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4-02 08:47:28 教案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xiāng)的孩子們采槐米的經(jīng)過,贊美了槐鄉(xiāng)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雖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在作者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而快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讀懂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

  2、使學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槐樹枝。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什么時候感受到快樂了呢?

  同學交流

  同學們在學習中、游戲時感受到了快樂,而有一群小伙伴,他們的快樂卻是在勞動之中,他們就是──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xiāng),去體驗槐鄉(xiāng)孩子勞動的快樂。

  二、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要求:不認識的字看拼音或問同學,長句子、一下子讀不同的句子多讀幾遍。

  (自由讀課文。)

  師:下面請幾個同學分段讀讀課文,請別的同學當評委。

  分段讀課文和評議,重點是生字和詞語。

  師: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槐樹高大。槐花是淡黃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樣大小,叫槐米,清香好聞,可以做藥。

  生2:我知道了槐鄉(xiāng)的孩子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生3:我知道了槐鄉(xiāng)的孩子愛勞動,自己掙錢交學費。

  生4:我知道了槐鄉(xiāng)的孩子生活得很快樂。

  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老師還有幾個問題:

  槐樹什么時候開花?花苞什么樣?文中還把花苞稱作什么?槐米有什么用?

  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找出有關段落讀一讀。)

  三、品讀體驗

  師:槐鄉(xiāng)的孩子愛家鄉(xiāng)、愛勞動,在勞動中得到了快樂。讓我們再仔細讀讀課文,體會槐鄉(xiāng)孩子的快樂。并把描寫他們快樂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記號,多讀幾遍。

  生(認真讀課文、找句子、作記號)。

  師:誰能讀讀找出的句子和段落?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生2: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xiāng)。

  生3:女孩……

  師:你們能夠讀出槐鄉(xiāng)孩子的那種快樂嗎?

  生:(高興地說)能!

  師:下面哪幾個同學能用快樂的語氣讀出這幾個句子呢?

  生1: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師:從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甲:我體會到了孩子們起得早,當大人們生火做早飯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唱著歌兒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生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很辛苦,但是他們以苦為樂。

  生丙:我體會到了孩子們收獲很大,非常高興。

  師:體會得深刻。你們感受到快樂了嗎?

  生:(反復讀、體會)。

  師:同學們找的句子都對,剩下的句子你們分組交流吧。

  生:(學生分組交流)。

  師: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聽出了槐鄉(xiāng)孩子們生活的快樂。

  四、小結(jié)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是怎樣學習這篇略讀課文的?

  生1:我們先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讀準字音。

  生2:我們再根據(jù)課文前面的提示來邊讀邊思考。

  生3:我們最后和同學們互相討論來解決疑難問題。

  師:同學們說的方法都很好!老師還有一點要提醒你們,那就是要靠自己讀,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盡量自我思考、自我質(zhì)疑,力爭自己做出新的發(fā)現(xiàn)。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走進新課程,步入新課程,要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要緊緊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方面。在課堂教育改革中,要堅持‘一個為本即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從發(fā)展心理學品質(zhì)教學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會有一年質(zhì)的飛躍,否則會被挪后或延緩。從語言學角度來說,這個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語言的最佳時期,良好的語言發(fā)展會促進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綜上所述,本廛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抓住一條主線,兩基本點。一條主線是指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線,兩基本點是指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fā)展的空間。

  二、教學分析

  《雪孩子》課文描述了一場美麗的大雪過后,小白兔和媽媽堆一個可愛的雪孩子,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了快樂但是后來,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卻化了。它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文章文質(zhì)兼美、極有意境、極富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陶冶學生的情操;有利于老師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看圖讀文,使學生獲得了真實情感體驗。進而學習雪孩子助人為樂、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課文一共有8個自然段,語言生動優(yōu)美,課文插圖形象地再現(xiàn)了課文的內(nèi)容。要求認識10個生字;寫好瓜、衣、來三個字;知道香是多義詞;又字連用可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第6—8自然段是文章重點,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訓練。通過演示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篇為首先次出現(xiàn)不注意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嘗試著自己閱讀,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成就感。課后的練習安排體現(xiàn)了對語言積累和感受悟的重視。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三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知道香是多義詞;又字連用可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2.理解重點詞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發(fā)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當別人有困難時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是通過: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飛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這兩句話,使學生知道雪會變成云,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這兩種變化屬于物理現(xiàn)象,對于剛剛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理解起來是極有難度的。所以教師要通過演示課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

  五、教具多媒體的課件

  六、教學過程設計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用甜美的聲音、盈盈的笑意、形象的圖片說: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患《Y物,你們看,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將此圖片貼在黑板上,再問學生:誰認識這個字(孩)?你是怎么認識的?同學們暢所欲言,最后歸納出低年級孩子識字的方法: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爸爸、問媽媽、查語文書后面的生字表,還可以進行猜讀,如果以后學會了查字典,還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2.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知這篇課文寫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一個問題引起懸念,然后播放動畫片:大雪無邊,快樂無限!學生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聽,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們玩得多快樂!動情地朗讀,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把學生帶入豐富的想象和親身體驗中,從而渲染了與詞句相對應的氣氛,使學生主動了解和欣賞了語言所描寫的事物,體驗了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然后通過快速地查數(shù),使學生對全篇課文有個宏觀的把握:知道本課有8個自然段并配有8幅插圖。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求同思維能力。

