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4-21 07:16:03 教案

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劢虒W目標]

  1、了解筷子的種類和區(qū)別。

  2、通過多種游戲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發(fā)幼兒對筷子的興趣。

 。劢虒W準備]

  讓幼兒了解有關(guān)筷子的知識

 。劢虒W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入主題。

  兩姐妹,一樣長,酸甜哭辣她先嘗。(筷子)

  “筷子”是每天要和我們見面的'小伙伴,它在吃飯的時候幫助了我們,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今天我們都帶來了一雙筷子,誰愿意先來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帶來的筷子?

  二、說說:各種各樣的筷子

  1、幼兒介紹

  2、教師與幼兒一起觀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種類和區(qū)別。

 。ú牧喜煌,顏色、圖案不同,長短、粗細不同等。)

  三、幼兒討論,筷子有那些作用?

 。ㄓ貌、敲打、玩具等)

  1、幼兒夾珠子比賽(看誰夾的又快又多)

  2、聽音樂,跳筷子舞。(注意安全,不要隨便舞動筷子,小心碰著周圍的小伙伴。)

  3、幼兒想象筷子還可以干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4、幼兒欣賞筷子拼圖作品

  活動延伸 :幼兒三三兩兩玩拼圖的游戲。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觀察游戲卡片上的圖案,理解游戲中"石頭、剪子、布"相互克制的關(guān)系。

  2.在翻動、覆蓋、疊加卡片的過程中提高判斷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準備:

  1.自制16宮格游戲底板一塊。

  2.用KT板自制的并用透明膠包起來的"石頭、剪子、布"單面圖案卡片各5張,另外增加1張"石頭"卡片,一共16張游戲卡片,所有游戲卡片的背面為白底。

  3.每張游戲卡片的大小與游戲底板16宮格的格子大小一致。

  玩法:

  1.兩名幼兒游戲。游戲前,幼兒共同把"石頭、剪子、布"游戲卡片打亂,然后將其圖案朝下,任意覆蓋在16宮格游戲底板上。

  2.游戲時,一名幼兒先選擇翻開任意一張游戲卡片,另一名幼兒也選擇翻開一張游戲卡片,隨后,幼兒要快速判斷自己所翻的游戲卡片能否克制對方翻開的游戲卡片。如果能夠克制,則可以把自己的卡片疊放在對方的卡片上,覆蓋住它的圖案,比如"石頭"可以覆蓋"剪子","剪子"可以覆蓋"布","布"可以覆蓋"石頭"。如果兩張卡片不能形成互相克制的關(guān)系,則保持原有的翻開狀態(tài)。

  3.兩名幼兒依次輪流游戲,幼兒每翻開一張卡片,都要觀察和判斷自己的卡片能否將游戲底板上翻開的任意一張卡片克制住。如果能克制住,則馬上進行疊加,即覆蓋在那張或那疊卡片上;如果沒有能克制住的對象,就讓卡片繼續(xù)保持翻開狀態(tài)。

  4.當游戲底板上的卡片被全部翻完時,游戲雙方就用猜拳方法來決定每次誰先行動。每次猜拳獲勝者可以選擇將游戲底板上任意一組形成相互克制關(guān)系的卡片疊加在一起。

  5.當游戲底板上沒有相互克制的卡片時,游戲結(jié)束。

  6.最后,兩名幼兒數(shù)數(shù)游戲底板上的卡片數(shù),每疊卡片分別由幾張卡片組成,比較每疊卡片的數(shù)量,多者為勝。

  規(guī)則:

  1.翻游戲卡片時,每次只能翻一張。一次猜拳游戲,勝出者也只能選擇疊加一次。

  2.疊加后的卡片應在被克制的一方格子內(nèi)整齊放置,如果卡片倒下或超出格子,則需要重新疊放。

  3.疊加的游戲卡片沒有數(shù)量限制,只要最上面的兩張卡片圖案能夠形成相互克制關(guān)系,就可進行勘口。

  評析:

  "石頭、剪子、布"是一個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教師將16張游戲卡片和16宮格游戲底板結(jié)合在一起,通過翻卡片決定輸贏的方法,賦予了這一民間游戲新的價值。幼兒只要實際玩過這一游戲,就能理解"石頭、剪子、布"三者之間的相克關(guān)系,就可以自主游戲。

  該游戲的玩法設計頗有特色。針對中班上學期幼兒對輸贏結(jié)果敏感度不高的特點,本游戲通過讓幼兒翻游戲卡片的動作,產(chǎn)生觀察、思考和判斷。幼兒的觀察、思考和判斷是與"石頭、剪子、布"這一既靠運氣也需智力參與來完成的`游戲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因為每次的游戲結(jié)果都不一樣,這讓幼兒樂此不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需要全面觀察游戲底板上的卡片,快速尋找兩張卡片之間的相克關(guān)系。為了把卡片疊加得更高,幼兒會盡量往厚的那疊卡片上疊加。

  不僅如此,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還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規(guī)則,比如:"游戲卡片放哪兒?怎么玩?如果贏了,卡片放哪兒?出現(xiàn)什么情況時表示不輸不贏?如果翻出的兩張卡片是一樣的怎么辦?"從而引導幼兒通過動手動腦來增進對游戲規(guī)則的理解。教師投放材料后,并沒有直接介紹玩法,而是讓幼兒重溫"石頭、剪子、布"三物相克的關(guān)系,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三者關(guān)系的,鼓勵幼兒按"石頭、剪子、布"三物相克的關(guān)系去探索玩法,去積累更多取勝的經(jīng)驗。教師重在觀察幼兒是否能將自己理解和掌握的記憶方法運用于本游戲中,教師重在引導幼兒提高自己的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逐步掌握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本游戲讓我們看到,幼兒的"玩智"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與游戲材料和同伴的互動中主動獲得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jù)認知經(jīng)驗對圖片進行觀察、猜測、聯(lián)想并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2.幼兒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講述活動。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體驗活動的快樂。

