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3-26 09:03:12 教案

(精)實用的小班教案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實用的小班教案6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帽子的色彩和形狀等特點,能大膽地進行表述。

  2、學習使用相似色以彩條形式進行裝飾。

  3、對美術欣賞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各種帽子若干、印有帽子的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帽子。

  今天,小朋友帶來了自己的帽子。

  請你說一說你的帽子是什么樣子的?

  二、引導幼兒欣賞帽子的形狀和圖案排列方法。

  1、這些帽子有哪些形狀?

  2、帽子上有哪些花紋和圖案?

  3、這些花紋和圖案是怎樣排列的?

  三、引導幼兒欣賞相似色。

  1、這頂帽子上有什么顏色?他們都是×顏色的一家。

  2、我們找一找蠟筆盒有哪些顏色的'一家?他們叫相似色。

  四、教師示范涂色帽子。

  要求:

  1、選用同一色系的兩種顏色涂色。

  2、以橫條或豎條形式涂色。

  五、幼兒作畫。

  六、評價作品。

  誰的帽子最漂亮。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聽懂并學說普通話;

  2、能用簡單、完整的句子進行自我表達;

  3、通過聽故事,感受故事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聽懂并學說普通話。

  活動難點:

  用簡單、完整的句子進行自我表達。

  活動準備:

  課件《猴王吃西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吃過西瓜嗎?誰能告訴大家西瓜是吃果皮還是吃果肉的呀?你們吃西瓜的時候是什么感覺呢?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于猴王吃西瓜的故事,請認真聽哦!

  二、教師朗讀故事,體驗故事帶來的樂趣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走在路上,忽然,它發(fā)現(xiàn)了一樣東西!青青綠綠的皮、又大又圓的個子。你們猜猜是什么?噢!原來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西瓜!

  小猴子趕緊把西瓜抱回山洞向猴王報告。可是這個猴王啊,是從來沒有吃過西瓜的,所以它不知道這個西瓜怎么吃。小朋友們,你們能幫猴王想想辦法嗎?

  哦!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猴王終于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那它會怎么辦呢?我們繼續(xù)往下聽吧!

  猴王把所有的`猴子猴孫都叫到了山洞里,他清了清嗓子,裝作很輕松的樣子說:“嗯……今天我把叫大家來,是有件好事兒跟大家說。我這里有一個大西瓜,至于這西瓜的吃法嘛,我……當然是知道的。只不過,我要考考大家,看看誰能說出這西瓜的吃法?”

  誒?怎么辦呢?大家都不知道呀!

  這個時候啊,一只小毛猴撓撓頭說:

  小毛猴剛說完,一只自認為懂很多事情的老猴子說話了:“這吃西瓜嘛,當然是吃皮嘍。我從小就愛吃西瓜,而且一直都是吃皮的。我想,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因為吃了這西瓜皮的緣故。。。。。!焙镒觽兌即蠼衅饋恚骸皩Γ〕晕鞴掀!吃西瓜皮!”猴王覺得找到了正確答案,他站起身來,上前一步大聲地說:

  于是呀,大西瓜被分成了西瓜皮和紅紅的果肉。猴王抓起一塊西瓜皮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故事已經(jīng)講完啦,你們知道西瓜是吃皮還是吃果肉了嗎?對了,是吃紅紅的果肉的。因為果肉又甜又多汁,可美味了!但是小朋友們吃西瓜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黑色的西瓜籽吞下去了哦!

  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花果山上住著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撿到了一個大西瓜,就把它送給了猴王?墒呛锿醪粫晕鞴希谑,他把猴子們召集在一起問:"誰知道怎么吃西瓜?"一只小猴子叫起來:"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一只老猴子卻說:"不對,不對,西瓜吃皮。"于是大家爭吵起來,最后猴王聽了老猴子的話,啃起了西瓜皮,而小猴子們卻吃到了甜甜的瓜瓤。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玩玩中了解幾種動物皮毛的主要特征。

  2、喜歡小動物并感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ppt、動物圖片、幼兒操作材料、大房子4座。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今天我們要去森林動物園看看動物,動物們都很高興,它們和我們完了個捉迷藏的游戲。請你們猜猜它們藏在哪里?是什么動物?

  小結:原來,動物們都有屬于自己的衣服,有些動物的花紋是一條一條的,有的是斑斑點點的,有的是一塊一塊的,還有的是黑白相間的。動物花紋雖然形狀一樣,但是換了不同的'顏色就成了另一種動物了,真有趣!