  3.閱讀新課,理解課文有了剛才情境創(chuàng)設出的基礎,學生自然對這篇文章產(chǎn)生了喜愛之情,此時的心情也是高興的、舒心的、美麗的。所以第一自然要讓學生繼續(xù)讀、老師再范讀、再指名讀。通過讀,使學生盡情地領略大自然的美麗、領略雪的風采!你讀懂了什么呢?我讀懂了雪下得非常大!從哪兒能看出雪下得大呢?引導學生從文中找錄問題的答案,進而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書的好習慣。然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等詞語都是說雪下得非常大。第二、三自然段,請同學們講這幅圖的主要意思,再結(jié)合畫面的`內(nèi)容,體會小白兔往來火里加柴的原因。(因為屋子里很冷,所以小白兔往火里加了一些柴。)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直覺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思維這部分內(nèi)容尤其注意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fā)展的空間。這幾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還會回來了嗎?這幾個問題是關鍵,但不提出來,而讓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帶著你對哪個問題最感興趣就研究哪個問題來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畢竟是低年級的學生,所以要深入到各組,適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這部分內(nèi)容一定要重點進行朗讀訓練,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看著動畫片,體會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把描述的意境,體會雪孩子崇高的品質(zhì),體會小白兔的快樂與憂傷。

  5.演示課件,突破難點為了突破難點,問了一個問題:雪孩子化了以后,為什么會變成一朵白云呢?然后演示雪化成水、水蒸發(fā)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使學生加深了對重難點的理解:知道了在一定溫度下雪遇熱會化成水,水蒸發(fā)到空中就成了云。那么,文中的哪個詞是說這種現(xiàn)象呢?,飛是文章的點睛之筆。這部分內(nèi)容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求證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6.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雪孩子還會回來嗎?這是孩子們最想知道的問題,但是老師不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想雪化成水、水蒸發(fā)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這個課件,以培養(yǎng)孩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最后再能過演示課件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讓孩子們體會去了學習的樂趣、成長的快樂。雪孩子回來以后,你會對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來說,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求證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7.總結(jié)全文,提示主題再放動畫片,讓學生通過讀來感悟,最后得出問題的答案。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8.朗讀課文,加深感悟同學們可以采取任何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課文。如看動畫片讀、個人讀、小組讀、自由讀、默讀、和喜歡的小朋友們一起讀、演課本劇等等,以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七、教學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對學生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取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的資料。基于此指導思想,結(jié)合本課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設置如下教學評價:

  1.知識能力。我會寫的字:我會認的字:我會認的偏旁:

  2.過程與方法。我會讀:讀《雪孩子》的課文(以錄音帶的形式出現(xiàn))。我會畫:畫雪孩子,要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采取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對雪孩子的喜歡之情。

語文教案 篇3

  一、愛,這樣喚醒

  一年級學生家長忙了,也再沒有同讀一本書,同做一道題的興致與時間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距離有多遠?讀一讀陳明謠媽*的話,你就會明白了:“讓他把默錯的詞重寫幾遍,就是不肯,F(xiàn)在越來越不聽話了,一天到晚只知道打電腦游戲,從早到晚跟我們沒一句話……”

  是啊,七歲的孩子,自己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家長也總認為他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學習的習慣,不用再陪著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做題。殊不知在完全放手,任孩子自己學自己做的同時,家長們把那一份親密的父子情、母子情也放掉了。這樣的親子之情,不是*買好吃的好玩的能建立起來的,這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一種對知識、對生活的理解,一種思想的回流與激蕩。

  回想剛開學時孩子、老師、家長共讀一本書,共寫教育日記的情形——文字,形成了愛的回流,溫暖著我們的心。重新喚起這份愛與責任已經(jīng)迫在眉睫。怎么喚醒?從讀書開始。

  二、愛,這樣閱讀

  第二天陽光明媚的午后,我和孩子們一起翻開了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從一個月明風清的夜晚開始了:

  小兔子問大兔子:“猜猜我有多愛你?”

  “噢,我大概猜不出來! 大兔子說。

  “有這么多!毙⊥米由扉_雙臂,拼命往兩邊張。

  然后小兔子說:“我愛你,有我夠到的那么高!

  后來,小兔子朝下倒立,把腳往樹干上伸,說:“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夠到的地方。”

  “我愛你,有我跳得那么高!

  “我愛你,從這條小路一伸到河那邊。”

  “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么高。”

  小兔子說了那么多的愛,孩子們讀到了那么多愛的比喻。他們笑得前仰后合,他們張著手臂比劃:“這么多!這么多!!”

  我問孩子:“你們愛自己的媽媽、爸爸有多少呢?”

  孩子張口就來:“媽媽,我愛你,有灑下的.陽光那么多!”

  “媽媽,天上有多少顆星星,我就有多愛你!”

  “爸爸,我愛你,比大海更深,比天空更高!”

  …………

  三、愛,這樣寫

  說得那么好,就寫吧。孩子們把它當成一篇小練筆,用上華美的比喻,很快就完成了!

  你看:

  媽媽,

  猜猜我有多愛你。

  當?shù)谝豢|晨光射進窗子,

  照在你的臉上

  我的愛 ,

  就像向日葵見到陽光一樣欣喜。

  快樂的愛繞著你。

  當夜晚的星星掛在天上

  我的愛就如晚星一樣閃爍

  把你身上的衣裙

  鑲上星光

  (宋憶梓)

  四、愛,這樣形成回流

  這么好的詩,我偏偏不批改。我讓孩子們回家大聲讀給爸爸媽媽聽,再讓爸爸媽媽寫寫他們的愛,比比誰愛得更深。孩子長大了嘴巴——“啊”。他們這才知道,原來,寫詩不是作業(yè),寫詩是在給父母寫信、寫心聲。

  第二天,父母寫的詩收上來了。我看到王婧的媽媽這樣寫:

  孩子,猜猜我有多愛你?

