正確引導。這樣的過程能讓孩子真正參與到理解、感受散文中來,而不是老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中班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幼兒認識并理解等號、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含義,感知大于號和小于號的開口方向及內在規(guī)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運用“大于”、“小于”來表達數(shù)量關系。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并理解等號、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含義。

  2、感知大于號和小于號的開口方向及內在規(guī)律。

  3、學習用大于號、小于號表示兩種物體的數(shù)量關系,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義。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理解等號,大于號,小于號的含義。

 。ǎ玻┠苷_運用“>、<”完整表達數(shù)量關系。

  2、難點: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并能正確運用“>、<”來完整表達數(shù)量關系。

  四、課前準備:

  1、材料準備:花園圖一幅;等于號、小于號、大于號卡片;數(shù)字頭飾;小包(里面放有1~10數(shù)字卡片);鼓;《幼兒畫冊》。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中有可供幼兒比較數(shù)量的物品。

  3、幼兒經(jīng)驗準備:熟悉10以內的數(shù)量關系,能正確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

  五、教學過程:

 。ㄒ唬┘で閷,激發(fā)興趣

  1、比較數(shù)量的多少,理解等號的含義,引出大于號和小于號。

  (1)出示花園圖并提問:花園里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數(shù)一數(shù)有幾種花,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2)請幼兒說出各種花的數(shù)量,并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ǎ常┨釂枺杭t花和黃花相比,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如果用數(shù)字相比,哪個數(shù)字大?哪個數(shù)字。窟是一樣大?

 。ǎ矗﹩l(fā)幼兒用一個符號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教師:我們可以在兩個數(shù)量之間放上等號(教師出示“=”)。這樣,一眼就可以看出兩邊的'數(shù)量一樣多。

 。ǎ担┨釂枺杭t花和藍花相比,哪個多?哪個少?如果用數(shù)字相比,哪個數(shù)字大?哪個數(shù)字?在這兩個數(shù)字之間能放“=”嗎?

  (二)和大于號、小于號做朋友。

  1、引導幼兒認識大于號“〉”

 。1)出示大于號“〉”,引導幼兒觀察符號的形狀和開口方向,說說像什么。

  (2)教師小結:“〉”就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shù)笑,表示前面的數(shù)比后面的數(shù)大。

 。3)提問:紅花和藍花相比,哪個多?哪個少?如果紅花多于藍花,可以用數(shù)字怎樣表示?

 。4)啟發(fā)幼兒用一個符號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教師:我們可以在兩個數(shù)量之間加上大于號(教師出示大于號),這樣一眼就能看出哪個數(shù)大。

 。5)引導幼兒說出“10大8小”,并列出不等式“10〉8”,讀作“10大于8”。

  2、引導幼兒認識小于號“〈”。

 。ǎ保┏鍪拘∮谔枴啊础,引導幼兒觀察符號的形狀和開口方向,說說與大于號“〉”有什么不同。

 。ǎ玻┙處熜〗Y:“〈”像撅著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小數(shù)瞧,表示前面的數(shù)比后面的數(shù)小。

  (3)提問:藍花和紅花相比,哪個多?哪個少?如果藍花多于紅花,可以用數(shù)字怎樣表示?

  引導幼兒說出“8。保按蟆,并列出不等式“8〈10”,讀作“8小于10”。

 。ǎ矗┮龑в變簩W兒歌:大于號,開口對著大數(shù)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shù)瞧。

  3、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大于號和小于號,加深對兩種開口方向的記憶。

 。ǎ保┱垉擅變喊缪輸(shù)字寶寶,任選一個數(shù)字頭飾帶好,再請另一名幼兒扮演符號,站在兩個數(shù)字寶寶中間,用身體動作表演“>”“<”,全體幼兒輪流扮演。

 。ǎ玻┱埲w幼兒根據(jù)表演讀出“幾大于幾”或“幾小于幾”