  二、給小動物穿花衣

  1、聽!是誰在哭啊?小動物們找不到自己的衣服了,你們能不能幫助它們

  2、幼兒操作,將花紋與動物匹配

  三、游戲

  活動反思:

  幼兒在開始看動物圖片的時候,能夠說出動物皮毛的顏色,但是不能準確的說出動物花衣服的花紋形狀,所有我進行引導幼兒說出,是長條狀或是圓形斑點,之后的動物圖片中也有之前出示過的相同的花紋形狀,幼兒就能基本說出來了,幼兒用書分發(fā)給每個幼兒,讓他們自己尋找探尋藏在里面的小動物是誰,因為之前的圖片沒有出現(xiàn)豹子,所有在豹子的時候部分幼兒會認為那是長頸鹿,所有在最后總結的時候我又向幼兒介紹了豹子的花紋特點。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

  1.感受樂曲歡快的曲調(diào),在循環(huán)“猜同伴”游戲中自然學唱 歌曲。

  2.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氛圍,遷移生活經(jīng)驗,嘗試用有節(jié)奏的身體 動作表現(xiàn)歌詞內(nèi)容。

  3.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具有“請你猜猜我是誰”的游戲經(jīng)驗,會用“我是×××美羊羊”的旬式自我介紹。

  2.小豬胸飾、蓋布、彩虹傘。

  3.曲譜《小豬愛睡覺》(附)。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豬胸飾,簡單創(chuàng)設小豬家開會的故事情境,提問并引導幼兒用“我是×××的小豬”的句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

  2.教師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教師范唱歌

  曲,對小豬的可愛造型和幼兒創(chuàng)編后的動作進行反饋,并引導幼兒傾聽、學唱歌曲。

  3、教師一邊引導幼兒唱歌曲,一邊帶領幼兒游戲。唱到“閉上眼睛打呼嚕”時,引導幼

  兒輕輕打呼,睡覺時要像個木頭人。

  4.加入“猜同伴”游戲,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同伴的名字。

  5.師幼共同邊歌唱邊游戲2-3次,請大家反思自己歌唱的情況,如是否會唱?引導幼兒用

  好聽的聲音唱出歌曲。

  6.教師引導幼兒玩彩虹傘的游戲,加入“狗熊”角色進行游戲。全體幼兒手握彩虹傘,

  唱完歌詞“打呼!焙蠖氵M彩虹傘中。

  (備注:第一次大熊來的時候,不要帶走小豬,免得引起幼兒的害怕情緒。)

  活動反思:

  1.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性

  在歌唱游戲《愛睡覺的小豬》中,幼兒的情緒能非常積極地投入,這與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息息相關。活動中所有的規(guī)則不是源自教師的要求,而是結合游戲情境自然生發(fā)的,如請幼兒創(chuàng)編可愛的.造型時,教師說:“媽媽來看看小豬的可愛樣子”,這樣小豬與媽媽是互動的關系。另外,此游戲中為了躲避大熊,教師鼓勵幼兒“不睜開眼睛”,有了這種游戲情境的支持,幼兒便能自發(fā)地投入到活動中去。

  2.循序漸進的游戲形式,發(fā)展幼兒的感官能力

  活動中,我們先是固定位置進行游戲,然后加入彩虹傘游戲。游戲難度的逐步累加,能夠挑戰(zhàn)幼兒的感官能力。有了適宜的挑戰(zhàn)幼兒才會更明顯地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

  3.基于游戲過程的反思

  在歌唱活動過程中,師幼共同玩彩虹傘游戲時,孩子們的情緒都比較興奮。但當“狗熊”出現(xiàn)時,可是被“狗熊”問話的幼兒略顯緊張、害怕,不知道該說什么。游戲中孩子們不明確——只要大聲說“我是×××的小豬”就會“獲救”。

  出現(xiàn)此情況與教師在與孩子們第一次玩“猜同伴”游戲時沒有建立好游戲規(guī)則有關。在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游戲規(guī)則時,如果教師強調(diào),當有一只小豬藏起來以后,要大聲地介紹自己“我是×××的小豬”,別的同伴猜測他是誰,并用“×××小豬,快回來”的句式回應他,就可以成功解救小豬。這是一種涉及前期積累、遷移并運用的教學方式。由于教師忽視了前期游戲經(jīng)驗的積累和遷移,造成了在后期游戲中,這種對白性游戲語言沒有能夠有效使用。吸取這次的經(jīng)驗教訓,以后坐在椅子上玩游戲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練習并建立穩(wěn)定的游戲結構。

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運用學會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11個生字,正確書寫3個生字。

 。、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貓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教學課件、動物卡片(生字)及課文插圖

  學生:了解雪后大地的變化、生字卡片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景,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

  課題質疑導學

  出示課件主題人物冬爺爺及冬天的雪景

  冬爺爺:小朋友,你們好!可愛的秋姑娘走了,我悄悄來到了你們身邊,不知細心的'小朋友們是否注意到,我來之后,大地都有哪些變化呢?(教師利用兒童好奇的特點,,用主題人物的形式,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談談對冬天的認識,使學生感悟到知識來源于生活。)

  課件展示白雪紛紛落下的情景。

  冬爺爺:今天,動物王國來了一群小畫家,它們要在這白茫茫的大地上舉行一次畫展,你想知道哪些有關畫展的情況呢?