  4.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布置運蛋場景,“大蛋”一枚。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通過自己獨立的觀察、猜測、聯(lián)想,大膽表述對圖片內(nèi)容的理解。

  能用故事中的語言模式“××的××(食物)我喜歡”進行表述;能發(fā)揮想象,表述小老鼠將大蛋改造成各種物品進行游戲的情景。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出示鼠洞圖片①(圖片的一大半)。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洞。)這會是誰的家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打開圖片l/3遮擋處,出現(xiàn)小老鼠。)

  2.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

  (1)觀察完整圖①

  師:這一天,小老鼠鉆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餓,得去找點東西吃!小老鼠喜歡吃哪些好吃的東西?

  幼:香蕉、蘋果、餅干、面包……

  (2)觀察理解圖片②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老鼠究竟想吃什么?

  (師邊講述邊出示相應的小圖片。)小老鼠邊走邊想,甜甜的蘿卜我喜歡,紅紅的蘋果我喜歡,香香的大米我喜歡。

  師:小老鼠喜歡吃哪些東西?

  幼:甜甜的蘿卜我喜歡……(引導幼兒用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表述。)

  師:用小老鼠的話來說說你喜歡吃的東西,好嗎?

  幼:綠綠的青菜我喜歡、圓圓的肉丸我喜歡、甜甜的西瓜我喜歡……

  (3)觀察講述圖片③

  A、師:瞧!小老鼠最終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出示圖③的1/4——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蛋?(大大的蛋、很大很大的蛋……)會是什么蛋呢?

  幼: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大龜?shù)啊ⅨZ蛋、恐龍蛋……

  師:小老鼠看到了這么大的蛋,它會說什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引導幼兒邊用語言邊用表情來表述。如,幼兒露出驚訝的表情并說:好大的蛋哦……)小老鼠會想什么?會怎么做呢?(想把它搬回家、想吃……)

  B、幼兒討論表演搬蛋

  師: (出示“大蛋”)可是這么大的蛋,怎么搬回家呢?小老鼠犯愁了。孩子們,你們幫它想一想吧! (幼兒自由討論;幼兒表演交流。)

  師:小老鼠看了小朋友的方法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圖片③的3/4部分,并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表述自己觀察到的內(nèi)容:推、拉、扛。)

  幼兒講后師邊講述邊表演:呀!好大的蛋!嗨喲,嗨喲,使勁兒拉。嗨喲,嗨喲,使勁兒推。嗨喲,嗨喲,使勁兒扛。小老鼠累得滿頭大汗。

  師講述后帶領(lǐng)幼兒邊講邊共同表演小老鼠搬蛋的情景。

  (4)觀察理解圖④:

  師:你們猜猜,這個蛋會成為小老鼠的美餐嗎?(會、不會……)瞧!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出示圖④)。是誰?(鳥、小鴕鳥……)它們之間會說什么?(幼兒自由聯(lián)想、講述。)

  幼兒講述后師講述:“咔嚓”一聲,蛋殼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這是一個大壞蛋!” “我不是大壞蛋,我是一只小鴕鳥,我把蛋殼送給你蕩秋千吧!”

  師:小朋友,誰從蛋殼里伸出了頭?小老鼠說小鴕鳥是大壞蛋,小鴕鳥是怎么說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師:現(xiàn)在我就是小鴕鳥,你們就是小老鼠,我們來表演一下。(師幼對話表演;請兩幼兒對話表演。)

  (5)觀察理解圖⑤:

  出示圖⑤,師:小老鼠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樣?

  師小結(jié):瞧,小老鼠坐在秋千上,蕩呀蕩呀,心里真高興!

  師:你們有沒有蕩過秋千?心里有什么感覺?(開心……)小老鼠雖然沒有吃到蛋,但心里也很高興,因為它又找到了新的樂趣!小蛋殼除了可以送給小老鼠做秋千,還可以做什么?

  幼:帽子、雨傘、小船、汽車……

  3.完整欣賞并創(chuàng)編故事。

  (1)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這個故事可真有趣。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吧。(完整欣賞故事。)

  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也來編編小故事,把你想到的好吃的東西畫下來,用好聽的話說一說。還有小蛋殼除了能變成秋千之外,還會變成什么,也畫一畫,說一說,最后完整地連起來講一講。

  4.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老師邀請小朋友來編故事,把你想吃的好東西畫下來,用好聽的話說一說。還有蛋殼除了能變成秋千之外,還會變成什么樣,也畫一畫,說一說,最后完整地連起來講一講。

  5.活動延伸

  (1)分組讓幼兒繪畫創(chuàng)編故事。

  (2)創(chuàng)編的繪畫作品放在語言區(qū)角,繼續(xù)根據(jù)自己的聯(lián)想添畫并講述故事.

  活動反思:

  1、本活動是幼教博覽中的一節(jié)中班教育活動,適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趣味性濃、幽默、以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配以圖片更能激發(fā)中班幼兒的學習興趣,素以我覺得本節(jié)活動很適合我班幼兒。

  2、《小老鼠云大蛋》課后反思:本屆活動是一節(jié)公開示范課,幼兒參與積極,師幼互動良好,只是目標2完成不夠好。幼兒創(chuàng)編能力較差,繪畫功底不好導致創(chuàng)編內(nèi)容不豐富,是需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課前積極準備,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情況以便定好目標,更好的完成活動。

  本活動全班幼兒都參與了,有一兩個小朋友互動不是很好,與他們的個性有關(guān),平時的他們文靜,內(nèi)斂因此參與活動不積極。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