  每次帶你上學,坐在我的電動車后面,你用小手輕輕地把我抱著、抱著……

  孩子,猜猜我有多愛你?

  每次你彈琴太累,趴在琴蓋上睡了,軟軟的頭發(fā)在風中飄著飄著 ……

  孩子,猜猜我有多愛你?

  每次打過你以后,我用目光在你被打的地方輕輕地揉著、揉著……

  大愛無痕!媽*的語言中沒有比喻,卻讓我眼睛濕潤。

  邱呈岳的媽媽說得好:

  我和你走過的路有多長就有多愛你

  我和你爬過的山有多高就有多愛你

  我愛你,就像屋邊的那條運河

  來自遙遠的地方

  又流向更遙遠的地方

  我愛你

  一直到我們夢想的未來

  再從未來

  回到今天,現(xiàn)在

  無論成功失敗,歡樂悲傷

  孩子

  記得媽媽一直愛你

  直到地老天荒

  宋憶梓的媽媽更細膩:

  女兒

  猜猜我有多愛你

  當微小的米蘭靜悄悄地開放

  我的愛如同它的香氣一樣雋永綿長

  女兒

  猜猜我有多幸福

  你的獨立和堅強是媽媽前進的動力

  媽媽也愿意成為永遠照亮你人生的明燈

  讓我們?nèi)缤瑑煽孟嘁赖臉?/p>

  共同成長

  這是每個媽*的心聲啊!在這場愛的寫作比賽中,孩子們輸了,可是,他們贏得了的愛,他們才是最終的勝利者!那天的作業(yè),每一個字,父母都看了,孩子寫得格外工整;每一道題,家長都關注了,孩子做得格外仔細。愛與責任,都被喚醒! 這愛的回流,將久久溫暖我們的心,將讓我們在讀書、寫作、生活中,永遠保持上行的姿勢!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震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同學熱愛自然、維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剛認知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俺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這篇文章要俺們了解什么?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小組討論: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3.4自然段偏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示它的智慧;二從“有人震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示它的警覺;三從儲藏食物過冬來表示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示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fā)出的恨恨聲來表示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jīng)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示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2)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松鼠》一文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偏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偏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如、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3)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jié)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3.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俺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zhì)疑,解疑)

  4.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晝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身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震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chǎn)1—4窩,每窩產(chǎn)5—10仔。分布于俺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干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jié)構(gòu);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仿造《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鯨》。

  六、作業(yè)安排

  改寫

  板書設計:

  美麗:發(fā)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松鼠

  可愛:機靈、搭窩認真、自身勞動生活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五副對聯(lián)。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多音字“卷”,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文中五副對聯(lián)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聯(lián)的特點,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誦讀春聯(lián)也是一門好學問。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五副對聯(lián)的意思,初步了解春聯(lián)的特點,背誦文中對聯(lián)。

  教學難點:

  理解對聯(lián)的意思,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感受對聯(lián)的`對仗、音律美

  教學用具: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教學目標:

  讀通讀順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新春佳節(jié),萬象更新,人人喜笑顏開、歡天喜地,同學們說一說,人們都用哪些舉動來迎接這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呢?

  ……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春聯(lián)的知識。二、初讀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

  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想想大意。

  3、理解詞語,不理解地方作好記號。

  二、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領讀,及時正音“卷”

  2、討論理解:欣欣向榮、開卷有益、祥和

  3、分自然段讀課文。

  4、聽錄音讀課文,想想課文大意。

  三、梳理課文內(nèi)容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大意。

  2、出示長句子,指名讀好停頓。

  3、梳理課文大意:哪里是寫春聯(lián)內(nèi)容的?哪里是寫春聯(lián)的形式?

  相互討論,交流。

  四、指導寫字

  1、自由讀生字,想想怎樣寫這些字?

  2、指名說一說

  3、師重點指導“祥”

  4、學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

  搜集兩三副對聯(lián),準備在班級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精讀課文

  教學目標:

  背誦文中五副對聯(lián),了解春聯(lián)的特點,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及時評議

  2、讀課文中你喜歡的對聯(lián)。

  二、精讀課文

  1、分組朗讀課文

  2、細讀“春聯(lián)內(nèi)容”

  (1)默讀第一自然段,標上句序,想想每句講什么意思

  (2)指名讀,齊讀第一局,注意讀出“歡樂祥和:的氣氛

  (3)指名讀,指導讀出“漫游“的喜悅心情。

  (4)指名讀第三句,投影出示這副對聯(lián),引導思考:這副對聯(lián)是怎樣描繪美麗風光的?

  (5)學生討論、交流

  (6)反復讀這副對聯(lián),體會意境

  (7)指名背誦這副對聯(lián)

  (8)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下面三句對聯(lián)

  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師引導。

  (9)指名讀第七句,引導說出本段的結(jié)構(gòu)段式

  (10)小結(jié):這一部分舉例了春聯(lián)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習“春聯(lián)的形式特點”

  (1)字讀,畫出描寫春聯(lián)特點的句子。

  (2)投影出示:

  綠柳梳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

  學生說一說這副春聯(lián)的意思。

  (3)齊讀,背誦

  (4)以此聯(lián)為例,討論春聯(lián)的特點。

  講究對仗,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等,詞類相當。

  聲律優(yōu)美,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

  (5)復誦前面四副春聯(lián),體會春聯(lián)特點。

  (6)引導討論:為什么作者說讀春聯(lián)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7)齊讀。

  三、總結(jié)課文

  這篇課文給我們介紹了春聯(lián)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告訴我們讀春聯(lián)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生活中處處有學問。