  (引導學生質疑,教師隨機加以歸納)

  生1:我想知道動物是怎么畫畫的?

  生2:我想知道都有哪些動物參加畫展?

  生3:我想知道它們畫的作品像什么?

  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自主合作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字。

 。、四人小組交流自學情況,可用生字卡片互相檢查讀音,并交流各自認字的方法。

 。ń處焻⑴c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傾聽并及時給予指點。)

 。、各小組匯報交流,抽查認讀的詞語和課文朗讀,并組織評價,指導讀好句子。

 。ńo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空,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并通過交流學習,發(fā)揮學生之間互動互助的作用。)

  三.精讀品味入境

  讀中感悟體驗

 。保n件展示雪地里走來一群小畫家的情景

 。ǎ保┌褜W生帶進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ǎ玻┛磮D自讀,嘗試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準備全班討論。

  (3)在賞讀中理解課文,體會3~4句的意思。

  并用比較法,配合觀察課件畫面的變化,

  分組討論交流,比較四種動物腳印的區(qū)別,想一想它們是怎樣畫畫的。

 。玻龑W生自由選擇課題中的一個問題,試著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邊讀邊思考問

  題,然后小組交流。(教師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1~4句)

  (允許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利用閱讀期待,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3.出示課文插圖,創(chuàng)設課文情景

  (1)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想一想該怎么讀。(2)請幾個學生試讀,其他學生當評

  委參與評價。(3)教師引讀第3句,速度稍快,語調(diào)一起一伏,表現(xiàn)出生動活潑的畫畫場面。(4)教師指導和朗讀第4句,讀出小畫家的自豪感。(5)看課件青蛙冬眠情景,小組討論青蛙睡眠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并指導朗讀第5、6句,讀得輕快、稍快。

 。ㄖ匾暲首x訓練的層次性,重點處采用教師引讀、示范,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4.邊看課件小畫家們畫畫的情景,邊練習背誦課文。(回歸整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做課后讀讀連連

  四.鞏固自主識字

  加強寫字指導

 。薄⒂脛游锿鯂嬚寡埧ǖ挠螒蛐问剑▌游锟ㄆ澈笫巧郑,復習鞏固本課新認識的字。

 。病⒄J寫3個生字。

 。ǎ保⿲W生觀察課后我會寫的生字,讀一讀,在全班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2)教師提醒學生幾、魚在書寫上的不同點,重點指導練寫魚字。(3)學生在課后田字格中描紅臨。硞生字,教師巡視及時加以指導。(4)展示部分學生寫的字,師生共同參與評價,再各自練寫。

 。ü膭顚W生運用學會的識字方法識好字,寫好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組織者。)

  五.自主歸納總結

  課外拓展延伸

 。保〗M交流學習了本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并匯報。

 。玻贾脤W生課后收集了解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物小畫家,它們的畫像什么。

 。ü膭顚W生留心觀察自然,多看課外書籍,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情緒,知道同伴之間互相幫助會使人快樂。

  2、喜歡聽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帶、油畫棒、圖畫紙、不同顏色和形狀的'樹葉。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分組畫樹葉并涂色,分享作品,引入故事。

  二、講述故事,理解故事。

  1、聽故事錄音一遍。

  2、師講述故事一遍,注意人物對話的藝術處理。

  3、討論,理解故事。

  為什么卡佳老是不把綠色鉛筆借給蓮娜?

  如果我是卡佳,我會怎么做?

  三、結束部分說說平時自己和同伴之間有沒有什么互相幫助的地方?教師及時表揚幼兒禮讓的作為。

  活動二 內(nèi)容-我?guī)蜖敔、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音樂)活動目的?/p>

  感受音樂緩慢與輕快地區(qū)別,嘗試遷移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音樂。

  體驗老人的艱難,懂得要關心老人。

  活動準備: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老人走路的姿態(tài)。

  請一位奶奶到幼兒園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活動。

  二、情景中引導請奶奶走路,引導幼兒想出各種辦法上去幫助奶奶。

  三、感受音樂。

  1、聽音樂,啟發(fā)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變化。

  2、播放B段音樂,引導幼兒一拍一下為爺爺、奶奶敲背、捶腿。

  3、引導祖孫完整的聽音樂做動作。

  四、活動結束。

  要求幼兒回家后幫助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的教案04-16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5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