  4、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練習使用大于號和小于號。

  (1)游戲“擊鼓傳數(shù)”。

  教師敲鼓,幼兒傳數(shù),鼓聲停止,裝有數(shù)字的盒子在誰手里,誰就和前面一位幼兒各從盒子里抽出一張數(shù)字卡片,比較大小,如抽出的數(shù)字卡片的順序是“9”和“5”,抽出9的幼兒說“9大于5”,抽出5的幼兒說“5小于9”。

  游戲可根據(jù)幼兒興趣反復進行。

  (2)指導幼兒理解《幼兒畫冊》內容,完成練習。

  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圖中花園里的花朵各有多少,在對應的空格中填上相應的數(shù)字,并在兩個數(shù)字中間的空格處填上大于號“>”或小于號“<”。然后請幼兒大聲讀一讀不等式。

 。ㄈ┗顒油卣

  準備一些可供幼兒比較數(shù)量的物品,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來表達數(shù)量關系。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生活中氣球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喜歡玩弄氣球,為了讓孩子更好的了解其功用和學習吹氣球技巧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氣球的顏色、形狀來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2.學習吹氣球的技能,體驗吹氣球帶來的快樂。

  3.激發(fā)幼兒與同伴協(xié)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友誼和合作的意識。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2—3個不同顏色的氣球。

  2.幼兒人手2—3個不同長短的細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導幼兒觀察氣球的不同顏色、外部形狀。

  1.教師:“今天,漂亮的氣球來和小朋友做做游戲請小朋友拿出自己喜歡的氣球與同伴比對說一說氣球的顏色有什么不同”。

  2.教師鼓勵幼兒說出氣球的顏色并說一說在我們周圍在哪里見過這些顏色。

  二、基本部分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吹氣球。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讓小朋友們進行吹氣球比賽,你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吹氣球”?

  2.教師:“注意在吹的時候小朋友們一定要認真,堅持的吹氣球,看一看氣球有什么變化請小朋友觀察”。

  3.教師與小朋友一起參與到活動當中,正確的引導小朋友吹氣球,把吹好的氣球相互合作系繩子。

  4.幼兒把吹好的氣球放到身邊,教師巡視看誰的氣球吹得又大又多并給與鼓勵。

  5.開展游戲《踩氣球》

  (1)介紹游戲規(guī)則:幼兒把吹好的氣球用一根細繩系在腿上,然后請小朋友用腳去踩氣球,誰的氣球被踩破誰就停止游戲,誰最后能保護好自己的氣球不被別人踩破算勝出。玩游戲時不能相互推、擠、碰要注意安全。

  (2)開展踩氣球游戲。

  三、結束部分

  教師點評幼兒游戲情況,適時結束游戲。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幼兒吹氣球練習,系繩子綁氣球練習。

  教學反思

  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對顏色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加深。氣球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也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東西,幼兒樂于玩弄氣球也喜歡吹,在吹的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可有些小朋友膽小自卑、缺乏自信心,表現(xiàn)出不敢吹或生怕會吹爆,經(jīng)過老師的鼓勵并指導幫助,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了信心?墒呛枚嘈∨笥言诖底銡夂蟛恢鯓犹幚,就放開氣球,氣球在空中亂飛,小朋友樂的合不上嘴。孩子們非常的開心。

  在吹好氣球后幼兒無法一個人綁氣球口,這時就需要同伴的幫助,采用什么方法系氣球口是我們關注的,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只有與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務,也給了幼兒學習如何與同伴接觸交往的機會。

  在踩氣球時幼兒更是高興的不得了,一個勁的踩別的小朋友的氣球,生怕別人會踩到自己的氣球,培養(yǎng)了幼兒如何保護自己的意識和能力,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同時使幼兒的體腦共同參與了活動,既使幼兒體驗到了輕松,愉快的感受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和智力的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1——3,學習將數(shù)字與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參加小組活動,學習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難點:

  認識數(shù)字1——3,學習將數(shù)字與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匹配。

  活動準備:

  1、動物卡片(分別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數(shù)字卡1——3。

  2、幼兒人手1份動物卡(分別為1只鴨子,2只大鵝,3只小狗),數(shù)字1——3,小筐,幼兒用書,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數(shù)量。