  四、朗讀課文

  五、遷移練習

  1、四人一小組,交流搜集的春聯(lián)。

  2、按組進行班級交流,讓學生記錄自己喜歡的春聯(lián)。

  布置作業(yè):

  1、背誦文中五副對聯(lián)

  2、用“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寫一段話

語文教案 篇6

  14 、古代寓言二則

  教材分析:兩則寓言分別揭示了事物都有它自身內(nèi)部的發(fā)展規(guī)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不顧客觀實際,主觀武斷,自以為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會弄巧成拙,會失去到手的機會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結(jié)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規(guī)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寓言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結(jié)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違反事物的規(guī)律”及“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寓言所要說明的道理。

  2.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學生:搜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1.讀書指導。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侔鍟n題。

 、谡勗拰。

  根據(jù)平時的積累,說說你了解的寓言故事,最好能說出寓言給你的啟示。

  (學生發(fā)言交流后,教師順勢引入新課。)

 、燮渌麑胄问健

  或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新課,如:(投影幾幅有關寓言故事的圖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并用一個恰當?shù)某烧Z形容畫面內(nèi)容。(組織學生成語競猜)這些成語有很多都是由寓言故事演變而來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兩則古代寓言。

  或講述現(xiàn)實社會中有關因循守舊、固執(zhí)己見、不知變通的小故事,與學生對話交流導入。

  或檢查學生課前查找資料的情況,讓學生交流介紹有關《古代寓言二則》的資料,直接導入新課。

  (2)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僮宰x: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暢,并標注有疑問的地方。

  ②互讀:組織學生協(xié)作,組內(nèi)分別輪流朗讀,并互相評讀,盡可能解決自讀時的疑難問題,并標注互讀產(chǎn)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勐犠x:播放兩則寓言的錄音朗讀,組織學生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誦讀古文的'能力,重點是讓學生在讀準字音,把握句讀的基礎上能讀通讀順課文,初步感知語句意思,對文意理解上出現(xiàn)的疑問可巧妙設懸,暫不作答,以激發(fā)學生興趣。

  (3)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俑鲄f(xié)作小組結(jié)合課下注釋,查閱有關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

 、诟餍〗M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白紙上。

 、劢處焻R總各小組疑難問題,并投影共性問題,班級交流,集體釋疑。

  ④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文意對疏通理解方法作一些必要的指導。

  (這里通過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在師生相互合作的基礎上質(zhì)疑解惑。教師對學生的質(zhì)疑問難精神、解疑釋疑能力,應給予充分肯定;對涉及到的文言基本知識可加以適當補充,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4)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通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也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更準確地把握故事內(nèi)涵呢?(以下供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

  ①配音。

  “有聲有色,耳目一新。”視聽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對文中寓言故事的理解,仔細觀看《揠苗助長》動畫,以小組為單位,分配角色,為故事同步配音。

  a.請選擇配音活動的同學,每4人組成臨時小組。

  b.各小組根據(jù)需要,分配角色。

  c.播放《揠苗助長》動畫,組織學生練習配音。

  d.組織學生交流、評價。

 、趧庸P作畫。

  “文以畫形象,畫借文生輝!眻D文并茂,感染力強。請你為寓言《畫蛇添足》配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畫。

  a.組織選擇這類活動的學生發(fā)揮想象,認真創(chuàng)作。

  b.展示學生作品,組織學生結(jié)合課文、作品表現(xiàn)力度,以及是否有創(chuàng)意作點評。

  c.教師投影名家典型作品,引導學生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欣賞、比較、點評。

  (5)創(chuàng)新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對寓意的理解。

  ①表演采訪(采訪農(nóng)夫本人:你為什么會拔苗?現(xiàn)在你后悔嗎?)

 、诮沂驹⒁猓菏茄,禾苗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養(yǎng)料,在土壤中慢慢長大,這是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板書:規(guī)律)這位農(nóng)夫錯就錯在他 ?(相機板書:違反)還錯在他急于求成。(板書:急于求成)

 、劾^續(xù)采訪:(采訪農(nóng)夫本人:現(xiàn)在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芾m(xù)編故事:(出示)

  現(xiàn)在這個農(nóng)夫懊悔不已,他發(fā)誓以后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nóng)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棒。

  交流評價。

  (6)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敘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組織學生交流,并作適當點評。

  (7)總結(jié)全文,揭示寓意。

  這兩則寓言短小精悍、一針見血,隱含著廣博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同學們以惟妙惟肖的配音、動感十足的畫面、相得益彰的詩文,進一步把睿智的思維演繹得多彩多姿。讓老師看到了一批正在成長中的智者,那么,本節(jié)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所收獲呢?請同學們思考后,與同桌交流,并將你的收獲記錄下來,裝入成長記錄袋中。

  2.積累內(nèi)化。

  (1)背誦兩則寓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3.實踐活動。

  (1)搜集一則寓言故事,并練習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以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2)依據(jù)你搜集的寓言故事,創(chuàng)作一幅漫畫,并在畫中適當?shù)奈恢门湟跃毜奈淖,以準備參加“漫畫作品展覽會”。

  板書設計:

  14 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 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 強求速成 畫完蛇能喝到酒 不顧客觀實際

  結(jié)果苗死 反而弄糟 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 弄巧成拙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薄W會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城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寫作特點。

 。础⑼ㄟ^學習,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薄⒔處煖蕚洌

  課件。

  2、學生準備:

  廣泛搜集長城的文字、圖片、影像資料及民間故事等。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資料共享

 。、師:據(jù)報道1969年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斯特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辯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的工程。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另一項是我國的一項偉大的工程,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嗎?

