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小猴上學》課間十分鐘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小猴上學》課間十分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故事《小猴上學》講述了小猴第一天上學,由于可見貪玩,沒及時小便而影響上課的事情,形象地反映了部分幼兒不會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的現(xiàn)象。本次活動借助故事,讓幼兒知道課間10分鐘的重要性及必須要做的事情,引導幼兒與同伴在討論、協(xié)商中,學習合理、有序地安排課件活動,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懂得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做最重要的事。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課間10分鐘要做的事情及其重要性。
2、會小組合作,合理安排并表征課間10分鐘的活動內(nèi)容,能用連貫的語言與同伴分享自己的計劃。
3、懂得做事要有計劃,應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做最重要的事。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參觀過小學,初步感知小學生的半日生活。
2、物質(zhì)準備:故事掛圖,課間10分鐘小學生的活動照片及卡片,幼兒記錄筆和紙。
活動建議:
1、設(shè)置懸念,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有只小猴子去上學了。它在上學第一天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猜想。
2、利用掛圖,教師講故事,通過小猴在課件發(fā)生的事情,感受課件10分鐘的重要。
提問:什么是“坐立不安”?小猴子為什么坐立不安?長頸鹿老師為什么會嘆氣?重點討論:課間10分鐘除了小便,還可以干什么?
小結(jié):小猴只顧貪玩,沒及時小便,影響了上課。課間10分鐘可以盡情地放松,但是,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后,才能和同學一起玩。利用參觀時拍攝的小學生課間10分鐘的照片,幼兒交流課件的主要活動,教師用小卡片記錄在黑板上。
3、課前準備:準備下節(jié)課要用的書本和學習用品。生活活動:喝水、如廁。
體育活動:到操場游戲、玩耍。
4、幼兒計劃課件10分鐘的活動,并用符號進行表征。
。1)引導幼兒將近愛那個自己的課間計劃。如:先做什么,在做什么,后做什么。
。2)幼兒小組合作用符號表征課間10分鐘計劃。如:課間10分鐘要做幾件事
情,第1件事情……第2件事情……然后教師可選擇1—2份典型的計劃,喲in到幼兒討論計劃的合理性。
小結(jié):鼓勵幼兒做一個做事有計劃、有序的孩子。
附故事
《小猴上學》
叮鈴鈴,鬧鐘響了,今天是小猴子開學的第一天,小猴趕快起床、洗臉,吃早餐,就匆匆感到學校,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小猴開心極了。
第一節(jié)下課鈴響了,小猴子想小便,但被同學們熱鬧的游戲吸引了。他想:課間有十分鐘,最后一分鐘去也來得及。就興高采烈的和同學們玩起了游戲。預備鈴響了,小猴急忙往廁所跑,結(jié)果還沒到廁所,上課鈴就響了。它只好又急急忙忙的跑回教室,就這樣,第二節(jié)課開始了,沒一會兒,小猴子就坐立不安起來,長頸鹿老師奇怪的問:“小猴,你怎么了?”小猴子小聲地說:“老師,我想小便,快憋不住了。”長頸鹿老師嘆了口氣說:“那快去……快去吧!
放學以后,小猴子回到家,把開學第一天發(fā)生的事兒原原本本的告訴了爸爸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只要合理的利用好時間,上課認真聽講,你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毙『锫犃藡寢尩脑,懂事地點了點頭。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小猴上學》課間十分鐘】相關(guān)文章:
小猴請客大班教案05-26
大班小猴請客教案04-02
大班教案:小猴請客01-17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猴投彩球》09-30
《小猴摘桃》大班教案05-16
小猴摘桃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小猴運桃06-29
《課間十分鐘》幼兒園大班教案02-23
課間十分鐘大班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