 、艓煟汉诎迳嫌惺裁?出示動物卡,引導幼兒觀察。

  ⑵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每種動物有幾只?帶領幼兒感知卡片上動物的數(shù)量并點數(shù)。

  2 、幼兒按序排卡片。

 、艓煟赫埿∨笥寻磾(shù)量多少的順序給小動物們排排隊,想一想誰排在最前面?引導幼兒給實物卡排序。

 、茙煟核窃趺磁诺模空堃晃挥變翰僮,其他幼兒觀察排的`過程。

 、菐煟核诺脤幔浚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師生共同檢查并帶領幼兒從前往后地讀一讀小動物排隊的順序。

  3、認識數(shù)字。

  ⑴師:今天動物卡片想找數(shù)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這就是數(shù)字1,1是什么樣的?(教師依次小結:1像棍子、2像鴨子、3像耳朵)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引導幼兒認識數(shù)字1、2、3,及其代表量。

 、茙煟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還可以表示1個什么?(1還可以表示1只鴨子、1個蘋果……教師再依次引導幼兒感知、了解數(shù)字2、3的實際意義)。

  4、幼兒個別操作。

 、艓煟赫埿∨笥涯贸瞿愕膭游锟,數(shù)數(shù)每種動物有幾只,給它們排排隊,然后分別把它們的數(shù)字朋友放在它們的下面。

 、平處熡^察幼兒操作情況,個別指導幼兒。

 、菐煟鹤龊煤,請你把動物卡按剛剛排隊的順序收齊放在小筐里,數(shù)字卡也按同樣的順序收齊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兒用書。

  ⑴幼兒用書完成后,教師展示個別幼兒"圈數(shù)字"的操作卡,請其他幼兒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數(shù)字是對是錯。

 、茙熒餐瑱z查各種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齊(用過的材料擺成了原來的樣子),表揚會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兒。

  教學反思:

  今天我對我園中班的小朋友上了一節(jié)數(shù)學《數(shù)字找朋友》的活動,重點是:認識1——10的數(shù)字。體驗操作游戲帶來的樂趣。在活動前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給每位幼兒準備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精心的準備;顒又幸膊捎昧硕喾N教學方式,如:直觀教學法、演示法……就幼兒在活動中的學習效果來看,我本人認為這節(jié)活動還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因幼兒對動物了解較為缺乏,所以制作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會讀兒歌。

  2、幼兒理解并會認:金魚美麗這兩個字寶寶。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會讀,難點是理解兒歌含義。

  活動準備

  1、制作小金魚的頭飾

  2、金魚以及美麗這兩個字寶寶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著老師隨著音樂進入教室,并做課前律動。

  (二)引入課堂(括號里是小朋友說的話)

  1、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魔術箱,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魔術箱里有什么啊?(想)好,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魔術箱里到底有什么。老師就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張圖片。

  2、讓小朋友們觀察圖片。(引出教學掛圖)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圖上面有什么啊?(金魚)金魚長什么樣子啊?(圓圓的眼睛,大大的肚皮)金魚生活在哪里啊?(水里)那小朋友再想想圖上的小金魚在做什么啊?(玩,做游戲)

  3、引入兒歌

  (1)教師示范讀

  (2)幼兒跟讀

  (3)幼兒跟著老師邊做動作邊讀兒歌

  4、認識字寶寶

  (1)今天小金魚跟我們玩得很開心,它們還送了禮物給我們,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啊?(想)出示字卡,幼兒跟讀。

  (2)游戲一(摸摸字卡)

  教師手里拿著字卡,走到幼兒面前,請小朋友摸摸字卡并讀出字卡上的字寶寶,讀的對的小朋友就用字卡親親他。并把字卡送給讀得棒的'小朋友。

  游戲二(送字寶寶回家)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fā)字卡,并在黑板兩邊貼出金魚、美麗兩個字寶寶。讓幼兒跟著音樂把字寶寶送回家,并貼在相應的位置。

  (三)課后總結

  今天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們學習了小金魚這首兒歌,并且還學會了兒歌里的:金魚、美麗兩個字寶寶,還知道了金魚的樣子,那請小朋友們回去把這首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四)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教學反思