  (長城)

  關于長城,你們還知道些什么呢?請大家展閱和簡介課前搜集到的關于長城的資料和信息。

 。、師:大家的課前準備工作令老師相當滿意。對于長城,你們都有了相當?shù)恼J識和了解。下面,我們來讀一篇專門描寫長城的文章,看看作者筆下的長城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板書課題:

  長城

  二、充當導游,感知課文

 。、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插圖讀課文:

  感知課文內(nèi)容,在不明白處做記號。

 。病⒔M織學生談讀后感。

  3、師:看來大家的感受和老師一樣,這篇《長城》真是景奇文美呀,稍作加工,便能成為絕佳的解說詞。大家知道嗎,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去游覽這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作。誰愿意充當小導游,把長城介紹給大家?

 。ㄔ趯W生試著解說時,教師提醒其注意生字、新詞讀音,并幫助其梳理解說詞的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材料的能力。)

 。、請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練讀課文:

  初步讀出語言的靈魂感,然后在全班自由展讀,互評提高。

  三、觀察遠景,感受雄壯

 。薄⒄n件出示長城遠景圖:

  請大家看這張圖,試著用一句話來描述。

  (學生描述長城的雄偉時,教師提示學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表達更形象和更有吸引力。)

 。、師:這張圖是在飛機上拍攝的,從中可以看出長城從遠處看的一個大概模樣。同學們的描述各有特色,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請大家齊讀第一段。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⒆寣W生在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長城從遠看的模樣,并讓學生對照圖片體會“蜿蜒盤旋”的意思。

 。础⒆寣W生思考:

  作者說長城像條龍,這說明了什么?

 。▽W生從“龍”字中體會出作者對長城的敬重之情。)

  四、近看長城,剖析結(jié)構(gòu)

 。、在飛機上鳥瞰可長城后,作者又來了長城腳下,對長城進行了一番近距離的`考察。我們接著看課文,思考一下:

  讀了這一節(jié),你知道了長城的哪些建筑?

  學生讀書后回答。

 。、課件出示長城近景圖:

  讓學生走上講臺,對照圖介紹課文第2段的內(nèi)容。師生共評,歸納出長城各建筑的特點。對于跺子、了望口和射口這三個部分,學生可能認識不夠清楚,教師可以用圖示來講解。

 。场⒂懻摚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長城的構(gòu)造的?

  作者先寫整個長城高大堅固,再寫城墻頂,接著寫城墻頂上的跺子,垛子中的射口和了望口,這是先整體、后部分的說明順序。

 。、讓學生就這一段內(nèi)容發(fā)表感想,體會長城構(gòu)造科學,利于防守。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斑羚飛渡》

  主題叢書:《藏羚羊的跪拜》、《鏡頭下逃命的藏羚羊》、《藏羚羊遇到了狼》、《鶴群翔空》、《雅典娜的救贖》、《泣血深情》、《高原大鷹》、《義鼠》、《失去聲音的鳥》等等。

  設計說明

  本課例有兩大突出的特點:

  1.主題鮮明。本節(jié)課是一堂主題烘托課,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此我專門選了一類主題相似的文章,在學生充分學習課文的同時,從動物身上學習一些可貴的品質(zhì),意識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2.技法學習。首先引導學生探究寫法上的特點,體會所蘊含著的強烈感情。然后閱讀主題學習叢書上的同一類文章,進一步從寫法上、感情上加深體會。

  學習目標

  1.理解作者深沉而強烈的感情。

  2.品味文本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3.關注自然、關注生活,思考人類與動物的生存關系。

  課前活動

  自行預習課文,掃清字詞

  課中活動

  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動物小說《斑羚飛渡》。先一下,什么是動物小說?(幻燈片1)今天小說的主人公是斑羚,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幻燈片2)下面,進入我們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初讀感知(幻燈片3)

  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預習,F(xiàn)在,哪位同學愿意把這個故事,簡要地概述一下?(學生概述)(故事情節(jié))

  《斑羚飛渡》描寫的是一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在頭羊的帶領下,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了困境(的壯舉)。

  被逼至懸崖的一群斑羚以飛渡的形式延續(xù)了種族。當然,這個飛渡是有代價的:至少犧牲一半的斑羚!讀完這個故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震撼、感動、驚心動魄、悲壯…)

  下面,我們就走進文本,看看這群走投無路的斑羚為了自救,是如何通過飛渡來擺脫困境的?(看看哪些文字所表現(xiàn)出來的瞬間觸動了你、震撼了你?)

  二、品析感受(幻燈片4)

  請拿起筆,把觸動你、震撼你的文字圈畫出來,并寫下你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然后,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如果有疑難和困惑同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可求助于其他小組。

  (學生交流、討論、展示、質(zhì)疑)

  從時間上看,飛渡不過是幾秒鐘的事情,但作者卻用了大段的文字細細敘述和描寫。下面,我們重點賞析一下第9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斑羚飛渡的?(邊讀邊品邊指導)

  1.作者抓住關鍵動詞描述了驚心動魄的飛渡場面。半大斑羚:飛奔、躍、跳、猛蹬、起跳、落;老斑羚:鉤、躥躍、墜落。

  2.用了形象的比喻描寫老斑羚!袄习吡缇拖袢剂

  3.用了鮮明的對比。老斑羚“筆直墜落”與半大斑羚“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峰上,興奮地咩叫一聲,鉆到磐石后面”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老斑羚死得悲壯、偉大。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飛渡這個場面描寫中,作者抓住了一系列關鍵的動詞,運用形象的比喻和鮮明的對比,并借助多種表達方式,把斑羚飛渡時的悲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而產(chǎn)生了驚心動魄的效果。