  1、幼兒對本節(jié)課內容掌握還可以,字寶寶掌握得較好,基本上理解兒歌的含義。

  2、教具做得不夠好,幼兒不是很感興趣。

  3、與幼兒的互動較少,應該要多一點。

  小百科:金魚在我國觀賞魚出口貿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魚體態(tài)優(yōu)美、品種繁多,其體色有紅、黃、藍、紫、黑、白、雙色、三色、五花色等,其體形有獅頭、高頭、水泡、龍睛、絨球、珍珠鱗、蝶尾、虎頭等。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柿子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學會兒歌,注意正確地發(fā)shi的音。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法解決。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柿子各一個。(有條件的每人一個)

  2.幼兒每人一把調羹。

  活動過程

  1.觀看PPT,觀察柿子提問:這是什么樹?樹上結了些什么?(練習shi的發(fā)音)摘幾個成熟的`柿子帶回活動室。

  2.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看一看:柿子的形狀有點圓、有點扁,柿子的顏色有點黃、有點紅,柿子頂上有一個小蓋子(柿蒂)。

  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捏一捏:成熟的柿子是軟軟的。

  嘗一嘗:柿子的味道是甜甜的。(用調羹舀著吃)

  3.欣賞兒歌。

  柿子紅,柿子黃,柿子長在柿樹上,揭開蓋子嘗一嘗,柿子是柿科植物漿果類水果,成熟季節(jié)在十月左右,果實形狀較多,如球形、扁圓、近似錐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種顏色從淺桔黃色到深桔紅色不等,大小從2厘米到10厘米,重量從100克到350克。

  原產(chǎn)地在中國,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活動反思:

  秋天,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jié)!水果成熟了,有了這些水果,我們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墒窃谒氖澜缋镆蔡N藏著許多知識和秘密,活動通過說說,看看從而獲得許多關于水果的知識;顒又幸龑в變河赏獾絻鹊卣J識各種水果。按照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掌握的知識水平而設計的,每個活動都充滿趣味性,符合幼兒需要,完成了活動目標。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了解水量的多少產(chǎn)生的聲音不同。

  2.感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套相同的玻璃瓶子(四個標有紅黃藍綠標記的瓶子、水裝的不同)。

  2.幼兒人手一根筷子。

  3.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我們桌上有什么?(瓶子)這些瓶子有什么特別的 地方?(有水)

  2.你們再仔細看一下這些水,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水不一樣多)

  3.你們想玩一玩這些瓶子嗎?(想)我們怎么玩?(用筷子敲)

  4.好的`,我們來玩一下這些瓶子,看看你們有沒有更多發(fā)現(xiàn),好嗎?

  5.幼兒自由探索。(師幼個別交流)

  6.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聲音不一樣)你們知道聲音為什么會不一樣嗎?到底秘密在什么地方呢?

  二.個別展示探索結果,再次探索并做記錄。

  1.接下來,我們有一張記錄表,你們看,這張記錄表上紅黃藍綠四個顏色標記代表了什么?(四個瓶子),這個音量的標記多的就表示聲音是高的脆脆的,就下面兩格的表示聲音很低沉的,你們再仔細的探索一下,并且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好嗎?

  2.幼兒再次探索。

  3.幼兒個別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記錄表。 誰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展示) 聲音很低沉的瓶子里的水怎么樣?(水多)聲音脆脆的高的瓶子里的水就怎么樣?(試著再敲敲看,驗證一下自己得出的結論)

  4.教師小結:瓶子里的水越是多,聲音越是低沉;瓶子里的水越是少,聲音越是高。

  三.聲音不同產(chǎn)生的美妙音樂。

  1.瓶子敲擊的聲音都不一樣的秘密都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瓶子就變成樂器,現(xiàn)在我就要讓這些瓶子發(fā)出美妙的音樂。 教師演奏。

  2.你們想嘗試一下嗎?幼兒演奏。

  活動反思:

  瓶子——只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材料,卻挖掘出這么多生動有趣的活動,真是將“小”材料發(fā)揮了大作用了。只要我們用心去想,大膽去實踐。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小”材料,實現(xiàn)它的大作用!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

中班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