  這次成功飛渡,功不可沒的是——鐮刀頭羊。好,讓我們再次走近它,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幻燈片8)

  1.請你在文中找出描寫頭羊的句子,說說文章重點描寫了它的哪些表現(xiàn)?從這些表現(xiàn)中你看出了什么?(課件)

  明確:文章重點寫了它的三次“咩”聲。

  (1)當發(fā)現(xiàn)斑羚們陷入絕境時,悲哀地咩了數(shù)聲,這是無能為力的表示;

 。2)第二次,在一頭母斑羚恍惚地走進斑斕的光帶時,發(fā)出吼叫,召回母斑羚,同時告訴斑羚群,它已經(jīng)想救的方法,并迅速指揮實施;

 。3)在老年斑羚與年輕斑羚兩隊數(shù)量懸殊時,它悲愴地輕咩一聲,這表示為了讓了讓更年輕的生命獲救,只能犧牲正當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同類了,這叫聲既是一聲憂傷的嘆息,也是召喚補充注定死亡隊伍的命令。

  鐮刀頭羊的形象:富有智慧、有決斷力、遇事鎮(zhèn)靜、臨難從容、勇于自我犧牲,視死如歸……

  2.文章在刻畫這群斑羚形象的時候,特別注意環(huán)境的渲染,尤其是關于彩虹的描寫。請你找出相關描寫的句子,并思考這些句子的妙處。(課件)

  明確:

  (1)斑羚身陷絕境時彩虹出現(xiàn),是一種生的希望。彩虹渲染了一種神秘的色彩,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頭羊之所以想出飛渡的辦法,或許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啟示;

 。2)飛渡時與彩虹相映,烘托飛渡的氣勢,渲染飛渡的悲壯美;

 。3)頭羊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渲染頭羊自我犧牲的崇高之美。

語文教案 篇9

  一、目標:

  1、體會柳宗元滯留永州時的一次心靈苦旅,從“恒惴栗”而麻木于山水到“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的天人合一境界,精神上的自救。

  2、了解西山特點和她在柳宗元心中的位置及作用。

  二、過程:

  1、導入:今天非常榮幸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第五板塊“像山一樣思考”的第三專題“感悟自然”的一篇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記》,說到感悟自然,老師在備課時想”一句來自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所謂的參禪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懂嗎?說說看法。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柳宗元和他筆下的西山,感受一下山水給他帶來什么樣的感悟。

  2、關于柳宗元,大家比較熟悉,曾學過什么作品?介紹因革新失敗而被貶永州10年和那時創(chuàng)作的《永州八記》。

  3、點名朗讀,正音,集體朗讀。老師曾布置大家預習,整理出不懂的語句進行交流,不知道有沒有?沒有嗎?那太好了。不過,老師有個句子讀了大概有一千遍,還是不大懂,哪位同學能幫忙?

  A、其高下之勢……莫得遁隱。

  B、題目什么意思?

  4、看得不大懂吧?那請大家找出帶有“始”的幾個句子,朗讀,參考注釋,什么意思?看這幾個句子有什么作用?連起來能解決題目的意思了嗎?那我們不急,先看一下作者宴游了幾次?(西山宴游和眾山宴游)

  5、我們先看第一次宴游。朗讀“其隙也……起而歸!

  6、你感覺那時候的柳宗元是什么樣子的?(快樂與否要找出證據(jù),可以根據(jù)場上的形勢展開辯論)

  可以引導的是:

  1)、漫漫游,毫無目的的游玩,心中缺乏支柱與精神;

  2)、去的那些地方或是高山,或是深林,或是幽泉,都是人跡罕至之所,都是陰森之所,似乎有躲開眾人的嫌疑;

  3)、到那也不怎么觀賞風景,而是很干脆利落,喝酒醉酒再夢一場,夢醒時分也不怎么留戀,而是起而歸,打道回府。

  4)、他說“意有所極,夢也同趣”,那就是“日有所思,日有所夢”,他夢見什么?(可以又學生任意發(fā)揮)

 。ㄒ部梢砸龑В核缬伪娚降臅r候有什么目的?也就是醉一場夢一場吧?;也可以引導“恒惴栗”這一語。)

  總結(jié):這里的柳宗元是快樂其表,憂傷其里;山水只是他發(fā)泄的一個對象,只是他逃避現(xiàn)實的一個面具而已。那時候的山,那時候的水,灑滿了他的淚,但那山還是那山,那水還是那水,誰能讀懂他深入骨髓的痛苦?誰能讓他走出憂傷?

  朗讀總結(jié)。

  7、那西山宴游又如何呢?

  朗讀次段。

  柳宗元認為西山有什么特點。(怪異、特立)什么意思?

  你能用有關的語句加以說明嗎?

  1)、險(過、緣、斫、焚)

  2)、高(皆在衽席之下)

  3)、空闊(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4)、獨立(不與培婁為類)

  8、面對這樣的'西山,他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頹然就醉,樂不思歸;那為什么樂不思歸?)

  9、這時候的西山還是山嗎?那是什么?

  西山不是山,西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自己,因為西山的高峻獨立,如一個剛正不阿的完全的人;他自己,因為西山也是風景獨絕,而人跡至,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如他不必重用;西山是他朋友,是他知音,只有西山能讀懂他;西山是桃花源,在這里,他可以心凈神清;是伊甸園,他可以哺育嶄新的自己;西山就是西天,他可以新生……西山是源泉,力量與精神上的源泉)

  10、從眾山到西山,你看到柳宗元的變化了嗎?用你的語言表達一下。

  在老師看來,這是一種靈魂的進化與自救。從一個苦苦掙扎在痛苦邊緣上的靈魂;從一個不知路在何方的靈魂;從一個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體的靈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與精神。而這一切因為西山,因為這一怪異、特立的山。

  現(xiàn)在你能感覺題目的意思了嗎?(只在宴游了西山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了真正的宴游之路,這是一個發(fā)現(xiàn),一種驚喜……朗讀感受。)

  11、那么柳宗元是否由此開始真正找出了“惴栗”,走向精神上的豁達與強大了呢?老師對此沒研究,但可以提供一點資料:

  在永州,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使柳宗元悲憤、憂郁、痛苦,加之幾次無情的火災,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則膝顫、坐則髀痹”的程度。但貶謫生涯所經(jīng)受的種種迫害和磨難,并未動搖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確表示:“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nèi)。” 永州10年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轉(zhuǎn)折。在京城時,他直接從事革新活動,到永州后,他的斗爭則轉(zhuǎn)到了思想文化領域。永州十年,是他繼續(xù)堅持斗爭的十年,廣泛研究古往今來關于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的一些重大問題,撰文著書,《封建論》、《天對》、《六逆論》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板書:

  眾山------------------------恒惴栗

  西山————————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語文教案 篇10

  初中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他們每天能夠接觸到韻新鮮事物也比較多,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還是缺乏對現(xiàn)實生活有意識的關注。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注意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事件的價值所在,并能通過簡單的新聞寫作技巧把他們所關注的事件表述出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學寫新聞稿的寫作訓練,不僅能讓學生初步掌握關于新聞寫作的知識,具備閱讀新聞的基本能力,而且能把與學生未來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意識”明朗化,讓他們自覺地關注新聞,篩選新聞,利用新聞,意義是比較深遠的。但是第一次新聞稿的寫作課要完成上述所有目標未免苛求,對學生“新聞意識”的進一步培養(yǎng)還是要在日后的學習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逐步加深,讓語文課程的學習真正能做到為學生服務終身。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新聞寫作切忌沒有“源頭活水”,而我們的“源頭活水”就是生活。課前教師要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感興趣的新聞材料,讓學生對新聞稿的概念有較充分的感性認識,從而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總結(jié)出新聞稿的特點。下一步寫新聞,是在對新聞稿特點基本了解的基礎上,運用大家都熟悉的題材深化對新聞稿“倒金字塔”結(jié)構(gòu)的認識和運用,并且強調(diào)寫新聞要有出新的意識。第三步現(xiàn)場采訪寫新聞,讓學生寫最新鮮和生活最貼近的新聞事件,在第二課時舉行“校內(nèi)新聞發(fā)布會”,評選出好的新聞稿件。

  [教學目的]

  1.教會學生新聞稿的寫作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聞稿的特點,把握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難點:訓練學生寫新聞稿,把握新聞稿的“倒金字塔”的結(jié)構(gòu)。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設問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什么是新聞?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一條狗咬了人,這不算是新聞;然而,當一個人咬了一條狗,這便是新聞了!”這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可是它反映了新聞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什么呢?

  (詼諧的新聞事例導入寫作課,讓學生了解新聞的重要特點“新”,不過有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于“反!、“奇怪”等答案,教師要注意巧妙引導。)”

  看來,新聞就是對新近發(fā)生的事情的報道,是我們了解世界的窗口。

  二、梳理特點,研究寫法

  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搜集了不少新聞材料,下面咱們開一個“小小新聞發(fā)布會”,把你最感興趣的新聞播報給我們大家昕,也為我們打開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吧!

  (學生交流3分鐘后自由發(fā)言,發(fā)言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新聞內(nèi)容要避免重復,讓學生在對外界信息的了解中充分調(diào)動學習興趣。學生比較關注的近期新聞有:島內(nèi)分子參拜靖國的神社、痛說毒品摧殘下的殘酷青春——何媛走進《面對面》、日本批準新版右翼教科書、肯德基公布蘇丹紅調(diào)查結(jié)果、冒名寫封信天才少女被開除等,這些新聞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這一點。)

  聽了這么多的新聞,大家能不能再稍微系統(tǒng)地梳理一下,新聞有什么特點?

  (通過引導學生看新聞的來源、新聞的篇幅、新聞的時間、新聞的語言,整理出如下特點:真實性、簡明性、時效性、語言準確等。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很快整理出新聞的總體特點,這對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新聞是有好處的。)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新聞的寫作,大家都要成為小記者。在寫新聞之前,咱們先看看這些新聞都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生瀏覽搜集的新聞,七嘴八舌回答問題,如人物、時間、地點等,教師要注意歸納。這些新聞在內(nèi)容上都有共同的特點,要說清楚與事件有關的'人物、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事件

  的經(jīng)過和原因。人(who)、時間(when)、地點(where)、事件(what)和原因(why)被稱為是新聞的五要素。因為英文單詞都是w打頭,也被稱為5w。一般而言,新聞稿中對這五個w都要有所交代。]

  另外,新聞稿在寫法上也有它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法上的共同點,即新聞的套路模式。介紹必要的新聞知識。新聞主要包括標題、導語和主體三個部分。標題是新聞內(nèi)容的提要,要求用一句話反映新聞事件。導語是概括報道事實或中心,是新聞內(nèi)容的濃縮。主體部分則是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三個部分的關系可用下面的不等式表示:標題<導語<主體,呈倒金字塔型,也叫“倒金字塔”結(jié)構(gòu)。)

  三、實際運用,落實出新

  通過大家收集的新聞展示與交流,我們了解了新聞真、簡、新的特點,也知道了5個w和倒金字塔結(jié)構(gòu),下面我們就運用我們學到的知識開始寫新聞吧!我們一共有兩次寫作訓練,第一次要求大家都寫一個主題,看看誰寫得最好!最近咱們班發(fā)生的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以此為主題,寫一則一百字左右的新聞吧。

  (最近該班獲得校運動會年級總分第一名,學生十分關注此事,寫起來都很感興趣。教師在學生寫作的時候要相機指導,這個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提示學生對同一新聞要寫出新意,可從如下方面入手:題目的新穎醒目、切入點的特別、內(nèi)容上的側(cè)重等,同時一定要強調(diào)“倒金字塔”結(jié)構(gòu)的落實。教師巡堂,關注學生的進展,幫學生解決寫作上的瓶頸。)

  大家差不多寫完了,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你們的習作,然后每個組挑選最好的新聞稿,把它的題目寫在黑板上,我們來結(jié)合題目和內(nèi)容評選出今天的“最佳新聞”。

  (學生交流活躍,各式各樣的擬題出現(xiàn)在黑板上,每有特別題目的出現(xiàn)就引起學生的議論,現(xiàn)場十分熱鬧。題目寫完后,教師征詢學生意見,讓他們挑選最感興趣的題目,然后讓所屬小組“播送”該新聞,學生評點,教師指導,評出運動會的“最佳新聞”。要注意的是,由于評選形式的限制,不排除有好的新聞稿被學生疏忽了,教師根據(jù)學生喜歡的題目的隨機抽取評點也會漏掉好的新聞,所以教師在巡堂時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另外,在評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那些擬題新穎、寫作形式規(guī)范、’’內(nèi)容上有獨到之處的新聞稿件作為寫作范例,可以把好的稿件在課下展示出來。)

  四、結(jié)束本課,布置任務

  同學們評選“最佳新聞”的環(huán)節(jié)完成得非常好,我們在這節(jié)課上不但了解了新聞寫作的基本知識,還大膽嘗試了一次自己寫新聞的滋味,評出了我們大家最喜歡的新聞稿。那么下節(jié)課呢,我們要召開一次以小組為單位的“校級新聞發(fā)布會”,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學校范圍內(nèi)挖掘最新鮮、最有價值的新聞事件,把它寫成新聞稿,我們將評選出“最佳新聞報道組”和其他若干由你們自己設定的獎項,大家趕快行動吧!

  (這個環(huán)節(jié)把發(fā)現(xiàn)新聞的實踐過程放到了課下,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深入到同學們中去,教師也不妨給學生指點一下,比如可以擴大采訪面,除了采訪同學還可以采訪老師、校長;采訪內(nèi)容上可以從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采訪程序上可以準備提綱或者調(diào)查問卷等等,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深刻體會發(fā)現(xiàn)新聞的樂趣。)

  第二課時

  一、學生主持人宣布“新聞發(fā)布會”開始

  教師在發(fā)布會開始前要安排好主持人,并在學生中征集新聞評選的其他獎項,把獎項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有意識地關注。

  小組自己確定新聞發(fā)布的形式。

  二、小組新聞發(fā)布

  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現(xiàn)力是驚人的。在新聞發(fā)布的形式上體現(xiàn)了電視節(jié)目的多種形式,有“新聞聯(lián)播”式,有專家訪談式,有現(xiàn)場連線式等等:在新聞的內(nèi)容上無所不包,有關于寢室衛(wèi)生的,有關于考試成績的,有關于食堂改造的,有關于理財調(diào)查的……學生播得高興,下面聽得開心,課堂氣氛始終十分活躍。

  三、獎項評選和發(fā)獎,主持人小結(jié)

  除了“最佳新聞報道組”以外,其他小組都有各自的精彩表現(xiàn),其他獎項也很快被“瓜分一空”,如“最佳發(fā)現(xiàn)獎”、“最實用新聞獎”、“最驚世駭俗獎”、“最沉重新聞獎”……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評價他人并被他人評價,通過展示與比較,很快理解到新聞的發(fā)現(xiàn)與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既滿足了好奇心,又達到了與他人交流、與學校小社會交流的目的,再通過他們的筆表達出來,更使學生有種無法言喻的成就感。

  新聞告訴我們:在世界上正在發(fā)生著什么,伊拉克戰(zhàn)爭、日本“爭!、蘇丹紅事件……這些事件也許有的離我們生活很遠,但我們國家、我們生活的城市、我們的學校以及我們個人的許多決策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形成的。新聞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與我們發(fā)生了聯(lián)系,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新聞就是了解世界的窗口。如果我們能充分地了解世界,我們就有可能有效地選擇生活。

  新聞寫作課的教學如何開展?既然寫新聞,就要立足于“鮮活”。一是研究素材和寫作素材的鮮活。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對于生活的關注力,從感興趣的媒體新聞到生活中熟悉的事件,進一步延伸到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價值的點點滴滴,研究和寫作的素材來自于實際生活中,最貼近他們的東西,這樣何愁下筆“言之無文而行之不遠”呢?二是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鮮活。搜集素材——課堂交流——總結(jié)規(guī)律——現(xiàn)場動筆——即時評議——課下采訪——新聞發(fā)布,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力求從學生興趣出發(fā),讓他們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感受發(fā)現(xiàn)的快樂,享受創(chuàng)作的成就感,有了這樣一個廣闊的空間,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動力不怕調(diào)動不起來。

  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要做到審時度勢,相機啟發(fā)誘導,且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和鼓勵,引導學生經(jīng)歷新聞稿寫作由認知到實踐操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并完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逐層深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31

【精選】語文教案09-02

(精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精選]10-1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8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